如果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由于大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禁酒令而被分成几个敌对国家会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1-09-18 00:58:2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0

美国禁酒令历史经常看片的时候听别人提起过,想稍微了解下这段历史应该去读那本书,看电影什么的了解也可以,或者草率的给我归纳一下也行...

如果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由于大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禁酒令而被分成几个敌对国家会怎么样

美国禁酒令历史

经常看片的时候听别人提起过 想稍微了解下这段历史应该去读那本书 看电影什么的了解也可以 或者草率的给我归纳一下也行
您好,从1920年开始,至1933年12月8日下午5时31分才被撤销,现在已经持续13年。
产生原因,力主敬畏上帝、清廉度日。受宗教思想

以下为搜索相关资料,
原因:美国人向酒宣战,实始自他们立国之初。许多早期移民是出于宗教原因而抛弃欧洲故土、奔赴这片蛮荒的。这些被称为“清教徒”的美国创始者,把他们的一腔宗教热情带过了大西洋,使之成为美国民族形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清教徒”,力主敬畏上帝、清廉度日者之谓也。
开始时间: 从1920年1月17日凌晨0时,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称“伏尔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 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算犯法,但与朋友共饮或举行酒宴则属违法,最高可被罚款1000美元及监禁半年。 21岁以上的人才能买到酒,并需要出示年龄证明,而且只能到限定的地方购买。
截止时间,至20世纪20年代末,即美国禁酒令颁布约10年之后,许多美国人开始呼吁弛禁。或许是因为那时正值美国经济大危机,全国上下惶惶不可终日,禁酒之事更显得多此一举。1932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竞选总统,即把开放酒禁作为其政纲之一。1933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美国禁酒令解除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能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1920年1月2日,禁止酿造和发售酒类的《沃尔斯特法令》在美国生效。长期以来,舆论界强烈主张禁酒,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国已有2/3的州是“干”的。 但是,需要有一个全国性的法令来最终完成禁酒的使命。美国20年代国会立法颁布了禁酒令,理由就是酒是犯罪的根源。简单的说是妇女运动造成的。由于酗酒造成了很多家庭暴力问题,为了保护妇女权益就实施了禁酒令。而且酒在宗教上也和罪相联系,也是宗教组织所反对的。但是禁酒令反而造成私酒泛滥,很多人通过贩卖私酒中饱私囊。《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角盖茨比就是靠贩私酒发家的(虽然小说里没有明说,但是所谓药房,就是指私酒坊。因为唯一可以合法贩卖的酒精是医用酒精)。
  美国禁止酒精饮料的酿制、转运和销售的宪法修正案。工业资本家认为工人饮酒影响劳动纪律和生产效率,于是在他们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国会于1919年颁布了宪法第十八条修正案:“自本条批准一年以后,凡在合众国及其管辖土地境内,酒类饮料的制造、售卖或转运,均应禁止。其输出或输入于合众国及其管辖的领地,亦应禁止。”这一修正案也得到美国基督教新教徒的支持,因为他们有一种禁欲苦行,节俭自制的思想倾向,禁酒令符合他们的要求。但这修正案的实施,引起了非法酿造、出卖和走私酒类饮料的新的犯罪行为,禁而不止,而联邦及各州政府又需要以酒税补充其财政收入,1933年国会颁布宪法第二十一条修正案废止了禁酒令。
我只知道俄罗斯的禁酒历史。。
美国禁酒令
从1920年1月17日凌晨0时,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称“伏尔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 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算犯法,但与朋友共饮或举行酒宴则属违法,最高可被罚款1000美元及监禁半年。 21岁以上的人才能买到酒,并需要出示年龄证明,而且只能到限定的地方购买。
禁酒简介
Prohibition 1919年
1920年1月2日,禁止酿造和发售酒类的《沃尔斯特法令》在美国生效。长期以来,舆论界强烈主张禁酒,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国已有2/3的州是“干”的。 但是,需要有一个全国性的法令来最终完成禁酒的使命。美国20年代国会立法颁布了禁酒令,理由就是酒是犯罪的根源。简单的说是妇女运动造成的。由于酗酒造成了很多家庭暴力问题,为了保护妇女权益就实施了禁酒令。而且酒在宗教上也和罪相联系,也是宗教组织所反对的。但是禁酒令反而造成私酒泛滥,很多人通过贩卖私酒中饱私囊。《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角盖茨比就是靠贩私酒发家的(虽然小说里没有明说,但是所谓药房,就是指私酒坊。因为唯一可以合法贩卖的酒精是医用酒精)。
美国禁止酒精饮料的酿制、转运和销售的宪法修正案。工业资本家认为工人饮酒影响劳动纪律和生产效率,于是在他们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国会于1919年颁布了宪法第十八条修正案:“自本条批准一年以后,凡在合众国及其管辖土地境内,酒类饮料的制造、售卖或转运,均应禁止。其输出或输入于合众国及其管辖的领地,亦应禁止。”这一修正案也得到美国基督教新教徒的支持,因为他们有一种禁欲苦行,节俭自制的思想倾向,禁酒令符合他们的要求。但这修正案的实施,引起了非法酿造、出卖和走私酒类饮料的新的犯罪行为,禁而不止,而联邦及各州政府又需要以酒税补充其财政收入,1933年国会颁布宪法第二十条修正案废止了禁酒令。
借别酒会
禁酒法案生效前一天,道路上的运酒车络绎不绝,人们都赶着时间把酒运回家里收藏。到了晚上,街道上空无一人,原来人们都聚在家里或其他公众场合举行最后一次合法的的“借别酒会”。一位参议员在晚餐会上举杯说:“今天晚上是美国人个人自由被剥夺的前夜。”这番话引来了阵阵热烈掌声。
产生原因
美国人向酒宣战,实始自他们立国之初。许多早期移民是出于宗教原因而抛弃欧洲故土、奔赴这片蛮荒的。这些被称为“清教徒”的美国创始者,把他们的一腔宗教热情带过了大西洋,使之成为美国民族形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清教徒”,力主敬畏上帝、清廉度日者之谓也。至19世纪中期,美国一些地方的居民开始诉之于法律手段约束贪杯之人,这个民间运动时起时伏,绵延不绝,终于在20世纪初掀起大潮。
禁酒实施
美国禁酒令是依据1919年1月16日批准的美国第18宪法修正案和1919年10月28日通过的沃尔斯泰德法(Volstead Act)来实行,在1920年1月16日第18宪法修正案生效日开始执行,由联邦禁酒探员(警察)执法,推行禁酒令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共和党和禁酒党。
戒酒运动组织也有希望禁酒的分支,这些组织在全国性禁酒开始前就已经给美国带来许多改变,在1905年的时候有三个州宣告酒是非法,1912年增加到九个,到1916年时,48个州里有26个禁止酒的买卖。
虽然酒的贩卖已是非法,但仍然很容易可以在地下酒吧(speakeasy 轻声说话)和其它地下组织买到,地下酒吧的名称源于买者须轻声说服看门人让他们进去,看门人的工作是过滤看起来像禁酒探员的人,探员们没有强行进入的职权,因此如果看门人不同意他们就没办法进入。也有很多人留有私人吧台,用来招待访客。大量酒品从加拿大经陆路或五大湖走私进来,还有从法国的圣皮耶与密克隆群岛,还美国禁酒令有东岸甜酒经营走私线等。
合法和不合法的家庭酿酒在禁酒令时期都很流行,家里可以合法酿造一定数量的葡萄酒和苹果酒。也有一些商业贩卖的葡萄酒,但只能从公卖局手中购买来供宗教仪式使用,特别是天主教和美国圣公会的圣餐,还有一些犹太教的仪式。卖“麦芽和蛇麻草”的商店在全国各地冒起,很多前酿酒厂转为贩卖从麦芽提炼出来的糖浆,表面上是为了烘焙和“饮料”的用途。
美国禁酒令的限制只在于酒的制造、贩卖和运输,不包括酒的持有和饮用,因此在第18宪法修正案前就已经买或制造的酒在整个禁酒令时期都可以合法供应。
也有不少含酒精产品酒精含量刚好在法定限制之下,稍微加工后这些产品可能可以和真的酒一样,其中一个叫淡啤酒(near beer),刚好在法定0.5%的限制之下,虽然差不多是无酒精,但它提供了详细按部就班的教学说明书,告知买者什么是他们不应该做的,消费者因此可以很容易的按照提供的简单教学自己制造含酒精啤酒。
在1933年2月17日布莱恩法(Blaine Act)通过,将沃尔斯泰德法修正为容许3.2%酒精含量的饮料。同年12月5日第21宪法修正案通过,废止了第18宪法修正案。
很多1920年代的社会问题被归成禁酒时期问题,高利润、动辄使用暴力的酒品黑市的繁荣,敲诈勒索因为执法官员的腐败而盛行,烈酒的走私利润较高使得烈酒反而更为流行,执行禁酒令的花费很高,又失去了来自酒品的税收(约5亿美元一年),使得国库大受影响,1933年第21宪法修正案通过而撤消禁酒令,这使得有组织犯罪因来自合法卖酒商店的低价竞争,几乎失去他们所有来自酒品黑市的利润,但不久后这些有组织犯罪就改为贩卖非法毒品。有一种观点认为黑市会兴旺是因为有非法的产品存在,因此有人将现代“向毒品宣战”与禁酒令时期相比,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比较不正确。
禁酒令对美国酿酒产业有显著的影响,禁酒令结束后,之前存在的酿酒厂大约只有一半重新开始营业,许多小型的酿酒厂就此永久倒闭。因为主要只有大型酿酒厂得以存活,美国啤酒被批评为缺乏个性、是大量生产出来的日用品,许多啤酒评论家们对美国啤酒品质的下降和种类的减少感到悲叹,弗利次·梅塔格(Fritz Maytag)提倡的小型酿酒革命帮助美国酿酒业从后禁酒令的忧郁期醒来
实施难度
从1920年1月17日凌晨0时,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 法案(又称“伏尔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 修正宪法以达禁酒目的,决心不可谓不大,联邦政府执法也算积极有力,但从一开始,禁酒之事便遇到巨大阻力。因为贪杯者颇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平时只是浅尝辄止,并非酗酒之徒,酒罐子一下完全打破,大家一滴也喝不成,他们觉得有过激之嫌。这些人始则悻悻然,后则人前身后作些小手脚,偷饮几盅。如此一而再,再而三,涓滴成河,美国的禁酒大业也就难以维持了。
更重要的是,美国禁酒令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禁酒令根本无法消除人们喝酒的欲望和需求,在正规市场被禁的同时,地下黑市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非法制造和买卖酒类制品带来的暴利深度挖掘了酒贩子潜力:有人把福特汽车的中间掏空,有人用婴儿车来偷运葡萄酒和白兰地,有人在家里藏酒的地方安装假门。尤其严重的是,在禁酒令实施之前,因为没有财政依据,美国的黑社会波澜不兴,而在实施禁酒令之后,依靠私酒贸易带来的暴利,美国的黑社会开始发展壮大。与此同时,警察也日益腐败,犯罪率不断上升。
美国人向酒宣战,始自他们立国之初。许多早期移民是由于受宗教迫害而离别欧洲故土,远渡重洋,奔赴这片蛮荒之地。这些“清教徒”把一腔宗教热情带过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带到了辽阔的北美。“清教徒”力主敬畏上帝,过清廉、简朴、实在的生活,他们将饮酒作乐视为“堕落之源”。19世纪中期,随着酿酒业的发展和城市酒馆的日益增多,酗酒的人随处可见,饮酒的危害性逐渐凸显。“清教徒”们与很多具有远见卓识的法学家、社会学家倍感焦虑,都把酒看成是犯罪和贫穷的根源,甚至称其为“魔鬼的甜酒”。到1914年末,已经有十四个州实行禁酒,而到1918年末,则有四分之三以上的美国公民生活在禁酒的州或镇里。
社会问题
禁酒运动将美国分成了“湿的”和“干的”,甚至差点改变了美国的两党制。民主党在禁酒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故而在全国的影响力及支持度大伤。禁酒党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全国深孚众望、倍受拥护的党派。
禁酒令实行后,却没能如预期一样,实现美国人道德情操的净化。市场上没有合法的酒类出售了,秘密酒馆取代了合法酒馆,酒的走私活动由于获益甚丰,日渐猖獗。至30年代初,即美国禁酒令颁布10年之后,许多美国人开始呼吁解除禁令。当时正值美国经济大危机,全国上下惶惶不可终日,美国人希望飘香的美酒能缓解他们紧张忧虑的心情,唤起他们对新生活的渴望,希望重启的酿酒业、售酒业能刺激深陷危机中的经济,使之早日复苏。1932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把开放酒禁作为其竞选纲领之一,获得了美国人民的支持。1933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第二十一条宪法修正案,该修正案也分三款,第一款规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八条现予废除。”第二款规定:“在合众国任何州、准州或属地内,凡违反当地法律为在当地发货或使用而运送或输入致醉酒类,均予以禁止。”第三款规定:“本条除非在国会将其提交各州之日起七年以内,由各州修宪会议依本宪法规定批准为宪法修正案,不得发生效力。”第二年,随着犹他州作为第三十六个州签署此弛禁法案,美国的禁酒令便正式明令废止了,曾经轰轰烈烈的禁酒运动也随之结束。
开放酒禁
美国禁酒令解除
由于上述种种问题,至20世纪20年代末,即美国禁酒令颁布约10年之后,许多美国人开始呼吁弛禁。或许是因为那时正值美国经济大危机,全国上下惶惶不可终日,禁酒之事更显得多此一举。1932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竞选总统,即把开放酒禁作为其政纲之一。1933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第二十一条宪法修正案以取消禁酒之第八修正案。次年,随着犹他州作为第三十六个州签署此弛禁法案,美国的全国性禁酒便寿终正寝了。
虽然禁酒作为国策在美国早已成为昔日黄花,但地方性的禁酒及其它有关措施却并未绝迹。直到1966年,美国的一些州仍然禁酒。即使时到今日,美国的一些小城小镇仍是“滴酒不沾”。人们说,美国是多样化的国度,此言不虚。
相关美剧
美剧大西洋帝国(Boardwalk Empire)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20年代的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联邦政府颁布禁酒令(1920-1933)后,公开售卖酒类商品成为一种违法行为。在这种背景下,各种黑帮组织为争夺黑市控制权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该剧首季为12集。2021年1月16日,第68届金球奖获奖名单中,《海滨帝国》成2021金球奖电视赢家。

美国从独立战争-第二次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大萧条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有多少

美国从独立战争-第二次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大萧条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有多少名人名事?
独立战争---华盛顿,杰斐逊,汉密尔顿二次---麦迪逊南北战争---林肯。李将军大萧条--胡佛----二战-----罗斯福,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尼米兹,麦克阿瑟

美国禁酒令原因

1、美国本质上是个清教徒国家,宗教氛围浓厚,《圣经》上说:“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 

 很多具有高尚情操的“左白”式的法学家、社会学家都把酒看成是犯·罪和贫穷的根源。其中以妇女组织最为热衷。后来妇女开始有投票选举权,她们对于男人们酗酒之后乱七八糟的生活状态的不满,于是纷纷把票投给了支持禁酒令的人。


2、1917年,美国对德国宣战,而当时美国主要的酿酒师、酿酒厂都是来自德国的,因此,禁酒也就等同于爱国。活跃在美国南方的一个极   ·端的3K党也支持禁酒


3、有人推测,推动禁酒令的幕后黑手是一些化工工业巨头,因为禁酒令之前,内燃机的燃料有两大类:石油产品和酒精。


4、还有人推测 一些饮料公司也在推波助澜,如可口可乐公司,因为全国禁酒,那么诸如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销量肯定能大增。


1920年1月2日,禁止酿造和发售酒类的《沃尔斯特法令》在美国生效。长期以来,舆论界强烈主张禁酒,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国已有2/3的州是“干”的。 但是,需要有一个全国性的法令来最终完成禁酒的使命。美国20年代国会立法颁布了禁酒令,理由就是酒是犯罪的根源。简单的说是妇女运动造成的。由于酗酒造成了很多家庭暴力问题,为了保护妇女权益就实施了禁酒令。而且酒在宗教上也和罪相联系,也是宗教组织所反对的。但是禁酒令反而造成私酒泛滥,很多人通过贩卖私酒中饱私囊。《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角盖茨比就是靠贩私酒发家的(虽然小说里没有明说,但是所谓药房,就是指私酒坊。因为唯一可以合法贩卖的酒精是医用酒精)。

美国禁止酒精饮料的酿制、转运和销售的宪法修正案。工业资本家认为工人饮酒影响劳动纪律和生产效率,于是在他们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国会于1919年颁布了宪法第十八条修正案:“自本条批准一年以后,凡在合众国及其管辖土地境内,酒类饮料的制造、售卖或转运,均应禁止。其输出或输入于合众国及其管辖的领地,亦应禁止。”这一修正案也得到美国基督教新教徒的支持,因为他们有一种禁欲苦行,节俭自制的思想倾向,禁酒令符合他们的要求。但这修正案的实施,引起了非法酿造、出卖和走私酒类饮料的新的犯罪行为,禁而不止,而联邦及各州政府又需要以酒税补充其财政收入,1933年国会颁布宪法第二十一条修正案废止了禁酒令。
随着1920年1月16日颁布的宪法第18次修正案,美国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禁酒时期(The Prohibition)。禁酒令规定,所有酒精类饮品的生产、运输、进出口和销售都是受限的或非法的。直到1933年12月6日,第21次宪法修正案宣布废止禁酒令,这次徒劳的改革终于宣告结束。这是美国酒业历史上的一个"奇葩"的时期,它不仅对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更是对美国的葡萄酒业造成了极其深重的影响,时至今日,都遗留着不可忽视的印迹。

禁酒令初期 查封和销毁葡萄酒丨图片来自:enobytes
缘起清教规

如果要全面地解析禁酒令的社会背景,恐怕要花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因为它关系到美国的宗教、政治、社会文化等等众多因素,甚至与当时的一战背景都密不可分。简单地说,这一是次由宗教背景、进步主义和女权主义运动共同推动下的,为了解决高犯罪率、家庭暴力、移民矛盾等等社会问题所进行的一次文化战争。

清教传统-不可动摇的绝对道德

如此主张民主与自由的一个国家却把禁酒写进了宪法,这从现代人的观点来看简直是天方夜谭,然而当我们反观美国的历史,就变得不那么难以理解。清教是美国文化最主要的源头,在那时,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也就是第一批欧洲移民的后代,无不从小受着清教文化的熏陶,他们恰恰成为了最保守的大多数。在反对奢华纵欲、主张勤俭节忍的清教传统之下,让人们反对饮酒的理由可以有一万个:饮酒伤身、醉酒闹事、酒后危险工作……归根结底,酒是万恶之源。

禁酒令的出现导致美国酒业出现毁灭性打击丨图片来自:newsinteractive
进步主义运动-后工业化的应对

19世纪末的美国,刚刚结束了工业化,社会变迁剧烈,随之产生的,是一系列社会问题: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显著、劳资冲突加剧,移民大量涌入,财富支配权力、贪腐现象滋生,物质主导下的社会传统道德受到挑战……社会秩序在方方面面受到巨大的扰动。面对这样的现实,以中产阶级为主导发起了这场影响深远的进步主义运动。简单地概括进步主义,就是主张加强联邦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监管,以促进社会的全面改善。在进步主义的推动下,出现了大量道德立法、社会立法和管制立法,禁酒令的颁布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

禁酒令的推行一度被认为是女权运动的胜利,图为波士顿女性踩碎餐厅用于冷冻啤酒的冰块丨图片来自:new-documentary
女权主义运动-迂回的维权

其实,禁酒令是女权主义运动"围魏救赵"的结果。在十九世界上半叶,美国通过的第14次宪法修正案,赋与了黑人同白人一样的投票权,这意味着废奴运动的全面胜利,而在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中,女性群体起到了主力作用;同样地,女权主义者也极力地投入到禁酒运动当中,她们强调,酗酒是造成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她们主张禁酒改变男性的行为,是为了保护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也是为了使得女性可以在家庭里拥有与丈夫平等的地位。基督教妇女禁酒联合会是当时最大的妇女组织,将禁酒推向高潮。当然,女权主义运动最终的目的是争取女性的政治权力平等,这直到禁酒令之后的第19次宪法修正案(承认妇女投票权)才得以实现。

排外浪潮-挥之不去的民族优越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19世纪初的美国已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移民的涌入和文化冲击带来的社会矛盾。回到前面提到的清教文化,在这里面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传统美国白人作为清教徒在道德上有不可取代的优越感,是作为Anglo-Saxon人与生俱来的。前面说到,清教徒是反对酗酒的,那么当时酒精的最大消费者是谁呢?没错,黑人、犹太人,以及包括亚洲人在内的外来移民,在美国街头开起了大小酒馆、娱乐场所,这些人普遍收入甚微、素质低下,白人清教徒感到传统文化受到围攻,认为他们是社会问题的主要来源。对传统美国白人来说,禁酒运动是对外来文化的价值观同化。

禁酒令时期的美国警察部队“搜酒队”丨图片来自:travsd
一战与民族仇恨-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借口

最终,要全面地推行一项改革,少不了一个完美的理由。1917年,美国对德国宣战,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为颁布禁酒令提供了绝佳的时机:一方面,酿酒需要粮食(葡萄酒你死得好冤!),那么战争时期,如此珍贵的粮食用来供给军队还不够,怎能拿来满足酗酒者的消遣;另一方面,当时美国主要的酿酒师、酿酒厂都是来自德国的,因此,禁酒也就等同于爱国。

挡不住的欲望

不难想像,人们总是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绕过禁令,实际上,有数据统计,禁酒令时期的酒精消费甚至远远超过了之前,这是十分讽刺的。

禁酒时期那些奇葩的产品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切政令都有漏洞可钻,在禁酒时期也不例外。宪法规定销售酒精类饮品是非法的,却不能禁止销售酿酒的原料。

Near Beer:是一种酒精度刚好在0.5%的啤酒,这是因为当时被禁止的酒精饮料在宪法中定义为酒精度超过0.5%的饮品,所以这一产品并不算违法。它提供细尽的说明书,提醒买者哪些事情"不能做 ",否则就可能自己酿出高酒精度的啤酒。

麦芽和啤酒花:顾名思义,啤酒厂不能卖啤酒了,只能转而出售酿酒原料,并声称这是作烹饪或烘焙用途。

"Vine Glo":盛行于美国禁酒时期,一种经调配的浓缩葡萄汁,承诺三十天后可自行发酵成葡萄酒。

"葡萄砖":像Vine Glo一样,也是一种葡萄酒原料,以葡萄干加酵母的包装形式出售,生产商往往会在包装上附加这样的"贴心提示":如果您不小心把这些东西加入到一加仑水中并置于密封罐中,那么要当心,它在二十天后可能会变成葡萄酒!

Vine-Glo 是禁酒令时期公开销售最打擦边球之一的产品丨图片来自:newsoldday
走私和地下交易成为黑帮势力的温床

正规市场被禁止,带来的结果是黑市的兴起。走私、地下交易一时间成了一本万利的买卖,当时许多有组织的犯罪集团都是依靠这些非法生意得来的利润建立起来的。而这些黑帮组织依靠日渐强大的势力,把私酒生意变得越来越庞大。最有名的芝加哥黑帮老大艾尔•卡彭,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崛起的,据说他每日贩酒所得利润就高达5000美元。

那些所谓合法的酒

为了保证宗教活动的用酒,一些小规模的葡萄酒生产依然是合法的,但它们的供应必须由政府集中管理。结果可想而知,少有官员可以抗拒近在眼前的诱惑,因此,政府内部也渐渐出现了私酒交易,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也日渐突出。

而在医院,威士忌可以被医生作为处方开给病人,虽然处方上有明确标注,所有除医疗之外的用途都是违法的,但实际上并没有专门的部门对此进行监管。很多医生随意发放处方,"患者数"在这段时间大量增加,医院变成了禁酒时期的买酒好去处。

不得不废止的禁酒令

禁酒令发展到后期,变得越来越荒唐,原本想要通过禁酒提升国民的健康水平,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喝品质低劣的私酿酒进了医院;本意是为了降低犯罪率,却成了有组织犯罪的诱因;想要控制贪腐,却令更多的官员在这段时间主动或是被动地与黑帮勾结……各种各样的现象使得禁酒令的废止变得迫在眉睫。

禁酒令时期的抗议游行队伍丨图片来自:Today
自相矛盾的宪法

禁酒令最大的矛盾在于违背了美国宪法最重要的精神:对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尊重。在禁酒的执法过程中,搜查的尺度越来越难以把握,发展到后期,已有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最初主张禁酒的主力人群,都开始感到人权在这段时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失去规范的地下市场隐患不断

禁止了正规的生产,反而使人们不得不选择没有安全保障、质量不过关的私人酿酒和地下酒厂。在这段时期,由于酒精中毒入院的患者数要大大高于以往。不仅如此,盗用工业酒精的现象屡禁不止,因此出现了很多甲醇中毒的患者。而在生产烈酒的作坊里,由于自制的蒸馏设备往往存在很严重的质量问题,常常发生爆炸等严重事故,导致工人受伤。

守法还是违法,这是个问题

一方面,随着黑帮势力的扩张,有组织的犯罪越来越猖獗,但另一方面,真正被关进监狱的犯人往往却都是案底清白的初犯。当时,各州监狱人满为患,这些人大多只是平时有饮酒习惯、但身家清白,没有犯罪前科的人。禁酒实际上打乱了很多美国人的社交习惯和个人生活节奏,迫使人们需要在法律面前作出选择。

国库吃不消

对整个美国酒业下了禁令,就意味着政府失去了一个产业的税收收入,与此从同,却需要在执行禁酒过程中花费大量财政支出,这使得禁酒令变成了一庄不折不扣的赔本买卖。

经济危机,给你一个反悔的理由

终于,美国来到了历史上著名的大萧条时期(1929-1933)。在这段举国悲催的时间里,如何活跃经济、让国民吃得起饭,变成了唯一重要的事情。再也没人有心情去关注喝酒究竟道德不道德,相反地,取消禁酒或许能为活跃经济提供些许助力:酒精的生产可以扩大粮食的消费,拉动内需,这恰恰能为生产过剩的美国农业带来那么一点希望;在工商业,多一种商品的流通就有可能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流动性,总而言之,各行各业都在盼望酒类的解禁,甚至有人开玩笑地说,哪怕是能给那些破产的商人一点点麻痹和慰籍呢。终于在1933年,罗斯福总统顺应民意,宣布废止禁酒令,于是第18次宪法修正案成了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废除的宪法修正案。

图为禁酒令席卷加州丨图片来自:lib.unc
禁酒令与美国葡萄酒产业

毋庸置疑,禁酒令对美国葡萄酒业的打击非常惨重,在禁酒时期,酒庄普遍面临三种命运:关门结业、改种食用葡萄或其他水果、违法生产廉价酒。无论怎样,那些精心种植和酿造精品葡萄酒的酒庄不复存在。在数量上,从1919到1925年的短短的几年内,加州的酒庄数从700骤降到100,全美的葡萄酒产量从5500万加仑减少到3.5万加仑;在质量上,浩浩荡荡的禁酒运动把美国的葡萄酒从一种精工细作的产品变成了只求酒精作用的快速消费品,这对美国葡萄酒业无疑是灭顶之灾。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可能很难想像在禁酒时期之前,俄亥俄州的葡萄酒产业规模比加州还要大,但受禁酒令影响,很多葡萄园改为种植经济作物,有些甚至已不再用作农业用地,即使想要恢复也是难上加难,从前的规模在今天已不复存在。

而相对于啤酒、烈酒等其他酒精类饮料,葡萄酒的恢复更加困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都知道,要培养出优质的葡萄,需要花时间优化土壤环境,针对风土特点寻找出最适合的品种,甚至需要等待葡萄藤生长到一定的树龄,这个过程至少需要花上三到五年,有时甚至数十年都不为过。

图为禁酒令废止后美国人将在地窖里私藏的葡萄酒和啤酒取出并公开拍卖丨图片来自:donsmarylandhistory
而在酒类解禁的初期,美国还处于大萧条之后的恢复阶段,像葡萄酒这样昂贵精致的产品,往往不如啤酒、粮食酒这些成本相对效低的饮品来得更受欢迎,这也使得葡萄酒产业的恢复相比起其他酒类更滞后一些。

今天,我们反观这几十年美国葡萄酒业的迅速成长,已十分惊叹于它能量之强大,但有时我们还是会忍不住去假设,如果没有禁酒令,美国葡萄酒业的今天又会是怎样?

禁酒令废止的消息迅速占据了当天报纸的头版头条丨图片来自:timesbord
后禁酒时代

虽然禁酒令在美国已成为了历史,但美国却从来没有放松对酒类的管制。在第21次宪法修正案宣布废除禁酒令的同时,也赋予了各州政府独立对酒类流通进行立法的权力。直到今天,美国各都对酒的销售与运输有着十分严格和详尽的规定。酒类的"三级分销体系"和直邮售卖限制法就是禁酒时期之后的直接产物。除此之外,美国对酒类零售执照的发放管理也十分严格,而消费者在买酒时还需要出示有效的身份证件

美国禁酒令的诞生,清教徒认为酒万恶之源,美国妇女也支持禁酒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为什么要颁布禁酒令?最后又为什么废除?

尽量简单而清晰点
美国人向酒宣战,实始自他们立国之初。许多早期移民是出于宗教原因而抛弃欧洲故土、奔赴这片蛮荒的。这些被称为“清教徒”的美国创始者,把他们的一腔宗教热情带过了大西洋,使之成为美国民族形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清教徒”,力主敬畏上帝、清廉度日者之谓也。至19世纪中期,美国一些地方的居民开始诉之于法律手段约束贪杯之人,这个民间运动时起时伏,绵延不绝,终于在20世纪初掀起大潮。
修正宪法以达禁酒目的,决心不可谓不大,联邦政府执法也算积极有力,但从一开始,禁酒之事便遇到巨大阻力。因为贪杯者颇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平时只是浅尝辄止,并非酗酒之徒,现在酒罐子一下完全打破,大家一滴也喝不成,他们觉得有过激之嫌。这些人始则悻悻然,后则人前身后作些小手脚,偷饮几盅。如此一而再,再而三,涓滴成河,美国的禁酒大业也就难以维持了。
20世纪30年代是国际性的经济大萧条,2战也由此埋下伏笔.酒大都是粮食酿造的,当时的人连饭都不能保证,当然要由官方出面禁酒来节约粮食了.
节约粮食
本文标题: 如果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由于大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禁酒令而被分成几个敌对国家会怎么样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666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果明治天皇活到20世纪50年代,整个日本会怎样大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或途径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