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的教育体系是怎么样的

发布时间: 2021-09-11 21:58:4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一战的奥匈帝国实力怎么样奥匈帝国是1867年至1918年间的一个中欧的“二元君主国”(Dual-Monarchic,Union)...

奥匈帝国的教育体系是怎么样的

一战的奥匈帝国实力怎么样

奥匈帝国是1867年至1918年间的一个中欧的“二元君主国”(Dual-Monarchic Union)、“共主邦联国家”。在这段时间里,匈牙利王国与奥地利帝国组成联盟,这个联盟的全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在这情况下,匈牙利国王与奥地利皇帝均是同一个人(Franz·Joseph)。
政治情况
匈牙利对内享有一定程度地于立法、行政、司法、税收、海关等享有自治权;对外事务方面(外交和国防)则与奥地利一样,统一由帝国中央政府处理,其实就是奥地利帝国和他的殖民地匈牙利妥协的产物,此国在奥地利帝国时期就是西方列强之一,欧洲五强之一(其他四个是:大英帝国,法兰西,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
军事力量
奥匈帝国分成帝国国防军和地方部队,总动员过后,地方部队被合并入帝国国防军,一方面帝国国防军的军官从来没有带过这么多的军队,变得不知所措,另一方 面,2者缺乏协调性,中后期n多哗变,所以个人认为奥匈帝国实在不能说是高战斗力。俄军的高伤亡率不能说都是德军造成的,而是前期(抑或整个战争期间)实 在装备太差!当想象一下,3分之一没有步枪的军队和奥匈帝国作战,再打输的话实在说不过去了!原本打算夺取俄军第9集团军补给物资的奥匈帝国第2集团军发 现对方居然少得可怜。而且你看要不是俄军自顾自的到处打劫,而是能够一鼓作气攻克赛姆加隘口,奥匈帝国根本等不到德国的援军就完了 。
奥匈第一次出兵30万进攻塞尔维亚,被20万(总兵力35万)打得大败而归,奥匈军损失20万.第二次,奥匈又调集60万人进攻塞尔维亚,塞军40万迎战,60万奥军损兵30万,差点就全军覆没

一战时期,德国的主要盟友奥匈帝国,表面上看似乎实力不错,实际上在军事上,就是一个末流国家。

奥匈帝国地跨中欧、东欧、南欧的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国土面积达到近70万平方公里在当时的欧洲排名第二,人口数量在当时居欧洲第三(5200万),稍逊于俄罗斯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在欧洲的资源总储备量只少于俄国,而原油产量更为全欧之冠。20世纪初奥匈帝国经济GDP总量占世界7.5%(美35.8%、德15.7%、英14.0%、法7.9%、俄6.4%、日4.3%、意3.5%),世界第五,比沙俄强。

在动员能力上说奥匈帝国的铁路线路、机车、车厢都已经不如俄罗斯,奥匈帝国的常备军远少于俄国,只能依赖于总动员,但是总动员之后的兵力输送能力也远不如俄国。如果没有德国支持则奥匈帝国军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如俄国+塞尔维亚。奥匈妥协的结果是匈牙利千方百计的反对帝国的扩军计划,军事预算几乎被冻结在1866年水平,在军事技术日新月异的19世纪末这一局面对奥匈帝国的军队来说是致命的。

奥匈此时是个僵化的君主国,保守落后,国力又不行,开战时勉强拼凑了130万大军,还要分布在三个方面作战,西线对意,南线对付塞尔维亚,造成了北线对俄兵力严重不足,大约只有50万人对俄作战,面对300万俄罗斯军队,基本无力对抗,只能拼命的拉拢德国,德国不得不出兵支持奥匈,这间接造成了德国在1914年运动战和凡尔登战役的失败。


奥匈帝国在19世纪的最后50年中无论工业、商业还是金融业都有了大幅提升,这个国家的DPG为世界的7.5%(美20.8%、德15.7%、英14%、法8.9%、俄6.6%、意4.3%、日3.5%),世界第五。以至于到了战前,帝国仍然依靠着广阔的领土(欧洲第二)、庞大的人口(5200万,欧洲第三)和不弱的军事工业实力(世界第四),所以在表面上依然是欧洲列强乃至世界强国之一。
但实际上,奥匈帝国在一战的中表现确实不是很好,奥匈帝国军队大约为350~500万人,在战争中主要精力投入在东线和巴尔干方向,说穿了就是对俄国和俄国扶持的巴尔干国家作战。而奥匈帝国如果没有德国的帮助想在东线单独和俄国作战是做不到的。根据一战后统计,奥匈帝国对协约国作战取得重大进展的时间集中于俄国二月和十月革命的时间,而战争开打的前几年,俄国和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取得的军事胜利迫使奥匈帝国由功转守,东线就这样形成拉锯战了。总的来看,奥匈帝国在战争中在巴尔干方向上取得的胜利比与俄军直接对抗要好的多,这也从侧面说明奥匈帝国确实不能和一流军事强国之间抗衡。

还有一点,关于奥匈帝国打不过意大利军队的说法是过于片面的,因为意大利的骑墙策略导致奥匈帝国在前期和意大利边界的方向十分空虚,后来意大利转投协约国阵营,将军队调入奥意边界,而奥匈只能从战场撤退下来疲惫的军队然后临时补充了一些人与意军作战,剩下的军队还要和俄国打,这样看战争的胜负高下也就很清楚了。总体来看,奥匈军队的实力远远高于意大利,不论是军事传统还是战绩,否则意大利的统一根本就不是问题:为何要等到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时候,撒丁王国出让了尼斯地区获得拿破仑三世的支持,法军帮助撒丁王国,才打败了干涉的奥地利军队。
一战奥匈帝国其实还是封建制度,而德国、法国、英国都已经是资本主义制度了,所以奥匈帝国实力肯定不强,所以后来分裂解体了。
奥匈帝国也是当时世界的六大强国之一,纸面实力比意大利还是强很多的,甚至比日本也强不少。现在著名的斯柯达汽车,就是当时奥匈帝国的军工厂,斯柯达大炮闻名于世,和克虏伯军工厂齐名。但是奥匈帝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政体保守落后,民族众多,主体名族人数太少,难以控制整个帝国。平时看着挺强,但是一打仗就暴露出问题来了,军队指挥太无能,下达作战任务不考虑实际情况,另外一道作战命令翻译成七八种语言,再加上各个民族不团结一致,军心不齐,很难高效率的作战。所以奥匈帝国实际上的战斗力远远小于他们表面上的实力,但是即便是这样,奥匈帝国收拾意大利还是绰绰有余的。其实联系当时时代的大背景,整个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兴起,拉美,印度,非洲都在进行民族独立战争,这种形势影响到了。奥匈帝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境内的众多民族也想脱离奥匈帝国统治,成为独立国家,奥匈帝国已然风雨飘摇。斐迪南大公遇刺,就是民族问题导致的,这也成了一战的导火线。后来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境内成立了众多新兴国家。我想,经历过二战之后,这些小国家被英法出卖,被德国血洗过之后,一定会怀念当时奥匈帝国给他们提供的那种安全感。民族地位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提高,但是并不一定要通过独立的方式来解决。如果在一战之前,先有过二战的经历,那些国家一定会誓死捍卫奥匈帝国的荣誉,在发达地工业基础上,这个国家一定有无限的战斗力。多民族国家,像中国一样,各族人民互相包容,团结一致,才能在世界上更加有尊严。

奥匈帝国在一战前地位怎么样?

这个问题有人想知道奥匈帝国在一战前处境如何所以我客观描述一下奥匈帝国的困境。而另一个问题有人想知道奥匈帝国在1910年代是否不可救药。所以我表示奥匈帝国在1914年的走向灭亡更多的是政策错误、决策失误这些偶然因素造成的。奥匈帝国或许势将灭亡,但1910年代它还没有病入膏肓。如此而已。某些可怜的民族主义者不仅异常敏感,而且理解能力令人扼腕。

奥匈帝国在一战前几乎要分享奥斯曼帝国的“欧洲病夫”头衔,意思就是这一代人很可能要看到其灭亡的国家。从面积上看奥匈帝国是欧洲第二仅次于俄国,人口是欧洲第三仅次于俄国和德国,但是“大陆强国”的奥匈帝国的陆军军费甚至不如海军强国英国,从兵力上说奥匈帝国陆军远不如德法俄,从机枪、大炮、子弹也就是“火力上”,他甚至连意大利都不如,仅仅在数量上强于塞尔维亚。

在动员能力上说奥匈帝国的铁路线路、机车、车厢都已经不如俄罗斯,奥匈帝国的常备军远少于俄国,只能依赖于总动员,但是总动员之后的兵力输送能力也远不如俄国。如果没有德国支持则奥匈帝国军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如俄国+塞尔维亚。奥匈妥协的结果是匈牙利千方百计的反对帝国的扩军计划,军事预算几乎被冻结在1866年水平,在军事技术日新月异的19世纪末这一局面对奥匈帝国的军队来说是致命的。

军官收入菲薄,同时因为贵族军官在意大利和普奥战争中表现糟糕,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取消了贵族免于考核担任军官和升迁的特权,结果就是不在乎收入的贵族阶级已经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上层开始退出军队,而中产阶级中层和下层因为对收入的敏感和此时经济的高增长也纷纷退出军队,最后奥匈帝国军队被一群兵头将尾,也就是穷人里的上层和中产阶级的下层子弟所占据,他们之所以选择从军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付不起其他学校的学费。于是把他们送进免费的军校。

一个军官从军官学校毕业要升到少校慢的话需要二十一年,快的话也需要十二年,如果你没有上层朋友,也不是任何人眼里的“苗子”“明日之星”,然后假如你作为一个少校退役,你的收入只略高于电车司机,结果就是军官里腐败横行,贪污、背叛、出卖情报公行。雷德尔上校丑闻在战前爆发的时候,人们惊奇的发现这个出身贫寒的上校军官,收入只够付他雇用的四个仆人里的一个半的薪水,但却在维也纳和布拉格都购置了宅邸,积攒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财产,还买了戴姆勒汽车。而如此反常的富裕状况在他长期在陆军中央任职的时候竟然没有引起任何怀疑。

奥匈帝国军队没有实战经验,虽然1866年柯尼希格雷茨战役向全欧洲展示了“火力”的决定性意义,而奥匈帝国军官团也纷纷表示要效法普鲁士,在柯尼希格雷茨举行的军事演习上,奥匈帝国参谋当着在场的外国武官的面宣称,奥匈帝国军队的目标就是要“避免柯尼希格雷茨悲剧的重演”,但是奥匈帝国参谋部很快就从推崇火力退回了传统的刺刀重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帝国负担不起火力的费用。

奥匈帝国连续举行以俄国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但是每次都让观看的欧洲武官啼笑皆非,1913年最后一次例行军事演习上,弗兰茨费迪南大公不愿意让他准备推荐接替康拉德出任总参谋长的“美景宫新宠”布鲁德曼将军战败,而在演习的最后阶段突然宣布把两军对抗演习变成“插旗演习”,在演戏的最后阶段,奥匈帝国军队向插在地上的旗帜发起猛攻,给刚刚打过巴尔干战争的塞尔维亚武官留下深刻印象。

更加不幸的是奥匈帝国的士气,在实行义务兵役制以前,奥地利帝国依靠募兵制至少能够要求他的士兵不管出自什么民族必须背回80个作战指令的德语单词,但是自从实行了义务兵役制,这一条也很难得到保证。

奥匈帝国有各种不同的民族,但是奥匈妥协把它的领土简单粗暴的划分为“内莱塔尼亚”和“外莱塔尼亚”,也就是说莱塔河这边和莱塔河那边,而且隔着这条河,两边的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虽然总统来说奥匈帝国的臣民享受的权利还勉强说得过去,但是隔着这条河两边的政府采取了万全针锋相对的民族政策。

以纸币为例,莱塔河这边也就是维也纳自由主义者执政的地区的纸币上用8种语言写明币值,也就是说帝国的各民族只要不是太稀奇的民族,基本都能够看懂莱塔河这边发行的帝国纸币的币值,但是在莱塔河那一边,在布达佩斯的匈牙利自由主义政府统治的地区,它们的纸币上只有一种语言,就是匈牙利语,连德语都没有,是的连德语都没有。

匈牙利人只要求匈牙利人的民族自决和民族平等,从不认为他统治的地区的其它民族也有权利要求民族自决至少是不受歧视,这种有趣的民族权力观念和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相似。其结果就是在内莱塔尼亚各民族开始要求改善自己的处境要求和日耳曼人平起平坐,而在外莱塔尼亚斯拉夫各民族只有三条路可选择,一是去死、二是去美国、三是等着巴尔干斯拉夫国家的同胞早日打进来拯救自己。1914年宣战的时候维也纳陆军部给美国的奥匈帝国臣民寄送了大批回国服役的动员令,结果被当成废纸。

帝国的各民族因为帝国的不同政策而对帝国采取共同的仇恨,这也是帝国的一个奇妙之处,匈牙利压迫斯拉夫诸民族所依斯拉夫各民族都恨匈牙利人和帝国,而内莱塔尼亚虽然不再压迫境内的少数民族,但是它也无法满足少数民族的要求,比如说捷克问题,在捷克的日耳曼人和说德语的犹太人都不太会说捷克语,因为按照过去的帝国法令作教师、公务员、军官只要会说德语就行了,但是自从帝国施行自由主义改革,给予诸民族以平等的权力,捷克人就要求这些人除了会说德语之外也必须懂捷克语,这个要求不算过分。

在国家开始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19世纪末不可能让一个去领养老金的捷克老太太去学德语填表格,但是这个合理要求一旦被帝国接受,捷克日耳曼人和讲德语的犹太人就发现“坑爹了”,因为捷克知识分子几乎都懂德语,而讲德语的知识分子几乎没几个懂捷克语,帝国的这一妥协实际上讲决定捷克只有捷克公务员,日耳曼人和讲德语的犹太人要么失业要么一把年纪去从头学捷克语。于是帝国的最后几十年波西米亚莫拉维亚几乎处于内战状态,日尔曼人、讲德语的犹太人和捷克人打成一团,大学成了战场,他们凭赤手空拳最多是一些简单工具都能制造出上百人的死伤。卡夫卡的绝望情绪也可以联系到他作为一个讲德语的犹太人的处境上理解。

结果就是捷克人恨透了帝国政府,虽然帝国政策减轻了对他们的压迫,但是1908年帝国动员捷克部队的时候,布拉格的捷克人集体卧轨,阻碍运兵的火车出发,1911年再次局部动员的时候布拉格人再次集体卧轨,这次遭到帝国的逮捕,1914年终于宣战的时候从布拉格开拔的捷克人部队齐唱塞尔维亚国歌以示抗议。

帝国的士兵说五花八门的语言,在义务兵役制之前每个士兵都应该背回80个作战指令的德语单词,但是义务兵役制以后这一点不能再指望了于是发给军官一种翻译手册,上边用注音标注了各种不同语言的作战指令,也就是说因为士兵听不懂,所以请军官尽可能的用士兵的语言下命令。

帝国军队的参谋体系异常臃肿,连团都有自己的参谋其中的一个用途就是翻译,但是一旦开战,部队被打乱,捷克参谋被派去向克罗地亚士兵传令,或者反过来一个匈牙利军官准备让一群捷克士兵冲锋,引起的种种混乱是十足好兵帅克式的。

奥匈帝国的来历

奥匈帝国的来历请问我以前从来没看到过奥匈帝国,今天读世界历史有个奥匈帝国和德国结盟
1867年2月建立奥匈帝国的原因是一种折衷方案。在此之前,奥地利帝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1804年—1867年),而且是凌驾于普鲁士之上、能左右统一德意志步伐的欧洲列强。但19世纪中叶,这个帝国的国力被大幅削弱:1859年的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它丧失了在意大利的所有非奥地利历史领土;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它被排除德意志邦联之外;同时它境内的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在帝国的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造成了空前的叛乱。匈牙利对奥地利的统治不满出于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奥地利在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下对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镇压。
匈牙利民族是奥地利帝国中第二大民族,为了保障奥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和防止这一个强大的地区脱离奥地利独立,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不得不与匈牙利的贵族举行安抚性质的谈判,寻求一个可以使他们支持他的折衷方案。一些政府官员劝告弗朗茨·约瑟夫与所有民族运动家谈判,来建立一个二元帝国。他们担心单独与匈牙利贵族谈判会遭到其它民族更大的反对。但弗朗茨·约瑟夫无法忽视匈牙利贵族的势力,而这些贵族只肯接受一个他们与奥地利传统贵族之间的二元体。当时,罗马尼亚人和斯拉夫人等少数民族亦曾要求参予政权,建立多元(七元)政府,但基于奥地利和匈牙利贵族的反对,此方案被废除,而奥匈二元帝国则正式建立。
匈牙利贵族尤其要求皇帝特地在匈牙利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来证明匈牙利在帝国内的特权。他们还要求在布达佩斯设立一个有立法权的议会,这个议会设立的法律在历史上归属匈牙利王国的地区有效。这个议会的组成保证匈牙利人(尤其是其贵族和市民阶层的精英)在其中占多数,而国内众多的罗马尼亚人和斯拉夫人等少数民族则基本上无权。 1872年9月,奥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及首相安德拉希·居拉伯爵、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及首相A.M.戈尔恰科夫访问柏林,与德皇威廉一世及首相俾斯麦会晤。三国首相最后议定:维持欧洲现状;协同解决东南欧的纠纷。
1873年5月6日,德皇威廉一世和俾斯麦、H.K.B.von毛奇访问圣彼得堡,德、俄签订一项军事协约。约定:缔约一方被欧洲任何一国进攻时,另一方应出兵20万相助。同年6月6日,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和戈尔恰科夫访问维也纳,俄、奥两皇又签订《兴勃隆协定》,约定:遇有第三国侵略危及欧洲和平时,两国应立即商讨共同的行动方针。同年10月22日德皇也加入这一协定,协定至1875年有效,史称第一次三皇同盟。
1875年,黑塞哥维那地区发生反抗土耳其的起义。同盟的态度是:寻求避免大规模暴乱、催促苏丹进行多项改革,包括基督徒宗教自由。另外组建基督徒及穆斯林混合委员会,以监督苏丹的改革。这一态度体现于安德雷西文件中。英法对此赞同,安德雷西文件递交予苏丹,苏丹于1876年1月31日同意文件的建议。然而,黑塞哥维那的反抗军领袖,却拒绝接受这份文件,指出苏丹曾经承诺进行改革,不过从未有履行。
当起事被大规模镇压后,谣言指奥斯曼帝国对反抗省份居民施以暴行,谣言冲击了欧洲人的感情。俄国这时期望发动战争,并于1877年4月24日对奥斯曼帝国宣战。俄国成功争取到奥匈帝国的中立,透过许诺战后与奥匈瓜分战时夺取的土地,即奥匈将取得波斯尼亚及黑塞哥维那。但是,英国催促德国及奥匈帝国向俄国发出警告。于是俄国与土耳其媾和,签订了《圣斯特凡诺条约》。借着条约俄国可以操控新独立的多个国家,她在东南欧的影响力将会大幅提升。
1878年柏林会议召开,7月13日签订《柏林条约》,俄国的利益大减,波斯尼亚及黑塞哥维那交由奥匈帝国管治,但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
柏林会议后,德奥与俄关系恶化。俾斯麦为了防止俄、法联合,使自己两面受敌;而俄国也想联合德国在近东和两海峡与英国抗衡,因而在1881年6月18日俾斯麦与俄、奥两国大使在柏林又签订了三国协定。为期3年。1884年续订,1887年废除。史称第二次三皇同盟。
协定规定:缔约国之一与第四国作战时其他两国应守善意的中立,并尽力使冲突局部化;对土耳其欧洲领土的任何改变须经三国共同协议:三国承认封闭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原则,务使土耳其不得将海峡供任何交战国作军事活动之用。另外,三国又签订一项附加的协议书,规定:奥国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保留随时吞并之权;三国不反对保加利亚和东鲁米利亚的合并。
协定和协议书是秘密的,1920年才被披露。1887年协定期满,因俄、奥在巴尔干冲突加剧而未再续订。同年,俾斯麦另与俄国订《再保险条约》,此约维持到1890年。 柏林会议后,俄徳关系迅速恶化。俾斯麦为对付俄国并防止俄法接近,决定先发制人,谋求与奥匈缔结反俄同盟,于1879年10月7日在维也纳与奥地利订立了秘密攻守同盟条约。
德奥同盟建立不久,意大利要求加入。1882年在维也纳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
1883年,罗马尼亚与奥匈在维也纳订立了同盟条约,主旨在反对俄国对巴尔干的扩张。同日,德国声明加入。这样便又形成了一个新的三国同盟。 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在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从军演结束后在市区访问途中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的恐怖组织“黑手社”的波斯尼亚学生)枪杀。这次事件使奥匈帝国于7月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之所以要去波黑阅兵,不是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们想象中的蓄意挑衅,实质上是因为他的夫人索非亚大公妃出身低微,每年大公妃生日庆典均十分尴尬,庆典招待会不办不行,办了又要招来维也纳贵妇们闲话,大公妃不胜其烦。大公为讨夫人欢心,索性主动向皇帝讨了阅兵任务,准备借这个名头带老婆躲到波黑去,结果却是进了鬼门关。
暗杀的策划来自塞尔维亚军方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黑影”,塞政府事先已然知情,然而塞首相巴西奇慑于“黑影”1903年暗杀国王(由于不满国王的谨慎政策,黑影成员冲入王宫,将国王夫妇斩成肉酱)的威势,不敢制止,仅仅暗中通知奥匈边境海关戒备,然而却是于事无补。然而巴西奇毕竟老奸巨猾,他隐忍不发直到1916年,塞军战败退到希腊萨洛尼卡,“黑影”在军中势力大不如前之时,才突然发难,将“黑影”连根拔除,主要人物部分经军法审判处决,部分更被直接装麻袋投入大海。 1918年夏,战事对同盟国越来越不利。虽然到目前为止奥匈帝国内的少数民族领导人一直对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了。当协约国的胜利显而易见时,对他们来说也是脱离旧的帝国的时刻,接受协约国所宣扬的民族主义是必走的路了。
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它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经济发展已经停止,新的经济发展的希望也消失了,战时许多战前在奥地利部分引入的开放政策被取消,这使社会主义者非常气愤。
在这些条件下极端民族主义者获得了许多支持者。1918年9月和10月,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
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战争的结束也是奥匈帝国的终止。
对战胜国来说,按照伍德鲁·威尔逊宣布的十四点计划奥匈帝国分裂为许多民族国家是必然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分裂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战争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相反的,许多人认为奥匈帝国的分裂并不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而只是使得这个地区更加不稳定。
1918年10月28日捷克首先宣布独立,匈牙利其次。特兰西瓦尼亚大多数地区加入罗马尼亚,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数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区联合组成了后来的南斯拉夫。战后战胜国承认这些新的边界,大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政治地图。一系列条约保障这些边界的合法性。
奥地利和匈牙利成为共和国,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驱逐。在匈牙利首先成立了一个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但1919年罗马尼亚入侵后保皇势力又开始抬头。1920年匈牙利恢复为一个王国,但没有国王。奥匈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卡尔一世企图占据这个王位没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葡萄牙属马德拉群岛,后来在那里逝世。霍尔蒂·米克洛什成为执政者。
从奥匈帝国分裂出的国家有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等,此外波兰、罗马尼亚、意大利也获得部分前奥匈帝国的领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四分五裂。对战胜国来说,按照美国总统伍德鲁·威尔逊宣布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奥匈帝国被肢解为多个民族国家是必然发生的事。值得注意的是,肢解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最初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因为当初不少人认为奥匈帝国的解体,不但无助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反而只会使这个地区的局势更不稳定,这些不稳定的局势成为了法西斯纳粹和共产主义渗入的源头。
虽然奥匈分裂出的国家表面上遵从民族自决,但实际民族疆界的划分极其混乱不堪(例如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而且有些直到战前都拥有过完整历史疆界国家(例如匈牙利)惨遭肢解,而有些组成民族不同、本不应草率合并的国家(例如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却占有了很多原本不属于他们领土。这些民族和历史疆域的划分非但没有使得东欧和巴尔干人民过上自给自足的新生活,反而招致这些小国在互相攻击,以至于很多国家走上法西斯、共产集权的道路,给了苏联和后来的纳粹德国更多可乘之机。
这些国家中大部份的基础工农建设、财政贸易结构、教育军事体系基本沿用奥匈的老路,却又因为国内市场迅速萎缩、原料人力严重不足而不能像在原奥匈时代那样各司其职的进行产业分工。虽有相同的交通和通讯设施这些便利条件,但因为政治上的敌对和高额的关税壁垒而不能发挥原本的作用。事实上,很多国家虽然从奥匈帝国获得了独立,但无论从国际地位、经济状况(这一点除捷克以外)、和军队实力都无法再与之前的奥匈相提并论,有些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远远低于奥匈还存在时候。加之很多国家刚独立,民族主义的气焰正浓,为本争取利益而不惜手段,结果让21世纪初的东欧和巴尔干问题埋下更多祸根。这比奥匈种下的苦果更加难以调解。
奥匈帝国连同德国一起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战败之后,就分裂成了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国家。

奥匈帝国在一战前地位怎么样?综合实力如何

首先得知道,它是欧洲传统强国(俄、英、奥、法)、也是当时世界八大列强(英、法、德、美、俄、奥、意、日)之一。国土面积之辽阔、在当时欧洲排名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总人口数量之众多、稍逊于俄罗斯和德意志,位于欧洲第三;机械仪器制造业之繁荣、和钢铁军火工业之雄厚,排位世界第四,仅次于德国、英国和美国之后;其资源总储备之广泛、和动员总兵力之庞大,亦是欧洲第四,只少于俄罗斯、德国和法国;而农产品种类之繁多、和原油产量之丰富则是超越拥有精致农业的法国和以粮食出口为导向的俄罗斯,位居全欧之冠;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重炮武器的工艺之先进更是遥遥领先,雄踞世界第一。
一战时期奥匈帝国,表面上看似乎实力不错国家。奥匈帝国地跨中欧、东欧、南欧的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国土面积达到近70万平方公里在当时的欧洲排名第二,人口数量在当时居欧洲第三(5200万),稍逊于俄罗斯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在欧洲的资源总储备量只少于俄国,而原油产量更为全欧之冠。20世纪初奥匈帝国经济GDP总量占世界7.5%(美35.8%、德15.7%、英14.0%、法7.9%、俄6.4%、日4.3%、意3.5%),世界第五,比沙俄强。对比这个公开世界的统计数据(这些都是工业近代化国家,容易统计),这里我有个疑问,那些清史专家说甲午战争前夕的1890年,满清的GDP是日本6倍甚至,说此时满清的GDP世界前三(应该是次于美英或者美德);还有更加牛逼的神论,一直到1890年满清的GDP才被应该超过从世界第一位置下来;满清GDP被美国超过的确切时间是日满签订《马关条约》的1895年;直到1911年满清完蛋前夕,遭受了八国联军侵略、庚子赔款和日俄争夺东北进行的战争的破坏之后,满清GDP仍居世界第二位;1820年满清的GDP约为英国的7倍;1870年满清GDP仍是英国的1.8倍、且大于英法的总和,因为从上面列强对比,20世纪初满清的GDP总量在世界已经不入流了,难道10多年前的满清GDP会有那么多?最可笑的是,世界给出的统计结论如下“186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占世界的53%,煤和褐煤的产量占世界的50%,其现代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全世界的40%~50%”,别忘了,当时还有欧洲的法国也是工业强国,美利坚沙俄的工业也在发展,欧洲大大小小国家的工业,大多都比当时的满清强的多,那么英国人的工业占得比例这么多,靠着农业的满清,怎么可能在1870年GDP是英国的1.8倍呢?难道农产品的价值远远超过工业品?这样明显戳穿了满清GDP的神论的证据,那些为了反GDP或者为了歌颂满清的专家,在睁着眼睛说瞎话搞所谓满清GDP如何如何?莫非真当老百姓是愚民?很是怀疑,看来那些所谓的清史学家应该称呼为清粉辫子粉,完全没有历史学家客观性的守操。好吧,就算是为了讽刺现在,为了突出说GDP无用论,那也不用这么作践GDP吧!虽然GDP并非完全代表国力。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算了,毕竟同时代满清人口多得多、面积大的多、除了石油外其他资源也很多,但却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谁来都可以欺负一下、已经逐渐孱弱沙俄更是靠着恐吓就能赚取大笔好处的下场,纵然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满清贵胄防汉胜过防洋人、一味愚昧压制而不愿意唤醒国人的心态所致,但工业差也是根源之一。而奥匈帝国的工业可是相当强的,其机械制造和军火工业的规模在当时是世界第四,只在美国、德国和英国之后,比法国和沙俄还强一点;所以,从综合实力上看,奥匈帝国是欧洲五大列强、世界六大列强(美、德、英、法、奥、俄)之一。但从战争的表现来看,怎么看都挺孱弱的,虽然不像东西亚两大病夫满清和奥斯曼帝国那样孱弱不看。看来,这个综合实力和工业实力,变成战争军事实力还是有差距的。因为貌似就工业而言,尤其是军工方面,奥匈挺强的,比当时的沙俄只强不弱,而比当时欧洲大陆除了德国外的其他国家即使是法国,也没有弱的太多。但却在东线,屡屡被沙俄揍得找不到北,而2400万平方公里的沙俄则被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德国一只手就揍得满地找牙、死去活来,看来这个所谓综合实力,尤其是靠着人口、面积、GDP总量上去的东西,转化成战争实力确实不咋地,而即使是工业能力,转化成军事实力也要看情况,因为奥匈的工业实力貌似比当时沙俄还强一点。不知道这个奥匈帝国,实力(指那种能转换为军事战争力量的实力)在当时能排第几,肯定不如美、德、英、法、沙俄、而且距离这个五个最奠定的沙俄都差距不小,但肯定比近代以来最强时期的满清(大概是洋务运动期间所谓同光中兴时期)和奥斯曼,强得多,不过不知道比意大利和日本如何?
本文标题: 奥匈帝国的教育体系是怎么样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600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历史历史战争后民族融合的本质是否不正义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