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878年,一场流星雨摧毁了欧洲和北美,迫使欧洲帝国将其人口迁移到其殖民地会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1-08-21 09:03:0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2

欧洲为什么这么富看这人均rn真是的rnhttp://baike.baidu.com/view/640019.htmrn真的是超富...

如果1878年,一场流星雨摧毁了欧洲和北美,迫使欧洲帝国将其人口迁移到其殖民地会怎么样

欧洲为什么这么富

看这人均rn真是的rnhttp://baike.baidu.com/view/640019.htmrn真的是超富啊
1 在工业时代初期,,没在本土打仗...
2 掠夺其他落后国家.
3 产品技术含量高.
4 产品附加值高.
5 专利垄断
6 其实形成的原因很多方面..其实欧洲国家也有穷的,例如东欧,.为什么呢.主要是制度的不同.
要从很多方面回答,历史,文化,人文,地理位置等等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在南北美洲。1763年以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的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它们利用美洲的人口比较稀少,真正地使北美洲和南美洲欧化了。这一点在亚洲和非洲是办不到的,因为那里土著居民为数太多,而且已有高度的发展。但是,在南北美洲,尤其是在澳大利亚,欧洲人从各个方面——种族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方面—— 整个地移植了他们的文明。
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这一欧化的主要原因。我们已经看到,生产率的增长和医学的进步导致19世纪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由此引起的人口压力是通过海外迁移找到出路。铁路和汽船有效地把大批大批的人运过海洋和大陆,而种种迫害进一步促进了迁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5年中,150万犹太人从俄国逃往美国,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主要例子。这种种因素相结合,导致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迁移。每过去10年,人口迁移的潮流便有巨大的增长。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一百万移民。
1885年以前,大部分移民来自北欧和西欧;那时以后,多数移民来自南欧和东欧。一般说来,英国移民前往大英帝国的自治领和美国;意大利人前往美国和拉丁美洲;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前往拉丁美洲;德国人前往美国,其中还有小部分人前往阿根廷和巴西。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这种极其巨大的迁移的意义在于:除很大一部分人涌入亚洲俄国地区和一小部分人慢慢流入南非外,迁移的目标是完全对着美洲和大洋洲的。结果,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在种族方面几乎完全欧化。虽然南美洲的印第安人设法活下去,但幸存下来的只是少数。换句话说,1763年之前这一时期中的殖民地分枝,在19世纪期间已成为与旧欧洲相并排的若干新欧洲。
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不但在种族上,而且在经济上被欧化。1763年以前,这些大陆上的欧洲殖民地主要限制在沿海一带。但在后一世纪中,大陆的内地被横越。工业革命通过提供必需的机械和技术,使由陆路侵入成为可能。如果没有从海岸导向内地的道路、没有连接河道的运河、没有横跨大陆的铁路和电报、没有往返于大河和沿海航道上的汽船、没有能割除大草原草皮的农业机械、没有征服诸土著民族的连发枪,荒野原是不可能被征服的。这些征服大陆的广阔区域用的机械装置对拉丁美洲人和澳大利亚人来说,如同对于美洲边疆居民一样,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有个阿根廷人曾在1878年撰文评论道:“印第安野蛮人的军事力量被完全摧毁,因为雷明顿已使他们认识到,一支军队能越过整个南美大草原,使地面上盖满敢于反对它的人们的尸体。”
新大陆在殖民和经济方面的发展,也自然地导致欧洲文化的移植。诚然,文化在移植过程中发生变化。文化不仅被采纳,也被改变。如今,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与大不列颠并不完全相同,拉丁美洲也不是伊比利亚半岛的一个精确的复制品。然而,事实依旧是,语言基本上是相同的,虽然美国俚语使英国人着迷、陈旧的法属加拿大方言使法国人好奇。宗教也是同样的,尽管存在着营火复兴会和摩门教信徒。文学、学校、报纸、政体——所有这一切都有着可以追溯到荚国、西班牙、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根源。
当然,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也存在着某些并非起源于欧洲的文化。美洲的黑人保留了有着其非洲背景的某种残余物。幸存的诸土著民族,尤其是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促成了一种混合文化人们也不应忘记荒原的影响;它给欧洲移民及其风俗留下了难以去除的印记。所有这种种力量说明了为什么纽约、墨尔本和多论多迥然不同于伦敦,为什么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利亚和墨西哥城迥然不同于马德里。
不过,从全球观点看,相似之处显得多于不同之处。阿拉伯诸民族在从它们地处中东的家乡向西扩张期间,曾越过北非扩张到大西洋岸。今天,摩洛哥的文化不同于阿拉伯半岛的文化之处,远远多于美国文化不同于英国文化之处或者巴西文化不同于葡萄牙文化之处。然而,摩洛哥现被看作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无疑地,它自己也这样认为。在同样意义上,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如今是欧洲世界的一部分。
新帝国主义征服新帝国工业革命不仅是美洲和澳大利亚被欧化的主要原因,也是欧洲庞大的殖民地结构在亚洲和非洲得以建立的主要原因。这种帝国的营建在1763年出现巨大的殖民拓居地之后的数十年间稳步地进行着。确实,19世纪初叶,在英、法两国的某些集团中存在着不少反帝国主义的情绪。自由贸易的拥护者认为殖民地仅具有极小的经济价值,而英国与13个殖民地打交道的经历似乎也为他们的意见提供了证据。然而,事实依旧是,英、法两国在那数十年间继续获得属地。例如,英国于1815年获得开普殖民地和锡兰,于1840年获得新西兰,于1842年获得香港,于1843年获得纳塔尔。同样,法国在1830至1847年间征服阿尔及利亚,在1858至1867年间征服印度支那,此外,1862年时,还试图在墨西哥得到一块立足地,没有成功。不过,这些获得物与1870年以后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相比,是微不足道的;1870年以后,“新帝国主义”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
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日渐增多的制成品的市场;从获取殖民地的不断增长的欲望中,可以看出新帝国主义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19世纪期间开始工业化的几个欧洲国家和海外国家很快就在互相争夺市场,并在这过程中,提高各自的关税,以抵制别国的产品。不久,有人主张,每个工业化国家都应当拥有能够为其制造商提供“不受外国竞争影响的市场”的殖民地。1898年,美国共和党参议员艾伯特·贝弗里奇就这种看法向波士顿的一群商人作了颇有代表性的说明:
美国的工厂正在制造比美国人民所能利用的更多的东西;美国的土地正在生产比美国人民所能消费的更多的东西。命运已经为我们制订了我们的政策;世界的贸易应该而且必须是属于我们的。因此,我们将如同母国(英国)所告诉我们的那样,去得到世界的贸易。我们将在全世界建立贸易站作为美国产品的分配点。我们将派我们的商船队驶过诲洋。我们将建立起一支真正伟大的海军。自治的、挂起我们的旗帜并与我们通商的巨大的殖民地将在我们的贸易站周围成长。
工业革命还产生了剩余资本,剩余资本又致使各强国寻找殖民地作为其投资的去处。资本在国内积累得愈多,利润降得愈低,对国外更有利可图的投资市场的需要也就愈大。实际上,各强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例如英国,到1914年,已在国外投资了40亿英镑,等于其国民财富总数的四分之一。那时,法国也已在国外投资了450亿法郎,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六分之一。德国虽然是后起者,一直将其大部分资本用于国内工业发展,但也在海外投资了220亿至250亿马克,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十五分之一。因而,到1914年,欧洲已成为世界的银行家。在19世纪上半世纪,这些海外投资的大部分是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在白人的世界。但是,在19世纪下半世纪,这些海外投资多半是在亚洲和非洲的非白人的、相对不稳固的国家。提供资本的成千上万个私人小储蓄者和一些大的金融组织自然为其资本的安全而忧虑。他们宁愿在其投资所在的地区出现“文明的”行政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最好是由他们各自的政府来进行。如此,投入剩余资本的需要促进了新帝国主义。
工业革命还引起对供给机器用的原料的需要。这些原料——黄麻、橡胶、石油和各种金属——的大部分来自世界“未开化的”地区。在多数情况下,要充分地生产这些物品,就需要有大量的资本支出。这种投资如我们已知道的那样,通常导致政治控制的强加。
新帝国主义的源起并不完全是经济性的;它也并不仅仅与工业革命有关。当时,还有其他种种因素在起作用。一个因素是,希望得到象在马耳他和新加坡那样的海军战略基地以加强国家安全。另一因素是,需要获得另外的人力来源,就如法国人在北非所做的那样。再一因素是传教士的影响,他们在19世纪中特别活跃。这些传教士一直试图使土著皈依,他们有时受到土著的虐待,甚至被杀死。虽然传教士本身为了自己的事业起见,也许乐于容忍这样的危险,以为是可接受的,但是,舆论时常要求反击。因此,政府知道,可利用这类事件作为进行军事干涉的借口。最后,社会达尔文主义及其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的学说的流行,自然导致种族优势的观念和白人有“责任”统治世界上诸“劣等的”有色民族的观念。杰出的帝国创立者塞西尔·罗得斯在这一问题上是十分坦率的。他说:“我坚持认为,我们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种族;在这世界上,我们居住的地方愈多,对人类就愈有利。如果有上帝的话,我想,它希望我做的是,在非洲英国人的地图上,尽可能多地绘上红色。”
这些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心理上的因素的最后结果,是导致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地攫取,这种土地攫取甚至是成吉思汗的征服无法与之相比的。在1871至1900年的30年间,英国使其帝国的土地增加425万平方英里、人口增加6600万,法国使其土地增加350万平方英里、人口增加2600万,俄国在亚洲增加了50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650万人口,德国增加了5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1300万人口。甚至小小的比利时也设法获得了9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850万居民。这些征服地加上原有的殖民地,产生一种奇怪的、前所未有的形势:世界的一小部分地区统治了其余地区。
工业化的欧洲强国不仅完全地拥有这些巨大的殖民地。而且还控制了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被实际共容的、经济和军事上软弱的地区。中国、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就是例证;它们名义上都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却经常遭到掠夺、蒙受耻辱、受到强国以直接和间接的种种方式进行的控制。拉丁美洲也是各强国的经济附属物,只是在这一地区,欧洲的军事行动因门罗主义而遭受挫折。不过,门罗主义并不妨碍美国海军陆战队为“恢复法律和秩序”而一再进行的武装干涉。大俄罗斯帝国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欧的经济控制,但其时,沙皇政权的军事力量是很强大的,足以阻止外来的经济影响扩展到其他领域。
因此,我们看到,欧洲的控制不仅扩展到其辽阔的帝国,也伸展到同样广阔的附属地区。事实上,投入附属国的欧洲资本比投入殖民地的更多。这些投资通过各种手段和政治、经济压力——如:训练当地军队的军事代表团、监督并通常控制当地财政的金融代表团、给居住这些地区或在这些地区经商的欧洲人以专门特权的治外法权以及与治外法权有关的种种安排 ——而得到保护。如果必要的话,还始终有美洲的海军陆战队或东半球的炮舰作为最后的一种手段。
有关诸强国与各种殖民地和附属地之间的关系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几章中加以考察。这里的目的仅在于描述这些关系的一般格局。这一格局清楚地表明,到1914年,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和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口已受到欧洲少数国家以及俄国和美国的直接或间接的支配。这一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今天,在别世纪中叶,世界上的大部分混乱就是对这种欧洲霸权的不可避免的反应。
新帝国主义的影响为什么欧洲在19世纪后期的大扩张应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呢?帝国主义毕竟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如果将帝国主义定义为是“一个国家、国族或民族对其他类似的集团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政治或经济的统治或控制”,那么,帝国主义就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无疑,罗马人是帝国主义的,因为他们征服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和近东,并统治那些地区达数世纪之久。而且,在罗马人之前和之后,世界各地还有许多别的帝国为各种民族所征服。
然而,“新帝国主义”一词是颇有道理的,因为这种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虽然罗马通过掠夺、通过收集主要以粮食为形式的贡物,简单、直接地剥削其殖民地,但是,它的剥削并不特别地影响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和结构。殖民地继续以与过去相同的方式生产几乎同样的粮食和手工艺品。将这种帝国主义与后来侵扰并改造整块整块大陆的那种帝国主义相比,就象将一把铲子与一台蒸汽挖掘机相比。传统的帝国主义包含剥削,但不包含根本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贡物仅仅归于某一统治集团而不归于另一统治集团。相形之下,新帝国主义迫使被征服国家发生彻底的变他这与其说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政策,不如说是西欧的生气勃勃的工业主义对非洲和亚洲的静止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政权的不可避免的影响。换句话说,欧洲的工业资本主义太复杂、太扩张主义了,不能说是与殖民地的一种简单的贡物关系。
开始时,欧洲征服者肯定毫不迟疑地进行掠夺和征收贡物。英国人在印度就曾这样做过,就象西班牙人早先在墨西哥和秘鲁所做的那样。但是,经过这一最初的阶段之后,欧洲的生气勃勃的经济开始以各种方式包围和改变殖民地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如我们已知道的那样,工业化的欧洲需要为它的剩余资本和制造品获得原料来源和市场。例如,英国曾用船把大量纺织品和资本运到印度,资本主要是用于铺筑铁路。到1890年,印度已铺筑了约17000英里铁路,大致与英国的铁路网相等。但是,从1890至1911年,印度的铁路网大约增加一倍,达33000英里,而在这同一时期中,英国的铁路仅增加了300英里多一点。
应该指出,铁路和其他大项目如灌溉工程和港口设施是用英国资本换来的。换句话说,印度并不是必须待到它积聚起足够的资本时才发展其经济和增加其出口商品。因而,在这早期阶段,印度的经济发展因与英国的联系而得到促进。但是,重要的一点是,印度的经济不仅受到促进,也得到重建,并在后一阶段中归于无效。英国的纺织品非常便宜,这时能通过铁路网而分配到全国,从而,象在早一个世纪时使英国工匠破产那样,无情地使土著工匠破产。不过,这两种形势之间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不同之处。英国工匠到城市中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的工厂里去做工,印度工匠却由于他们的城市里没有出现工厂而无处可去。英国人自然并不希望在印度建立一个相竞争的工业结构。他们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所需的资本。
这是一种自然的、可理解的安排,但是,它深深地影响了印度人民。他们以往历来是通过农业和手工业谋生。而这时,工匠须削价与竞争者抢生意,没有可替换的生活来源。农民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开始卷入为英国工厂生产黄麻和其他商品的过程中。这意味着他们不再仅仅供养他们自己和附近城镇的人们。这时,他们已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受世界经济的波动和危机的支配。欧洲还通过传入医学科学和种种卫生措施而从根本上影响了印度,因为医学和卫生措施导致人口急剧增低这种情况早先在欧洲也发生过,但是,欧洲有数百万人进入城市或去了海外,而印度人却做不到这些。因此,最后结果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受阻。
这就是新帝国主义对殖民和附属地的影响的性质。印度已用作这种影响的一个例证,但是,在其他地区,一般格局是相同的,只是自然地带有一些地方的变化。这一格局应当记住,因为它说明了为什么今日的世界被划分成发达世界和不发达世界,为什么这两个世界的生活水平有着如此惊人的差异,为什么不发达世界的人民在获得政治独立之后,其首要目标是成为发达世界——尽可能迅速地达到西方的经济水平。
对新帝国主义的回顾不应该得出结论,说新帝国主义对于世界,甚至对于诸从属殖民地民族,是十足的灾难。按照历史的观点,新帝国主义无疑将被看作是世界的一大进步,正如工业革命是欧洲人的一大进步一样。实际上,新帝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在于将工业革命推进到其逻辑上必然的结局——使工业国家即工业资本主义能以世界性的规模起作用。这导致了对世界物力人力资源的远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无疑,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法估量地提高了。事实上,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至1890年间增加了三倍,在1860至1913年间增加了七倍。世界贸易的价值从1851年的64100万英镑上升到1880年的302400万英镑、1900年的404500万英镑和1913年的784000万英镑。
对于蛋糕的体积增大所带来的好处,人们没有不同的意见。更确切地说,争论集中在蛋糕该如何切开的问题上。诸殖民地民族已感觉到,过去,他们所得到的少于他们应得的份额。他们所得到的总的量已明显增加,要不然,他们的日渐上升的人口就无法得到供养。例如,有位英国经济学家指出,1949年,在矿物丰富的北罗得西亚从事开矿的欧洲公司将他们的产品总共卖得8670万英镑。这笔钱中,他们花费在北罗得西亚的仅为1250万英镑;这意味着,有三分之二的钱给转移到国外。而且,花费在北罗得西亚的1250万英镑中,有410万英镑是支付给在那里生活、工作的欧洲人。3670万英镑中,只有200万英镑是给了在矿井里干活的非洲人。然而,这些工人平均一年得到41英镑,而殖民地每个成年非洲人的平均收入是一年27英镑。
在这些情况下,可以理解,诸殖民地民族对增长了的生产率或外国公司付给的工资,印象并不很深。他们印象较深的是自己的可怜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在与西方的生活水平相比较时。他们对于让自己担任干苦活者的角色这一点也很不满;甚至在有着工业发展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地区,也是如此。
显然,在西方工人对工业资本主义的反应与殖民地民族对新帝国主义的反应之间,有着一个相似之处。两者都对自己的命运不满,而且,两者都支持旨在引起根本变革的运动。但是,又有一个基本差别:诸殖民地民族并不反对自己民族的皇帝,而宁可说,反对外国统治者。因此,至少在最初阶段,它们的反对运动并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西方的一系列政治学说——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尤其是民族主义。
我们接着将考察这些主义,它们构成了欧洲的政治革命。了解这一革命对世界历史来说,和了解工业革命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这世界不仅受西方的棉织品、铁路和银行的影响,而且还受西方的思想、口号和政治制度的影响。

英国的殖民地有哪些

英国侵略了多少国家才把殖民地土地面积扩张到3400万平方公里

1、澳大利亚

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CaptainJamesCook)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土地属于英国。

英国人首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园湾(BotanyBay),当中有736名囚犯。

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PortJackson)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后来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Sydney)。每年的1月26日后来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国庆日(AustraliaDay)。

2、新西兰

1769年,英国海军舰长詹姆斯·库克及其船员成为首先踏足新西兰土地的欧洲人,随后,捕捞海豹和鲸鱼的人们也来到这里,传教士也很快接踵而来,定居点开始逐渐建立起来了。后英国向新西兰大批移民并宣布占领。

1840年2月6日,英国迫使毛利人族长签订《威坦哲条约》,1856年,新西兰成为英国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为自治区,到了1947年完全独立。

3、缅甸

英国和缅甸间的紧张局势在1824年~1826年以及1852年两次的英缅战争中达到高峰。英国在这两次的战争中均获得胜利,最后攻占勃固城并将此地称为下缅甸。在英国人进入缅甸后,上缅甸的经济也显著好转。

1885年,英国发兵灭缅甸,1886年1月1日并入大英帝国所下属的印度,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份,贡榜王朝灭亡。中国清朝政府命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抗议无效。

1886年,英国再度赢得第三次英缅战争,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缅甸条约》,规定中国承认英国对缅甸有支配权,但缅甸对中国仍照往例,每十年一贡。至于中缅边境未定界,应由两国会商勘定。此时英国将缅甸纳为印度的一省,并将政府设于仰光。

4、开普

开普殖民地(Cape Colony)是大英帝国昔日一个殖民地,位于现在南非境内,包括开普敦及其邻近地区,于1806年至1910年期间存在。现在为南非开普敦。

5、香港

香港岛是香港开埠最早发展的地区,岛上有香港的商业和政治中心。英国殖民者最初居住的地方维多利亚城就在香港岛政府山一带。而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以Victoria(维多利亚女王)命名,名为维多利亚港,是以前进出香港的贸易船只停泊的港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殖民地

1、特拉华

基于1497年美洲大陆发现者John Cabot的探险和英国在北美第一个永久殖民地的建立者John Smith of Jamestown的探险,英国声称拥有特拉华河流域的所有权。当时特拉华属于弗吉尼亚殖民地的一部分。

1664年后成为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的约克公爵将荷兰人赶走。但根据英属马里兰省的划界文件,现特拉华所在地应属于马里兰领主Calvert家族。1664年归英国所有。

1682年,为了同Calvert家族争夺对特拉华的控制权,约克公爵将特拉华地区租给了宾西法尼亚领主William Penn。

同年,特拉华所辖县同宾西法尼亚所辖县开始享有同等权利。William Penn所组织的联合会议开始在费城和New Castle两地轮流举行。1682年附属于宾夕法尼亚州。

2、宾夕法尼亚

1600年前后,荷兰人、瑞典人及英国人都移民到此。1638年,瑞典人在特拉华河上建立殖民区,称为“新瑞典”。1643年,新瑞典殖民区总督约翰·普林斯在蒂尼克姆岛建立首府。1647年,荷兰移民建立贸易点。

1655年,荷兰人与瑞典人发生战争,荷兰获胜后统治了这个地区。1664年英国以约克公爵的名义从荷兰人手中夺取了这块殖民地。

1681年英王查理二世签署特许状,把这块地方送给舰队总司令小威廉·佩恩(William Penn),以偿还所欠他父亲威廉·佩恩爵士的16000镑债款。

并指定以“宾”的名字命名这一地区,同时应小威廉·佩恩的请求,加上“夕法尼亚”(林地)一词,形成21世纪的州名,州名的含义即“宾(佩恩)的林地”。

3、佐治亚

佐治亚州早期为印第安人聚居地,最初为西班牙人发现。1733年英国移民于此地开垦,是英国最初在北美建立的第13个殖民地,以英王乔治二世的名字命名。

1788年佐治亚批准了联邦宪法,成为第四个加入美利坚合众国的州。1861年初脱离联邦,成为南方邦联的最初成员之一,是美国内战的主要战场。1870年重新并入联邦。

4、马里兰

马里兰州在殖民地时期,一开始是为了天主教教徒能逃离英国国教严厉政策压制,到此“宗教宽容”的地区定居。然而,这个“宗教宽容”的光环并没有完全实现,天主教今日在马里兰州依然不是主流宗教。

在该州的新教徒中,前三大派别为:浸礼会Baptist:17%,卫理公会派Methodist:14%,路德会Lutheran:6%。

在宗教的数字比例之外,马里兰州依然带有相当的天主教色彩,如巴尔的摩在1789年,选出了第一个美国天主教的总主教。而伊密斯伯格市Emmitsburg,是伊莎贝拉修女的家和墓园所在,她是第一位受封为天主教圣徒的美国人St. Elizabeth Ann Seton。

5、南卡罗来纳

1670年,由英国人殖民的南卡罗来纳州以农园文化立州,它是一个由黑人奴工支撑的富裕贵族社会。

1719年爆发移民反对领主的武装斗争,推翻了领主的统治。这一地区成为英王的直辖领地。后来,当地移民选出参加大陆会议的代表。

1729年成立的南卡罗来纳州是最初的13个殖民地之一,当时的英国政府将卡罗来纳划分为南北两部分。查理斯敦港口的萨姆特堡交战为南北战争之始。战后,该州的结构也随之改变。

1775年英国总督逃走。1776年立法会议通过临时宪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三个殖民地

曾经是英国殖民的国家共56个,地区2个(现在的国名):
大洋洲14个:澳大利亚,新西兰,瓦努阿图,图瓦卢,所罗门群岛,萨摩亚,瑙鲁,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巴巴多斯,基里巴斯.

非洲21个: 南非,尼日利亚,喀麦隆,莱索托,博茨瓦纳,加纳,马拉维,坦桑尼亚,津巴布韦,斯威士兰,赞比亚,乌干达,汤加塞舌尔,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塞拉利昂,肯尼亚,冈比亚.

美洲8个: 加拿大,伯利兹,圭亚那,特利尼达和多巴 哥,牙买加 ,格林纳达,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

亚洲10个: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孟加拉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缅甸,文莱,民主也门.

欧洲3个:爱尔兰,塞浦路斯,马耳他.

地区2个:美国的一部分(指纽约州及周围),中国香港.

注:以上56个国家中除缅甸,爱尔兰,津巴布韦,民 主也门外,其他国家现在均为”英联邦”组织成员

现在依然是英国管辖的海外领地,属地还有16个:
海外领地9个:安圭拉、百慕大、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直布罗陀、蒙拉赛拉特岛、圣海伦纳及其附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属地3个: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为“福克兰岛”) 南格鲁吉亚与南三明治群岛,皮特凯恩群岛.

皇家属地3个:根西岛,泽西岛,马恩岛.

特殊属地1个:赛普勒斯英属基地区
曾经是英国殖民的国家共56个,地区2个(现在的国名):
大洋洲14个:澳大利亚,新西兰,瓦努阿图,图瓦卢,所罗门群岛,萨摩亚,瑙鲁,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巴巴多斯,基里巴斯.

非洲21个: 南非,尼日利亚,喀麦隆,莱索托,博茨瓦纳,加纳,马拉维,坦桑尼亚,津巴布韦,斯威士兰,赞比亚,乌干达,汤加塞舌尔,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塞拉利昂,肯尼亚,冈比亚.

美洲8个: 加拿大,伯利兹,圭亚那,特利尼达和多巴 哥,牙买加 ,格林纳达,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

亚洲10个: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孟加拉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缅甸,文莱,民主也门.

欧洲3个:爱尔兰,塞浦路斯,马耳他.

地区2个:美国的一部分(指纽约州及周围),中国香港.

注:以上56个国家中除缅甸,爱尔兰,津巴布韦,民 主也门外,其他国家现在均为”英联邦”组织成员

现在依然是英国管辖的海外领地,属地还有16个:
海外领地9个:安圭拉、百慕大、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直布罗陀、蒙拉赛拉特岛、圣海伦纳及其附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属地3个: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为“福克兰岛”) 南格鲁吉亚与南三明治群岛,皮特凯恩群岛.

皇家属地3个:根西岛,泽西岛,马恩岛.

特殊属地1个:赛普勒斯英属基地区

请告诉我欧洲殖民的历史

请告诉我欧洲殖民的历史.rn包括国家、地理位置、历史事件、殖民时间等。

从1442年起,葡萄牙人就把柏柏尔人用作奴隶(在葡萄牙本土),西班牙人从1502年起开始把非洲黑人运入美洲。

对奴隶贸易的需求促使两国以及英国、荷兰、法国、丹麦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在西非洲沿海建设了许多商站,贩卖奴隶、象牙、黄金和辣椒(“天堂的种子”),时称象牙海岸(今科特迪瓦),另一个名称是种子海岸。

但是由于西非的海岸难以接近,再加上当地气候不适合欧洲人,因此在此后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欧洲对非洲的殖民只限于少数滨海据点。从欧洲国家对这些殖民地的命名——黄金海岸、象牙海岸、奴隶海岸——可以看出,在西非的殖民地基本上都属于资源掠夺型殖民地。

扩展资料:

殖民地的“破坏性使命”主要表现在对殖民地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破坏上,但由于宗主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各个殖民地的历史情况、殖民对象、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集团的不同,因此殖民地所受的影响在质量上有很大的差别。

由于殖民,西属美洲殖民地和英属印度殖民地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和破坏是巨大的。但在热带非洲,除占极少面积(法属西非为8%,撒哈拉以南非洲为5%)的经济作物种植地区外,殖民地的绝大多数地区都保持了原始的农业社会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殖民地

  欧洲殖民扩张伴随新航路的开辟而开始。继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后的殖民国家是英国、法国和荷兰。它们后来居上,压倒了西班牙和葡萄牙。
  英国的殖民扩张 新航路发现以后,英国成了世界航路的中心。它也开始试图进行海上探索活动。但是,16世纪,西班牙是掌握海上霸权的殖民大国,英国还不具备同它抗衡的力量。因此英国海外活动伴随着海盗行径,出现了许多冒险家如霍金斯、德雷克等。他们到非洲掠夺黑人卖作奴隶,截击西班牙人从美洲运回金银的船只,还不时袭击西班牙的殖民港口。他们的海上抢劫活动还得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支持和鼓励。
  早在1497年,居住在英国的意大利人约翰·卡波特经英王授权,从英国出发远航,寻找通往印度的西北航线,结果到达纽芬兰,宣布那里为英国殖民地。第二年,他同他的儿子航行到今天美国的东海岸。16世纪后半期,英国的海外活动更加频繁,他们又沿西伯利亚北部试航,寻找通往中国的东北航线,但是自始至终,他们都没有找到通往中国和印度的新航路。同时英国的贵族和商人相继建立了许多公司,扩大海外贸易,并企图抢占殖民地。
  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17世纪开始,英国积极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1600年,伦敦商人组成英国东印度公司,不久又组成伦敦公司和朴茨茅斯公司,开始向亚洲和美洲殖民。100余年间,英国在印度控制了许多殖民据点,站稳了脚跟。与此同时,英国的伦敦公司于1607年开始向北美移民,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1620年,由朴茨茅斯公司组织的移民,到达北美,奠定了另一块殖民地马萨诸塞的基础。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共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另外,它还在西印度群岛夺取了许多岛屿。
  17世纪初,英国开始集中力量侵略印度。1613年,在印度西海岸的苏拉特建立了贸易据点,然后相继在东西海岸取得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和孟买,此后就是从这些据点向印度其他地区扩张的。在北美,除13个殖民地以外,加拿大北部的哈德逊湾地区也属于英国,在加勒比海,英国还占有百慕大群岛和牙买加岛。
  法国的殖民扩张 早在16世纪上半期,法国也在海上探索新航路。航海家雅克·卡提耶沿着卡波特的路线航行,到达北美的圣劳伦斯河流域,同样没有找到通往亚洲或印度的航线。法国在北美进行殖民活动,也同英国一样始于17世纪初。经过几十年的开拓,法国控制了从圣劳伦斯河到密西西比河的广大地区。
  1600年,法王准许法国公司在圣劳伦斯河流域建立居民点,进行贸易。几年以后,魁北克城作为一个皮毛贸易中心建立起来,后又建立了蒙特利尔城。沿圣劳伦斯河到五大湖区,法国建立了一块广大的殖民地,称新法兰西。法国殖民者同印第安人进行皮毛交易,牟取暴利。他们探索大湖区,又沿密西西比河试航,1682年沿河南下,到达河口。法国宣布这一广大地区为它的殖民地,称之为路易斯安那。在西印度群岛,法国后来占有一些岛屿如海地等。
  法国还成立了许多公司,对东方进行殖民扩张。法同占有东非的马达加斯加岛。1673年,法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东海岸建立殖民据点本地治理,几年以后又把殖民势力向北推进到孟加拉,建立了另一个殖民据点昌德纳戈尔。法国殖民者还雇用印度人组织军队,掠取领土,一度势力强大。

  荷兰的殖民扩张 16世纪初,尼德兰成为西班牙属地。西班牙在那里派驻总督,设立财政和行政机构,实行专制统治;设立宗教裁判所,压制新教思想的传播。1566年,反对天主教会的群众运动点燃了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火焰,反对西班牙的独立运动开始了。经过几十年的斗争,尼德兰北部的荷兰取得了独立。
  独立后的荷兰,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许多手工业产品如绸缎、呢绒、麻布,广泛外销,造船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著名。它有上千艘商船航行欧洲各地,往来贩运商品。对外贸易发达,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贸易和信贷中心。
  荷兰积极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同英国同步。在亚洲,1603年荷兰人侵入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1619年侵占雅加达,建上贸易和殖民行政中心,易其名为巴达维亚。后来荷兰殖民者向西侵占苏门答腊,向东完全控制了香料群岛,即摩鹿加群岛;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马六甲、锡兰;并于17世纪中在非洲南端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在东亚,荷兰殖民者一度侵入我国领土台湾,还在日本长崎建立了贸易据点。17世纪中期,荷兰殖民势力在亚洲达到高峰。在美洲,荷兰也在进行殖民活动。
  荷兰在美洲的殖民活动,同样是从17世纪初开始的。1609年,英国航海家亨利·哈德孙受雇于荷兰,到北美探索新航路,到达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哈德孙河流域。荷兰人沿这条河流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河口的曼哈顿岛建立了据点,称新阿姆斯特丹。以后,荷兰又在南美大陆同英、法分占了圭亚那。
  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大国 殖民扩张在殖民国家之间是你死我活的斗争。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的斗争,主要发生在英荷和英法之间,其结果是:
  17世纪初,英荷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斗争,荷兰占了上风。但是17世纪后半期,英荷屡经战争,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被英国夺取。
  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荷兰想乘机排挤英国在海外的商业地位,英国一再通过《航海条例》加以反击。英国《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其目的就是排斥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17世纪后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1652-1654、1665-1667、1672-1674年)。结果,英国取得荷兰的北美殖民地,改名纽约。此后,荷兰在亚非还占有一些殖民地,在欧洲却已丧失了大国地位。
  路易十四统治法国期间(1643-1715年),法国要在欧洲称霸。从路易十六统治后期到18世纪中期,在欧洲发生的多次战争中,英国都是法国的对手。双方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最后,英国几乎从印度排除了法国殖民势力。在北美,法属加拿大以及密西西比河以东至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法国势力范围都落入英国手里。由此,英国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
  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总是站在法国的对立面,乘机夺取战略要地和扩大殖民地。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3-1713牟)中,英国夺取了直布罗陀和梅卡诺岛,巩固了它在地中海的地位;在北美,从法国手里夺取新斯科舍,又迫使法国承认纽芬兰和哈德孙湾为英国所有。1740年起,欧洲先后发生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牟)和“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国只派少数军队到大陆牵制法军,却集中力量在北美和印度进行争夺殖民地的较量。七年战争期间,在印度半岛,孟加拉王公同法国联合抗击英国。1757年的普拉西战役中,英国殖民军击败孟加拉王公的军队,从此完全控制了孟加拉。到七年战争结束时,英国侵占了印度的大片领土,法国殖民势力仅在沿海保有几个据点,如本地治理、开利开尔等。在北美,英法的争夺同样是决定性的,法国丧失了加拿大以及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奴隶贸易 欧洲殖民者带给殖民地的灾祸,罄竹难书,他们抢劫当地的财富,屠杀当地居民,奴隶贸易更使他们罪上加罪。
  据官方缩小了的数字, 1521-1600年,从美洲运到欧洲的白银有1800吨,黄金200吨。16世纪一百年中,欧洲的自银增加了206%,黄金增加了107%。美洲数以百万计的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苦役之中。,在圣多明各岛,土著居民几乎被殖民者屠杀殆尽。
  非洲是欧洲殖民者最早入侵的第一个大陆,血腥的奴隶贸易也是从非洲开始的。葡萄牙人是侵入非洲的先锋,也是贩卖黑人奴隶的祸首。继他们之后的有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殖民者和奴隶贩子。
  15世纪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探险的时候,就开始在非洲捕获黑人卖作奴隶。16世纪是葡萄牙人独霸非洲的时期,16世纪初他们把黑人运往美洲。1513年,西班牙国王正式颁发执照,允许商人把黑人奴隶运往美洲西属殖民地。从此奴隶贸易如春潮一般涌起。1563年,英国奴隶贩子霍金斯从非洲运送300名奴隶到美洲,这是英国参与奴隶贸易的开始。17世纪开始,英国与法国都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
  整个非洲都成为殖民国家猎取黑人奴隶的目标,其中受害最深的是西非广大地区。最初,欧洲奴隶贩子曾在西非海岸登陆,亲自猎取黑人,卖作奴隶。这种海盗行径遭到非洲人的反击,给奴隶贩子造成惨重损失。因此奴隶贩子又改变手法,采取同当地酋长和上层统治者结盟的方式,从他们那里获得奴隶,并由此形成了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
  17-18世纪,欧洲奴隶贩子多半采取三角航程,从事贩卖活动。一般商船满载着廉价的货物,主要是枪支、火药、丝毛棉麻织物、钢铁等金属物品和非洲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从欧洲港口出发,这叫“出程”。船到非洲,用廉价商品交换被猎来的黑人,如一支枪换一个奴隶。商船满载奴隶,经大西洋西航美洲,这叫“中程”。奴隶船在美洲口岸,以奴隶换取殖民地生产的蔗糖、烟草、棉花等原料后,再回欧洲,这叫“归程”。一次三角航程一般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利润往往高达百分之几百。英国许多城市都因奴隶贸易而兴盛起来。例如利物浦就靠奴隶贸易发展成为英国第三大港。奴隶贸易给它带来巨大的收入,1785年仅关税收入就达到64万英镑。
  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惨重损失。据估计,400年间,非洲丧失的精壮人口不下1亿。这使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又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非洲的落后。
  按照学者们研究的结果,400年间,从非洲运抵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5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1亿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而损失和牺牲的,其余是运往其他地区损失和牺牲的。

  主要历史事件:
  1.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

  英国的冒险家们采用海盗方式在海上进行公开的抢劫活动。严重地威胁着西班牙的殖民霸权,英西矛盾日益尖锐。1588年,西班牙强大的"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双方大战于英吉利海峡,这场海战,实质上是后起的殖民国家英国与老牌的殖民帝国西班牙的一次大决战。在这次战役中,英国大获全胜,击败了海上最强大的敌手,取得海上霸权。

  2.荷兰的兴起

  荷兰原是西班牙的属地尼德兰的一个省,就在西班牙盛极一时的时候,西属尼德兰爆发了独立革命,在它的北部建立了独立的荷兰。独立后的荷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很快成为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的航海业和国际贸易都非常兴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荷兰的商船由此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荷兰也进行开拓殖民地。法国人也不甘落后。17世纪初,随着法国政治局势的逐渐稳定,法国殖民者也力图到海外开拓殖民地。
  3.英荷战争

  从17世纪上半期起、英荷之间进行三次战争。战争的结果,英网摧毁了荷兰的殖民优势,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建立纽约殖民地。英国战胜荷兰,为自己称霸海上铺平了道路。

  4.英法争霸战争

  荷兰被打跨以后,法国就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法的殖民利益在全世界都发生了冲突。在北美、英国殖民者要越过阿巴拉契亚山向西扩张,法国殖民势力则以加拿大为根据地向南扩张,双方的扩张矛头正好交叉。在印度,英法都力图扩大自己的侵略范围,双方针锋相对,冲突愈演愈烈。从 17世纪晚期起,英法之争为了争夺欧洲的霸主地位和世界殖民霸权进行了长时期的战争。为什么英胜法败呢? 战争的结果以英国的胜利而结束。在北美,英军攻占了魁北克等战略要地,夺取厂法国在加拿大和西西比河以东的殖民地。在印度,英国几乎把法国的殖民势力全部排除出去,还趁机扩大侵略,吞并了孟加拉省。
  5.屠杀印第安人,灭绝种族

  欧洲殖民者侵入亚、非、美洲以后,无不对当地居民进行血腥屠杀。他们在美洲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大肆摧残和屠杀印第安人。殖民者强迫印第安人去开矿,繁重的劳役,饥饿和折磨使他们很少活着回来,在5个印第安人中,就有4个第一年死去,矿山成了印第安人苦役的墓地,服役者上路前,亲友们总要含着眼泪为他们预先举行葬礼。

  6.罪恶的奴隶贸易

  奴隶贸易是殖民者的滔天罪行之一。16世纪,第一批黑人从非洲被运往海地,万恶的奴隶贸易由此开始。

  贩运方式一般采"三角贸易"制度。配合教学课件《奴隶三角贸易示意图》讲解)即运奴船装着劣质商品从欧洲港口出发,到达西非海岸,这叫"出程"。在非洲,他们用劣质货物换取黑人,然后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这叫"中程"。在美洲,他们把黑人卖作奴隶,把得来的金银和原料运回欧洲,这叫"归程"。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抢占殖民地,在16世纪成为欧洲最大最富的殖民帝国。从17世纪开始,英国、荷兰和法国也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继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后新兴的殖民国家。在长期的殖民战争中,英国最终战胜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欧洲殖民国家在殖民地进行残酷的血腥的掠夺,推行种族灭绝政策和贩卖黑人奴隶,其殖民主义罪恶骇人听闻,罄竹难书。欧洲的资本主义正是建立在万恶的殖民制度的基础上的。
本文标题: 如果1878年,一场流星雨摧毁了欧洲和北美,迫使欧洲帝国将其人口迁移到其殖民地会怎么样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383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假如能把各个国家拟人化,你心目中的中国会是个什么样的人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是如何没落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