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o里的神圣俄罗斯帝国到底是什么东西

发布时间: 2021-09-01 05:00:2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6

俄罗斯帝国的创始人是谁?彼得·阿列克塞耶维奇·罗曼诺夫(1672—1725),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史称彼得大帝。生于16...

Tno里的神圣俄罗斯帝国到底是什么东西

俄罗斯帝国的创始人是谁?

彼得·阿列克塞耶维奇·罗曼诺夫(1672—1725),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史称彼得大帝。生于1672年5月30日,1682年,与其兄伊凡同时即位,立为“第二”沙皇,由其异母姐姐索菲亚摄政。1696年,伊凡病死,彼得为惟一君主。

在索菲亚摄政时,彼得随母住在莫斯科近郊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皇村。在这里,年幼的彼得除了认字读书、背诵圣经,最爱干的是三件事:一是学木匠、铁匠、泥瓦匠和雕刻匠等手艺活,这培养了他从小对科学的热爱;二是经常同一帮小孩拖着一条破旧的帆船,到邻近的河池里练习驾船,请外国侨民教他数学和航海知识,这使他从小受到了西欧文化的影响,为他以后创建海军,向欧洲先进国家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奠定了思想基础;三是经常同来自乡下、宫廷里的少年侍从和马夫以及名门子弟,用自制的木头刀枪玩攻城夺地军事游戏,并且和他们一起组成了两个童子军团——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军团和谢苗诺夫斯基军团,后来,这两个军团就成了他的最精锐的嫡系部队。

1689年1月,17岁的彼得遵从母命,和贵族之女洛普辛娜结婚。按朝廷的传统,皇上结了婚,即应该亲政。可是野心勃勃的索菲亚不仅不交权,反而策动射击军叛乱,试图杀掉彼得,由自己当女皇。彼得预先得此消息,果断率领他的“童子军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镇压了射击军,抓住了索菲亚,把她关进了谢尔也夫三圣修道院。然后,他把朝政交给了母亲纳雷什金娜、舅父纳雷什金和宠臣鲍里斯·戈里津等人,自己仍回到皇村,训练他的童子军团。

彼得亲政初期,俄国还是个极其落后的内陆国家。在他之前的历代沙皇为了打通通往西方的出海口,不断进行征战,但是都未能如愿。彼得执政后,为实现先皇的遗愿,一边扩充军备,一边广收人才。他在莫斯科侨民区发现瑞士侨民列福尔特精通军事,便聘用他为军事顾问;在视察图拉城时,发现铁匠德米多夫既会修理枪械,又善于经营,便当场许诺拨给经费5000卢布,让他在该城创办一座军工厂,后来又任命他担任俄国军工大臣。

经过一番准备,彼得以“第一炮手”的身份,任命谢英为陆军统帅,率领3万俄军于1695年1月,同土耳其争夺黑海要塞亚速,企图为打通黑海出海口铺平道路。可是,俄军和土军刚一交火,就被土军打得落花流水,望风而逃。夹在俄军中间的“第一炮手”慌忙向追击的土军开了一炮。没想到,炮弹竟落在了俄军当中,炸死了一大片俄军士兵。彼得赶紧下令撤军。第一次远征亚速的失败,使彼得认识到,俄军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海军,不能从海上封锁亚速;俄军使用的大炮都是一些陈旧、生了锈的玩艺儿。土军胜利的原因在于拥有海军,可以不断从海上输送援军和军需品,而且装备精良,使用的火炮先进。彼得在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以后,立刻指派列福尔特在顿河沃龙涅什建立造船厂。经过半年,列福尔特就造出了30艘军舰和一批运输船及快艇,并且组建了一支海军舰队。1696年5月,彼得任命列福尔特为海军司令,再次发动了进攻亚速的战争。俄军从水、陆两路同时包围土军,迫使土耳其军队投降,俄军终于占领了亚速。

1697—1698年,彼得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组成了一个由250人参加的使团,由列福尔特和戈里津率领。他本人化名“米哈伊尔”,混在使团中间,随团考察欧洲诸国。使团先访问了波兰王国,与波兰国王缔结了反对瑞典同盟,接着考察了荷兰、英国和奥地利等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风俗民情。彼得每到一地,顾不得旅途劳累,立刻带着几个心腹,时而扮成工匠,跑到店铺作坊、造船厂或者铸炮厂拜师学艺;时而充当水手,溜到军港码头观看海军演习;时而自称学者,拜访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和造船师;时而假装留学生混进军事院校,旁听军事课程;有时又作为游客,参观天文台、科学院、图书馆,收集国外科学资料和艺术品。为了了解英国议会情况,他竟然不顾身份,偷偷爬到议会大厦的隔楼,朝下观看议员开会的情景,结果被卫兵发现逮住。尽管彼得在此次出国考察中出了几次洋相,但是收获颇大。使团回国时,从欧洲国家购买了大量的先进武器和机器设备,聘用了上千名水手、炮手、工匠、技术专家和学者。同时,也使彼得本人大开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转变了观念。

彼得一回国,就在俄国推行欧化政策。他先从“割胡子、剪袖子”开始。当时的俄罗斯人年纪轻轻的就蓄起了大胡子,以致外国人把俄国称为没有生气的老人国。据传说,胡子是上帝赐给男人一件最珍贵的礼物。谁的胡子最长,谁的品德就最高尚;谁的胡子最浓密,谁就最威严,有人甚至把胡子作为炫耀身份和地位的资本。因此,当割胡子的消息一传出,立刻就引起了人们的恐慌。教会乘机造谣说:“割了胡子的人一定会受到上帝的惩罚!”彼得不信这个邪。他亲自动手割掉了几个近臣的胡子,然后下达诏书:凡抗拒割胡子的人必须交纳蓄胡税。富商每年交100卢布,领主和官吏每年交60卢布,一般居民交30卢布,农民进城每次交一戈比。交了税的人,发一铜牌挂在脖子上,以做凭证。由于采取这一强制措施,蓄胡子的人越来越少了。接下来是“剪袖子”。俄罗斯人历来喜欢穿拖地的长袍(或长褂),外罩一件长袖坎肩。这种穿着,走路干活碍手碍脚,很不方便,而且有损仪容。彼得对此深恶痛绝。于是下令:“俄罗斯居民身着外衣之长,以衔接吊袜带为度,内衣则应短于外罩,衣袖不得超过手腕。违令将予以重罚。”

割了胡子,剪短了衣袖,俄罗斯人显得精神、利索多了。“割胡子、剪袖子”似乎是两件不起眼儿的小事,但是在彼得看来,这却是革除俄罗斯人陈规陋习、破除守旧观念、革新社会风气、推行欧化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对自己的权威是否确立的一次检验。实践证明,无人敢于公开和他的权威挑战。

1700年元旦过后,彼得收到了俄国驻外使节的报告:土耳其已同意和俄国签订为期10年不再交战的和约,丹麦和波兰王国答应,支持俄国反对瑞典。彼得得此消息,即于同年8月率3.5万名俄军进攻瑞典波罗的海的要塞——纳尔瓦(史称“北方战争”,1700—1721)。结果,被早有准备的瑞军打得一败涂地,俄军180门大炮全部丢弃,300名军官被擒。彼得逃回莫斯科后,恶狠狠地对大臣们说:“此次进攻只是战争的开始,绝非战争的结束!”他当即下令,把每三个教堂中的一个教堂里的钟搬来铸炮;兵员不足,农奴中的青壮年男子也可招来当兵(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兵权利);舰船不足,他亲自赶到造船厂,挥斧和工人一起造船;缺乏军官,即从他的两个“童子军团”中,破格提拔年轻军官来代替。经过一年的紧张准备,一支配有300多门大炮、几百艘舰船的5万多人的讨瑞大军就重新建起来了。

1701年,彼得利用瑞典和波兰交战的机会,再次进攻瑞典在波罗的海的要塞。经过激烈战斗,俄军接连攻占了诺特堡、宁斯干茨堡、多尔巴得、纳尔瓦、爱斯兰等城堡以及涅瓦河沿岸和芬兰湾南岸的一些地区。从1703年5月起,彼得开始在所占领的宁斯干茨堡地区,大兴土木,修建未来的新都——彼得堡。

1708—1709年,彼得又亲自指挥了列斯纳亚战役和波尔塔瓦战役,从瑞典人手中夺取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在取得了陆地上的绝对优势后,他便命令新建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从海上向瑞军发动攻势。在1714年和1720年所进行的汉古特和克琅加姆两次大海战中,俄军彻底打败了瑞军,迫使瑞典在芬兰签订了《尼什塔特和约》。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终以俄国的胜利而结束。俄国不仅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而且获得了芬兰湾、里加湾、部分卡累利阿、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

1721年10月,俄国枢密院授予彼得一世为“大帝”和“祖国之父”称号。俄国国号也因此改名为“俄罗斯帝国”。

北方战争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巨大的胜利,是与彼得大帝在此间进行一系列改革分不开的。在经济方面,彼得通过贷款和提供优惠办法,大力发展工业,其中以开矿、冶金、纺织和造船业发展最快。为发展农业,彼得征集了数以万计的农奴开凿运河;为发展商业,又新建通商口岸,奖励输出,限制输入,保护关税。在军事方面,废除了在彼得执政初期曾发动过两次政变的射击军和贵族骑兵,以义务兵制来代替雇佣兵制。通过征兵、造船、造炮等措施,建立了一支由步、骑、炮、工组成的20万人的正规陆军和一支由大小各式舰艇895艘、2.8万名水兵组成的海军舰队。在文化教育方面,彼得特别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大兴办学之风,亲自创办了算术、造船、航海、炮兵、医护、工程技术、矿业学校以及海军学院等。选送留学生到国外深造,规定贵族子弟必须上学学会一门算术和外语,否则,剥夺贵族全部特权,不毕业者不得结婚。此外,他还建立了俄国第一个印刷所、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筹建科学院,创办了俄国第一份报纸——《新闻报》,并亲任主编。在政治方面,彼得取消了反对他的领主杜马,建立了国家最高政权机构——枢密院和9个中央机关委员会,重新把全国划分为8大州50个省,废除了大主教职务,建立了宗教院,把宗教控制在国家和自己手里。在官职任用方面,他打破了过去按出身门第、论资排辈的贵族世袭制度,设立了官职等级制,根据每个官员的知识水平、能力高低、贡献大小来选拔任用官员。

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巩固了专制制度,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保证了对外战争的胜利。但是却引起了旧贵族和僧侣的强烈不满。他们聚集到了代表旧秩序、反对改革的皇太子阿列克塞周围,阴谋发动政变,恢复旧制度。彼得同反对改革的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且不徇私情,剥夺了太子的皇位继承权,把他送交特别法庭,将其处死。

1724年秋,彼得一世患病,于1725年1月28日在新都彼得堡逝世。彼得一世是俄国历史上一位最有作为的封建君主。就其一生来说,他推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制,奖励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在俄国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他发动对外战争,加强专制统治,把俄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内陆国家扩张成濒临海洋的强大帝国,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残酷压迫基础之上的,同时也给被侵略的国家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历史上强大的俄罗斯帝国是什么样子的

俄罗斯帝国自1721年建立,一直延续到了1917年俄罗斯大革命方告终结。它是沙皇独裁的继承者,也是苏联的前辈。这个国家是历史上第二大疆土连贯的帝国,仅仅被蒙古帝国征服过一次,同时在领土上它也是仅次于大英帝国和蒙古帝国的第三大国家。直至1866年,俄罗斯帝国的领土一直延伸到了东欧、亚洲,甚至还有北美。

在罗曼诺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经开始使用“沙皇”的称号,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罗斯帝国”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而彼得大帝更换了一个拉丁化的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

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俄罗斯帝国的国力在19世纪达到空前鼎盛,是当时的世界列强之一,自称第三罗马,但在19世纪后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

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罗斯共和国和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苏联取代。

俄罗斯帝国是欧洲传统强国和当时世界列强之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才显现出俄国农奴制度的弊端,导致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工业化相对落后于其他欧洲强国,虽然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但是并不彻底。1904年,在帝国主义争夺势力范围的日俄战争中再次失败。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一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罗斯共和国(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推翻,由苏俄取代。
俄罗斯帝国曾经号称欧洲宪兵,大概是19世纪中期。

历史上有莫斯科公国和俄罗斯帝国,那么公国、王国和帝国到底有何区别?

古罗斯遭到帝国入侵,无法抵抗被占领,其人口种族分布于现在的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所以乌克兰有小俄罗斯之称,三个国家文化接近;而莫斯科公国时代,又存在基辅公国这样的国家,与形成现代俄罗斯的基础-----莫斯科公国没有关系。结论:同一种宗教,相似的文化源流但又有区别,同源不同流。

什么是神圣罗马帝国?

有人说是:公元962年,德意志(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二世在罗马被加冕为“全罗马人的皇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即德意志第一帝国rnrn又有人说是:从查理曼帝国分裂出去的德国的诸侯巴巴罗萨,用武力威胁整个中欧地方臣服,并逼迫教皇也向自己低头,终于称帝,组成”神圣罗马帝国”rn 到底哪个是对的啊?
神圣罗马帝国是中世纪在西欧和中欧一些公国的政治联合体。它的历史可追溯至罗马帝国。

从罗马帝国到法兰克王国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军事将领凯撒夺取了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期。 公元前1世纪,就有凯尔特人在莱茵河流域西部居住,他们也被古罗马人称为高卢人,居住的地方在今法国、比利时、意大利一带,被称为高卢。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1年,克拉苏之后、罗马帝国后来的国家元首凯撒大帝率军征服高卢,使之成为帝国新的一部分。其后,帝国实力不断衰退式微。

而在公元前5世纪,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也居住着另外一些部落,他们被古罗马人称为日耳曼人。后来,大部分日耳曼人定居在莱茵河以西、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阔地区,这一地区被称为日耳曼尼亚(Germania)。

公元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土崩瓦解,其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然而罗马人在巴黎地区地统治一直持续到公元486年,那一年日耳曼人法兰克族的国王克洛维彻底打败了罗马人,建立了法国的前身法兰西亚(Francia)。其后法兰克王国不断发展壮大,到公元800年王国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统治之下达到鼎盛,统一了古罗马帝国及今德国大部份的领土,史称查理曼帝国

凡尔登条约与三分帝国
参看查理曼帝国

公元840年,查理大帝去世,他的帝国也随之陨落而分崩离析。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分全国为三部分。其中大帝的长孙罗退耳(795年—855年)承袭皇帝称号,并领有自莱茵河下游以南、经罗纳河流域,至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疆域,称为中法兰克王国。而他的弟弟路易(804年—876年),被称为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为东法兰克王国。另一个弟弟秃头查理则领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区,称为西法兰克王国。这些基本上是后来意大利、德国和法国三国的雏形。

基本上在差不多时候的9世纪早期,于5世纪从欧洲大陆进入不列颠的日耳曼人盎格鲁、萨克逊等部落的后裔也在不列颠岛上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萨克森王朝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

哈布斯堡王朝时的帝国徽章自奥托一世由教宗加冕以来,每一位德意志国王都希望获得皇帝名号。在萨克森与法兰克尼亚两朝,皇帝拥有实际的权力,并时常因主教叙任权问题与教皇发生冲突。然而随着德意志各诸侯离心倾向的加剧,皇帝的地位不断下降。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以后,皇帝实际由选侯选举产生,形同虚设。十六世纪时哈布斯堡王朝试图重振皇权的努力,也因欧洲各国的联合反对而作罢。

法国大革命与帝国覆亡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法国共和政府处决,再加上共和思潮的扩散,利奥波德二世极力联合欧洲各国君主,以武力保卫法国的君主制。1792年利奥波德二世正式与普鲁士缔结同盟,准备以武力干涉法国。他却在这时暴毙,不过他的儿子,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继续了他的政策,更于次年与普鲁士、萨丁、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这个联盟在1797年,因联军被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打败,被迫议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欧洲列强趁法军猛将拿破仑的军队被困埃及的契机,再次发起反法战争。这次帝国联同英国、土耳其、俄罗斯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仑只身返国,发动雾月政变并取得法国军政大权,成为法国第一执政。此时拿破仑亲自指挥意大利方面军,回头对付反法各国,于1800年打败联军,帝国不得不与拿破仑议和,解散反法同盟。

而拿破仑在政变结束后三周发表的公告中,宣布“大革命已经结束”,令欧洲列强稍微安心,再加上他们的实力受损,因而暂时放弃反法的行动。但拿破仑的野心令欧洲在几年再起干戈。

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称帝。神圣罗马皇帝弗郎茨二世,见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崛起加剧了德国诸城邦的分化,担心法国再次扩张,与神圣罗马帝国抗衡。因此,他决定纠合英国,俄国,瑞典和那不勒斯,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国在俄军支援下入侵法帝国盟国巴伐利亚。而那不勒斯则和帝国军一道,进攻拿破仑在意大利的盟国。不过,拿破仑迅速做出反应,自本土挥军渡过莱茵河。12月2日,法、俄、神圣罗马三国皇军,在奥斯特利茨 (Austerlitz),旋即打了一场“三皇会战”。拿破仑最后不但守住巴伐利亚,更攻入哈布斯堡领地摩拉维亚,更将帝国军赶出意大利,并在普鲁士境内打败俄援军。

12月16日,法国和帝国最终签订《普勒斯堡和约》。和约签订后,拿破仑决定成立以自己为护国公的莱茵邦联,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区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诱下,16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邦签订了《莱茵邦联条约(Rheinbundakte)》,脱离帝国,加入邦联。此举严重削弱奥地利在德意志地区的领主地位,令弗郎茨二世大为不快。拿破仑为了吸引更多国家加入邦联,决定亲手终结神圣罗马帝国。因此他对奥皇弗郎茨二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并且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德意志国王的称号。最后弗郎茨二世于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帝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历史学家的两种说法
也有人认为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的加冕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然而大多数人还是认为那时的帝国应该叫做法兰克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德语: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 拉丁语: 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帝国。早期为统一的国家,中世纪后演变为一些承认皇帝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联合体。其历史可追溯至罗马帝国。

从罗马帝国到法兰克王国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军事将领凯撒夺取了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期。

公元前1世纪,就有凯尔特人在莱茵河流域西部居住,他们也被古罗马人称为高卢人,居住的地方在今法国、比利时、意大利一带,被称为高卢。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1年,克拉苏之后、罗马帝国后来的国家元首恺撒率军征服高卢,使之成为帝国新的一部分。其后,帝国实力不断衰退式微。

而在公元前5世纪,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也居住着另外一些部落,他们被古罗马人称为日耳曼人。后来,大部分日耳曼人定居在莱茵河以西、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阔地区,这一地区被称为日耳曼尼亚(Germania)。

公元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土崩瓦解,其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然而罗马人在巴黎地区地统治一直持续到公元486年,那一年日耳曼人法兰克族的国王克洛维彻底打败了罗马人,建立了法国的前身法兰西亚(Francia)。其后法兰克王国不断发展壮大,到公元800年王国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统治之下达到鼎盛,统一了古罗马帝国及今德国大部份的领土,史称查理曼帝国。

凡尔登条约与三分帝国

公元840年,查理大帝去世,他的帝国也随之陨落而分崩离析。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分全国为三部分。其中大帝的长孙洛塔尔(795年—855年)承袭皇帝称号,并领有自莱茵河下游以南、经罗纳河流域,至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疆域,称为中法兰克王国。而他的弟弟路易(804年—876年),被称为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为东法兰克王国。另一个弟弟秃头查理则领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区,称为西法兰克王国。这些基本上是后来意大利、德国和法国三国的雏形。

基本上在差不多时候的9世纪早期,于5世纪从欧洲大陆进入不列颠的日耳曼人盎格鲁、萨克逊等部落的后裔也在不列颠岛上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萨克森王朝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
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962年~973年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

公元1157年,这一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公元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直至1806年。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哈布斯堡王朝时的帝国徽章自奥托一世由教宗加冕以来,每一位德意志国王都希望获得皇帝名号。在萨克森与法兰克尼亚两朝,皇帝拥有实际的权力,并时常因主教叙任权问题与教皇发生冲突。然而随着德意志各诸侯离心倾向的加剧,皇帝的地位不断下降。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以后,皇帝实际由选侯选举产生,形同虚设。十六世纪时哈布斯堡王朝试图重振皇权的努力,也因欧洲各国的联合反对而作罢。

法国大革命与帝国覆亡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法国共和政府处决,再加上共和思潮的扩散,利奥波德二世极力联合欧洲各国君主,以武力保卫法国的君主制。1792年利奥波德二世正式与普鲁士缔结同盟,准备以武力干涉法国。他却在这时暴毙,不过他的儿子,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继续了他的政策,更于次年与普鲁士、萨丁、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这个联盟在1797年,因联军被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打败,被迫议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欧洲列强趁法军猛将拿破仑的军队被困埃及的契机,再次发起反法战争。这次帝国联同英国、土耳其、俄罗斯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仑只身返国,发动雾月政变并取得法国军政大权,成为法国第一执政。此后拿破仑亲自指挥意大利方面军,回头对付反法各国,于1800年打败联军,帝国不得不与拿破仑议和,解散反法同盟。而拿破仑在政变结束后三周发表的公告中,宣布“大革命已经结束”,令欧洲列强稍微安心,再加上他们的实力受损,因而暂时放弃反法的行动。但拿破仑的野心令欧洲在几年再起干戈。

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称帝。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见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崛起加剧了德国诸城邦的分化,担心法国再次扩张,与神圣罗马帝国抗衡。因此,他决定纠合英国,俄国,瑞典和那不勒斯,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国在俄军支援下入侵法帝国盟国巴伐利亚。而那不勒斯则和帝国军一道,进攻拿破仑在意大利的盟国。不过拿破仑迅速做出反应,自本土挥军渡过莱茵河。12月2日,法、俄、神圣罗马三国皇军,在奥斯特利茨 (Austerlitz)打了一场“三皇会战”。拿破仑最后不但守住巴伐利亚,更攻入哈布斯堡领地摩拉维亚,更将帝国军赶出意大利,并在普鲁士境内打败俄援军。

12月16日,法国和帝国最终签订《普勒斯堡和约》。和约签订后,拿破仑决定成立以自己为护国公的莱茵邦联,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区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诱下,16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邦签订了《莱茵邦联条约(Rheinbundakte)》,脱离帝国,加入邦联。此举严重削弱奥地利在德意志地区的领主地位,令弗朗茨二世大为不快。拿破仑为了吸引更多国家加入邦联,决定亲手终结神圣罗马帝国。因此他对奥皇弗朗茨二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并且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德意志国王的称号。最后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帝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历史学家的两种说法
有人认为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的加冕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然而大多数人还是认为那时的帝国应该叫做法兰克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德语: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 拉丁语: 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帝国。早期为统一的国家,中世纪后演变为一些承认皇帝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联合体。其历史可追溯至罗马帝国。

从罗马帝国到法兰克王国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军事将领凯撒夺取了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期。

公元前1世纪,就有凯尔特人在莱茵河流域西部居住,他们也被古罗马人称为高卢人,居住的地方在今法国、比利时、意大利一带,被称为高卢。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1年,克拉苏之后、罗马帝国后来的国家元首恺撒率军征服高卢,使之成为帝国新的一部分。其后,帝国实力不断衰退式微。

而在公元前5世纪,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也居住着另外一些部落,他们被古罗马人称为日耳曼人。后来,大部分日耳曼人定居在莱茵河以西、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阔地区,这一地区被称为日耳曼尼亚(Germania)。

公元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土崩瓦解,其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然而罗马人在巴黎地区地统治一直持续到公元486年,那一年日耳曼人法兰克族的国王克洛维彻底打败了罗马人,建立了法国的前身法兰西亚(Francia)。其后法兰克王国不断发展壮大,到公元800年王国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统治之下达到鼎盛,统一了古罗马帝国及今德国大部份的领土,史称查理曼帝国。

凡尔登条约与三分帝国

公元840年,查理大帝去世,他的帝国也随之陨落而分崩离析。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分全国为三部分。其中大帝的长孙洛塔尔(795年—855年)承袭皇帝称号,并领有自莱茵河下游以南、经罗纳河流域,至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疆域,称为中法兰克王国。而他的弟弟路易(804年—876年),被称为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为东法兰克王国。另一个弟弟秃头查理则领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区,称为西法兰克王国。这些基本上是后来意大利、德国和法国三国的雏形。

基本上在差不多时候的9世纪早期,于5世纪从欧洲大陆进入不列颠的日耳曼人盎格鲁、萨克逊等部落的后裔也在不列颠岛上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萨克森王朝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
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962年~973年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

公元1157年,这一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公元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直至1806年。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哈布斯堡王朝时的帝国徽章自奥托一世由教宗加冕以来,每一位德意志国王都希望获得皇帝名号。在萨克森与法兰克尼亚两朝,皇帝拥有实际的权力,并时常因主教叙任权问题与教皇发生冲突。然而随着德意志各诸侯离心倾向的加剧,皇帝的地位不断下降。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以后,皇帝实际由选侯选举产生,形同虚设。十六世纪时哈布斯堡王朝试图重振皇权的努力,也因欧洲各国的联合反对而作罢。

法国大革命与帝国覆亡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法国共和政府处决,再加上共和思潮的扩散,利奥波德二世极力联合欧洲各国君主,以武力保卫法国的君主制。1792年利奥波德二世正式与普鲁士缔结同盟,准备以武力干涉法国。他却在这时暴毙,不过他的儿子,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继续了他的政策,更于次年与普鲁士、萨丁、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这个联盟在1797年,因联军被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打败,被迫议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欧洲列强趁法军猛将拿破仑的军队被困埃及的契机,再次发起反法战争。这次帝国联同英国、土耳其、俄罗斯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仑只身返国,发动雾月政变并取得法国军政大权,成为法国第一执政。此后拿破仑亲自指挥意大利方面军,回头对付反法各国,于1800年打败联军,帝国不得不与拿破仑议和,解散反法同盟。而拿破仑在政变结束后三周发表的公告中,宣布“大革命已经结束”,令欧洲列强稍微安心,再加上他们的实力受损,因而暂时放弃反法的行动。但拿破仑的野心令欧洲在几年再起干戈。

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称帝。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见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崛起加剧了德国诸城邦的分化,担心法国再次扩张,与神圣罗马帝国抗衡。因此,他决定纠合英国,俄国,瑞典和那不勒斯,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国在俄军支援下入侵法帝国盟国巴伐利亚。而那不勒斯则和帝国军一道,进攻拿破仑在意大利的盟国。不过拿破仑迅速做出反应,自本土挥军渡过莱茵河。12月2日,法、俄、神圣罗马三国皇军,在奥斯特利茨 (Austerlitz)打了一场“三皇会战”。拿破仑最后不但守住巴伐利亚,更攻入哈布斯堡领地摩拉维亚,更将帝国军赶出意大利,并在普鲁士境内打败俄援军。

12月16日,法国和帝国最终签订《普勒斯堡和约》。和约签订后,拿破仑决定成立以自己为护国公的莱茵邦联,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区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诱下,16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邦签订了《莱茵邦联条约(Rheinbundakte)》,脱离帝国,加入邦联。此举严重削弱奥地利在德意志地区的领主地位,令弗朗茨二世大为不快。拿破仑为了吸引更多国家加入邦联,决定亲手终结神圣罗马帝国。因此他对奥皇弗朗茨二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并且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德意志国王的称号。最后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帝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历史学家的两种说法
有人认为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的加冕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然而大多数人还是认为那时的帝国应该叫做法兰克帝国。
德国
同意楼上两位
我顶楼一的观点

俄罗斯帝国是怎么兴起与灭亡的?

由于东欧的偏僻、寒冷、人烟稀少,所以那里的文明起步较晚。而居住在黑海以北的第聂伯河流域到伏尔加河流域一带的广大地区的东斯拉夫人,直到公元9世纪,才结束氏族部落生活。联合建立起了许多小国家,称之为公国。862年,留里克率兵攻占了诺夫哥罗德。建立了诺夫哥罗德公国。822年。诺夫哥罗德的王公奥列格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他沿第聂伯河南下。征服了其他公国,以基辅为中心,建立了基辅罗斯公国。基辅罗斯的统治者则被称为罗斯大公。

13世纪前半叶,莫斯科公国在各势力的夹缝之中孕育而成,首都莫斯科城建于1147年。由于莫斯科公国位于东北罗斯中央,四周有许多小公国作屏障,不易受蒙古、立陶宛等的直接威胁,因此,经济发展迅速此外,莫斯科公国的历代统治者利用蒙古统治者的势力,欺压其他公国,壮大自己的力量。1328年,莫斯科王公伊凡一世用重金贿赂金帐汗国的王公贵族,将负责为金帐汗国征集贡赋的“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头衔争到了自己头上。人们称他为“伊凡·卡里达”(卡里意为钱袋)。在伊凡的统治时期,莫斯科成为了全罗斯最强大的公国。

莫斯科公国的强大引起了金帐汗国的不安。在伊凡之孙底米特里·伊凡诺维奇执政时,双方开始产生冲突。随着金帐汗国内部产生分裂,莫斯科公国在伊凡三世的带领下摆脱了长达200余年的蒙古统治。随后,伊凡三世分别于1487年和1500年,彻底击败了波兰和立陶宛。夺得德斯纳河流域的广阔土地。为俄罗斯的独立和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伊凡三世的儿子瓦西里三世即位后,先后于1510年和1521年又将普斯科夫和里亚赞并入莫斯科版图。最终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大业。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一向与拜占庭帝国关系良好的俄罗斯帝国自视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首都莫斯科号称“第三罗马”。

本文标题: Tno里的神圣俄罗斯帝国到底是什么东西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480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你认为野鸟每天都出去寻找食物吗想知道老上海滩的故事,例如戴笠,王亚樵,黄金荣,杜月笙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