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守己”:莫为心上过不去的事,莫萌事上行不去之心

发布时间: 2021-07-06 15:28:0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9

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很多文化瑰宝,成语就是其一。每个成语都是特定文化体系中提纲挈领之论说,富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涵义。汉语成语的...

“安分守己”:莫为心上过不去的事,莫萌事上行不去之心

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很多文化瑰宝,成语就是其一。每个成语都是特定文化体系中提纲挈领之论说,富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涵义。

汉语成语的“安分守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人生修为观念,体现了人生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成语的“安分守己”,出自宋代袁文的《翁牗闲评》,原文是:“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现今有的将这一成语解说为:安于本分,谨守处世的规矩。或指处世谨慎,规规矩矩。也指为人处事的安于现状。实则,“安分守己”就是安于本分行事,坚守己之性命分定。

“安分”的价值内涵,就体现为“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的意旨。我们可以明代孙奇逢所云的“莫行心上过不去的事,莫萌事上行不去之心”作为注脚。

从人生价值观上言,一说到成语“安分守己”,仿佛可视为消极人生态度的代名词。实则不然,它乃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旨在践行中庸之道,而不使言行偏离正确的方向和轨道。

从人生方法论上言,“安分守己”作为修为工夫,乃旨在成就“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境界。安于本分,谨守己性,就能够尽性以至于命,从容中道,泛应曲当。

“安分守己”:安于己之本分,谨守己之性分。

“安分守己”的人生观,非是安于现状、与世无争和循规蹈矩的碌碌无为,而是乐天知命,坚守性分,而踏踏实实的人生修为。藉由“安分守己”,我们方能安于当分而无为于非。

人之为人,必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不同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界定了不同定分、止分的价值意义。人与禽兽有别,则有特定的性分;社会角色不同,则伦理之止分不一。能安分则为从道,不能安分则为悖理。

性分和止分,是人成为人的本质规定性和理义界定性。从理一分殊的逻辑上言,性分统言于一理,就是以仁义或礼义为人区别于禽兽的特有文化定义;性分之分殊曲致,就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人与人之性分定,则有伦理止分之界定。

圣人之止,无非至善之当分。“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的“分定”,惟君子能之。君子之为士儒,就在尽其性分之所固有,行其职分之所当为。学之博,致吾之知,而无有不明当分之愧;行之正,善吾之行,而无有失其当分之惭;思之省,检吾之过,而无有过分咎失之耻。

人一旦能够“安分守己”,就会远离图谋不轨、桀骜不羁和恣意妄为等非分之行,避免无事生非、离经叛道和大逆不道等僭越之为,就能禁止胡作非为、无法无天和违法乱纪。

“安分守己”:素其位而行,而不求诸于外境。

性分为人性所固有,素位而行,就是“安而行之”(《中庸》)。素位之行,当行而行,无有非分之求。“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自得者,性分之自得,当得则得。

当其分而为,是“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安于性分,就能“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就在于素分而行。相反,人不安分,就会“行险以徼幸”。奢侈淫佚者,不知足而不知止,就是生活上的不安分、不检点。

知安分,方能有无过分之求。安分而无妄求,则不动于恶。舍其当分而妄为,则必有僭越之乱。人人各安其分,尽其职分,不生事端,则各行各业就会自得其所。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滕文公下》),正是我们性分内之事。君子安于其所,非是泰然而无所事,而是兢兢业业、谨言慎行,惟恐一息之或间、一念之或差而不当其分。

圣贤之分内事,在于改过迁善而行无难,为仁由己而不自欺。人人各守本分,各安其分,则社会和谐有序。从管理上说,若使人人“安分守己”,就没有惹是生非之人,胡行乱为之事。

“安分守己”:尽其性而为,居仁由义而分定。

“安分守己”,旨在守己自重,而居仁由义。心得理而安,则身亦安。守己,在于安分;安分,就是守己。守己,则居仁由义,所走者无非人间正道;守身如玉,所持者无非人间廉耻。

守身,为人生性分所守之本。“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矣。”(《孟子·离娄上》)守己者,就是承天命以尽己性分。

严以“安分守己”,方能待物以正。君子应事处物,只在守己,更不向分外求。性分定之守,不以贫贱而慕于外,不以富贵而动于中,随遇以安而无与于己。

惟圣人之诚,可尽天下之诚;圣人之分,可当天下之分。朱熹云:“人做不好的事,心都不安,此是良心。”人生的性无不尽,则无往而非尽性之诚;心无不安,则无往而非安心之境。

“安分守己”,就要“莫行心上过不去的事,莫萌事上行不去之心”。“心上过不去”,则有耻其僭越本分之心;“事上行不去”,则有耻其不安分而愿乎外之心。

成语“安分守己”,给予我们的人生价值启示是:

真能“安分守己”者,必由道义行,笃定性分之中道而不迁,谨守处世之规矩而不越,方能无有一毫侥幸、苟且之为。

真可“安分守己”者,必由道德为,诚意正心而不偏,笃定性分而不过,耻有心所不安之念、事有所累之为。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已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开拓能力。这一文化内涵,既本自“学·思·观”的探求真理而来,又呈现着“学·思·观”的理性自觉和开放思维。让我们齐心协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时代洪流之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应对,果敢的斗争,无愧的付出。坚信“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本文标题: “安分守己”:莫为心上过不去的事,莫萌事上行不去之心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715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香囊,传承越千年而未泯的芳香如何策划一次成功的古代政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