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08-20 08:30:4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6

《尼采-牛津通识读本》是一本由[英国]迈克尔•坦纳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尼采-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一):我不懂的尼采✔️《牛津通识读本:尼采》笔记及读后感写在前面:不同于我读

尼采-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100字

  《尼采-牛津通识读本》是一本由[英国]迈克尔•坦纳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尼采-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一):我不懂的尼采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笔记及读后感

  写在前面:不同于我读过的尼采传记,什么都说到了,但又有些都不懂。我读过《查拉图斯特如是说》,因为没读懂,现在几乎忘完了。不过大概有三年了,也该忘了。

1⃣️德国

  《尼采-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二):被此书吸引入了牛津通识读本的坑,回头发现还是这本最合我心意

  

门外汉必备之书。

意外地收获了阅读体验及文体特色之间的关系:

“ 所有好的箴言作品读来都使人疲倦,因为读者必须完成作者的一大部分工作。作者提供了一个句子,读者就要把它扩展到一个段落。”

从中了解到了法国道德家的传统特点:

“他们都是观察家,善于幽雅地描述人类固有的生存状态。他们让读者因羞愧而颤抖,但并不期待读者会因此变得与以往不同。”

被作者严谨又不失幽默的风格所吸引。

例如,尼采写道:“只有一件事是不可或缺的:人必须达到自我满足,不管是通过诗歌还是艺术的方式;只有这样,人才值得一看。” 作者补充道:“然而,达成自我满足至多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世界上有许多人达成了自我满足,而且,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不值得一看。”

哎哟,懒惰战胜了我,直接上图了。

在作者的指点下理解了尼采写作时的选择困境与思索角度,他想以自己的方式传达思想有这么多需要考虑的东西,寻到一位理想读者真太不容易啦。

明白了我爱看的那类诙谐风趣的小市民作品类型名称是“流浪汉小说”。

  《尼采-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三):周国平:作者是一个有独特眼光和明确趣味的解说者

  序言

  周国平

  尼采在现代西方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是,要对尼采哲学做一个简明的解说却是一件难事。别的哲学家,尤其别的德国哲学家,都有意识地构筑体系,仿佛已经亲自把展厅布置好,导游只需带游客循序参观就可以了,能否看懂则另当别论。尼采相反,他拒绝体系,他的多数著作是格言的荟萃,其风格又是充满反讽、跳跃、矛盾,这里没有现成的展厅,无论谁当导游都必须自己动手布展,凭自己的眼光把纷繁的展品整理出一个秩序来。

  和别的哲学家的另一大区别是,尼采的哲学与他的内在精神历程有着最紧密的联系,倘若对这个历程没有切身的感应和同情的理解,任何解说都只能是隔靴搔痒。也就是说,要对尼采哲学做出中肯的解说, 解说者必须调动和带入自己的主观精神体验,不应该是所谓纯学术的客观研究。

  因为上述原因,尼采哲学的确给不同的解释留下了巨大空间。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解释者可以任意发挥,而是必须把握好文本和解释者之间的“视界融合”的分寸。我对尼采哲学的一本好的入门书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抓准尼采所思考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向,以此为基本线索阐明其哲学的演变和发展。英国学者迈克尔•坦纳的《尼采:一个简明导论》(中译名《尼采》)就是这样的一本入门书。

  作者认为,尼采一生的根本关注是痛苦与文化的关系,其立足点不是回避或消除痛苦,而是为了肯定人生而肯定人生必有的痛苦,据此对文化的价值进行评估和分级,并寻求一种真正能够肯定痛苦的有内在力量的文化。我不是引用原话,而是做了某种归纳和补充,并且需要强调一点:尼采主要关注的是人生的根本性痛苦,即生命意义之缺失,这既是折磨他自己的最大个人问题,也是他后来定义为虚无主义的最大时代问题,而他寻求的则是一种能够为生命创造意义的文化,或者退而求其次,一种勇于担当生命之无意义的文化。

  依据痛苦与文化的关系这个线索,作者对尼采生前发表的正式著作进行了梳理,试图标示出尼采解决这个问题的走向。下面我简要地描述一下这个走向,应该说明的是,在描述中仍然必然会加进我自己的认识。

  处女作《悲剧的诞生》是一个清晰的起点,尼采在其中想要解决的正是怎样肯定人生包括肯定人生必含的痛苦和毁灭的问题。他在希腊的酒神精神和悲剧文化中找到了答案,相信唯有艺术能够拯救人生,并把希望寄托在悲剧文化通过德国音乐的复兴上。但是,这个希望很快就落空了。

  在从《曙光》到较晚期的《论道德的谱系》一系列著作中,尼采致力于分析历来道德对抗痛苦的各种方式。其中,有两种基本方式最值得注意。一是同情,即企图通过剥夺个人在痛苦面前的尊严来消除痛苦。二是禁欲主义,即企图通过扼杀生命的本能来消除痛苦。

  尼采关心的是伟大而不是善,二者的区别在于,伟大包含着对痛苦的肯定和有效利用,善则一味企图消除痛苦。在《快乐的科学》(作者视为“尼采最令人振奋的一本书”)中,他描绘了他心目中的伟大,便是“赋予个性一种风格”,艺术地规划自己天性中的长处和弱点,甚至使弱点也悦人眼目。另一种表达是,“要成为生活的诗人——尤其是成为最琐细、最日常的生活的诗人”。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新的道德,就是要做一个能够自我支配的强者,包括支配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的痛苦,以此来使生活变得美好。也许仍然可以把这看做一种审美人生观,但显然已经脱尽了《悲剧的诞生》中那种生硬的形而上学逻辑。

  但是,究竟如何面对人生最根本的痛苦即生命的无意义呢?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三个概念是人们在提及尼采哲学时谈论得最多的,也是理解得最有歧义的,便是超人、永恒轮回和权力意志。其实,这三个概念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按照永恒轮回说,在宇宙的永恒流变中,每个人生命中的每个瞬间都将无止境地重复回归。这与其说是一个假说,不如说是一个考验性的提问,尼采仿佛如此问:即使生命毫无意义,你愿意它无限次地重复吗?作者正确地指出,尼采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永恒轮回来定义超人的,超人就是那个通过欢欣地拥护这个信条而对今生今世的一切都说“是”的人。而一个人能否如此全盘肯定人生,则取决于内在生命力是否足够强大,尼采大多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权力意志概念的。

  我们终于来到了尼采的晚年。在神志清醒的最后一年,他突然又频繁地谈论酒神。在《偶像的黄昏》中,他如此宣告:“这样一个解放了的精灵带着快乐而信赖的宿命论置身于万物之中,心怀一种信仰:唯有个体被抛弃,在整体之中万物得到拯救和肯定——他不再否定……然而一个这样的信仰是一切可能的信仰中最高的:我用酒神的名字来命名它。”(译文据尼采原著)在转了一大圈之后,尼采似乎回到了青年时代的酒神信仰。但是,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酒神是无限肯定之神,而肯定的语境已经迥然不同,因此所需的肯定的类型也和《悲剧的诞生》几无相同之处。最大的区别也许在于,青年尼采孜孜于要为肯定寻找某种理由,晚年尼采只是肯定,他不屑于寻找理由,似乎也不再需要理由了。难以判断的是,他这样做是出于无比的自信,还是出于彻底的绝望,抑或二者都是,是从绝望中产生的自信。

  在以上的粗略描述中,我不得不舍弃作者的许多有趣见解。事实上,作者在阐述过程中经常是议论风生的,包括对尼采提出质疑。例如,他对尼采最广为传颂的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评价颇低,责备其戏仿《圣经》的预言式文体背离了一向具有的嘲弄与试探的风格,并导致了后来者的可笑模仿和狂热崇拜。他最推崇的尼采作品是《论道德的谱系》,赞赏其用对学术程式的嘲弄式模仿的笔法论述极为严肃的内容,辩证性逆转运用之娴熟已臻完美。作者显然是一个有自己的独特眼光和明确趣味的解说者,因此我相信,他一定希望读者在听他的解说时也坚持独立思考。

  最后我想指出,尼采在认识论领域有重大建树,启迪了现代哲学中反本质主义和语言哲学的潮流,而本书对这方面的内容甚少涉及。作为一本尼采哲学的入门书,这或许是一个不足吧。

  2019年12月28日

  《尼采-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四):尼采

  非常惭愧,在写下这篇笔记的现在,我其实没有深入看过关于尼采的任何一本书,尼采的思想太过晦涩和流动,如果没有一个引路人帮助构建一个尼采思想体系,最好不要了解尼采,不然误解带来的弊大于利。当然执意要了解尼采的话,比较好的方式是先从尼采的早期作品开始看,比如《悲剧的诞生》,第一遍先通读全篇,第二遍再回去专心看他论述最精彩最f晦涩的部分。我对尼采其人的了解仅限于他人对他的简略介绍,这份笔记很大一部分是引用和转述,必定会出现非常多的误解和谬误,所以把它作为第一个版本,看完尼采三书之后再来补充。

  尼采其人

  尼采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尼采活跃的时代,是科学快速发展、宗教节节败退的时代,哲学在遭遇本体论的危机,失去了基督教的依托,人们不知道该如何确定自己的主体性。在他之前,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创立了古典哲学体系,在他之后,海德格尔、福柯等人沿着他的路径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可以说,尼采以一己之力创立了现代哲学体系。

  尼采的写作风格

  尼采的写作风格是箴言式的,他希望能够将经验包裹在一个简洁的形式中,他拒绝给读者提供任何建议,让读者自己领悟。因为他认为经验本质上是非连续的,那么叙事本身也应如此。然而这样的写作风格有两个弊端:第一,会使读者疲倦,没有作者长篇大论的解释,读者必须完成作者的一大部分工作——将句子还原拓展成段落;第二,很容易遭人曲解,短句可以结合无数偏见,为他人所利用,比如尼采最有名的箴言“上帝死了”,既可以用作自大之人的自我宣泄,也可以用作无信仰者的宣告。这句箴言,实际上指的是现代社会宗教的崩溃,人需要一个新的支点来维持自己的主体性。在现代社会,这种弊端的危害和影响远大于后者,普通读者没有了解尼采的意愿和能力,他们想从尼采的思想中找出“最有用”的部分,因此更乐意从几期付费的电台和几本极简尼采哲学书获取”干货“,市场为了迎合读者的这种需求,自然会挑出尼采最容易被误解的部分当作鸡汤卖出去。

  这种写作风格也十分具有感染力,极端非线性的特征能够使读者被尼采的雄辩论述吸引,同时免去了理解长篇累牍的抽象论述时的痛苦。

  尼采的写作脉络

  尼采的写作脉络并不连贯,实际上,他的观点非常具有流动性,有些论调只出现过一次,有些则前后矛盾,就连超人(bermensch)、永恒轮回这样重要的概念,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后也很少被提及。许多哲学家在晚年时会不断修正和反对自己先前的观点,但像尼采这样彻底放弃的实属罕见。如果按照尼采的写作顺序了解尼采,很可能会被尼采的各种观点左一拳右一拳轰炸得迷迷糊糊,《牛津通识读本-尼采》就是这样写就的,我通读第一遍的时候根本就找不准尼采理论的重心。

  尼采的哲学脉络却相当清晰,生命这个标准,贯穿于尼采的所有作品之中,尼采论述痛苦,尼采论述道德,尼采论述真理,所有价值都是基于这个标准最终得到评判,而在尼采的哲学中,生命就是强力意志的代表。

  德国传统哲学家对本质问题非常敏感,并自成体系化,很显然尼采只继承了前一点。

  尼采与痛苦

  生命中充斥痛苦,痛苦可能就是生活最深层、最根本的状态。尼采一生最关注的是痛苦和文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他对“存在”最主要的关注点。他根据看待痛苦的方式对文化分级,并以同样的标准评估道德。

  尼采自悲剧处寻找痛苦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表面上在讨论悲剧为何在古希腊短暂,并以瓦格纳和叔本华为例宣称悲剧已经成功地复兴(尼采早年极度崇拜两人,为他们的悲观主义、唯意志论的想法所折服,然而尼采晚年与两人反目,甚至写了好几本书来骂瓦格纳)。实际上,他真正关心的是文化的永久状况以及实现文化多样性的诸多障碍。

  尼采认为艺术是人类最高级和本质的行动方式,通过艺术可以实现文化的长久。他从日神和酒神的二元性出发划分艺术。日神以一种可忍受的方式表现生命,它排除一切阴霾,而酒神不忽略任何事物,强迫我们去直面生存的恐惧。

  他把日神艺术比作梦,梦中的一切都是由我们的感官和知觉主动构造的,这与日神相同。尼采认为希腊史诗就是日神艺术的一种,希腊人在面对糟糕的生存状态时将生活转变为英雄式的形象。可以看出,日神就是关于形象的艺术,遵循个体化的原则,每个人都能创立自己的日神艺术。叔本华将这一原则视为我们认识论上的错误——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着眼于彼此孤立的客体,这一错误是我们遭受痛苦的根源。尼采本身不反对日神艺术,只要我们了解到的是它的真实状态。日神艺术的问题在于它可能会模糊真实与幻想的界限,因此存在着不稳定性。

  相对的,尼采把酒神艺术比作醉,这种状态是个体化原则得以克服的方式,是个体特征的消弭。在自我感消融后,醉酒的状态带来了欢愉,同时,我们得以看清生存的真实状态,得以面对个体终将毁灭的现实。痛苦与欢乐交织在一起,这种极大的落差和恐惧使人难以忍受。

  为了生存,必须要将日神与酒神结合,这一结合促使了悲剧的诞生,悲剧直接质问痛苦与存在为何物。日神提供了悲剧的戏剧形式与角色,酒神提供了主题与旋律。

  尼采赋予悲剧崇高的地位,因为这一艺术形式解答了尼采的疑问:一旦看清了生存的真实状态,我们该如何使它变得可以忍受?他没有用否定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痛苦,恰恰相反,他以英雄般的气概为苦难赋予意义。《悲剧的诞生》正是尼采对悲观主义的最乐观表达。

  尼采预言超人的到来

  如果说《悲剧》中的痛苦是壮观的,代表了英雄的受难,那么在这之后,随着尼采遭遇一系列生活变故,他对痛苦的感觉变得更为琐碎和真实,他认为瓦格纳的音乐悬浮于半空中,没有触及痛苦的本质,与世俗世界存在着巨大的裂痕,这种裂痕极具欺骗性,使得痛苦得以掩盖。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引入了三个主要的概念来回应痛苦。

  第一个是超人,超人是对一切说“是”的人。他是尘世的意义,是更高级的生命。尼采自己不是超人,查拉图斯特拉是他的化身,而超人是查拉图斯特拉的超越。尼采想要成为超人,但他也深知自己不可能成为超人。他说:”移开目光,这将是我唯一的否定。“当尼采需要关注的事物和痛苦琐碎又无处不在,这唯一的否定很可能会否定一切。尼采晚年抛弃了超人的概念,转而在《诸神的黄昏》中赞美歌德,因为相比超人的虚无缥缈,歌德更像是一个可以达到的现世目标。歌德是尼采的完美形象,他抵制理性、情感和意志的彼此割裂,他训练自己成为整体,他几乎肯定一切。

  第二个是永恒轮回,永恒轮回是用来定义超人的,在轮回中,一切痛苦和快乐都将回归与重来,都将永恒存在,不可分离,痛苦占据着根本性的地位,而快乐转瞬即逝。如果生命是永恒轮回的,任何偶然事件将会无休止重复,任何决定都会变得无比沉重。面对这种永恒的恐惧,只有准备好对一切到来说“是”的存在,也就是超人,才会欣然接受回归,因为超人从不悔恨。至此,尼采和叔本华开始分野,叔本华认为快乐不过是痛苦和欲求的暂时消除,尼采则认为快乐比痛苦更加深刻:痛苦哀求着说:逝去吧!可是一切快乐都希求永恒——希求深深的永恒。

  第三个是强力意志,它是存在的基本现实,生命就是一种强力意志。尼采用强力意志否定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强力意志肯定生命,认为人可以从欲求中解放自己,可以自主选择欲求的部分并理解欲求。毫无疑问,超人具有强力意志。

  拥有强力意志,对一切说“是”,笑着面对永恒轮回,这样的超人,会为自己的天性赋予一种真实稳定的风格——知晓自身的想法和优缺点,他能够审慎地考察自己,清晰地知道这种风格到底是自己想要的还是外界赋予的,最终能够达到自我满足和自由。这个风格的要求看起来很容易达到,现代人都会宣称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坚信自己足够理性,可以举出一万个这样做的理由。但是好像就止于此了,我们会满足于这样的一个状态,不去拷问理由背后的运作机制和驱动力,因为这样做,好像既没有必要,也没有什么”用“。

  尼采在摆脱了瓦格纳、叔本华的影响后,意识到当代不可能存在悲剧,于是痴迷于生活中而非艺术中的英雄主义,这三个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尼采一直是用激情创作的,多年后他意识到超人根本不可能存在,永恒轮回过于虚无缥缈,唯有强力意志支撑着他不至于崩溃,这让他在《偶像的黄昏》中作出最猛烈的批判和否定。此时的尼采,是在地狱中谈论天堂的快乐。

  尼采与道德

  与人如何对待痛苦相对应的,是尼采对善和同情的关注。尼采认为善尝试消除痛感,而同情会忽略他人可以整顿自己生活并面对痛苦的可能性,以高尚的理由而忽略他人自己的利益,从而掩盖他人的痛苦,并异化痛苦。

  尼采关注道德,当他在思考道德时,他想的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在《曙光》中,尼采首次对道德机制和道德包含的权威性进行了分析。他断言道德只是一些说法,属于自我欺骗。他否定道德,正是否定道德的前提,否认道德感具有任何真实的理由。道德就像宗教,试图以一种先验的律令统御人类,而这在尼采看来不过是傲慢的谬语罢了。

  尼采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指出了道德陷入无所适从局面的原因——对一些人来说,道德的功利性证明了道德;对另一些人来说,道德的功利性却驳斥了道德。这种处于实用功能层次上的道德,只是维持社会、延续我们生命的手段,那么当我们达到生命的尽头时,又该怎么赋予生命意义和目的呢?这正是尼采主动承担的责任,他希望能够通过批判真理、否定道德、面对痛苦的方式来重构一切过去的价值。

  于是,在《论道德的谱系》中,尼采创立了道德系谱学,这一理论框架被福柯继承,形成了知识考古学。他从主人和奴隶的角度划分道德,主人因高贵的地位担当价值的立法者,他们从自己的行为定义善,与所之相对的,所有低贱、平庸则被定义为恶。比如孔子提出的”礼乐”制度,就是贵族的一套生活方式。奴隶恰恰相反,他们将主人视为恶的化身,并将与主人不同的价值定义为”善”。尼采认为主人对道德的定义更优,因为奴隶的道德本质上是被动与否定的产物。

  基督教的创立源于对不公的反抗,对奴隶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的神学道德价值观反映的是奴隶的道德,是通过谴责骄傲、富足等世俗价值,并将之替换为谦逊等其他价值建立的。随着基督教在历史上取得主导地位,道德就发生了转变,奴隶们潜移默化地将主人按照自己的价值转化。然而,尼采敏锐地观察到,这样的神学道德价值观存在着不稳定性,它的道德是对传统道德的反对,当它自身面临现代社会的资本主义文化冲击时,它无法反对之反对,必然被自己的道德所摧毁。现如今我们的道德体系,构建在传统神学和现代资本主义道德价值观之上,在国内传统道德的影响更加根深蒂固,两者无时无刻不在冲突、矛盾。个体是撕裂的,没有一个瞬间不在被这两种力量拉扯,这使我们倍感痛苦。

  尼采疯了

  尼采最后疯了,作为哲学家他可能是唯一一个陷入癫狂的。尼采为什么会疯,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讨论过,最终都没有一个确凿的结论。在我看来,尼采不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他更像是一个关切生命和生活的艺术家,他愿意在”上帝死了“以后的世界开创一个新的哲学体系,这将重构人类的价值和意义。他的责任太过重大,最终因为难以承受重压而崩溃。

  尼采害怕”有一天人们会说我是神圣的……我不想做圣人,宁愿做傻瓜“,而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在他精神错乱后给他罩上了白袍,作为“预言家”展示;尼采担心“最重要的是,不要将我和不属于我的思想混为一体”,而尼采的大部分思想都被后世曲解和误读,甚至《权力意志》一书成了纳粹主义的帮凶;尼采希望能够开创新的哲学体系重构主体性,当然他也没有成功,哲学式微,科学沦为实用技术,消费似乎才成为了人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依托。

  那么,尼采失败了吗?

  《尼采-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五):我都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太疯球了。

  

第一章 尼采的形象: 铺垫了尼采的写作方法和简单论证和不成体系的警句式写作让尼采可以被所有人引用和利用。 同时,尼采就很疯球很流动,他的观点就是无时不刻在变,体现了一种现代性的流动性

“Listen to me! For I am thus and thus. Do not above all, confound me with what I am not!”

第二章 悲剧的诞生: 尼采的第一部著作The Birth of Tragedy写于27岁, 核心在研究悲剧和为何悲剧。首先对日神Apollo和酒神Dionysus的二元性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青年时期尼采被瓦格纳的歌剧和叔本华的悲观哲学的影响。

日神文化主要是雕塑,绘画,史诗,而酒神文化则是音乐和悲剧。

“Apolline is the art of appearance…Apolline art has extraordinary clarity, giving hard edges to what it depicts, exemplifying the principle of individuation. …Dionysiac art is aligned rather, as a first indication of its nature, with intoxication, the low way in which the principle of individuation is felt to be overcome, the loss of clarity, and the merging of individualities.”

一方面是外表和清晰,另一方面让我们感受现实而避免被其摧毁。为什么希腊需要众神,并不是因为有一种更好生活的安慰,而是去区分人们所能过的生活和众神不朽生活之间的区别。

虽然尼采觉得日神和酒神应该是难舍难分,但由于西方理性传统和乐观主义齐头并进,苏格拉底理智与智慧至上蕴含了悲剧的灭亡,而尼采明显更推崇悲剧的酒神文化。

那么为什么要享受悲剧呢?

“The Dionysiac, with its primal pleasure experienced even in pain, is the common womb of music and the tragic myth.” 在看清世界的悲剧本质后仍然去享受,不赋予痛苦一个负面的角色是尼采和核心思想。

第三章 核心点在Untimely Meditation,开始抨击David Strauss, historiography, Schopenhauer and Wagner.

“Philistine of culture” the man who knows about what he should, and makes sure that it has no effect on him.

瓦格纳在尼采这里失去了偶像地位,这一地位被伏尔泰所占据。

然后进入到了Human, All too Human: 介绍了对痛苦的渴望,the thirst for profound pain。欢乐是转瞬即逝,而痛苦是相对永久的。“always prefer the more vehement displeasure to a feeble pleasure.”

第四章 道德及其不满 关注Daybreak, 展示出了道德处于的一种混乱状态:道德处于功利主义中。

“…Thus I deny morality as I deny alchemy, that is I deny their premises”

Utilitarian: moral sensibilities are nowadays at such cross-purposes that to one man a morality os proved by its utility, while to another its utility refutes it.”

尼采反对道德,并认为道德是一种说法,是一种欺骗或自我欺骗,强调了我们历史立场价值立场的一种contingency;但是他还是承认价值,对价值的否定则以为着一种虚无主义/nihilism,而尼采尽管预言了虚无主义,却不是在欢迎虚无的到来。

过渡到下一本Gay Science,继续道德的批判,“The depth of the plight of post-Christian man is the most conspicuous feature of GS, which has, at section 125, the most famous of his announcements, that God is dead.” … “it looks as if the post-Christian era is most likely to be characterized by men who are smaller than the little Christians they have supplanted. Morality may be terrible, but what is it sensible to imagine replacing it?” 宗教的褪去又会带来比宗教更渺小的人的道德的复涌

第五章 The One Thing Needful: 继续Gay Science,“one thing is needful. - to give style to one’s character. …it will be the strongest and most domineering natures that enjoy their finest gaiety in such constraint and perfection under a law of their own.” 个人要有自己的个人风格和别人不一样,但风格很经常都是既定的,我们要注意to find our own, 而不是遵循某种既定。 “How can we make things beautiful, attractive and desirable for us when they are not?” 唯一不可或缺之事就是找到自己的风格,于是在这一逻辑下尼采批判同情,因为同情是站在了一种命运的角度上的高高在上,却从未想过他人的痛苦和快乐是相纠缠的而痛苦不一定是一个消极的角色。

第六章 侧重点在Thus Spoke Zarathustra,如何在上帝死后让后基督世界可能,就是对所有一切说是/YES。开始介绍尼采的最出名观点:超人和强力意志/Ubermensch Will to Power, 以及永恒轮回/Eternal Resurrection。 意识到永恒轮回,一切都是重复的,不会有新,但意识到永恒轮回后仍然有强力意志,仍有强烈的内在生命力/vitality而去说是。

“Ubermensch is the bings who is prepared to say Yes to whatever comes along”

“The spirit here begins as a camel, that is to say modern man, weighed down by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values it has to bear, a whole oppressive tradition of obligations and the guilt attendant on their inevitable violation…the camel metamorphoses into a lion, with the intention of fighting a dragon. the dragon is named ‘thou shalt’ and is thus the creator of the camel’s intolerable burden. it claims that ‘all value has long been created, and I am all created value.

当骆驼面对道德之龙,它变成了狮子,把“你应该”变成“我要/I will”的时候,产生了新价值,尽管他不能产生价值。他说了不。纯粹反抗产生了新价值,反抗产生了反面,但没有创造新价值,只是原有的反面。

然后作者用叶芝和昆德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来介绍了永恒轮回。如果宇宙总是自我重复,世界被剥夺了其价值,如同一个语句被重复到只剩下噪音,why live it all again? 读到这段的时候让我想起电影降临。

Kundera的重量是由于其总是发生不止一次而带来的, “in the sunset of dissolution, everything is illuminated by the aura of nostalgia, even the guillotine.” 这是一种从被锁在循环中到跳脱循环的视角,由上帝视角来看待带来的一种战栗,一种难以承受的重量,同时也是 “the rapture of return” 但重量是一方面,价值是另一方面。我们是要由于这个事情的特殊性去判定价值,还是要由于这个事情在无限循环中的代表性去判定价值呢?

第七章,occupying the high ground。

先介绍了一下尼采的求婚失败,然后侧重点在Beyond Good and Evil,问出了为何不去追求非真理。由哲学走向人类学观察,非价值介入地去观察,但是尼采又觉得不存在可以冷静观察世界而不受环境影响的自我,然而没有不带有个人解释的事实,只有一种perspective knowing “the more affects we allow to speak about one thing, the more complete will our ‘concept’ of this thing, our ‘objectivity’ be. 这个认知论相比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存在主义?

第八章 masters and slaves:侧重在尼采的最后一本书the genealogy of morals。 主奴道德说:贵族定义自身,将自身定义为善,而反面则为恶;奴隶道德则是奴隶把主人定义为恶,而反面则是善。前者可能比较好,但是却不完美,缺乏批判精神,过于简单。同时也揭示了道德的困境,总是在比较中产生。

用同情和禁欲这两种方式去消除痛苦,都是恶的。

第九章 philosophising with a hammer

第十章 评价了一下尼采的流动性,总是在不断变化中。

本文标题: 尼采-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178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时尚的精髓读后感精选“央视国脸”欧阳夏丹:丧父、母亲患癌,43岁未婚背后有何隐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