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红茶的世界史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08-20 08:29:5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一杯红茶的世界史》是一本由矶渊猛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一杯红茶的世界史》读后感(一):你可能不喜欢茶,但你一定会喜欢这本书我们身边的东东,都有其历史和文化,或喜或悲、或美或丑。

一杯红茶的世界史读后感锦集

  《一杯红茶的世界史》是一本由矶渊猛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杯红茶的世界史》读后感(一):你可能不喜欢茶,但你一定会喜欢这本书

  我们身边的东东,都有其历史和文化,或喜或悲、或美或丑。

  这本书就成全了我的阅读欲望,感谢作者十年的游历,把这十年来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呈现给像我这种比较“宅”的人,或者像我爷爷这样不能再满世界跑的人。

  书中有不少茶园令人神往,美丽的武夷山,沧桑的茶马古道,甚至那个危险的阿萨姆茶园……

  《一杯红茶的世界史》读后感(二):疑问二三

  本书勾起了我对红茶☕一探究竟的兴趣。书中既有对相关书籍的考究,又有作者的亲自探索。但到底本书所述的历史考究是否为真,这点未做细究,不能一一肯定,确实还需要多看相关的书籍。

  本书看完,发现不知是翻译还是作者失误,有几处前后矛盾的地方

  首先P18讲到白毫银针说是隶属白茶,而在P28却又说到红茶的品种中,以白毫为优?

  其次,在P69面说到普洱茶中有绿、青和黑茶。这一点我就要请教懂茶的各位了。

  最后,生于日本,长于日本的作者在书中多次说道,在中国,还是绿茶占了大块头。红茶输出地的居民,也是偏爱饮绿茶多于红茶。这一论点是否为真,怕也是难以判断。

  《一杯红茶的世界史》读后感(三):还是需要懂茶的人来翻译= =

  随手挑几个错儿。

  87, 关于飞剪船:“1863年首航的泰拼号”,实际上是太平。。。。泰拼这也蛮拼的。

  108第一行有个错别字,大叶树印成了大叶数。同页的“淡橙色茶”显然是对于红茶品级的描述,结合后文的OP(orange pekoe)应该是橙白毫。

  134提到了茶学经典《茶叶全书》,可是译者并没有翻译,直接用的All About Tea...这倒也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不过一般人确实很难掌握这些专业的名词(比如《茶叶全书》里tea clippers翻译成快剪船,然而约定俗成的翻译是飞剪船),事实上这本书没有把Twinings翻成什么特文宁就已经很好了(在另一本书中有这样令人无语的翻译)。

  《一杯红茶的世界史》读后感(四):列举几个我认为翻译不当的地方

  

008 荷兰在爪哇开了茶园,因为爪哇离中国近,所以荷兰从中国进口茶叶变得方便。

(所以爪哇的茶园不是种植园,而是商品中转站?)

上面这个也许是我吹毛求疵了?但进入第四章,错误有点密集。

052 (基诺族的竹筒茶)直接用香蕉皮包裹,外面用细竹条捆住,然后放在火里烤。

(我觉得就算不知道云南的“包烧”也不应该把芭蕉叶翻译成香蕉皮吧?)

053哈尼族、德昂族、布朗族、基诺族,从傣族中分离……

(我觉得作者或者译者可能搞混了百越与傣族的关系。百越在历史上的大迁移,其中一部分来到西南地区,一直到今天的东南亚。其中哈尼族和基诺族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支,傣族是壮侗语支,这还有点关系。可是德昂语是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民族啊,不太可能是分离出来的关系。况且就算有亲缘关系,那个时候也是摆夷而不是傣族?)

055 人们或站或坐,或吃或说,或买或卖,别无他念……

(这个“他念”有点诡异?)

055 西双版纳的第一街景洪,065西双版纳最大的街道景洪。

(看来译者认定自治州首府景洪市是一条街了嗯。大概是日语翻译特有的见解?

098派遣书记官詹姆斯·戈顿到中国。

(结合上下文我觉得他说的是植物猎人R. Fortune,一译福琼,比如江苏凤凰出的《两访中国茶乡》是他的笔记。也有翻译成福钧的,比如社科文献《茶叶大盗》。戈顿和福琼还可以说是音译,但詹姆斯和Robert就不太能理解了。存疑。)

  《一杯红茶的世界史》读后感(五):钟敲四下,全世界停下来喝茶:一本书带你了解英国人喝茶的那些事

  前不久,在手机上重温了一下由“美国甜心”安妮·海瑟薇主演的电影《公主日记》。

  这部电影虽然是十几年前上映的,但在今天看来,也丝毫不会让人觉得过时。

  高雅的女王让人眼前一亮,活泼可爱的公主十分吸睛,电影中时不时就出现的喝茶情节,也令人觉得十分有趣。

  电影中的女王,来自欧洲小国吉诺维亚。而要说起喝茶,英国人可以说是在世界范围内最有代表性的了。

  英国人几乎无时无刻都要端着茶杯,著名英国男星抖森在漫威系列电影的片场,都还在忙着喝茶。

  英国甚至有句谚语,“钟敲四下,全世界停下来喝茶”。

  英国人为什么这么爱喝茶?英国人与茶叶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日本红茶达人、茶文化学者矶渊猛,以红茶文化国英国为线索,通过自己多年的实地探访,写成了《一杯红茶的世界史》这本书,为你讲述,那些与英国红茶有关的故事。

01、茶叶的起源

  英国人虽然爱喝茶,但英国本身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合种植或者生产茶,所以英国人要喝茶,就只能从东方国家,也就是中国和日本,进口茶叶。

  那茶叶到底起源于何地呢?

  《茶之原产地纪行》的作者松下智氏,在书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新闻,这则新闻发生于1965年7月9日,内容说的是,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的南糯山海拔1200米的地方,发现了大茶树。

  这棵茶树和现代的茶树一样,是一般的常绿灌木茶。这一发现,证明了云南省就是茶的原产地。

  事实上,在这颗大茶树被发现四年前的1961年,西双版纳当地的老百姓,就已经发现了一株古老的原生茶树,只可惜,这一消息在当时没得到重视。后来,这株茶树经过鉴定,被证实是一棵已经1700多岁的茶树王。

  云南省作为中国茶叶的原产地,茶叶从云南出生,送往世界各地。

  除此以外,云南省内大约聚集了二十五个少数民族,其中的一部分民族,因为种种原因,迁移到了其他国家或地区,并在这一过程中,把茶也传播了出去。

  比如说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傣族,在古代居于长江流域,后来,因为战乱逐渐南迁,到达了泰国、老挝、缅甸。

  哈尼族、德昂族、布朗族、基诺族,从傣族中分离,成为独立的民族,并将茶传播到了缅甸,以及印度的阿萨姆。

  多年以后,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茶叶在全中国内普及。这时,福建省因为适合种茶,又有对外出口的港口,成了茶的中心地。还导致欧洲人,把福建错当成了茶叶的发祥地。

  后来,福建制作的发酵茶,以英国为中心向世界各国传播。

02、英国人爱喝下午茶的起源

  英国人是出了名的爱喝茶,但实际上,欧洲最先接触茶的,却是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

  1274年,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并在中国游历了17年,这期间他应该接触到了茶,并且应该喝过。

  1543年,葡萄牙人到达日本,感受到了东方的茶文化,并进行了记录。

  1610年,荷兰人从中国和日本购买绿茶,再运输到荷兰进行贩卖。

  而英国人,则在这半个多世纪后的1657年,才第一次真正接触到这神秘的东方饮品。

  当时,伦敦的一家咖啡馆开始出售茶叶,宣传海报上,把茶叶的效用大肆鼓吹了一番,宣称茶对头痛、结石、水肿、坏血病、失忆等在内的多种疾病都有治疗或者缓解的效果,把茶叶说成了可以包治百病的东方神药。

  伦敦上流社会的贵族、绅士们因此蜂拥而至,不惜花高价购买这种神奇的东方神药。

  不过,“英式下午茶”这一称谓的正式发明,则要更晚一些。据说,在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当时的贵族社会盛行一种被称为“英吉利早餐”的饮食习惯,早餐多食,午餐少食,晚餐则比较丰盛,兼具社交功能,但一般在晚上8点左右才进食。

  午餐与晚餐之间的间隔时间太长,一位名叫安娜的公爵夫人灵机一动,发明了喝下午茶这个节目,受到了上流社会的欢迎,引起了人们的争相效仿。

  “英式下午茶”就这样被确定了下来,并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03、红茶的诞生

  中国人所说的茶叶,一般指绿茶;17世纪开始喝茶的欧洲人,最初喝的也是绿茶。

  而现在,英国人喝的,大多数是红茶。红茶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么传到英国的呢?

  17、18世纪的欧洲人没见过茶园,也不知道茶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在他们看来,红茶和绿茶是从不同品种的茶树上,分别采摘下来的。

  事实上,红茶和绿茶是同一种茶,,只是制作方法不同而已。

  在中国,根据茶的制法和色味可以分为6大茶类,从弱到强分别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

  其中,绿茶是不发酵茶,茶叶从树上采摘下来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制成。

  红茶是完全发酵茶,将新鲜茶叶晾晒掉40%左右的水分后,经大力揉捻出茶汁,促使发酵形成。

  红茶的发祥地,是福建省的武夷山。在武夷山脉海拔将近一千米的地方,有个叫桐木村的村子,桐木村本来一直在制作绿茶,到了十七世纪前半叶,开始制作一种名为“正山小种”的发酵茶。

  人们从山中采茶,然后用担子挑着,经过蜿蜒的山路,将茶叶送到山下。在这个过程中,茶叶在担子里蹭来蹭去,表皮蹭破后氧化发酵,无法再做出好的绿茶。

  于是,人们便将运送途中表皮被蹭破的茶叶加以揉捻,揉出茶汁,使茶叶发酵程度更大,制成了全发酵的红茶。

  另外,由于桐木村的人使用松火来干燥茶叶,松烟的味道飘入茶厂,附着在茶叶上,混合着武夷山茶叶本身特有的龙眼香气,就诞生了享誉世界的正山小种红茶,得到了英国人的青睐。

  红茶传入英国后,英国人发现,比起绿茶来,红茶更符合他们的口味。因为英国的水硬度比较高,如果用来泡绿茶,茶味的茶香无法得到充分释放。而如果用来泡红茶,则茶香极佳。

  于是,英国人就这样迷上了红茶。18世纪后,英国对红茶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04、英国红茶的未来

  曾经,在英国有钱人的家里,茶叶作为贵重物品,是被保存在带锁的宝石箱之类的容物里的。有客人来时,主人会亲自取钥匙,开箱泡茶,给客人喝,以示尊重。

  但是,从1980年开始,英国对红茶的进口量逐年减少。美国咖啡店的兴起,更是给予了红茶狂热派沉痛的打击。

  时间进入21世纪,英国对于红茶的消费量不断减少,英国红茶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标题: 一杯红茶的世界史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178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我的职场十年读后感1000字时尚的精髓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