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後七日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0-08-11 10:53: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8

《父後七日》是一本由劉梓潔著作,寶瓶文化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NTD:250元,页数:2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父後七日》精选点评:●父后七日写得真是丰富又感人。后面情情爱爱就回归到台湾女作家的常规腔调里面去了。●先看书就被感动到了

父後七日读后感摘抄

  《父後七日》是一本由劉梓潔著作,寶瓶文化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NTD:250元,页数:2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後七日》精选点评:

  ●父后七日写得真是丰富又感人。后面情情爱爱就回归到台湾女作家的常规腔调里面去了。

  ●先看书就被感动到了

  ●繁体字看得还好~几处台湾话不懂~很有趣

  ●我似乎需要一本实体书。。。

  ●很台湾本土的一本散文集。有特别的视角和感触,在不经意的时候给人情感上的触动。

  ●散文虽只有短短几千字,但却比电影更能带给我触动。

  ●文比电影好

  ●生命里,有人来有人走,来的人哭,迎接的人笑;走的人笑,相送的人哭。每每在一个不经意的时间和空间里,因为一个无意的细节,泪水便喷涌而出,是记起了你。想说一声再见,却忘记了如何开口。更多的时候,想记住你更多的事情,记住你的微笑,记住你的面容,却于某一瞬间忘记了你的样子。有时候,恨意味着爱,忘记则意味着彼此不再有联系,这是令人害怕的事情。四星半。

  ●有些书醍醐灌顶 有些书像聊一聊 这本就是 在火车上没法书摘 总的来说就是读就对了

  ●深入淺出地刻劃了臺灣喪葬文化的表裡,融合人情世故,顯得有些諷刺,又有些矛盾。整體而言,很難定義是治癒向,但也不會不溫暖,像是漸漸消融的冰塊,可是消融了也只剩下水。

  《父後七日》读后感(一):終有一天再相見

  我常常忘記卻又偶爾想起,猛然想起時,會禁不住淚流滿面。一遍遍自問,你在哪裏?我始終相信你並沒有真的離去,只是去往另個空間,親像少年一樣打拼,為子孫提前開闢一塊新土,而終有一天,我們會再相見。

  《父後七日》读后感(二):《父后七日》简体中文版清明节感动上市,敬请期待!

  《父后七日》清明节感动上市,敬请期待!

  ★勾起马英九丧父之痛的温情之作。

  ★梁文道、马家辉、钱文忠奔泪推荐

  一场笑中带泪、悲极生乐的告别仪式!

  台湾林荣三文学奖首奖作品

  出版不足两个月,感动热销直逼60,000册!

  蝉联诚品书店八周NO.1,屡登博客来、金石堂等书店畅销排行榜前十名!

  同名改编电影上映2个月,

  票房冲破600万人民币,

  荣获第47届金马奖七项入围!

  作者、编剧刘梓洁获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第五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参展影片

  《父後七日》读后感(三):如若有那么一天,我们一起去天的边角!

  爸,如果有一天你走了,我会停下一切到天的边和角送你一程。

  这篇文短短的,读起来像是你跟在送葬的队伍里,而作者就是说话的那个人。跟你说这些流水账,这些细枝末节的事。于我,是第一次读这样的文。除了之前读过朱自清的《给亡妇》,这是新近接触到的关于亲人的生与死的故事。还有就是曾获过奥斯卡什么奖的《入殓师》。尽管哭点一直很低,我却没有如何哭泣,因为长辈们都健健康康,我没有经历过那种伤痛。但我知,那一天一定会到来。我想在那之后,不用好的真挚的文或者电影催泪,我也会一念想他们就流泪吧。

  跟想念的已逝者描述他们走后的生活,很朴实平常的话语也能看出情感。仿佛这是一种让他们生命延续长度的方式。告诉他们之后的本该经历却无缘经历的瞬间。这一刻,仿佛他们又能参与其中了。。。原文本不长,我觉得不需要评论类似物赘余。我最大的收获便是珍惜。这个假期回家给他们好好拍些生活照。周遭的好友都曾出现在我的镜头前,但是我发现,我的亲人的照片却很少。我也真的很少跟他们沟通。离家在外,无论我活得好与坏,他们都鞭长莫及。以往打电话,总是问家里冷不冷啊;最近爷爷奶奶还好吧;生意如何,别太累了。至于其他我在这里遇到的问题和难处,一概不谈。挂了。我想这之后,即使无话可说,我也要听听他们的声音。

  读这样的文,有一个困扰。cultural gap 在这个时候总能体现出来。他们的丧事我不了解,即使是本土的丧事我也是不太清楚。所以一定有一些我未能理解的元素。再次体现了我的无知。对于远在异乡的那个岛,我似乎只关注了它娱乐的部分,稍涉政治。我在想,大陆居民不得自由出入该岛,旅行也不可。这样的规定多少把我跟它从根本上阻隔了。最近听说明年开始北、上、广的居民即将被赋予这项权利。没想到这样的事情也会有歧视。我打算在光明正大登岛之前,好好了解一下它!这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爸,如果有一天你走了,我会去很多很多遥远的地方。爸,你这一辈子总想走远点,但大抵为了这个家却不曾远行。如若有一天你不在了,你就把灵魂寄居在我身上吧。我会跟你一起去你想去而没去过的地方。我们一起去天的边角。

  《父後七日》读后感(四):好读的、好笑的悲伤记忆

  这是一本奇书。

  也许夸张了些。但你能想象吗,一篇4000字的散文,最后拍出一部令人开心大笑却又感人落泪的电影。其实,买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它是一部小说。长的足以撑起一部电影的小说。但买回家一看,却是一本散文集。但光是《父后七日》这一篇文章,我就在一周里看了3遍。

  很想明白,这篇文章为何能获奖,何以又让人笑,又让人哭?

  但看了这篇文,读了作者为父亲办丧事的这篇文,我便想起了我逝去的家人。它真的有种魔力,把我也带回令人伤感的日子,把我带回亲人去世后的日子。那些场面重新映入脑海,无一疏漏,仿佛又走了一遍。

  《父后七日》这篇文,没有累赘的语言,每一句都精简到极致,但同时,却又给人以画面感。对,就是画面感。两三百字,就让读者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甚至于一百多字,就能让人脑海中出现一个画面。然后,就这样,一个画面,跟着另个画面,让读者脑海中不断翻篇,让你看到作者在父亲去世后7天内做的事情。

  除了画面,还有声音。印象颇深的,就是车载父亲遗体回家的路上,司机问作者,家里是不是信佛,然后就把车中卡带翻转一下,播出南无阿弥陀佛的唱经声。聊聊数语,就给人一个立体声的画面。

  4000字写七日,如何写?作者只选取最有特点的情节,将它部分呈现。哭,已顾不上。悲伤,被埋在心底。剩下的,只有为父亲忙葬礼。一家人手忙脚乱,甚至都没有准备丧服。

  乡下的规矩如此多,从未参加过丧礼的作者,如何懂得作为丧者的女儿该如何做是好?结果就被长辈、做法的道长教育,呼来喝去,让哭就哭,让停就停,校对悼文,守灵,接待前来吊唁的亲友……忙乱程度,完全用文字节奏表现,一天天推进。

  规矩一堆,亲戚一堆,一家人忙个不停。因为作者家乡是台南乡下,因此国语、台语不断掺杂,那语言氛围,一下带起乡间的感觉。吵吵杂杂的,鸡飞狗跳的,那画面感,相信去过乡下的人,都能体会。因为许多是台语描写,因此可能对于我来说,对文字的理解上还有距离。它应该是更加让人情绪化的一篇文。对这篇文章评价“不是巴赫,不是舒伯特,是伍佰”,真是极好的描述!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一家人,以父亲的忌日时间下注买彩票,竟然中奖!而特奖是父亲的亡龄,他们竟没有想到,一家人后悔不已。

  7日终于结束,待到离开了家乡,重回城市,那悲伤才慢慢翻起。在飞机上,看到免税烟,就想到给父亲买一条,这一想,就哭了两小时。

  文中最后,飞机停靠之时,就连广播中机长的声音,都觉得像极了父亲,“請收拾好您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

  看到这里,前文笑了那么多,此时却突然涌起悲伤情绪。就这么快,这么突然,就一下涌出来。原来,那悲伤地情绪,就那么趴在下面,即便笑的再多,它还是在那里,那么一大片,需要逝者的亲人,日后慢慢消化。

  作者在后记中写道,之所以她如此写这文,是因为“好读的,好笑的”是小孩子的阅读期盼标准,这也是她写作的标准。这样看来,她做到了。做到了将散文写成新的格式,与众不同,做到了把悲伤写的好笑好玩,也做到了好笑好玩后继续自己的悲伤。

  一篇文,如此精致,却又嘻哈,真不容易。

  《父後七日》读后感(五):返乡者

  “我喜欢捕捉光鲜之下的阴影,肃穆之中的荒谬,可是这类事情做太多,就会变得好像只是在耍弄‘我跟别人不一样’的小聪明,会变得非常幼稚,非常自以为是。我又会高潮从这层里面跳脱出来,否定自己的小聪明。

  “但我仍不是光鲜或者肃穆的。”

  读到这一段被撞了一下。“没错,我也是这么想。” 我和我周围有着相似经历的同龄人,还没开始相信就先说“不相信”,习惯了在所有场景里捕捉荒谬,感受虚妄;把庄严当成闹剧,把悲剧叫作“杯具”,受不了宏大的场景,甚至无法使用大的词汇。在最脆弱的时候我试着这样想过──所有的虚弱、恐惧、痛苦、不安,越是抵御强烈,越是紧密包裹,不如坦然柔和地承认并接受:它们也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但总做不好,因为总想要跳开,想要在路上,在云端。就像作者写到的,“我只是孤傲地,用文字筑起高台,一个字一个字往上爬,越爬越高,站在上面,疏离而睥睨,自以为远离俗世层,自以为清高又安全,喃喃诵背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些文字积木其实虚妄而摇摇欲坠,如叠叠乐,抽掉一块就粉身碎骨。”

  要不是晚上在地铁上看这书坐过了五个站,我还不能肯定这个台湾人写出了我一直想写的东西。早在很久以前,我也试过如作者用“好看”又“好笑”的笔调记录至亲的“死掉”,因为我也相信,“悲伤的、失去的、琐碎难耐的,只要把它说得好笑,也许就写得下去”。

  本科毕业那个暑假,醉生梦死,看神马都是浮云。回到家的第二天,大清早,爸爸使劲敲门叫醒我:爷爷不在了。奔丧,回老家,路上大吃了一顿肉,因为到了家就要戒荦七天了。一直看到拉起的棚布还在担心着要是哭不出来怎么办,到了奠堂前,握到爷爷皮包骨头的手臂,心惊,原来人死了真是凉的。看见一滴眼泪滴在他手上。旁边姑婆拉住我说,别让眼泪滴到他,太沉了,他会走不好。接下来几日,巫公、乐队、念经、烧纸钱、长跪、扎花圈、孝子取水、撒豆子,一幕幕像排演,连哭声长短都被安排。我在心里默默记录着,觉得自己是跳脱于这些荒谬之上的,站在云端打量着这场喧闹的悲伤。

  落丧回来,离开前一个人到爷爷家,打开冰箱,把手伸到以前爷爷“藏”葡萄干的位置,——为防止我发现后马上吃光,没摸到葡萄。我发现自己哭得像头牛。如果有开悟这回事,那么爷爷的死让我感觉从云端回到地面,不知算不算一种?从那以后我学着用谦卑温和的态度看待周遭,试着重新衡量之前看轻的一些东西。浮云的重量是一滴眼泪落在手臂上。

  作者在宝岛“中南部出生长大,到台北读书工作”,跟我这样大陆中西部长大,到上海读书工作的人很像,从出生到高中都生活在举目惟亲的“熟人社会”,高中毕业离开家门,念大学,工作,恋爱,一个人生活在举目无亲的现代都市。二者给予我们不同的安全感,前者是血脉相连朝夕相呴带来的温暖和力量,后者提供了进步便捷的公共设施和舒展私密与独立的个人空间,缺一不可。有人说我们这代人跟亲人的关系冷漠,我不觉得,我们只是疏离,融合,再疏离,再融合,疏离同时融合。

  “回家是丢到,回来是捡到”,就是这样啊。只是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原来出行之后外面的世界,并不可以像陈升《一百万》唱的那样:“外头生活若未快活,就要赶紧、赶紧转来咯”。

  我之前在一篇文章写过:“我们穿行在两城,像侯鸟追逐适宜的气候,更像信徒寻求内心的节奏。我在这样的摆渡中获得安稳,因我坚信,不论智识,事业还是各种情感,都是处在变量中才能够好地达成,因之更能够被感知。我无法长久待在任何一个城,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是在想象中保留一个城,用不绝如缕的想念继续编织空虚双城,并像卡尔维诺那样,把它记住。”刘梓洁说得比我好,她讲故事,还找到了一个藏在我心里的词,“返乡者”。我不敢轻率地把这个词牵来作我们这一代人的标签,但得承认,它抓住了一些东西。

  有人问起为什么我留在上海,我的一个回答是,如果不回家,我会觉得他们一起好好地在那里,只要我回去,就会看到。即便我后来回家,没能再见到奶奶,没再见到爷爷,我也一直这么相信。不这样的话,太沉了,我会走不好。我一直想问却没问:有没有人也觉得,最安全的身份,是做一个“返乡者”。看了这本书,不用问了。

本文标题: 父後七日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137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激流三部曲(全三册)读后感锦集每一次相遇都是奇迹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