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岁月》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06-14 08:33:5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2

《他们的岁月》是一本由彭小莲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04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他们的岁月》精选点评:●喜欢的风格●书中描写的残酷超越自己的想象,历史的真实,让人希冀不再重现那荒唐的年代……

《他们的岁月》读后感100字

  《他们的岁月》是一本由彭小莲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04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他们的岁月》精选点评:

  ●喜欢的风格

  ●书中描写的残酷超越自己的想象,历史的真实,让人希冀不再重现那荒唐的年代……

  ●好书!

  ●非常好的一部传记,记述曾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的父亲彭柏山和母亲朱微民的一生,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难与信仰。

  ●在这本书面前,我觉得“我的眼泪太轻,太微不足道,太廉价了…”

  ●看到最后,几坨眼泪还是出来了。要多悲惨就有多悲惨的一段历史,这只是缩影,还有比这更悲惨的。

  ●2019年看完《红日风暴》就找来看了,补充对纪录片的理解。对普通人之恶很是震惊。这个月突闻作者去世了,又忽忽翻开一下,太残忍了不想细读,如她的妈妈大冬天被扒下衣服毒打,用皮带扣反复抽脸,致使脑出血。多年后彭小莲电影厂上班,当年毒打妈妈的刘女士就在办公室内。

  ●无所谓的气息背后,原来有过那么刻骨的恐惧。

  ●对于“胡风分子”家庭的回忆,作者是知名导演,看完谈不上感动,更多感慨政治斗争之残酷,让人异化。希望能有更多的此类书籍出版,让他们的经历不再仅仅是经历。推荐《我是落花生的女儿》

  ●重读一遍,感触仍深

  《他们的岁月》读后感(一):幸而不能感同身受

  幸而自己成长的时代,比书里较好一些。

  印象比较深的有两点,一个是一个年轻人提着巨大的行李箱去坐火车,被要求检查,他丢了行李箱就逃跑了,打开以后发现里面装了一具尸体,并且腿上少了一些肉。

  还有一个就是彭小莲后来去看胡风,那时候他已经患了精神病。说着说着,胡风突然疯了,对彭小莲说,楼梯在那里,快从那里跑。这个老人在监狱里的二十多年都挺过来了,但是出狱后得知无数的人因为他受了牵连,就疯掉了。

  别的就不说了,希望那种恐惧感,永远不要体验。

  《他们的岁月》读后感(二):不可说

  下班又从8点睡到了10点,于是我现在又有点睡不着了(题外话,每次写点文字都感觉我脑子里的双鱼在捣乱)==

  这本是源于一个母校老师微博推荐,所以放在kindle上来读了。飞速读完,泪流满面。这些故事放在00后面前可能无法理解吧,毕竟他们是这样一代人——对于《悬崖上的金鱼姬》这部片的认识,都是来自于抖音的搞笑视频。

  俗话说,时代造英雄,英雄的用武之地可能在时代的映射下才更能彰显价值。那个年代的烽火岁月,现在读来,一切看似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但是没有一颗改变命运的初心,估计还是当不了弄潮儿。

  时代也能造就个人的悲剧,当然,某些个人也能造就时代的悲剧哈哈。欣慰的是,这些在20年前尚不可说的故事,现在可以以文字这种最为隽永的形式传唱。弹指一挥间,十年、二十年,世界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些东西,刨掉时代的印记,还是适用于几十年后的今天。不可说的依然不可说。

  《他们的岁月》读后感(三):正午的黑暗

  彭小莲的一支笔,总是戳到人的心里去。比之笼罩在她的电影里的总是不愠不火的感情,她的字里行间涤荡的情绪却总是那么炽烈动荡,渲染出一片正午阳光般的夺目,令人不能直视。

  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好一个故事,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可以说。

  正如不是所有的父辈都在那场浩劫中被卷入漩涡的正中央。他们闭口不提,部分是因为他们并不知晓全部的事实真相,部分是因为他们幸运地平安度过了那一段岁月,还有一部分原因,听来可笑又真实得让人感动,是为了保护年幼无知的我们。小时候什么都不懂,以为什么都可以问什么都可以说,看见大人一脸严肃地警告我们“出去不要乱说”,只当是个笑话。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呢?说了也不一定有人要听啊。

  而今却才懂得,那是唯有亲历过那一段的长辈用心说出的最关切的爱护,是以他们过去的全部人生归结出的处世之道,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平安地度过我们的一生。也许在他们的心底,仍然不相信一切已经结束了,即使现在有那么多人在公开地谈论,在国外甚至有那么多的人在做各种各样的研究,他们还是怀着恐惧的心,避而不谈。

  可是我们,只能在历史的残桓里依靠自己的直觉搜寻着、翻找着。确实因特网打开了很多途径,确实我们能够获知更多的信息,可是真相呢?真相在哪里?我们依然困惑,依然迷失。在加州大学的图书馆里,中文馆的馆藏里的的确确摆放着很多时髦的研究,看一眼就会迷失在书海里,只好随便抽一本出来翻一翻再放回去。看不完啊,根本看不完啊,伴随着这样的无望,更令人难过的是根本不知道谁在说真话。不是说他们在刻意隐瞒,而是那些真相已经破碎散失,面对过去就像是面对一个黑洞,根本找不到入口。

  对他们的伤痛,我们无从体察;对他们的热情,我们更无从了解。

  为理想而付出生命。听上去多么简单朴素的一句话,难道真的有人曾经这样做过吗?

  最多也就能想象到电影能够拍出来的程度,热血青年、激情岁月,天真的理想主义,通常想象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么现实的残酷呢?理想被现实无情地拍碎的时候呢?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相信的时候呢?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他们是要把人活活打死的啊,哪里来的这样没有来由的恨啊?

  要怎么样才能面对这一切。

  与之相比,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活。难道真的可以有一个答案吗?一样的天真,一样的理想主义,却再没有能够付之以生命的东西。究竟哪一样才是更大的悲哀,谁能够给出一个答案?不是在网上转帖谩骂发泄一通情绪就会有答案的啊。不是那样的啊。

  还有更可怕的东西等在后头。有一天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会忘记,而更多人会以为它根本不曾发生过。一无所知地生活着,天真烂漫地生活着,以为生活就是通货膨胀就业压力户口问题,以为那就是生活。

  何其悲哀。

  《他们的岁月》读后感(四):直面恐惧,穿越迷雾

  拖延了近两年,在自我体验中释放了很多压抑的感受之后,终于能够出发去探索自己的个人历史。从胡风这个和我的家庭、个人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名字开始,我留意到彭小莲,接触到这本书。

  也许是因为沉浸在胡风案这段往事中已经有一段时间,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并不是那个时代的残酷和恐惧,反而是体验到,个人虽然无力抗拒历史的大潮,无力逃脱残酷的命运,但原来,不同的人依然可以活出不同的状态,独特的人格。

  借着女儿彭小莲的文字和周围朋友们的记忆,彭柏山和朱微明这对历经磨难的夫妇的形象非常鲜活地穿越历史,存活下来。尤其是彭柏山,真是一个极有人格魅力、令人心生向往的人物啊:贫民出身、逃脱了30年代苏区肃反、国民党的监狱、孟良崮和淮海战役铁血的洗礼的他,并非天真幼稚的一介书生,可是他却能够坚持用内心的情感来写真实复杂的人性;能够在风声鹤唳的年代用身家性命来履行承诺,保护老师的女婿;在厦大,背着反革命的帽子,依然坦然地高傲地挺直脊梁。那些极度浪漫主义的举动,比如在朱微明被审查时用安娜卡列尼娜来劝慰她,告诉她要面对痛苦;解放后给军部文工团装备了一整个交响乐团,我觉得真是又好笑又神往。朱微明有点像我姑妈,大概那个时候不仅需要独自承担厄运,还要保护孩子的女性都不得不让自己如此坚韧。她的内心极度恐惧,但却不得不强撑作坚强镇定的模样,独自抚养5个孩子,还要保护爸爸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

  恐惧,是小莲笔下那个时代弥散性的气氛,也是我这些天沉浸在那段历史中时反反复复感受到的强烈情绪。我记得小的时候,家里也总是这般有种莫名的恐惧,象飘满天空的黑雾,无影无形,让人想要抗击也无从入手。除了恐惧,在相关人物的故事中还有强烈的委屈和无助,也是令我熟悉的感受。不过,在小莲的故事里却不明显,因为彭柏山和朱微明可不是简单的知识分子,他们早在三十年代就经历过战争、牢狱、肃反的冤案等等,他们特别是朱微明的内心有种确信的淡定,确信自己选择的人生,确信自己的生命是无愧的,这让他们能够挨过各种非人的磨难。这份信念,也让他们展示出人格的力量。

  咨询师学习的时候有一部分是危机干预,就是要把想要死的人拉回来。那些坚决求死的人,往往让咨询师感到极其无助,同时又强烈地想要劝服他们。好死不如赖活,有什么克服不了的竟然要选择死呢?可是,看着那个年代人为制造让人彻底失去尊严和人性的种种灾难、恐惧、酷刑,我不禁觉得,死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不知怎么的,突然想起了王国维的自杀。选择活着,选择抵抗固然是种勇气,选择死也不代表懦弱,也是值得尊重的,如果那是一种成熟的、负责任的、有尊严的选择的话。

  阅读这段历史让我有意外的收获。本来以为,胡风事件对我个人的影响是很间接的,毕竟那是在我出生以前20年发生的事。可是在阅读这些史料的过程中,我生命中那些弥散性的恐惧不安、无助和委屈找到了安放的地方。我突然清晰地看到,那份恐惧在我们这个国家至今仍然无处不在。我们没有机会处理这份恐惧,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所以才会被恐惧控制。想想这个物质化的年代,人人都拼命地工作来积累物质财富;想想那些由微不足道的事件升级的严重冲突;想想人与人之间的猜疑和提防;想想那些你死我活的竞争。如果我们能够诚实地看看自己,就会承认,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太多的恐惧。

  我终于看到自己选择成为咨询师是冥冥中注定的命运。作为家族里最小的孩子,我始终活得不快乐,对这个世界感到不满,在不断地挣扎探索,直到进入深度的个人体验,我终于慢慢安静下来,慢慢接触到自己的心,也接触到先辈的灵魂,先辈的命运。这些历史以家族情绪的方式一代代传递下来,直到有人能够去面对和承接这些情绪。一直感受到生命的空虚的我,面对这份使命,我感到一份责任,让我沉到土地上,生出行动的力量。我相信心理治疗是我在这个世界上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

  《他们的岁月》读后感(五):懒与时贤论短长

  写这篇的时候,我第一想到的是查建英在《八十年代访谈录》里问陈丹青历史记忆是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当时陈丹青回答:当然严重。他们这代人缺的就是历史记忆,但不能怪他们,是历史造的孽:他们连体制灌输的那种历史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而我们的历史记忆,又严重失实数不清的盲点。

  我也有这样的经验。甚至,在愿与我为伍的人里,都有我无法认可和接受的,因为他们太忽视历史了,甚至忽视许许多多既成的事实,只顾自己发泄自己的不满,又找不出任何的事实理由。这常常给他人对我们这些人造成一种误解甚至偏见,通常以愤青来称呼,更多的是觉得我们只会发牢骚,什么作用都没有。最近,“百无一用是书生”老在脑子里转,已经默认。只不过,我还是愿意接受事实,接受过去,好让自己能够和那些人之间消除隔离,能让自己更好地理解他们,也为自己达到虚拟的被理解,心安。而不是,逃避,假装不知道,以为这样便好。

  -------------第一部分(如果你觉得没意思,直接看第二部分)-----------

  昨天发状态说,酝酿了一天,这本书的书评都没写出来。其实是因为下笔的第一部分就想总结彭柏山和朱微明的悲剧究竟在哪。作者彭小莲问王元化先生:你们为什么加入共 产 党?王元化这样回答:

  “那时候,个人能有多少力量?除了国民党,就是共 产党。共产 党当时不是执政党,可是他一直在那里号召大家抗日,组织力量和日本人打。到了后来,共 产党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我们怎么能不相信他?抗战前国民党奉行不抵抗主义,国难当头的时候,一个正义的中国人、知识分子谁会去相信国民党?......你想想一个人在童年的时候,亲身感受到人与人的不平等,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如果他是一个有血性的人,他会怎么想?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会参加共 产党呢,如果都是住在清华园就绝对不可能。”

  彭小莲几次想把这样问题抛给她的母亲朱微明,但是她的母亲不回答。我也不想纠缠于这个问题不放。彭柏山和朱微明在解放后承受的种种灾难,我以为都是他们最初选择的不慎---什么东西可以成为信仰毫无顾忌的追随?朱微明后来恪守党的原则,被dang命令监视其丈夫彭柏山的一言一行以至于她精神上无法接受就背着自己的心去要离婚---整人运动的可怕之处,无论怎样的感情,友情自不必说,连亲情都是无从坚守的。

  他们应该明白,他们追求的只是国家的安宁,这是个中心。在这个历史大叙事下,该用什么样的笔来叙写他们并没有细细考虑---只知道,只要是谁写的内容以及方式看起来符合,那么他们就只好追随。---后来不知他们有没有细心想过,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都是由人创造的啊!这里面就不能忽略人性中的恶,会伪造的。他们只是追随着一部分人,而人或由人集合成的组织不会也不能成为真正的信仰。信仰是经得起不断地反思的,是经得起质疑的。

  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里不断地提到他的父亲屡次告诫他切勿和政治沾边。这个问题我不想讨论,一讨论就不会产生任何结果,有的只是口水。虽然我对积极分子并无大见,但是对他们所形成的整体倒是有个词,叫乌合之众。

  这个比较敏感,也老生常谈,所以我不愿意多说。肃反、反右、文革的个人文本常常让我觉得《1984》的情景完全可以在中国发生。英国尚没有发生奥威尔的语言,但这却是警觉的反思文本,在中国,反思的话都听不下去,这是谁的责任?打住。不说了。

  让我感动的是,在彭柏山遇难的时候,曾经一起经历战争生死的并非全是缩头乌龟,自我保全之人,尚有几个冒着死危为其辩护,毫不顾己地看望他。我想,这还是人心不死。

  这些就是细枝末节,很多我都无法一一罗列。譬如彭柏山有没有想过,他们成为高干,子女上高干子弟学校,这是不是已经表示着,他们曾经追求的不是全体民众的幸福,只是国家的安宁。国家安宁了,人民可幸福了?不,不是这样的,国家安宁和人民幸福没有必然的关系。

  这篇日志,我主要想写的是以下关于胡风的那部分,是直接录自书的:

  作者彭小莲的父亲彭柏山是胡风案的受害者,80年代初她去看望胡风,有以下描述:

  -------------------------------第二部分(原文)--------------------------------

  我和晓山(胡风的儿子)经过漆黑的过道,慢慢地推开了一扇们。“咯吱”一声,门开了。晓山脚步轻轻地走向一个非常苍老的人,那竟是胡风伯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胡风伯伯。在我的记忆中,只看见过他年轻时候的照片,一个高大骄傲的人,可是刹那间,在我面前坐着一个迟钝的老人。这,是他吗?

  晓山几乎是贴着胡风伯伯的耳朵在说什么。我站在他的身后,努力听着,但是就是听不见。接着,晓山拉我的衣角,让我过去。旧窗帘把窗子封得严严实实的,什么光线都泄不进来。胡风伯伯端端正正地坐在沙发上。

  “胡风伯伯,您好!”

  他一句话都没有说,就是那么挺直着腰板坐着,两眼像瞳孔放大一样地凝视着我。他像个巨大的雕像,苍白的脸。占据了他脸部一般的是他的额头。他不说话,空气变得紧张起来。他的瞳孔开始发亮,像被火点着似得。我想说什么,又觉得自己被掐住了嗓子眼,干涩得难以开口。晓山笑着,大声地跟父亲说:“爸爸,他是彭柏山伯伯,朱微明阿姨的女儿啊!”

  突然,胡风伯伯摇晃起来,那么艰难,像有千百个人在那里推动着他,他努力着要站起来,一下又一下,可是他太大太沉,最后还是跌坐在沙发里。我伸出手,不知该不该去搀扶他一下。霎那间,他拉住了我的手,毫不犹豫地紧紧地握着,我却放松下来。我触摸到他宽大的手掌,有力,坚定,更重要的是我感觉到他手上温暖的体温。像父亲一样的一份温暖,那么具体和真切。

  “胡风伯伯,您好!”我又大声地叫了一遍。他似乎耳朵不大好。

  他看着我,不断地摇头,他好像对我笑了笑。但是在哪微笑里,那两只眼睛变得木然起来。他说:“回去告诉你妈妈,我对不起你爸爸,对不起你妈妈,我有罪,是我的罪啊......对不起你们,让你们都为我吃苦了。对不起你爸爸......”他的手松开了,眼睛变得通红通红,布满了血丝。泪水在一点一点涌了上来,他低下头,似乎想缩进那只破沙发里,他显得那么歉疚,充满了罪恶感。但是她太大太高,依旧是直挺挺的端坐在那里,但是她还在喃喃低语着,“对不起你爸爸......回去跟你妈妈说......"

  我哽咽得连话也说不出,我多想大声地哭出来啊。仅仅是为了这一份无力的善良,仅仅是为了这一份真诚,还有这一份透明的正直......当我早就把这些品质都忘却的时候,怎么还是有人这么活着?为了这么小小的一点品质,他被监禁、被关押了整整24个年头。几乎和我的生命一样漫长。不是嘛,当时我来这个世界上只有23个月,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的运动就开始了。

  突然,胡风伯伯变得灵活起来,他一把拉过晓山,小声却非常清晰地说道:”你知道后楼梯在哪里吗?“他坚定地向我做了一个手势。”趁他们还没有来之前,你赶快,快走!“他焦急地暗示着我。”听见吗?快走!“

  ......

  1966年,胡风伯伯从秦城监狱解押出来不久,又和梅志(胡风妻子)阿姨被判了无期徒刑,送往劳改地。看着晓山,我更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他在内蒙古草原上整整呆了十二年。直到77年重新开始恢复高考时,他才有了一次机会,他的成绩考得非常优秀。即使这样,上面还是下了红头文件,胡风的儿子不能进京,不能学文。

  晓山不是这样理解的,他对我说:”我们这些人都是活得不错的,无望的不是我们这些人。“

  ”那还有谁会比我们活得更糟糕的?“

  ”我们家最近经常受到公安部转来的一些信件,有的写信人,你别说不认识,就是他信上写来的那个地方,我们在地图上都查不到。不知道在哪个偏僻的角落里的一个大队会计或者是什么小镇上的干事之类的人,就因为在报纸上了我父亲的一首诗,说了一声“好”,于是也给戴上一个“胡风分子“的帽子。你说在那么一个地方,谁还想着去管这些人的平反问题?人,这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我木呆呆地张着嘴,脑子都空白了。

  “那,那.....你爸爸是怎么会发疯的?”

  “你知道的,我父亲是一个很天真的人,关在里面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还以为就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还以为就是它一个人的事情。所以二十四年的监狱生活就能挺过来。给他最致命的打击,是他出来以后,第一次看见了中央关于"胡风案件”的处理问题的文件,那里列出了被打成“反革命”的,以及被逼疯、打死的人的具体数字。这样大的一个数目,竟然是和他牵连在一起的。这是他从来没有想到,一点精神准备都没有,这还不包括我刚才跟你说的那些小人物。突然,他就崩溃了,他怎么也受不了这一份内疚,这一份犯罪感。完全受不了了。于是出现了精神错乱。“

本文标题: 《他们的岁月》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845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情人与独角兽》读后感摘抄墙上的斑点 英国名家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