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校释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05-20 09:42:2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0

《坛经校释》是一本由[唐]慧能著郭朋校释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1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坛经校释》精选点评:●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可能还是铃木本更好?●暑假读物●一般吧●即心是佛

坛经校释读后感100字

  《坛经校释》是一本由[唐]慧能 著 / 郭朋 校释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1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坛经校释》精选点评:

  ●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

  ●可能还是铃木本更好?

  ●暑假读物

  ●一般吧

  ●即心是佛。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一念迷时,佛是众生。

  ●兩星是對注解者的評價

  ●#每日一书465#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赞,非常棒。无相为根,无住为本,无念为宗。

  ●读这种书还是读有翻译有讲解的更好,境界实在是达不到。

  ●“天机利者得其深,天机钝者得其浅。”诚哉斯言,看来我是后者。不过郭老的吐槽功力之深我是get到了。

  《坛经校释》读后感(一):《坛经》的一些感想

  终于读完了,在注者郭朋的帮助下,大致了解了《坛经》的主要思想(虽然他总结的有不当的地方): 1.惠能的世界观是“真如一元论”,在他的宇宙里只有一个最高的精神实体――真如(抑或佛性),其余皆是“相”,是“虚妄”,这与般若派“一切皆空”的思想有分歧 2.“真如”普遍存在于一切物中,众生皆有佛性,人亦如此,“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3.人之性是“净”,譬如虚空,“智”与“慧”是日月,邪法妄念是乌云,遮挡了日月光芒,因此人会有诸多痛苦 4.法身即真如是一元的,而人的根性是不同的,在领悟佛法的路上有疾有缓,因此人有智有愚,不过一旦开悟不管智愚皆是一般 5.而这开悟的时机就在“一刹那间”,一念之差,人可能由佛而魔,抑由魔而佛,这就是所谓“顿悟” 6.总之,真如缘起,不立文字,明心见性,刹那成佛 《坛经》还是很好懂的,算是佛教入门读物,惟注者郭朋戾气太重,有些地方稍有不适

  《坛经校释》读后感(二):概括中心思想

  主要讲了三方面,一、惠能传。二、惠能传道。三、惠能答疑(惠能门人作)。全书中心思想是自识本心,自见本性,万法尽是自性。也可说是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惠能的偈子:菩提本无物,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佛性常清净”句,不同于流通的“本来无一物”)。又偈曰: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本来无一物”体现的是本无思想,是性空思想不确切的译语。虽然本无思想不同于性空思想,但归根结底,本无思想的实质与性空思想所属的般若思想是一路的。惠能是主张“真如源起”论的,与“性空缘起”论针锋相对。

  读佛教著作,需明白一些佛教的专有名词,才不会想当然。如何为三昧、二相、四相、念念不住等。

  笔记摘抄:http://www.douban.com/note/407428957/

  《坛经校释》读后感(三):看古籍,要看原文

  怪不得大家都说好,真的好,唐朝真是个很人性化的时代,那时候得各行业的大家,都不装逼唬人,坛经写的,几近白话,可句句经典,里面的每个句子,都在我们这个时代,都被要吃饭的知识分子们,用好几本书的体量解释来解释去,好让人搞不懂。

  有时候,会想,我们人类真的在向良性进化吗,哪为啥佛呀,老子都开悟了2000年了,还看不到和他们一样的人呢,如果人是进化的,现在应当变多几个嘛,或者,他们是人类里面的硕果,要到更长时间,才结一批出来。我也想看,做为人类形态的,佛和老子呀。

  看到书里把一句古语,一伐改作一代,幸亏校释的人,有良心,还保留了,原来的这个字,这本就是没错的,在一些农村还在使用的语言。

  由此想到,像佛经呀,诗经,呀,一些古代的典籍,被人从梵语到古汉语,又从古汉语到现在,不知译了几十遍,期间,不知离原写下的人的意思,差了有多远呀,怪不得,佛说,当知我说法如筏喻,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人类的语言和文字,还是很有局限的。可舍了这语言和文字。岂不更是,大海茫茫。只好裸泳。

  语言和文字,是地图,我们把地图,都看完,背会,也到不了,圣人到过的地方,非得自己用自己的身体去,体察哪真正的山山水水,才是上路,画画,做饭等等,技艺,无不是这样。

  《坛经校释》读后感(四):被佛教界和学术界共同称之为经的禅宗著作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禅宗代表著作之一,简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唯一一本僧人所著,而被佛教界和学术界共同称之为经的禅宗著作。由禅宗六祖惠能口述,弟子法海集录而成。《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皆被焚”等语,似宋辽时期此书已入经录。现有明清诸藏本、房山石经本及流通本等。1976年(丙辰年)日本影印《六祖坛经诸本集成》,汇集各种版本《坛经》十一种。    《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由于历代辗转传抄,因而版本较多,体例互异,内容详略不同。据流通较广的金陵刻经处本,其品目为自序、般若、决疑、定慧、妙行、忏悔、机缘、顿渐、护法、付嘱等十品。     《坛经》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即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一思想与《涅盘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     惠能大师指导禅者修行实践的核心方法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即“于诸境上心不染”,就是不论遇到什么境界都不起心动念;无相为体,即“于相而离相”,以把握诸法的体性,知一切相皆是虚妄;无住为本,即“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无所系缚。     于修行的次第上,一般说法认为惠能大师主张顿悟,其实是误解。惠能大师认为“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万法尽在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是指佛与众生的差异只在迷悟之间,但同时强调:“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迷闻经累劫,悟在刹那间”,指出“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明确指出了由迷转悟有量变积累的过程,客观地分析了顿悟与渐悟的关系。     《坛经》还主张唯心净土思想。认为“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惠能大师反对离开世间空谈佛法,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     《坛经》的思想对禅宗乃至中国佛教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中国佛教著作被尊称为“经”的,仅此一部。

  《坛经校释》读后感(五):凡人为什么可以成“佛”,如何成“佛”

  据说慧能为世俗大众悟道成佛打开了方便法门,如此便引出两大问题—— 其一,为什么普通人可以悟道成佛? 其二,凡人如何悟道成佛? 《坛经》第十二章言:“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善知识!遇悟即成智。”二十章又有:“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由此大概可以看出,慧能法师佛学思想的根本,并非“空无”,而是一种作为“菩提般若之知”(“般若”即智慧)的“有”。诚如郭朋之见,慧能的世界观,并非“性空缘起”论,而是“真如缘起”论。

  回到《坛经》第八章,该章记载了慧能写偈悟道的故事,该偈的通行本尤为著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敦煌本第三句与通行本不同,作“佛性常清净”。郭朋校释本本采用了敦煌版本。抛开考据学角度,但从慧能佛学思想切入,敦煌本的“佛性本清净”大概更为可信。如若“本来无一物”,那便连同“佛性”本身,也一同“无”,这显然与“世人本自有之”的“有”不相符。而“佛性本清净”,则是一种“有”,但又是一种超越世俗执念的清净本真之“有”。而这种“有”,也潜藏于每一位凡人的内心深处,只是往往被遮蔽了,如同日月为云雾遮蔽一般:“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坛经》第二十章)。而正是因为人人都拥有潜在“佛性”的有,才为凡人悟道成佛提供了可能。不然,若当真一切绝对空无,也无从悟道。正是慧能对“佛性”的思辨打开了凡人回归佛性的大门。 既然普通大众(而不必是得道高僧)可以成佛,那究竟应该如何顿悟成佛呢?《坛经》十三章有言:“以定惠(慧)为本。”十四章又言:“于一切法,无有执着。”一言以蔽之,通过顿悟放下执念而回归本真(“定慧”),正是觉悟成佛之法门。“时时勤拂拭”是对“有”的执念,“本来无一物”又是对“无”的执念,哪究竟如何顿悟,才能真正放下执念呢?《坛经》第十七章给出了精妙的回答: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何名无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无住为本。” “无念”并非全然没有“念”,而只是不为任何一种“念”所束缚,是一种流动的、不断修行的“念”,是念而不为念所缚的“念”:“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不念;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生念。”因此,“无念”其实有“念” 只是这种“念”念的是“不染”之念,“离境”之念,即可以来去自如,随时抽离,不至于完全深陷其中的超越之“念”。这里,慧能无疑肯定了“念”:“若无有念,无念亦不立。”如果完全没有“念”,“无念”也便无从谈起了。 “无相”也当然并非将一切世相否定为绝对“空无”。“于相而离相”,慧能告诉我们的是,不能为表象世界所迷惑,应该对“相”有所超越,从而抽离出来,回归本真:“但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无相,不是全然否认相的真实性(当然也有“真相”“假象”之分),而是启发凡人不为相所迷惑,从而通向清净之境,不执着,不纠结。 “无住”则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念念相续”,指人的世俗本性,往往迁流不息、生灭无常。第二层意义则是“不执着”,亦即启发凡俗大众不为执着所束缚,通过不断修行,重新激发被执念遮蔽的清净佛性。 总之,“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无念,无相,无住,其本质(“体”)都是重归佛性:于念而归于“真如”,于相中而“不染万境”,无住而“常自在”。这是一种若有似无,超越了“有无”二元对立的“真如”之境:“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第二十七章) “佛”者,觉悟者也,而非“天神”。

本文标题: 坛经校释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715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读后感精选十年忽悠读后感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