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威尼斯》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0-05-20 08:33: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死于威尼斯》是一本由[德]托马斯·曼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死于威尼斯》精选点评:●不行●我觉得死于威尼斯要比受骗的女人可看●我们可以否定深渊,赢得尊严。可是,无论我

《死于威尼斯》读后感摘抄

  《死于威尼斯》是一本由[德] 托马斯·曼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于威尼斯》精选点评:

  ●不行

  ●我觉得死于威尼斯要比受骗的女人可看

  ●我们可以否定深渊,赢得尊严。可是,无论我们如何背离深渊,我们还是对它痴情留念。

  ●渴望从来都是认识不够的产物

  ●经典

  ●评分为什么这么低?

  ●两个德语中篇(Novelle)。《死于威尼斯》是关于一位德高望重的男性老作家来到威尼斯,异乡的风情逐渐瓦解了他了平日的理智和道德,使他迷恋上了一个美少年(他在男孩身上感受到了不可言喻的“美”,使他在欲望和伦理之间备受折磨),也使他染上流行病,死在了威尼斯。感觉这篇小说主要是托马斯·曼在一边掩饰一边释放自己的男同心理(压抑、孤独、沉迷),突出一种矛盾。故事性比较弱,节奏比较慢,不太好看。《受骗的女人》是关于更年期女性的情感(老寡妇爱上了小鲜肉),随之而来的是生理与心理的斗争、欲望与伦理的斗争。这些斗争集中表现在母女的日常对话中,但很少有家人之间会用如此啰嗦、抽象的、书面化的语言来对话吧?故事的结果是个悲剧:女主把妇科病当成了“死而复生的大姨妈”,自己骗了自己。【11万】【首图】

  ●应该是迫于内心道德底线 多多少少影响了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欣赏美……还有最后万万没想到不是来的大姨妈哈哈哈哈

  ●从此建立了对托马斯·曼的好感。

  ●必须用死亡来惩罚内心激情

  《死于威尼斯》读后感(一):激情的末路

  其实将两篇整合起来的原因是因为陌路般的激情吧?阿申巴赫在威尼斯沉浸入神话般的恣意激情放纵里,但终归返照进现实,未免有种决绝,甚至有种殉情般的感觉。40年后的《受骗的女人》的结局却有种超脱,这海浪来时,何不随浪扬帆?生命的终点终归是一样的,年华终归会逝去,但依然可以享用着爱情与美酒的盛宴离席。 看过两个中文版,一个外文版,并看了电影,《威尼斯之死》用很短的篇幅写出了一种祭祀般残忍的美感。青春、灵魂、爱欲、迟暮、瘟疫、死亡……海边的神一般美的少年,灵魂在沸腾的老者,年龄、性别上的禁忌,让情爱飞升蒸腾,走向追求美与爱的极致。 ps.特别反感各路人马老拿托马斯.曼的私生活和个人轶事来说事。一百年了,这些事被一说再说无可厚非,但是最后都模糊了小说的文学性,不得不说简直到了恶俗的程度!是的,我就是说此书的前言!威尼斯篇不是自传!不是纪录片!这些不影响这篇小说的文学性。抱着猎奇和八卦心态来读小说为什么不去看八卦小报?

  《死于威尼斯》读后感(二):-死于威尼斯-书摘

  这里不存在什么天大的困难,使他落笔艰难的是由厌倦而生的怀疑,而这种怀疑又表现为永不满足。

  情感容易不求甚解,容易心满意足。

  要使伟大的精神产品产生深远的影响,作者的个人命运和同代人的普遍命运之间就得存在一种不期而遇的相似甚至相同。人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赞誉一部艺术作品。他们缺乏行家眼光,自信在其中发现了上百种可以说明其热忱的优点;但是,他们鼓掌的真正原因却在于某种难以捉摸的东西:共鸣。

  他觉得,从现在起仿佛一切都不同寻常,仿佛这世界慢慢变得虚幻而陌生,变得光怪陆离,仿佛他只有先闭上眼睛,再举目回顾,才能阻止这种变化。

  孤独者和无语者的观察和体验,要比合群者的观察和体验更加朦胧,也更加强烈。

  一旦感官沉醉于大海的静谧,精神就会涣散懒惰。

  艇上唯一的乘客做出一副气愤不已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心底里却像一个迷路归来的孩子,交织着惶恐和得意。

  以前,无论在何时何地,每当他不得不搁笔休整,不得不过几天轻松日子的时候,他心里即刻便产生——年轻时候尤其如此——不安和反感,即刻渴望投入辛苦而崇高、踏实而神圣的日常工作。

  其实俩人都心烦意乱。彼此都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都有一种由于认识和交流的欲望没得到满足、受到不自然地压抑而造成的歇斯底里情绪,说白了,是一种全神贯注的尊重。只有当我们还无法对人进行评判的时候,我们才爱他,才尊敬他,渴望本身就是认识不够的产物。

  文字只能赞颂肉体之美,它无法再现肉体的美。

  这时,他喃喃低语,冒出了一句表达渴望的口头禅。在此时此刻,这句话显然是不合适的,荒唐的,该遭谴责的,可笑的,然而又是神圣的,而且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背景而令人肃然起敬。他说的是:“我爱你!”

  这就是威尼斯,一个柔媚而可疑的美女。这座城市半是童话,半是陷阱。

  没有被意识到的幸福并不因为没有被意识到而不是幸福。

  你深奥的讽刺我大概是当之无愧。

  假如不能设身处地体验一种感情,就不要指责它不可思议,否则这种指责就是廉价的、愚蠢的。

  为了不至于面对他的韶华而不能自持,我的灵魂奋力要与他的芳华并驾齐驱。

  眼所不见的就会淡忘。

  有些疾病让医生来治是太可惜了。

  《死于威尼斯》读后感(三):“自我克制”、"个人主义"

  首先,看完本书让我想起了前不久阅读的另一本小说,王尔德的《道连葛雷的画像》。

  书中的亨利勋爵曾经劝说道连葛雷对生活态度作出选择,到底是应该“自我克制”还是追求“个人主义”的解放。亨利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相信,人的一生要是活得充分彻底。人要是抒发一切感情,表达一切思想,实现所有的梦想--我相信,世界将沉浸于新的喜悦之中,于是我们会忘掉中世纪时代的一切弊病,回到希腊的理想中去--也许是一种比希腊的理想更好、更丰富的东西。但我们中的最勇敢分子也害怕自己。那种野蛮自残式的过分克己,不幸还存在,使生活大为减色。我们因为自我克制而遭到了惩罚。想要压制的每个冲动都在头脑中酝酿着,并毒害我们。肉体一旦犯罪,便与罪孽无缘,因为行动是一种净化的方式。除了回忆的愉悦,悔恨的奢侈,什么都没有留下。摆脱诱惑的惟一办法是向诱惑投降。倘若抵制,灵魂就会得病,病因便是渴望自己所不允的东西,企求那些可怕的法律使其变得可怕和非法的东西。据说,世上的伟大事件都发自脑袋。在脑袋里,也只有在脑袋里,产生了世间的大罪大恶。"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而艺术是对生活的模仿;因此,也就是对理念的模仿的模仿。所以更加不真实。但是我们从理念的的特征来看,那么其和王尔德所倡导的“艺术”,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一种抽象的原型存在,而这种抽象的“原型”,是完美无缺的,而对其模仿而创造出来的现实世界,却因为“只是近似真实的东西”,而存在着缺陷。

  为什么想到了王尔德的《道》,《死于威尼斯》,阿申巴赫是一位年高德劭的“艺术家”,却是有同性恋倾向而难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当他小心的呵护自己内心的秘密是,也不由自主的随着自己的心灵而行动,以至于他走到了危险的边缘,并直接导致了毁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同性恋的内容,但阿申巴赫疯狂的跟踪和观察波兰少年的行为,毫无保留地暴露了他对“自我克制”的放弃。有时候,我们还会怀疑这个放纵的程度,阿申巴赫告诉了我们所有危险可以不顾乃至生命。

  《被骗的女人》,罗莎莉是一个年过五十,韶华不再的老女人,自认为已经绝经枯萎,对于女人的使命而已她已经毫无价值了。所以她想起了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而非是上帝对他忠实信徒的眷顾,以九十多岁的年纪为亚伯拉罕生育儿子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在与睿智敏感的安娜讨论中,她们反复提到了灵与肉的关系。“肉体和灵魂,二者本来就是一回事;生理的东西和心理的东西相比,同样属于自然;自然也包括生理的东西,你也用不着担心你的灵与肉顺乎自然的变化会不相适应。心灵不过是肉体的外射而已。如果心灵相信自己负有适应改变了的肉体的重任,那么它马上就会发现,除了满足肉体的要求、任其为所欲为之外,他是无能为力的。因为是肉体按照自己的状态来塑造心灵的。”

  “灵魂不过是肉体的外射而已,肉体按照自己的状态来塑造灵魂吗?要说灵魂和肉体一道被送进令人尊敬的女长者的平和之境中,这一点安娜说错了。因为她不相信奇迹,不知道地自然可以让灵魂奇迹般地焕发光彩,尽管已经太迟了--自然照样可以让灵魂在爱情、追求和嫉妒中大放光华”。

  所以,当罗莎莉遇到年轻有活力的肯时,她认为是肉体重新焕发了光彩,女人的感觉有重回身上,灵魂的追求得以再度满足。然而,这一切依旧被作者打回原形,让罗莎莉迷恋的神迹其实是她迈向灭亡的前奏。

  《死》发表于1913年,《被》创作于1952年,两者相距40年。编者认为将这两部作品放在一起是因为他看到了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留待读者自己发掘。我想我找到了。

  《死于威尼斯》读后感(四):我爱你,跟你没关系。

  《死于威尼斯》:1913年,夏日的骄阳炙烤着欧洲大地,被封为贵族的小说家阿申巴赫功成名就,在世人眼中他就是那个时代文学艺术的先驱,是那个在闲暇时间里把读书当作消遣和娱乐的时代里人尽皆知的偶像,他的作品在艺术届获奖、在国际上被学者研究、在学校里被当做教材供学生研读,他做到了一个人能做到的所谓成就的极致,却为这荣誉和荣誉带来的千篇一律的奢裕生活感到焦愁。于是在这年夏天,他只身一人来到威尼斯,想好好在这座孕育了革命和艺术的水城休养生息。但与其说是机缘巧合,不如说是命运的捉弄,让他在天命之年遇到了让他神魂颠倒的人儿——一个波兰犹太少年。然后,就是一连串的默默注视、情不自禁的赞美、跟踪和窥探,就算是全城都笼罩在霍乱阴影下他也不愿离去,直至死在威尼斯被太阳烤的焦黄的沙滩上…… 整个故事其实没讲什么特别宏大的道理,也没有多么深奥的隐喻,只是一个老年同性恋加恋童癖者发自肺腑的对暗恋的爱慕对象的赞美。我并不是一个狭隘的人,也从来没有鄙夷过同性恋,我认为那只是一个物种以少数派的形式存在于世的群族。对于同性恋,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既不鼓励也不排斥的态度(以追求同性之交的快感而自称同性恋者例外),但在那个年代,世界上最时髦的地方,也将同性恋列为非法,更别提作者是德国人,他的祖国在第二帝国时将同性恋视为刑事犯罪、在第三帝国时将同性恋者连同犹太人和赤色分子一起送进集中营。所以,托马斯曼作为一个天生的同性恋者不得不压抑自己原始的激情,直到风华不再的风烛残年,从这点来看,无论是故事中的阿申巴赫还是作者,着实令人同情,也证明为这区区儿儿私情写了个一百多页的中篇小说,不是作者一时兴起的任性。 这部小说,从100多年前被人家追捧到现在,除了小说禁忌的主题之外,还要拜赐作者功力深厚的文学功底。德国文学一向严谨,怎样用严谨而不失优雅的语言,为人们讲述一个关于同性之恋的故事,托马斯.曼为所有后来人上了一课(感觉《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就是在向此书致敬)。 其实,这部小说还收录了托马斯.曼文学创作生涯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受骗的女人》:更年已过的贵妇,爱上高中生儿子的英语家庭教师,本以为已经步入昏黄的人生重新因情感的膨胀而焕发青春(在将自己的恋情和残疾女儿开诚布公的分享后),甚至连多年不见的“大姨婆”也登门拜访,俨然一副爱情的力量。可就像书名一样,贵妇被幸福冲昏了头脑,大自然给予她奇迹般的恩赐也只是基于生理性基因突变产生的昙花一现。在和相爱之人经历了一次游历之后、在游历中与所爱之人热情一吻后,她的生命和爱情一起,如同海市蜃楼般消逝在腹內腔结缔组织切除手术后的第三天……这是作者去世前两年最后的一部作品,书中表面写的是老女人爱上小鲜肉的奇情故事,实际是通过老妪这个替身代替作者想要表达甚至是发泄的同性恋情节(听说这种情况在曼后期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因为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同性恋已经不是那么被禁忌和妖魔化,但作者不能直接的写,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他身份已异于凡人。说了这么多就不得不说说作者以及作者本人的传奇经历了:托马斯.曼,出生在德国一个殷实家庭,有一半葡萄牙血统,第一本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就确立了他当时德国文坛新生巨匠的地位,第二本长篇巨著更是世人皆知却未必人人能够通读的《魔山》;他不仅参加了一战还站到反战人士的对立面,强硬地认为那场帝国主义的战争可以巩固德意志民主的核心和荣誉,却在法西斯上台后顿悟自己过去的反理性主意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全身投入反纳粹反民族主义的抗争中,192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更是让希特勒恨得咬牙切齿,不仅剥夺了他名牌大学的教授头衔,还逼得他在国内待不下去逃亡美利坚,可这些都没能挫伤曼与独裁政府誓不两立的决心,流亡期间不断发表作品与暴政抗争。在战时他是罗斯福总统的座上宾、和爱因斯坦谈笑风生,战后差点当上第一任联邦德国总统,但被其拒绝了,他说: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他在哪里,哪里就是德国!1955年,他在瑞士安静的死去,却得到全世界轰轰烈烈的追思。 他留给全世界的印象,除了隐忍的情感还有固执的坚持,他的书影响了后世诸多作家的创作思路,无论在文学届还是在争取自由和公正的崎岖道路上,他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那年夏天,湿热的海风夹杂着让人头晕目眩着腥臭拂过每一个在地中海的沙滩上面对大海总结人生的人,城内纵横交错的刚朵拉上,不知哪一条让人倾心、哪一条使人惘然,眺望着瑰丽的风景、触摸着神圣的教堂,眼神却随着心的方向,落在了那个说着听不懂的语言的俊美少年身上。看得见摸不着,让人难过又煎熬,幡然醒悟,原来不过梦一场,或者希望那是一场梦,希望梦能久一点……也许,我们不愿回望过去,只是因为我们其实什么都不曾失去吧……

  《死于威尼斯》读后感(五):抵不过那时间

  相信很多人都思考过这样的问题:“爱”究竟是发自灵魂的狂喜,还是肉体尊崇自然的渴求?

  对父母的爱也许更多的源于血脉上相连的讯息,对于朋友的爱我想应该是在某一时刻灵魂碰撞所产生的共鸣。

  那情人之间的爱呢?

  单身狗拒绝回答这一问题:)

  但是,当情人之间的爱情与伦理相违背的时候,那么人是应当在灵魂的满足中寻求精神安慰?还是在本能的自然的引导下突破理性的束缚?

  托马斯·曼也不知道,无奈之中,他把笔下被这“不合时宜”的爱痛苦折磨的主人公送入了黄泉。

  《死于威尼斯》讲的是理性与爱欲的关系。一位成功的伟大作家在威尼斯度假时遇到了他心目中所有“美”的化身——一位来自波兰的美少年塔齐奥,猝不及防袭来的爱情让这位年近五旬的老人在理性与冲动的纠葛中病死在瘟疫蔓延的威尼斯之城。

  故事的主人公阿申巴赫把这种情感上的冲动归结于一个艺术家对美的渴望。然而无论是把他对那位少年的感情比作是柏拉图对斐德诺纯粹的欣赏美的爱恋,还是分析艺术家一生中应该对美以及现实中美的化身产生发自灵魂的狂热情感。然而这些不过是他对自己作为一个正派而伟大的人,在伦理的防线将要被自己击溃时,所找寻的一个借口而已。在接收到这位美少年传递给他的微笑时,阿申巴赫心中燃烧的是占有的烈火,嘴里不由自主小声说出了:“我爱你。”这三个字。

  在那突如其来的不合伦理的爱情面前,阿申巴赫的灵魂对塔齐奥进行狂热的崇拜,把他比作柏拉图的弟子斐德诺,比作各种各样俊美的神,比作上帝创造出来的美的人间化身。而他对这份“爱情”付之于肉体上的行动,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他大多数时间在一旁不着痕迹的欣赏美少年的容貌穿着,远远地观赏他和同龄的伙伴玩耍,在情感最为浓烈的时候,也只想尽各种办法偷偷跟随在那一家波兰人身后而已。阿申巴赫多次想找和那一家波兰人接触的理由,却在最后关头统统放弃了。他和那名少年的交流,也仅仅局限于眼神上偶然间的对视罢了。

  而《受骗的女人》则是托马斯·曼对“不合时宜的爱情”出现时产生的另一种态度。罗莎莉·封·蒂姆勒夫人深深迷恋上了儿子年轻的英语家庭教师肯·基敦。精神的快乐唤醒了肉体的青春,罗丽莎也因为狂热的爱情显得容光焕发。但这自然赐予她的“逆流的时间”,不过是恶疾征兆,最终罗丽莎非但没能与心爱的人结合,反而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不同于阿申巴赫内心的反复争斗,在这篇文章中,所有关于伦理和爱情的论争发生在罗莎莉和女儿安娜之间。崇拜自然的罗莎莉单纯地热爱自然中美好的一切,在罗莎莉看来,她对年轻人肯的狂热的爱,不过是自然恩赐自己的另一个春天,对于这跨越阶级跨越年龄的爱情的到来,她显得十分兴奋,甚至期待不已。

  作为罗莎莉的女儿,安娜则显得十分冷静。安娜身体上的缺陷让她对自然产生质疑,并一直用理性武装自己,试图靠自己的力量去战胜自然的法则。她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劝说妈妈打消这样的念头,不仅是因为罗莎莉对于那位青年的盛赞不过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更重要的是两人之间母子一般的年龄差距是伦理上无法逾越的鸿沟。

  对于女儿的劝说,罗莎莉油盐不进,甚至认为是这天赐的爱情重新让她迈入暮年的身体精神奕奕,甚至恢复了月事。然而在她向那位年轻人吐露衷肠,想要彼此结合的夜晚,却诊断出这“月事”只是一场是癌症晚期的征兆。

  爱与伦理的问题,在这两篇文章中被简化成为爱与岁月的问题。就算爱情再为狂热,就算阿申巴赫和罗莎莉最终让爱战胜了世俗的伦理,在想要一尝禁果之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老去的容颜。青春早已离他们而去,他们能做到的只是暂时的伪装自己。阿申巴赫去理发馆染了头发化了妆,戴上了年轻的面具;罗莎莉的病症出现,造成了返老还童的假象。最终伟大的爱情的力量也没能阻挡得了生命的流逝,年龄伦理的隔阂所带来的“爱情近乎无望”的命题,那燃起的微小的胜利火光,最终仍旧是被阻挡不住的死亡所熄灭。

  无论是阿申巴赫引经据典在找寻各种理由为自己的对美少年产生的爱情火花套上“美”的保护罩进行辩护,还是罗莎莉为了那个年轻小伙说服自己,说服安娜,把这跨越伦理的爱视为自然赐予自己的第二个春天。两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寻冠冕堂皇的华丽外衣,掩盖底下蜿蜒着的见不得光的爱情。在伦理面前,不屑于世俗的两人还是没能抵过伦理障碍下岁月的禁锢,担心抵不过时间想要重新找回年轻的自我,命运却反而把他们推向死亡的深渊。

  也许阿申巴赫和罗莎莉的死,是托马斯·曼无力解决这两者矛盾下的一个仓促答复。爱情与伦理的矛盾最终也没能解决,没有人能阻止两人对爱情的疯狂渴求,要想结束这一切,上帝只能让他们在爱情临界的爆发点自我毁灭。

  跨越伦理的爱情就像埋藏在两人体内的病毒一般,在潜伏期带来美好虚假的青春幻象,趁着情感喷薄而出的时候给人最后一击。

  但是我们也不能谴责是疾病剥夺了主人公去爱的权力,无论是阿申巴赫还是罗莎莉,尽管没能与所爱之人真正结合,但他们都是怀着极大的幸福离开人世。尽管命运阻止了这一场荒诞的爱情,但也是命运让他们在生命枯竭之时重新品尝到本应属于年轻人的爱情的甘美滋味。抵不过时间的却得到了命运的眷顾,纵使不能相爱相守,也算是种幸福。

本文标题: 《死于威尼斯》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714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西方哲学史的读后感大全《如果我忘记你,巴格达》读后感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