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崛起》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05-05 16:55: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5

《脆弱的崛起》是一本由徐弃郁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49.80,页数:3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脆弱的崛起》精选点评:●很可惜这本书在豆瓣上的拥趸不多,不过这本书让我对于一战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的关于德国政治、军事、

《脆弱的崛起》的读后感大全

  《脆弱的崛起》是一本由徐弃郁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80,页数:3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脆弱的崛起》精选点评:

  ●很可惜这本书在豆瓣上的拥趸不多,不过这本书让我对于一战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的关于德国政治、军事、外交、社会的论述和观点非常有现实意义,绝对不仅仅是一本历史叙述性读物。

  ●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俾斯麦与老毛奇的黄金组合支持了德国二十年,惜后继无人,国家慢慢走上毁灭之路。

  ●实在是一本好书。不仅是对于学者的意义,而是以我们国内为基点进行参照,也是非常有参考意义的。一个大国的崛起在地缘和外交压力上要经历的东西,这是一条必然的路,根本绕不过去。 德国统一前,在对法争端上是英俄的援助对象,因为要压制强国法。德国统一后,几乎受到了欧洲各国或明或暗的打压。俾斯麦的智慧也在于放弃了成为一个“超级强国”的战略构想,只占据相对优势,并且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平衡各国关系,建立了复杂的平衡性外交体系,这也不乏例如老毛奇和威廉一世的支持。 可惜的是俾斯麦没有培养出可以继承这个体系的人。俾斯麦下台以后,德所谓更明晰的外交关系却越发走向失衡,最终在膨胀的军事态度与殖民态度中上升到了一个爆发节点。 相反要平衡的外交关系个中关节实在太过微妙了

  ●一本对照今日之中国普通人看起来如醍醐灌顶的书

  ●修正

  ●读完这本书就很想拜会这位军人。

  ●绝对的战略分析好书。

  ●一个物质上飞速发展的强大国家,一个充满问题的体制,一帮“能干的庸人”和一大批容易激动的民众,这讲的就是一战前的德国!

  ●俾斯麦简直被描绘成了一个老子式的贤人~

  《脆弱的崛起》读后感(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经过普丹、普奥战争之后,普鲁士用最后一场关键性的普法战争敲开了德意志帝国建立的大门。此次战争普鲁士上下全体本着收复失地统一全邦的信仰,势如破竹,长驱直入,一路打到了巴黎,最终迫使拿破仑三世投降。

  战后签订的《法兰克福条约》出现了我们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非常熟悉的一幕:割地;赔款。那是1871年,十九世纪,发生在遥远的欧洲大陆上血与泪、光与影的战事,可是却给20世纪末期中国华北平原上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课堂日常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普鲁士在割让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强行推进德语教育,旷课的小弗朗士回到学校得知这是他最后一堂法语课后“心里万分难过”;而竭尽全力教完最后一堂课,哽咽着说不出话,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的韩麦尔老师,那种“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对我们做了一个‘放学’的手势”的悲伤形象,让不谙世事还正在单相思的中学少女心里升腾起了淡淡的忧伤。

  扯远了,没错,这正是都德的《最后一课》,那是我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上所学习的一篇文章。小弗朗士所在的阿尔萨斯以及洛林一带就是在普法战争中被占领。此一战也打怕了法国人,从此面对德国不敢再单打独斗,努力寻求盟友,对德复仇主义蔓延。

  德国人当然也明白法国人这种心态,俾斯麦在1871年之后在外交上的政策即是防止法俄结盟,拉拢俄国与奥匈进入自己一手创立的“三皇联盟”,同时时刻关注英法之间的接触与对抗,建立了深谋远虑的大战略格局。

  俾斯麦在大国之间纵横捭阖,把利益交换与讨价还价玩的溜溜的,可是一个伟人或者政治强人身后往往会留下真空。后任者多是“能干的庸者”,缺乏对时事与战略深刻的洞察力。从“新路线”到“世界政策”,崛起中的德国在经济上创造了诸多奇迹,在欧陆的政治上却越来越孤立。这一切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德国人更加急切地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力量,一战的爆发正走在路上。

  这本书即研究1871年德意志统一之后到1914年一战爆发之前,从大战略的角度描述崛起中的德国所处的环境。国与国之间的接触,很多话无法明说,只能从情报与动向中猜测,就像王菲的那首《变换的世界在转》:

  心与心之间 有太多衡量

  总是要彼此猜测 心里面怎么想。

  读这本书,我每时每刻都想起一句话: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自负在政治中可以发表一番真知灼见,摸得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规律。有一天与市民彭先生看新闻联播时有意炫耀一番,便问他: “你知道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啥子不?三个字哦。”

  我本意在其一脸懵逼不知所以然面前云淡风轻说 “是‘不结盟’啊小伙子”,谁知此人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边吃边让那三个字争先恐后地从自己嘴里面跑出来。这三个字是围绕中国在一系列国际争端中的表现所留给我们的最强烈最直观的感受。你一定很好奇他说了哪三个字,让我们回到这个问题的最初:

  “你知道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啥子不?三个字哦。”

  “装孙子呗”

  《脆弱的崛起》读后感(二):以史为鉴--从德意志帝国的经验中能学习什么?

  1. 一个崛起的大国应该尽可能避免成为矛盾的焦点。(P23)

  2. 依据公众舆论来进行决策是多么不可靠。(P28)

  (1876年底,英国国内舆论正在谴责土耳其军队的暴行,这种舆论制约英国保守党政府采取任何保护土耳其、对抗俄国的政策。但短短6个多月后,英国的公众舆论由于土军对俄军的顽强抵抗,开始同情土耳其....)

  反例:(针对决策层)(P98) 俄德”再保险“条约可以巩固俄国国内保守派的地位,使其有依据、有资本来继续推行原有的政策,否则他们必然被激进的斯拉夫主义者所压倒,阻止法俄同盟的俄国国内因素也不复存在)

  3. 主动放弃使本国变为超级强国,而只“拥有其他大国可以容忍的相对优势。(P37)

  4. 俾斯麦”基辛根口述备忘录“ :主动地对当时欧洲大国间的互动施加影响,使各大国彼此之间的关系要弱于他们与德国的关系。 (P40)

  5. (军事与外交的配合) 老毛奇的战略进攻不是要达成某种彻底的歼灭战,更不是全面胜利,而只是追求一种有限的胜利,以便为外交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P70)

  6. 如果军事战略完全立足于应对“最极端情况”。那么一旦面临严重程度相对较轻的局面,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就采取应对“最极端情况”的措施而加剧对抗,从而以“自我实现预言"的方式导致危机升级...(P72)

  7. 德国的民主政治潮流虽然来势汹涌,但在程序和制度上并不完善,更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政治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客观上为利益集团向政府施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那就是通过直接动员民众来创造或左右公众舆论,从而影响政府决策。(P78)

  8. 俾斯麦有选择的殖民扩张:(在不关键的地方可与英国争吵,甚至联合法国来给英国施压,但在涉及英国核心利益的埃及问题上,却始终躲在二线,让法国打头阵) (P87)

  9. 政策,特别是外交政策,不要求做到”从根本上实现某某目标“,它的任务只是尽量抓住各种可能性,然后尽可能将其变成现实。 (P105)

  10. 俾斯麦的失败原因:(过于现实主义,以至于几乎没有长远考量。因此没有改变国内根本的决策体制和权利机构,只沉醉于自我的发挥。并且他忽略决策队伍的培养,也没有对民众进行教育,只是利用民众情绪)

  (P106)

  11. 大国外交中的两个大忌:第一是在情况并不紧急的情况下急于达成某项协议,而不是利用充分谈判的过程来为自己谋求利益,塑造有利态势;第二,在情况根本不紧急的情况下却急于向另一个大国输诚,甚至还”主动“考虑对方国内政治需要。 (P115)

  12. 在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中,直接的经济利益永远取代不了深层次的战略利益。 (P129)

  13. ”世界政策“产生的逻辑是十分奇怪的:由于国内政治需要,所以要推行世界政策。因为在欧洲大陆难有作为,所以要超越欧洲推行世界政策。 (P179)

  14.俾斯麦时期德国处理危机的不成文规则:在德国是主要当事国的时候尽量采取双边渠道,以便发挥德国的实力优势;在不是主要当事国时尽量采取多边模式,因为这样有利于分散压力和责任,以便保持主动权。 (P202)

  15.(没有什么所谓的世界公论,会由那些据说是中立的国家表达出来) (P205)

  《脆弱的崛起》读后感(三):tips for myself(2019/08/17)

  1.关于首席们

  “钱穆指出,人而为人,因其兼有个性与群性,今天多数人承认个性是创造的源头,群性是合作的源头。奈特指出,一个群体最终能够达到何种文明水平,端赖于这群体里的人民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包容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并可维系他们之间的合作。”《人与制度》pp.254.

  2.参与议论

  “怀特海在关于宗教问题的一次演讲中指出:“凡被普遍争论的东西都是可疑的,而凡是可疑的东西相对而言都是不重要的--如果其他情况都一样的话。我谈的是一般事实。我们不会用全然无定论的普遍原则来指导我们的行动."也就是说,一件事情,如果存在广泛的争议,往往表明它是不重要的。因为,我们不会在生死攸关的事情上允许广泛的从而让我们无所适从的争议。我认为怀特海这一看法应引起足够的注意。这就引出我这篇短文的主题,那些最重要的事情,其实都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与知识》pp.100.

  ==》咱对于马克思的“从一般上升到具体”有三种解释

  一:凡是网络上广泛议论的同时,事件大体进展到量刑,清算的阶段了。

  二:广泛议论的无数逻辑可能,早已包含在政策体系内,是这一体系的子集。

  三:议论的目的是帮助筛选那些具备道德合法性的可能逻辑们。

  3.修宪的意义

  目前妨碍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关键环节是政治的而不是经济的,改革的基本方向 - - 限制权利(不仅限于蓝,红条和技能调整,而是突破既有框架的大版本更新)和对应智能分布的人才系统(全面优化的匹配系统)。且革新本身也应该是市场主导的,不是政府主导的(提升全世界人民的氪金欲望)。

  “正宗的经济学起源于英美思想传统而非欧陆思想传统,这是我思想史课堂上反复陈述的一项事实。西方的两大思想传统,英美的和欧陆的,他们之间始终存在紧张关系。也正是这些张力,使西方社会得以演化。就社会系统的演化而言,没有内在的紧张,也就没有了演化的驱动力量。与此相类,中国社会自西周晚期志宋代,有“皇权与绅权”或“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张力。而明代以降,皇权独大,社会演化遂陷入停滞。”《人与知识》pp.142.

  “历史考察表明,导致中央集权社会瓦解的直接原因,无一例外的是“财政枯竭”。因为官僚化扼杀了创造力,从而使政府收入的源泉枯竭。从理论层面分析,官吏们追求的不是公共福利最大化而是个人努力最小化,于是公众福利的改善只能借助于引入越来越繁复的公牍(立法和公共政策)。文牍为官吏设置了既定目标,也因此才可能出现官吏个人努力最小化。文牍主义是个体创造性的天敌。

  晚近发表的演化理论研究表明,假如存在“独立探索”和“模仿成功”这两种策略,则当群体内越来越多的个体模仿周围的成功者时,长期而言,由于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群体必定消亡。哈耶克曾指出,一个“伟大的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鼓励一切个体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探索(而不是模仿),于是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灭种的风险。”《人与经济》pp.158.

  “如果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随波逐流,那么主流的方向必定就是一切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向和追求。于是当环境发生重大变更时,这个社会很可能消亡。这个社会之所以消亡,跟本原因在于“没人愿意第一个去吃那螃蟹(鲁迅)。”《人与知识》pp.160.(直到上周咱还深信思想趋于一致是社会演进进入更高级形态的表现,现在咱觉得即便是“全面秩序”也只能构建在日趋复杂的社会上,换言之,高度文明是以高度复杂为基础的。鉴于中国转型期里,精英的内在品质不仅被弱化甚至比平均品质还要低劣,也许自媒体应该设定个粉丝上限,比如人数到一万人,自动对其他人隐藏,已维持社会的复杂性。当然还是限流成本更低,封号简单粗暴。)

  4.单一目标政策失效

  “一百多年来中国的改革运动屡遭失败,这是激进主义在遍地疮痍的中国大地上得以滋长的原因。环境过于黑暗,一些爱国志士认为,只有采取过激手段才能生效。......矫枉必须过正,越激烈越好,结果往往以偏纠偏,为了克服这种错误而走到另一种错误上去了。”《人与制度》pp.150.

  “与其容忍一种恶,不如容忍互相竞争的两种恶,因为两恶相争,让我们享有更多的自由。两物相争,通常就能容纳这类竞争的秩序。”

  5.关于历史规律

  “历史是一连串“黑天鹅事件”,赫希曼从来就这样认为,他说他对统计显著性不感兴趣,因为真正重要的都是“例外”。”

  “如果多数人越强烈地依赖于历史,历史就越表现为“灾变”——遇雨则倾盆,寓意是什么?适可而止的向西方人学习吧,若每一社会成员都更多的追求创新,则全体成员的历史将较少表现为“灾变”。其次,假如你相信“必然”,你或许愿意探究历史规律 - - 它们无非是一些偶然事件之间的统计的或经验的联系。”《人与经济》

  6.对于放开生育

  “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率,关键性地依赖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劳动力占人口的比例。因此,应鼓励较高教育程度的家庭多生孩子。”《人与经济》pp.180.(加上富人,比如按五年累计缴税额划个门槛。当然如果存在道德风险就选全面放开 - - 只要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趋势没变,总是利大于弊。)

  7.背景

  美减税+加息+缩表+国内破立降+各种稳

  减税:(2019-2027)规模1.455万亿美元

  加息:1.5%+0.25%*5=2.75%

  缩表:(2019-2021)约2万亿美元

  破立降+各种稳:有目标,无标准。

  《脆弱的崛起》读后感(四):以史为鉴|“民主”带来的国家毁灭-社会篇

  全文约2000字,看完仅需5分钟。

  前篇回顾:

  《以史为鉴|欧洲大国覆灭对于当代的启示-外交篇》

  《以史为鉴|世界工业大国的覆灭-军事篇》

  我在该系列前2篇文章中提到了德国在一战前因为外交策略的失败导致在欧洲大陆不断失去重要盟友,并被奥匈帝国脱下水,陷入一战深渊的始末。又谈到了本应是政治延伸的军事如何反客为主,不断刺激邻国的敏感神经,导致在实战中一败涂地的悲剧。今天我再来谈一谈在这些失败原因中起着催化剂作用的社会原因。

  再次感谢来自中国国防大学的学者——徐弃郁所著的《脆弱的崛起》一书所提供得大量历史资料。本人在这里再次强烈推荐《脆弱的崛起》和《巨人的陨落》两本书。一起服用,效果更佳。

德国统一后的三个主要思潮

  普鲁士王国在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中连续获胜,之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于1871年在法国凡尔赛宫进行加冕仪式,宣布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历史上称这个帝国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统一后其国内社会上涌现了三股重要的思潮:

  1.民族主义。在德国统一以后,作为德国主要民族的德意志民族的民族意识愈发强烈,甚至有点沙文民族主义倾向——极端爱国主义,盲目热爱自己所在的民族/国家而对于其他民族/国家存在莫名其妙的偏见。而这种思潮倾向让泛德意志主义者在巴尔干问题上(因为同为德意志民族的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地区问题上同俄国有利益纠纷)不断怂恿鼓励奥匈帝国。同时又因为在同他国的殖民地争端上的不断失利导致对于其他民族的仇恨加深。

  2.民主政治。相比德国的经济、工业和军事发展速度而言,在政治制度上德国非常落后,但同时因为中产阶级的崛起,德国大众对于政治参与的诉求越发强烈。上层决策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不能和以前一样,仅考虑国家利益,同时也要考虑大众对于决策的理解和认可程度。

  3.帝国主义。这里所指的帝国主义不是列宁所说的资本主义最高阶段而是指国家依靠强权进行海外扩张和殖民。其背后是民族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基于种族层面的优胜劣汰,其典型代表就是纳粹)的思潮支撑。他们认为这种殖民扩张有利于德国经济并能提升国内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团结程度,因为有了殖民扩张这个宣泄口,民众的注意力会被转移。

  这三个最主要且最根本的思潮互相交织在一起,发生了一系列神奇的化学反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的决策。

德国思潮下的“多数派”政治

  由于德国政治制度和政府结构的不健全(经历过国内巨变的国家多是如此),导致德国社会内部分裂出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团体,有的是因为阶级分裂,有的是因为经济分裂,有的是因为宗教分裂。这些社会利益团体凭借当时民主政治的思潮不断向上层决策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不断通过政治结盟形成“多数派”来对于决策层进行施压,也就是整个社会“卡特尔化”。——“卡特尔化”指的是国内社会分成几个势均力敌的利益集团,没有一个集团能够有效凌驾于其他集团之上。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互相结盟的方式,在容忍联盟内其他利益集团的某些政策的同时,获得联盟成员对于有利于自己集团的政策的支持。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写的《自由选择》中也抨击了美国政坛中所谓的“多数派”民意的本质。

  在这种“卡特尔化”的社会形态下,德国各方面的政策稳定性非常差,各个部门的决策之间互相制约,所以很难形成有明确方向的整体政策。因为决策层必须要平衡来自国内各个方面的利益均衡。就连外交政策也受到其影响,所以德国在对外政策上得罪了太多国家,且在维护各国关系的努力上发生了效果抵销。

后俾斯麦时代的民意对于国家决策的影响

  在俾斯麦下野以后,德国的国内外局势都发生了恶化,俾斯麦早年强硬的作风开始被人们怀念和颂扬。在这种强硬的伟人形象和现实中政府和决策层的无能形成了鲜明对比的影响下,利益团体也主张政府在处理事务上要“强硬化”。

  与此同时,在那个德国经济、工业和军事高速发展岁月里,人们的激情被不断点燃,而“激情”这个词的另一面是“非理性”。比如在所谓的爱国问题上,巨大的舆论压力逼迫各个利益团体甚至是每个人必须通过站队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普通的爱国主义被进一步推向沙文主义。一些在往常看来,国际关系中很常见的妥协和让步在当时看来也会被认为是“不爱国”。

  在强硬化作风以及沙文主义的大环境下,为了维持德国皇室以及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威望,政府的每个决策被迫只能去奉迎民意。渐渐地,德国皇室和政府失去了对于国家决策的实际控制权,而变成了民意的傀儡。

德国思潮的后果

  在“多数派”政治、“强硬化”作风以及沙文主义的联合作用下,海军扩张(参见《以史为鉴|世界工业大国的覆灭-军事篇》)以及和英法俄关系的恶化(参见《以史为鉴|欧洲大国覆灭对于当代的启示-外交篇》)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这让德国在国际关系中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少,甚至在一战之前德国国内已经有很多人是热切盼望能够通过战争一举定乾坤,来解决积压多年的各种国际问题和宿怨。之后德国对于奥匈帝国入侵塞尔维亚事件抱着支持态度更是遂了国内泛德意志主义的愿,但这也直接导致了一战的爆发。让人感到魔幻和不可思议的是,德国民众知道一战爆发后,居然举国沸腾欢呼庆祝。

德国宣战后,在德国国内随处可见振臂高呼的年轻人

谨防民主变成恶魔

  在如今,高举政治正确这面大旗来打嘴炮的键盘侠大有人在,反正这帮人对于后果无能力、无义务也无意愿去承担。他们擅长的只有事前煽动情绪外加事后诸葛亮。

  “民主”是个中性词,但是在现代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体系下,人们似乎完全忽视了“民主”的背面。以民主之名做恶的事件在近代史上比比皆是,其看似公平合理的表面下很容易隐藏着可怕的“多数派”政治。

  如果您觉得我写的还凑合,或者是这篇文章对您有启发。那么真诚地希望您能点击“有用”、“收藏”本篇文章。

  《脆弱的崛起》读后感(五):以史为鉴|世界工业大国的覆灭-军事篇

老毛奇时代的军事策略

  老毛奇担任过的最高职务是德意志帝国的总参谋长。老毛奇的政治生涯时期和俾斯麦时代有较高的重合度,他和俾斯麦一样,同样也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的功臣。老毛奇一直将战争理解成政治的延伸,战争上的策略要服务于政治。

  同时,他和俾斯麦一样,看到了德国地理位置的天然劣势,一旦陷入法俄的两面包夹会非常危险,所以他主张东攻西守(俄国在东,法国在西)。这是基于当时的国力对比和边境线地形做出的决策。同时老毛奇觉得,对于未来潜在的战争不用盲目追求达成全面胜利,更加现实的做法是在做到局部胜利以后,立即将胜利成果通过外交手段达成全面停战和解。总体看来,老毛奇的战略布局虽然看似保守,但又相对比较务实。

  再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继任者——蒂尔皮茨和施里芬,这两个人是怎么想的:

蒂尔皮茨的海军梦

  德国在之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秉持着重陆军轻海军的军事发展策略,但是在帝国统一以后,国内逐渐有了重视发展海军的倾向。

  这种大海军思潮起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美国学者马汉的相关著作提到了海权与国家兴衰之间的重要关系。并且当时世界很多主流国家都有了这一思潮。从西班牙无敌舰队到大英日不落帝国的这段大航海时代便是其佐证。

  2. 适应德国社会需求,在国内中产阶级不断崛起的时代,中产阶级的政治社会地位与其经济地位严重不匹配。陆军体系的阶级上升通道主要被贵族和地主阶级占据着。所以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在当时加入海军是唯一的阶级上升通道。

  3. 出于海外殖民地扩张以及安全的考虑,并且美西战争的结果(西班牙因为战败把菲律宾、古巴和波多黎各割让给了美国)给了德国很大的刺激。同时英国在世界制海权方面对于德国压制太多。

  4. 当时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他自己就是个海军迷,并将德国之前各种外交和殖民地争夺上的失利原因都简单归结为海军太弱,导致外交没有坚实后盾。

  在1897年担任海军国务秘书的蒂尔皮茨真正将这一国内诸多势力主张的海军梦付诸于实施。在他面前有2个很重要的疑问,一是德国海军是否能赶上英国;第二、德国这种海军扩张是否有可能招来英国的先发制人打击。

  在他看来,德国完全有希望追上英国,因为英国的殖民地分布在世界各地,每个殖民地都需要有驻守的兵力。而德国的军事布局相对集中,所以德国有希望能在欧洲,尤其是北海和波罗的海趋于形成局部优势。但他同时承认确实存在一段被英国先发制人的危险期,在这段危险期内必须尽量保持低调,并且需要让外交方面保持向英国跪舔的姿态来消除英国的警惕。

  但是,蒂尔皮茨的观点存在两个核心漏洞。第一,军事发展是一个多方动态博弈的过程而非静态,所以德国的海军扩张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其他列强,尤其是英国的关注。二是,德国所处的水域地形非常差,很容易被英国锁死在近海地区。

  (上图为一战前欧洲地图,可以看到德国的海域地形和陆地地形一样,劣势非常明显)

施里芬的陆军闪电战计划

  在施里芬当上总参谋长以后,认为军事应该独立于政治和外交而存在,并认为在未来可能的战争中应该执行“西攻东守”的策略,并不惜准备破坏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中立地位来迂回到法军背面给法军以毁灭性的打击。简单来说就是希望用闪电战来秒杀法国,为东线和俄国的战局减轻压力。

  但是施里芬的计划也存在几个漏洞:

  1. 对于给法国致命打击的想法过于一厢情愿,且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中立地位如果受到威胁,德国在国际上将很难得到他国的支持。国际舆论向来是同情弱者的,大国们也会以此为由头来压制其他大国。

  2. 不顾奥地利作为盟国的感受,在东线问题上,没有做出有效的军事调配,任由奥地利这样一个猪队友暴露在俄国潜在的强大火力之下。

  3. 施里芬计划没有考虑实际的兵力现状和补给问题。因为蒂尔皮茨的海军梦,导致陆军经费严重不足。总资源就这么多,补了东墙就必须拆西墙。所以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基础来实施这一理想中的计划。

  4. 不考虑战争的不确定性,所有的沙盘推演中严重低估了对手的智商。

  5. 施里芬的治军方针偏向于追求军人的意志力和执行力,高估了这两点在实际战争中的重要性。陆军整体运作思路在他的教条下逐渐僵化和偏执化。战术层面的落后已经无法适应当代战争需求。

德国海军和陆军在一战中的结局

  众所周知,一战最终是以德国失败而告终,但是大多数人可能对具体细节不是很清楚。我在这里给大家罗列一下:

  陆军:一战陆战由于化学武器和重机枪的加入成为了一场典型的攻弱守强的战争。在西线战场,战争开始阶段德军就在马恩河失利导致闪电战战术失败,之后又在索姆河和凡尔登这两场历史上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中彻底失去攻陷法国的可能(绞肉机有多惨烈可以参考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战马》)。而在东线战场,德国的猪队友实在太多,不是倒戈就是战绩乏善可陈,虽然最终在德国这股外力的影响下,俄国搞出了十月革命而退出战斗,但那时候德国已成为强弩之末,再也没有能力回身驰援西线了。

  海军: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优势将德国海军封锁在港口超过2年。虽然德军通过日德兰海战发起突围并获得局部胜利,但是之后再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发起第二次突围了。德国只能被迫采取了无限制潜艇战(依靠潜艇狙击英国海域的所有商船)企图切断英国补给。但是很不幸,这一举措直接将美国拉入了战争并加速了德国的投降。

总结

  事实上,德国的军事部署不但没有威慑到英、法、俄三国,还间接在外交关系上拖了后腿,导致德国和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关系趋于恶化。或许在潜意识里,那些德军将领和士兵是想通过战争刷存在感,但是这种拿国家安危当赌注换来的存在感意义又在哪里?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扩充军备的事情。无论当事方主观上是不是只想要稳固国家安全,在客观上都会引发周边国家的军备竞赛。这种人类固有的应激决策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必须看到军事扩充这件事本身的两面性。为了缓和其负面效果,如何来安抚邻国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我非常认同老毛奇的理解: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并且不需要刻意追求全面胜利。

如果您觉得我写的还凑合,或者是这篇文章对您有启发。那么真诚地希望您能点击“有用”、“收藏”本篇文章。

本文标题: 《脆弱的崛起》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22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近代史经典读后感有感《动机》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