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崇拜羊祜、杜预的不少,崇拜王濬的人却几乎没有 王濬不是也挺具有人格魅力吗

发布时间: 2023-04-08 08:00:0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故事 点击: 96

王濬的历史评价羊祜:“濬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羊暨:“濬为人志大奢侈,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范通:“卿功则美矣...

为什么崇拜羊祜、杜预的不少,崇拜王濬的人却几乎没有 王濬不是也挺具有人格魅力吗

王濬的历史评价

羊祜:“濬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
羊暨:“濬为人志大奢侈,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范通:“卿功则美矣,然恨所以居美者,未尽善也。”
桓温:“故抚军王濬历职内外,任兼文武,料敌制胜,明勇独断,义存社稷之利,不顾专辄之罪。荷戈长鹜,席卷万里,僭号之吴,面缚象魏,今皇泽被于九州,玄风洽于区外,襄阳之封,废而莫续;恩宠之号,坠于近嗣。”
李世民:“马隆西伐,王濬南征,师不延时,獯虏削迹,兵无血刃,扬越为墟。通上代之不通,服前王之未服。”
房玄龄:“二王总戎,淮海攸同。浑既害善,濬亦矜功。武子豪桀,夙参朝列。逞欲牛心,纡情马埒。儒宗知退,避名全节。”
侯君集:“命将出师,主于克敌,苟能克敌,虽贪可赏;若其败绩,虽廉可诛。是以汉之李广利、陈汤,晋之王濬,隋之韩擒虎,皆负罪谴,人主以其有功,咸受封赏。”
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李隆基:“吴国分牛斗,晋室命龙骧。受任敌已灭,策勋名不彰。居美未尽善,矜功徒自伤。长戟今何在,孤坟此路傍。不观松柏茂,空余荆棘场。叹嗟悬剑陇,谁识梦刀祥。”
张九龄:“汉王思钜鹿,晋将在弘农。入蜀举长算,平吴成大功。与浑虽不协,归皓实为雄。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万乘度荒陇,一顾凛生风。古节犹不弃,今人争效忠。”
张说:“牛斗三分国,龙骧一统年。智高宁受制,风急肯回船。有策擒吴嚭,无言让范宣。援孤因势屈,功重为谗偏。旧迹灰尘散,枯坟故老传。百代逢明主,何辞死道边。”
罗邺:“埋骨千年近路尘,路傍碑号晋将军。当时若使无功业,早个耕桑到此坟。男儿未必尽英雄,但到时来即命通。若使吴都犹王气,将军何处立殊功。”
郝经:“濬既克清建业,浑亦献捷横江,皆为得儁,浑其次也。然语平吴之功,武帝归之羊太傅是已,濬等特输力而终之尔。始用濬则祜也,着恩信则祜也,力请大举以乘孙皓,祜也。卒之杜预使濬不受节度,以成破竹之势而径造建业,濬乃自以为功,而忘羊、杜;浑又争之,过浮于功矣。”
陈元靓:“湖城地灵,生此士治。坟典素风,旗旛大志。长炬十连,艘舡千里。平吴定功,王浑知耻。”
李慈铭:“若羊祜之厚重,杜预之练习,刘毅之劲直,王濬之武锐,刘弘之识量,江统之志操,周处之忠挺,周访之勇果,卞壸之风检,陶侃之干局,温峤之智节,祖逖之伉慨,郭璞之博奥,贺循之儒素,刘超之贞烈,蔡谟之检正,谢安之器度,王坦之之风格,孔愉之清正,王羲之之高简,皆庸中佼佼,足称晋世第一流者,盖二十人尽之矣。”
蔡东藩:“惟晋之伐吴,倡议为羊祜,立功为王濬,而从中怂恿者为张华,余子碌碌,皆因人成事而已。武帝非不明察,卒因朝臣右袒王浑,独封浑为公,而濬以下不过封侯,无怪濬之愤悒不平也。然功成者退,知足不辱,濬乃为小丈夫之悻悻,始终未释,其后来之得全首领者,尚其幸耳。韩彭葅醢,晁错受戮,非炎盛开国时耶?史家谓浑既害善,濬亦矜功,诚足为一时定评云。”

羊祜:终结三国演义,他是幕后总策划


公元280年,庚子年,晋国镇南大将军杜预自襄阳往江陵方向进军,联手平东将军王濬伐吴,吴亡,结束了三国演义。三国襄阳而起,又终于襄阳,一个英雄时代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在庆功宴上,晋武帝司马炎当着众臣的面,举起酒杯流泪说:“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


羊太傅,便是一代名将羊祜,终结三国乱世的幕后总策划。



羊祜,字叔子,公元221年出生于泰山郡南城县。泰山羊氏是当时的名门士族,世代为官,他家往上数九代都出过太守以上的官职,并且以清廉著称。


羊祜的祖父羊续曾任南阳太守,在他身上还诞生过一个与清廉有关的成语“羊续悬鱼”;羊祜的父亲羊衜曾任上党太守,同样是一名清廉的好官;羊祜的母亲蔡贞姬是东汉名臣蔡邕的女儿,即蔡文姬的妹妹;羊祜的姐姐羊徽瑜嫁给了魏国权臣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即景献皇后。 有着这样强硬的背景,羊祜想要混迹官场,起点就比别人高出一大截。


羊祜有两个哥哥羊发和羊承,羊发是羊衜的前妻所生,羊承是蔡贞姬所生,有一次两个孩子都得了重病,蔡贞姬忙着照顾羊发而忽略了自己的亲生子,结果羊发活了下来,羊承却不幸夭折。母亲的这一义行,深深影响到了年幼的羊枯。


有一天,羊祜在河边玩耍,正巧路过一位老人,老人对羊祜的身边人说:“这孩子相貌不凡,六十岁之前必定会建功立业!”说完便不知了踪影。



等到羊祜12岁时,父亲过世,孝顺的羊祜哀思超过常礼,让他在一众长辈面前狂刷了一波好感。后来他的母亲和长兄羊发也相继病逝了,羊祜就一直呆在家中。他因为过于思念亲人而郁郁寡欢、面容憔悴,行为处事也变得更加低调谦和了。


羊祜将对父亲的 情感 依恋转移到了叔父羊耽身上,聪明好学的他在羊耽的培养之下,很快成为了一个博学多才、文思敏捷的名士。羊耽在朝中做官,开始考虑为羊祜走上仕途铺路,可是羊祜并没有显露出做官的野心,这让羊耽不免有些担心起来。


好事很快从天而降,魏国将领夏侯威听闻有羊祜这个优秀青年,决定会一会他。一见面交谈,夏侯威就被羊祜的渊博学识和能言善辩所折服了。夏侯威认为羊祜是个奇才,前途无量,当机立断将他推荐给了兄长夏侯霸。一番精心运作之后,羊祜娶了夏侯霸的女儿为妻。



夏侯家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一个名将家族。能够与他们产生裙带关系,羊祜的前途一片光明。果然,新婚不久的羊祜就被举荐为上计吏,此后兖州州府、五府也纷纷任命他,可是羊祜不为所动,一一拒绝,每日照常粗茶淡饭、读书写字。事实上,这些官职他都看不上,他在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时机。 这一等,便迎来了天地间风云巨变。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病逝于洛阳,年仅八岁的齐王曹芳继位,由于无法理政,便由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两人同是托孤大臣,朝中开始上演一场角力,曹家和司马家两大集团斗争愈加白热化。


起初曹家势力占了上风,曹爽将司马懿明升暗降为太傅,这是一个闲职,司马懿失去了实权。为了充实自己的班底,曹爽征召羊祜和王沈一起入朝,王沈劝羊祜前去任职,羊祜扯了一个理由说:“豁出身家性命来侍奉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还是算了吧!”王沈只有独自奉召了。



由于门第关系,羊祜和两家都有着不错的交情,很难站队,因此不想掺和进去。而且他凭借清醒的政治头脑判断,曹爽终将败给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所以拒绝出仕。就这样,在魏晋交替之际,羊祜基本上游离于政治斗争之外。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夺得了军政大权,曹爽及其党羽遭到了杀戮,王沈因为是曹爽的人而被免职,羊祜的岳父夏侯霸投奔到了蜀国。


夏侯霸的亲戚朋友都怕受到牵连,唯恐避之不及。只有羊祜没有这样做,他反而经常关心慰问夏侯霸的家人,让落难的夏侯家倍感温暖。在当时那种大环境之下,羊祜的仁义之举实属难得。


司马师得势之后,想重用小舅子羊祜,可是羊祜委婉拒绝了。 现在局势不明朗,变数极大,羊祜不敢贸然加入任何集团,万一哪天司马家倒台了,他也难逃厄运。



正元二年(255年),司马师去世,弟弟司马昭接过权力棒。司马昭十分崇拜羊祜,再次征召他,羊祜依然没有应命。司马昭只好拿出了杀手锏,以皇帝的名义拜羊祜为中书侍郎。


此时的羊祜十分明白,自己不能再拒绝司马家了,如果真把司马昭得罪了,皇帝很生气,后果会很严重。 于是羊祜安心做起了公务员,不久之后他又被升为给事中、黄门郎,薪酬也跟着水涨船高。


陈留王曹奂上位后,羊祜被封为关内侯,因为是傀儡政权,羊祜不愿意陪在曹奂身边浪费时间,请求调出宫廷,于是他被改任为秘书监。


等到了公元264年,曹魏开始实行五等爵位制,羊祜又升了官,被封为钜平子。当时羊祜身在朝廷,为官正直清廉,有识之士们都对他特别崇敬。但是钟会例外,他是司马昭身边的大红人,备受宠幸,而且心胸狭窄、忌妒贤能。羊祜为了避免和钟会发生正面冲突,便不敢和司马昭靠得太近。



后来钟会因为私心膨胀,兵变被杀,自己把自己作掉了,羊祜才得以担任相国从事中郎,总算是进入了司马家的核心圈。


一年以后,司马昭突然暴毙,其子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受禅称帝,建立了西晋王朝,史称晋武帝。司马炎认命羊祜为中领军,直接掌管禁军,兼管内外政事,可见他对羊祜十分信任。


羊祜知道司马炎的心腹贾充和钟会是一类人,妒忌心都很强,所以他拒绝了公爵的封号,只接受侯爵的诏命,并且和司马炎保持着适当的距离。羊祜虽然身居高位,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低调隐忍,不拉帮结派,不邀功请赏,这为他在朝廷上下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官场险恶,羊祜总能化险为夷,不能不说和他的为人处世有着极大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司马炎更加认可羊祜的能力了,他还下诏说,羊祜德操清美,忠贞坦诚,是文武兼备的人才。 在贾充、荀勖失宠之后,羊祜逐渐上位成为了司马炎的心腹大臣。



司马炎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希望先灭掉吴国。当时朝廷中分成了两派,保守派认为吴国有长江天险,自己一方在水战上不占优势;主战派认为吴国内部早已君臣不同心,一举灭吴正当时。羊祜属于主战派里的一员,司马炎又何尝不想尽快灭吴,于是他认命这个亲信都督荆州,镇守襄阳,同时保留羊祜的原官职散骑常侍、卫将军。


荆州处于晋国和吴国的交界,是有战略意义的行政区域,晋、吴在此地难免一战,保住了这一关键地区,晋国便守好了晋吴南北对峙的最长防线。安排羊祜驻守,是司马炎实现灭吴之志的重要一步。


识时务者为俊杰,该出手时就出手,泰始五年(269年),羊祜来到了荆州,刚上任便发现了问题:荆襄地带长期战乱,老百姓生活困难,戍兵的军粮也不充足。羊祜首先从改革官府入手,当时官场上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旦前任亡于任上,继任者会推倒旧府、再建新衙。羊祜下令摒除陋习,所辖地区一律禁止重建官府。



羊祜自己则轻装简从,侍卫减到了十几人,禄俸都赏赐给了手下的官兵,自己家中也没有多余的钱财。他还严禁任何亲戚靠关系走后门,向朝廷举荐贤才时也总是不让被举荐人知晓。


吃饭问题是军民的头等大事,羊祜除了向在朝中做官的亲友求援,还发动下属一起筹集资金,同时动员本地商人们募捐。 更重要的是,当时石城对襄阳的威胁最大,羊祜设计将吴国在石城的驻军赶走,之后将军队一分为二,一半士兵执行日常军事任务,另一半士兵垦田八百余倾。 三年之后,这里成为了粮仓,军粮十几年都吃不完,老百姓的负担大大减轻了。


在辖区内,羊祜还办学校、兴教育,允许晋吴边民自由往来。在羊祜的管理下,当地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社会 秩序也逐渐安定下来。对面吴国的一些人慕名想来投靠,羊祜知道后明确表示:“来去自由!”


见荆州的形势越来越好,司马炎龙颜大悦,加封羊祜为车骑将军,全权指挥在荆州的军队。羊祜坚决辞让,这一回司马炎没有同意,就这样羊祜的地位上升了一大步,成为了朝中重臣。



就在羊祜事业飞升之际,泰始六年(270年),吴国的荆州都督换人了, 他就是名将陆逊的儿子陆抗。 和老爹一样,陆抗也很有军事能力,羊祜开始警惕起来。


陆抗刚一到任,便上疏吴主孙皓,提醒他一定要重视荆州地区,认真备战,同时献上了十七条计策,希望能立即实行。可是孙皓盲目自大,觉得自己有长江天险,并不把晋国威胁放在眼里,将陆抗的建议搁置在了一边。


羊祜则加紧了在荆州的军事布置,他同时密奏请求司马炎,利用长江上游优势,在益州大办水军。


泰始八年(272年),孙皓突然解除了西陵都督步阐的职务。步阐的父亲是吴国忠臣步骘,他们家在西陵已经守了三代人,西陵虽然地处偏远,步阐却十分清楚吴国的朝中乱象,更了解孙皓的为人。权衡再三,为了保命,步阐坚决拒绝返回建邺,接着就主动投降了晋国。


陆抗闻此消息,大惊失色,立即亲自带兵赶往西陵。司马炎则派羊祜和巴西监军徐胤各自率军,攻打江陵和建平,从东西两个方向分散陆抗的兵力,又命令杨肇前去支援步阐,西陵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但是司马炎低估了陆抗的实力,陆抗在出兵西陵时,一早就命人破坏了江陵以北的道路,这使得晋军的粮草运输变得很困难。雪上加霜的是,江陵城防坚固,羊祜的军队苦战很多天都没有攻下来,他们被彻底困住了。


心中窃喜的陆抗,开始集中精力对付杨肇的部队,结果不出所料,杨肇兵败撤退,步阐被诛杀,陆抗最终收复了西陵。


此战晋国落败,有人立即给司马炎打小报告说:羊祜拥军八万,却违背诏命,在江陵城按兵不前,只靠杨肇孤军对付敌人,才导致晋军失利的。司马炎经过仔细考虑,还是没能下决心重罚羊祜,只是将他贬为平南将军,而杨肇直接被贬为了平民。


经过西陵一战,羊祜发现吴国虽然一年不如一年,但是依然保存有实力,不能掉以轻心。况且还有陆抗这样的优秀对手,晋军想要灭吴仍然需要时间。羊祜干脆转换思路,一边暗中积蓄实力,寻找灭吴的合适时机;一边对吴国实施怀柔政策,攻心为上。



每次与吴军交战前,羊祜会事先和对方商量好时间,决不偷袭。 羊祜还经常释放战俘,对于投奔过来的吴国将士,他更是格外优待。遇到有吴国军官被斩杀,羊祜会厚礼殡殓,同时允许其家人前来奔丧。 如果吴国逃犯越入晋国境内,羊祜会将人送还给对方。当晋军路过吴国边境收割庄稼当军粮时,羊祜要求他们根据收割数量用丝绢偿还,此外部队打猎时不能越过边境线,误伤吴国的禽兽也要主动归还。


羊祜这种讲求信义、以诚相待的做法,让吴国边境上的老百姓心服口服,到后来他们不再直呼其名了,而是尊称羊祜为“羊公”。


陆抗对羊祜这些收买人心的手段,看在眼里,却束手无策,他只好告诫将士们说:“现在羊祜以德感人,我们要是继续采用暴力进攻,会显得很理亏,士兵们也不会听令的,大家只求保住边界算了。”



陆抗和羊祜的个人往来也频繁了起来,如果陆抗得到了好酒,总是要给羊祜送过去一些,羊祜会直接打开来喝,并不防备对方可能毒害自己。还有一次陆抗生病了,羊祜送来自己亲手配制的汤药,属下都劝陆抗不要喝,怕其中有诈。 陆抗反过来问道:“羊祜会是那种下毒药的人吗?”说完一口气服下了药,结果安然无恙。


就这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双方多是在打心理战,吴国与晋国在荆州边境维持着一种奇特的和平状态。羊祜和陆抗,一个是晋国重臣,一个是吴国名将,虽然各为其主,但是惺惺相惜,是对手,也是知己,他们的君子之交被传为了佳话。


泰始十年(274年),吴国最后的“守护神”陆抗因病去世,这让羊祜感伤了好一阵子,不过他也知道,灭吴的条件和时机终于成熟了。


咸宁二年(276年),羊祜被封为征南大将军,他借机献上《请伐吴疏》,希望能立刻对吴国发起进攻。司马炎阅后内心有些激动,但是当时朝中意见不一,以贾充为首的保守派觉得,应该首先平定西北地区的鲜卑,不应该两线作战。 恰逢晋军在秦、凉屡吃了一些败仗,司马炎更加摇摆不定了。



当时满朝文武,只有尚书令杜预、中书令张华等少数几个人支持,《请伐吴疏》因此被搁置。一年以后,羊祜又献上《再请伐吴疏》,结果继续碰壁,羊祜十分沮丧,仰天长叹道:“天下不如意事常八九,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灭吴机会,太可惜了,子孙后代是会谴责我们的!”


这一拖就到了咸宁四年(278年),羊祜身染重病,直接提要求返回了洛阳。没过多久,姐姐羊徽瑜去世了,羊祜悲痛交加,病情进一步恶化。他请求入朝见司马炎,司马炎特意下诏说:“乘辇车上殿,就不必跪拜了!”


羊祜见到司马炎以后,再次建议他伐吴,羊祜分析当下形势说:“吴国暴君孙皓已经失去人心,此时行动可以不战而胜,如果错失良机,吴人再立一个贤明君主出来,就糟糕了!”这次上表终于打动了司马炎,司马炎派张华到羊祜家里商议具体事宜,还希望羊祜能在军中协调指挥。


羊祜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他自知时日无多,不敢担当此任,于是主动请辞,推举了杜预接替自己的职务。 同年十一月,壮志未酬的羊祜就病逝了,享年五十八岁。



噩耗传来,朝野哀恸,荆襄各地更是一片哭声。市场上的人们停止了买卖,聚在一起悲伤祭奠。连吴国的守边将士也泣不成声,朝着晋国方向哀悼。朝廷追赠羊祜为侍中、太傅,时值寒冬,司马炎亲着丧服,扶棺痛哭,泪水都流到胡须上结成了冰。


羊祜生前喜欢游览襄阳的岘山,常常寄情山水,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在山上建庙立碑。每当人们在碑前缅怀羊祜时,总禁不住流下眼泪,后来这块碑被称为了“堕泪碑”。 唐代诗人孟浩然还写下《与诸子登岘山》赞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咸宁五年(279年),在杜预、王濬等人的力促之下,司马炎终于决定出兵伐吴了。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按照羊祜遗留下来的战略部署,二十余万晋军兵分六路,水陆并进,大举进攻,迫使吴主孙皓投降,吴灭。



平吴之战,结束了全国长期的割据状态,司马炎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羊祜虽然没有亲自参与这场战争,但凭着他事先的谋划和准备,足以担得起“首要功臣”的美誉。


在唐朝设立的武庙之中,羊祜被列为了六十四将之一;宋朝追封古代名将七十二人,羊祜也位列其中。羊祜曾经告诫儿子说:“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正是他的一心为国,成就了自己的功名。


古往今来,多少人登临襄阳岘山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羊祜的名字。 关于“堕泪碑”的故事仍然在广为流传,而羊祜正直清廉、仁德爱民、深谋远虑、追求大道的精神,也将代代传承下去。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筱弓

参考资料:《晋书·羊祜传》、《资治通鉴·晋纪》、《羊祜大将军》

武庙先哲的镜角人生(36)分析篇——当阳县侯杜预与襄阳侯王濬

伐吴之策,在杜预的多年经筹划下早已相当完备,只是由于一些利益集团的阻挠而不断推迟,使得晋武帝司马炎一直难下决心,毕竟朝廷的如何一个举动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没有那些世家的支持,伐吴之举或许夭亡,而自己自身的威望也会有一定的损伤,因此,在羊祜、杜预、王濬等人的先后上书过程中,晋武帝始终没有彻底下定决心。而事情在羊祜死后发生了转折。

一直犹豫不决的皇帝看到羊祜将死,在内心感到担忧,决定一举拿下东吴,而当时的杜预和王濬,后来的伐吴功臣,也即将登上属于他们的人生巅峰。

不过,这二人又有何过人之处,使得伐吴大业落在他们身上?

                        名门之风

杜预,出身于京兆杜氏,他的祖父便是曹魏大名鼎鼎的能臣——杜畿,作为关中士族的一员,杜预的先天条件比上其他人要充分不少,当然,这种官宦人家长成的少年也可能安于享乐,败坏祖业,不过杜预则不然,自小涉猎广泛的他一直博学多才、触类旁通,落得一个“杜武库”的名声。而作为世家子弟,能力与名声俱有的杜预,等待他的只是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同样作为世家子弟,王濬则有些与常人不一样,他的家族也是世代两千石的官吏之家,少年时亦是典籍遍读,但一直不注重博取名声,用合适的方式表现品德,导致地域内的乡里不曾对其表示夸赞。当然,王濬为人志向过高,但为人严正,在少年时也是有一二未来的名将之风。

由于二人出身百年世家,司马氏在任用时会权衡各集团的利益,而身世尚可的杜预、王濬二人自然会被纳入眼帘。

                        上下同谋

作为皇帝,司马炎在位居天子之位后,自然会想去吞灭东吴,统一中原,而作为新君的他,没有伯父曾经统率军队的霸气,也没有父亲多年经营朝堂的老练,刚刚即位他一方面想着通过灭吴来克成霸业,增加自己作为皇帝的权威,另一方面又担心部分权臣阻挠伐吴,而导致朝堂不稳。而这一拖就是十几年。这么多年过去,司马炎也早已在朝局有了一定的权威,虽内心想伐吴,但又再次犹豫不决起来。

而杜预与王濬无论是从国家利益还是皇帝个人想法出发,一直在尽可能地上书劝战,在奏章中以东吴现状和吞吴后的影响来让司马炎本来已经蠢蠢欲动的内心,再次活跃起来。二人受命领兵出征,水陆并进,直逼建业。

顺应圣心的二人,在外自然得心应手,对于吞灭东吴,用我们当代人的话来说,杜预是清道夫,而王濬则是终结者,在两人离去世不远的几年里,帮助司马炎一统天下。

                        轻名而逝

作为世家出身的杜预,首先应当维护世家的利益,这是千百年来世家能够存在的首要准则,但杜预却有些另类。在司马炎称帝后,过分放纵政权相关的各大世家大族,而与司马昭妹妹高陆公主成亲的杜预却看不下去,上书建议实行考课制度,并对官吏进行监督,可惜为朝廷所否决。且杜预一直对西晋政府办事效率低下的现象感到愤怒,对于同为世家出身的那些官员直接表示谴责,不留余地,可见杜预对于自身名声的满不在乎,也不担心那些官员趁机陷害。

而王濬的轻名则是表现在晚年生活上,由于灭吴功劳之大,为了打消皇帝的忌惮,免受邓艾灭蜀而冤死的结局,王濬在晚年一直都是奢侈度日,尽可能地通过佳肴、锦衣来自我享受,而这虽损伤其晚年的声望,但都到了晚年,哪里还有几个武将在乎名声,能够让君主放心便是最好的结果。

公元285年,杜预亡,公元286年,王濬逝,统一名将在君主的不舍中离世,此生倒也值得。

此二人,其中杜预身为明朝之前唯一同时入选文庙和武庙的先哲,文治武功史书流芳,而至今名声不显的王濬,在当时也是名气煊赫一时,两人不仅与国于己都奉献自身,还为了地域融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杜预其人,恭闻渊深,罕得窥测,勇功是立,智名克彰。百年英才也。

王濬其人,湖城地灵,生此士治。坟典素风,旗旛大志。一世名将也。

《用人所长:王濬为益州刺史》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用人所长: 王濬为益州刺史》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夏季,汶山白马胡欺凌、掠夺各民族,益州刺史皇甫晏要去征讨。典学从事、蜀郡人何旅等人谏阻说:“胡夷互相残杀,本来是他们平时的本性,并没有造成大的祸患。现在是盛暑时节,如果出兵,将遇到雨季,必然要发生疾病、瘟疫,应当等到秋、冬季节再谋划这件事。”皇甫晏不听。胡人名叫康木子烧香的人说,军队出去必打败仗。皇甫晏认为他给众人泄气,扰乱军心,就杀了他。军队行进到观阪时,牙门张弘等人因为汶山道路险要难行,又害怕胡人,就趁夜里叛乱,杀死皇甫晏。军中惊慌混乱,兵曹从事、犍为人杨仓统率军队拼力战斗而死。张弘于是诬陷皇甫晏,说: “皇甫晏领着我们共同谋反”,因而杀皇甫晏。于是将首级传送到京城。皇甫晏的主簿蜀郡人何攀,因母亲去世正在守丧,听到这个消息,便到洛阳去证明皇甫晏没有造反。张弘等人放纵兵士抢劫掠夺财务。广汉主簿李毅对太守、弘农人王濬说:“皇甫晏是读书人出身,他有什么可图而要造反?况且广汉与成都贴近,但却统属于梁州,这其中的缘由就是朝廷要以梁州来制约益州的咽喉要害,正是为了防范今日的突发事故。如今益州发生动乱,便是本郡的忧患。张弘小子,众人都不屑与其为伍,应当立刻去讨伐,不要失去机会。”王濬还要先向上请示,李毅说: “杀了主人的贼子,因其罪恶尤其大,应当不受常规的限制,还有什么可请示的?”于是王濬便发兵讨伐张弘。晋武帝下诏,任命王濬为益州刺史。王濬攻打张弘,将他杀死,并灭三族。晋朝封王濬为关内侯。

当年,王濬曾是羊祜的参军,羊祜深知王濬的为人。羊祜的侄子羊暨对羊祜说:“王濬为人志向大,好奢侈,不可一心一意地任用他,应当有控制他的办法。”羊祜说: “王濬很有才能,完全可以用他。” 王濬又升为车骑从事中郎。王濬在益州,明显地树立了自己的威望和信用,蛮夷大都投奔依附他; 不久,王濬又升迁为大司农。当时,司马炎与羊祜秘密谋划讨伐吴国,羊祜认为攻打吴国,应当凭借上游的地势,就秘密上书司马炎,请求留下王濬还让他担任益州刺史,派他去治理水军。不久又授予王濬龙骧将军职,掌管益州、梁州各项军事。

司马炎命令王濬解散屯田军,大量建造战船。别驾何攀认为,屯田兵只不过五六百人,不能很快地把船造出来,后面的船还没造成,前面造好的船也已经朽烂了。应当召集各郡士兵,凑足一万多人造船,年终就能完成任务。王濬想先向上报告请示,何攀说: “朝廷突然听到要征集一万名士兵的消息,肯定不会同意。不如先自作主张马上去办,假如被拒绝,工程人力已成定局,其趋势已不能阻止了。”王濬听从了何攀的话,命令何攀掌管制造战船及所需用具、兵器。于是制作大战船,船身长度为一百二十步,能容纳二千余人,用木头造成楼,筑起瞭望敌军的高台,四面开出可以进出的门,船上可以骑着马往来奔跑。

当时造船砍削下的木片,遮盖了江面,顺江水而下,吴国建平太守、吴郡人吾彦,拿着顺江流而下的木片禀报孙皓说:“晋国必然有攻吴的计划,应当增加建平的兵力,以堵住要害地区。”孙皓不听,吾彦就用铁锁横拦江面,阻断江上通路。

王濬虽然接受了朝廷的命令招募兵员,但是他却没有虎符。广汉太守、敦煌人张学就收了王濬的从事印玺而上报。司马炎召回张学,责备他说:“你为什么不秘密禀告却直接就收了他的从事印呢?”张学回答说: “蜀汉之地极其僻远,当年刘备就曾使用过这个办法。立时收了他的印,我还觉得这是轻的呢!”司马炎称赞了他。

皇甫晏之败,在于不知兵形,一意孤行。李毅洞若观火,通权达变,当机立断,建议发兵讨伐张弘。

何攀、吾彦、张学均能察微知著,通于韬略。所为异于常人,合于事理。

唐代追封名将六十四人之中的三位西晋名将会和灭吴之战有关?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尊太公望(姜子牙)为武成王祭典与祭孔子的文宣王庙相同。太公尚父庙更名为武成王庙,简称武庙。当时武庙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张良为副祀,包含张良在内的历代名将十人坐像分坐左右。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对于唐朝追封的古代名将六十四人,有三位就来自于西晋时期。


就西晋时期来说,共有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濬、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上榜,位列唐代追封的名将六十四人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羊祜、王濬、杜预这三位名将,其实都和晋灭吴之战存在直接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消灭东吴,结束三国时代的功劳,促使羊祜、王濬、杜预可以成为后人肯定的名将。

羊祜

羊祜(221年-278年12月27日),字叔子。泰山郡南城县(今山东新泰)人。魏晋时期著名战略家和文学家。在曹魏后期,羊祜出身泰山羊氏,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为妻。在高平陵之变前,羊祜曾拒绝了大将军曹爽的征辟。等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羊祜的母亲和长兄羊发相继去世。羊祜服丧守礼十多年,其间以道素自居,笃重朴实,一如儒者。正元二年(255年),司马师病逝,司马昭执掌大权。在此背景下,司马昭开始重用羊祜这位人才。



杜预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人,魏晋时期著名大臣,曹魏散骑常侍杜恕之子。在三国时期,杜预初仕曹魏,授尚书郎,成为司马昭高级幕僚,封为丰乐亭侯。公元265年,西晋取代曹魏之后,杜预历任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迁镇南大将军,成为晋灭吴之战的统帅之一,封为当阳县侯,入为司隶校尉。杜预心胸宽阔,遇事能够顾全大局。益州刺史王濬是位七十多岁的老将,多年来一直在益州建造战船、培训水军,为战争做准备工作。对此,杜预没有利用自己职务给对方制造任何困难。

杜预还向王濬表示,水军可以根据战争的发展,自行指挥,并建议他尽量减少耽搁,直下建邺,建立旷世之功。到了太康五年(285年),西晋名将杜预逝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成。对于西晋名将杜预来说,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著有《春秋左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其中《集解》对后世《左传》研究颇有影响,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因此,文武双全的杜预,成为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


王濬

最后,王濬(206年-286年1月18日),《宋书》作王璿(王璇),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郡湖县(今河南灵宝西)人。西晋时期名将。西晋泰始八年(272年),王濬任广汉太守时,发兵讨灭益州叛军,升任益州刺史。后因治边有方,被征入朝为右卫将军、大司农。与此同时,西晋大将羊祜建议晋武帝留王濬镇益州,以此助理灭吴大业。因为羊祜的建议,王濬继续留在益州之地,并借助于长江上游地势之利,治水军,以屯田兵及诸郡兵合万余人,大造舟舰器仗,作攻吴准备。王濬这位名将历经七年,建成了一支强大的水军,为晋灭吴之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咸宁五年(279年),王濬上书请求速攻吴国,促成武帝于十一月发兵大举攻吴。次年正月,他益州自成都出发,率水陆军顺流而下。


在晋灭吴之战中,王濬在杜预等人的支援和策应下,顺利攻占西陵、夷道、乐乡、武昌。三月,与另两路晋军同逼吴都建业。在王浑击破了吴国中军主力之后,王濬率先进入建业西石头城,接受东吴最后一位皇帝孙皓的归降,从而成功结束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公元280年,王濬因灭吴功勋卓著,拜为辅国大将军、步兵校尉,封襄阳县侯。此后,王濬在西晋王朝累官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后军将军等。太康六年十二月(286年1月),王濬去世,年八十。总的来说,对于羊祜、杜预、王濬这三位名将,都出生于曹魏后期,并都直接或者间接参与了晋灭吴之战。在消灭东吴之后,羊祜、杜预、王濬这三位名将在西晋王朝加官进爵,可谓声名显赫,从而在唐朝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时,这三位西晋名将都成功上榜。

本文标题: 为什么崇拜羊祜、杜预的不少,崇拜王濬的人却几乎没有 王濬不是也挺具有人格魅力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gushi/30010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好想看小说,好想看小说,有没有推荐啊!!!!如果李世民没有得到诸葛亮的帮助,他能成功统一中国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