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真相毛姆读后感(关于写作 毛姆抖出了家底 读《毛姆自传•总结》)

发布时间: 2024-03-29 00:48:5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4

毛姆,的珍珠项链读后感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公务员妻子借项链、丢项链的故事,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社会本质和豪华糜烂的社会风气,讽刺了小资产...

生活的真相毛姆读后感(关于写作 毛姆抖出了家底 读《毛姆自传•总结》)

毛姆 的珍珠项链读后感

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公务员妻子借项链、丢项链的故事,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社会本质和豪华糜烂的社会风气,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同时塑造了一个虚荣而不失淳朴、勤劳的法国城市妇女形象。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心梦想着过上流社会的豪华生活,特地从朋友那里借来一串钻石项链,并在舞会上出足了风头。但回到家中时她发现项链丢失,为赔偿项链,她和丈夫借了一大笔债,辛苦10年才算还清,最后玛蒂尔德发现当初借来的项链不过是一件赝品。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语言明快优美,人物心理刻画惟妙惟肖,小中见大,从一个侧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腐朽、道德沦丧、思想虚伪,充分显示了莫泊桑敏锐深刻的社会观察力和杰出的艺术才分。

毛姆的精彩人生

在解读毛姆的作品之前,我们先粗略地了解一下他的生平。这样有利于我们理解他的故事特点和写作风格。

今天起我来介绍毛姆的生平,他最著名的书有“月亮和六便士”,“面纱”,以及“刀锋”。

“月亮和六便士”这本小说以画家高更做为原型,在真实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些虚构的内容,讲述了画家疯狂追求艺术的后半生,疯狂到近乎荒诞,在这本书里,毛姆用了第三种写法。

故事情节被毛姆刻意夸张和拔高后,人们对高更有了新的了解。

如果你读过梵高传,你会记得高更对梵高的影响有多么大,当时高更的作品被梵高的提奥卖出了高价,而梵高仍在黑暗中探索着。梵高敬慕高更的才华,有一天半夜高更正在睡梦中,一睁眼看到梵高站在床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把他吓坏了。那之后,他就产生了离开黄房子的念头,他或许是最早发现梵高精神出问题的人。

这里我不详细展开这本书,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来开始探讨作家的生活。

01

1874年1月25日,毛姆出生于法国巴黎的英国大使馆,父亲是一个学过法律的外交官,因此,毛姆的三个哥哥被送到英国去读书,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会回来,毛姆则尽情地享受着母亲的宠爱。毛姆的八岁生日刚刚过完,母亲就患肺结核过世了,快乐的童年时光从此戛然而止。

两年半后,父亲也因胃癌去世,10岁的毛姆一下子成了孤儿,只好回到英国接受伯父的抚养。

以前,母亲会带着毛姆喝下午茶并参加各种社交活动。那时,他常给客人们背诵诗歌,表演节目,他会从母亲的眼神中看到赞赏和骄傲的神情。

伯父家的日子却单调乏味,但此时的毛姆已经学会了隐忍,伯父送他去寄宿学校读中学,活在男性的世界里成了他后来的生活方式。

童年丧母成为作家心灵深处的痛,毛姆由此患上了口吃,这毛病后来伴随了他的一生。

青年时代,毛姆不愿听从伯父让他进牛津大学的安排,他选择了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开始学医,这家医学院专为伦敦的贫民提供治疗。

医学院实习十分繁忙,毛姆在几个月的时间连续接生了 63个婴儿后感觉自己快疯了,他意识到,不能就这样度过一生。虽然特别不喜欢,但他依旧咬牙学完了5 年的课程,拿到了妇产科的执业证书。

在学医的五年里,毛姆课余坚持读书、记录思考,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姆曾经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阅读使他得到疗愈和安慰,使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毛姆说:“我写作是因为忍不住。”助产医师的经历使他写成了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写这本书时,毛姆正沉醉在莫泊桑的小说之中,此书的写作风格就是模仿了莫泊桑。

模仿颇为成功,年轻的毛姆具有了莫泊桑的语气和风格,该书刚上架两周便被一抢而空,这样的结果促使毛姆决定弃医从文。毛姆说:“我要把自己印记在这个时代上。”

毛姆聪明又自律,阅读量惊人,阅读速度也让人叹为观之。他很快通读了莎士比亚、福楼拜、莫泊桑等名家作品,并能熟记书中喜欢的内容。

他记得福楼拜曾对莫泊桑说:“无论你想说的是什么,真正能表现它的只有一句。” 福楼拜的影响贯穿了毛姆的一生。“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虚荣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对付的是你的时刻想要冲出来想要出风头的小聪明。” 他这样提醒自己。

02

毛姆和司汤达以及玛克丽特杜拉斯一样,他们都激情四射,荷尔蒙爆棚,拥有一颗憧憬爱情的童心。

虽然毛姆曾谦虚地说过:" 我从十五岁到五十岁,一直在谈恋爱。我分析自己,四分之一是喜欢同性,四分之三是异性恋。" 但事实上,毛姆在他九十多岁的漫长人生中,一直没有间断过追求爱情,而且他刚好把上面的比例颠倒了过来。

现在人们已经不会将他的行为理解为滥情,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个孤独的作家同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一个探索人性的作家向世界索取温暖的手段。

对于女人,毛姆爱得很少,仅有一个叫苏 · 琼斯的美丽女子,毛姆是剧作家的时候,苏是剧院的女演员,这个女人很漂亮也很风流,此刻风度翩翩的毛姆,也意外的成了苏的小跟班,甘心成为她的若干男人之一。

他们在一起8年以后,毛姆再也受不了这种牵肠挂肚,决定将自己心爱的女人娶回家。然而,令毛姆失望的是,他的这一次难得的“真心”求婚,却遭到了苏·琼斯的婉言拒绝。毛姆买了一个大钻戒满怀期望地向她求婚,结果却被秒拒了,两周后,苏嫁给了伯爵之子。

苏虽然嫁入了豪门,但是她的命运不好,先是因为年轻时的乱来而终身不育,后来又因为自暴自弃身材走样,成了冷宫中的女人。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毛姆,后来他把这个女人写入《寻欢作乐》小说中,苏就是女主角罗斯的原型,这是毛姆描写得最美的女性。

毛姆唯一一次婚姻,娶了西里尔,她是一位贵族家的有夫之妇,看过红与黑的人都知道,当时欧洲的上流社会,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非常混乱。

毛姆之所以找上这个女人,多少又些报复苏的心态,你不是要嫁给贵族做贵妇吗?我毛姆就找个贵妇给你看!

但是毛姆小瞧了这个女人,作为药业大王韦尔康的妻子,西里尔的物质生活奢华到了顶峰,丈夫能够满足她所有的愿望,只有一样给不了,那就是浪漫。

韦尔康是个务实的人,忙于生意,没有时间陪伴西里尔,这让西里尔感觉生活很无趣,当她结识毛姆的时候,她觉得能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的人间才值得。毛姆认识她的时候,西里尔和丈夫已处于分居状态。英国的婚姻法要求分居一年以后方可离婚。

毛姆本来就是一个浪漫的人,很快就和主动凑过来的西里尔搞在了一起。但是毛姆这一次没能全身而退,因为西里尔怀孕了,并且不打算打掉。

毛姆虽然是情场老手,但是也没见过这样难缠的女人。二人的事情最终东窗事发,西里尔的丈夫准备起诉他们二人,无奈之下,毛姆在满心怨恨的情况下娶了西里尔。

也有人说,毛姆之所以结婚,不过是在寻求掩护而已,毕竟当时的英国同性恋是要坐牢的。著名作家的身份,帮助了毛姆。毛姆的这次婚姻以失败告终了,但他成了父亲,有了一个女儿。

在西里尔去世的时候,毛姆还用刻薄的话说道:“我终于不用付赡养费了。”我们知道,英国的离婚法,男人在离婚后,要支付昂贵的赡养费,直到这个前妻再婚。

毛姆对西里尔的恨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的婚姻是在西里尔的谋划下完成,毛姆很生气自己中了圈套,而且西里尔作为一个拜金的女人,毛姆十分瞧不起她。

最终毛姆付出了1栋大房子、1辆劳斯莱斯、每年2400英镑的赡养费(相当于现在的1000万人民币)的代价,与西里尔分道扬镳。

虽然毛姆憎恶西里尔,但是他们的女儿丽莎,却是毛姆的掌上明珠,他恨不得把一切的爱全都给了这个女儿,生怕她受到半点委屈。

毛姆一生的名著很多,收益十分客观,晚年的毛姆已经身价上亿,而且收藏极为丰富,他用这些财富给自己的女儿丽莎置办产业,还对自己的4个外孙进行培养。

但是,毛姆死的时候,却没有将这庞大的遗产留给自己的女儿,而是给了一位30多岁的男仆。

我们可以在毛姆的作品里发现,他笔下的女人,虽然美丽优雅却带着爱情的盲目和愚蠢。正是因为毛姆这样看待女性,他的一生都没有真正享受过美好的异性之爱。

毛姆的长相极其英俊,侧面看可以和雕像比美,但他的身高只有170厘米,这在中国还算可以,但在英国就是半残,再加上口吃的弱点,使他内心深处藏着深深的自卑。

毛姆 74 岁那年,一个朋友同他打招呼说:" 你好哇!宝贝!" 毛姆回答:" 我很好,不过算不上宝—宝—宝贝了!"

有人说:口吃塑造了毛姆的形像,也塑造了毛姆的性格。他喜欢大场面,交际是他的爱好之一,他喜欢坐在人群中默默地观察,但他不能很好地融入人群,即使当他拥有了好莱坞电影明星般的财富和名望时,他依旧内敛而自持,同所有人保持着距离。

只有毛姆自己知道,一个小小的善意就会深深地打动他,他在社交场合很少开口,只是避免暴露声音的颤抖和口吃的毛病。

《人生的枷锁》中,主角菲利皮先天腿脚有毛病,敏感执拗,自我折磨。毛姆的研究者认为,菲利普的跛足,正是毛姆一生中口吃的表达。

说到毛姆的生活,有一个重要人物我们不得不提。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整个伦敦都处于混乱的备战状态,毛姆怀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却因年龄偏大,无法入伍,他不得不向红十字会提出申请。

因为毛姆曾经学过医,又精通法语和德语,所以在红十字会工作派上了大用场。在一群志愿中,毛姆认识了一个来自美国的22岁英俊小伙杰拉德,两人开启了长达30年的关系,这是毛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关系。

1914 年的金秋十月,在一家战地临时医院里,杰拉德一眼认出了这位著名的剧作家,他曾在报纸上见过毛姆的照片。

当时毛姆正在安慰一个受了重伤的英国士兵,那个士兵喊着要水喝,但医生禁止他喝水。“对不起,我能帮你做点别的吗?比如给你家里写封信?”毛姆做这类事情时总是有些蹩脚。“写信?”那个士兵嘲笑他,模仿着毛姆的口音说:“这辈子都别想!”

此时,杰拉德潇洒地走了过来,递给那人一支烟,给他讲了两个笑话,病人的注意力从疼痛上转移之后很快就老实了。

杰拉德比毛姆小十八岁,查阅照片可以看出,他的侧脸很像电影《飘》中的白瑞德。他模样英俊、活力四射、精神抖擞,他身上有种令人神魂颠倒的魅力,粗鲁背后藏着温柔,嘲弄之后又有温暖,还有他性感的嘴唇和漂亮的灰眼珠。他是个及时行乐的人,却脾气极好,他的脾气抵消了毛姆的易怒和反复出现的抑郁。

虽然杰拉德放浪形骸,但他和毛姆的足迹遍布了世界各地,跟杰拉德一起出行成为毛姆最愉快的事,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

每次旅行,无论在人声鼎沸的酒吧里,还是在茫茫大海的游轮上,杰拉德开朗快乐的性格总能使他很快融入到人群之中,并搜集到各种各样的故事,之后,他再复述给沉静孤独的毛姆,杰拉德攫取故事的能力很强,表达能力又好,因此,毛姆的很多小说题材都是杰拉德提供的。

就这样,杰拉德成为毛姆的秘书、情人,尽管杰拉德给毛姆惹出不少麻烦,而且他对毛姆也不是百依百顺,但这并不妨碍毛姆对他的依恋和亲近。

杰拉德51岁时逝世了,他的死对毛姆打击很大。之后毛姆又对秘书艾伦产生了感情和依赖,然而艾伦对毛姆没那么纯粹,他一直挑拨毛姆与女儿的关系,说毛姆的女儿是他前妻的私生女,毛姆离世后,女儿只获得了一套房子 ,其余所有的遗产都被艾伦继承、挥霍。

毛姆是个专一的作家,他似乎很擅长写一种人。

1903年2月22日,毛姆的戏剧《一个体面的男人》在剧院上映,他的家人和朋友们都前来捧场,这部剧取得了意外的成功,观众的欢呼声和掌声久久不息,毛姆却紧张得脸色发白。

1911年,37岁的毛姆越来越不满足自己剧作家的身份,他再次把热切的期望寄托于小说,于是决定暂时退出戏剧圈,开始酝酿一本具有自传意味的小说《人性的枷锁》。这部小说于1915年8月出版,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喜爱,从此毛姆以著名小说家的身份活跃于欧洲文坛。

无论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画家、《刀锋》中的拉里、还是《人性的枷锁》中的菲利普都是一脉相承的,虽然他们的职业、社会地位、时代背景不同,但在他们身上,你可以找到共同的疏离感,他们均是世俗世界的“局外人”,拒绝被融入到主流社会,但内心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绿洲。毛姆的内心和他笔下的人物是息息相通的,这也是文学的微妙之处。

但我更喜欢他的《毛姆的读书笔记》,他评价《呼啸山庄》,剖析狄更斯,字里行间透出非凡的智慧,他的见解是一流的,不像他自己说的 “我只是站在二流作家的前列。”

毛姆不主张学习写作理论,他是那种在游泳中学习游泳的人,吃透喜欢的作家,对他们的手法细嚼慢咽,直到消化吸收和自己融为一体,然后,他一炮打响,突破了重围。

毛姆晚年享有很高的声誉,英国牛津大学和法国图鲁兹大学分别授予他颇为显赫的“荣誉团骑士“称号。同年1月25日,英国著名的嘉里克文学俱乐部特地设宴庆贺他的八十寿辰;在英国文学史上受到这种礼遇的,只有狄更斯、萨克雷、特罗洛普三位作家。1961年,他的母校,德国海德堡大学,授予他名誉校董称号。

1965年12月15日,毛姆在法国里维埃拉去世,享年91岁。骨灰安葬在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内。死后,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建立了档案馆以资纪念。

研己录-读句 毛姆(下)

随着我们年岁的增长,我们会日益意识到人类的错综复杂、前后矛盾和不通情理;这就是那些本来应该比较适当地去思考一些更为严肃的主题的中老年作家把他们的心思转向想象中的人物的琐事的惟一借口,因为如果对人类的研究应当从人入手的话,那么比较明智的方法显然应当是去研究小说中的那些前后一致、有血有肉的重要的人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没有理性、模糊不清的形象。 《 寻欢作乐 》

自问:如果找寻人生活法的参照坐标,一样是这个原则,一生中前后一致,有血有肉,活得清醒,理性,聪慧的历史中的重要人物。

美是完美无疵的,而任何完美无疵的事物也只能吸引我们一会儿工夫(这就是人的本性) 《 寻欢作乐 》

自问:什么事物值得吸引我们足够久的时间?

我的生命史又翻过了一页;我觉得自己距离那谁也逃脱不掉的死亡又迈近了一步。 《 月亮和六便士 》

自问:每天都暗示自己一次会更珍惜时间,它是唯一的珍宝。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 。《 月亮和六便士 》

自问:你如何理解并享受这种孤独?

有谁可能完全无视别人吗?人生在世,事事有赖于他人。想要只为自己、只凭自己而存活,这是反常乖戾的企图。你早晚会生病,疲惫和老迈,那时你就得爬着回到群体中去。当你从心里感到对安慰和同情的渴望之际,你难道不会羞愧?你试图做的是件并无可能的事。或早或晚,你心中的人性会企盼与人群的共同联系。 《 月亮与六便士 》

自问:你如何处理独处与群聚的人性需求?

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会与别人完全相同,最多只有某种程度的相似而已。如果认为这些对我具有重大意义的书,也该丝毫不差地对你具有同样的意义,那真毫无道理。虽然,阅读这些书使我更觉富足,没有读过这些书,我一定不会成为今天的我,但我们请求你:如果你读了之后,觉得它们不合胃口,那么,请就此搁下,除非你真正能享受它们,否则毫无用处。 《 书与你 》

自问:享受你所读的书,因为它们令你的头脑与精神都变得富足。

“同样在这个年纪,你知道自己再也不能虚掷这个由反复无常的命运送来的机会,不出五年,或许六个月,这一切都会结束。生活是单调的,灰色的,而快乐是珍奇而稀有的。我们的死亡是漫长的。” 《 木麻黄树 》

自问:最不能虚掷的就是光阴。一想到漫长的沉睡一天天靠近,我就更迫切去做最代表我想法的事情。

但是有一件事我还是清楚的:人们动不动就谈美,实际上对这个词并不理解;这个词已经使用得太滥,失去了原有的力量;因为成千上万的琐屑事物都分享了“美”的称号,这个词已经被剥夺掉它的崇高的含义了。 《 月亮和六便士 》

自问:慎重的使用美。

钱能够给我带来人世上最最宝贵的东西——不求人。想到现在只要我愿意,我就能够骂任何人滚他妈的蛋,真是开心之至! 《 刀锋 》

自问:金钱是你的终极目标吗?还是你达到目标的一个工具?

只要有勇气,人比想象中的自己更自由。

自问:你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付出勇气?

请不要以为享受就是不道德。

享受也不一定是庸俗和满足肉欲的。

理性的享受和愉悦,是最完美、最持久的

《 毛姆读书心得 》

自问:你在哪些方面是理性的享受与愉悦?你认为它完美吗?持久吗?

西西弗斯触怒众神,众神惩罚他,令他将一块永远上不了山顶的巨石推上山顶。于是,西西弗斯每日周而复始地推动巨石,徒劳地消耗生命。在相当漫长的时光里,西西弗斯是绝望、煎熬又痛苦的。直至某天,他突然在无休止的重复当中,感受到了美——粗粝的兽欲、原始的力量。这种美的发现,令他不再将推动巨石视作苦难,于是苦难也就即时终止了。 《 月亮和六便士 》

自问:聚焦于生活与工作中的美,当下心态的转换就中止了苦难。

艺术家——画家、诗人或音乐家,以其崇高的、美好的创作装点世界,满足人们对美的感知。不过其创造性与性本能相似,都带有粗野狂放的一面。在将其杰作展示给世人之时,艺术家也将自身更加非凡的天赋呈现于世人面前。探究艺术家的秘密有些像阅读侦探小说。它是一个谜,如鸿蒙宇宙一般,妙就妙在无解。 《 月亮与六便士 》

自问:活着的目的之一应该是传递自我对美的认知。

好不容易发现了自己的平庸,但却为时已晚,这才是最残忍的事啊。 《 人性的枷锁 》

自问:当发现自己平庸的那天起,你就有机会变得不平庸。关键取决于你对于平庸的态度和将要采取的行动。

一个人的境界在享用大餐时最能体现。 《 作家笔记 》

自问:美食当前,你聚焦于什么?

哲学让我们能平静地做些我们实在不想做的事儿。 《 作家笔记 》

自问:你实在不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们都认识为了乐趣而博览群书的人。他们狼吞虎咽读书的样子就如同芝加哥的一种吞食家猪的机器,只不过他们的另一端并不会产生出香肠来。我们也认识在美术馆里虚度时光,进行愚蠢沉思的人,他们比抽鸦片的人好不到哪里去,甚至还更糟,因为抽鸦片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感到洋洋自得。感受的价值在于它的效果。圣特雷萨一再坚持这一点:与神性融为一体的心醉神迷只有在能激发出更伟大的创造力时才是宝贵的。无论审美感受是多么美好多么微妙,它的价值只有在能够唤起行动的时候才得以体现。 《 西班牙主题变奏 》

自问:所有的阅读与审美活动会激发你的创造灵感与行动吗?

艺术家要求的并非是财富本身,而是财富提供的保障:有了它,就可以维持个人尊严,工作不受阻挠,做个慷慨、率直、保持住独立人格的人。 《 人生的枷锁 》

自问:你是否期待成为一个慷慨,率直,保持住独立人格的艺术家?

时间,正因为它稍纵即逝,时间,正因为它一去不返,所以它是世间最珍贵的财富,而虚掷光阴则是可以令人纵情其中的最精美的消遣。 《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 》

自问:你有值得虚掷光阴的事情吗?

“人类需要某种能在一段时间内使他们全神贯注的东西,某种逾出常规,使他们凝神谛视的东西。而伟大的艺术则不止给人片刻的振奋。它是其种增强灵魂的自我实现的东西。它不但以它给人的那种直接的愉悦来证明自己的意义,而且以它对人深层意识的(自我实现的)训练作为证明。这训练并不能和那种愉悦截然分开,因为后者正是因前者而引起的。它使灵魂一一包括它深处那最基本的自我转变为价值的永久性的实现。” 《 巨匠与杰作 》

自问:什么作品会激发你灵魂层自我实现的需求?你梳理过吗?

热情溢于言表,乃是缺乏教养的表现。热情冲动,绝非绅士应有的风度,让人联想到救世军吹吹打打的哄闹场面。热情意味着变动。 《 人生的枷锁 》

自问:要理性的热情。变动意味着没有长性。

你为什么以为美——这种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就像水边的石子一样,任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意拾起?美是一种美妙而奇异的事物,要由艺术家饱受灵魂的折磨,从世上的混沌中塑造出来。美被艺术家造就之后,也不是给所有人知道的。要想认出他,你就得重复艺术家所经历的一番冒险。它是艺术家唱给你的一段旋律,要想在自己心里重新听到,你就需要知识、敏感和想象力。 《 月亮与六便士 》

自问:艺术家创造美,除了技能,认知,同样需要知识,敏感和想象力。

当爱与责任合而为一,你就受了上天的眷顾。你会享受到一种无法言表的幸福。 《 面纱 》

自问:你有那些事情真正做到了爱与责任合而为一?

要让一个幽默家把他(或她)想出来的趣事藏在自己肚子里,这可太勉为其难了。而有时候,逗乐中不带一点儿恶毒也是很难的。慈悲心肠毕竟不怎么带劲儿。简十分注意观察别人的可笑之处,包括他们的自命不凡、矫揉造作、虚情假意;值得称道的是,凡此种种,都让她觉得有趣,而不是讨厌……即使在其最尖刻的话语中,我也看不出有什么恶意;她的幽默,是建立在天资和观察的基础上的,幽默本该如此。 《 巨匠与杰作 》

自问:建立在天资和观察基础之上的幽默,才是真正的善意。

我总觉得有些人没有出生在正确的地方。偶然的命运将他们丢到特定的环境里,但他们总是对某个不知在何处的家乡念念不忘。他们是生身之地的过客,从孩提时代就熟悉的林荫小径,或者曾在其中玩耍过的热闹街道,都无非是人生路上的驿站。他们始终把亲友视如陌路,对平生仅见的环境毫无感情。也许正是这种疏离感推动他们远走高飞,去寻找某种永恒的东西,某片能让他们眷恋的土地。 《 月亮和六便士 》

自问:什么是你念念不忘的异乡?

往昔的智者们都认为只有知识的快乐最令人满足而且最能持久。养成阅读的习惯实在受用无穷,很少运动能让你在过了盛年之后仍能从其中获得满足;除了独人牌戏、打棋谱、填字谜外,很少有游戏能不需同伴而独个人玩,阅读就没有诸如此类的不便,几乎没有一种工作能像阅读这样随时随地可以开始,一旦有要紧事不得不做时,又能立刻放下。 《 书与你 》

自问:在你的生活中,除了阅读习惯的养成,还有哪些值得陪伴终身?

他是我偏爱的小说家。我喜欢他那种朴素而恰到好处的写作方式,还有他冷静、精确的心理分析。他以慧眼深究人心的运作。斯汤达尔最欣赏人所能拥有的一种特质就是——精力,在他所创造出的众多角色中,他最费心血深研、最慎重落笔的,就是那不允许任何事物妨害他们去实行自己强烈意愿的人。 《 书与你 》

自问:读斯汤达尔以及学习其笔下实行自己强烈意愿的人。

安之若素的外表下分明有某些截然相反的戏剧性东西。 《 月亮和六便士 》

自问:你的戏剧性的东西是什么?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是由环境决定的。他们在命运的拨弄面前,不仅逆来顺受,甚至不能随遇而安。我尊重这些人,可我并不觉得他们令人振奋。还有一些人,他们把生活紧紧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似乎一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生活。这样的人虽然寥若星辰,却深深吸引着我。 《 生活的道路 》

自问:做廖若星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生活的人。

天才的独特情况:一般说,来自我中心虽是每个人在幼儿时期都有的品性,但只有天才到了青春期之后才会保持这种品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病态”。正因为有这种“病态”,他们才比普通人更具旺盛的精力,就像用不加水的肥料种出的瓜比普通的瓜更甜,因为那些有毒的成分反而会使瓜的茎叶长得更为茂盛。 《 毛姆读书随笔 》

自问:你在哪些方面有异于常人的品行?你在哪些方面比普通人更具旺盛的精力?

我旅行是因为我喜欢到处走动,我享受旅行给我的自由感,我很高兴摆脱羁绊、责任和义务,我喜爱未知事物;我结识一些奇人,他们给我片刻欢愉,有时也给我写作主题;我时常腻烦自己,以为借助旅行可以丰富个性,让我略有改观。我旅行一趟,回来的时候不会依然故我。

自问:用你的方式记录旅行,其实是记录了一个不会依然的故我。找到你独有个性的写作方式。

当一个作家专注于一个主题并完成写作之后,他会对这一主题感到厌倦,再也提不起任何兴趣。此时的他就如同一条蜕了皮的蛇。曾经吸引他的主题不再是他的一部分,钻研这一主题时充斥在他心中的感情也已经死去,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再次体验。 《 西班牙主题变奏 》

自问:在生活与工作中,你是否都有这样的体验?

因为艺术是情感的流露,而情感所说的语言,则是每个人都懂的。 《 月亮和六便士 》

自问:在你的艺术创造中,你希望表达怎样的个性语言?

亚伯拉罕没有性格?我想只有非常有性格的人,才会在发现别的生活方式更有意义之后,只经过半个小时的考虑,就毅然抛弃原本蒸蒸日上的事业。而事后从来不懊悔突然踏出这一步,那就更有性格了。 《 月亮和六便士 》

自问:你发现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了吗?

作为一名坚定的犬儒主义者,我对人类的愚蠢抱有极大的宽容心。

自问:对愚蠢的人和事抱有宽容之心。

依我看,在艺术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艺术家的个性。其个性若是独特的,他即使有一千种缺点我也乐于谅解。 《 月亮与六便士 》

自问:你如何在艺术创作中表现独特的个性。

一个人只有主观武断才能统治别人。 《 作家笔记 》

自问:你需要在什么场合与情景下主观武断?你需要统治别人吗?

人生实在太奇妙了,如果你坚持只要最好的,往往都能如愿。

自问:规划最好的,创造最好的,梦想最好的,实现最好的。因为你自己足够好,所以最好的才配得上你。

我真想能够使你懂得,我向你建议的生活要比你想象的任何生活都要充实的多。我真希望能够使你懂得精神的生活多么令人兴奋,经验多么丰富。它是没有止境的,它是极端幸福的生活。只有一件事同他相似,那就是当你一个人坐着飞机飞到天上,越飞越高,只有无限的空间包围着你,你沉醉在无边无际的空间里。你是那样的欢乐,是你对世界上任何权力和荣誉都视若敝履。 《 刀锋 》

自问:只有精神上的高度与自由值得追逐。

个人的思想是根本孤立的,认识到这一点极有益。我们只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意识,无法确定他人的意识。我们只能透过自己的个性认识世界。因为别人的行为与自己相似,我们就推测他们与自己相似,但最后却发现他们并不如此,叫我们大吃一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惊讶地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如此之大。我已经基本相信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 作家笔记 》

自问:如果早些意识到每个个体的独一无二,就应该更加珍惜孤立的个人思想。不断的自我完善成为一件乐此不疲的事。

一个人要转型有各种可能,方法也有许多。有些人只需要一个刺激,一如岩石遭遇湍流便化为碎片;有些人则发生于潜移默化中,就像滴水也可能穿石。 《 月亮和六便士 》

自问:你的转型是只需要一个刺激还是潜移默化?

我从不与人争,没有人值得我与之争;我爱自然,其次爱的是艺术;我向生命之火伸双手取暖;火快烧残了,我也准备离去。

自问:我爱自然其次爱艺术。我乐于用我一生的时间和自有的方式感受,记录,表达,传递自然与艺术带给我的力量与享受。

米开朗琪罗神志清明而健康。他那些伟大作品有种属于崇高的镇静;但这些画美则美矣,却令人心神不宁。我不晓得那是什么。它让我感到不安。它给我的感觉就像你紧邻着一个你知道空无一人的房间,但你不知道为什么却提心吊胆地觉得有人在。你会骂自己笨,你知道那只是神经过敏——不过,可是……没一会儿,你再也无法抵挡恐惧笼罩自身,你被看不见的恐怖攫住而无能为力。 《 月亮和六便士 》

自问:你如何解读那些崇高而镇静的艺术作品?你又如何解读带给你不安的事物?你的恐惧会来自哪里?

不过我想每个人对激情的观念,都取决于他个人的特质,因此人人都不一样。 《 月亮和六便士 》

自问:你的个人特质与激情是怎样的?你如何凸显出个性的不同?

我要走遍世上每一条路,

经历深沉的悲伤/莫名的哀愁/无尽的喜悦,

只求放手一搏/体验人生,追求灵魂中的星辰.

《 刀锋 》

自问:你活在追求灵魂中的星辰之路上吗?记得放手一搏。

毛姆的人生观

        毛姆的人生三书中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人生三书是我命名的,《月亮与六便士》、《人性的枷锁》、《刀锋》都在探索人生的主题),不知道他别的作品还是不是这个套路,所以暂且这么叫)。我个人觉得《刀锋》不怎么样,作者用自己的真名陈述了自己经历的一件“真人真事”,我不知道可不可认为是这有点类似于那种鬼影实录的伪纪录片,因为不着有点不敢相信,毛姆自己的作品以及所亲生经历的事情都会这么奇怪,而且还是如此的相似。
     《刀锋》又一次给我们读者展现了一个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偏偏要去晃膀子的退役飞行员。男主人公拉里,原本是个很正常的人,当然这种正常也是只在常人眼里。当参军退伍回来后,和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即将举行婚礼的时刻,突然一反常态,不想结婚了,而且也不要女方给自己安排的稳定工作,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连他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总之,现在生活不是他想要的。当然所有人大惑不解问他原因的时候,他的回答是他不想工作,也不想结婚,他想去晃膀子。一开始我也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从后来他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他所谓的晃膀子其实就是什么都不想做,但也不是完全的无所事事,他要思考人生。拉里人生态度的转变,来自于他在参军时,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战友惨死在自己眼前,这给了他思想上很大的冲击。不是那种简单的战后创伤后遗症,而是他需要思考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书到了最后也没个出个确切的答案,拉里为了追寻人生的意义,看了很多的书,去了很多的地方,最后在印度找到了自己的道,至于这个道到底是什么,不好说,最少他活明白了,他知道自己要什么。

       毛姆在他的人生三书中,不断的用一些超乎常人理解的行为来表达他的人生观。《月亮与六便士》中,男主思特里克兰德为了追求纯粹的梦想,他的梦想确实很纯粹,他可以在四十岁高龄开始学作画,甚至不惜抛妻弃子,舍弃家庭工作财富名誉,什么都可以不要。即使自己再怎么穷困潦倒,他从来不卖自己的画,哪怕是别人看看也不行,他从来不去上专业的培训课程,用主人公自己的话说,那些人根本不懂什么是美,就是这么任性,这么傲娇。他完全沉寂在自己的美术世界里,用画笔诠释自己对美的理解,诠释生命与灵魂。

     《人性的枷锁》,这书有点自传性质,作者用自己生活经历来诠释对人生的理解,菲利普天生坡脚,被冷漠刻薄的伯父收养,在生理缺陷的影响下,内心带着自卑的同时,也对很多事情产生了怀疑。他把伯父对上帝那种虔诚的宗教信仰看成是可笑的东西。他反抗体制教育,一心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他在迫于生计在伯父的安排下做过会计学徒,不久便知道自己不适合这种沉闷的办公室生活,在朋友的怂恿下,开始了美好憧憬的绘画之旅,虽然在得知自己天赋有限,果断弃学之后遭到伯父的严厉指责,但这个过程给了他很多美好的回忆,然而求学失败后,他再次迫于生计最后决定做自己父亲的老本行——医生。在多次人生选择之后,他虽然说不上多么热爱行医,但好歹这份差事以后能为自己安生立命。菲利普在经历了诸多人生打击之后,渐渐明白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而他的答案就是决定在和阿特尔涅•莎莉结婚的时刻,他知道那些当初无比向往的征服星辰大海的美好愿景其实也不过如此,还是踏踏实实的过日子比较好。从梦想回到了现实。

       说了这么多,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我想其实在他的短篇小说精选集里那篇《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中给了一个最确切的答案。故事情节跟《刀锋》很相似,也是一对本来门当户对的佳人在即将结婚的当口,因为男方家里生意出了问题而导致破产,而男主为了让女方过上好日子,只能推迟结婚的日期,并为了赚钱到了塔希提岛工作(请注意又是塔希提岛,在月亮与六便士中,男主思特里克兰德最后也是隐居到这里来作画的。)。一开始还跟自己的未婚妻保持紧密的联系,慢慢的就没那么频繁了,字里行间也变得很冷淡。为了搞清楚事情的原委,爱德华的好友贝特慢受爱德华未婚妻之托来到塔希提。爱德华表面没什么变化,唯一的变化是他不想再回去了,也不想跟未婚妻结婚了,不是始乱终弃,更不是爱上了其他人,虽然他在塔希提确实另找了一位,但这不是他不回去的原因。他和好友贝特慢有一段对话道出了作者的心声。

       我好像看到了两年以前的我。同样的假领,同样的皮鞋,同样的蓝色西装,同样的精力充沛。一点不错,同样也是立下了壮志。天哪,我那时候劲头儿多么足啊!这地方那种半死不活的办事方式叫我的血液都沸腾起来了。我各处走了走,不管走到哪儿都看到前途大有可为,可以大干一场。这里是能够狠做大笔买卖的。这里的椰子干为什么要用麻袋装到美国再榨油呢?我觉得太荒唐了。如果在当地提炼,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又省了运费,不是合算得多吗?我好像已经看到巨大的工厂在岛上巍然耸立起来。还有这里加工椰子的方法我也觉得笨得要死;我发明了一种裂壳剥肉的机器,每小时可以加工二百四十只椰果。这里的港口也不够大。我计划扩建港口,再组织一个辛迪加购置土地,为到这里来的旅客兴建两三个大旅馆,带露台的住房。我还有一个为从加利福尼亚州招揽游客而改善轮船服务行业的方案。二十年之后,这里再不是这个半法兰西式的懒洋洋的帕皮提小镇了,我看到的是一个美国式的繁华城市,十层高的大厦、电车、剧场、歌剧院,还有股票交易所和一位市长。”

      “你要干啊,爱德华。”贝特曼喊了一声,一下子兴奋得从椅子上跳起来,“你既有策略又有本领。我说,你可以成为澳大利亚和美国之间最富有的人了。”爱德华咯咯地笑了。“可我不想。”他说。“你的意思是说你不想要钱,不想发财,发几百万的大财?你知道你可以拿这笔做什么吗?你知道它能带给你什么权力吗?如果你自己不把钱放在眼里,想想你能用它做什么,为人类的繁荣开辟新渠道,给成千上万的人创造就业的机会。你刚才那番话在我脑子里唤起一幅幅的图景,弄得我都发晕了。”“那么你就坐下吧,我亲爱的贝特曼。”爱德华笑起来,“我的椰果破碎机永远也不会有人使用,据我看来,帕皮提懒散的街市上也永远不会行驶电车。”贝特曼咕咚一声坐回到自己的椅子上。“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他说。“我也是一点点才明白的。我逐渐喜欢起这里的生活来,喜欢这里的安闲懒散,喜欢这里的人们,他们个个性格温顺,永远带着欢乐的笑脸。我开始思索起来。我以前从来没有时间考虑到这些事。我也开始读起书来了。”“你从来就没有停止读书啊。”

      “我那时读书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在谈话的时候能够卖弄自己。我为了学问而读书。在这里我学会了为兴趣而读书。我学会了聊天。你知道吗?聊天是生活中一个很大的乐趣。但是聊天需要闲暇。过去我一直太忙碌了。逐渐地,过去对我非常重要的那种生活开始变得毫不足道了,庸俗不堪了。那种没时没晌的挣扎奋斗、忙忙碌碌有什么用呀?现在我一想起芝加哥就看到一座灰暗的城市——到处是石头砌的房屋,就像一座监狱——和无尽无休的喧嚣吵闹。而所有那一切活动到底是为什么呢?在那里人们能够享受到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吗?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来难道就是为了这个——匆匆忙忙地赶着上班,一小时也不停地从早忙到晚,然后急着回家,吃晚饭,再上剧场?难道我就必须这样虚掷我的青春?要知道,青春是转瞬即逝的,贝特曼。当我年老的时候,我还能盼望什么呢?还是那一套——早上匆匆忙忙地上班,一小时也不停地工作到天黑,然后赶回家去吃晚饭,上剧场吗?如果想赚钱的话,这倒也值得一做;我不知道,这要看一个人的天性了。但是如果你不想赚钱的话,还值得这样做吗?我自己的生活想过得比这个更有意义一些,贝特曼。”

       “你认为这些你在芝加哥得不到吗?”“或许有人能得到,我可不成。”现在轮到爱德华跳起来了,“我告诉你,每当我想起过去那种生活的时候,我就感到毛骨悚然。”他激动地喊起来:“想到我幸而逃避掉的危险,我简直吓得发抖。我以前从不知道我还有灵魂,直到在这里我才找到。如果我一直是有钱的人,我就可能永远失去灵魂了。”

    “你在生活中最珍贵的是什么呢?”

    “我恐怕你会笑我的。真,善,美。”

     “别忧伤,老朋友,”爱德华说,“我并没有失败。我成功了。你想象不出我多么热切地想投入生活,生活对我来说多么充实、多么有意义。当你同伊莎贝尔结婚以后,有时你会想起我来的。我将在珊瑚岛上盖一所房子,我要住在那儿,照看我的椰子树——用他们用了无数年的老法子取出椰壳里的果肉——我将在我的花园里种植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我还要捕鱼。有的是工作让我不得停闲,我不会感到厌烦无聊。我会有我的书籍、伊娃,也有孩子——我希望,更重要的是,我会有千变万化的海洋、天空,清新的黎明、灿烂的落日和壮丽辉煌的夜晚。我会在不久以前还是一片荒野的土地上开垦出一个花园。我将会创造出一些东西来。岁月不知不觉地流逝,当我年纪老了,回首一生,我希望我过的是朴实、宁静、幸福的生活。尽管没有什么大作为,我将也是在‘美’中过此一生。你是不是认为我满足于这一些东西太没有志气了?我们知道,假如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丢失了自己的灵魂,那他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认为我已经获得了我的灵魂了。”

       贝特慢的强辩很大程度上是受人之托劝爱德华回到自己的未婚妻身边,但他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是,在他受邀来到阿诺德·杰克逊家里吃饭看到窗外美景陶醉之时,正如阿诺德·杰克逊对他说:一个人很少面对面地看到美,好好看看吧,亨特先生,你现在所看到的以后再也看不到了,因为这一时刻转瞬即逝,但是它在你心里将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你接触到了永恒。”

       当我们偶然看到一处美景之时,那一刻真的是感觉神心荡漾,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那一刻便是生命的永恒,不需要用语言来形容,也不需要用相机记录,因为你知道,这种东西在一瞬间撞开了灵魂之门,这一刻时间仿佛停止了,周边的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哪怕多年之后,它也会让你回味无穷。

       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什么是生活的美好,一个凹凸有致曲线优美的美女,一俩宝马设计的概念车,一幢与自然风光融合一体的别墅建筑,一处鬼斧神工的天然美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式,结合了大量艺术大师的美术馆等等,生活中处处都是这些美,要善于去观察和体味生活。而如果能感受到这些真、善、美就能真正明白生活的可贵之处。
本文标题: 生活的真相毛姆读后感(关于写作 毛姆抖出了家底 读《毛姆自传•总结》)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870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北方的河张承志读后感(北方的河读后感)《血疫》读后感800字(血疫读后感5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