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关雎读后感(关雎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3-19 06:45:2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9

诗经读后感,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诗经读后感...

诗经 关雎读后感(关雎的读后感)

诗经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诗经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诗经读后感1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的首篇,它是青年对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的痛苦和想像求而得之的喜悦。掀开《诗经》页,映入眼帘的这首《关雎》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听着似从遥远的天穹飘来的吟咏声,一幅幅美妙的画卷随之在舒展开来,我好似又回古老的年代,正沿着碧草青青的河床地向上行走着,走进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中,小岛正伫立在河湾的,若隐若现。是声音远远地,欢快?难道这传说中的雎鸠鸟吗?思绪陷入美妙的遐想之中,爱情的故事便姗姗而来…

诗经读后感2

  诗经里的植物,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就存在了。它们经历了无数战乱,看着无数朝代兴起、灭亡。每一粒种子,都是岁月的沉淀。在无数次面临灭绝的灾难到来时,它们都努力的活了下来,活到了现在,让我们见到了他们的模样。如果植物也有宗亲,那“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少女手中有荇菜,它的后世说不定就在我们面前,安静、坚毅地长在那里。

  这是一本不正经的写植物的`书,很久之前,人们赋予了它们不一样的名字,各式各样的含义;今天,我们可能依旧在用这些名字,可是却忘了名字背后的故事。不知道哪个思念远方丈夫的女子在树下、在河边发出的忧思…

  但是,不知道是这本书的问题,还是转换成电子版时出现了纰漏,有很多错别字,很影响阅读。

诗经读后感3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不是从前那天真到可耻的誓言,而是我们心里曾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唱过的歌谣。

  欲望总会占领人心的某些领域,但并非无法触碰。当我们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来人世间为了什么,一切就会清楚了。经典之作,固然有经典之处,而《诗经》却恰恰写尽了人心所向,世间所恼。

  这是一本受益终身的良书,它沉浸在人类内心深处,并得到永恒!

诗经读后感4

  古人有古人的诗,我们有我们的教材。古人之所以用诗歌教学,是因为它们真实也不失优美,描绘出了当时的情景。而《诗经》一书从千万本古文中被精挑细选后成为了贵族教材,想必有多么优美。

  古代的诗文真是精彩。如《诗经·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写出了水草上结满了白霜;《满江红》中“壮怀激烈”写出了作者当时的悲壮情怀。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我们如果多读古文,自然会出口成章。

诗经读后感5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受启发:我们应该好好读书,好好学习,不让家长和老师操心;也要尊重师长,团结友爱;学习时更要抓紧时间,讲究效率。比如:在托管的时候,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在校时间,最好在学校把作业全部完成,然后再干别的事情。在家也是一样,不要让家长催促,应该自觉主动地做到快速、认真、高效地完成作业,写完就可以安心地去玩。

诗经读后感6

  不知何时开始读《诗经》,但今天终于读完了,由于同时读三本书,在家读《沈从文散文集》、在办公室读《中国人的修养》和《诗经》,导致比较零散,不系统,没有连贯性。

  加之古文功底薄弱,离开注释基本读不懂,连一知半解都达不到,所以,《诗经》虽美却不能领会,能记住的还是常见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两句。感受是:中华经典需多读多背;不能同时读多本书。

诗经读后感7

  《诗经》给人一种神秘、古老、穿越千年的美感。它美在自然纯朴,没有过多的华丽词藻,只有娓娓道来的清新自然。

  读一篇《诗经》,仿佛看到青石板上的涓涓细流;仿佛嗅到流转千年的竹筏依旧的清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朦胧婉约美,淡淡的清香如一杯清茶,回味了几千年。我常想:千年之前的当年,一见倾心的伊人该是多么的美丽动人,素心相赠,在水一方的伊人,又是否明白?

  读《诗经》,心的上空一片晴朗,阳光如桃花般的明艳动人。

  透过《诗经》行走在这些字里行间,我学会了如何更淡然的去领悟人生内涵,更深刻的理解人生哲理。

诗经读后感8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读《诗经里的植物》,长见识了,世间的植物也像人一样,表字、郡望、职官、谥号都具备了。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颜如木槿,体态柔美,举手投足,无不优雅,待人接物,无不贤淑。木槿花朝开暮谢,却独具风韵气质,这许就是我一直想种一株的原因了。

  不读《诗经》,不知万物有灵。这些稚嫩真实的文字中不知藏了多少懵懂纯粹,浮华激情。

诗经读后感9

  《氓》的女主人公在性格阴柔之美以外,还有几分阳刚之气,而《采薇》中的征夫阳刚、自豪在身,但仍然难以抑制自己的思乡之情,昔日的“杨柳依依”与今日的“雨雪霏霏”对比,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x》)的忧惧心理,真有几分阴柔之美。

诗经读后感10

  《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

  读了《诗经和礼记》我感受到了诗经很经典,所以流传到了现在。孔子就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意思就是不学习?诗经?就不懂得怎么说话,不学习知识就不懂得为人处事。啊!原来诗歌这么有魅力而又高尚。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感受到了古人的浪漫......我一直不太喜欢背古诗,因为根本就体会不到诗意和优美,所以我要先体会诗意再感受它的优美,抱着欣赏的态度去背古诗,这样我才能叩开诗歌之门,感受诗歌的美好,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诗经读后感11

  二千年前古人的诗作清纯如稚子,在今天重读这些作品就如同从喧闹嘈杂的都市走进静幽的原始山谷,精神为之清西装革履西装革履爽。

  现代无诗,因为无童心,因为无稚趣,因为太多的伪装。现实中童心是不被看好的,人们都现实的变了态,就象盆中的病梅,只为世利活着,那里还有真性情。

诗经读后感12

  “好物趣者,如我,则是在诗经的广阔世界里,看到其中夹杂的点点妙趣,所谓“思无邪”里一点自然的物性,出于一点好奇的,还想把如小小书签一样轻微的自己夹入其中。”

  同样写植物,更喜欢汪老的“返璞归真”式,把花草最本真的面貌还原于读者,“诗经里的植物”如上段摘自作者述,更多是作者自我精神世界具象化于植物,“矫情味”浓了一些,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并不是要比较什么。还是感谢作者给我了一个悠哉文艺的午后,“不读诗经,不知万物有灵”诗经还是很美好的,一定会把诗经再细细的品读一遍。

诗经读后感13

  《氓》的叙事结构模式属于“直线型”的(按照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叙述),在顺叙结构中穿插了“补叙”。《采薇》的叙事结构模式属于“网状型”的,在倒叙结构中穿插了“直线型”。正因为诗歌结构美展现了力学价值,彰显力道,所以成为具有厚度的传世名作。

  《氓》除了具有主题美和结构美以外,还具有语言美和音律美等待,只要我们注意比较鉴赏,就会有新的发现,有新的感受。

诗经读后感14

  所有的植物自有一种光华,人类无能执掌它的内心,只好用自己的心情去阐释,这是一种诡秘的一厢情愿。

  《诗经》里的植物,可以使人们更容易想象我们远古文明生成的场所:心里的一爱一恨、容颜里的一颦一笑、山风里的一呼一吸、雪雨中的一飘一落,虽然已经相隔差不多两千五百年,但似乎因着这层阅读的心路历程,使我对生活于其中的家乡土地、山川河流,突然间觉得比之眼前所看的,要更为厚重,更为缥缈,更为神秘。

  艾蒿、飞蓬、荠菜、旱柳、桑陌、白杨、芍药、郁李、桃花、腊梅、古柏……这些在《诗经》里面或清明或朦胧的植物,将很多曾经熟悉的美丽推到我们面前,原来我们已经忘记了它们很久,原来我们的童年曾经十分富有。

关雎的读后感?

这是么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
  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
  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
  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
  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
  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
  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
  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读关雎有感

  《关雎》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学《诗经》中的名篇,是描写我国古代男女青年爱情的杰作,我反复读过之后颇有感慨, 读关雎有感精选范文 。

  请看这首诗的内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的开篇一下笔就奠定了男女双方“人”的基础,那是“君子”与“淑女”的爱情,爱的双方人格是高贵的。再往下看,他们的感情怎样?你看那追求爱情的男主人公,“寤寐求之”、“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不是逢场作戏,也不是三分钟热度,这份情感是深挚的',有着永恒的力量。接着他开始行动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他充分的考虑对方的感受,用美妙的音乐去吸引对方,用诗意般的倾诉向对方表白爱慕之情,这种表达方式是何等的高雅。

  这就是我国古代男女青年的爱情,人格高贵、感情深挚、表达方式高雅是他们对爱情三要素的基本要求。他们淡化了权势和钱财庸俗,脱离了原始冲动的低级,追求的是一种高品味、高格调。

  全诗音律和谐,一咏三叹,也采用了《诗经》惯用的比兴手法,特别是它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不仅给人以如见其人之感,那主人公用情之真切,追求之执着令人为之感叹。

  总之,在我看来,古今描写爱情的诗文比比皆是,但真正像《关雎》这样有格调的诗文实在少见。

读周南关雎诗歌有感

   读《周南.关雎》有感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全篇不过80字的诗歌,却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好像怎么评价也不为过份。为了理解这一点,首先,我们还是来了解一下《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据《史记》等书记载,全书为孔子所删定。

  长期以来,《诗经》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对中国二千余年的文学发展有着极其深广的影响。而且是极其珍贵的古代史料。

  《诗经》的地位是如此地重要,而《关雎》,《风》之始也,被古人冠于三百篇之首,则其地位之要,评价之高,是可以想见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关雎》拥有如此显赫的地位,如此高的评价呢?让我们再来看看古人怎么说。

  《毛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后面说得更明白:“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又《汉书.匡衡传》〉:“孔子论诗,一般都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

  够了,这就是《关雎》所以显赫的原因了。二千多年来,被这样的原因所左右,《关雎》其实承受着它作为诗歌所不能承受之重的了。我深深地为《关雎》悲哀!这样一首至情至性的绝美诗歌,却被用着了风天下正夫妇作为王教纲纪的典范,被人为地套上了一副说教者的面孔,而失却了诗歌本身的意义。即使是在今天,也还有人认为这是后妃之德,贵族文化,而加载其本不堪负荷之重,我真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想法!

  《关雎》,其实就是一首民间传唱的爱情诗歌而已。

  还是让我们来回到诗歌的本身吧:

  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水鸟在沙洲上关关和鸣。在潺湲的碧水边,一位美丽的淑女,采摘着河里的荇菜。她的身姿是那样的窈窕优美,深深地融入了我的魂灵。一见倾心,从此相思!可是,却再也没有她的踪影!这长久的思念,日日夜夜地折磨着我,使我辗转反侧,无法成眠。于是,相思成幻,想象着和自己心爱的`姑娘琴瑟相处,想象着和这美丽的姑娘终成眷属,钟鼓迎娶的欢乐场景。这是多么美妙的爱情啊!

  这又是多么美妙的爱情诗歌啊!惟其如此,诗歌的本体才得以体现,诗歌才具有如此撼人心魄的巨大魅力,才能历经秦火而流传百世。试想,如是颂后妃之德,作风化之教的诗歌,能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口口相传,历千载而不衰吗?果如此,则是多么煞风景的事啊!

  孔老夫子在其《论语》中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说《关雎》在歌颂男女的爱情方面处理得恰到好处,极其自然。我以为孔子的这种评价还算是中肯的,起码还没有泯灭其人性的一面。即使如朱熹这样的假道学,也持有与孔子相同的观点。这不能不说明,在两千多年前的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产生的这样优美的爱情诗歌的巨大的感染力。

  《关雎》只是一首古老的爱情诗歌,她承载的是真挚的爱情,她承载的只是诗歌的感人至深的艺术感染力!而决不能再承受除此之外的沉重!

经典常谈诗经的读后感怎么写

经典常谈诗经的读后感写法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我读到的关于《诗经》的第一句句子。那时候的我学习《关雎》,什么都不懂,就只能听老师给我们讲它用的各种写作手法和它所表达的意义。

而如今,老师讲的我早已忘记得一干二净,唯一记得的就只有那其中承载的满满的浓情与少年求而不得的深深无奈。我也已经不再像曾经那样只能“听老师讲”了,我已经可以独立地从我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它,不再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

若你感到彷徨躁动,《诗经》可以给你清风般的抚慰;若你感到孤独无助,《诗经》可以给你阳光般的安慰;若你感到迷茫,《诗经》则可以像灯塔,为你在重重迷雾中指引方向。读《诗经》,其实不在于你看了多少,而是在于――你懂了多少……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本文标题: 诗经 关雎读后感(关雎的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776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给我一个太阳读后感(诗歌《给太阳》读后感)APP上共享读后感(什么app上可以搜得到各类书籍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