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读书读后感(政治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2-07 07:36:3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3

政治学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我...

政治理论读书读后感(政治学读后感)

政治学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我整理的政治学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政治学读后感1

本学期突然有冲动想阅读亚氏的《政治学》,本来想作为政治学的经典著作,即是苦涩地阐述严谨理论又是抽象的逻辑表达美好的制度,但是读着读着觉得蛮有意思,在那么遥远的世纪,在那么古老的年代、在那么物质贫乏的岁月中,人类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对于未来的期望以及对于知识的渴望是那么的强烈,而这种强烈的欲望不是通过暴力途径获取的,而是试图在一个民主,公平和平的法治社会中寻求解决之道。历经千年的发展,到近代才将理性以及民主,法治,自由等当才在世界范围内普及的观念,尽管与现当代的内涵有所不同却在古代希腊人那里在早就不但广为人知,而且在多数城邦里实践过和其公民早就享受它,到此想想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只是物质世界不断更新和历史年轮的自然走过而已,其实人类内心的世界还是和当初的人类差不多。

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昔日辉煌的希腊城邦由于相互的征伐、内部的党争以及执政者的本身的腐化堕落走到了了历史的尽头,再加上北方的马其顿的军事入侵希腊城邦时代上了一个句号,作为形体的和表现物的城虽然没有了,但是其作为人类史上的光辉时代的精神确是后人的思想源泉和制度蓝本,而作为这种精神的载体和人类理性的成果的代表之一,就是亚氏在希腊末期所著的《政治学》,其对后世的影响无需多述,因为今天的大都政治主流价值就是源自它。本人在此主要谈谈这个书的内容和自己读完它后的感想,本人浅薄的认为可以把整本书的内容大概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作为一个生活在城邦时代的著名学者,更是作为一个在城邦中生活的公民,受其实际生活和生存的环境的影响,书主要是在一个城邦的范围内表达作者的思想和以此作为作者考虑各种问题的基础,还有受其当时的观念的影响所有的问题的讨论都是在一个公民的角度来讨论,换句话说就是作者的问题处理是排除了努力和外邦人的意见,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作者第一卷即首先通过分析法和追溯法描述的是城邦的本质、城邦目的和形成。亚里士多德的在论证城邦的本质的时候使用分析的方法,分析城邦的构成因素并在“公民”这个要素上广泛的论述,在公民构成的城邦里,亚是对“公民“的定义是:“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物和治权机构的人们”和今天以年龄分界不同,而这部分的人民参加和决定是城邦的最高权利和最重要的事情,这种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的人组成的就是城邦,所以城邦的本质就是一个民主的制度下的公民组成的共同体。

作者是在把人类社会要达到三种“善业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这中间良好的道德即灵魂的善事本质性的,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与动物的的关键,而这三种的“善”的实现只有城邦能做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或者说是“人是政治的动物”而这个人类共同体的城邦就是为了达到“至善”的目的“城邦是最崇高,最有权威,并包含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以,城邦追求的是至善。”其形成的过程首先,世间有着必须存在的结合体,他们一旦分离便不可能存在。即男人与女人,是为着繁衍、类的延续而必须结合在一起。而天生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也是为了保存而建立了联合体(能够运筹帷幄的人天生就适于作统治者和主人,那些能够用身体去劳作的人是被统治者,而且是天生的奴隶,所以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这样两种结合体在一起,首先必然形成家庭。由此得出家庭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接着,一个家庭通过繁衍,就形成村落最古老最自然的形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早的城邦由国王治理。

而高级的村落就是由多个家庭为着比生活必需品更多的东西而联合形成的最后,多个村落为了美好生活联合形成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乎自足时,城邦就形成了,“如果早期的共同体形式是自然的,那么城邦也是自然的,因为这就是它们的目的。事物的本性(自然)就是目的“得出了城邦就是一个自然地形成的!还有论述证城邦作为整体必然优先于家庭和个人。当个人被隔离开时他就不再是自足的,就像部分之于整体一样等,还大篇章的讨论“致富术”认为政治家需要熟悉这些知识(如何致富的知识),“因为一个国家常常比家庭更需要金钱,更需要获得金钱的妙方,所以有些政治家致全力于理财。卷三至卷六主要讨论的是各种政体,包括现实的政体和过去未来的政体等,亚氏对政体的定义:“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此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同时订立城邦即全体个分子所祈求的目的。”划分也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政体,一种是政体是只顾及统治者目的还是全城公民的目的地化为: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另一种是按照掌握最高权力的统治者人数的多寡划分:一人同志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统治还有以上两个标准综合起来划分:君主制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这三个把城邦的公共利益作为执政的目标的正宗政体另外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这三个把执政者的利益作为执政的主要的变态政体。

尽管亚氏讨论和论述各种政体,但是他自己没有认为那个一定就是最好的,反而倒是觉得都是有问题的,最主要的是你怎么在都是有问题的前提下通过坚持“中庸”的原则选择问题最少最适合你城邦的政体才是最好的!卷二和卷七卷八主要讨论的是理想城邦如何建设。从批判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是不可取,也是不可能的同时对于柏拉图的”整体幸福”提出不同的认识认为幸福应该是全体人或大多数的幸福而不应该排斥一些人如工匠庶民卫士等的世俗幸福。再他到理想城邦的建设离不开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国家培养有教养的公民和治国人才,而且要发展个人的天性,使年轻一代得到发展,为将来的美好生活作准备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目的,他主张顺应灵魂的三个部分,对人进行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的教育。首先关于体育,他认为体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身体健康、具有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在三个方面的教育中,体育应放在首先的位置,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参加战争和过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

他主张对儿童的体育训练应该适度,因为过度的训练和不足的训练都会损坏儿童的健康。因此他反对斯巴达式的操练,主张“在体育训练中应把高贵的东西,而不是什么野性的东西,放在第一位”。他还认为,为了儿童的健康,不仅要进行体育训练,还要注意适当的饮食。关于德育,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的美德。当人的各种天赋职能都得到满足,并能在理性的支配和领导下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展时,人就是一个有美德的人。或者说,当一个人的感情、欲望为理性所控制时,人就产生美德。他还认为,美德的特性就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由适当的动机和适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感觉,就既是中间的,又是最好的,而这乃是美德所具有的”。

例如在莽撞与怯懦之间有勇敢,在吝啬与浪费之间有慷慨,在怕羞与无耻之间有谦虚,等等,其中勇敢、慷慨、谦虚就是“中庸之道”,就是美德。他认为,为了培养美德,不仅要认识美德的意义,而且要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就是说要通过实践来进行道德教育。他认为,音乐和绘画在培养美德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样亚里士多德把美育和德育联系起来了。关于智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智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理性灵魂”。他主张年轻一代要学习广泛的知识。他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有用不仅是为了把工作做好,而且是为了使人善于利用闲暇。为此,他提出了“自由教育”(“文雅教育”)的理论;他认为,如果单纯追求有用,就不能形成高尚自由的心灵。这个与西方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历史颇像,就是一种不为功力实用的原则的自然发展状态的追求。

写到这里,任然对他的一些话还是有感想“凡是属于最大多数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关注的事物”这句话怎么写的那么准确而深刻,人类从那时到现在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年轮也深深打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了,但是这样一个思想的现象在当代我们的生活中依然广泛存在的,人类的一个观念的转变的真实渐进是转变,但一定不是到最后完全的没有以前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想象一下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类思想观念的一个习惯,就被一个智者不仅发现注意到了,而且其可能产生影响都给准备的把握到了。看到这些我们不得不从内心佩服、更是从心里尊重古人的智慧。

政治学读后感2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政治研究第一应考虑何者是最优良的政体。如果没有外因的妨碍,则最切合于理想的政体要具备并发展哪些要素。第二,政治学术应该考虑到不同公民团体的各种不同政体。第三,政治学术还应该考虑,在某种假设的情况下,应以哪种政体为相宜。第四,政治学术还应懂得最相宜于一般城邦政体的通用形式。”可见,政治学以寻找一种理想的政体为根本要务,而这项研究的出发点则在于现存政治生活的不理想状态。按萨拜因的说法,“政治哲学著作的大量问世,是社会本身正在经历艰难困苦时期的确实征兆。”另一方面,我们对现存政治问题的解决只是相对的,我们无法也不可能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政治学规范研究正是在对人类政治生活困境最深层反思的基础上,对现存的政治实践与制度做出批判性的评价,给未来政治生活提供导向性知识,以批判现实、改造社会。而且,只要政治生活是不完美的,这种反思性活动就会持续下去。所以,面对复杂的政治生活,面对充满难题的政治现实,规范性理论犹如一座灯塔,指引社会政治的发展。我们可以明确地说,没有规范理论的指引,政治学研究就会失去方向,人类的政治生活也必然混乱无序。

任何一门学科,不仅要有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也不能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应该说,理论建设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政治学也不例外,它需要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而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对民主、国家、人权、公共权力、制度等抽象概念的探讨和界定,离不开对具体政治生活的理性思考和分析,离不开对中西方各种政治学说的理解、阐述和评价,离不开对政治事务、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的关系及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揭示。从我国政治学科发展的现状来看,政治学理论落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对当前的政治生活缺乏解释力,特别是缺乏本土化的政治理论。因而,我国当前急需构建一套能够科学解释现实政治生活、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规律、预测政治发展前景的政治理论。这一套理论体系的构建当然是实证方法无法企及的,需要依赖政治学规范方法的运用。

大多学者都是从论证政治哲学存在的必要性角度,来说明规范方法的重要性。彼得文奇从社会科学的特点出发论证了社会科学哲学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论证政治哲学存在的必要性。他声称社会科学内在地就是一种哲学事业,需要一种在逻辑上不同于自然科学提供的那种解释的概念体系。伊赛亚伯林基于价值多元主义来阐述政治哲学的功能和存在的必要性。他认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价值多元化的世界中,人们赞成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不可简化的差异,没有任何一种价值体系可以容纳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任何这些体系将优先考虑某些价值,并放弃或重新阐释其他价值。哲学的任务就是阐明并评估这些不同的模式。既然承认价值多元化、承认不可调和的道德分歧,就要承认政治哲学的存在。有的学者从政治哲学功用的角度提出了政治哲学合理存在的三个方面的理由,“一是政治哲学为人们提供了正当生活的范式。二是政治哲学为人们提供了辨别的指引。三是政治哲学为人们提供了认知政治的知识体系。”

首先,一些现代政治学的方法很早就在政治学研究中得到运用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开始运用类似今天政治社会学的方法。如柏拉图致力于寻求社会与政治的统一,其代表作《理想国》就是通过揭示自然的永恒法则,来探讨理想的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规则。而随后的亚里士多德通过对100多个雅典城邦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了典型的政治社会学的结论,即各个城邦在组织形式、政治结构和权力关系方面的不同,与一定的历史、文化、社会条件密切相关。尽管亚里士多德本人是无意识的,但这一方法对后世政治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代政治学研究中作为科学方法重要代表之一的结构功能分析,事实上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已萌芽了。如柏拉图为了回答关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正义等一系列问题,他提出了分工理论和劳动专业化理论。他认为,“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木匠做木匠的事,鞋匠做鞋匠的事,其他的人也都这样,各起各的天然作用,不起别种人的作用,这种正确的分工乃是正义的影子真实的正义不是关于外在的‘各做各的事’,而是关于内在的,即关于真正本身,真正本身的事情他主张人的需要是多面性的,而每个人天生的才能却是单一的。因此,他主张人们之间必须有合理的分工。而分工的必然结果就是结成人群或者社会。这样一种社会,要保证它的稳定和发展,必须满足三种功能:一是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二是要有人保卫,三是要进行管理。这样的一种社会团体就是国家。可见,柏拉图已经开始从结构与功能两个维度来研究理想的国家状态。

其次,政治学研究很早就开始与自然科学方法相结合在古希腊,政治学的'研究就开始与数学等自然科学相结合。如柏拉图,他的理论与当时希腊数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他的理想国的概念就是建立在几何学的基础上,即在研究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规则时,不是去论述一般意义上的国家,而是去发现最理想的国家,去发现所有理想的国家所具有的实质性的和典型性的东西,即普遍的社会原则。应该说,这是数学方法与政治学的最早结合,这种结合使得柏拉图成为了“坚信可以将数学———几何学方法用于政治分析的斯宾诺莎和霍布斯的古代先驱”。到了近代,政治学研究一直致力于科学化努力,思想家们纷纷将各种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于政治学的研究,其间,最杰出的代表是霍布斯。整个17世纪,“所有学科都让几何学给迷住了,霍布斯的哲学也不例外”。从哲学观上讲,霍布斯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者。他只承认物质的机械运动,并且试图用普遍的机械运动来解释世界的一切现象。基于这样一种哲学观,在政治学研究中,他特别强调数学和力学方法,尤其是几何学的应用,并主张将这些方法套用到政治现象分析中来。

这些方法的运用典型就是霍布斯的代表作《利维坦》。从总体上说,这部著作是”建立在心理学上的,而其方法则是演绎法”他认为,人的运动有两类,一是与生俱来的终生不止的生命运动,即生物的本能运动;另一种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生物的自觉运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天生是自我保存的,这种自我保存,反映在人的运动方面,就是人天生要求促进生命运动,嫌恶阻碍生命运动。因此,他认为,人们欲望和嫌恶的根源就在于促进和阻碍生命运动。而人性中能够促进生命运动的东西,就是善;人性中会阻碍生命运动的东西,就是恶;其中,在所有的恶中,“首先作为全人类共有的普遍倾向提出来的便是,得其一思其二、死而后已、永无休止的权势欲”因此,他得出结论说,人类第一个共同的本性就是争夺权力,而且永无止境。而要避免这种状态,他在政治上开出的药方就是,建立至高无上的主权国家,即他的“利维坦”。

而与霍布斯同同时代的配第,则独创性地应用算术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在《政治算术》这部著作中,他力图通过对大量统计材料的分析,从经济现象的表面深入到经济现象的内部。其根本宗旨就是重实证,反对主观想象。如配第自己所说“,和只使用比较级或最高级的词汇以及单纯作思维的论证相反,我却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作为我很久以来就想建立的政治算术的一个范例,)即用数字、重量和尺度的词汇来表达我自己想说的问题,只进行能诉诸人们的感官的论证和考察在性质上有可见的根据的原因”他认为,不能诉诸人们感官、在性质上没有可见的根据的东西是不能触摸的,当然无法加以论证,而在经济现象中,能够加以论证的东西,就是那些能够用数字、重量和尺度加以计算和衡量的客观的经济事实。在他看来,凡是能够用重量和尺度加以衡量的东西,也就是实在的东西;因此,经过数字、重量和尺度计算及衡量的经济现象,也就是经过了实验论证。他指出“,用数字、重量和尺度(它们构成我下面立论的基础)来表示的展望和论旨,都是真实的,即使不真实,也不会有明显的错误”因此,在该书中,他运用了很多数字来比较英、荷、法三个国家的国力。如他根据一定年数乘年租额来推论出地价,从房租推论出房屋价值,由工资推算人口价值,再根据人口数和盈余收益来推论国家的财富,总之,他的理论就是要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说话,正因如此,马克思称之为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再次,政治学研究的发展,其方法逐渐走向经验化和科学化随着政治学的不断向前发展,其具体研究方法也不断发生变革,其基本趋势就是逐渐走向经验化和科学化。我们知道,首先是亚里士多德开创了从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和归纳来研究现实的政治制度的方法,这种方法成为后来经验分析的先导。在经过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后,马基雅维利继承了经验分析的方法,并更加注重对历史材料的研究和运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追求科学研究方法的努力,到近代形成为哲学意义上的实证主义,出现了科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形而上学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建立,在深刻批判形而上学的内在本质的同时,也为我们开创了科学的实证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应该说,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科学主张,与政治学研究中自古有之的对自然科学方法的崇拜密切相关。一方面,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每一次进步或者发展,都带来了人类对政治本质的新认识和对政治规律的新的把握;同时,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情结,发展到近代,随着近代科学的迅猛发展,激发了人们更加强烈的对自然科学的崇拜热情,这种热情发展到20世纪,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相结合,形成了惟科学至尊的科学主义。正如哈贝马斯所言“,科学的方法论蓝本尽管使哲学发展成为一门没有认识特权的专业学科,但另一方面,它也培植起一种科学主义,从而不仅把对哲学思想的表述提高到一个更加严格的分析高度,而且也树立起许多惊人的科学理想不管是像物理学和神经生理学这样的学科,还是像行为主义这样的方法论”。

政治学说史读后感400

政治学说史读后感400
  《政治学说史》内容概要:在本书中,萨拜因不仅对政治学说从理论上做了探讨,而且从历史的角度对古希腊以来两千多年的政治学说的形成、演变和发展做了系统的阐述。上卷内容涵盖了从古典时期到中世纪教会时代西方政治思想流变的主要脉络……
  《政治学说史》读后感,来自亚马逊网友:是书历史观点独特,逻辑方法罕见,乃海内名家手笔。非常不错的书,还没有和老版对比,但是应该不错,就是价格稍微贵了,在等下册,估计也不会便宜,但是作为权威书,还是值了……
  政治学说史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以前只看过施特劳斯的主编的《政治哲学史》,鸿篇巨著式地阐述了西方政治哲学发展的历程,但是以哲学家来划分篇章,体现发展的延续性。《政治学说史》在体例上更侧重问题本位,然后又不是机械地提炼诸如人权、民主、共和等话题来划分篇章(我认为这种划分方法容易割裂这些话题之间本质的密切联系),而是将政治学说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并命名为城邦时代、国家时代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全球史观历史分期,突出历史延续的普遍规律。如作者对早期城邦思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的发展历程及承继关系做了详细表述,但并没有局限于进化论的观点,而是辩证地看问题。在推崇亚氏将政治学变成独立学科的努力同时,也肯定了柏拉图的理想国对后世长远的指导意义。我没有看过老版的译文,但觉得邓正来翻译的新版通俗易懂,可读性强。遗憾的是他没有在像翻译《法律史解释》、《法律、立法与自由》等西方名著时那样,自己添加一段篇幅不短的总述,阐明自己的观点,以便让中国读者更容易理解和阅读。我想这种优良传统应继续保持。很期待下卷早日面世……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1500字读后感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是立足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契机,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偶读《思想政治教育学》有感2000字
[智库|专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不仅有着丰富的理论意义,更有着深远的现实影响。
一、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1.有利于个体的生存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个体生存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在引导人类个体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原则以便求得更好的生存状态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判断一个种的存在方式就是看其生命活动形式。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方式就是以“生活化”的方式存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其内在的尺度首先表现为人的需要,而现实的人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分为生理需要(属于基本需要)和心理需要(属于更高层次需要)两大类。一般来说,人的基本需要是人的更高需要的基础。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要牢牢以生活化为重心,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就必须要有具体的生活准则来指导”。就个体而言,自身的生存需要,决定了对生活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应尊重和理解人的这种追求,改变传统的理论灌输,加强生活实践的能力,最大限度的为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服务。
大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不是先天就会的,而是通过教育实现的。生活化的实现,更离不开教育的作用。真正的教育应是一种既教人以生存手段和技能,使人更好的把握现实世界,又教人以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使人能自主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现实生活、适应现实世界,从而生存的更好。
2.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起的积极作用。
人是有追求的动物。即一个人活在现实生活中,就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去追求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通过让大学生知道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以此作为参照和标准,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首先,人的本质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把人的本质放在第一位,把社会生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读后感
《偶读《思想政治教育学》有感2000字》(https://www.unjs.com)。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也是回归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人是“历史进步的第一推动力”,不仅强调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也关注精神的解放,更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融入生活之中,回归生活世界,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更加明确地把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开发人的潜能作为学科的宗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作为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从而唤起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更好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认识自己,提高大学生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摆脱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依附性、保守性、被动性的束缚,保持一种积极改善生活的精神,进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个体的享用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能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和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和幸福,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通过把大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知道社会的现实状况,并与自身素质和生活的能力相协调。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因为“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要把自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大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对生活的适应,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1.有利于培养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在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当代大学生有着开放、创新的良好精神,他们在工作中改变思维方式和创新工作方法,进而创新出更多的产品,为人类服务,为大学生自身发展所利用。
2.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是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现实中的问题,而且还可以通过在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向资历深的前辈请教学习和不断学习科学理论知识,这样就会提高大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通过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进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才能使储存形态的政治伦理文化转变为现实活跃形态的政治伦理文化,更好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的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在理论上讲是完全必要的。但在实际上,这两方面的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体功能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功能去空谈,社会功能也需要个体功能为其实现。我们应该使二者相结合,发挥其最大作用。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回归生活、回归现实,走出课堂、走向实践,做到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卷四第二章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从部分开始研究整体) 讨论涉及国家-城邦的目的、起源,产生、衰败及保全的原因、政体分类、变革、维持,理想城邦构建、公民教育。 他认为: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人参加各种层次的共同体都是为了对至善生活的追求。 伦理学研究个人至善的学问,个人的至善生活离不开城邦。 政治学高于伦理学,伦理学属于政治学。 第二卷阐述各种政体兴衰的得失、 提出理想的政体模式--中产阶级占主体的共和制。公元前4世纪,希腊城邦没落社会动乱,贵族和平民、奴隶和奴隶主矛盾。他认为,社会动荡和混乱源于非正义(不公道、不平等)。在本来应该平等的公民之间产生不平等就导致不满,产生斗争。 认为。富人的寡头政权压迫穷人。为调和矛盾,适宜的政治理论,====中庸之道。找一 贫民掌权排挤富人。个力量“中产阶级”。他认为中产阶级不会像穷人和富人那样,会减少竞争。 主张通过公民教育和培养实现城邦生活的完善与和谐。 三种途径:---使人变得闪灵。本性===习惯===理性 他认为最优良的城邦,公民的善和城邦的善是一致的。认为最优良的城邦中的立法者可以通过立法和教育来培养或培训公民的德性,使公民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一致,最重要的是对城邦的少年儿童进行教育。 1. 家庭---城邦的起点 他认为,人们建立最崇高、最有权威的共同体或政治共同体,目的在于追求至善。 通过要素,研究城邦。 人们组建家庭是为了生活需要多个家庭为了获得比生活必需品更多的东西而联合形成村落。村落越来越大,形成城邦。(自然形成) 城邦在本性上优于家庭和个人。 强调“德性”。人一出生就有德性,若为了目的而无德性,就会成为最邪恶残暴的动物,充满淫欲和贪婪。 1. 家庭要素 他认为,在本性上不属于自己而属于他人的人,就是天生的奴隶,是他人的人。 有人天生治于人,有人天生治人。被统治者越优秀,统治的效果越好。 灵魂以专制来统治肉体,理智依法或君主式统治欲望。 他说:“那些较低贱者天生就是奴隶,做奴隶对于他们而言更好,就像所有低贱的人应当接受主人的统治一样。” 使用奴隶与使用家畜没有大的区别,因为奴隶和家畜都用身体提供主人的生活必需品。 有人天生就是自由人,有人天生就是奴隶。 法规是一种约定,根据这种约定,人们认为在战争中被捕获的东西应该归胜利者所有。(许多法规谴责)----一个人若具有强权,并恒满残暴,另一个人就做他的奴隶和附庸。这种争论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旨是“公正问题”。 他接受有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是奴隶,有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是高贵的。 家庭统治是专制式,自由民和地位同等的政府是依法统治。 主奴关系符合自然时,他们是朋友且有共同利益。 2.家务管理与财富获取 自然的杰作—人与动物生活方式不同,游牧民族的不同,食物的掠取 3. 致富术 君主有优越陈敏的本性,对臣民的统治是长幼关系和父子关系。 4. 几种特殊群体的政治特性 不同人的德性有质的差别,内在结构不同。他认为“笼统的认为德性意味着灵魂的善良或行为的正当的观点无得,而具体地出各种德行的人,相对正确的多。”---p18 1.城邦的至善不在于公民拥有一切 认为苏格拉底城邦内部一致性不好。认为城邦本质在于多样性,而不在于一致性。一致性会走向自我否定毁灭。“公民间的差异和不同是维持城邦的和谐有序所必需的”。 2.公民共有一切是不现实的 与柏拉图和苏格拉底观点相反,侧重于共有的负面影响。 3. 财产宜私有公用 论述财产在城邦中的分配问题。 个人感觉他十分强调多元化,反驳苏格拉底高度一致。他认为无论家庭还是城邦,他们内部有着一定的一致性,但一致性是有限度的,城邦是多面体。 4. 《法律篇》所主张的政体的不足之处 (法)认为政体介于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之间。 作者认为,这是最糟糕的政体。《法》主张抽签任命官员,结合的,只能强迫富人出席会议,对别的公民不管不问。高等级富人占据优势。 认为均分财产制度不能对窃国大盗起作用。 他认为欲望是无止境的,大多数人是为着自己的欲望或者。所以较为明智的做法是通过教育,教导那些高层人士要有知足之心,与此同时对卑贱的人要分配公平,以消除其不满情绪。---p32 5. 希波达莫斯的政体设计及不足之处 6.斯巴达政体 奴隶不满,管理问题。妄自尊大为所欲为。谋害主人。 妇女放纵。穷奢极欲。导致斯巴达成为“重视财富,受女人支配的国家。”---好色,好战的国家。 财产制度,贫富差距极大 公民生育 检查制度—检察官员来自平民,平民中选出,饥寒交迫的人可能滥用职权。但也给了普通贫民分享权力。安抚了平民阶层。 长老制---跟不上时代,贿赂,拉票产生。 君主制度—世袭制度—供餐制度,极度贫穷的人无力担负。(本意平民)相反效果,还会被取消公民资格---p38 法律制度 财政和税收体制---财库亏空,对外征战,对城邦构成威胁。 7.克里特政体 公民无需缴纳供餐费,来源公共收入。节约,男女分居,鼓励男子相互为伴,节育。他们喜欢拉帮结派。 8.迦太基政体—比较偏向平民制度,也有时偏向寡头制 与前两种有很相似。有人认为是历史上最好的一种,没有发生过大的动乱,没有产生过暴君,一直很稳定。君王制度更加优良,是按照公民的意见从各个有名望的家族中挑选出的贤者,没有简单长幼被尊的限制。 他认为这样的从贵族制向寡头制的政体是错误的,及时是因为考虑到了财富问题的重要性,允许用钱买到像君王和将军这样的高级行政长官也是不光彩的事。承认==财富比德性更重要。会导致唯利是图,职务上的便利。 认为一个人兼职好几个植物不好。一个人只能专心做一件事,所以要减少兼职现象。 1.公民的本质 他认为公民是参与法庭审判和行政统治的人。他认为尤其适合平民制政体。 2.城邦的本质 认为城邦的政体发生了变化,城邦就不再是原来的城邦了。 3.良好公民与善良之人 好公民同好人或善良人之间的关联。论述普通公民是否应该有与善良公民一样的德性。(做好自己的事,恪守其职,各安其序)。他认为德性可以不同,有很多种。 认为英明的统治者都是善良的、明智的人。不能下结论说,好公民的德性应该同善良之人的德性是同一的。统治者有特殊的德性,即明智。被统治者的个性则是真实的提供意见。 4. 特殊阶层的公民身份问题 公民---特殊阶层,认为他们的地位===工匠不应成为公民,至少在最优良的整体中不应该成为公民。 认为城邦本来就不把所有的人看成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比如儿童和成年的公民身份就是不同的。因为原因未完全获得充分的公民资格。 贵族政体中:公民身份是以德性和价值为依据分配的。 寡头政体中:官职是以财产依据分配的。 不同政体“公民”的组成成分不同,有的工匠可以成为,有的不可以。---个人 认为良好公民的德性和善良之人的德性是否是一回事取决于不同的城邦。只有政治家或有能力执掌政权的人二者是同一的。 5. 再论人的政治性及统治方式---讨论政体的种类,各自是什么,区别 先考察城邦的目的、人的本性和人类生活的统治方式。重申前边观点 政体负责对城邦的各种官职,尤其是最高官职的某种制度设置或安排。政体就是政府。 认为人对共同生活的追求是天生的、必然的。人一定会在共同的利益驱使下聚集起来,在共同体中享受自己应得的美好生活。 统治方式:按统治目的不同 认为没有一个是为全体公民的利益的实现为目标的。 认为凡是富人执掌政权的政体,不管其在城邦中人数是多是少,都是寡头政体;穷人一样。 6.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的正义观p55正义观&公正 这两种是实际政治生活中最常见的。讨论这两种政体对正义的看法和由此引发的问题。 “平民政体拥护者认为公正就是平等,但却认为这只适合于那些本应该平等的人,不适合那些本不应该平等的人。而寡头政权用户者认为公正就是不平等,但却认为只适合于那些本应该不平等的人,不适用于那些本应该平等的人。---这样的观点是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涉及自身利益很难有公正的判断,认为人的公正观念是纯洁的,却有意无意收到某些因素的局限。奴隶和别的动物不能组成城邦的原因:城邦共同体的目的不仅是维持人们的生活和分享财富,还以追求优良生活为目的。---特别强调要追求公共的高尚生活。 认为城邦必须是由家庭和村落结合而成,以追求优良的、完美的、自足的生活为目的的共同体,公正就是那些为城邦做出相对贡献比较大的人,在城邦中享有比较显赫的地位。 7.城邦最高权力的归属及其疑难 最高权力无论给谁,都会拥有弊端和问题,甚至法律也有问题。 8. 相对较好的最高权力安排方式 认为不是完美无缺,但有一种是相对较好的,即多数人的统治。认为多数人的统治之所以比少数人最优秀的人的统治优良,因为多数人的智慧和感觉聚集在一起时会比少数人要优秀。贤良之人之所以贤良,在于他能将众人的优点和长处集于一身。汇集。 法律是根据政体的需要来制定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政体,就有什么养的法律,也就是说正确的政体有公正的法律,蜕变的政体不会有公正的法律。 9.政治正义及其疑难问题 政治学追求的善是公正,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在每个人心目中,公正都意味着某种平等。 太优秀的人,有超出常人的品德,法律对之无效,他们本身就是法律。认为这种做法,蜕变政体是为了私利,正确的政体市委了共同利益。 认为优秀的政体,不能产出,而是应该顺应自然的旨意,接受这些人的统治,做他们的新月诚服的臣民。 10. 君主制的种类 11. 论君主制与法治 积聚起来的人得出比最优秀的人和最完备的法律更英明的结论。,群体不易腐败。单独的一个人很容易受愤怒和激情的支配而破坏自己的判断。 君主制:会面临问题,后继者,庸俗,凭借权力扩充武力。 家长制:不合理,凌驾,不自然。城邦应该随着时间推移,根据城邦和公民的新的经验来修改和补充新的法律,使法律的统治能够与时俱进,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 认为在能用法律统治的地方尽量实行法律的统治,在法律无法顾及的地方和时候,必需用人来裁决,不是一个人,而是多个人的裁决。 12. 几种政体的适用条件 君主制—如果某个城邦自然而然产生了德性超群、适合成为整个城邦的政治领袖的任务,采用— 贵族政体—如果一个城邦中自然而然地存在大量愿意接受那些德性优异、适合进行政治统治的人的公民,则适合采用— 共和政体—如果一个城邦中,自然而然存在大量既能胜任统治又能受人统治的公民,适合采用— 在某个地方若存在一个其才德远远超出常人的家庭或个人,那么以这个家族为王室或以这个人为君主来组建城邦,对别的公民实行统治是合理的。 认为唯一合理、正义的做法就是心悦诚服的把这种人奉为统治者,并且他们的统治不是暂时的、轮流的,而是无条件的。 13. 最优秀的人应该统治 正确的政体中,遵循的原则---让最优秀的人进行统治(共同原则) 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人民会让能够胜任的人统治,其余人接收统治。造就最优秀的人—贤良之人,应与政治家或君王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是完全相同的。 (最佳政体,怎么样实现) 1.最优秀的政体---之前研究什么是最值得推崇的人的生活。 每个人的幸福与他所具备的德性和实践智慧,以及二者知道下的行事能力成正比。最优良、最幸福的生活对于个人或城邦共同体而言,是具备了足够多的德性,以至于可以做出有德行的行为的生活。 2.个人的幸福与城邦的幸福 最优秀的政体---使人们能够有最善良的行为和最快乐的生活。有人认为从事政治或懂、独裁暴君统治。 3.对两种幸福观的评价 有人认为: 政治家的生活---幸福—权力-善-幸福 政治家的生活—不幸福—自由-对别人发号施令谈不上高尚 4.理想城邦诸条件 条件:公民、政体、疆域---前后 城邦大小取决于公民数量和城邦力量。 法律就是某种秩序,良好的法律必然就是良好的秩序,而过于稠密的人口很难饱和良好的秩序。 大小有度的城邦必然是最优美的城邦。 一个城邦最佳人口接线----人们能在其中自己足的舒适生活并且统治者易于审视和了解他们。 疆域要易于审视,有利于防卫。海军力量要拥有 5. 理想城邦的市民的秉性 说在寒冷地区的人和欧洲各族人生命力旺盛,但思想和技术欠缺,散漫无组织。说亚细亚聪明技术精湛,但灵魂上惰性大,易于受奴役。而希腊人生命力旺盛有有思想,孕育了优良政体。 6. 理想城邦的组成部分和必要条件 组成部分,还可能是粮食,疆土,财产,奴隶。 7. 理想城邦各个阶层的地位和作用 最优秀的政体可以获得最大的幸福,离开德性无幸福 在实行理想政体的城邦中,公民不会过工匠和商人的圣湖,因为这样的生活低贱而且不利于获得德性。并且他们也不应该是农民,因为德性的生成和政治行为或活动都需要拥有多数农民所不可能拥有的闲暇。认为最算的上是城邦组成部分的是武装人员和议事人员,对公共事务和讼案的裁决有重要作用。他们的工作侧重点不同。优良的政体既能让人行使两种职能,也能不在同一时间实现上述职能。职能这方面的人员应拥有财产,担任这方面的都是公民,公民是有财产的人,正如农务必然属于奴隶或野蛮的乡巴佬一样。 注:维护他所在阶层的利益太过,虽然是处在奴隶制衰落的时代,认为理想的城邦应该按他所说的那样选取优秀的人,但不顾社会上另外一大部分的人的利益。谁说奴隶天生是奴隶的。务农者就能被你说成乡巴佬??气愤!8. 理想城邦的公民的德性 幸福本质是德性的完满运用和实现活动。 一个城邦要变得善良,参加城邦政体的公民必须善良。 人变得善良贤明:本性---人、身体、灵魂、 习惯---熏陶。好坏 理性---运用达到良善 9. 理想政体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德性 公民应勤劳善战,谋求和平与闲暇,完成各种必需和有用的事务,更要有不以实用为目的的高尚行为。儿童及应受教育的人都应学习这些道理。战事训练不应以努力那些不该受奴役的人为目的,首要的是应保证自身不被奴役。谋求领袖地位应为被统治者利益着想,不能谋求对所有人专制。丢真正该受奴役的人实行专制。 10. 再论理想城邦的公民的德性 要想获得闲暇所要具备的调价:节制、勇敢和坚韧 “奴隶无闲暇”。那些不能勇敢的面对危险的人必然会沦为入侵者的奴隶。什么是奴隶? 勇敢和坚韧适于劳作,哲学的智慧则适于闲暇,闲暇和劳作都要节制和公正。 你能概括说一下本书中受“德性”都包括什么吗? 公正—节制—勇敢—坚韧—善良—理性 他所说的什么叫公正?奴隶是特殊的一类,对他们有公正吗? 什么是外在诸善? 11. 理想城邦公民的婚配及生育 婚配年龄。女子适合于在18岁左右、男子适合于在37岁左右结婚。 12. 理想城邦的儿童的抚育 远离邪恶 1.每个城邦的立法者最应该关心的是青少年的教育。一切能力的培养和技术的运用都需要预先的训练和适应,德行的运用也是如此。认为城邦的目的是唯一的,应对所有公民实施同一教育。都是城邦的一份子,城邦共同的责任。 2.对城邦青少年的教育的内容要适当 儿童应该学习必需的和实用的事物。认为人的时间学习应当以其目的论高低,当这种技艺学习是出于自身的需求或以培养德性为目的时,可以看做是自由人可以学习的事物。 3.对城邦青少年的音乐教育。 认为今天人们修习音乐是为了娱乐,最初目的是培养高尚。闲暇时人生的唯一本源。 最善良的人的快乐最为纯粹,而且它源自于最高尚的事物,因而显然城邦应该开设一门有关闲暇的教育课程,所以前任把音乐纳入了音乐教育中,他不为了实用,不用为鉴别艺术,不用于像体育那样助于健康和强壮,城邦应该进行一种教育---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必需,而是为了自由而高尚的道德情操(音乐)。 4.教育的内容要全面 勇敢并不意味着残暴,它往往伴随着温顺的、类似狮子的性格。 斯巴达人,超人的不畏艰险的品质,但在体育竞技和战争方面落后。 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事情要做,。儿童,18. 身体的劳累会妨碍思想,思想的劳累会妨碍身体。 5.再论城邦对青少年的音乐教育 为什么不能像斯巴达人对待音乐那样,在倾听别人的演奏中轻松地获得愉悦和鉴赏力呢?斯巴达人不学韵律,但对音乐有着很好的鉴赏力,能判断任何旋律是否得体。 认为心灵的培养,不仅包含高尚,而且包含愉悦,而幸福的心灵就是由高尚和愉悦构成的,因此所有人都认为音乐是最令人愉快的事物。音乐能够时常暂释心头的种种重负,所带来的享乐直抒人们胸意,益处多。人们不仅能从音乐中得到彼此共同的快乐感受,而且可以察觉到音乐对性情和灵魂的陶冶作用。对于城邦公民而言,没有比培养正确的判断力、学习在良好的情操和高尚的行为之中求取快乐更精要的事情了。亲身投入音乐活动的人同不参加音乐活动的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认为青少年对音乐的学习应以他们能达到可以欣赏高雅的旋律和节奏的水平为限。 音乐是如何培养人的德性的?? 认为我们应当杜绝需要专门技巧的乐器和转钟技巧的音乐教育—所谓专门技巧,是指那种旨在为参加竞赛而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技巧。因为参赛者的表演的目的不是为了自身的德性,而是为了取悦听众,追求一种庸俗的快乐。 音乐教育中应采用操的情操性的旋律。 首先很重要的是,我们要避免我认为的这两种同样无益的解析方式。第一种是你爱今天随处可见的评论者,多种的新亚里士多德派学者。他们就只是转移我们的目光,不去看亚里士多德想法中刺眼、虽然不讨喜的观点,单纯的认为他好像从未说过或意指这档事,我们要避开这种诱惑。在很多方面看来,他可能在经过喷雾与消毒之后比较易理解。亚里士多德也许会对现代的读者变得比较政治正确。避免第二种同样强大的诱惑,拒亚里士多德于门外,因为他的观点不见容于我们的年代。

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想与体会【专题篇】

  上思想政治课是教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技巧灵活。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教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育技巧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才能和素养,一名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教育技巧,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条件,随机应变地、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突如其来的教育、教学问题,否则,即使你有高谈阔论的理论也无法成为实际的好教师。

  在教学的实践中,广大教师对教育的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我们在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时,会发现他们都非常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恰如其分地把握教育的时机和分寸,方式方法灵活自如,语言通俗、生动,分析精辟入理,富于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显示出一名政治教师的聪明才智,即高度的教育技巧。但与此同时,一部分教师由于对教育技巧的含义、表现及其培养途径等缺乏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只对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比较重视,而对培养自己的教育、教学才能则往往重视不够,认为只要自己有了:“一杯水”,就一定能给学生“一滴水”,殊不知,如果缺乏教育技巧灵活和才能,没有把握学生思想脉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为主体地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则连“半滴水”都得不到。另一部分教师在目前的观念常常把教育的技巧理解为是管理学生,维持秩序的一种应急手段。这些误解,往往影响着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自己教育的智慧才能的自觉性,妨碍了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育机智,即是教师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和综合表现。技巧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各种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发现问题,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

  近年来,“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有所变革。如:在初中阶段,原来初二年主要是上“社会发展简史”,而现在是上有关的法律知识,对于这种不同教材,就有不同的要求,要对症下药,才会有的放矢。如果缺乏针对性,就好比射箭没找到靶子,治病没找到病因。只能陷于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有的甚至在朗读教材。如果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迅速准确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妥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非易得之。所以它要求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

  二、善于因势利导、创造性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改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键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理解人生,解决周围各种思想认识问题,从而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因势利导地对其进行教育,更需要教师有高度的教育技巧和智慧。

  三、善于随机应变、灵活机智地处置各种突发问题。

  对于课堂上突然出现的问题,这是常见的事,不足为奇。但要能及时地作出正确的反应,机智果断地给以恰如其分地处理,不仅可以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表现出教师在巧妙处理问题的聪明才智,还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政治课教学所独具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对该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善于把握教育分寸、循循善诱、引导得法。

  “欲速则不达”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切莫急于求成,而应恰如其分地掌握分寸,不仅是教师在教育机智的重要表现,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区分层次,以理服人,讲求实效,以情感人。

  教育的技巧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教师在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那么,政治教师要具有更高的教育机智技巧,主要应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首先,高度的思想道德境界和理论知识修养,是教育机智才能赖以培养和提高的坚实基础。

  教育机智的才能,首先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境界,才能变得耳目聪明、灵活,潜移默化。许多问题连教师自己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怎么谈得上机智灵活地去教育学生呢而丰富的知识;较高的理论修养水平是教育机智的基础,虽然教师有了“一杯水”,并不一定就能保证交给学生“一滴水”,但教师这“一杯水”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只有这样,才能居高临下,灵活自如地驾驭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具有准确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游刃有余地进行处理,否则教学时只能照本宣科,遇到问题就会措手不及,捉襟见肘,教育机智便无从谈起了。

  其次,深刻了解学生的思想、知识和心理特征,是教育机智才能得以发挥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对学生了解得越透彻,教师的才能也就越能充分地发挥。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尚未定形,处在“断乳期”,他们的心理时起时伏,这就需要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平常就应以课堂教学作铺垫作用,才能有针对性,使教师教学才能得到发挥。再次,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是教育机智才能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内部动力。国家的兴旺发达,社会的进步,历史车轮的前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等都在于教育。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只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对学生所承担的责任,他才能千方百计地努力去追求尽可能完美的教学效果,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才能得到不断锻炼和提高。

  最后,自己勤奋进取,虚心向他人学习,勇于探索创新,善于积累和总结,是教育机智才能不断提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每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都想自己能在教学上挥洒自如,教学效果良好,给学生有个好的印象。这并非每人均有办法掌握这种高超的教育艺术才能,在同样起点的条件下,有的教师进步较快,有的停滞不前,关键就在于个人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要能大胆创新,注意总结,借鉴别人的经验,联系自己实际,才能得到启发,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才能。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是与广大教师的教育机智分不开的,而这种才能的培养和发展,则要依靠教师自觉地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和锻炼,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只有通过勤奋进取,不断追求,勇于探索,才能登上这座教育艺术之峰。

  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想与体会【2】

  通过对思品课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讨,使我充分的认识到:教学方法大都是相通的、可以相互借鉴的。细细的研究有许多相近、相似之处。有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只有探究适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教学的方法才是的方法。虽然教学的内容依据大纲、课标编写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但是教学的对象却不同,接受的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实施的方法有别。于是,我就从他人成功的经验中不断探讨、摸索出一些有效地方法,介绍给大家:

  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不管是创设情境教学法,还是目标教学法、还是先学后教教学法等等,他们的共性是:老师事先要预设问题,老师事先要画好圈,学生只要完成圈里的问题,找到他并解决他,就算万事大吉了。如果能当堂课背诵会或者能完成当堂课上的几个简单的选择题和说出一个材料题的不完整的答案,就是优秀的示范课了。其实质,学生仍然在老师的圈里转,可以说毫无创新而言。表现为,一问一答式,或是一问多答式,课堂上热热闹闹,举手的也多,双边活动也多,而前提是:老师设置的问题要小而多,又易于寻找,否则不然的话,就难说了。

  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多多:老师设置的问题能抓住重点,突出考点,瞄准要害,只要背会,就会有高分。学生喜欢、家长高兴、老师轻松并能拿到绩效高工资。这就是目前中最流行的实用主义教学法。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其一是有问题、有目标,学生不学习,不想学习,该怎么办?其二是学生如何先学?如果没有学案,学生如何预习、学习?如果没有老师的目标,学生的目标向哪里找?这种学习情景离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实质相差甚远。这驱使我去探究更能拓展学生知识的方法。

  二、首先了解教材的构成,简单实效的自学方法。

  教材针对各个年级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学习内容有机整合,确定各年级的教育主题和能力培养的重点,完成各年级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的课程目标。以“尊重、关爱、责任”为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统领各年级教学内容。而教材编排规范性强,条理清晰,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学习内容。教材以“生活在线”创设情境;以“探究平台”归纳知识理论;以“拓展天地”拓宽知识面。而每一单元的知识构成是:单元是刚;课题是标;框题是枝;标题是叶。如果以刚设置问题,那么答案则是标;如果把标设置为问题,那么答案则是枝;如果把枝设置为问题,答案则是叶。为此简单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则是“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此法第一节课就要交给学生,并要节节训练。学生的自学、老师的讲解归纳都会应用自如。

  三、建立学习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竞争的机制最有效。比、学、赶、帮、超样样有效。用好课代表这个老师的助手,由课代表每日进行提醒式学习。初中思品课平日里是没有人学习的。课代表每日都要提醒预习、作业、默写、探究等,问题不多,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故事。此还远远不够。我还4—6人设立自由互助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间有“连坐”的责任。目的是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在检查作业、背诵时,受惩罚的往往不是不会的、不做的,而是那个不督促的、不提醒别人的学生。此时的关键是,老师的监督、检查、表扬要做到位,要大力支持小组长、课代表的工作。

  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设置问题,还学会了在集体中快乐的成长。下一步是学会如何解答问题?比如:材料题就要抓中心、抓关键词、明确考点;漫画类,就要会其意、归教材、组答案;图标类的一般解法就是“三看二比一提练”等。总之,学生知道了如何做?如何解答?懒惰时,又有人及时提醒、督导。一种自主学习,我要学习的良好学风就会自然地形成。

  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想与体会【3】

  初进校园以为这一学期会过的很漫长,其实不然,时间总是在人不经意间流逝。学习思政课也有半个学期了,老师课堂上的视频教学让我耳目一新,中学时期老师们总喜欢照着书本让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其实这些很枯燥无味,学习起来总提不起兴趣。而大学不同,通过视频播放,可以让我们更生动更形象的了解社会,解读人文。老师插入的一些生活实例会让我觉得其实思政教育离我们很近。

  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的,如果仅靠书本上的一些陈旧实例,是远远无法让人了解这个社会的。不同的社会时期,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都是不同的。这学期学习思政课我的收获就是让我更贴切的了解了社会,社会上的某些好的现象或者是一些坏的现象,都是这个时期的特征。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例如演绎千手观音的十几位聋哑少女,她们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演绎出了一场令所有人都拍手称赞的舞蹈表演;毕业于民政学院的一位学姐不为名利只身一人到贫困山区支教无怨无悔的精神无不人让敬佩;但是关于某位大学生因为室友的怀疑和鄙视从而杀害室友这类事件给予我们的除了叹息外,剩下的便是深思了,是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事情致使他走上这条不归之路呢?

  至于学习思政课的体会,我觉得学习,无论是哪门课程都需要用心。思政课的这几次学习让我明白了大学开这一课程的必要性,这一课程教我们的不是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关乎社会,关乎我们生活与我们比较接近的思想教育。

  大学生活的半个学期临近尾声,思政这一课程也接近期末,虽有着不舍,但是下学期再次学习时,我还是会继续努力的!
本文标题: 政治理论读书读后感(政治学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053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过扬子江读后感(《水浒传》第一回感受100字)我和我的祖国读后感400(观《我和我的祖国》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