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读后感(2000字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4-01-01 04:12: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7

读《教育的本质》有感我读完陈钱林老师的《教育的本质》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我边看边认真地做笔记,这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本质的探索;第二部...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读后感(2000字读后感大全)

读《教育的本质》有感

我读完陈钱林老师的《教育的本质》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我边看边认真地做笔记,这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本质的探索;第二部分是教学本质的探索;第三部分是家庭教育文章;第四部分是老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陈钱林老师从事教育工作35年,做校长近20年,是全国知名校长、资深家庭教育专家。看了这本书,我对教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健全的人格,教学的本质是引导个性化学习。教育应该关注“人”,教育应该是心灵的触动、人格的培育、精神的成长,而健全的人格,是教育所应追求的核心素养。人格基础包括:健康、性格、习惯、情商、知识、能力、游戏、探索、志向、规则、幸福感、价值观。新时代需要更多思想家型和实践家型的教师。

书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教师与专业成长这部分。教育学生,讲究立德树人。教师的成长,师德为首。没有师德修养,不可能成为好老师。

一、什么是师德?

关于师德,古今中外有很多表述。我认为,师德,最核心的就是爱。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是“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精神,让一代又一代教师得到精神洗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爱孩子。”

二、作为师德核心的爱,到底要爱什么?

首先,爱孩子,做孩子的心灵导师。正如有句名言所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要走进每位孩子的心灵居所,做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其次,爱学习。《三字经》说:“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学生是读书郎,教读书郎的应该是读书人。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说:“教师要给人一桶水,自己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通过学习使自己拥有一眼活的泉水。”第三,爱教育。教育是科学,教师要不断探索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规律。教育也是艺术,教师要努力追求自己的教育风格、教学风格,教师要坚守教育本质。

三、追求师德的境界

师德的最高境界是“博爱”,“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些教师以事业为重,以自己的专业成长为荣。这些教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他们是优秀的教师,这些教师把教育作为信仰,他们不在乎名、不在乎利。这些教师心里只有孩子,只有教育真理。他们是高尚的教师。

师德如风,风是看不见的东西,借助树能让人看到,师德是看不见的东西,教师可借助教育细节让孩子看到,师德所在,就是教育魅力所在。我们老师要把教育作为职业信仰,不在乎名利,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断专研,不断提升自己。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孩子的成长规律是相通的:一靠志向,二靠自学,三靠个性化帮助。没有追求,被动学习,不可能有专业成长。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不但要教育好我们的孩子,我们也要教育好我们自己。我认为老师在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拓展我们的知识面,与书籍做朋友是不错的选择,每当我拿起一本书时,我都会热血沸腾,我知道,这是一份热爱。每次读到一本好书,我会自觉的做笔记,记住精华的部分,在本子里写上自己的少许思考和见解。

《教育的本质》这本书的最后部分写的是陈钱林老师的读书路。他读书的好习惯影响了身边很多人,他鼓励我们老师要经常看书,他看的书很有针对性,主要读作文教学类、家庭教育类和学校管理学类书籍。这点我应该好好学习,我虽然喜欢看书,但是并没有针对性的选择书,读书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做一位高效的阅读者,边读书边思考,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多反思,多记录。抽出更多时间研读教育学类书籍,在各个方面完善自己,做孩子喜欢的老师。

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保持对教育和阅读的热爱,在教书中成长,在读书中进步!

教育的本质在唤醒

“教育的本质在唤醒”,这不知道哪个大咖说的。我反正是觉得说得很对。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懵懂少年直至老年,都要经历很多教育。不管是作为被教育者,还是实施教育者。如果我们明白了教育的本质,我们就会少走弯路和犯错。

我们可能有时候会执迷不悟,甚至一错再错而不自知。我们真的需要教育,更需要被唤醒。

就像有的人他睡得过于深沉,如果不把他叫醒,就有可能睡过去,永远不再醒来。

如果我们叫醒一个人,我们可能就会拯救一个人,让他彻彻底底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凭借自己的绵薄之力去拯救人类,那我们必将功德无量。

我愿意付出努力,唤醒执迷不悟的你还有他。

教育的本质——唤醒生命

德国的哲学家亚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德国的哲学家尼采也曾说:“你到好的学校去,就能遇见好的老师,接受好的教育。事实是否真的如此?你期望老师教给你什么?怎么教育你?不同的教师与学校,会教给你不同的东西吗?不。真正的教育者,并不是拥有头衔或业绩的人。他能让你发挥出所有潜力。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者,理应是你的解放者。所以,能让你自由自在、充满活力地发挥出所有能力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教育者,他所在的地方也就是最适合你的学校。”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想每一个人都会说亚斯贝尔斯的那句话——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他的话连莫言都引用地妥妥的。

但怎样才叫灵魂唤醒灵魂呢?

我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办法。

是否真的能心与心对话,这就需要老师的高度和用心了。
笛福在《鲁滨逊飘流记》中曾说:“一个要教育别人的人,最有效的办法是首先教育好自己。”
就像我经常念叨的要想养好自己的孩子,首先父母需要成长一样。

什么是教育?这个话题比教学大多了。

我想,一个知道如何上好专业课或者有很强教学能力的老师未必懂得大教育,一个真正懂得教育的老师肯定会在教学方面有所作为。

到底什么才是教育?很多大教育学家都已经解释地非常清晰了。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而前苏联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反思美国的常春藤精英教育而写的《优秀的绵羊》中提出:“教育既不是为解决工程为题存在的,也不是为灌输大量知识而存在的。'教育'的拉丁语本意为'激发'。教师的工作的本质是激发并唤醒潜伏在每个学生体内处于睡眠状态的能量。”
不同时期的教育家都不约而同提到“唤醒”、“激发”,这说明了什么?

其实教育的本质不是为了教给学生什么,而是透过教学让学生发现自我的各种能力和美好,进而展现一个个精彩、完美、有力、充满灵性与创造性的灵魂。
每个人的生命旅程原本的设置,都将会是向内的自我探索,完成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蜕变、自我实现。

而教育工作者就是一步步引导学生不断感受自己的内在,发现原本一直存在的那些能力。透过引导、用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唤醒沉睡中的本性特质,找到最适合自己生命旅程的方向,找到原本的发展路线不断克服各种困难险阻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

从教十年有余的我,对于透过音乐激发和唤醒生命越来越有所感悟。

如果说曾经的我更多专注于教学的话,现在的我反而开始唤醒自己内在的生命状态,慢慢透过自己的生命、借助音乐教学,进行生命灵魂的唤醒和激发,让更多的学生看到自己生命中一直存在的创造力、美好与爱,不断与自己内在的美好体验对话。或许这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慢慢觉醒中的教育。

每一个人都是完满俱足的,但往往我们自己处于迷宫中,看不到自己内在的闪光点和那份圆满的美好。而最终的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透过实践中的学习发现自己的各种美好,感受到心底深处的爱之体验。

随着陪伴一届届的学生长大,我看到了他们内在旺盛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很多时候并不需要老师过多的教导,只要巧妙地给予一点指引,给予相应的展示平台,学生就会给老师很多惊喜。

很喜欢卢梭在《爱弥儿》中的一句话:“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不管幼儿教育还是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我始终认为能够做到教无痕的老师才是真正的高手。

真正的教育就是潜移默化中的润物细无声,让幼苗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出内在一直就有的那份爱、美好、生命力与创造力,自由快乐地长成TA原本的样子。不管最终长成的是大树还是小花小草,他们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完美与精彩。

祝愿你我都能感受到教育的力量与魅力。

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

现在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手段,学这样、学那样、考状元、读名校都是脸面的问题,就是当成一种手段。一旦用孩子的成长来满足我们成年人的某种欲望或者需求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一定出问题。
――发生在儿子身上的故事。到西安打拼两年后,正值儿子小升初。该何去何从?让儿子上什么学校?恰好此时本市最有名的小学招聘教师,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把自己的简历投到了这个学校,很快这个学校的副校长就打电话让我过去。在一个午后,我去了这所小学,和副校长愉快的进行了交流,副校长说:“来吧,这里欢迎你,你的孩子可以当子弟上到最好的中学,也可以给你提供住房……”条件特别诱人,回来后我陷入了沉思,走还是留?走~对儿子来说不用考试就可以上到最好的中学……后来我就和老公儿子商量,儿子不愿意去到那所学校去,原因是心里胆怯(因为他上学比别人早一年,思维整个都不很成熟,有好多的问题别人一下子就懂啦,可是他老想不通,他担心在那个高手云集的学校老在人后,就没有了自信心)……在权衡了方方面面后,我放弃了去这所学校!

后来儿子上到了一个稍稍弱一点点的学校,主要是离家比较近,不用接送。儿子从一进校他就喜欢上了这所学校,老师们很关注他,这里的老师唤醒了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愿意为此而付出,乐此不疲。他从刚入校时的100名,一直进步,初中毕业时考取了全年级前三名,后来他一直保持这样的优势……

【教育反思】孩子虽然没有进入所谓的一流学校,但是他收获满满的自信心!干任何事都愿意尝试,永远不服输的品格和深深地感恩之心!我深深的感到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鼓舞和唤醒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具有优秀的品质和健康向上的思想,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职责,那么我们要让学生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呢?

思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思维,从培养好习惯,先开始再完美,从而改变思维模式,站在终点看起点,专注于对未来长远目标有意义和帮助的事情上,一点一点做到极致。

利他:找到一件让自己做起来既快乐,又是自己优势领域,对他人能够带去价值上事情,持续专注的去做,不求回报,帮助更多人实现,自然财富也就随之而来。

分享:敢于分享自己,毫无保留的分享,每天能够为他人带去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也许一句话、一个举动就能改变一个人,带着这样的发心,做一件事影响一群人,福报会越来越大。谁分享谁受益。

价值:做一个对他人有价值的人,就要专注于自己的优势领域,不断完善自己,输出倒逼输入,持续为他人带去有价值的内容,“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这是一个价值等价交换的社会。

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应时时处处怀有感恩之心!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教导之恩,感恩伙伴的相伴与互助……

“没有任何一个老师,任何一个班级和学校能一直陪伴着孩子终生走下去,所以这个孩子他必须自己学会终生学习,特别是在未来的社会,每个孩子必须要成长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他才不会被淘汰

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指向。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喜欢弹钢琴,他今后就一定是个艺术家,可能他今后从事的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有无限可能性。看一个孩子成绩不行就开始下结论,说这孩子今后是擦皮鞋的或者将来没有出息,哪有这样的教育呢?
潜心是一种境界,现在有几个人可以潜下心来做事?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愿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是绚烂多彩的百花园……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真实,独特和创造。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激发和发挥潜能。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成长为心智健全有益于社会的人。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让人们认识自己。
苏格拉底相信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完整的人,让受教育者在人生的各个领域(道德、心智、肉体、实践等)都体现出一个完整的人健康的、完整的、扎实的生存状态,感受自由的时刻。

爱因斯坦说,教育的本质不是把桶灌满,而是把火点燃。

我认为 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对方,让其感受到无限可能,勇于探索,进而找到真实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助人成长的本质也是如此。无论是做父母、老师还是教练,都是在助人成长,看到一个人的成长,是最令人欣慰的事。一个人真正的内在成长是如何发生的?要靠学习,反思,实践,再反思。

2021年8月30日
本文标题: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读后感(2000字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206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艾青 诗选读后感800字(《艾青诗选》读后感800字范文5篇)关于叛逆的读后感(《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