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读后感(以留侯论写作文)

发布时间: 2023-12-07 13:34:3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8

《留侯世家》读后感,留侯世家读后感范文一,他足智多谋,是“汉初三杰”之一。他是血性中人,却从未显现出一丝鲁莽,他位极人臣,却视功...

《留侯论》读后感(以留侯论写作文)

《留侯世家》读后感

  留侯世家读后感范文一

  他足智多谋,是“汉初三杰”之一。他是血性中人,却从未显现出一丝鲁莽,他位极人臣,却视功名利禄为粪土,他用自己的锦囊妙计助刘邦取宛城,破峣关,脱险于鸿门,烧栈道,平三秦,迁都关中。立下赫赫功劳,却处事低调,进退有度,明哲保身。他就是汉留侯张良。

  读完此书,我萌生了一种想法——那种人才配称为大勇之士?说到大勇之士,人们都会想到项羽。首先,他力能举鼎。力气大就算英雄吗?不能。其次,每次战斗他都冲在最前头,杀敌无数。但是,士兵这样,自然是勇敢,主帅如此,匹夫之勇。再次,项羽在被逼乌江口,四面楚歌时,自刎而死,并说了一句话——“无颜见江东父老”。这算什么理由,只为一点颜面、名誉,便把自己性命和东山再起的希望牺牲掉,更不是大勇。所以,我认为,张良才是真正的大勇者,首先,它有血性,作为韩国公子,他敢于担负起为韩国报仇的责任,但是,就是因为初期的鲁莽让他吃够了苦头。他“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却使自己无立锥之地,只好隐姓埋名,但是,可贺的是张良从失败之中汲取了经验,而这,勇于从失败之中汲取经验也不失为勇敢。终于,有一天,张良遇到一位老人,那位老人让张良拾履,并为他穿上,张良以极大的耐心完成了考验,得到了《太公兵法》,得书之后,张良便刻苦钻研,直到三韬五略,样样精通后,他便出山,在兵士只有数千人的刘邦军中当了谋士,这更是一种勇敢,不过勇敢背后是申时度势的深思熟虑。张良看人果然不错,他借刘邦之力,诛灭了暴秦,又逼项羽自刎于乌江口,功成名就之后,他对功名拿得起,放得下,急流勇退,这更是一种大勇的表现,也是深沉的城府的表现。

  其实,苏东坡先生的一篇《留侯论》已将张良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开头,更是对勇敢的精辟见解——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血性在内,城府在外,才铸大勇。

   留侯世家读后感范文 二

  看完留侯世家,最大的感触便是张良真是一个智者,对于事情的判断能力与出谋划策的能力令人深深折服,张良仅仅凭借过人的头脑和三寸不烂之舌就帮助刘邦获得天下,自己荣升帝王之师,一生堪称完美。那么,张良的智慧到底表现在哪里,他对事情的处理方法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呢?

  首先,张良善于揣摩各类人的心理。在战乱的当时,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张良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心理,想出一些办法,既能满足对方的需要,又能满足自己的利益,达到双赢的效果。比如说史记中有一段记载刘邦决定放弃函谷关以东的所有土地,决定把他分封给能与他共图大事的人。张良建议把土地送给英布、彭越和韩信三个人,利用了英布和彭越与项王之间的矛盾,这两个人为得到土地共同对抗项羽而高兴,同时对于刘邦来说又能借助这三个人的力量来制约项羽,使得自己一方的势力增强。为了成功,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这就需要采取某种方式,以他人的利益为诱导,来使得别人心甘情愿听从自己的安排。春秋战国时代的苏秦张仪两大说客,也是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劝说进行连横与合纵,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见,掌握不同人的心理与需求,对于人的深入研究是张良成功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其次,张良能够结合具体情况来处理事情,思维缜密。古往今来的谋士有很多,有的辅佐自己的主子走向了帝王之位,有的却因判断失误而酿成了千古恨。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个人有个人的道理,但究竟哪种判断才是正确的,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与需求来展开思考。郦食其一直是我一个比较敬佩的人,不仅足智多谋,面对油锅还能面不改色,也算是一个英雄人物了。但他提出的建议却被张良反驳的一无是处。郦食其看来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以商汤武王的做法为鉴,劝谏刘邦分封六国君王的后代。而张良却敏锐地发觉了当时战况与商汤,武王的不同之处,根据实际情况为刘邦作出了分析,使得刘邦撤回了指令。由此可以看出,结合实际情况,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只会像赵括那样纸上谈兵,必然会遭遇失败。张良对于事情谨慎严密的分析与思考,使得刘邦对他放心,从而言听计从。

  第三点,张良深谙为官之道,能够聪明地处理人际关系。韩信同样才华横溢,用兵的水平在当时无人能及,但韩信后来却以反叛之名被刘邦杀害,原因就在于韩信不懂得低调谦逊,从而使刘邦感觉他对自己产生了威胁,便找机会除掉了心腹之患。而张良一直对于高祖忠心耿耿,尽心辅佐,使得高祖对他产生了足够的信任。并在后来的为官生涯中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从而获得了善终。吕后后来为废太子之事找到张良,张良也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了吕后,使得吕后对他心存感激。当时触怒吕后的人,都在高祖去世后吕后垂帘听政时收到了的迫害,但张良却能善始善终,可能也得益于他对将来时态的预测以及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的智慧。

  总而言之,我对于张良只有两个字“敬佩”,希望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多向张良学习,也成为像他那样有智慧的成功人士。

《留侯论》赏析

      【按】张良辅汉建国并功成身退的事历来影响很大。从来不乏论者。苏轼独辟蹊径,从成大事者必有能“忍小忿”的特质角度立意,援事用理,展开议论,完成本文,给人以新颖感。当时分析鉴赏,深感如此立意格局太小,没有阶级、社会、历史的大视野。参考少,赏析侧重于文面字句,现在看来还有待深入。

        苏轼的史论文章广征史事,纵横恣肆,说理形象,辨析周密,同时文从字顺,条理分明,体现出平易流畅,而又雄辩滔滔的风格。这篇《留候论》主要从张良受书于圯上老人一事展开议论,说明张良“忍小忿而就大谋”这一性格特征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论辩详细,言之成理。
        文章开篇便从古仁人志士立意,概括全文主旨,指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从古人说起,事有榜样,立论有力。然其过人之节是什么呢?文章顺手拈出一般人认为“勇敢”的事例:“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但这不能算作真正的勇敢,只能说是鲁葬。天下真正勇敢的人“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在与常人的对比村托之中,更显出这种过人之节的实质。这实为全文举纲张目,为分析张良圯上受书一事树立起理论原则。文章至此仍嫌不足,便宕开一笔,深挖一层,进一步指出豪杰之士其所以具有这种过人之节的深层原因,是他们抱负大,志向远。这样,就使下文分析论述有了依据,具备了氛围。

        接着文章便全力以赴转入“留候论”。而论述的中心却是圯上受书一事对张良一生性格的影响及其对张良后半生政治作为的意义。

        首先,点出圯上受书一事,并予以分析。关于这件事,历来传说中颇多迷信神奇色彩。王充《论衡·自然》中以为,圯上受书是上天“佐汉诛秦”“命令神石为鬼书授人”,是汉兴的前兆。太史公司马迁则以为十分奇怪。苏轼则不然。他避开一切神奇传说,从现实人事上查找原因,对这一流传很久的故事发出反问:“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一扫旧说,精警独到。接着陈述看法:“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这一看法从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出发,指出了圯上受书的客观历史意义是:圣贤相互警戒。这也是暴秦这个独特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一个“微”字,体现出作者体事察物的精细和对这一问题的深思熟虑。于是他对世人的看法提出批评,以为世人给这一故事披上种种奇怪的色彩都是不对的。先立后破,分明透彻。然而作者仍嫌不足,用“且”字再递进一笔,指明圯上老人的用意并不在于给张良一本兵书。使文势顿然为之一变,文意斐然,如朗月当空。金圣叹评说:“至此别作深笔发议,此一句乃一篇之头也。”这一段文章从圯上受书一事着笔,维而怪,继而疑,继而观,层层分析,徐徐道来,并置于世人旧说的对比之中,从而使作者的看法显豁而明朗,为后文继续论述运足了气,蓄好了势,铺平了路。

        其次,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分析圯上老人授书的重要目的。文章从秦的暴政说到张良的不能忍,继而说到圯上老人的欲其能忍,文笔奔放而稳妥。先说秦时暴政。当韩国灭亡的时候,秦国正处于兴盛的时期。秦王残杀成性,用刀、锯、鼎、镬等残酷刑罚对待天下有贤能的人,那些平时没有罪过而被杀害的,数都数不清。即使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没有施展本额的机会。这就是圯上老人授书的历史背景。秦之方盛,正凶残暴戾,滥杀无辜,而张良却为报韩仇,不能忍住愤怒的心情,凭着匹夫的力气,刺杀秦王。其勇气固然可敬,但却十分鲁莽,冒着丧命的危险,能否报仇还没有把握。因此,作者于叙述背景之后,用一“夫”字急转直下,引出议论,转入对张良报仇行为的分析。“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这是作者分析的依据,由此可以看出张良的不足和圯上老人的富有远见。文中分析了张良的两点不足:一是张良不避锋芒缺乏“忍”心;二是张良行为鲁莽,缺少计谋。第一点,作者主要抓住情势分析,指出其行为之不当。“盗贼”指的是张良偷袭秦皇帝之事,“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是对前面设问的回答,即他们不仅爱惜自己的身体,而且认为做盗喊去死是不值得的。第二点,主要抓住事件的实质,援引史实,通过对比,指出其行为之鲁葬。所以,博浪沙一击不死,是十分侥幸的。圯上老人为此而深深惋惜。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动机,圯上老人才“据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这就是圯上老人授书的目的:故意用傲慢无礼的态度来对待他,你辱他,磨厉他的性情,锻炼他的意志,以使他能有所忍耐,最后去成就大事。所以老人说:“强子可救也。”显然“其意不在书”,而在于“相与警成戒”。是为其一。

        然后,文章引用史实,让一步分析圯上受书的必要性。文中引出两条史实。一是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示服为臣仆的史实;一是勾践被困于会稽,后来投降吴国做了奴仆,三年不敢倦怠的史实。不论是郑伯,还是勾践,他们都有救国报仇的远大志向,但他们都很有器量,为了实现理想,忍受了暂时的侮辱,处人之下。郑伯肉袒牵羊,忍受侮辱,但郑国却避免了覆亡的厄运;勾践在吴国做奴仆,卧薪尝胆,但三年之后却大败吴国。历史是一面镜子,苏轼正是借鉴历史才引出这两条史实。接着文章用“且夫”递进一层,展开议论,指出:如果有找人报仇的远大志向,却不能居于人下,那么就不能算作“大勇”,只能是普通人的刚强。这就为下文具体分析树立了陪衬。圯上老人担心张良才气有余而器量不足,就设法予以警戒,以便“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文章至此,本可以收束,然而作者却不这么做,而是用“何则”一问,使文意陡然一变,转而照应文首。老人与张良素味平生,只在圯上不期而遇,这是“卒然临之”。既非相识,更非主仆,却“命以仆妾之役,这是“无故加之”。此两者不仅使张良一点儿也没有感到奇怪,反而油然生出敬悦之心。这就是“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的很本原因。这一段从史实入手,有理有据,说服力强。通过历史说明老人警戒张良的必要性。其意亦不在书。是为其二。

        下来,文章通过对高祖、项籍成败原因的分析,说明老人作法的必要性和张良性格的历史作用。由于圯上老人的警戒,张良具备备了“忍小忿就大谋”的策略思想,他辅佐高祖,使得高祖也能“忍小忿而就大谋”,在强大的楚军面前,经常采取守势,以保存实力,最终成就大事。项籍不然,他迷信武力足以征服天下,多方树敌,虽百战百胜,但“惟不能忍”,“轻用其锋”,卒致败亡。文中多方对比,使文目鲜明, 透辟有力。一是高祖与项籍的对比,一是高祖自身的对比。韩信灭了齐国,打算自立为王。此时,刘邦正被项籍围困在荥阳,得到信息后勃然大怒,“见于词色”,要不是张良、陈平的劝阻,说不定要酿成什么后患。可见高祖“犹有刚强不忍之气”。所以文章至此只置一反问句,便使议论气势顿增,余波又振起来,既简洁明了,又发人深思。要说明的是,文章过于强调忍的重要性,导致把刘邦、项籍的成败仅仅归结为能忍与不能忍,显然有其片面性的局限。

        这篇文章标题是《留侯论》,却没有对张良一生进行评论,而是抓住张良性格的关键:“忍小忿而就大谋”,针对颇有神奇色彩的圯上受书一事展开论述,阐述这一故事的历史现实性和它对张良性格乃至以后政治生涯的巨大作用,灵活多姿,反复申论,独到精辟。文章正面立论为主,叙述、议论紧密结合,随机生发,翻空出奇。如分析击秦一事时,先叙述秦之暴政,接着议论,议论之中又顺势带出叙事,继而边叙边议,周密详尽。引用史料一段亦复如是。此外文章运用对比衬托手法,使文中议论、叙述色彩鲜明。文中伊尹、大公之谋与荆轲、聂政之计,“高祖忍之”与“项籍惟不能忍”,以及郑伯、勾践的史实与张良的“匹夫之刚”等无不如是。尤其是张良与圯上老人的对比分析更是鲜明新颖。在语言上,文章多用散句,或长或短,参差错落,灵活自然。但又很有节奏,平易流畅。加之随处设问,司机引发,不仅增强文势,而且感情强烈。

【附】译文

        古代所说的豪杰人物,一定有超出一般人的节操,而一般人在感情上总有不能容忍的事。一般人受到侮辱,就拔出剑来,挺身和人家争斗,这不能算作勇敢。天下有一种很勇承的人,突然受到侮辱却不感到惊恐,无缘无故地被人欺侮也不发怒,这是因为他抱负很大,志向很远。

        张良在桥上得到黄石老人送的兵书,这件事十分奇怪。然而又怎能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士出来试试张良呢?从他的行动略露出来的用意看,其中含有圣贤相互警戒的意思。可是世上的人考虑不到这些,认为是鬼物,也太过分了。况且他的用意不在于给张良一本兵书。

当韩国灭亡时,秦国正处于兴盛时期,它用刀、锯、鼎、镬等残酷刑罚对待天下有贤能的人,那些平时没有罪过而被杀害的,多得数不清。即使有象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法令执行得很严厉的时候,它的锋芒是不能触犯的,而到了最后却有可以利用的机会。张良忍不住愤怒的心情,凭着匹夫的力气,用铁椎伏击秦始皇来求得痛快。在这个时候,张良虽是没有死,但生死之间的距离已经非常小,也够危险的了。富贵人家的子弟,不能死在做盗贼这件事上,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珍惜自己的身份,认为做盗贼去死是不值得的。张良凭着压倒世人的才智,不去实行伊尹、吕尚辅君安国的谋略,而仅仅采用荆轲、聂政行刺的方法,侥幸没有死掉,这本来是桥上老人为他深为可错的地方。因此,老人便用傲慢无礼的态度来狠狠地推折他、侮辱他,使他能够有所忍耐,然后才可以成就大事。所以老人对他说:“你这个孩子是可以教育的。”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裸露上身,牵着羊迎接庄王,庄王说:“郑国的君王能屈已居于人下,一定能信任、使用他的百姓。”于是兵退三十里。勾践被吴王夫差围困在会稽,后来投降吴国做了奴仆,三年中从未倦怠过。何况一个人立下了报复仇人的志向,而不能居于人下,这也不过是匹夫之辈的刚强。桥上老人认为张良才能有余,担心他的器度不够,所以才狠狠地摧折他那种年轻人的刚锐之气,使他能忍住小的愤怒完成大的谋略。为什么这么说?老人和张良平时并没有交往,他们在野外突然相遇,老人却象役使奴仆一样役使张良,使他态度和顺而不感到奇怪,就是为了让他具备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恐、项羽不能使他发怒的度量啊。

        看看汉高祖胜利的原因和项羽失败的原因,就在能忍耐和不能忍耐之间罢了。项羽因为不能忍耐,因此百战百胜,却很轻率地使用他的精锐力量;高祖能忍耐,便能保全他的精锐力量,等待对方衰疲,这是张良教给他的办法。当淮阴侯韩信破了齐国想自立为王时,高祖发怒,表现在语言中,流露在脸色上。从这看来,高祖还有刚烈的性格和不能忍耐的气质,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的事业?

        太史公司马迁对张良有些疑惑,以为他应该是个身材魁梧高大的男子汉,可他的相貌竞象一个小妇或大姑娘,和他的志向、气度不相称。唉!这也许正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的原因吧!

苏轼《留侯论》诗词赏析

   留侯论


  宋代: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在韩国已灭亡时,秦国正很强盛,秦王嬴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气势是不可以凭借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这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本是秦始皇所不能惊惧他和项羽所不能激怒他的原因。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但是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敝。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外柔内刚,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吧!


   注释


  节:节操。


  匹夫:普通人。


  见辱:受到侮辱。


  卒然:突然。卒,通“猝”。


  所挟持者甚大:谓胸怀广阔,志意高远。挟持,指抱负。


  子房:张良,字子房。因佐刘邦建立汉朝有功,封留侯。


  受书:接受兵书。书,指《太公兵法》。圯上:桥上。老人:指黄石公。《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后老父约见张良于桥上,张良两次迟到,受到老父的责备。第三次张良“夜未半”即往,老父喜,送他一部书,说:“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语毕,老父即离去。次日张良“视其书”,才知道是《太公兵法》。


  隐君子:隐居的高士。


  观其:瞧他。其,指黄石公。


  微:略微,隐约。


  见:同“现”。


  以为鬼物:因黄石公的事迹较为离奇,语或涉荒诞,故有人认为他是鬼神之类,王充《论衡·自然》:“或曰······张良游泗水之上,遇黄石公,授公书。盖天佐汉诛秦,故命令神石为鬼书授人。”


  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谓秦王残杀成性,以刀锯*,以鼎镬烹人。


  夷灭:灭族。


  贲、育:孟贲、夏育,古代勇士。


  无所复施:无法施展本领。


  其势未可乘:谓形势有利于秦,还没有可乘之机。


  而逞于一击之间:《史记·留侯世家》载“秦灭韩”,张良“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其间不能容发:当中差不了一根毛发。比喻情势危急。


  千金之子:富贵人家的子弟。


  不死于盗贼:不会死在和贼的拼搏上。


  不足以死:不值得因之而死。


  伊尹太公之谋:谓安邦定国之谋。伊尹辅佐汤建立商朝。吕尚(即太公望)是周武王的开国大臣。


  荆柯聂政之计:谓行刺之下策。荆柯刺秦王与燕政刺杀韩相侠累两事,俱见《史记·刺客列传》。


  鲜腆:无礼,厚颇。


  孺子可教也:谓张良可以教诲。


  “楚庄王伐郑”六句:楚庄王攻克郑国后,郑伯肉祖牵羊以迎,表示屈服。楚庄王认为他能取信于民,便释放了他,并退兵,与郑议和。事见《左传》宜公十二年。肉祖,袒衣阵体。


  “勾践之困于会稽”三句:《左传》哀公元年:“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越军曾击败吴军于此)也。遂入越。越王(勾践)以甲循五千,保于会稽(山),使大夫种因昊大宰萦以行成。······越及吴平。《国语·越语下》载勾践“令大夫种守于国,与范蠡入宦于吴:三年而吴人遣之。”归臣妾于吴,谓投降吴国为其臣妾。


  报人:向人报仇。


  非有生平之素:犹言素昧平生(向来不熟悉)。


  仆妾之役:指“取履”事。


  油然:盛兴貌。此谓悦敬之心油然而生。


  轻用其锋:轻率地消耗自己的兵力。


  弊:疲困,衰败。


  “当淮阴破齐”三句:《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四年,韩信破齐,向刘邦请封“假王”,“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荣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日:‘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赶紧提醒他不能得罪韩信。刘邦醒悟,便封韩信为齐王以笼络他。韩信后降封为淮阴侯,故称为淮阴。


  非子房其谁全之:不是张良,谁又能来保全他呢?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二句:《史记·留侯世家》:“太史公日:‘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不称,不相称。


   赏析


  该文系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年),作者为答御试策而写的一批论策中的一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


  “孺子可教”的典故即源于张良圯上受兵书之事。这个故事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以司马迁的才华慧识,以神怪入史且于篇末加以评注,常令后人对太史公秉笔直录产生怀疑。其实,早在宋代就有苏轼写了一篇《留侯论》,对此作了合乎情理的解释和发挥。


  苏轼在文中独辟蹊径,化腐朽为神奇。依苏轼之意,圯上老人并非司马迁之所谓鬼物,而是秦代有远见卓识的隐君子,他的出现其意也不在授书,而是有意试一试张良的隐忍度的。张良曾在博浪沙行刺秦皇。事败之后隐姓埋名逃至下邳,圯上老人对此深为惋惜,特意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地挫折他。结果他能够忍耐,说明还是有可能成就大事的,所以圯上老人称他“孺子可教矣”。经苏轼这么解释,此事就具有了可信性。相比之下,司马迁对这段轶闻也是十分厚爱的,但他没有破除其封建迷信的神秘光环。苏轼之高明,终于使这段佳话点石成金。


  这篇散文是苏轼早年所作,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博闻才识和独具匠心。文章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为使论点具有说服力,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了郑伯肉袒迎楚,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项羽、刘邦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发挥。作者引证史实层层递进,流转变化,不离其宗,抓住留侯能忍这一主线,进一步阐明张良能忍的效果是助高祖成就帝王大业。这篇文章能开能合,气势俊逸奔放,虽只有短短七百字,但言简意赅,分析透彻,鞭辟入里,显示了青年苏轼杰出的文学才华,千百年来成为立论文章的典范。


  诗有诗眼,文也有文眼,尤其是立论文章,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即亮出了“文眼”:“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句话凝结了青年苏轼对世事人生波折的经验,有意无意之中为以后的奋斗撰写了座右铭。苏轼当年,屡遭贬谪,正是以忍为大德,才造就一个词、文、诗、书、画多方面的全才;也正由于此,才为宋代文坛上开创了独具一格的豪放派。因此可以说,作者明写留侯之忍,实际上是以古喻今,告诫自己不能锋芒太露,面对复杂人生只有以忍才能成就大业。


  苏轼这篇论文还给读者一个启示,好的素材还要善于运用,即使是文学大家也不能等闲视之,也需要有一个深入分析反复提炼的过程。


  

以留侯论写作文

1. 以留侯论为本写一篇读后感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是刘邦在战胜时对他的部下说的。如果刘邦没有张良,那么历史必将改写。刘邦之所以得天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张良教了他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忍。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子房从圯上之老人那儿学到了一个字:忍。唯有无情地挫伤年轻气胜刚 *** 躁的脾气,才能学会忍;唯有忍,才能成就大事。

后来,张良成为刘邦的谋臣,他尽心地教刘邦“忍”。在鸿门宴上,面对项羽一次又一次地挑衅,他想到了张良曾经教导过他的话,于是他忍了;在划分楚河汉界之时,面对项羽一次又一次地提出的无理要求,他想到了张良曾经教导过他的话,于是他忍了,接受了汉朝的边界;在所有诸侯之前,他第一个冲入咸阳城,但他没有称王,因为他忍了,因为他想到了张良一次又一次告诫他的话,因为他想“就大谋”……张良的“忍”无异于给楚人项羽以致命一击。

在以昂扬的精神读完整篇文章之后,我沉默了。张良在“其间不能容发”的情况下,居然能够忍下来,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啊。“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子房啊子房,为何你的忍能让太史公如此动容?恐怕是因为太史公与你的境遇十分相像吧!

太史公因李陵之乱而受宫刑,是需要多大程度的忍耐啊。“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他没有后悔,依然用坚强的意志忍了下来,直至“见文采于后世”。如若不是太史公的忍,那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将永远无法被世人传唱。

2. 留侯论的写作特点

苏轼在文中独辟蹊径,化腐朽为神奇。依苏轼之意,圯上老人并非司马迁之所谓鬼物,而是秦代有远见卓识的隐君子,他的出现其意也不在授书,而是有意试一试张良的隐忍度的。张良曾在博浪沙行刺秦皇。事败之后隐姓埋名逃至下邳,圯上老人对此深为惋惜,特意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地挫折他。结果他能够忍耐,说明还是有可能成就大事的,所以圯上老人称他“孺子可教矣”。经苏轼这么解释,此事就具有了可信性。相比之下,司马迁对这段轶闻也是十分厚爱的,但他没有破除其封建迷信的神秘光环。苏轼之高明,终于使这段佳话点石成金。

这篇散文是苏轼早年所作,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博闻才识和独具匠心。文章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为使论点具有说服力,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了郑伯肉袒迎楚,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项羽、刘邦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发挥。作者引证史实层层递进,流转变化,不离其宗,抓住留侯能忍这一主线,进一步阐明张良能忍的效果是助高祖成就帝王大业。这篇文章能开能合,气势俊逸奔放,虽只有短短七百字,但言简意赅,分析透彻,鞭辟入里,显示了青年苏轼杰出的文学才华,千百年来成为立论文章的典范。

诗有诗眼,文也有文眼,尤其是立论文章,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即亮出了“文眼”:“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句话凝结了青年苏轼对世事人生波折的经验,有意无意之中为以后的奋斗撰写了座右铭。苏轼当年,屡遭贬谪,正是以忍为大德,才造就一个词、文、诗、书、画多方面的全才;也正由于此,才为宋代文坛上开创了独具一格的豪放派。因此可以说,作者明写留侯之忍,实际上是以古喻今,告诫自己不能锋芒太露,面对复杂人生只有以忍才能成就大业。

苏轼这篇论文还给读者一个启示,好的素材还要善于运用,即使是文学大家也不能等闲视之,也需要有一个深入分析反复提炼的过程。

3. 留侯论的写作特点

【内容分析】 这是作者应制科考试时所上《进论》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评论张良得书于圯上老人一事。

作者认为圯上老人并非“鬼物”,而是秦时一位深谋远虑的隐士,他为了磨砺张良的性格,使其大智大勇,具备能忍之心,才对他“命以仆妾之役”,以“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此说新颖、透辟,足以驳倒旧论。

辩析中,作者还特别指出古代豪杰之士部是气度恢宏,能够“忍小忿而就大谋”的人,反对一般人稍一见辱,便“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的鲁莽作法。主张要有“能忍”之心,等待时机以图大事。

从一个人遇事要讲究涵养,以事业为重的角度看,作者的见解无疑是有道理的。但他过于强调能忍的重要性,甚至把刘邦、项羽的成败仅仅归结为“能忍与不能忍”,就未免失之于片面了。

本文写法,总的看仍是“善于用虚,都是将无作有,空中结撰,文情缥缈”(吕留良《晚村先生八家古文精选》三)。具体说,则“能忍不能忍是一篇主意”(谢枋得《文章轨范》卷三)。

开篇即总括全文大意,指出古代豪杰有过人之节,乃是大勇之人。这层意思实为下文张目。

下面三段文字,都是围绕圯上老人的言行深有警戒之义展开的。第一段先就受书事略下断语,然后用“且其意不在书”一转,说到老人何以对张良“倨傲鲜腆而深折之”的用心。

文势顿为一变。故金圣叹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35326235说:“至此别作深笔发议,此一句乃一篇之头也。”

又说:“此文得意在‘且其意不在书’一句起,掀翻尽变,如广陵秋涛之排空而起也。”(《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四)这段议论从秦时的恐怖政治说到张良的不能忍,再说到老人的欲其能忍,文笔奔放而又收束得稳。

第二段引用史实作为陪衬,再论圯上老人如此警戒张良的必要性。末段通过对高祖、项籍胜败原因的分析,说明在圯上老人的教育下,张良不但自己能忍,还能教高祖能忍,终于成就大事,未负老人警戒之心。

文巾 *** 高祖本不能忍的小故事,就文义言,是为了论证“此子房教之”;就文势言,是涌起一道余波。全文总以正面立论为主,叙事只从论述巾顺势带出,比如对“击秦”、“纳履”二事的处理就是如此。

议论忽出忽入,若断若续,变幻不羁,立论却是植根于留侯本事。

4. 以“

你好:

把坚强装进行囊

走出深锁的庭院,走出颓废的迷惘!

假如我是陶渊明,我会甩掉归隐之心,让自己去流浪。在落寞失意的时候,打开心中寂寞的窗。那天幕上点点星辰,在一闪闪地将自己遥望;如银的月光,把心事铺在自己肩上------风吹着,把它墨迹未干的心情吹到这里,一个声音对我说:“跨出深深的庭院,走吧,跟我去流浪!”既然年轻,就别说人生渺茫,不去飞翔,怎么练就自己坚硬的翅膀?踩着自己的目光,义无返顾地走向远方——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坚强。把归隐之心埋进胸膛,把坚强装进行囊,把爱扛在肩上,勇敢地去流浪,只为有一天,能放飞理想。翘望一片苍茫,回眸一片夕阳,我的脸上没有表情,思绪却比路还长------这路上呵,曾留下多少故事、多少传说。我知道:不会一切都是美好而宁静,不会每一处都有掌声、鲜花和海浪。但正是那些灌木、荆棘和猛兽,更使我对未知的一切充满幻想、充满渴望。带着微笑踏上征程,为了理想,我去闯。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勇敢地抬起头,高傲地展开那双坚硬的翅膀去飞翔。我会在泥泞的路上踏出最坚实的脚印,那里印着我倔强的信念。我会把希望栽在每个路过的地方,让过往的行人都为我感到骄傲,让全世界都知道我的疯狂。

不是有位诗人说过:双脚磨破,干脆就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是的,我会那么做,因为那是一种跋涉的快乐。去流浪,把心情变成诗行。旅途中并非都是坎坷,惬意的事物亦在为我成长。纸船载着梦想远航,清晨的露珠裹着太阳、夹杂着花的芬芳滴在我的眸子里,我深深的感动。人生总是充满渴望,充满芳香。蓦然回首才发现:风过无痕,云过无影,尝过的辛苦都是甜!蓦然回首才发现:海阔天空心灿烂,路过的人群都是笑脸!蓦然回首才发现:人生之路很漫长,我的视线总在最前面。一路风尘,一路奔波,一路上我都在遥望,都在学习坚强。隐居深山,逃避现实,那会把我的信念埋葬。走吧,勇敢地去流浪!穿过黑夜和黎明,明天将又是一轮新的太阳!

5. 留侯论中对“忍”的看法

开头一段是立论,提出能忍、不能忍这个命题。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是泛言,举凡忠勇、坚毅等等超乎常人的节操,全都包括在内。以下则扣住《留侯论》本题,加以申说,将“过人之节”具体到“忍”字。

说“忍”,又是从“‘勇”字来说,提出匹夫之勇不算勇,只有“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也就是说,能忍,才是大勇;而其所以能忍,又是因为抱负甚大,志向甚远的缘故。表面看来,勇和忍似乎是对立的,作者却指出了它们的统一性,充满辩证法,非常精警深刻。

这是作者的基本论点,也是全篇的主意。

6. 以三衢道中写一篇作文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在通常情况下,梅子成熟的时候大多是阴雨连绵的,那时,我们的生活是十分不便,特别是去拜访老朋友,本来约定好了,但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只能是望雨兴叹,因此朋友便有诗为证“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面对朋友的诗作,我只能做抱歉的一笑。 而今年却不同往年,当属上挂满金黄的梅子时,却是日日晴天,我们的心情也随着天气明朗起来,心中是说不出的快活、凉爽,便想与朋友在一起下棋种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我乘船上路了,小溪中的水欢快地流着,沿途是绿树成荫,空气中弥漫着梅子成熟的芬芳,我的小船顺风顺水,不一会儿就到了小溪的尽头,我停船考岸,改走山路。 山路尽管曲曲折折,但仍然有中清幽的美丽,路旁高大的树木,把浓浓的绿荫投在路下,虽然是盛夏季节,但我仍然感到空气沁透心脾,更美妙的是,一路走来,黄鹂婉转悠扬的歌声不绝于耳,使我的行程倍感舒服、美好,绿树成荫,鸣鸟做伴,青山翠 *** 流,稻子如一片金色的波浪在风中起伏,我边走边欣赏着美景,不知不觉来到了朋友的家中。

我想今天,我应该与朋友过把棋瘾了,下棋会使我们的日子不亦乐乎,一醉方休的。

7. 《留侯论》的主旨是什么

《留侯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

本文目的在于应试求官,向考官和皇帝显示才华,所以写作时很用力,是苏轼青年时代的重要作品之一.留侯一生事迹很多,可论者不少,苏轼则是紧紧围绕题旨——“忍”.作者在留侯一生丰富的材料中,只选取了两件最能体现留侯能“忍”的典型材料,一是圯上老人授书教“忍”,一是留侯佐高祖定天下并教之以“忍”.前者是留侯之“忍”的来源,即“得忍”,后者是留侯之“忍”的历史作用,即“用忍”.第一段以虚笔泛写豪杰之士的忍与不忍,以“忍”立论,是全篇文章的骨架,从而总领全文.其余四段以实笔具体写子房之“忍”,围绕“忍”字展开论证.

本文标题: 《留侯论》读后感(以留侯论写作文)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4837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小哥俩探险记读后感100字(小哥俩探险记会说话的狗读后感)泪光中的坚强读后感三百字(《泪光中的坚强》读后感怎么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