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开发面向大众的旧诗今译选本,使《唐诗三百首》一类旧选逐渐退出大众诗歌阅读。大家说,能做到吗

发布时间: 2022-11-11 14:01:5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99

唐诗三百首解释及注音编选背景唐诗三百首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

想开发面向大众的旧诗今译选本,使《唐诗三百首》一类旧选逐渐退出大众诗歌阅读。大家说,能做到吗

唐诗三百首解释及注音

编选背景

唐诗三百首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4)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作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诗经》产生后不久,南方的楚地又出现了“楚辞”这一新的诗体。之后,楚辞逐渐向接近散文的赋体演变,魏汉诗坛上出现了另一种新的诗体———“乐府”,乐府民歌清新刚健,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这对后世的“乐府古题”和唐代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乐府诗的发展,五言和七言句式相继产生、成熟并得到广泛的关注。

经过几千年的磨砺和发展,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发展。尤其到了唐朝,近体诗确立了,古体诗和近体诗全面发展,我国古典诗歌进入了空前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诗歌大繁荣局面。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题材风格的丰富多样,各类诗歌体制的愈益齐备和全面定型,诗歌艺术的全面发展,是前所未见的。这表明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唐代诗坛上名家辈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如陈子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韩愈、柳宗元、元稹、刘禹锡、李贺、杜牧、李商隐等。在他们中间,尤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的成就最高,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流派众多的诗人创作了大量风格各异、内容丰富、意境高远、动人心弦、脍炙人口的诗篇。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种类,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选取了大量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内容提要
《唐诗三百首》一书,分为8 卷,入选诗篇按诗体分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六类,乐府诗附入各体之后。《唐诗三百首》的命名,是沿袭“诗三百”的说法,当有要继承《诗经》传统的含意。“三百首”是个概数,实际上本书一共收录了310, 篇诗作。原本是为了儿童开蒙而选编的一个“家塾课本”,因为针对的对象是理解能力较弱的少儿,因此该书借鉴了《千家诗》易于背诵的特点,因此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够理解。此外,编者严格地挑选作品,所选的诗篇多为唐诗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作品,盛唐诗是唐诗的高峰,诗坛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诗人,《唐诗三百首》中几乎毫无遗漏地收录了这些名家的诗作,所选诗篇也多为精品。

基于《唐诗三百首》的上述特点,使得该书不但适合百姓阅读,也能登大雅之堂。《唐诗三百首》,因篇幅适中,老少皆宜、 雅俗共赏的优点,成为两百年来刊刻最多、传播最广,在旧选本中是影响较大的一部诗歌集。

唐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高峰。诗坛上名家辈出、名作如林,尤其是出现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光辉人物,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为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武则天时代,诗人陈子昂继承了建安、正始时期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和雄健有力的笔调,抵制和冲击了齐梁以来的浮靡的诗歌风气。他的诗指陈世事,深切凝重,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百姓的体恤同情,这和当时流行的诗歌风格截然不同。他的代表 作有《登幽州台歌》等,陈子昂以复古的方式对诗坛进行革新,促进了唐诗的兴盛繁荣。

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是唐王朝的鼎盛时期,诗歌全面繁荣的高潮便展现在人们眼前,其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确实超越了过去任何一个时期。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张九龄、王之涣、崔颢等———虽然艺术造诣的深浅、作品存留的多少 不尽相同,但都能卓然成家,经不极掩。他们的诗歌,大都赋功力技巧于自然浑成之中,华而不俗,雄健而不粗野,厚重而不呆板。表现了这个时代共同的艺术特点。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标志着盛唐诗歌的最高成就。韩愈曾在 《文章》中称赞过这两位举世瞩目的伟大诗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不同,但在艺术成就上各自达到了两个不同的巅峰。彼此不能替代,也不能掩盖对方的光芒。“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严羽《沧浪诗话》) 因为《唐诗三百首》收录的作家作品众多、流派各异,因此本文主要具体介绍李白、杜甫两位最突出的诗人及其作品。

杜甫早期的作品,有着纵横驰骋的饱满热情和活力。例如他在《望岳》诗中曾这样写道:“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希望登高望远,让群山在脚下变得无比的渺小,抒发了他胸中涌动的豪情,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进入中年时期,诗人杜甫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趋于成熟,他了解百姓的疾苦,透彻地看到了朝廷的腐败本质,清楚地认识到了当时社会存在的尖锐而严重的矛盾。于是诗人有感而发,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思想深度的现实作品。例如他在《丽人行》一诗中,描述了皇室成员杨贵妃和其兄杨国忠等人挥霍糜烂的生活,讽刺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暴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赤壁》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近试上张籍水部》
[唐]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春怨》
[唐] 益嘉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哥舒歌》
[唐]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宫词》
[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山中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八阵图》
[唐]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相思》
[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

古代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 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五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巅峰时期的那个黄金时代令人神往。

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 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公元7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余年间,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唐诗三百首》以成功务实的编法、简易适中的篇幅、通俗大众的观点、入选的精美诗歌打动着读者,成为儿童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中国诗歌选编学、中国人的心理构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三百首》影响之大。
《唐诗三百首》向来有几种注释本流行,如清章燮的《唐诗三百首注疏》,清李盘的《注释唐诗三百首》

等,其中以陈婉俊的《唐诗三百首补注》教为简明。
在古代的唐诗选本中,清人孙沫的《唐诗三百首》最为流行。今人喻守真有《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版,对艺术特色的讲解甚为详切。今人唐诗选本较多,兹介绍两种:一是葛兆光《唐诗卷》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唐诗282首,凡七十八家,选诗颇具眼量,小传、注释新见迭出,自成一家;一是马茂元《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选诗500余首,按体例排列,注释简明,分析详备。
诗集诗人列表
白居易、岑参、常建、陈陶、陈子昂、崔颢、崔曙、崔涂、戴叔伦、杜甫、杜牧、杜秋娘、杜审言、杜荀鹤、高适、顾况、韩弘、韩偓、韩愈、贺知章、皇甫冉、贾岛、金昌绪、李白、李端、李频、李颀、李商隐、李益、刘长卿、刘方平、刘慎虚、刘禹锡、柳中庸、柳宗元、卢纶、骆宾王、马戴、孟浩然、孟郊、裴迪、綦毋潜、钱起、秦韬玉、邱为、权德舆、僧皎然、沈佺期、司空曙、宋之问、李隆基(唐玄宗)、王勃、王昌龄、王翰、王建、王湾、王维、王之涣、韦应物、韦庄、温庭筠、无名氏、西鄙人、许浑、薛逢、元结、元稹、张祜、张籍、张继、张九龄、张泌、张乔、张旭、郑畋、朱庆余、祖咏
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三百多

唐诗三百首

  唐诗300首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 作者: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作者: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 作者: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终南别业》 作者: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凉州词》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乌衣巷》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渭城曲》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塞》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黄鹤楼》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清明 作者: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咏鹅(洛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剃下。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古浪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金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碧云端。

  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一望二三里(佚名)

  一望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

  八九十支花。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越女词(李白)

  耶溪采莲女,

  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池上(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明日歌(文嘉)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2)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内容提要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 清·同治辛末春刊《唐诗注疏三百首》
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五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 ⊙作品影响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巅峰时期的那个黄金时代令人神往。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 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公元7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余年间,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唐诗三百首》以成功务实的编法、简易适中的篇幅、通俗大众的观点、入选的精美诗歌打动着读者,成为儿童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中国诗歌选编学、中国人的心理构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精彩篇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延伸阅读 《千家诗》由南宋著名词人刘克庄编辑的蓝本增删而成,从宋代至今,在民间流传很广,是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所选诗为唐宋两代的作品,大多文采晓畅,易于吟诵。 《全唐诗》在康熙四十五(1707)年,由彭定求、沈三曾等编校而成,收诗4.8万多首,作者2000余人,是自唐到清内容最丰富的唐诗总集。此后,由于敦煌文书的出土以及新的唐诗的发现,《全唐诗》得以更加完善,又增加了数千首唐诗。 《唐诗别裁集》于康熙五十六年(1718)问世,由江苏苏州人沈德潜编辑而成,这部书重点突出了沈德潜的文学思想,在清代的文士间影响较大。 全本共有三百又二十首诗,原由蘅塘退士选辑,分为六卷。以下目录中,右端列的是诗的编号。 1.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2.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3.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4.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5.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6.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7. 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8.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 杜甫: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10. 杜甫: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11.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编辑本段诗歌目录
唐诗三百首 卷一 五言古诗 感遇之一 卷一 五言古诗 感遇之二 卷一 五言古诗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卷一 五言古诗 月下独酌 卷一 五言古诗 春思 卷一 五言古诗 望岳 卷一 五言古诗 赠卫八处士 卷一 五言古诗 佳人 卷一 五言古诗 梦李白之一 卷一 五言古诗 梦李白之二 卷一 五言古诗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卷一 五言古诗 送别 卷一 五言古诗 青溪 卷一 五言古诗 渭川田家 卷一 五言古诗 西施咏 卷一 五言古诗 秋登兰山寄张五 卷一 五言古诗 夏日南亭怀辛大 卷一 五言古诗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卷一 五言古诗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卷一 五言古诗 寻西山隐者不遇 卷一 五言古诗 春泛若耶溪 卷一 五言古诗 宿王昌龄隐居 卷一 五言古诗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卷一 五言古诗 贼退示官吏 卷一 五言古诗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卷一 五言古诗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卷一 五言古诗 寄全椒山中道士 卷一 五言古诗 长安遇冯著 卷一 五言古诗 夕次盱眙县 卷一 五言古诗 东郊 卷一 五言古诗 送杨氏女 卷一 五言古诗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卷一 五言古诗 溪居 卷一 五言古诗 塞上曲 卷一 五言古诗 塞下曲 卷一 五言古诗 关山月 卷一 五言古诗 子夜吴歌 卷一 五言古诗 长干行 卷一 五言古诗 烈女操 卷一 五言古诗 游子吟 卷二 七言古诗 登幽州台歌 卷二 七言古诗 古意 卷二 七言古诗 送陈章甫 卷二 七言古诗 琴歌 卷二 七言古诗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卷二 七言古诗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卷二 七言古诗 夜归鹿门歌 卷二 七言古诗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卷二 七言古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卷二 七言古诗 金陵酒肆留别 卷二 七言古诗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卷二 七言古诗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卷二 七言古诗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卷二 七言古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卷二 七言古诗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卷二 七言古诗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卷二 七言古诗 寄韩谏议注 卷二 七言古诗 古柏行 卷三 七言古诗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卷三 七言古诗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卷三 七言古诗 山石 卷三 七言古诗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卷三 七言古诗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卷三 七言古诗 石鼓歌 卷三 七言古诗 渔翁 卷三 七言古诗 长恨歌 卷三 七言古诗 琵琶行并序 卷三 七言古诗 韩碑 卷四 七言乐府 燕歌行 卷四 七言乐府 古从军行 卷四 七言乐府 洛阳女儿行 卷四 七言乐府 老将行 卷四 七言乐府 桃源行 卷四 七言乐府 蜀道难 卷四 七言乐府 长相思之一 卷四 七言乐府 长相思之二 卷四 七言乐府 行路难 卷四 七言乐府 将进酒 卷四 七言乐府 兵车行 卷四 七言乐府 丽人行 卷四 七言乐府 哀江头 卷四 七言乐府 哀王孙 卷五 五言律诗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卷五 五言律诗 望月怀远 卷五 五言律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卷五 五言律诗 在狱咏蝉(并序) 卷五 五言律诗 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卷五 五言律诗 杂诗 卷五 五言律诗 题大庾岭北驿 卷五 五言律诗 次北固山下 卷五 五言律诗 破山寺后禅院 卷五 五言律诗 寄左省杜拾遗 卷五 五言律诗 赠孟浩然 卷五 五言律诗 渡荆门送别 卷五 五言律诗 送友人 卷五 五言律诗 听蜀僧浚弹琴 卷五 五言律诗 夜泊牛渚怀古 卷五 五言律诗 春望 卷五 五言律诗 月夜 卷五 五言律诗 春宿左省 卷五 五言律诗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卷五 五言律诗 月夜忆舍弟 卷五 五言律诗 天末怀李白 卷五 五言律诗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卷五 五言律诗 别房太尉墓 卷五 五言律诗 旅夜书怀 卷五 五言律诗 登岳阳楼 卷五 五言律诗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卷五 五言律诗 山居秋暝 卷五 五言律诗 归嵩山作 卷五 五言律诗 终南山 卷五 五言律诗 酬张少府 卷五 五言律诗 过香积寺 卷五 五言律诗 送梓州李使君 卷五 五言律诗 汉江临眺 卷五 五言律诗 终南别业 卷五 五言律诗 临洞庭赠张丞相 卷五 五言律诗 与诸子登岘山 卷五 五言律诗 宴梅道士山房 卷五 五言律诗 岁暮归南山 卷五 五言律诗 过故人庄 卷五 五言律诗 秦中寄远上人 卷五 五言律诗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卷五 五言律诗 留别王维 卷五 五言律诗 早寒有怀 卷五 五言律诗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卷五 五言律诗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卷五 五言律诗 饯别王十一南游 卷五 五言律诗 寻南溪常道士 卷五 五言律诗 新年作 卷五 五言律诗 送僧归日本 卷五 五言律诗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卷五 五言律诗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卷五 五言律诗 赋得暮雨送李曹 卷五 五言律诗 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卷五 五言律诗 阙题 卷五 五言律诗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卷五 五言律诗 送李端 卷五 五言律诗 喜见外弟又言别 卷五 五言律诗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卷五 五言律诗 喜外弟卢纶见宿 卷五 五言律诗 贼平后送人北归 卷五 五言律诗 蜀先主庙 卷五 五言律诗 没蕃故人 卷五 五言律诗 草 卷五 五言律诗 旅宿 卷五 五言律诗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卷五 五言律诗 早秋 卷五 五言律诗 蝉 卷五 五言律诗 风雨 卷五 五言律诗 落花 卷五 五言律诗 凉思 卷五 五言律诗 北青萝 卷五 五言律诗 送人东游 卷五 五言律诗 灞上秋居 卷五 五言律诗 楚江怀古 卷五 五言律诗 书边事 卷五 五言律诗 除夜有怀 卷五 五言律诗 孤雁 卷五 五言律诗 春宫怨 卷五 五言律诗 章台夜思 卷五 五言律诗 寻陆鸿渐不遇 卷六 七言律诗 黄鹤楼 卷六 七言律诗 行经华阴 卷六 七言律诗 望蓟门 卷六 七言律诗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卷六 七言律诗 送魏万之京 卷六 七言律诗 登金陵凤凰台 卷六 七言律诗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卷六 七言律诗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卷六 七言律诗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卷六 七言律诗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卷六 七言律诗 积雨辋川庄作 卷六 七言律诗 赠郭给事 卷六 七言律诗 蜀相 卷六 七言律诗 客至 卷六 七言律诗 野望 卷六 七言律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卷六 七言律诗 登高 卷六 七言律诗 登楼 卷六 七言律诗 宿府 卷六 七言律诗 阁夜 卷六 七言律诗 咏怀古迹之一 卷六 七言律诗 咏怀古迹之二 卷六 七言律诗 咏怀古迹之三 卷六 七言律诗 咏怀古迹之四 卷六 七言律诗 咏怀古迹之五 卷六 七言律诗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卷六 七言律诗 长沙过贾谊宅 卷六 七言律诗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 卷六 七言律诗 赠阙下裴舍人 卷六 七言律诗 寄李儋元锡 卷六 七言律诗 同题仙游观 卷六 七言律诗 春思 卷六 七言律诗 晚次鄂州 卷六 七言律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卷六 七言律诗 西塞山怀古 卷六 七言律诗 遣悲怀之一 卷六 七言律诗 遣悲怀之二 卷六 七言律诗 遣悲怀之三 卷六 七言律诗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卷六 七言律诗 锦瑟 卷六 七言律诗 无题 卷六 七言律诗 隋宫 卷六 七言律诗 无题之一 卷六 七言律诗 无题之二 卷六 七言律诗 筹笔驿 卷六 七言律诗 无题 卷六 七言律诗 春雨 卷六 七言律诗 无题之一 卷六 七言律诗 无题之二 卷六 七言律诗 利洲南渡 卷六 七言律诗 苏武庙 卷六 七言律诗 宫词 卷六 七言律诗 贫女 卷六 七言律诗 独不见 卷七 五言绝句 鹿柴 卷七 五言绝句 竹里馆 卷七 五言绝句 送别 卷七 五言绝句 相思 卷七 五言绝句 杂诗 卷七 五言绝句 送崔九 卷七 五言绝句 终南望馀雪 卷七 五言绝句 宿建德江 卷七 五言绝句 春晓 卷七 五言绝句 夜思 卷七 五言绝句 怨情 卷七 五言绝句 八阵图 卷七 五言绝句 登鹳雀楼 卷七 五言绝句 送灵澈 卷七 五言绝句 弹琴 卷七 五言绝句 送上人 卷七 五言绝句 秋夜寄丘员外 卷七 五言绝句 听筝 卷七 五言绝句 新嫁娘 卷七 五言绝句 玉台体 卷七 五言绝句 江雪 卷七 五言绝句 行宫 卷七 五言绝句 问刘十九 卷七 五言绝句 何满子 卷七 五言绝句 登乐游原 卷七 五言绝句 寻隐者不遇 卷七 五言绝句 渡汉江 卷七 五言绝句 春怨 卷七 五言绝句 哥舒歌 卷七 五言绝句 长干行之一 卷七 五言绝句 长干行之二 卷七 五言绝句 玉阶怨 卷七 五言绝句 塞下曲之一 卷七 五言绝句 塞下曲之二 卷七 五言绝句 塞下曲之三 卷七 五言绝句 塞下曲之四 卷七 五言绝句 江南曲 卷八 七言绝句 回乡偶书 卷八 七言绝句 桃花溪 卷八 七言绝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卷八 七言绝句 芙蓉楼送辛渐 卷八 七言绝句 闺怨 卷八 七言绝句 春宫怨 卷八 七言绝句 凉州曲 卷八 七言绝句 送孟浩然之广陵 卷八 七言绝句 下江陵 卷八 七言绝句 逢入京使 第八就是你 卷八 七言绝句 滁州西涧 卷八 七言绝句 枫桥夜泊 卷八 七言绝句 寒食 卷八 七言绝句 月夜 卷八 七言绝句 春怨 卷八 七言绝句 征人怨 卷八 七言绝句 宫词 卷八 七言绝句 夜上受降城闻笛 卷八 七言绝句 乌衣巷 卷八 七言绝句 春词 卷八 七言绝句 宫词 卷八 七言绝句 赠内人 卷八 七言绝句 集灵台之一 卷八 七言绝句 集灵台之二 卷八 七言绝句 题金陵渡 卷八 七言绝句 宫中词 卷八 七言绝句 近试上张水部 卷八 七言绝句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卷八 七言绝句 赤壁 卷八 七言绝句 泊秦淮 卷八 七言绝句 寄扬州韩绰判官 卷八 七言绝句 遣怀 卷八 七言绝句 秋夕 卷八 七言绝句 赠别之一 卷八 七言绝句 赠别之二 卷八 七言绝句 金谷园 卷八 七言绝句 夜雨寄北 卷八 七言绝句 寄令狐郎中 卷八 七言绝句 为有 卷八 七言绝句 隋宫 卷八 七言绝句 瑶池 卷八 七言绝句 嫦娥 卷八 七言绝句 贾生 卷八 七言绝句 瑶瑟怨 卷八 七言绝句 马嵬坡 卷八 七言绝句 已凉 卷八 七言绝句 金陵图 卷八 七言绝句 陇西行 卷八 七言绝句 寄人 卷八 七言绝句 杂诗 卷八 七言绝句 渭城曲 卷八 七言绝句 秋夜曲 卷八 七言绝句 长信怨 卷八 七言绝句 出塞 卷八 七言绝句 清平调之一 卷八 七言绝句 清平调之二 卷八 七言绝句 清平调之三 卷八 七言绝句 出塞 卷八 七言绝句 金缕衣
编辑本段必读理由
中国唐诗中最好的选本之一 古代成功的儿童启蒙教材 几百年家喻户晓的读本 中国文化史上的长久之谜 审阅中国文化的优秀媒介 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 流传最广、读者最多的唐诗选本 编者:孙洙,徐兰英 国别:中国 类型:诗歌选集 成书年代:清代,1765年 阅读时间:童年、少年、青年 推荐读本:《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2003年 《唐诗三百首》,珠海出版社,2007年
编辑本段图书信息
唐诗三百首
作 者: (清)蘅塘退士 编,崔钟雷 主编 出 版 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2-1 字 数: 110000 开 本: 32开 I S B N : 9787538729191 定价:¥10.00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儒学经典、历史著作、诸子百家著作,形成了完整的文化思想脉络,内容涉及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将华夏文明的精华充分予以展示。 近代以后,随着西学东渐,我们在呼吸外来新鲜空气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传统文化的流失。故而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冷静思考,明确了传统文化不可动摇的根基地位,沿袭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可以弘扬中国民族特色文化,进而促进当下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为了弘扬国学,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精心为您编纂了此套“国学经典藏书”系列丛书。 此套丛书精选了历代文章中的典范之作,于经、史、子、集中选取精华部分,以儒家典籍为核心,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行汇编,配以华美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力求多角度展现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国学的精萃,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热爱国学。 愿此套丛书让您领略传统文化别样的风情,在书山瀚海中获得充实的阅读快乐,从而以史为鉴;在聆听圣贤教诲的同时,为您的生活注入一缕阳光,给您的事业带来裨益,让您在辉煌的艺术文化中获得审美享受!
目录
五言古诗 乐府 七言古诗 七言乐府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用电驴搜,有夏青朗读版,很好!
下面的太都是高手了

《宋词三百首》在文学中的影响力为什么相比《唐诗三百首》要小很多?

       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从诗、词两种文体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的不同点入手,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诗经》先秦时期的多是四言诗,五言诗,代表作是诗经和战国后期的楚辞。两汉的汉乐府诗,代表作是《古诗十九首》和《孔雀东南飞》。魏晋时期以“三曹”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为中心组成文人集团,即后世称“建安风骨”。而后有“竹林七贤”。东晋末年陶渊明的田园诗,对唐代山水田园诗派有直接影响。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代表诗人有谢灵运、鲍照等。南朝民歌清丽婉转,代表作是《西洲曲》;北朝民歌粗犷刚健,代表作是《木兰诗》。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此处不仔细展开叙述)。宋诗总体成就不如唐诗,宋初诗人杨亿、钱惟演等学李商隐,号西昆体。王禹称、梅尧臣、苏舜钦等反对西昆体,反对只讲声律辞藻与缺乏社会内容的流弊,奠定了宋诗健康发展的基础,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恢复关注现实的传统,北宋诗坛影响最大的是“苏黄”。即苏轼和黄庭坚,南宋诗人的杰出代表是“中兴四大诗人”(陆游、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是元好问。元代由于史料的匮乏,诗歌存世量较少 。明初,高启、刘基等人的诗歌较有社会现实内容,但接着兴起以朝廷辅弼大臣为首的“台阁体”诗派,歌功颂德,空廓浮泛。明中叶以后,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先后发起复古运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他们盲目尊古,一味模拟,受到有识者的批评。先有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起而矫之,继有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极大地冲击了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稍后的“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等人,主张与“公安派”相仿,但追求幽深孤峭的诗风。清初,遗民诗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钱谦益、吴伟业等在清初诗坛影响很大。王士祯提倡“神韵”说,成为当时诗坛领袖。清中叶以后,考据学风盛极一时,影响到诗坛,远离现实、重视形式和以学问为诗之风大炽,唯郑燮反映民情之作、袁枚直抒性情之作、黄景仁独写哀怨之作较有特色。道光、咸丰年间,内忧外患日益严重,龚自珍以诗为武器,揭露社会黑暗,抒发报国大志,成为近代诗歌史上开一代风气的诗人,赢得了“三百年来第一流”的称誉。

       诗歌的发展起源从春秋始起到晚清,时间跨度大,而唐诗三百首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由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是200多年来流传最广的一部唐诗选本,编者蘅塘退士本名孙洙(1711一1778),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乾隆年间进士,曾任过知县。他因不满于当时广为流传的《千家诗》选诗不精,且仅五绝、七绝两体,遂“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模仿《诗经》的规模,选编了《唐诗三百首》。初时只是想为学童提供“家塾课本”,后因所选大多是唐诗传世佳作,并且选诗数量适中,故得以广泛流行,甚至达到“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的程度。

       词的发展,专家学者基本将起源定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然后是敦煌曲子词传入,到唐朝中期开始填词,多为小令,到晚唐五代花间词兴起,温庭筠、韦庄的婉约的小令词风,影响着北宋初年的创作,晏殊、欧阳修借承袭花间词风,后柳永将小令改为长调慢词,苏轼也开始了豪放词的创作。词坛开始了百花齐放的面貌。秦观、周邦彦承袭婉约派,到北宋末期更加注重声律。而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辛派词人创作更加雄浑,多豪迈之气。以姜夔、吴文英、张炎为代表的姜张词派,则是词风高雅、重声律,多用典,推进了文人词像雅化的发展。词至元、明两代走向衰落,而清代稍有复兴的现象。因为词不同于诗的原因是词具有音乐性,宋末元初词谱毁于战乱后,词多趋向于文学化。也就是从此词“失声”于后代。 

    《宋词三百首》是由晚清四大家之一的彊村老人朱祖谋编写的,朱祖谋(1857—1931)原名朱孝臧,字藿生,号沤尹,又号彊村,浙江吴兴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工倚声,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著作丰富。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词》。朱祖谋早岁工诗,风格近孟郊、黄庭坚,陈衍称其为词之梦窗(吴文英)。光绪二十二年(1896),王鹏运在京师立词社,邀其入社, 方专力于词。所受王鹏运影响甚多。他将自己生平所学抱负,尽纳词中,颇有关系时事之作和对维新派的同情,感慨光绪帝珍妃的遭遇,抒发壮怀零落、国土沦丧之感,悲惋沉郁。晚年虽词境更趋高简浑成,内容除偶及军阀混战情事外,多为遗老孤独索寞情怀之作。他的词取径吴文英,上窥周邦彦,旁及宋词各大家,打破浙派、常州派的偏见,勘探孤造,自成一家。又精通格律,讲究声律。

      朱祖谋在编写《宋词三百首》,吴文英选词最多,且吴文英是当时南宋词坛备受争议的人物,与当时权臣贾似道友善,南宋末年对吴文英的评价很低,而吴文英在清代备受推崇,朱祖谋早年受常州词派,皆推崇吴词,清代纪昀在编纂的《四库全书》中更是称吴文英为“词中李商隐”。这样吴词在当时清代中晚期更加盛行。在词的创作上,吴文英承继周邦彦,重视格律,重视声情,讲究修辞,善于用典。手法精妙,但有时晦涩难懂,南宋最后一位大词人张炎,更是批评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梦窗词有雕琢太过、词意晦涩以及格调不高的缺点,但是对后来影响很大。

      总结起来: (1)我们学习诗词的过程,一般最早接触诗,一些朗朗上口的诗,然后通过学习一定量的诗以后,才逐渐接触词。且词多用典,取法于诗、文。所以从人与诗的接触上看要远比词更广泛。

(2)宋词三百首中北宋柳永、苏轼、周邦彦和南宋以姜夔、吴文英、张炎为代表的姜、张词派,还是以辛弃疾为首的辛派,对于不是专业搞文学的人来说,很难搞懂,作品数量较多,而且用典颇多,现在很难理解。词相较于诗来说要理解相对困难。

(3)唐诗选本之初考虑到了选本的传承与学习,而宋词选本只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词坛文化影响下编著的,所以影响对民国、现代来说,已经很小了,现代教育中宋词三百首选词进入教材的比例远没有唐诗三百首的多,所以《宋词三百首》在文学中的影响力相比《唐诗三百首》要小。 
本文标题: 想开发面向大众的旧诗今译选本,使《唐诗三百首》一类旧选逐渐退出大众诗歌阅读。大家说,能做到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24797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仰望星空,为什么我们会陷入沉思想知道自己写的诗大概在什么水平,请大家点评可以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