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哲学读后感豆瓣(学习哲学后的感悟)

发布时间: 2022-10-11 05:50:0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7

学习哲学后的感悟?哲学是一门让人变聪明的学问。通过学习哲学,我受益匪浅。但我首先想谈的不是学习哲学我获得了什么,而是我为什么要选择哲学这门选修课...

大众哲学读后感豆瓣(学习哲学后的感悟)

学习哲学后的感悟?

哲学是一门让人变聪明的学问。通过学习哲学,我受益匪浅。但我首先想谈的不是学习哲学我获得了什么,而是我为什么要选择哲学这门选修课。因为我觉得我现在在哲学上所获得,正是由于当初的选择。选择决定收获这个观点,虽然片面但是如果只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它是正确的。我为什么会选择哲学这门课呢?具体的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点:选择这门课是因为我是山东人。我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我们山东有个圣人——孔子。听说孔子对山东乃至整个中国都影响很大。但是我却对孔子了解甚少。小学的时候不懂的去学习有关孔子的知识。到了中学却忙于考高中,高中时候又忙于考大学,这又是六年的时间被我荒废了。在这六年中我虽然接触孔子的很少,但是我愈睐愈发现我对孔子的精神是那么的伟大,我对他的崇拜渐渐的升高了。当我看到这门课中能够学习到孔子,我心动了。第二点:我选这门课还因为一个人,那就是《三十六计》的创作者——孙武。我曾经看过白话本的《三十六计》,觉得枯燥无味,于是半途而废,没有看完。后来一次和朋友讨论问题是,谈到孙武的《三十六计》。当时朋友是侃侃而谈,而我只有听的份。我甚是汗颜,为什么同样是看过的知识,我怎么就一点也不会运用呢?我想了想,终于得出答案:我不曾系统的学习过。当看到选修课程中提到孙子,我更加坚定我的选择了。再往下看,课程中还提到庄子、孟子、墨子、老子等等,这简直是超出我的期望值了。于是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哲学这门课。第三点:这门课吸引我的地方还有一点,那就是它的名字“中国哲学智慧”。哲学的智慧,智慧的哲学。我自认为自己比较笨,缺少智慧。现在中国哲学智慧这门课能够给我智慧,我为什么不学呢?为了使自己智慧,我也要选这门课。在后来的学习中我确确实实的感受到哲学真的可以给人智慧。接着我想要说的也不是学习哲学我获得了什么,而是我为什么有兴趣学习哲学。我曾听到一起学习哲学的同学说:学习哲学真枯燥。听到他这么说,我都会对着他说:你认认真真的听一堂课,你会爱上哲学的。后来他告诉我:哲学课挺有意思,为什么你不早告诉我呢?每次上课时候我都会乖乖的坐在前三排的位置上,感受哲学的熏陶。我为什么对哲学课情有独钟呢?有以下三点原因:首先是老师的气质深深的感染了我。这绝对不是奉承。我自己认为学生喜欢某一门课,首先要喜欢老师被老师吸引,其次是喜欢老师讲的课。当我第一眼见到老师的时候,我就被老师那样一身的哲学气质吸引。我当时叹了一句:不愧是哲学老师。我当时就想:即使在哲学课上我学不到知识上的东西,但我只要能学到一点老师身上的气质,我也就满足了。现在想起来我学了不少的哲学知识,但是像老师那样的气质我却很难学得到。其次是老师讲的课。老师讲的课把本来枯燥的哲学讲的生趣有味,使我们理解起来容易,不觉得是一种负担,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把哲学和当今社会,把哲学和个人紧密的联系起来,把哲学变成能够实用的学问,这很符合现在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所以我们很喜欢。拿来能自己用,这也是学习的目的。再者就是自己的求知欲望。我觉得哲学是一种很深的学问,仅在课上听到是不够的,如果自己再不听课的话那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有听课的动力。再加上我开始就对哲学很感兴趣,我会更努力的去听课。以上是我对哲学课的一些感触。下面我谈谈一直没有谈到的学习哲学的收获和感受。我认为学习哲学就是学习一些思想,一种思维方式,但是这些思想不是那种条条框框所束缚的。哲学的思想是需要感悟的。每个人由于经历的不同,所以对哲学的感悟也不尽相同。感悟的这些思想是独立的,不受任何的条框限制的。我通过学习哲学感悟到许多的东西:人生,生死,为人,处世等等。人生是什么?我曾经考虑过,但不曾有结果。学习了哲学,了解了许多的哲学家的人生观,我自己也想了想自己的人生,发现自己人生有点可悲。我想到那个放羊娃的故事,那个故事叙述了放羊娃的一生“放羊—娶妻—生娃—娃再放羊……”,而想象一下自己的人生我发现我的人生和放羊娃有着极其相似的一面:“上大学—娶妻—生娃—娃再上大学……”。我想人生是轮回吧,也许人生就是一个人在一个圆上的一个点往前走又走回到这个点。生与死的思考。闲暇之余自己想生和死的问题。有的时候想着想着自己就搞不懂自己是生是死。把生想到尽头就是死,而一旦你把死看开,那么死的尽头是什么,那不还是生吗?这时候觉得生死是一样的。我曾经这样理解生和死:我认为人总是生着或者总是死着。但是生和生又不一样,有的生在这里(比如天堂)有的生在那里(比如人间)。如果天堂和人间是一样的那,那么我们自己到底是生存在哪个世界呢?我不知道了。生和死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人,即怎么样做人。学习哲学接触到那么多的圣人,了解了那么多他们的思想。在圣人身上我学到了:人要不畏艰难险阻,不畏生死,敢于独立思考。比如孙膑身残志不残,给后人留下了《孙膑兵法》。比如庄子,他自己一生一贫如洗,没有几个朋友,但是他仍然保持自己的个性,脱世超俗,著书立说。他们的精神深深的感动着我。处世方面:孔子教育我要尊敬师长;要再思可行;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要“温、良、恭、俭、让”;要从善如流。墨子教育我要有博爱精神,“兼相爱”;要“非攻、非乐、节用”;要“交相利,任人唯贤”。庄子教育我要出世超俗;要把外在事物看淡。不以外物而动心;要懂得浪漫一点;要“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要学会忘,“忘形、忘言、忘蹄、忘签”;在学习上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求无涯,怠矣!”他教育我们要抓住瞬间即逝的乐趣,及时行乐。 而韩非子教育我“重利,重力”。在现代社会中,在现代的功利社会中,韩非子的理论很受用。以上的哲人告诉我们的智慧,只要好好的加以选择利用,则会对我们的处世帮助很多。哲学课上学到的东西不仅仅有这么多。那些哲人的精神引导着我,让我在挫折困难面前能够应付自如。哲学教我用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我想哲学的智慧就在于此吧!

关于一本哲学书的读后感!必须原创!40063428@qq.com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大众哲学》每个人对哲学都有自己的理解,我理解哲学是为全人类服务的而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艾思奇同志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我认为读艾思奇《大众哲学》的现实意义应该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一本合适的哲学入门书,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呢?在我看来:它该简洁明了地概述关于哲学的最基本问题;它应该是高手的通俗之作——因为高手和庸人的差别即使在谈论最简单问题时候也是明显的;不过高手往往由于自成一家而有门户之见,所以这本书最好还要能避免这点毛病,因为它应该是论析哲学本身而不是某一家哲学的著作;最后,它的篇幅不要太长,可以让读者不用太费力的来一个“哲学速成”。
看到罗素这本薄薄的《哲学问题》,有终得我愿的欣悦。罗素思维的两个特质,使他成为写哲学入门书的不二人选:一是简明清晰、二是恰当的怀疑。
哈耶克曾经把学者分为“头脑清楚/头脑模糊”两大类型1。这一才智类型的划分突出学者思维清晰度上的差异:清明的学者澄澈,而模糊的学者曲折于山重水复。“头脑清楚型”(clear-minded type)学者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把与现在有关的、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思想,在他们的头脑中重新组织一遍,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清楚地表述出来,人类文明的传承主要依靠这类学者的努力;“头脑模糊型”(woolly minded type)学者的著作艰深晦涩,但他们能够在困思中发现新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原创能力。哈耶克例举的“头脑清楚型”学者的范例,恰恰就是这个罗素。这本《哲学问题》,正如罗素那本早在书界流行的《西方哲学史》一样,有很好的清晰度。它站在哲学史的一个高点上,如在澄澈明净天气里,极目远眺,华严世界,尽收眼中。对各家学说,罗素都有清明的理解,叙述平易,批判客观。例如第八章里说起康德学说来,比康德本人还说得明白;而批判起康德来,也正应了金庸小说中桃花岛武功“兰花拂穴手”的四字诀:“快、准、奇、清”,出招并不紧迫狠辣,却是弧线清晰,气度闲雅,轻描淡写,行若无事而正中要害。四字之中最难的“清”字诀,对罗素这种特质的智者却是信手得来。
东海西海心理同,《易经》中有“方以智/圆而神”的说法,章学诚《文史通义》以此来划分史学两大宗门,钱穆《近三百年学术史》把它推广:“实斋此论虽为史发,实可推之一切之学术”2。“方以智/圆而神”正可比之哈耶克的“清楚/模糊”。所谓“方”,就是谨严方正、体系齐整、客观有序,对于罗素的书而言,“方以智”是个恰当的形容。《易经》说“神以知来,智以藏往”。据哈耶克的描绘,“清楚型学者”博闻强识,是“一科的通人”,熟悉他学科之内的一切理论和重要事实。哲学入门书,就是“藏往”之作,正该“清楚型学者”写来。
罗素这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略带那么点恰如其分的怀疑主义。
治学的途径,大略有两路:或从“信”入,或由“疑”出。学者之中,思路清晰的人,走“信”的一路居多。因为他主“信”,存疑的东西便会在他的思路中被搁置甚至排除,去了枝枝蔓蔓,留下清晰的骨干,从而建构起一个严整方正的体系(我们可以参考罗素书中末二章谈黑格尔,黑格尔就是这个类型的)。不过,明晰加轻信,不是走向独断,就是流于浮薄。此一类型的人不适合写哲学入门书,因为他容易拿他信的那一套来吓人唬人(哲学这门学问本身就够吓人唬人的了,对初学者,我们需要一个为哲学“祛魅”的人),又由于他的知识建立在信仰之上,所以对于不属他那一门派的、他不“信”的学说,他不容易“进入”,说起来就难免浮于表面,“隔”上一层(“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的哲学史,书店里触目皆是)。而罗素的明晰,不是来自轻信,来自怀疑:
“哲学的根本特点便是批判……哲学对于科学上和日常生活上所使用的那些原则都要加以批判地研究。”(125页)
而且,罗索这种怀疑延及一切哲学答案,在他看来:“哲学不过是一种企图”(1页),企图回答某一些根本问题。
“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因为通常不可能知道有什么确定的答案是真确的,而是在于这些问题本身。”(134页)
但是怀疑的学者,仍有两类:一如蜻蜓点水,旋点旋飞;一如春蚕作丝,愈缚愈紧。幸好罗素属于前者,因为作为哲学入门书的理想作者,怀疑要有一个合理的量值。怀疑“过度”,像王国维诗说的“知识增时转愈疑”,最后可能会导致一言不发,“对不能谈的东西,保持沉默”,这样的学者,是很难去写什么“哲学问题”之类的基础读物,因为他会觉得很少有什么确定的东西好讲,而视夸夸其谈者为无知无畏(如维特根斯坦生前成书出版的只有两万字,拿到当下中国学界来评个讲师都不够)。而作为明白人的罗素却知道,知识虽起于怀疑,但最好还是终结于信仰:
“我们全部的信仰或其中的任何一条都是可能错误的,因此,对一切信仰都至少应当稍有存疑。但是,除非我们以某种别的信仰为依据,否则,我们便不可能有理由拒绝一种信仰。”(18页)
不过,坦率地说,太明白的人、有欠执着。有了日神阿波罗的高远清明,就很难有酒神狄奥尼索斯狂热投入。罗素的哲学,得之明晰,而失之深邃,有时候读着,觉得有点不够味道——太平淡了。明晰与深邃,在哲学中也许是“两者不可得兼”。胡塞尔说过“深奥事关智慧,概念的独特性与明确性则事关严格的理论”3。林毓生曾批评罗素“浅薄”,“把许多复杂的关系化约得过分简单” 4,这点笔者是心有戚戚。
但是,深邃的往往偏执,轻信的经常呓语,怀疑过度则导致有破无立。作为一本哲学入门基础书,不就要求叙述清楚思路明白、态度公正不偏不倚、有出有入有破有立嘛?难得有个“明晰的怀疑主义者”罗素,合该这样的人来写这样的书!
中国知识人中,以王小波与罗素的学术气质最近,王蒙评小波的文章以《难得明白》(《读书》1998年第1期)为名,说得就是小波那种罗素式“明晰的怀疑”。“小波门下走狗”们都知道,小波激赏罗素。其实,一切想入哲学门的读者,也可以先做一回“罗素门下走狗”,因为这位智者的门,是哲学的最好入口。
本文标题: 大众哲学读后感豆瓣(学习哲学后的感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3164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高中生《辉煌与梦想》 读后感(《辉煌与梦想》读后感是什么)秦汉史王子今历史读后感(王子今的介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