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历史中提20世纪,二战后喜欢用60年代,70年代,而二战前很少用20年代30年代这种说法

发布时间: 2023-11-24 12:00:5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2

为什么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处于后工业化进程中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

为什么在历史中提20世纪,二战后喜欢用60年代,70年代,而二战前很少用20年代30年代这种说法

为什么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处于后工业化进程中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出口比重中,1949年占46%,50年代占30%左右,60年代占20%左右。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战后美国经济增长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为:(1)上述已经提到的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加强了干预;(2)为应付冷战而加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3)战后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4)利用战后的经济优势地位,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的廉价资源,其中特别是石油资源,从而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5)战后美国的国内政治局面相当稳定。
其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美国传统的工业区在东北部,随着战后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没有传统工业负担的美国西部和南部,由于拥有新兴工业的原料——石油而特别适宜于诸如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财团也骤然兴起,在经济乃至政治上与传统的东北部财团形成激烈的竞争。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的资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亚财团,控制了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而南部的得克萨斯州由于战时石油开采和军事工业的扩建也形成了得克萨斯财团。加利福尼亚财团在50年代就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财团,其实力仅次于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得克萨斯财团的实力虽然差一些,但是它经常和其他财团结盟与东北部的老财团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财团展开对抗。美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财团的兴起,对美国的政治也产生巨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历届政府的大权主要由东北部的财团操纵,但是这种政治局面在战后开始发生变化,西部和南部的财团逐渐在政治上与东北部的财团展开竞争。美国的政治权力不再由“多雪地带”的东北部独占,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开始分享政治权力。
再次,现代跨国公司在美国兴起。跨国公司在20世纪上半期就已出现,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早期的跨国公司还是以局部地区为重点,其经济实力和业务经营的多样化也没有达到现代跨国公司的地步。战后,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获得空前的发展,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飞速发展的原因是:(1)美国在战后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地位,掌握了世界经济的领导权。美国的垄断企业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扩张,充分地利用全球资源和世界市场,通过直接投资,以投资代替出口,扩大并保持在世界市场上的绝对份额,从而赢得高额利润。(2)美国政府对待企业特别是对待大公司采取十分宽容的态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美国经历了三次企业兼并的浪潮。第一次兼并浪潮发生于 19、20世纪之交,主要为同一产业部门的大企业吞并小企业。第二次兼并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从控制生产开始,到控制原料的供应和加工,直至最终控制销售市场。第三次兼并浪潮就发生在二战后,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点为混合合并,即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互不联系的企业进行合并和吞并,从而形成混合联合公司。这样的混合联合公司从一开始就不是仅以争夺美国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世界市场为导向,为世界市场设计商品,根据全球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不同分布情况,同时在几个国家生产,并把自己的金融和销售战略瞄准世界市场。由此,通过战后混合兼并的美国大公司纷纷成为现代跨国公司。它们拥有巨额的资本、广泛的经营范围,并且其业务经营强调“全球战略”,因此可以获取庞大的利润。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原先的主业是制造汽车,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公司除了制造汽车,还制造飞机发动机、洲际导弹、潜艇、宇宙飞船和家用电器等,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在60年代合并了120个不同的工商企业,并将业务扩展至全球,在海外的57个国家中建立150余家子公司,经营范围也扩大到面包和食品、人造纤维和纺织、建筑、旅游、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险等行业和部门,当然电话和通讯业依然是该公司的主业。
最后,战后美国的经济危机的烈度大大减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末,美国没有出现过1929~1933年那样的经济大危机,但是曾经经历过5次经济衰退(或者可以说发生过5次一般的经济危机)。战后美国经历的第一次经济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间工业生产下降了8.3%,失业率达5%。第二次经济衰退从1953年8月延续至1954年8月,工业生产的幅度下降 9.1%,失业率达6.2%。第三次经济衰退从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时间虽比较短,但是程度却比较严重,工业生产骤然下降13.5%,失业率高达7.5%。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四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6%,失业率为7%左右。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五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1%,失业率达7%以上。从上述一系列数字可见,虽然战后美国经济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循环,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时间就要出现一次,但是经济危机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基本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这次持续的时间最短。另一方面,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危机都实行了一系列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手段,即运用赤字财政,通过膨胀通货,刺激总需求,从而抑制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避免大量的企业在危机中倒闭,同时控制失业率的急剧攀升,稳定社会秩序。当然,美国政府的这些国家干预的办法,在解决危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债大增,通货膨胀有增无减,以至于积重难返,对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美国的工业化一般认为是从1807年的“禁运”或1812~1814年的英美战争结束后才开始的。

结束时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已经完成工业化,成为第一大工业国。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纵深发展。从80年代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美国工业化的特点:

(一)产业结构升级在各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二)劳动力的专业化素质和劳动生产率高(三)产业聚集和区域专业化现象明显(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推进(五)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发达(六)国外移民多,跨区贸易发达,国内市场大(七)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发展进出口贸易
后工业化是志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超过工业和农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因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等西方国家工业经济发展到较强大,高科技领域在世界上达到领先水平。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第三产业崛起,产值逐渐超过工业农业的产值。

二战后至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范围内国际贸易发现呈现出那些重要特征及其背后

1、
社会主义苏联解体的原因
(1)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斯大林开始,虽然后来有改革,但改革僵化,没有从根本上改
(3)苏联国内:消耗大量国力 改革僵化,经济停滞不前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世界格局,分两个时期,
A、政治上
一、70年代~90年代初时美苏争霸的中后期,70年代中期经济危机后,美国经济发展势头受到打击,加上日本的快速崛起和德国的高速发展,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威胁,80年代美国里根总统上台后推出“星球大战”的策略,希望用苏联不擅长的经济来拖垮它,90年代初,东欧剧变后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美苏争霸的结束,世界进入美国一极加上中、德、日等多强的世界格局时代
二、90年代初至今的一超多强格局,美国独霸世界,但是中国、德国、日本、俄罗斯也是慢慢崛起变强,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
B、经济上
一、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1、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
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世界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指国际关系行为主体超越国境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的总和,是世界各国的
经济在相互联系中形成的全球范围内的有机整体.
主要世界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功能与特点.
世界主要经济组织有: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3)、世界贸易组织.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的世界经济中,这些世界经济组织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这些组织被发达国家所控制,因此在运作中较多地向发达国家的利益倾斜,有时甚至被少数国家用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约束和限制.
区域性经济组织:
(1)、亚洲开发银行;
(2)、石油输出国组织;
2、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表现在:
(1)、领导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2)、按照美国的意志建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之成为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扩张的工具;
(3)、实施“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和援助日本,并以此控制日本和西欧;
(4)、实施“第四点计划”企图通过技术援助和投资向亚、非、拉渗透,控制受援助国;
(5)、实施两个“安全网”(经济安全网、军事安全网),保证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
(6)、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技术和经济封锁.
20世纪 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表现为:
(1)、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形成(美国、西欧、日本);
(3)、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出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1)、欧洲共同体发展到欧洲联盟;
(2)、北美自由贸易区;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多样化为前提,不推行一种模式,而是多形式、多结构并行的办法,在促进地区经济贸易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世界各国在经济方面,打破国界,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调节,使各国在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向着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动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各国不断调整经济结构.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1、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
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联合国;欧洲联盟;非洲联盟;东盟;阿拉伯国家联盟.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2、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两大阵营的形成、对峙,使两极政治格局成为现实.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国际力量的分化与改组.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3、冷战后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稳
定,局部战乱、紧张、动荡.大国关系深入调整.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三、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1、时代主题的转换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全面理解提出时代主题转换的依据和意义.
2、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和平与发展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3、建立国际新秩序
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的基本特征与实质.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四、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和社会政策的调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的现实困难和深层矛盾.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及其实质.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特征和本质.冷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调整.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演变.西欧、日本的外交政策.
五、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1、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经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面临的严峻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进步与存在的问题.
3、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
发展中国家普遍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六、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探索
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及其在20世纪对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特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探索.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
2、苏联、东欧国家的变化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与历史教训.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七、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
独联体成员国与东欧国家经济、政治转型基本完成.独联体及东欧国家的对外政策.
2、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外交
经济转轨及其巨大代价.政治转型过程及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确立.外交政策的调整.普京政府致力于振兴经济、加强中央权力和提升大国地位的全方位外交.
八、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1、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调整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进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2、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原则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新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
楚客相思益渺然
春江花朝秋月夜

20世纪50年代是多少年?怎么看的?教一教,谢了

20世纪50年代是多少年?怎么看的?教一教,谢了

【问题】20世纪50年代是多少年?怎么看的?
【回答】从1950年---1959年,这十年期间称20世纪50年代。
【解释】
1,『世纪』(century)源于拉丁文,指一百年。现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年为纪元开始年(公元1年)。因此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为第一世纪,公元101到公元200年为第2世纪,以下类推。1901年到公元2000年为20世纪。
2,『年代』(decade)意为十年。现在通常说的某世纪X0年代(X为2~9)一般指某世纪X0年至某世纪X9年这十年。(注意:有20年代、30年代…90年代的说法,但没有00年代、10年代的说法。此约定俗成,无解释。)
3,怎么看某年是多少世纪多少年代?
▲某年份百位以上数字+1,即所属世纪数。如618年(唐朝建立),6+1=7,是公元七世纪。1840(鸦片战争爆发),18+1=19,是公元19世纪。
▲某年份十位上的数字(2--9),即所属年代数。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是18世纪70年代。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50年代是多少年?

1950——1959年都是20实际50年代,一共9年,从1960年凌晨都算是20世纪60年代了

是一九五零年到一九五九年的时间段,称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是一千九百五十年,计作1950年——1959年。

这是六百年以前西方教会编纂的纪年,并将时间提抻了一千多年;
是从黄历中提取的计时方法;
是以神话传说中的神为教主;
是以教主降生的零年为元年开始计时为第一个世纪。

十进位,十年为一个年代,一百年是一个世纪;
从零年到九九年是第一个世纪,一零零年到一九九年是第二个世纪,依此类推;
那么,一九零零年到一九九九是第二十个世纪。

所以,20世纪50年代,就是1950年到1959年的一个年代。
而21世纪0年代,就是2000年到2009年的一个年代。
现在是21世纪10年代,也就是2021年到2021年的一个年代。

明白了吗?
唉。。
老汉用了几十年才整明白了鬼子的世纪。
说白了,世纪就是一世的纪年。
也就是人活一世的年纪。
还好,是中国的语言形式,要是鬼子的,怕是到死也不会明白了。
这鬼子还真是够鬼的,用中国的黄历时间做教历,省事了。

20世纪20年代是多少年

1920年-1929年

20世纪70年代是多少年

“20世纪70年代”:1970年-1979年期间,都可称为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是多少年?是怎么算的?

1980,如果是二十一世纪八十年代就是2080年这是公元后,如果公元前的话就是由大到小,打个比方比如公元前十六世纪初就是公元前1590年左右

20世纪50年代是公元前多少年?怎么算

那不是公元前是公元后,也就是1950年代。

世纪怎么转换成年呀!20世纪60年代是多少年?

21世纪就是2000年20世纪就是1900年到1999年20世纪60年代就是1961~1970年

20世纪30年代是公元多少年

我觉得好象是1930年到1939年

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一共经历了多少年

1930-1979
49年

二战以后现代货币体系起源于哪里和现在的货币体系差别在哪里?

1944年,由富兰克林·罗斯福推动建立了三个世界体系:联合国(政治体系)、关贸总协定(经济体系,就是后来的WTO),布雷顿森林体系(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可以视为二战后现代货币体系的起源。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美元与黄金脱钩,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以美元为主的货币体系在美元与黄金脱钩后靠着“惯性”运行了两年,到1973年10月,美国迫使OPEC接受了他们的条件:全球石油交易必须美元结算。以美元-石油为核心的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个体系一直运行到现在,随着欧元、人民币等币种在国际结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美元-石油体系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要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美元-石油体系的区别,一个重要的差别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美国有多少黄金才能有相应量的美元,而美元-石油体系则不需要美国拥有那么多石油,只要其他国家的石油交易以美元结算美国就可以印出相应量的美元。(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美元与黄金脱钩在08年金融中的作用

这个问题要根据具体时间段来分析,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一战前,英镑、美元都可以与黄金自由兑换

1

1816年,《金本位制度法案》在英国国会获得通过,1821年英国正式启用金本位制,确立了1英镑合732238克纯金的兑换比例,金本位制很好地维持了英镑的货币信誉,使英国人在国际金融业务中获益匪浅。聪明的美国人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点,也采用金本位制,规定1美元合16克黄金,此时的美元和英镑一样,都可以与黄金按兑换比例自由兑换。

二、一战爆发至经济大危机爆发前,小规模的兑换可以

2

1914年,一战爆发,战争的爆发导致各国发行了大量的纸币,纸币贬值,储备黄金成为了国际公认的硬通货,因此许多国家将黄金列为战时战略管制物资,不允许黄金出国和黄金与任何纸币之间的兑换。由于美国没有卷入一战,美元含金量变化不大,始终维持在15克左右,再加上欧洲参战国都在向美国购买武器,相当数量的黄金和债卷不断地从欧洲流到美国国内,所以美国手里的黄金储量还是相对充足的,也兑换,但是鉴于黄金当时的特殊战略价值,大规模的兑换是不可能的。

三、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至1939年二战爆发,美元停止兑换黄金

3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爆发,给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创伤,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号称为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经济大危机。

美国等国的国际贸易量大的幅度下降,国内纸币严重通货膨胀,纸币的严重贬值引发了货币信仰危机,黄金再度成为国际公认的硬通货,鉴于保护自身经济安全和本国黄金储备的安全,英国率先放弃了金本位制,美国人紧跟其后也放弃了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脱钩,完全停止了美元与黄金之间的自由兑换,此时,若想再兑换黄金,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尼克松是在哪一年单方面宣布"暂停"黄金与美元官价兑换的

保护美元受国际货币投资者的影响。在2008年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和黄金脱钩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美元,避免受国际货币投资者的影响,美元与黄金脱钩本身就是在说明美元信用在丧失,而这背后,是美元脱离金本位后,并通过新载体石油美元进而又重新掌控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

1973年中东石油战争中,国际银行家有石油美元回流这一说法,请问是什么意思?当时美元已经和黄金脱钩了啊

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1年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194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第二,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第三,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若会员国法定汇率的变动超过10%,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1971年12月,这种即期汇率变动的幅度扩大为上下225%的范围,决定“平价”的标准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

第四,各国货币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原则。《协定》规定了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的原则:任何会员国对其他会员国在经常项目往来中积存的本国货币,若对方为支付经常项货币换回本国货币。考虑到各国的实际情况,《协定》作了“过渡期”的规定。

第五,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协定》中关于货币平价的规定,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第六,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其余则以本国货币缴纳。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即借贷)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时间内以购回本国货币的方式偿还借款。会员国所认缴的份额越大,得到的贷款也越多。贷款只限于会员国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即用于经常项目的支付。

准确,有远见:1973年陈云对美元的基本判断与应对

当时石油价格暴涨,世界经济陷入了停滞,物价发生严重通货膨胀,那个阶段的滞涨在整个历史行情中都是有是可以写入商品历史教科书的。

对于当时的避险资本回流美元这一说法,在当时是确实存在的,人人都在争抢石油和美元,流动性资产都在转向美国,才酿成了历史意义上的70年代滞涨时期。

当时的美元与黄金脱钩了,但尚未大幅度贬值,五国央行一直在支持美元汇率,最终于1987年支撑不住美元汇率,酿成了历史上最大的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点数508点,也就是黑色星期一酿成的1987股灾。这个之后才对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造成重大影响,在随后出现的五国央行艹蛋的各种协议中,小日本泡沫破裂,酿成了20年的悲剧经济停滞历史,日本也从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位置上衰弱至今,此后伴随的是美元价值也就是美元指数的一路走低。

1973年,陈云通过对国际经济形势周密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对美元走势的三个基本判断:(1)美元危机的根源是生产力与市场的矛盾,(2)美元在较长时期内仍会是国际主要货币,(3)美元同黄金挂钩的关系不可能再恢复。这些基本判断符合实际,并在当时通过增加国家黄金储备等举措,切实维护了国家利益。

   

美元危机的根源是生产力与市场的矛盾

二战即将结束的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同盟国代表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任何国家都可以随时按35美元1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1945年12月签署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1948年马歇尔计划实施,促进了西欧各国 社会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马歇尔计划临近结束时,西欧国家中大多数参与国的国民经济都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但战后各国 社会 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西欧各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很快,国际收支有了很大的顺差,而美国则由于相继卷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拖累了其国家财政收支平衡。为了平衡财政,美国被迫大量发行美元,这动摇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根基。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战后经济复兴的完成,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取消了外汇管制,实行多边支付,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各国利率水平的差异使私人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为套汇套利而大规模流动,从而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各国政府之间为争夺黄金储备、限制资本流动而展开的货币战。受此影响,国际货币关系动荡,汇率波动剧烈,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现象严重,改革世界货币体系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问题。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爆发了多次美元危机。继1971年5月美元危机之后,7月下旬美元危机风暴再起,且来势更加凶猛,美元价格暴跌,黄金价格猛涨。

1971年,美国出现了自1893年以来未曾有过的全面贸易逆差,黄金储备已不及其对外短期负债的1/5。面对各国中央银行挤兑黄金的压力,美国尼克松政府被迫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除对内采取冻结物价和工资,削减政府开支外,对外采取了两大措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和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1971年,美国自行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开启了“浮动汇率”时代。

从1972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恶化,美元信用更趋下降,西方金融市场又爆发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马克和日元的货币危机。1973年2月12日,美国政府被迫宣布美元对黄金的比价贬值10%。这是继1971年12月美元贬值14个月后,美元第二次贬值。由于导致美元贬值的基础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所以美元贬值的趋势并未改变,“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不可避免。

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双方同意为逐步发展两国间的贸易提供便利。同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对外工作特别是对外经济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西方国家发展贸易往来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发展的势头很好。周恩来及时指出:“外交发展了,外贸也要发展。”1972年,陈云复出后参加以周恩来为组长的国务院业务组,协助周恩来考虑经济特别是外贸方面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并受周恩来的委托研究当时有着迫切意义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发展对外贸易问题。为此,陈云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

1973年5月5日,陈云在听取周化民等关于外贸计划和价格问题的汇报时,指出:很值得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几次回升和停滞。现在,经济危机周期的变化在商品价格上有反映吗?每次大概有多长时间的上升和下降?战后,日、德、意、法、英开始都是“五保户”。现在,它们都起来了,同美国竞争,而美国的竞争能力还不如它们。从前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恢复是用设备更新的办法开始的,机器设备产值中劳动工资占多大比重?大概是20%至25%。现在,这一条怎么样?资本主义解救危机有几个时期:先是英国的办法,把咖啡丢在海里;后来是美国罗斯福的办法,把人找来盖房子、修马路;美国还用打仗、上月球等办法花钱。现在,用什么办法来解救危机呢?这里,陈云从外贸进出口的角度谈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问题。

6月7日,陈云同陈希愈、乔培新等人谈话,请中国人民银行帮助搜集有关国际金融和货币方面的材料,主要是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货币情况的现状和发展方面的。这对中国外贸政策决策有很大的作用。

7月27日、28日,8月4日,陈云先后三次同外贸部负责人及该部价格小组成员座谈,指出:美元危机的根源是生产力与市场的矛盾,即生产过剩,现在关于货币危机的文章都没有说到点上。西欧各国生产能力的恢复扩大,使得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在西欧聚集了大量的美元,而美国由于贸易和财政赤字,美元贬值的趋势加剧,在西欧各国不断向美国按35美元1盎司黄金进行兑换时,美国最终无法维持这种比价。

1974年7月4日,陈云在同外贸部负责人谈外贸问题时,进一步强调了美元货币危机的根源问题。他指出: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救济英、法等西欧国家。后来,这些国家生产上去了,反过来向美国销售商品,手中美元越来越多。美国吃不消,采取搞进口附加税、美元同黄金脱钩等办法对付它们。这表面看是货币危机,实际上是经济危机,是生产力超过市场需求的反映。

   

美元在较长时期内仍会是国际主要货币;美元同黄金的关系已割断,不可能再恢复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又无法建立一个新的、相对稳定和统一的体系来替代它,货币汇率剧烈动荡,各国纷纷以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国际经济环境趋于恶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时有发生。

美元同黄金脱钩之后,美元会向何处去?美元是否会一蹶不振?是否会重蹈国民党法币的覆辙?陈云经过调查研究,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1973年7月14日,陈云听取了香港五丰行总经理关于通过私商在交易所购买部分原糖情况的汇报。谈话中,陈云指出:今后金价仍会看涨,美元还要继续“烂”下去。我们外汇储备较多,存银行要吃亏,除进口一部分生产所需物资外,可考虑买进黄金。请人民银行、财政部和外贸部一起开会研究,算算在国外存外汇有多少利息,存黄金要付出多少储存费,看合不合算。美元虽软,但在较长时期内仍会是国际主要货币,没有别的货币能代替它,原因是美国生产力在世界上仍然是最大的。美国 科技 实力、经济实力雄厚,生产力比较发达。从 历史 角度看,美国国内货币流通和物价长期稳定,美元汇率长期内在世界大部分货币中属于强势。此外,美国的政局稳定,政治、外交、军事和文化实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这些都在为美元的币值背书,是支撑美元汇率稳定的基础。

陈云还对国内有人把美元看成国民党时期法币表达了不同意见。7月27日、28日,8月4日,陈云先后三次同外贸部负责人及该部价格小组成员座谈,指出:战后初期,美国利用美元霸权地位对内搞赤字预算,对外搞马歇尔计划,西欧国家成为“五保户”。后来,“五保户”变成“暴发户”,800亿欧洲美元到处攻,美元贬值,危机发生。美元同黄金的关系已割断,不可能再恢复。但美元也不会跌得一塌糊涂,拿美元同国民党政府的金圆券相比是错误的。那时国民党政府已无生产基础,而现在美国的生产力仍占全世界的30%。美国已开始干预美元的下跌,对此要充分注意。

美元虽然同黄金脱钩,但仍然同其他西方国家货币有着相对稳定的比价关系,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虽然有着竞争关系,但它们大都放弃了以战争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而能坐下来就有关经济问题进行谈判;美国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比较强的国际影响力,美元也有着比较强的国际调节能力。陈云看到了这一点。1973年10月12日、16日,他在广州听取了外贸部负责人关于广交会情况的汇报,当谈到这届交易会外商抢货现象比春季交易会减少时,指出:今年上半年资本主义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原因有四个,即货币危机、商人投机、粮食歉收、经济回升。其中,前两个原因是主要的。自共同市场货币同美元一起浮动以来,资本主义货币相对稳定,商人投机活动减少,因此,下半年后两个原因即供求关系上升到主要地位了。

   

建议大力增加国家的黄金储备

对一个国家来讲,黄金是具有无限权威性的储备资产。黄金保值的功能极强,特别是在发生货币危机的时候。马克思说过:“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凯恩斯曾形象地概括了黄金在货币制度中的作用,他说:“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更好的东西可以替代它。”

1945年,美国的黄金储备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相当于整个资本主义国家黄金储备的3/4,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也就顺理成章了。1948年,美国拥有全世界70%的货币性黄金储量,也就是7亿盎司。此后,美国的黄金储备开始走下坡路。1958年,世界开始怀疑美元的地位,抛售美元,购入黄金。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美国在朝鲜战争中耗资达500多亿美元,在越南战争中则突破了5000亿美元。为了弥补巨大的军费开支,美国政府只能选择发行美元,导致黄金储备锐减。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49年的246亿美元下降到1971年的90亿美元左右。美国财政赤字由于庞大的军费开支和战争的消耗不断增加,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不断减少,美元不断贬值。没有充足的黄金储备作基础,美元的信誉严重地动摇了。在经历多次美元危机后,美元再也无法同黄金保持固定的比价。1971年7月、8月,由“欧洲美元”带头抢购黄金的风潮触发了美元危机,迫使美国政府在同年8月15日宣布暂停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割断了美元与黄金的联系,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开始瓦解。同年12月中旬,美国决定将美元对黄金的比价贬值789%,把原来规定的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变为38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尼克松政府切断美元与黄金的联系,缓解了黄金储备的压力,同时能让美联储摆脱黄金的镣铐,放开手脚解决经济衰退问题,实现高就业率和经济增长。同时,美元贬值可以提高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陈云密切关注着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1973年5月5日,他在听取周化民等关于外贸计划和价格问题的汇报时,指出:对经济回升、停滞、萧条要注意,对货币也要注意。今后,货币大概不会再同金子联系在一起了。你们研究所怎么看?我看,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世界黄金产量每年平均2200万两,价值35亿美元。而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按每年增长1%计算,就是300亿美元。当然,货币还有周转次数。根据我国的经验,货币发行量与商品流通量大概是1 8。就是拿这样的比例计算,目前黄金产量也是跟不上商品的增长的,何况黄金还有它的工业用途。这在货币市场上是个很大的问题,值得注意。陈云判断,黄金价格还要上涨。

1973年9月23日,陈云致信李先念,信中说:“估计9月24日的内罗毕国际货币会议难以定出新章程,即使今后货币波动相对减少,物资供求关系仍将紧张。现在国际市场上农产品、工业品、货币、价格几种因素混在一起,需好好掌握。”

1973年,鉴于美元已同黄金脱钩,且比价不断下跌,陈云向李先念提出,我们与其把外汇存在瑞士银行遭受风险,不如用这些外汇买点黄金存起来。国务院采纳了这一建议,指示有关部门动用存在外国银行的外汇买入大量黄金,增加了国家的黄金储备。中国的黄金储备从1970年的700万盎司增加到1974年的1280万盎司,增加了近一倍。在美元等货币危机中,陈云等清醒地研判世界经济大势,正确地预测到黄金相对于美元的持续上涨,果断决策,增加国家的黄金储备。这不但增加了国家的黄金储备,在以后的美元狂跌中保证了外汇储备的安全,还为后来对外开放提供了可靠的金融支持,增强了国家改革开放的信心。

   

1983年3月,陈云在一次会议上发言中指出:“我们现在的黄金储备,绝大部分是一九七三年、一九七四年国际货币动荡时买来的。那时,我同先念同志讲,与其把外汇存在瑞士银行,不如买点黄金。中国有这么一点黄金是必需的,不算多。”改革开放后不久,陈云提出这个问题是有比较深的考虑的。

1973年,国内还处在“文革”“左”的思想控制下,陈云刚复出工作不久,即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经济功底,对美元的现状和走势做出了科学的判断,并在实践中提出打破一些陈规旧律,积极利用国际市场为国家谋取福利,并建议大力增加国家的黄金储备。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就是在今天,这些判断仍然有可取之处。

文/姜长青

本文为《党史博览》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等。侵权必究。

本文标题: 为什么在历史中提20世纪,二战后喜欢用60年代,70年代,而二战前很少用20年代30年代这种说法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4619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张士诚最富有为什么会被打败为什么康熙的儿子们,个个精明强干,文韬武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