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公子翚与鲁隐公和鲁桓公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10-31 13:00:5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76

读《左传》之十五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颖考叔者。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

春秋时期的公子翚与鲁隐公和鲁桓公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读《左传》之十五

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颖考叔者。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

王取邬、刘、功蒍、邗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丝希、樊、隰郕、欑茅、向、盟、州、陉、隤、怀。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

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冬十月,郑伯以虢师伐宋。壬戌,大败宋师,以报其入郑也。宋不告命,故不书。凡诸侯有命,告则书,不然则否。师出臧否,亦如之。虽及灭国,灭不告败,胜不告克,不书于策。

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羽父惧,反谮公于桓公而请弑之。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十一月,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寪氏。壬辰,羽父使贼弑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讨寪氏,有死者。不书葬,不成丧也。

译文

郑庄公让一百名士兵拿出一头公猪,二十五人拿出一条狗和一只鸡,来诅咒射死颍考叔的凶手。君子说:“郑庄公失掉了政和刑。政用来治理百姓,刑用来纠正邪恶。既缺乏清明的政治,又没有威严的刑法,所以才发生邪恶。已经发生邪恶而加以诅咒,有什么好处!”

周天子在郑国取得邬、刘、蒍、邘的土田,却给了郑国人原来属于苏忿生的土田:温、原、絺、樊、隰郕、攒茅、向、盟、州、陉、隤、怀。君子因此而知道桓王会失去郑国了,认为“按照恕道办事,是德的准则,礼的常规。自己不能保有,就拿来送给别人。别人不再来朝见,不也应该吗?”

冬季十月,郑庄公带着虢国的军队攻打宋国。十四日,把宋国的军队打得大败,以报复宋国攻入郑国的那次战役。宋国没有前来报告这件事,所以《春秋》没有记载。凡是诸侯发生大事,前来报告就记载,不然就不记载。出兵顺利或者不顺利,也是一样。即使国家被灭亡,被灭的不报告战败,胜利的不报告战胜,也不记载在简册上。

鲁国大夫羽父请求杀掉桓公,想借此求得宰相的官职。隐公说:“从前由于他年轻的缘故,所以我代为摄政,现在我打算把国君的位子交还给他。已经派人在菟裘建筑房屋,我已经打算退休养老了。”羽父害怕了,反而在鲁桓公那里诬陷鲁隐公而请求桓公杀死隐公。

隐公还是公子的时候,曾率兵同郑国人在狐壤打仗,被俘获。郑国人把他囚禁在尹氏那里。隐公贿赂尹氏,并在尹氏所祭神主钟巫之前祷告,于是就和尹氏一起回国而在鲁国立了钟巫的神主。十一月,隐公将要祭祀钟巫,在社圃斋戒,住在寪氏那里。十五日,羽父让刺客在寪家刺杀隐公,立桓公为国君,并且讨伐寪氏,寪氏有人被杀害。《春秋》不记载安葬隐公,是由于没有按国君的规格正式为隐公举行丧礼。

其实轻易就可以调查确定子都暗箭伤人的事情,可惜郑庄公太宠信子都,不愿意给子都定罪,所以弄个诅咒的仪式,一方面敲打一下子都,一方面糊弄一下下级官员,这也算是掩耳盗铃了。郑庄公在春秋诸君主中,也算是比较明智的了,可是依然不能克服人性的一些弱点,手下又缺乏强力的辅弼大臣及时劝谏纠正,郑国终究无法成就霸业。

周王室把自己不能掌控的一些地盘拿来和郑国换地,周桓王的格局还是不符合天子的地位。

息国这个小国自不谅力,因为一些外交摩擦就主动招惹郑国,反而被郑国暴揍一顿。

郑庄公这段时间是意气风发,去年宋、卫入侵郑国是大败而归的,郑国还是以此为借口,联合虢国揍了宋国一顿。

公子翚在鲁国的权势应该不小,有几次违反隐公的意志,自行帅军行事,鲁隐公也没有惩处他,估计也是无能为力。这次公子翚本来打算帮鲁隐公干点肮脏活,帮助隐公稳定地位,交换条件就是让公子翚的势力从军方跨入政界,可惜老好人鲁隐公不为所动,反而想把公子翚调离国都。

公子翚一看形式不妙,反而勾搭上鲁桓公,诬陷隐公进而弑杀隐公,弄了个从龙之功,这是小人得志,也说明老好人当不得,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鲁隐公鲁庄公和鲁哀公有啥关系?

鲁隐公、鲁庄公、鲁哀公的关系是:鲁隐公是鲁庄公的伯伯,他们都是鲁哀公的祖辈。

鲁隐公(公元前722年-公元前712年),名息姑,是鲁国的第十三代国君。鲁隐公的前任是鲁惠公,继任者是鲁桓公。鲁隐公是鲁惠公的儿子,但不是正室所生,是个庶子,按周朝的传统礼法,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只因惠公死时太子(即后来的桓公)还太小,于是隐公上台,却不是继承王位,而是摄政,意思是等太子成人之后,就要把政权还给太子。

鲁庄公(公元前706年10月5日―前662年8月11日),姬姓,名同,为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第十六任君主,鲁桓公与其正妻文姜所生嫡长子。公元前694年,鲁桓公携文姜出访齐国,齐襄公派人将鲁桓公杀死,鲁桓公长子姬同继任鲁国国君,是为鲁庄公。

鲁哀公(公元前521―西公元前468年),姬姓,名将,鲁定公之子,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他在鲁定公死后继位。公元前468年,鲁哀公去世,其子鲁悼公即位。

鲁哀公

那这件事什么关系,这是鲁国的,这个国家的,他的她的,皇帝的更改过程。

鲁隐公一直那么疼爱弟弟,最后为什么却被自己弟弟杀害了?

读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心情总是有些沉重,这里面充满了一个"乱"字。这"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诸侯国之间的纷争攻伐之乱,二是各国父子兄弟之间的骨肉相残之乱,三是后宫的荒淫无耻之乱。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鲁隐公姬息,他本来可以拥有一个平静安稳的生活,可是阴差阳错,却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鲁惠公在位的时候,他的正夫人早逝,也没有留下孩子,有一个叫声子的偏妃生下姬息,声子虽然也是宋国公主,但不是宋国正室所生,所以到鲁国只能做妾。因此姬息是庶出,所以不能被立为太子。公子息长大以后,鲁惠公给他娶了宋武公之女仲子为妻,可是仲子到了鲁国后,鲁惠公看到仲子长得漂亮,就把她占为己有,并立为正夫人。第二年仲子生下公子姬允,姬允也被顺理成章的立为太子。

想来姬息是一个诚实孝顺的公子,妻子被父亲占有,也没有成为太子,他竟然没有任何怨言。公元前723年,鲁惠公死了,太子允年幼,姬息作为长庶子行使君权,代理政务,执掌行政大事,并不是即位,所以后人称之为"隐公"。

这一个"隐"字,太值得我们去体味了!

鲁隐公代理国君是鲁国大臣们一致举手通过的,可见他的为人谦让而诚实,而且他代理国政也非常勤勉。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但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而且直接把他推上了死路!

这一切,都是由鲁国一个叫姬翚(huī)的大臣一手造成!

姬翚字羽父,人称公子翚,是鲁国宗室,是春秋初期鲁国大臣。此人究竟如何,我们且看《左传》中记载的几件事情。

公元前719年,此时隐公已代理国政四年,当时宋国想攻伐郑国,想必是考虑到太子允的母亲是宋国人的关系,前来鲁国借兵。姬翚向隐公请求出兵帮助宋国,但是鲁隐公没有同意。公子翚竟然违抗君命,私自带兵与宋国会和,并与陈国、蔡国、卫国等诸侯会盟,组成联军攻打郑国。结果诸侯联军大败郑国,并掠走了宋军的粮草。


鲁隐公电视剧形象

这种严重的欺君抗命行为,鲁隐公竟然没有制止得了,回来后也没有责罚,这一方面说明了隐公的懦弱,另一方面也反应出公子翚在鲁国的权势地位和嚣张跋扈。

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鲁国的司空无骇死了,公子翚为无骇请求谥号与族氏,隐公便以祖父公子展的名字赐无骇家族为展氏。看来公子翚在朝中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公元前713年,鲁隐公将要去和郑国、齐国的国君会盟讨伐宋国,公子翚作为先锋提前率兵与郑齐两国会和。

从以上事情不难看出,公子翚不但在鲁国位高权重,而且它掌握的还是兵权!这就难怪隐公有点怵他了,毕竟自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君啊。

这些还算不了什么,实际上公子翚还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想做鲁国的相国!


《史记》:隐公五年,观鱼于棠

公子翚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他知道要想当上相国必须要依靠国君才能上位,眼下隐公虽然还是代理国政,可是县官不如现管,毕竟鲁隐公现在掌握着鲁国的生杀大权。

公元前712年,也是鲁隐公代为执政的第十一年。这一年冬天,公子翚为了达到目的,暗地里向隐公献媚说:"鲁国的百姓都认为您做国君才能利国利民,您不如把那代理二字去掉,做一个堂堂正正,名言正顺的国君。如果可以的话,我请求您杀掉太子允,然后您做国君,我做相国。"

公子翚的这个提议也太直接太大胆太不要脸了吧,这几乎完全是为自己的私心所谋,那些恭维献媚的话只不过是想让隐公做他的跳板罢了。

隐公当然没有答应。隐公说:"我父王先君有命在前,我是因为太子允年龄幼小才代他管理国政,现在太子已经长大。我正在菟裘这个地方建造养老之所,等建好之后我就把国政交给他。"

隐公的回答可谓是至情至理,大有谦谦君子之风,也充分证明了他诚实守信,淡然处世的性格。


隐公和莒子会盟处

公子翚则不同了,他是一个权欲熏心,自私无情的家伙,接下来所做的事情更加卑鄙无耻!

小人当然有小人之心,也会有小人之举。挑唆离间是小人惯用的伎俩,无数事实证明,这种伎俩的成功率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他见自己无法说服隐公,又担心太子允知道后对他不利,既然这棵树不能乘凉,那就把它砍掉!于是心里就产生了除掉隐公的恶念。

公子翚又跑到太子允面前诬陷隐公,他说:"隐公欲遂立,去子,子其图之。请为子杀隐公。"(《史记·鲁周公世家》)

前面在劝说隐公的时候,他还是想借隐公之手杀掉太子允,这次在太子允面前竟提出自己要亲自去把隐公杀死,其用心之恶毒,实在让人愤恨另加痛恨!

太子允也是一个没有脑子的家伙!竟然信以为真,他同意了姬翚的请求。他怎么不动动脑子想一想,(补充一下,前面似乎已经说过他没有脑子,所以他哪里还有脑子可用?)。若是隐公真的有篡位之心,还要等到今天吗?在你小的时候就把你捏死了!看来在君权利益面前亲情不过就是一张使用多年的窗纸,怎能经得起风吹雨打?

鲁隐公最终死于公子翚的阴谋之下,也是死于自己弟弟手里。关于姬翚弑杀隐公的过程,《史记》和《左传》里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因为他的弟弟公子仪想当君王,在权力的诱惑下,就对自己的哥哥下毒手了。
据说是某个小人劝说公子息干掉公子允,但是公子息选择了拒绝。 这个小人害怕公子息把这件事告诉公子允,于是对公子允说公子息命令自己来除掉你,公子允为了保命,选择了相信那个小人,趁机暗杀了公子息。
鲁隐公是否疼爱弟弟不清楚,鲁桓公也没有杀鲁隐公。鲁桓公是嫡长子,鲁隐公是庶出,一国不能容二君,更主要是宗室加权臣的公子翚只想留一个,所以就鲁隐公被杀害了。
因为鲁隐公的弟弟认为鲁隐公是虚情假意的,他想要得到王位,自私自利,所以才加害了鲁隐公。

鲁桓公的人物生平

鲁桓公,姬姓,《史记》记载名允,《世本》记载名轨,为鲁惠公正室夫人仲子所生。鲁惠公去世时鲁桓公年幼,由鲁桓公庶兄鲁隐公摄政。
鲁隐公十一年(前712),羽父(公子翚)劝鲁隐公杀死公子允(鲁桓公),鲁隐公不同意,羽父(公子翚)担心此事泄密后对自己不利,就污蔑鲁隐公欲对公子允(鲁桓公)不利,劝公子允(鲁桓公)杀鲁隐公,十一月,羽父(公子翚)派人杀死鲁隐公,立公子允为君,是为鲁桓公。
鲁桓公三年(前709年),娶齐襄公妹妹文姜为夫人。
鲁桓公六年(前706年),文姜生公子同(鲁庄公)。
鲁桓公十八年(前694年),鲁桓公与夫人文姜到齐国,齐襄公与文姜通奸,鲁桓公知道后怒斥文姜,文姜告诉了齐襄公此事。四月,齐襄公灌醉鲁桓公,派公子彭生为鲁桓公驾车,鲁桓公死于车上。事后迫于鲁国压力,齐襄公杀公子彭生。

读《左传》之十六

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结祊成也。盟曰:“渝盟无享国。”

秋,大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冬,郑伯拜盟。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译文

元年春季,鲁桓公即位,继续与郑交好。郑人请求重新祭祀周公、完成祊田的交换。桓公答应了。三月,郑庄公用璧玉来作许田的交易,这是为了请求祭祀周公和以祊交换许田的缘故。

夏季,四月初二日,鲁桓公和郑庄公在越地结盟,这是为了祊田的交换表示友好。誓辞说:“如果违背盟约,就不能享有国家。”

秋季,发大水,凡是平原上被水淹了叫做大水。

冬季,郑庄公前来拜谢结盟。

宋国的华父督在路上见到孔父的妻子,他目迎她从对面走过来,又回头从后面盯着她走过去,说:“美丽又光彩动人。”

鲁桓公元年貌似没啥大事,一个是郑国易许田的事终于完成了,只是弄个玉璧说是租借。鲁桓公虽然拥有合法的继承权,可是毕竟是公子翚弑杀了隐公,终究得位不正,所以极力和郑国搞好关系,以求站稳脚跟。

华父督看上了孔父嘉的老婆,后面弄出许多事,引发了宋国的内乱。这是红颜祸水吗?
本文标题: 春秋时期的公子翚与鲁隐公和鲁桓公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4128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罗马、维也纳、雅典、布达佩斯、伦敦哪个适合长期居住时间可逆但空间不可逆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