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传统重家庭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影响

发布时间: 2023-10-23 18:02:2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从时间观念来比较中西伦理观】,伦理政治观的内涵及中西主要表现,【摘,要】时间观念是中西方伦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中西时间观点可...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重家庭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影响

【从时间观念来比较中西伦理观】 伦理政治观的内涵及中西主要表现

  【摘 要】时间观念是中西方伦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中西时间观点可以通过时间是单元还是多元,时间取向,传统中西时间哲学来比较。本文选择以时间观念为支点去比较分析中西伦理观:中国伦理以家庭为本位,注重私德,讲礼仪,偏内向;西方伦理以个人为本位,强调功利价值,重法制,偏外向。
  【关键词】时间观念;伦理观;中西伦理思想;比较
  时间和空间组成了客观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人们对客观时间的感知、认识和反应构成了时间观念,它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产物。时间观念是不同民族对时间的不同认识和理解,它是人类活动环境的基本因素,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Hall)曾说:“时间会说话,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它所传达的信息响亮而清晰,因为它既不像有声语言那样被意识所控制,也不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它往往能揭穿言辞所表达的谎言。” ①作为文化深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观念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判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们的言行。本文就中西文化对时间观念的差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在不同的时间观念下中西伦理观的不同。
  一、中西时间观念的对比
  1、过去倾向和未来倾向的时间取向的差别
  从时间取向上来看,东西方的一个显著差别在于过去倾向与未来倾向。
  中国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中国人强烈地认为历史是决策制定的指导,是判断正误的指南针。儒、道两家思想皆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其时间取向具有较重的过去倾向。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所有君王都十分重视历代先王定下的规矩、礼数,对先辈们的教训可谓是尊敬有加。
  然而,在西方,一切着眼于未来,未来取向是他们重要的价值观念。西方人对将来充满遐想和期待,因为无论他们做什么,他们都相信将来可以做得更好。将来的事可能瞬间发生,一周,一年,也可能远在天堂,但总之他们相信,在将来他们就能找到幸福。因此,过去就意味着走向罪恶,后退是没有出路的。他们对目前也并不在意,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2、中西传统时间哲学的差别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时间哲学从主流上看,偏重于研究同社会生活和人文领域相关时间中的哲学问题,着重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等问题。“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在感知事物时强调主客一体,导致中国人对时间的感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占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地位的儒家文化就是通过礼来维系社会的和谐,通过“仁”来做到无我无他,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时间哲学从主流上看,侧重于研究同自然界和宇宙万物相关的时间中的哲学问题,他们倾向于思考自然界和物理世界固有的时间规律和时间进程,如何征服自然等问题。他们认为,时间是自然界或物理世界固有的时间进程,亚里士多德把时间定义为“物体运动的量”。伽利略和牛顿把时间看成是用来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时间数量。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哲人也是这样,笛卡尔、洛克、康德, 也把他们的心力用在时间的观念如何形成之类的哲学问题上。
  二、中西差异的时间观念影响下的不同伦理
  1、中国对时间的过去倾向,让中国很重视历史、传统,从而中国道德重和谐,偏保守。因而形成了中国的道德偏内向。中国把道德价值放在第一位,把个人道德情操的完满作为最主要的宗旨,引导人们把目标向着自我,闭门思过,“天子至庶民以修身为本” ②,把道德修养作为治国的根本。中国人不仅讲义,而且讲情,二者结合为和。“和为贵”的思想在中国大地根深蒂固。这种与人、与天都求和睦相处的思想,使得中国人重感情、讲义气,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恰,到处充满人情味,也导致中国人偏保守,易满足的性格心理。
  西方对时间的未来倾向让他们相信未来一切皆有可能,因而西方道德重斗争,偏进取,西方的道德是外向的。西方人讲究天人相分,人应该通过努力来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西方人把理智美德即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才能放在很高的地位,形成了相信科技万能的观念,在认识、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使得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这种永无止境的进取心使得西方人偏竞争,不易满足。
  2、中西传统时间哲学的差别使得中西在如何建立社会和维护社会的问题中,各自找到了不同的道路。中国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而西方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因此,中国伦理和西方伦理也具有鲜明的不同,一个带有礼的印象,一个烙下深刻的法制特征。
  中国伦理是以家族作为本位。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是以家族、家庭为基本单位的,是以皇权—官吏—家族—家庭这样的形式排列的,国家的基础是乡,乡民以族而居,把家庭生活作为人生理想的最基础环节和依托,家庭观念相当强烈。在家族、家庭内强调伦理关系,用严格的伦理关系来确定每个人在家庭,家族以至社会中的地位。
  西方伦理是以个人作为本位的。西方自古以城邦为国家基础,城邦是团体组织,国家通过城市来组织居民和实施统治,而家庭关系则比较松散。从古希腊开始,私有制就比较发达,法律明确规定保护私有制,个人权力不受侵犯。因此西方人私有观念强。进入中世纪后,由于政教合一,教堂、教区把每个教民组织起来过宗教生活,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个人通过教会组织同国家发生关系,因此很少有家庭、宗族观念,形成了一个以个人主义为本位的社会。
  三、结 语
  时间观念的差异反映了来自不同文化人们的心理倾向和文化积淀。时间观念是长期逐渐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的,中西伦理观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中国伦理文化和西方伦理文化无优劣之别,只有特质上的差异,用今天的眼光去衡量,无论在中西方伦理价值体系中,精华与糟粕都是十分复杂的揉和在一起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中西方人们交往的日益增多,这些无疑将会对各自的伦理观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希望中西的不同伦理观能够进行互补,以创造一个合乎新时代需要的伦理观。
  注释:
  ① Hall Edward T. The S i lent L anguage[M],New York:AnchorBooks,1959:20.
  ②大学.经一章[M],中华书局,2006
  【参考文献】
  [1][美]Hall Edward T.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Anchor Books,1959.
  [2]张劲松.东西方时间与跨文化交际[J] .集美大学学报, 2003.
  [3]赵仲牧.时间观念的解析及中西方传统时间观的比较[J].思想战线,2002(5).
  [4]鹿中鸣.传统便是我们,我们便是传统[J].光明日报,1997(1).
  [5]李鸿斌.中西伦理价值观比较[J].信阳师范学院出版社,1994.
  [6]杨径青.孔子与爱默生[J].思想战线,1997(2).
  [7]叶莲.江雪莲中西义务观[J].比较学术研究,广州,1993(3).
  [8]曹颈松.中西道德建设之[J].比较道德与文明,1999(1).
  [9]葛剑雄.我看东西方文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7(3).
  [10]余卫国.中西哲学范式比较研究的可能和意[J].南通大学学报,2008(5).
  [11]陈明,周瑾.范式转换超越中西比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中国传统的家庭矛盾?!

放暑假了,女儿的奶奶和姑姑都从乡下来到城里和我们一起居住!!由于我们夫妻都是80后的年青人,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好所以我们的女儿一直都很重视早教的问题!!但乡下的亲人并不能正确的理解我们对女儿的生活教养,这些日子总以过来人的观点干涉着我们正常而平静的生活!!为此女儿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太多的怪毛病和坏毛病,但又因是亲人不好多训,以便伤以自尊与和气,不过这种矛盾的生活方式又确实不能再继续进行下去!!为此特向有良好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的朋友们请教,支招!!急,迫在眉睫!谢谢!!
“家庭伦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家庭是最重要的生产和消费的运作单位,这必然形成了国人社会生活的“家庭本位”、“家族至上”的特点。为了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古代思想家提倡“家和睦邻、仁爱礼让、勤俭持家”等道德原则,倡导“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等道德规范,形成传统的家庭伦理。传统的中国家庭孕育于华夏民族独特的生存土壤和文化环境,因而家庭伦理呈现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鲜明特征。首先,传统中国人以家族生活为活动范围,家族至上的群体意识成为传统家庭伦理的核心精神。家庭和谐是以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家族群体利益来实现的。其次,在等级服从的家长制家庭中,家内人际关系以与父的亲疏远近而依次排序,形成等级差序的人际格局。家庭成员尊卑地位分明。第三,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机制,为移孝作忠在政治生活中的实现提供了社会结构的可能。反过来说,封建等级政治统治的特点又强化了传统家庭关系协调的政治化倾向。最后,传统家庭伦理价值目标以“齐家”为本,价值观念一元化,评价标准单一化,因此,家庭成员对家庭伦理的价值判断,具有严格同一化倾向。 积几千年之传承的传统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构建的基础,形成了中国人的民族特色。像任何传统文化一样,传统家庭伦理必然存在着超越时代的普遍性和历史局限性,我们需批判继承之。使其重新在现实家庭生活中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得家庭变动的社会性质也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平等、互助新型人际关系的确立,保证了家庭成员的平等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崛起,工业文明逐渐在我国扩展开来,促使中国传统大家庭分崩离析,核。。小家庭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质变,即血亲主位专偶家庭向婚姻主位专偶家庭的转变。家庭关系从纵向的父子轴心转变为横向的夫妻轴心。这为代际民主平等、两性平等提供了现实条件。封建家庭人际间等级森严的差序伦理失去了存在的根基。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伦理原则被彻底推翻。家庭成员获得了人格独立,共同享有家庭权利和分担家庭义务。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也是我国家庭变动日趋激烈的阶段,各种家庭问题、矛盾、冲突不断突现。从家庭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婚姻自由观对家庭稳定的冲击以及市场功利价值观渗透于现代家庭之中;种种现代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传统家庭伦理。个性的过度张扬使家庭成员过于强调自己的利益,越来越以个人为中心,导致家庭责任感缺失。家庭情感价值在功利价值前黯然失色。“孝道”观念淡化,父子亲情淡漠;有些子女甚至对父母最起码的物质赡养都做不到;兄弟姐妹忘却手足亲情,为了争夺家庭财产而反目成仇;夫妻双方滥施情感,放弃责任,离婚率上升,家庭稳定性下降。建设新的现代家庭伦理已迫在眉睫。当我们为此而寻找中外伦理资源时,摹然回首,发现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依然烙惜生辉,重人伦的优良人文资源一直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高科技时代的人们更需要家庭亲情。家庭和谐、仁爱礼让、孝敬父母、忠子爱情、白头偕老、友爱互助等将成为中华民族家庭生活的主题。 要实现家庭恒常的和睦,需把传统“和”的价值观念发展为“和而不同”的交往原则。它强调在定位、定责的基础上,承认成员间的差异性、多样性,满足个性发展的需求。这才是真正的致和之道。现代家庭是情感生活的共同体,因此,传统伦理的仁爱思想应成为家庭人际交往的行动宗旨。仁爱落到实处就是要互行忠恕之道,相互奉献、相互包涵。成员间也要讲恭敬、谦让,保持交往的距离感。札让是行为的艺术,是实现仁爱的保障。传统家庭提倡的勤俭之道也是我们必须继承的美德。倡导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一勤俭持家,在穷物欲、高消费、讲享受的当今社会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具体协调现代父子、夫妻、兄弟之间的关系,传统家庭伦理规范仍然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首先,孝道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和实践,而且是百德之基,个体实践道德的起点。立身处事的一切几乎都可视作孝,由孝道做起,培养修身之道,再致力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积极进取的伦理在当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普遍意义。亲亲之教诲是一种促人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它指5]着个体去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其次,现代夫妻的情感状况成为维系婚姻举足轻重的因素,情感的不稳定,易波动的特性使得婚姻关系异常脆弱。传统家庭强调夫妻相互负责,互尽义务,这是稳固家庭关系的根本。夫妻之间需做到夫妇有别,定位角色Z 相敬如宾,实现人格平等;忠贞不渝,夫妻互爱;白头偕老,
可以与奶奶和姑姑多沟通,让她们讲述,听懂了也就能理解其中的道道来。其实她们也有生存之道的,关键你是怎样看待,多赞赏她们是怎样适合她们那个地区的生活,带她们到外面多走走,让她们感受时代与地域的不同,让她们明白什么是区别。不同庄稼施肥可不一样,这个道理是可以借鉴。同时也让孩子适应多种不同人的交往,有些另类的事物并不代表是不好的。巧妙适应生活也量一种智慧。
让女儿的奶奶和姑姑的观念改变啊,你可以和他们针对小孩子的坏毛病,来商讨,小孩子表现好的,大家进行表扬,你要是排斥她们,你们的亲戚就会很难堪的,重要的是说话的尺度
和我们的家庭情况差不多,没办法,只能忍些天吧,盼着他们走

如何正确认识家国同构,家国同构的可取之处和不可取之处?应怎样传承和重建家国

家国同构指的是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的相似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同构的观念深入人心,家庭是国家的缩影,国家的治理应以家庭治理为基础。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但也有其局限性。
可取之处:
促进社会稳定:家国同构的观念强调了个人、家庭和国家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家庭、家族的价值和利益,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弘扬传统文化:家国同构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这种观念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强调个人责任:家国同构的观念强调个人对家庭、国家的责任,有助于培养个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不可取之处:
忽视个体权利:家国同构的观念强调个人对家庭、国家的责任,但可能忽视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导致个人权益受到损害。
阻碍社会变革:家国同构的观念强调传统、稳定,可能阻碍社会变革和创新,使社会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
加剧家庭矛盾:家国同构的观念强调家庭的价值和利益,可能导致家庭矛盾的加剧,如家族间的纷争、家庭内部的矛盾等。
在传承和重建家国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强调个体权利:在弘扬家国同构观念的同时,也要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由,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
推动社会变革: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要推动社会变革和创新,使社会适应时代的变化。
促进家庭和谐:在强调家庭价值和利益的同时,也要促进家庭内部的和谐与稳定,避免家庭矛盾的加剧。
培养公民意识:在弘扬家国情怀的同时,也要培养公民意识,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平等。
倡导法治精神: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要倡导法治精神,保障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尊重多元文化:在弘扬家国情怀的同时,也要尊重多元文化,包容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加强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强调家国情怀的传承和培育,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和国家观,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
倡导和谐社会:在弘扬家国情怀的同时,也要倡导和谐社会的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互助,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推崇公共精神:在弘扬家国情怀的同时,也要推崇公共精神,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服务,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平等。
加强国际交流:在国际交流中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价值观念,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标题: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重家庭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影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3955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光绪皇帝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亲政过我很喜欢诸葛丞相但是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诸葛亮没有制度影响后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