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胜利的因素有哪些古代战争胜利的因素有下面几个:1、后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每次讨论军事问题,都必然将后勤摆在第一位。粮道...

请问在古代战争中,如果统帅的军事指挥能力远不如对方,但有资源与兵力优势,如何防止对方军事奇迹

古代战争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古代战争胜利的因素有下面几个:

1、后勤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每次讨论军事问题,都必然将后勤摆在第一位。粮道、军械、物资,这些向来是中国古代战争中首当其冲的打击目标。一把火下去,即便军心不乱,也不得不主动寻求机会提前决战。一旦有所举动,就说明沉不住气了,谁先动谁先死。

以官渡为例,曹操在乌巢的胜利,已经标志着这场战争他赢了一多半了。袁绍在他优势很大的时候乌巢一把火就让他非常狼狈。

2、军队质量和士气

军队质量是个大项,包括但不限于军队人员构成、训练情况、装备情况、士气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项羽号称“八千子弟兵”,彭城一战却把刘邦五路诸侯共五十六万人马打得溃不成军,最终狼狈逃窜。

这所谓“八千子弟兵”是项梁项羽起家的最初资本、主力,几乎全是骑兵,装备精良、身经百战,对项羽忠诚度极高,且士气高昂,面对刘邦以步兵为主、主要是征召农民的部队时,自然是无往而不胜。

一般来说,古代战争中一支普通的征召部队,己方伤亡一旦达到某个阀值,就会崩溃;接下来的伤亡,全部是追击战造成的。

3、机动能力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的骑兵在彭城之战中发挥了机动性的特点,击败了刘邦更加缓慢的步兵。但刘邦随后也建立了骑兵部队,以骑制骑,战胜了项羽。随着汉朝的强盛,养马事业的发展,汉武帝时已经可以组织起大规模的骑兵部队与北方的匈奴相抗衡。在机动性相当的前提下,就到了将军们发展战术,研究火力使用的时代了。

骑兵的主要火力是弓箭,但是,汉代的卫青和霍去病却发扬了另一种从步兵方阵移植的战术:利用骑兵的正面冲击,击溃对方的阵型。这种战术在短时期内发挥了巨大的优越性。

4、大战略

谋略反映了战争指导的一般规律,它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战略上、战术上都有它发挥作用的领.地;运筹帷握也好,决胜千里也好,都有谋略相随。历代兵家非常重视谋略的运用,并注意总结其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谋略制敌思想。这些思想,在古代战争中曾经起过重要指导作用,在当今和未来的战争中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5、将帅的战术能力

三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猛将。一支部队有这样的武将,那么他必然是这支部队的军心所在。如果士兵们跟着这样的武将冲锋,那么所到之处,必定片甲不留。在三国时期,董卓篡权。袁绍等十八路诸侯在虎牢关与之决战,在吕布镇守的时候,十八路诸侯无一人敢出战!世称“项羽在世”。可见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1、地理因素
2、指挥者素质
3、天气状况(包括太阳朝向)
4、士兵作战素质(包括武器装备)
5、士兵人数。
天时,如“草船借箭”;地利,如“孙吴坐江东”;人和,“蜀国人心向刘备”;心理,如“诸葛亮的空城计”。
军队数量
军队素养
统帅的能力
环境(地形、天气)
士气
武器装备
后勤(主要是粮食被服)

古代战争中,弱势的防守方为什么经常会选择主动出击?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古代战争的主动权往往掌握在进攻方手中。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进攻方在兵力、战斗意志等方面都占有优势,能对防守方形成压制。可事实上,史书中关于弱势防守方选择主动出击的记载很常见,其中最为经典的战役当属发生在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淝水之战”。当时作为防守方的东晋以8万北府兵沿淮河西上迎战前秦80万大军,并最终在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击败敌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按理说,弱势的防守方在面对来势汹汹的强敌时选择据险防守似乎是更稳妥的选择。《孙子兵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两倍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兵力少于敌人应当撤退远地,避免与敌人正面交锋,弱小一方的军队如果要硬拼,就会变成强大一方的俘虏。由此可见,弱势方主动出击的结果很可能是以卵击石。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代那么多战役中都频频出现弱势的防守方放弃固守反而采取主动进攻的情况呢?其实《孙子兵法》中也给予了答案,那就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战争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以没有一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发生在公元279年的“晋灭吴之战”就很好诠释了这一点。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下令发兵二十万攻打三国时代中仅存的东吴。晋军在战争开始阶段就一路势如破竹,东吴防线被迅速突破。为了阻挡晋军挺进,东吴皇帝孙皓派丞相张悌、丹阳太守沈莹等人率三万吴军渡江迎战。

吴军抵达牛渚(今安徽当涂北采石)后,沈莹认为晋军来势汹汹,难以与之相抗衡。所以稳妥的做法应该是将兵力集中在牛渚一带,等待晋军渡江后再发动决战,“若幸而胜之,江西(长江以西)自清”。沈莹的建议不无道理,当时吴军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若要主动渡江与晋军决战,“不幸而败,则大事去矣”。如果集中兵力防守牛渚沿线一带,逆袭的概率似乎更大。

然而,张悌却否决了沈莹的建议。他对沈莹说:“现在大家都认为吴国将要灭亡。如果等晋军渡江而来,到时候将士们心中惊恐,怕是没等晋军发起进攻,军队就溃散了。所以应当趁现在士气还能鼓舞起来,主动渡江与晋军决战。如果输了,大家一同为社稷捐躯。如果打赢了,我军兵势万倍,乘胜追击,定能战胜强敌。”

张悌的回答其实就已经解释了为什么弱势的防守方反而要选择主动出击。因为军队是由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有勇敢的一面和恐惧的一面。在双方实力相差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主动出击能激起将士们的进取精神,而被动防守则会引发大家的恐惧。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击。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基本都是弱势方主动出击才实现了大翻盘。

那么在古代战争中,什么情况下弱势的防守方才适合据险死守呢?答案是有希望的情况下。比如当城池遭到敌军围攻,但守城部队知道己方援军正在赶来。在这种时候,守城部队会表现得特别勇敢。反之一旦希望彻底破灭,防守方的战斗力往往就会迅速瓦解,不战而溃。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

本来就是弱势了,担心别人会打得他们灭绝了,必须先去偷袭别人呀,都是这样活下来了。
弱势方不主动出击的话,强势方会越来越强势,两者的差距会迅速拉大,弱势者再没机会取得胜利,所以要主动出击,寻找机会。
因为防守方往往会被攻城方给切断后路,守城方失去了后方的物资支援,就无法长久的供养军队,等到没办法的时候就会主动出击殊死一搏。
本文标题: 请问在古代战争中,如果统帅的军事指挥能力远不如对方,但有资源与兵力优势,如何防止对方军事奇迹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3497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美国从来没有饿死过人吕布辕门射戟,可以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相提并论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