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是对春秋的具体记载,它们记载的历史时期是相同的对吗时间上不一样。《春秋》记载的历史是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前4...

春秋与左传记载的不同  类似于对践土之盟的记载不同   天子狩于河阳(春秋)他们记载的不同体现了什么

左传是对春秋的具体记载,它们记载的历史时期是相同的对吗

时间上不一样。《春秋》记载的历史是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前468年)这段时间的历史。《左传》记载的是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悼公(前454年)时期的历史。
孔子《春秋》只有一万八千字,所谓的微言大义,很多事情高度概括。所以有春秋三传进行完善补充,诠释说明,其中《左传》是最成功的一部。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还是《左传》?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一、《春秋》

1、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2、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

二、《左传》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2、《春秋左传》是我国现存的史类文学作品。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实际上成书时间当在战国或两汉之间。

作品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比《春秋》记事时间延长了许多。

《春秋》名言名句:

1、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让,德之基也。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

4、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因人力而敞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7、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8、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乎人乎哉!

9、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

13张图带你了解春秋

带你了解春秋

一、春秋概览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重要人物春秋五霸、春秋总结诸侯纷争。

著名事件:

平王东迁: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葵丘会盟:时长295年,历史都城今河南洛阳。

晋楚争霸:初始诸侯140多个,创立人周平王。

著名人物:齐桓公、晋文公、管仲、孔子。

二、春秋概览

东周开始: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周王室权威不仅一落千丈,西周的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也被外敌犬戎破坏,故在公元前770年,新继任的周平王决定迁都,把都城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由此东周开始,东周的前半部分又被称作春秋(后半部分称为战国),春期时期周王室已经逐渐衰落,统治权力名存实亡,而各地诸侯纷纷割据称雄,由此历史开启第一个大分裂时代。

春秋争霸: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春秋的话,从公元前770年,最早有40多个诸侯,先后诞生著名的春秋五霸问鼎中原,在经历295年纷争之后,最后在公元前476年,剩下7个大国,由此进入战国。

三、春秋五霸

1、齐桓公

齐国是春秋第一个崛起的诸侯,齐桓公继位后,在名相管仲的辅佐下,对齐国进行全面改革,重点发展农业和军事,让齐国国力不断增强。齐桓公在位期间推出“尊王接夷”的策略,尊王即是礼敬周王室,镶夷即是帮助各大诸侯抵抗外敌的侵犯,凭借这2项策略,齐桓公在各大诸侯间树立起“天下共主”般的威信,以下是关于齐桓公三大重要事件:

分沟礼燕:

春秋时期,燕国曾遭山戎侵犯,齐桓公亲率齐军帮助燕国打败外敌,燕庄公为表示感谢,在取得胜利后亲自送齐桓公回国,不知不觉走出燕国领地来到齐国领地,但当时周王室规定诸侯相送,不能跨出境地,为了尊重这条规定,齐桓公把燕庄公所至的五十里齐国领地全部割让给燕国,典故由此而来。

召陵之盟:

春秋早期,除北方戎狄之外,南边的楚国不断崛起,楚国早前并不是周王室的封国,被其他诸侯视为南夷,对中原虎视眈眈。在平定北狄之后,齐桓公率领众诸侯征讨楚国,楚国在齐国的压力下签订召陵之盟,缓解了楚国危机。

葵丘会盟:

公元前651年,齐国与鲁、宋、卫、郑、许、曹诸国在葵丘(今河南商丘)举行第一次多个诸侯会盟,此次会盟周襄王也派人参加,会盟不仅加强了中原各个诸侯国之间联系,而且也标志着齐桓公正式被认可为春秋第一位霸主。

2、宋襄公

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联合四国人马帮助齐国平定内乱由此声名鹊起。关于宋襄公有名的典故来自于与楚国之间的泓水之战。

当时宋军与楚军在泓水(今河南省)相遇,宋国大臣目夷先后提醒宋襄公可以趁楚军渡河之时以及列兵布阵之时攻击楚军,但宋襄公以仁义之名,不能乘人之危为由拒绝了提议,最后导致宋军大败,宋襄公在战败后不久也便去世。

3、秦穆公

秦国在西周时期主要镇守西北,后来在周王室东迁时因护驾有功得到了更多西周遗留下来的封地,泰穆公继位后秦国快速崛起,并帮助晋国公子重耳成为之后的晋文公,与晋国有段蜜月期,俗称秦晋之好。当时秦国的势力主要还是在西北,先后使十多个戎国服于秦国,秦穆公去世后秦国开始走向衰弱,直到后来的商鞅让秦国重新崛起。

4、晋文公

晋文公又叫重耳,在晋国骊姬之乱期间流亡在外19年,后在秦穆公帮助下回到晋国成为国君,继位时晋文公已经62岁,他任人唯贤,整顿内政,发展生产,使国力不断上升。

晋文公与齐桓公一样,遵行尊王接夷策略,不仅帮助周襄王平定王室内乱,而且在城濮之战中战胜楚国奠定威信,之后晋国召集八国诸侯召开践土之盟,晋文公成为齐桓公之后第二位被认可的共主。

5、楚庄王

楚国原先是被其他诸侯视为南夷的国家,自立为王(这也是为什么其他五霸都称作公,而楚国则称作王的原因),在齐桓公去世之后,中原的主旋律变成了晋楚争霸,之前楚国败于晋国,在楚庄王继位后,蛰伏三年,一鸣惊人,带领楚国成为中原外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在公元前597年,在邵之战中战胜晋国,正式成为中原一方霸主。

四、春秋五霸(另一版本2位)

1、吴王夫差

在春秋后期,地处江浙一带的吴国和越国发起纷争,又称吴越春秋。起初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战争中败于越国,阖间去世。

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为了给父亲报仇,带领吴军战胜越王勾践占领越都会稽(今浙江绍兴),但吴王夫差并未采纳大臣伍子胥的意见直接消灭越国,而是放虎归山,给自己埋下了隐患。后来夫差带领吴国到处征伐,造成国力空虚,最后败于勾践。

2、越王勾践

关于越王勾践最有名的典故即是“卧薪尝胆”,勾践在败于吴王夫差之后忍辱负重、在被关三年之后返回越国,重用范蠡、文种等大臣,发奋图强、卧薪尝胆,用10年的时间让越国的国力快速崛起,兵强马壮,后来勾践趁着吴王夫差参加黄池之会时候,抓住机会率领越军先后2次打败吴国,最后灭吴称霸,由此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五、春秋的成语故事

1、管鲍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春秋时期齐国人,鲍叔牙非常赏识管仲,各种事情都非常照顾管仲,比如两人一起做生意,管仲总是获得更多收益,因为鲍叔牙知道管仲家里贫苦。又比如管仲曾在战场中逃跑。

鲍叔牙解释道:管仲并非是贪生胆小之人,而是因为他家里有老人需要赡养,处处为管仲考虑!后来管仲做了公子纠的老师,而鲍叔牙做了公子小白(未来的齐桓公)的老师,管仲曾为让公子纠当上齐国国君暗中射箭小白,小白饶幸逃过,最后在与公子纠斗争中胜出成为齐国的国君。

齐桓公曾想找管仲报一箭之仇,但被鲍叔牙拦下,力荐管仲是可用人才,最后齐桓公被说服,聘请管仲成为齐国丞相,由此成就了齐桓公之后的霸主地位。管仲曾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管鲍之交也被用来形容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2、一鼓作气:

一鼓作气的故事也与齐国有关,但这次主角换成了鲁国的曹判。在公元684年,齐国攻打弱小的鲁国,两军在长勺交战,齐国率先击鼓,发起进攻,鲁庄公本想迎敌,但被曹判制止,曹刿说到“时机未到”,齐国见势,再次击鼓,鲁军还是按兵不动。

等到齐军第三次击鼓时,曹刿还是坚守不出,齐军经历3次击鼓后情绪低落,放松警备,此时曹刿当机立断,对鲁庄公说时机已到可以出军,就这样鲁国以少胜多战胜齐国。事后曹刿解释道:这是因为作战时士气很重要,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蝎我盈,故克之;这就是一鼓作气的典故,表示做事的决心和时机很重要。

3、退避三舍:

晋国的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在逃亡的时候曾受过楚成王的帮助,所以重耳曾向楚成王承诺,如若之后登上晋国王位,晋国与楚国交战的话,会主动退让三舍(古时一舍是三十里,三舍共九十里)。

四年后,重耳重回晋国执掌晋国成为晋文公,在与楚军交战的城濮之战中遵守诺言,主动退避三舍,退后九十里地,引诱楚军深入阵地,最后借助楚军骄兵轻敌的弱点,晋国集中军力,战胜楚军,成就春秋一场经典战役;退避三舍也反应出避其锋芒、懂得退后的大智慧。

4、竭泽而渔:

同样发生在晋楚争霸时期,晋文公在与楚国对阵时,他问谋臣如何应对楚国?大臣子犯提议用欺诈的方式来应对楚军,而大臣雍季则反对此意见,他向晋文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想在池塘中捕鱼,他把池塘里的水抽干了,虽然这次能够捕到鱼,但之后就没鱼可捕了。

告诉晋文公欺诈的方式只能用一次,如果想持久取胜,需要从长计议。虽然最后晋文公靠着子犯的计谋在与楚军中获胜,但重奖了雍季,赞赏他目光长远。这就是竭泽而渔的典故,比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做事情需要从长远角度出发。

5、一鸣惊人: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继位,在他刚继位时,楚国还处于内忧外患阶段,楚庄王为了看清形势,同时为了降低别人的警惕,楚庄王不理朝政,在荒诞了3年之后,楚国看似要进入衰退时期。

此时有一大臣实在看不下去,故上书楚庄王,向他出了一道谜语:在南方山上,有一只大鸟,虽然看似很神气,但他不飞也不叫,沉默了3年,不知道这是什么鸟?楚庄王听后回答道: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这就是成语一鸣惊人的典故,后来楚庄王带领楚国走出任谷,成为春秋一方霸主,而一鸣惊人不仅形容刹那间取得的光辉耀眼成绩,更是隐喻背后的长久付出。

6、卧薪尝胆:

春秋末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吴国关押3年后返回越国,为了让自己不忘之前受到的苦难,晚上睡在稻草上,还在房间了挂了一只苦胆,每日尝一口来提醒自己发奋图强,最后勾践经过10年努力,不断壮大越国,最终打败吴国。卧薪尝胆形容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醒自己不要轻易被磨难所打到或是被安逸所迷惑,不断努力,结果不会对努力撒谎。

六、春秋人物

1、孔子

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倡导仁义礼智信,被后世尊为孔圣人。孔子出生贵族,但家族因躲避战乱来到鲁国,从小生活环境艰苦,这锻炼了孔子坚强品格和好学精神!

在东周礼崩乐坏情况下,孔子一生致力于重整礼乐秩序,但他的仕途非常坎坷,曾在55岁时带弟子周游列国,经历14年颠沛流离,后在68岁回到鲁国专心教学,一生培育出三千弟子,其中贤人七十二。

2、鲁班

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般,人称公输般。鲁班被誉为土木工匠的鼻祖,他出生于春秋未期,从小生活在工匠家庭,耳濡目染,后来发明了很多工匠们常用的工具,据传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等工具都是鲁班在实践生产中发明的,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匠们的效率,而且也为后世奠定了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

七、春秋著作

1、《春秋》

《春秋》是儒家典籍六经之一,由鲁国的史官撰写,后经孔子修订而成,据传古时历法先有春秋,后分冬夏,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其中不仅记录了鲁国的历史,也记录了东周前期发生在其他诸侯的事情。

《春秋》现存全文字数在一万六千字左右,有被删减,语言精炼,内涵深意,后世有很多对它补充或是注解作品,其中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全书十三篇,六千字左右,被奉为兵家经典,对后世政治、军事、经济、管理、文化、哲学等领域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作者是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后来从齐国去到吴国,经伍子胥推荐,受到吴王阖闾重用,帮助吴国打败楚国。

八、春秋贡献

1、工业:

在春秋,治铁技术不断成熟,为之后取代青铜器打下了基础。青铜器在春秋,依然是重要工业部分,造型逐渐从西周前的古朴厚重,走向轻巧雅致,生活器具逐渐增多。而在陶艺、玉器、木雕、漆器、染织上,工艺进步也非常快速,各个诸侯都有不同的特长,比如齐国擅长丝织、楚国擅长漆器等,越来越多手工艺者以个体方式经营,商业的提升又促进工业的发展。

2、农业:

在春秋,已有生铁制品,比西方早了1900年,铁农具开始逐渐被应用,再搭配上牛耕辅助,以及水利技术的发展,农业水平大幅提高。尤其在楚国,建造了历史上最早灌溉工程之一,芍陂(今安徽寿县),为楚国崛起打下基础。

3、文化:

在春秋后期,随着周王室统治的衰弱,之前学在官府的条件被打破,学术思想开始在民间流行,进入诸子百家时期,诞生了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多学派,学术百花争鸣,为后世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播起到深远影响。

九、湖北博物馆

湖北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在那里有春秋著名文物-越王勾践剑,除此之外那里还有超过24万件文物,尤以商周青铜器、战国秦汉漆木器、楚秦汉简牍等为特色,可以更加直观了解秦汉之前的文化和历史发展。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原文及译文

  【原文】

  【传】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南河济。侵曹伐卫。正月戊申,取五鹿。二月,晋郤縠卒。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晋侯、齐侯盟于敛盂。卫侯请盟,晋人弗许。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于晋。卫侯出居于襄牛。

  公子买戍卫,楚人救卫,不克。公惧于晋,杀子丛以说焉。谓楚人曰:「不卒戍也。」

  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城上,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三月丙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报施也。魏准、颠颉怒曰:「劳之不图,报于何有!」蓺僖负羁氏。魏准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准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右。

  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

  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曰:「无从晋师。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子玉使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

  子玉使宛春告于晋师曰:「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子犯曰:「子玉无礼哉!君取一,臣取二,不可失矣。」先轸曰:「子与之。定人之谓礼,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我则无礼,何以战乎?不许楚言,是弃宋也。救而弃之,谓诸侯何?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仇已多,将何以战?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公说,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

  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

  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憖次于城濮。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公曰:「若楚惠何?」栾贞子曰:「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监其脑,是以惧。子犯曰:「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

  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晋车七百乘,革显、革引、鞅、革半。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曰:「少长有礼,其可用也。」遂伐其木以益其兵。鲁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敖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子西将左,子上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设二旆而退之。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楚师驰之。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

  晋师三日馆谷,及癸酉而还。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

  乡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为楚师既败而惧,使子人九行成于晋。晋栾枝入盟郑伯。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丁未,献楚俘于王,驷介百乘,徒兵千。郑伯傅王,用平礼也。己酉,王享醴,命晋侯宥。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虎贲三百人。曰:「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晋侯三辞,从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受策以出,出入三觐。

  卫侯闻楚师败,惧,出奔楚,遂适陈,使元咺奉叔武以受盟。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要言曰:「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祚国,及而玄孙,无有老幼。」君子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初,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未之服也。先战,梦河神谓己曰:「畀余,余赐女孟诸之麋。」弗致也。大心与子西使荣黄谏,弗听。荣季曰:「死而利国。犹或为之,况琼玉乎?是粪土也,而可以济师,将何爱焉?」弗听。出,告二子曰:「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既败,王使谓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子西、孙伯曰:「得臣将死,二臣止之曰:『君其将以为戮。』」及连谷而死。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馀毒也已!蒍吕臣实为令尹,奉己而已,不在民矣。」

  或诉元咺于卫侯曰:「立叔武矣。」其子角从公,公使杀之。咺不废命,奉夷叔以入守。

  六月,晋人复卫侯。宁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曰:「天祸卫国,君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扞牧圉?不协之故,用昭乞盟于尔大神以诱天衷。自今日以往,既盟之后,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有渝此盟,以相及也。明神先君,是纠是殛。」国人闻此盟也,而后不贰。卫侯先期入,宁子先,长佯守门以为使也,与之乘而入。公子颛犬、华仲前驱。叔孙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颛犬走出,公使杀之。元咺出奔晋。

  城濮之战,晋中军风于泽,亡大旆之左旃。祁瞒*命,司马杀之,以徇于诸侯,使茅伐代之。师还。壬午,济河。舟之侨先归,士会摄右。秋七月丙申,振旅,恺以入于晋。献俘授馘,饮至大赏,征会讨贰。杀舟之侨以徇于国,民于是大服。

  君子谓:「文公其能刑矣,三罪而民服。《诗》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不失赏刑之谓也。」

  冬,会于温,讨不服也。

  卫侯与元咺讼,宁武子为辅,金咸庄子为坐,士荣为大士。卫侯不胜。杀士荣,刖金咸庄子,谓宁俞忠而免之。执卫侯,归之于京师,置诸深室。宁子职纳橐饘焉。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

  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地也,且明德也。

  壬申,公朝于王所。

  丁丑,诸侯围许。

  晋侯有疾,曹伯之竖侯孺货筮史,使曰:「以曹为解。齐桓公为会而封异姓,今君为会而灭同姓。曹叔振铎,文之昭也。先君唐叔,武之穆也。且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也。与卫偕命,而不与偕复,非信也。同罪异罚,非刑也。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舍此三者,君将若之何?」公说,复曹伯,遂会诸侯于许。

  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

  【译文】

  二十八年春季,晋文公准备攻打曹国,向卫国借路。卫国不答应。回来,从南河渡过黄河,入侵曹国,攻打卫国。正月初九日,占取了五鹿。二月,郤縠死。原轸率领中军,胥臣辅助下军,把原轸提升,是为了重视才德。晋文公和齐昭公在敛盂结盟。卫成公请求参加盟约,晋国人不答应。卫成公想亲附楚国,国内的人们不愿意,所以赶走了他们的国君,来讨好晋国。卫成公离开国都住在襄牛。

  公子买驻守在卫国,楚国人救援卫国,没有得胜。鲁僖公害怕晋国,杀了公子买来讨好晋国。骗楚国人说:“他驻守没到期就想回来,所以杀了他。”

  晋文公发兵包围曹国,攻城,战死的人很多。曹军把晋军的尸体陈列在城上,晋文公很担心。听了士兵们的主意,声称“在曹国人的墓地宿营”。军队转移。曹国人恐惧,把他们得到的晋军的尸体装进棺材运出来,晋军由于曹军恐惧而攻城。三月初八日,进入曹国,责备曹国不任用僖负羁,做官坐车的反倒有三百人,并且说当年观看自己洗澡,现在罪有应得。下令不许进入僖负羁的家里,同时赦免他的族人,这是为了报答恩惠。魏犫、颠颉发怒说:“不替有功劳或者苦劳的人着想,还报答个什么恩惠?”放火烧了僖负羁的家。魏犫胸部受伤,晋文公想杀死他,但又爱惜他的才能,派人去慰问,同时观察病情。如果伤势很重,就准备杀了他。魏犫捆紧胸膛出见使者,说:“由于国君的威灵,难道我敢图安逸吗!”说着就向上跳了很多次,又向前跳了很多次。晋文公于是就饶恕了他,而杀死颠颉通报全军,立舟之侨作为车右。

  宋国派门尹般到晋军中报告危急情况。晋文公说:“宋国来报告危急情况,不去救他就断绝了交往,请求楚国解围,他们又不答应。我们想作战,齐国和秦国又不同意。怎么办?”先轸说:“让宋国丢开我国而去给齐国、秦国赠送财礼。假借他们两国去请求楚国。我们逮住曹国国君,把曹国、卫国的田地分给宋国。楚国喜欢曹国、卫国,一定不答应齐国和秦国的请求。齐国和秦国对宋国的财礼喜欢,而对楚国的固执很生气,能够不打仗吗?”晋文公很高兴,拘捕了曹共公,把曹国和卫国的田地分给了宋国人。楚成王进入申城并住下来,让申叔离开谷地,让子玉离开宋国,说:“不要去追逐晋国军队!晋文公在外边,十九年了,而果然得到了晋国。险阻艰难,都尝过了;民情真假,也都知道了。上天给予他年寿,同时除去了他的祸害,上天所设置的,难道可以废除吗?《军志》说:‘适可而止。’又说:‘知难而退。’又说:‘有德的人不能抵挡。’这三条记载,适用于晋国。”

  子玉派遣伯棼向成王请战,说:“不敢说一定有功劳,愿意借此堵塞*邪小人的口。”楚成王发怒,少给他军队,只有西广、东宫和若敖的一百八十辆战车跟去。

  子玉派宛春到晋军中报告说:“请恢复卫侯的君位,同时把土地退还曹国,我也解除对宋国的包围。”子犯说:“子玉无礼啊!给君王的,只是解除对宋国的包围一项,而要求君王给出的,却是复卫封曹两项。这次打仗的机会不可失掉了。”先轸说:“君王应该答应他的请求。安定别人叫做礼,楚国人一句话安定三国,我们一句话而使它们灭亡。我们就无礼,拿什么来作战呢?不答应楚国的请求,这是抛弃宋国;救援了又抛弃他,将对诸侯说什么?楚国有三项恩惠,我们有三项怨仇,怨仇已经太多了,准备拿什么作战?不如私下里答应恢复曹国和卫国来离间他们,逮了宛春来激怒楚国,等打起仗再说。”晋文公很高兴。于是把宛春囚禁在卫国,同时私下里允诺恢复曹、卫。曹、卫就与楚国断绝邦交。

  子玉发怒,追逐晋军。晋军撤退。军吏说:“以国君而躲避臣下,这是耻辱;而且楚军已经疲劳不堪,为什么退走?”子犯说:“出兵作战,有理就气壮,无理就气衰,哪里在于在外边时间的长短呢?如果没有楚国的恩惠,我们到不了这里。退三舍躲避他们,就是作为报答。背弃恩惠而说话不算数,要用这个来蔽护他们的敌人,我们缺理而楚国有理,加上他们的士气一向饱满,不能认为是衰疲。我们退走而楚军回去,我们还要求什么?如果他们不回去,国君退走,而臣下进犯,他们就缺理了。”晋军退走三舍。楚国骑士要停下来,子玉不同意。

  夏季,四月初一日,晋文公、宋成公、齐国的国归父、崔夭、秦国的小子懽ぴ诔谴摺3??晨孔畔找?牡胤皆????墓?P恼饧?隆L?绞勘?钏兴担骸靶莞?锢锏穆滩莘泵????刹荻?孕碌募右岳绯?!苯?墓?芤苫蟆W臃杆担骸俺稣桨?战而得胜,一定得到诸侯;如果不胜,我国外有大河,内有高山,一定没有什么害处。”晋文公说:“对楚国的恩惠怎么办?”栾枝说:“汉水以北的姬姓诸国,楚国都把它们吞并完了。想着小恩惠,而忘记大耻大辱,不如出战。”晋文公梦中和楚王搏斗,楚王伏在自己身上咀嚼自己的脑浆,因而害怕。子犯说:“吉利。我得到上天,楚国伏罪,而且我们已经安抚他们了。”

  子玉派遣鬬勃向晋国挑战,说:“请和君王的斗士作一次角力游戏,君王靠在车横板上观看,得臣可以陪同君王一起观看了。”晋文公派遣栾枝回答说:“我们国君知道您的意思了。楚君的恩惠,没有敢忘记,所以待在这里。我们以为大夫已经退兵了,臣下难道敢抵挡国君吗?既然大夫不肯退兵,那就烦大夫对贵部将士们说:‘准备好你们的战车,忠于你们的国事,明天早晨将再见面。’”晋国战车七百辆,装备齐全。晋文公登上有莘的废城观看军容,说:“年少的和年长的,排列有序,合于礼,可以使用了。”就命令砍伐山上的树木,以增加武器。

  初二日,晋军在莘北摆开阵势,胥臣让下军分别抵挡陈、蔡军队。子玉用若敖的一百八十乘率领中军,说:“今天一定灭掉晋国了。”子西率领左军,子上率领右军。胥臣把马蒙上老虎皮,先攻陈、蔡两军。陈、蔡两军奔逃,楚军的右翼部队溃散。狐毛派出前军两队击退楚军的溃兵。栾枝让车子拖着木柴假装逃走,楚军追击,原轸、郤溱率领中军的公族拦腰袭击。狐毛、狐偃率领上军夹攻子西,楚国的左翼部队溃散。楚军大败。子玉及时下令收兵,得以不败。

  晋军休整三天,吃楚军留下的粮食,到初六日起程回国。二十七日,到达衡雍,为天子在践土建造了一座王宫。

  这一战役之前的三个月,郑文公派军队到楚国助战,因为楚军已经失败而害怕了,派遣子人九和晋国讲和。晋国的栾枝进入郑国和郑文公订立盟约。

  五月初九日,晋文公和郑文公在衡雍结盟。初十日,把楚国的战俘献给周襄王:驷马披甲的战车一百辆,步兵一千人。郑文公作为相礼,用的是周平王时的礼仪。十二日,周襄王设享礼用甜酒招待晋文公,又允许他向自己回敬酒。周襄王命令尹氏和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用策书任命晋文公为诸侯的领袖,赐给他大辂车、戎辂车以及相应的服装仪仗,红色的弓一把、红色的箭一百枝,黑色的弓十把和箭一千枝,黑黍加香草酿造的酒一卣,勇士三百人,说:“天子对叔父说:‘恭敬地服从天子的命令,以安抚四方诸侯,惩治王朝的邪恶。’”晋文公辞谢三次,然后接受命令,说:“重耳谨再拜叩头,接受和宣扬天子的重大赏赐和命令。”接受了策书就离开成周。从进入成周到离开,三次朝见周王。

  卫成公听说楚军失败,害怕,逃亡到楚国,又到了陈国,派遣元咺奉事叔武去接受盟约。二十六日,王子虎和诸侯在天子的庭院里盟誓,约定说:“全部辅助王室,不要互相伤害!谁要违背盟约,就要受到神的诛杀,使他军队*,不能享有国家,直到你的玄孙,不论老小。”君子认为这次结盟是守信用的,认为晋国在这次战役中能够用道德来进攻。

  当初,楚国的子玉自己制作了镶玉的马冠马鞅,还没有使用。作战之前,梦见黄河河神对他说:“送给我,我赐给你孟诸的水草地。”子玉没有送去。他儿子大心和子西派荣黄劝谏,子玉不听。荣黄说:“死而有利于国家,尚且还要去做,何况是美玉呢?和国家比起来这不过是粪土罢了。如果可以使军队成功,有什么可惜的?”子玉仍然不肯。荣黄出来告诉两个人说:“不是神明让令尹失败,令尹不以百姓的事情为重,实在是自取失败啊。”子玉失败之后,楚成王派使臣对子玉说:“申、息的子弟大多伤亡了,大夫如果回来,怎么向申、息两地的父老交代呢?”子西、大心对使臣说:“子玉本来要自杀的,我们两个阻拦他说:‘不要自杀,国君还准备杀你呢。’”到达连谷,子玉就自杀了。

  晋文公听说子玉自杀的消息以后,喜形于色,说:“没有人再来为害于我了。蔿吕臣做令尹,不过是维护自己罢了,并不是为了百姓。”

  有人在卫成公面前毁谤元咺说:“他已立了叔武做国君了。”元咺的儿子角跟随卫成公,卫成公派人杀了他。元咺并没有因此而废弃卫成公的命令,还是奉事叔武回国摄政。六月,晋国人听任卫侯回国。甯武子和卫国官吏、大族等在宛濮结盟,说:“上天降祸卫国,君臣不和谐,所以才遭到这样的忧患。现在天意保佑我国,让大家放弃成见而互相听从。没有留下的人,谁来守卫国家?没有跟随君王的人,谁去保卫那些牧牛养马的人?由于不和协,因此乞求在大神面前明白宣誓,以求天意保佑。从今天订立盟约之后,在外的人不要仗恃自己的功劳,留下的人不要害怕有罪。谁要违背盟约,祸害就降临到他头上。神明和先君在上,加以惩罚诛杀。”国内的人们知道了这盟约,才没有二心。

  卫成公比约定的日期先进入卫国,甯武子在卫成公之前,长牂把守城门,以为他是国君的使者,和他同乘一辆车进入。公子歂犬、华仲作为前驱,叔武正要洗发,听说国君来到,很高兴,用手抓着头发跑出来,前驱却把他射死了。卫成公知道他没有罪,把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而哭他。歂犬逃跑,卫成公派人把他杀死了。元咺逃亡到晋国。

  在城濮的战役中,晋军的中军在沼泽地遇到大风,丢掉了前军左边的大旗。祁瞒犯了军令,司马把他杀了,并通报诸侯,派茅茷代替他。军队回来,六月十六日,渡过黄河,舟之侨擅自先行回国,士会代理车右。秋季,七月某一天,胜利归来,高唱凯歌进入晋国,在太庙报告俘获和杀死敌人的数字,饮酒犒赏,召集诸侯会盟和攻打有二心的国家。杀舟之侨并通报全国,百姓因此而大为顺服。君子认为:“晋文公能够严明刑罚,杀了颠颉、祁瞒、舟之侨三个罪人而百姓顺服。《诗》说:‘施惠于中原国家,安定四方的诸侯’,说的就是没有失去公正的赏赐和刑罚。”

  冬季,僖公和晋文公、齐昭公、宋成公、蔡庄公、郑文公、陈子、莒子、邾子、秦同人在温地会见,商量出兵攻打不顺服的国家。

  卫成公和元咺争讼,甯武子作为卫成公的诉讼人,针庄子作为卫成公的代理人,士荣作为卫成公的答辩人。卫成公没有胜诉。作为诸侯领袖的晋国杀了士荣,砍了针庄子的脚,认为甯武子忠诚而赦免了他。逮捕卫成公,把他送到京师,关在牢房里。甯武子负责给卫成公送衣食。元咺回到卫国,立公子瑕为国君。

  这次温地的会盟,晋文公召请周襄王前来,并且带领诸侯朝见他,又让周襄王打猎。孔子说:“以臣下而召请君主,是不能作为榜样的。”所以《春秋》记载说“天王狩于河阳”,天下本都是周王朝的地方,而这里却不是周襄王的地方了,而且是为了表明晋国的功德而避讳的说法。

  十月初七日,僖公到周襄王的住处朝觐。

  十一月十二日,诸侯包围许国。

  晋文公有重病,曹共公的侍从侯獳贿赂晋文公的筮史,让他把得病的原因说成是由于灭了曹国。他就对晋文公说:“齐桓公主持会盟而封异姓的国家,现在君王主持会盟而灭同姓的国家。曹国的叔振铎,是文王的儿子;先君唐叔,是武王的儿子。而且会合诸侯而灭掉兄弟之国,这是不符合礼仪的;曹国和卫国一样得到君王的诺言,但是不能一同复国,这是不讲信用的;罪过相同而惩罚不同,这是不符合刑律的。礼仪用来推动道义,信用用来保护礼仪,刑律用来纠正邪恶。丢开了这三项,君王准备怎么办?”晋文公很高兴,恢复了曹共公的君位,曹共公就在许国和诸侯会盟。

  晋文公建立三个步兵师来抵抗狄人,荀林父将领中行,屠击将领右行,先蔑将领左行。

  扩展阅读:《左传》名句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本文标题: 春秋与左传记载的不同 类似于对践土之盟的记载不同 天子狩于河阳(春秋)他们记载的不同体现了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3373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给绝缘体固体通电,通的电电压很高情况下,有可能使绝缘体固体的电阻可能会迅速下降,使绝缘体变成导体吗这个b辟谣专区什么情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