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们是怎么培养自己夺取天下的班底的

发布时间: 2023-09-19 23:00:1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3

王安石的政治理念是什么?“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意思就是,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

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们是怎么培养自己夺取天下的班底的

王安石的政治理念是什么?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意思就是,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以下是网上找的,你自己看吧:

王安石认为,要发展生产,首先是“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那些游手好闲者也回到生产第一线,收成好坏就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天。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政权需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王安石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指出“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执政前就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曾经指出:“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在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认为,要发展生产,首先是“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那些游手好闲者也回到生产第一线,收成好坏就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天。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政权需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王安石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王安石变法

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启迪

为了国家的富强,经济的昌盛,中国古代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和有为的政治家,无不变法图存,经历着辉煌与失败。这里面,有悲剧的英雄,有名标青史的能臣和帝王,也有曾经叨扰千古骂名的历史过客。王安石,便是这样一位历史的过客,留下了印迹,留下了身后的是是非非,却并没有留下辉煌。要说有辉煌的话,那也是文学,而非政绩。

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入为三司度支判官,感于北宋积弱积贫的现状,遂向宋仁宗建言:要求变法以图强。乐于守成,而不思创举的赵祯并不以他的建言为意。直至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即神宗即位的第二年,王安石才被从小喜读韩非子,热衷于变法理财的赵顼拜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翌年升任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的主张。其均输、青苗、方田均税、农田水利、免税,市易诸法,利在理财富国;保马、保甲、将兵诸法利在精兵简政,便利于民。王安石处于“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良好用心,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决心两度罢相,不避艰险,推行新法,结果,劳心费神,事倍功半,不但没有取得变法的成功,反而在众多大官僚的反对声中,在自己阵营不断的内讧和分裂中,在宋神宗的疑虑和以贤德著称的曹皇后(仁宗妻)、高皇后(英宗妻)、向皇后(神宗妻)的干预下宣告了变法的失败,并于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再度罢相,从此逐渐淡出政治舞台。后来,以蔡京为首的新党虽然打着王安石变法的旗号,继续推行已经变味,而成为新兴官僚集团敛财扰民的工具的新法,并设元佑党人碑迫害当时反对新法的一代名臣,却也因为贪污腐败,蝇营狗苟,为天下所不齿,最终成为断送北宋江山的乱臣贼子,自己遗臭万年,也累及王安石,遭逢了千年的骂名。

有良好的愿望和动机,并不一定就产生良好的结果。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可以作为这一论断的注脚。古来变法,实际上所要解决的就是四个字“理财、用人”。理财为了富国强兵,是变法最基本的需求;而用人则关系到财理到哪里去了,实际关系到变法的成败。王安石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用人的问题,因此,他的初衷很好,措施也不能说不得力的变法却没有收到应有的结果,反而成为新兴官僚集团搜刮地皮,扰民害民的工具,大悖于王安石的良苦用心,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不管当代的历史学界怎样诽谤反对新法的韩琦(前宰相)、富弼(知延州,抵御西夏,守护西北疆土的能臣,前宰相),司马光(伟大的史学家,个人品行无可挑剔者),文彦博(枢密使、一代诤臣),范纯仁(范仲淹子,得乃父真传),甚至苏轼兄弟,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几乎宋史上有名的一代名臣,他们在其他方面都堪称泰斗、干才,在个人品格上也足可以光照千秋,怎么不约而同地都成了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呢?后妃史上,贤德自守,不逾闺训半寸、无人可以企及的曹后、高后那样深明事理的女主,怎么也加入到本来有利于赵氏统治的变法的反对者之列呢?简单地用大地主、大官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联合反对重在抑制豪强兼并的新法,从而导致了新法的失败,这是不科学的,至少是违背了历史事实本身。

纵观王安变法的用人,基本贯彻着党同伐异的干部路线。只要是口头上坚决拥护新法,并且不惜矫枉过正地推行他所以为的新法的后进,不管其人品怎样,节操如何、是否有胸襟为了终极目标,就能虚怀若谷地博采众家之益言,忍辱负重地团结同人,目标一致地坚定地走到底,都是王安石信任重用的对象。而恰恰是这些人,大多处于政治投机的动机,并不真心拥护变法改革,只是借用这一终南捷径,来实现自己飞黄腾达,青云直上的目的而已。曾布是王安石推介为主管变法的司农寺的少卿,也是青苗,市易诸法的参与制定者,但在朝臣,后党一致反对下,神宗对变法有所动摇时,即联合另一个市易法的倡议人魏继宗攻讦实施此法的王安石的另一个得力助手吕嘉问,止此一点,可见曾布,魏继宗人品之一斑。首倡差役诸法害农的前三司使韩绛(王安石第一次罢相继为宰相,继续推行新法者)与王安石得力助手吕惠卿多有不和,王安石复相后,又于市易司用人与王安石意见相左,自请辞职外任知州。王安石荐用吕嘉问为市易司,又为吕惠卿所不满,双方时有芥蒂,为王安石子王雱所知,雱仅指示御史中丞邓纨上书弹劾吕惠卿在华亭县借富民家财置田产,由县吏收租,“交接贪污”,致使吕惠卿罢政,牵连同人章淳,使王安石又失两臂膀。这样一个临时拼凑的,貌合神离的变法集团,个人品行又可以时时为人添加攻讦、弹劾的理由,怎能不让王安石内外交困,陷于两难之境呢?

接任王安石宰相的枢密使吴充,是王安石的儿女亲家,却不心许新法,率先变更。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竟然与前宰相富弼女婿冯京联合支持言官郑侠上书攻击吕“惠卿朋党奸邪”。闲居洛阳四年的司马光上书言及新法弊端,一是青苗钱,使民负债,官无所得。二是免役敛钱,养浮浪之人。三是保甲扰民。至少是触到了新法在推行过程中,官吏变本加厉,使该法变质的实际。在外有强大政敌,内部又涣散离心离德的情况下,独木难支的王安石只有息政败北,哪里能有其他的选择?至此,新法便成了蔡京六贼(高俅、童贯、王黼、朱缅、李彦)揽财害民的工具,致使天下纷扰,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使王安石多少年蒙受了不白之冤!

假如王安石能开诚布公地与韩琦、富弼、范纯仁、司马光、文彦博这些当年的改革者、智者作倾心之谈,以国之根本打动他们,相信这些名臣大多数决不会抱残守缺,坚持腐朽之见,仅以利己来论国事。因为,他们毕竟不是贪赃枉法、利禄熏心的腐败官僚。王安石在建立改革的统一战线方面首先失之偏狭,以至树敌过多。假如王安石在用人上,听其言而观其行,坚持用人唯贤的路线,而不是党同伐异,至少,新法在实行过程中便不会变味,变着法儿来扰民,成为某些打着变法之名来营私舞弊,肥了私囊的新贵们翻云覆雨的工具。名臣们一致反对王安石变法,恐怕很大程度在他的用人上,他所任用的一些人,为名臣们所不齿,自然不屑与之为伍。而且,像苏轼兄弟也不是一概反对变法,否则便不会有“司马牛”的故事了。

不管怎样韩琦的道德无庸置疑,但他的能力就有些问题了,在北宋西夏国之间的战争他是定难战区的司令官。他有个特点,就是屡战屡败,纵观宋史研究,就会发现韩琦的智商有些问题。在他的那个著名的“七条例”中的内容实在令人精神恍惚。他认为放弃植树国防(当然指变法后),放弃于高丽通商,护城河随它淤塞,城墙随它倒塌,人民随它痛苦,就会使辽国欢欣,不再找北宋麻烦。赵顼远小人奸佞(王安市)亲正人君子(他与司马光)就会使天下太平。我们真搞不明白一个爱国者为何用这样的措辞。文彦博,这个人没有民本思想,赵顼曾经对他说“小民们支持变法”。文彦博说“陛下是靠小民治国还是靠士大夫治国“。目光短浅之本质暴露无遗,我们真搞不明白为什末一位孔孟之道的坚持者为什末会如此反对孟柯的思想。北宋大多是诤臣,原因很简单,在北宋胡说八道的最严厉惩罚不过是远离中央,贬为地方官。这更可能是一种奖励,不仅既得利益不受损,而且还得到正值等好名声。这点宋做的不如唐,因为在唐朝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在那个年代出现魏征才是值得中国人欣慰的事。 范纯仁,(范仲淹子,得乃父真传)范仲淹的人品我一直有些怀疑,在语文书上范仲淹被描述成一个忠心爱国,敢于抗击西夏人的文戎双料英雄,其实这是一种避重就轻的说法。范仲淹在军事上是个外门汉,但对内宣传能力举世无双,他到定难战区不到一个月就开始宣传“小范老子(他自己)胸中百万甲兵不似老范老子(范雍)可欺'
结果在他与韩琦的带领下宋军大败。范仲淹执政颇为玲珑,他的新政不怎末成功就放弃了(为了避免人身攻击)它可比王安石差远了。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道德高尚并不代表能力强,而那些名臣的道德本身就有些迂腐。那些所谓的杰出的人不懂得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虽然他们的本意是好的单导致的结果很严重。如果不是王安石的变法,北宋可能连西夏都对付不了)后来在王安石的提拔下被送出了一位军事天才王韶,他是带领变法后的军队击败了西夏,收复了实现土番国200年的领土),更不用提女真了。

点评:

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作:“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图画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

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扬州)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宁波)事、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一度调开封任群牧司判官,旋又外调知常州事、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继召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宋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以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唐玄宗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于覆灭的事实为例,王安石对改革抱有士大夫群中少见的紧迫感,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必将走上覆灭的道路。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分,同年轻的宋神宗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指出“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执政前就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曾经指出:“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在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认为,要发展生产,首先是“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那些游手好闲者也回到生产第一线,收成好坏就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天。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政权需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王安石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特别是由于变法的设计者王安石与变法的最高主持者宋神宗在如何变法的问题上产生分歧,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其子王雱的病故,王安石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政局的逆转,使王安石深感不安,当他听到免役法也被废除时,不禁悲愤地说:“亦罢至此乎!?”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县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上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尖锐地提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它对第二年开始施行的政,无异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谨严,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这时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炙人口,《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简洁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即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感事》、《兼并》、《省兵》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描写和提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或内政的腐败,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择将”的建议;《收盐》、《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元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后山诗话》载黄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从文学角度总观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
王安石词集

浣溪沙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南乡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曲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谢公墩》
万事付鬼�,耻辱何足论。

《岁晚》
月映林塘淡,风含笑语凉。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山行》
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平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钟山晚步》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菩萨蛮》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桥。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千秋岁引》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它情耽阁!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菩萨蛮.集句》
海棠乱发皆临水,君知此处花何似?凉月白纷纷,香风隔岸闻。
啭枝黄鸟近,隔岸声相应。随意坐莓苔,飘零酒一杯。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得胜的旧党一下子失去了攻讦的对手,一党一派一条心的日子士大夫是过不下去的,于是内部又分裂为“洛党”“蜀党”和“朔党”三党,彼此之间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分歧互相谩骂,势同水火,比当初同新党的斗争还要激烈。

王安石变法

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启迪

为了国家的富强,经济的昌盛,中国古代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和有为的政治家,无不变法图存,经历着辉煌与失败。这里面,有悲剧的英雄,有名标青史的能臣和帝王,也有曾经叨扰千古骂名的历史过客。王安石,便是这样一位历史的过客,留下了印迹,留下了身后的是是非非,却并没有留下辉煌。要说有辉煌的话,那也是文学,而非政绩。

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入为三司度支判官,感于北宋积弱积贫的现状,遂向宋仁宗建言:要求变法以图强。乐于守成,而不思创举的赵祯并不以他的建言为意。直至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即神宗即位的第二年,王安石才被从小喜读韩非子,热衷于变法理财的赵顼拜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翌年升任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的主张。其均输、青苗、方田均税、农田水利、免税,市易诸法,利在理财富国;保马、保甲、将兵诸法利在精兵简政,便利于民。王安石处于“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良好用心,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决心两度罢相,不避艰险,推行新法,结果,劳心费神,事倍功半,不但没有取得变法的成功,反而在众多大官僚的反对声中,在自己阵营不断的内讧和分裂中,在宋神宗的疑虑和以贤德著称的曹皇后(仁宗妻)、高皇后(英宗妻)、向皇后(神宗妻)的干预下宣告了变法的失败,并于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再度罢相,从此逐渐淡出政治舞台。后来,以蔡京为首的新党虽然打着王安石变法的旗号,继续推行已经变味,而成为新兴官僚集团敛财扰民的工具的新法,并设元佑党人碑迫害当时反对新法的一代名臣,却也因为贪污腐败,蝇营狗苟,为天下所不齿,最终成为断送北宋江山的乱臣贼子,自己遗臭万年,也累及王安石,遭逢了千年的骂名。

有良好的愿望和动机,并不一定就产生良好的结果。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可以作为这一论断的注脚。古来变法,实际上所要解决的就是四个字“理财、用人”。理财为了富国强兵,是变法最基本的需求;而用人则关系到财理到哪里去了,实际关系到变法的成败。王安石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用人的问题,因此,他的初衷很好,措施也不能说不得力的变法却没有收到应有的结果,反而成为新兴官僚集团搜刮地皮,扰民害民的工具,大悖于王安石的良苦用心,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不管当代的历史学界怎样诽谤反对新法的韩琦(前宰相)、富弼(知延州,抵御西夏,守护西北疆土的能臣,前宰相),司马光(伟大的史学家,个人品行无可挑剔者),文彦博(枢密使、一代诤臣),范纯仁(范仲淹子,得乃父真传),甚至苏轼兄弟,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几乎宋史上有名的一代名臣,他们在其他方面都堪称泰斗、干才,在个人品格上也足可以光照千秋,怎么不约而同地都成了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呢?后妃史上,贤德自守,不逾闺训半寸、无人可以企及的曹后、高后那样深明事理的女主,怎么也加入到本来有利于赵氏统治的变法的反对者之列呢?简单地用大地主、大官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联合反对重在抑制豪强兼并的新法,从而导致了新法的失败,这是不科学的,至少是违背了历史事实本身。

纵观王安变法的用人,基本贯彻着党同伐异的干部路线。只要是口头上坚决拥护新法,并且不惜矫枉过正地推行他所以为的新法的后进,不管其人品怎样,节操如何、是否有胸襟为了终极目标,就能虚怀若谷地博采众家之益言,忍辱负重地团结同人,目标一致地坚定地走到底,都是王安石信任重用的对象。而恰恰是这些人,大多处于政治投机的动机,并不真心拥护变法改革,只是借用这一终南捷径,来实现自己飞黄腾达,青云直上的目的而已。曾布是王安石推介为主管变法的司农寺的少卿,也是青苗,市易诸法的参与制定者,但在朝臣,后党一致反对下,神宗对变法有所动摇时,即联合另一个市易法的倡议人魏继宗攻讦实施此法的王安石的另一个得力助手吕嘉问,止此一点,可见曾布,魏继宗人品之一斑。首倡差役诸法害农的前三司使韩绛(王安石第一次罢相继为宰相,继续推行新法者)与王安石得力助手吕惠卿多有不和,王安石复相后,又于市易司用人与王安石意见相左,自请辞职外任知州。王安石荐用吕嘉问为市易司,又为吕惠卿所不满,双方时有芥蒂,为王安石子王雱所知,雱仅指示御史中丞邓纨上书弹劾吕惠卿在华亭县借富民家财置田产,由县吏收租,“交接贪污”,致使吕惠卿罢政,牵连同人章淳,使王安石又失两臂膀。这样一个临时拼凑的,貌合神离的变法集团,个人品行又可以时时为人添加攻讦、弹劾的理由,怎能不让王安石内外交困,陷于两难之境呢?

接任王安石宰相的枢密使吴充,是王安石的儿女亲家,却不心许新法,率先变更。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竟然与前宰相富弼女婿冯京联合支持言官郑侠上书攻击吕“惠卿朋党奸邪”。闲居洛阳四年的司马光上书言及新法弊端,一是青苗钱,使民负债,官无所得。二是免役敛钱,养浮浪之人。三是保甲扰民。至少是触到了新法在推行过程中,官吏变本加厉,使该法变质的实际。在外有强大政敌,内部又涣散离心离德的情况下,独木难支的王安石只有息政败北,哪里能有其他的选择?至此,新法便成了蔡京六贼(高俅、童贯、王黼、朱缅、李彦)揽财害民的工具,致使天下纷扰,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使王安石多少年蒙受了不白之冤!

假如王安石能开诚布公地与韩琦、富弼、范纯仁、司马光、文彦博这些当年的改革者、智者作倾心之谈,以国之根本打动他们,相信这些名臣大多数决不会抱残守缺,坚持腐朽之见,仅以利己来论国事。因为,他们毕竟不是贪赃枉法、利禄熏心的腐败官僚。王安石在建立改革的统一战线方面首先失之偏狭,以至树敌过多。假如王安石在用人上,听其言而观其行,坚持用人唯贤的路线,而不是党同伐异,至少,新法在实行过程中便不会变味,变着法儿来扰民,成为某些打着变法之名来营私舞弊,肥了私囊的新贵们翻云覆雨的工具。名臣们一致反对王安石变法,恐怕很大程度在他的用人上,他所任用的一些人,为名臣们所不齿,自然不屑与之为伍。而且,像苏轼兄弟也不是一概反对变法,否则便不会有“司马牛”的故事了。

不管怎样韩琦的道德无庸置疑,但他的能力就有些问题了,在北宋西夏国之间的战争他是定难战区的司令官。他有个特点,就是屡战屡败,纵观宋史研究,就会发现韩琦的智商有些问题。在他的那个著名的“七条例”中的内容实在令人精神恍惚。他认为放弃植树国防(当然指变法后),放弃于高丽通商,护城河随它淤塞,城墙随它倒塌,人民随它痛苦,就会使辽国欢欣,不再找北宋麻烦。赵顼远小人奸佞(王安市)亲正人君子(他与司马光)就会使天下太平。我们真搞不明白一个爱国者为何用这样的措辞。文彦博,这个人没有民本思想,赵顼曾经对他说“小民们支持变法”。文彦博说“陛下是靠小民治国还是靠士大夫治国“。目光短浅之本质暴露无遗,我们真搞不明白为什末一位孔孟之道的坚持者为什末会如此反对孟柯的思想。北宋大多是诤臣,原因很简单,在北宋胡说八道的最严厉惩罚不过是远离中央,贬为地方官。这更可能是一种奖励,不仅既得利益不受损,而且还得到正值等好名声。这点宋做的不如唐,因为在唐朝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在那个年代出现魏征才是值得中国人欣慰的事。 范纯仁,(范仲淹子,得乃父真传)范仲淹的人品我一直有些怀疑,在语文书上范仲淹被描述成一个忠心爱国,敢于抗击西夏人的文戎双料英雄,其实这是一种避重就轻的说法。范仲淹在军事上是个外门汉,但对内宣传能力举世无双,他到定难战区不到一个月就开始宣传“小范老子(他自己)胸中百万甲兵不似老范老子(范雍)可欺'
结果在他与韩琦的带领下宋军大败。范仲淹执政颇为玲珑,他的新政不怎末成功就放弃了(为了避免人身攻击)它可比王安石差远了。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道德高尚并不代表能力强,而那些名臣的道德本身就有些迂腐。那些所谓的杰出的人不懂得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虽然他们的本意是好的单导致的结果很严重。如果不是王安石的变法,北宋可能连西夏都对付不了)后来在王安石的提拔下被送出了一位军事天才王韶,他是带领变法后的军队击败了西夏,收复了实现土番国200年的领土),更不用提女真了。

点评:

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作:“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图画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 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等新法
“改易更革”革除“因循 末俗之弊”
变法

什么是乱臣贼子?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乱臣贼子是哪一个?

乱臣为叛乱之臣,贼子为忤逆之子。乱臣贼子一般在古代是指一些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来乱臣贼子泛指心怀异志的人。熟读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每当一个封建王朝走向陌路之前,都会出现奸臣当道的局面,如此局面之下往往也会出现乱臣贼子,那么历史上最大乱臣贼子是哪一个呢?首先我们要先明白一个概念,乱臣贼子并不是奸臣,奸臣与贪官污吏并不是乱臣贼子,奸臣和贪官污吏虽然也是大奸大恶之徒,但是她们没有做出叛乱与忤逆之举。历史之中乱臣贼子何其多,要说哪一个最大,还真是头疼,因为下面几个乱臣贼子都可以称为历史上最大的乱臣贼子。王莽可能看到王莽也许你会感到惊讶,王莽不是被史学家赞誉为改革家吗?怎么就成了乱臣贼子呢?

我们要知道按照当时的正统观念来说,汉室江山姓刘,而王莽只是一个外戚。西汉末年,当时局势震荡,社会矛盾空前的激化,王莽素有贤名,朝野上下认为王莽是挽救西汉灭亡的不二人选。可王莽却仗着自己的威名,用道德绑架的方式让皇帝禅让于自己,按照正统观念来说,王莽已然篡汉,乃是巨奸,乱臣贼子也。赵匡胤赵匡胤虽然杯酒释兵权已成佳话,但是不要忘了,赵匡胤的皇位是如何来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虽然赵匡赢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乃是部下强行而为,难道一个小小的黄袍就是不得不做皇帝的理由?难免有所牵强,赵匡胤想篡位的想法可以说早就有之,赵匡胤可以说是恩将仇报,欺负孤儿寡母登上皇位建立宋朝,按照儒家正统来说,赵匡胤也是乱臣贼子之流。赵高秦始皇东游病逝,赵高与李斯合谋,篡改遗诏赐死扶苏和大将蒙恬,然后以谋反之罪诬告李斯,将李斯腰斩于市。最后在大秦气数将近之时,逼迫胡亥自杀,身为臣子杀君王已是乱臣贼子。

历史之中乱臣贼子还有很多,比如董卓、司马昭、曹丕、杨坚、安禄山、史思明、高力士、朱温、严嵩、魏忠贤、王振、刘谨、吴三桂、安德海等等。一个封建王朝之所以出现乱臣贼子,往往大部分都是由于皇帝本身,倘若皇帝不默许他们的贪赃枉法,不默许和纵容他们,怎么会出现乱臣贼子之举呢?

王莽头颅现在,王莽的头颅被三朝保存了272年,王莽头颅是如何保存下

王莽的头颅被三朝保存了272年,王莽头颅是如何保存下来的?

几千年过去,真相已经不得而知,但是我觉得王莽的头颅应该是先风干,加上一定的盐,再用水银和砒霜等防腐药水进行防腐处理,才得以保留至西晋,直到那时才毁于战火之中。

说起王莽,大家肯定会想到窃国之贼,事实也是如此。王莽窃汉自立,改立新朝,虽然时间存在不长,但也让汉的血脉断流,生灵涂炭。所以刘秀建立东汉以后,将王莽的舌头分给大家吃掉,将他的头颅收藏起来,作为一件藏品被放在了皇室的藏宝库中,用来警示后人,一直到西晋,经历了272年时间,才毁于大火。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技术,才能保证头颅不腐败呢?我们知道自然条件下,尸体是很难进行保存的,人死后,体内的细胞会开始自行毁灭,整个身体会渐渐分解成液态,且各种细菌和微生物也会侵入人体,降解身体结构,所以古人有一句俗语,一切终归于黄土。那么想让实体不腐败,就要先灭杀那些真菌。

我们知道氯离子和汞离子,砷等都有很强的杀菌性和毒性,古埃及很早便有用水银防腐的做法,先将尸体风干脱水,再将脑浆等液体抽出,最后灌入水银,得到防腐的目的。风干可以有效地快速抽离尸体中的水分,让真菌和微生物失去生存的条件,降低腐败的程度,抽出脑浆使得最易发酵滋生细菌的地方被清除,在灌入水银得到杀菌目的。

王莽的头颅很可能就是这么保存下来的,只可惜后世大火毁于一旦,不然也算是一件珍品了。

王莽死后,为何他的头颅会被历代皇室收藏了272年?

其实在我国的历史上,统一以后一共出现过四百多个多皇帝,在这些皇帝里面有一位是非常特殊的,而我们现在的人也给他了一个外号叫做“穿越者”,而他就是“新朝”的皇帝王莽,看到很多思想都是比较前卫的,虽然最后也因为自己的改革被起义军杀掉,但是他的头颅在被砍下来以后,却被历代皇室给珍藏了起来,而在王莽死后他的头颅被历代皇帝珍藏了272年。

在刚开始的时候,王莽其实也是出生于一个世家大族,他家里当大官的人特别多,而且是西汉最显赫的家族之一。而往往也算是年少,有为了24岁就入朝当官,这一路非常顺,因为家里人的照顾和自己的能力出众,一路上去做到了大司马的位置。

其实他在为官期间也是礼贤下士的人,所以他的名声很快就超过了他家里的这些长辈,然后后来他又通过拉邦结派的方式掌控了朝政,而他在做到了这些以后就利用符命来篡改汉,所以就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新朝,而他在之后也是进行了各种改革,而他的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所以最后也被起义军所杀。

而王莽的头颅却被人给保留了下来,而那些古代的封建统治者,看到王莽这些改革都觉得他这个人是极其凶残可怕的,所以便认为王莽的头颅可以震住其他的一些奸邪。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秦朝的军功授爵制度,而他们计算的标准就是敌方将领的脑袋,而如果有一个皇帝的脑袋,那么不是证明自己更厉害吗?所以历朝的皇室就留着了王莽的脑袋,想要告诉别人你在怎么厉害,他们皇室都有办法砍你的脑袋。

刘秀为什么要砍下王莽的头颅?

王莽军被拖住了,优势兵力用不上,然后刘秀派遣敢死队进行了斩首行动,新军也就不攻自破了。

高祖兄仲,是指汉高祖刘邦的哥哥刘仲,只是个没本事的农民。刘邦称帝后,封刘仲为代王,领地是山西、河北一带。第二年匈奴来攻,刘仲哪见过这场面,吓得直接逃回洛阳。刘秀早年在史书上的记载都只有「性勤稼穑」几个字,干农活很勤快。所以他那当社团老大的哥哥刘縯经常嘲笑他。当蔡少公推算出「刘秀当为天子」时,大家都以为是新朝的国师刘秀。 当时的国师刘秀,原名刘歆(xin),汉哀帝刘欣登基第二年改名为秀,这一年的年底,农民刘秀才刚刚出生。楼上有人说「刘秀当为天子」是刘歆推算出来的,我没看到过记载。以《资治通鉴》推断,刘歆改名十几年后,才出现此谶语。 王莽军被拖住了,优势兵力用不上,然后刘秀派遣敢死队进行了斩首行动,新军也就不攻自破了。 后世帝王都把王莽头颅当宝收藏,原来这里面藏有大秘密?

要说古人也有收 *** 头的习惯。春秋三家分晋时,智伯被仇家赵襄子所杀,赵襄子就拿智伯的头颅做成酒杯,每日用此豪饮。北方少数民族更是喜欢用仇人或者英雄的头颅制成酒杯或者法器。东罗马帝国皇帝尼基弗鲁斯一世头骨也被做成酒杯。

圣经中大卫杀死格利亚,茱蒂丝杀死荷罗孚尼以后,都把敌人的首级献给了耶路撒冷的圣殿。到了清代,藏传佛教高僧的头骨还被做成法器,献给了乾隆皇帝,以保天下平安。

王莽作为一个篡位者,死后不仅被人分尸,而且脑袋还被挂在宛市,当球一样踢来踢去,供人民发泄愤恨。王莽篡汉,乃是窃国大盗,为历代帝王所不容。所以,王莽的头颅被收入东汉皇宫,用巫法镇住,做成标本“贡奉”起来,与高祖斩蛇剑、孔子屐一起,被视为镇国之宝。

历代帝王君主珍藏王莽的头颅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训诫后人以此为戒,勿要犯上作乱,告诫朝臣宗亲,这就是谋逆者的罪恶下场。也作为提醒君王防范窃国大盗的一个警钟时时敲响。

《汉书·王莽传》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穷他极恶,流毒诸夏。”古代封建统治者认为,王莽是个极其凶残可怕的人物,当时的人们相信“以邪驱邪”,就是用邪恶的东西驱赶邪恶,以获平安。用王莽的头颅可以震慑其他宵小和奸邪,用来辟邪,希冀朝中太平,祈求国泰民安。

王莽在登基之前,在人民中的威望和名声都极其之高,深受百姓爱戴,他被一度认为是挽救危居的不二人选,被誉为“周公在世”。然而王莽执政后期,却让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欲寝其肉。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王莽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首级也就有着非常重大的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

王莽死后,为何头颅会被历代皇室收藏272年?

王莽的头颅极具收藏价值,这是皇室成员为了提醒自己不要为外戚所祸。也是为了震慑那些狼子野心的人。

王莽此人绝对是一个腹黑之人,他能从小就给自己定一个孝顺恭俭的人设,并一直坚持真的是非常厉害了。要不是他成为大司马以后,做了篡位的事情,可能大家对他的映像还是特别纯良的那种。

可偏偏就是从小就屡受赞扬的王莽做出了惊天动地之举。王莽在自己的王政君成为太皇太后以后,他就为自己的姑姑所用,成为了当朝的大司马也彻彻底底成为了一个权臣。

可能王莽当初的追求就是成为权利的掌控者吧,前期所有的隐忍和付出都只为了这一刻的吐气扬眉。不过王莽篡位这件事看起来很厉害实际上不咋地。

因为王莽掌权后做的事情都不受大家的欢迎,他不仅背上了一个谋权篡位的骂名,还处理不好国家的政事。王莽太过于想当然了,他推行新政急功近利却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

而且朝令夕改,不仅改变奴隶买卖的制度,还妄想把钱币铸造成自己需要的样子,还对土地进行了管制。这样不仅损害了王公贵族的利益,也损害了百姓的利益。

于是群起而攻之,王莽死了,他死了以后头颅还被割下来当作战利品用来收藏。为的就是震慑那些有野心的外戚,不要太膨胀了,不然下场就是跟王莽一样的。

毕竟古人都讲究死要有全尸,像王莽这样死了以后都不得安生,所以这种震慑作用还是很大的,毕竟没有谁会喜欢身首异处。

王莽死后,头颅被历代皇室收藏272年,它到底有何价值?

首先,杀一儆百,震慑有狼子野心的臣子。王莽出身世族,姑姑是孝元皇后,家族中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荣誉满门,可谓当时最显赫的家族了。

汉成帝三年,24岁的王莽开始入朝为官。因为他平时巴结王凤,跟他保持相当好的关系,所以王凤在临终前拜托王政君照顾王莽。在王政君的帮扶下,王莽一路扶摇直上,最终也坐到了大司马的位置。

因为他为官期间深谙官场道理,做人油滑,所以很快名声便超过了他的族人。后来他又暗箱操作排除异己, 操控朝政,迫逼让朝廷授予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等爵位给他。时机成熟后,王莽便利用符命来篡汉,建立了新朝。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地利益,后来因为他的行为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所以王莽被起义军所杀。王莽作为一个篡位者,死后自然没有好下场,被人五马分尸后仍旧不放过,他的脑袋被人扔到了闹市,被人当作球玩,彻底身败名裂。

秦国从商鞅变法之后,便开始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度。而统计军功的标准,便是敌方将领的脑袋。而能拥有一个皇帝的脑袋,是何等的荣耀?为了彰显功绩。历朝皇室留着王莽的脑袋,一是彰显自己的强大,二就是想告诉乱臣贼子,切莫造反,王莽就是下场。

但可惜的是,在晋惠帝元康五年,洛阳武库发生一场大火,王莽的头颅遭到焚毁。可怜一代枭雄,落得如此下场!令人唏嘘。

王莽死后,为何头颅会被历代皇室收藏272年?

收藏王莽的头颅,一是为了杀鸡儆猴,震慑那些有不轨之心的臣子;二是为了彰显功绩。

首先是震慑这一方面,王莽是个叛臣,想要篡位,杀了他,留着他的头颅,能让别的有篡位想法的人心里有个数,篡位是个什么样的下场。王莽的姑姑是个皇后,家里面先后有九个人被封过侯,还有五个人当过大司马,这样的家族不可谓不豪。王莽的家算是外戚,靠着这个关系,王莽自己也老早的就当了官,而且升官也比人家快,一路顺风顺水直接做到了大司马。

王莽当官的时候,在他的刻意经营下,名声还不错,还笼络了一大批人,有点威胁皇帝的意思。等到一切的条件成熟,王莽便篡位,建立了新朝,还大力改革,因为好些想法很先进,因此好多人都说他是后世的人穿越过去的,但是也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所以被杀了。王莽有这样的家世和强势的作风,被杀了之后,脑袋就被挂起来展示,让大家都看看,谋朝篡位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其次是为了显摆自己的功绩。秦国自从变法之后,算军功是按照砍了多少敌人的脑袋来计算的,王莽篡位之后,算是个皇帝,能够拥有一个皇帝的脑袋,岂不是显得更加的厉害?

王莽这么厉害的人,谋朝篡位可谓是有点穷凶极恶的,收藏他的头颅不仅是为了显示自己朝廷的实力,也能震慑一批有像王莽一样想法的人,因此而避免一些动乱。

王莽(62)头颅(6)

陈桥兵变的历史真相为何被掩盖?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

陈桥兵变其实在很多人看来是有点虚假的,赵匡胤究竟是怎么黄袍加身的,这一点恐怕真实情况已经无法知道了,但是要说是他的手下逼他穿上龙袍,很多人一定都是不太相信的,赵匡胤甚至多次拒绝,这真的可能吗?陈桥兵变究竟有多少被掩盖的历史真相,真实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960年正月,后周都点检赵匡胤在陈桥驿被兵士和将领逼迫称帝,并且以黄袍加其身,高呼万岁。赵匡胤迫于无奈,只得答应。即位称帝,改后周为大宋,定都开封,开启了赵宋王朝(960年—1279年)三百一十九年的江山社稷。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面对后周的宰相王溥,范质等人,赵匡胤是痛哭流涕,表现出一副很无辜、很无奈的样子,一再哭诉自己不是有意谋反,只是被逼无奈。不管赵匡胤怎么掩饰,还是露出了马脚。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及其集团蓄谋已久的一次改朝换代的军事政变。陈桥驿站上呼号拥戴的士兵和将领们不过是供赵匡胤驱使的一群傀儡,真正的操纵者指使者正是赵匡胤本人。

赵匡胤是整个陈桥兵变的总编剧、总导演、总策划兼男一号,但是他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毫不知情的人。那么既然是这样,为何陈桥兵变的真相与史书的记载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1.历史真相为什么跟史书记载的不一样呢?

不一样原因有两个:

摆脱道德困境

赵匡胤发动军事政变,夺了后周的政权,这件事情在道德上有两点赵匡胤实在不能忍受。

(1)国贼篡政

赵匡胤作为后周的殿前都点检,掌握军权的人,把小皇帝赶下台,夺了他的政权。他由此担负了一个国贼篡政的恶名。他怕史书一旦写下来了,那么他将会很不光彩,他不想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

正如三国时期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十几年,死活他都不篡位,因为他不想担那个恶名。

(2)欺负孤寡

欺负孤儿寡妇也是一大恶名,赵匡胤从年幼的娃娃和毫无政治经验的寡妇手中抢了后周的政权,犯了一大忌讳,一个大男人欺负孩子和寡妇,抢小孩和女人的东西,自己觉得太不光彩,太不地道。正是,小人物怕政府,大人物怕历史

维护政权稳定

赵匡胤夺权本身就已经动摇了、破坏了能够证明政权合法性的基础。政权是偷来的,没有合法性,这是一个大麻烦,他赵匡胤以后要想巩固住政权,必须要解决掉这个问题,让自己的政权是合法性的,自己也是名正言顺继承大统的。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2.赵匡胤洗白自己

赵匡胤之所以要洗清自己,说到底还是拘泥于儒家的正统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社会的秩序必须稳固好,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自然为儒家正统思想所不耻。

所以,必须想办法洗清自己在陈桥兵变中的不良表现。针对陈桥兵变事件,赵匡胤用了三招来洗清自己。

赵匡胤洗白方法

①政变之前装不知,置身事外。《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载:太祖醉卧,初不省。甲辰黎明,四面叫呼而起,声震原野。普与匡义入白太祖,诸将已擐甲执兵,直扣寝门曰:「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

②政变之中装无辜,被逼无奈。《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载:太祖呜咽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

③政变之后装正统,天命所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呜呼!我宋之受命,其应天顺人之举乎!受命之日,市不易肆,仁之至也。

赵匡胤的这三招很管用,欺瞒了世人,让自己的谋朝纂位变得名正言顺。

3.弟弟(赵光义)洗白哥哥(赵匡胤)

在宋太宗时期,赵光义命令翰林学士李昉等人编写《太祖实录》(《旧录》),写完后,赵光义不满意,《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朝事,耳目相接,今实录中颇有漏略,可集史官重撰。

他说,太祖朝的事,离现在这么近,怎么记载的缺这么多,重修。太宗还特意指出: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赵光义此举,就是为了给他的哥哥洗白,告诉世人,他哥哥是全力忠于后周政权的,最后称帝并不是他的本意,他是被逼的。所以,要重新写,把这一段写清楚。为他哥哥正名,实际上是为了证明大宋王朝的合法,也即是他这个皇位得来是名正言顺的,不是阴谋造反得来的。

4.宋真宗赵恒洗白父亲、伯父

到了宋真宗时期,赵恒命令集贤院学士钱若水修撰《太宗实录》,很快就完成了,真宗看了后很满意。《宋史》:俄诏修《太宗实录》,若水引柴成务、宗度、吴淑、杨亿同修,成八十卷。真宗览书流涕,锡赉有差。

鉴于此,在咸平元年(998年),真宗又任命他主持修撰《太祖实录》,不料钱若水刚开始死活不愿意干,结果还是在真宗的逼迫下才接受。《续资治通鉴长编》:先是,太宗命张洎重修太祖实录,其书未成,会洎死,己巳,诏宰相吕端、集贤院学士钱若水同领其事。若水恳辞,上曰:「卿新修太宗实录,甚为周备。太祖事多漏落,故再命卿,毋多让也。」

钱若水等人修撰完《太祖实录》后,宋真宗很满意,于是大肆封赏修撰的史官们。但其中有一个很耿直的、叫李沆(hàng)的史官坚决不接受封赏,死活不要皇帝的赏赐。《续资治通鉴长编》:仍降诏嘉奖,赐袭衣、金犀带、银、帛各有差。钱若水而下,又加散馆、食邑。沆独恳辞,诏许之。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死活不愿意干,一个功成后不要赏赐。这说明什么?说明新修的《太祖实录》一定讲了一些违背历史昧良心的话。

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又一次重修了《太祖实录》。《续资治通鉴长编》:丁巳,诏修太祖、太宗正史,宰臣王旦监修国史,知枢密院事王钦若陈尧叟、参知政事赵安仁、翰林学士晁迥杨亿并修国史。

《太祖实录》(《旧录》)在真宗朝时,经过了两次重修,每次重修,它的内容都有扩充,而且都有很大的改动,这个时候叫做《新录》。

《新录》是在宋真宗的一手督促下完成的,完全是按照宋真宗的意思来编写的。

在元代袁桷所写的《清容居士集》一书中,提到《太祖实录》有两本,一是李昉诸臣所为,太宗屡曾宣索,已有避忌,至真宗咸平再修,王禹偁直书其事,出为黄州。

这段话说的是大文学家王禹偁【chēng】编写《实录》,由于他这个人比较直,没有按照皇帝的意思将太祖的一些污点给遮盖住,他秉笔直书,实事求是,结果皇帝看到后非常不满意,把他贬到黄州做知州。

由此可知,真宗时期的《太祖实录》不太可靠,他这是在为他的伯父(赵匡胤)洗白一些污点。

还有一点,李焘(南宋人)在写《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时候,他既看了《旧录》也看了宋真宗时编写的《新录》,这两个实录记述的不一样,所以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加了一小段注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太祖固拒之,众不可,遂相与扶太祖上马,拥逼南行。匡义立於马前,请以剽劫为戒。(旧录禁剽劫都城,实太祖自行约束,初无纳说者。今从新录。)

说的是陈桥兵变中的一个情节,宋太宗赵光义拦着他哥哥赵匡胤的马,说咱们到了京城千万不能烧杀抢掠,赵匡胤于是便同意了。

《旧录》中写的很清楚,这个话(拦马扣谏)是赵匡胤本人说的,跟他的弟弟赵光义毫无关系。

而在《新录》中,这个拦马扣谏的事情是赵光义做的,真宗赵恒这是在替自己的父亲洗白,在陈桥兵变中有很大的贡献。

5.宰相赵普用说谎来洗白自己

关于陈桥兵变中赵普的贡献,《宋史》中只记载了赵普的一件事情,就是赵普进帐告诉赵匡胤陈桥兵变的事情。而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了赵普很多的活动,其中有一段关于赵普的小注:赵普飞龙记云:处耘亦同普晓譬诸将。按国史,处耘见军中谋欲推戴,即遽白太宗,与王彦升谋,遂召马仁瑀、李汉超等定议。然则晓譬诸将独普与太宗耳,处耘必不在也。今削去处耘名。

说的是,赵普写的《飞龙记》一书中记载了有个叫李处耘的人在陈桥兵变中参与了很多事情,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续资治通鉴长编》的作者李焘考察了所有的史料以后,证明李处耘没有参与那么多的事情,于是把李处耘的名字给划掉了。

李焘加这个小注的重要性在于一点:赵普说谎了,也就是说,赵普在陈桥兵变中没有那么大的贡献。

而这个所谓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之所以说谎,是为了脸上贴金,为了证明自己有功劳。

6.他们洗白的结果:历史永远是胜利者的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洗白自己,宋太宗赵光义洗白自己在陈桥兵变中的功劳,赵普用说谎来证明自己在陈桥兵变中的功劳,这三个陈桥兵变的主角都在说谎,但为何他们的这个谎却变成了今天的真相,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历史永远是胜利者的历史。

谎言重复一千次也会成为真理,陈桥兵变就是在三位说谎者不断的重复中变成了史书中记载的模样。

赵匡胤的极度被动,赵光义的积极主动,其实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解除他们道德上的困境,制造顺天应人的仁君气象。

但是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不管是掩饰还是粉饰,都改变不了一件事实:公元960年,大宋政权取代了后周政权,柴氏江山变成了赵宋江山。

7.虽然陈桥兵变真相被掩盖,但我们不能否认它的成功

陈桥兵变是中华文明历史上的一次成功,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历史选择赵匡胤是中华名族的幸运

因为他最称职。

二、陈桥兵变的收益不可估量

过程短,仅仅用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壮举。

开支小,几乎没花什么钱,就完成了一次历史的转变,在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收益高,一下子把五代十国的乱局给终结了,将这个以暴易暴的政权更迭彻底结束了。

在中国历史上,从安史之乱以后,中晚唐就陷入了内乱,在加上五代十国这么一个乱局,赵匡胤结束了这个乱局,可以说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为宋代政治走向文明和理性铺平了道路

纵观以往,历朝历代的政变都充满了血腥,是以生命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为代价,而赵匡胤是兵不血刃就达到了开创新朝代的目的,没有喋血宫门,伏尸遍野,更没有烽烟四起,兵连祸结。

另外,陈桥兵变虽然也属于枪杆子里边出政权,但这次的枪杆子出政权和其他枪杆子出政权相比较起来,几乎没有死人。一提到枪杆子,大家就会想到流血牺牲,但是赵匡胤的枪杆子不仅没死人,而且是市不易肆,兵不血刃。在中国的政治史上体现了文明、理性,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陈桥兵变它让整个宋代的政治生活充满了理性、人道和文明,因为这个国开得好,一开局就体现了其理性、人道和文明。

四、为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可能

古代社会政权有一个特点,一旦中央集权强化了,国家就稳定了;一旦中央集权削弱了,国家就乱了,分裂了。

陈桥兵变让赵匡胤有机会把各地军阀的权力逐步削弱,造成一个强大的、集中的中央集权。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大宋王朝,取代了后周政权。虽然他在陈桥兵变中极力的撇开自己,将自己置身事外,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被逼迫的,从而来洗白自己。但我们不可否认陈桥兵变的成功对历史的影响。

陈桥兵变创造了一个新建王朝不流血的奇迹,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纷争。

正是黄袍加身御海宇,五代纷争从此休。

不管赵氏一族夺得政权是否正当,不管他们如何的洗白自己,塑造自己名正言顺的形象,历史终究还是选择了他们。

中国历史上的乱臣贼子有那些 ?

最著名的奸臣贼子就是赵匡胤赵光义和赵普了,他们不仅奸了自己的一生还奸了大汉民族几百年,他们的余毒荼毒了几千年直到现在。
奸臣贼子赵匡胤恩将仇报,欺负孤儿寡母登上皇位建立宋国,为保自家荣华富贵防止出现像自己一样的奸臣谋朝篡位,大力压迫武将宣传终于赵家的奴化思想,对内残酷镇压汉民族宣传奴化教育,对外卑躬屈膝丧权辱国,一步步将充满血性勇于开拓进取的大汉民族教化成消极防御奴性积极内斗的奴隶,乱臣贼子赵匡胤赵光义赵普真是千古罪人,遗臭万年。
赵高、王莽、董卓、司马昭、曹丕、杨坚、安禄山、史思明、高力士、朱温、严嵩、魏忠贤、王振、刘谨、吴三桂、安德海
魏忠贤、董卓、曹操、袁世凯、袁术、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可以算一个~龙袍加身就不得不造反的理由怎么看也过于唐突~清朝的汉奸吴三桂~安禄山.史思明
安禄山、董卓、王莽、曹丕和司马昭!!
本文标题: 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们是怎么培养自己夺取天下的班底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3250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古代屠城是只屠城墙里面吗李亨之所以恨李隆基是不是因为他把李亨的其他手足兄弟都杀了,在清算杨家后就把李隆基软禁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