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宇文泰从苏绰那里得到的治国策略真有网友说的那么牛逼,北周为什么那么快就亡了

发布时间: 2023-08-19 12:00:4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3

如何破解苏绰定律?为什么要用贪官治国?北周开国者宇文泰跟苏绰的对话,又称苏绰定律:宇文泰问:如何治里国家?苏绰答:用官。宇文泰问...

如果宇文泰从苏绰那里得到的治国策略真有网友说的那么牛逼,北周为什么那么快就亡了

如何破解苏绰定律?

为什么要用贪官治国?

北周开国者宇文泰跟苏绰的对话,又称苏绰定律: 

宇文泰问:如何治里国家? 

苏绰答:用官。 

宇文泰问:如何用? 

苏绰答:用贪官,弃贪官。 

宇文泰感觉不可思议,不解地问道:“怎么能用贪官?” 

苏绰答:“做为国主,大臣们的忠心是第一位的。臣忠则君安,君安则国安。想让人死心踏地跟随您,必须给人家好处。官多钱少怎么办?给他们权利,让他们以权谋私。权利是您给的,贪官们自然会维护您。” 

宇文泰又问:“既然用贪官,为什么又要反贪?” 

苏绰道:“贪官必用,又必反,此乃权术的奥妙所在。天下没有不贪污的官,官不怕贪,怕他不忠。以

反贪为名除去异已,内可安枕,外可得民心,何乐而不为。此其一。其二,官员只要贪,把柄就在您的手里。您有把柄,贪官们就害怕,越害怕越忠心。所以说,反贪是驭官之道。不用贪官,何来反贪?如果国内清一色清官,君就危险了。” 

宇文泰道:“用清官怎么会危险?” 

苏绰解释说:“清官自恃清廉,不听话,君主怎么罢免?弃清官,人民不高兴,人民不高兴就有怨气,人民有怨气国必危亡,所以,清官不可用。” 

宇文泰似乎明白其中的道理说道:“如果所用贪官激起民怨怎么办?” 

苏绰道:“发文即可。一而再,再而三,做出愤怒之状,不断强调不许贪,使全国上下都知道您恨贪官入骨髓,使老百姓都以为英明之主,贪官是罪恶之源。国之不国,非君之罪,乃贪官的罪过,民怨就可以消啦。如果有大贪,民愤极大,怎么办呢?”苏绰自问自答道:“抄其家,没其财。民怨平息,老百姓会歌颂您。简而言之,用贪官换忠心;反贪官除异已;杀大贪平民愤,没收贪官们的财产充实国库,此乃千古帝王之术。”

苏绰的六条诏书有哪些影响?

真正展示苏绰治国才能的,是他在宇文泰改革期间提出的“六条诏书”。这六条诏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治国方略框架。“太祖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民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周书·苏绰传》)从整体来看,苏绰的“六条诏书”,是宇文泰战略定位的实施方案及其原理阐释,详见后文。
关于西魏北周时期宇文泰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措施,学界已经多有介绍,在此不赘。值得注意的是其文化方面的“顶层设计”。读史稍微细心一点就可发现,从西魏到北周,有一个在历史上很少见的现象,即整个国家体制包括官职设置,几乎全部按照《周礼》一书操作。例如,魏晋南北朝的其他国家,都已经在官员品秩上实行九品等阶。唯独北周推行“九命之典”,一品官称九命,九品官称一命,以此类推。流外官也分为九秩,九为最高,一为最低。州郡名称,大都改动,能复古尽量复古。尤其是官职体系,西魏本来实行三省制,其政务中枢行台是行尚书台的简称。而宇文泰放着魏晋以来形成的三省制不用,硬要仿照“周官”改为六卿制,宇文泰自任大冢宰,下面并列有大司徒、大宗伯、大司马、大司寇、大司空。初涉历史者往往对此很不理解,在官名上如此大费周折,是否有点小题大做?如果理解了当时的情势,就不难看出其中奥秘。南北朝时期,南方以华夏正统自居,诋毁北朝是“索虏”,摆出一副以文明对抗野蛮的架势。来自鲜卑的宇文部落,急于洗刷自身的边塞胡族色彩,以同南朝争正统。前期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不过是向中原学习而已;到北周建立的周官系统,则等于向天下宣布自己才是文明正统。宇文泰小名黑獭,带有浓郁的草原味道,但他非要说自己是神农炎帝后人。关中是西周的古都旧地,周制是中原的文化象征,宇文泰全盘重建周制,以此表明自己才是西周的真正传人。孔子当年以不能恢复周礼而遗憾,宇文泰则以把周礼变成现实而自豪。《周书·儒林传》的序言,贬损魏晋以来的学术背离儒学正道,独赞宇文泰“雅好经术”,称道他“求阙文于三古,得至理于千载,黜魏晋之制度,复姬旦之茂典”。苏绰的“六条诏书”,就是西魏重建周制的操作性方案。

苏绰是一位天生的政治家,“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家无馀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周书•苏绰传》)尤可称道的是,他与宇文泰君臣相得的程度可谓鱼水,史上罕见。“今太祖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民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太祖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太祖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之而已。”(同上)古代帝王信任下属的例子不少,但是像宇文泰这样,外出时把签过字的空白公文交给苏绰,一旦有事由他全权处理,回来只是看看就完事,这几乎相当于让下属代行帝王权力,古今少有。与苏绰获得的这种信任可以媲美的,恐怕只有前秦苻坚时的王猛算一个,其他都要逊色得多。所以苏绰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干,施展自己的抱负。“绰尝谓治国之道,当爱民如慈父,训民如严师。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可惜的是苏绰积劳成疾,42岁就英年早逝。

西魏政权由弱转强的六条诏书是什么呢?

宇文泰建立西魏政权以后,为了富国强兵,大力进行改革,其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汉化,实质上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继续和深化。这场改革运动的功臣是苏绰。

苏绰,字令绰,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人。他“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后来,他的从兄苏让把他推荐给宇文泰,宇文泰任命他为行台郎中。但是“在官岁余,太祖(宇文泰)未深知之”,并未引起宇文泰的注意。然而当时诸官员有疑难的事情,都要向苏绰请教。所行公文,也是苏绰帮助他们制定条式,“台中成称其能”。

有一次宇文泰与仆射周惠达讨论一个重大问题,周惠达无法解决,请求到外朝与人商议一下。周惠达出来后,找到苏,把这件事告诉他,苏绰当即给周惠达作了详尽的解答。周惠达转报宇文泰,宇文泰听了非常满意,问是谁帮助解决了这个问题?周惠达回答是苏缚。宇文泰说“吾亦闻之久矣”,这才开始注意苏绰。又有一次,宇文泰与公卿百官到长安的昆明池去观渔,走到西汉仓城的旧址,字文泰询问左右这是什么古迹,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有人推荐说:“苏缚博物多通,请问之。”于是宇文泰召见了苏绰,苏绰“具以状对。”宇文泰大喜,“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苏)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太祖益喜。”宇文泰与苏绰并马而行,边走边谈,不觉来到昆明池边,谈兴正浓,无心观渔,便与苏绰一起回宫“遂留(苏)绰至夜,问以治道,太祖卧而听之。(苏)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太祖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

第二天早上,宇文泰见到周惠达,高兴地说:“苏绰真奇士也,吾方任之以政。

于是立即拜苏绰为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宇文泰与苏绰相见恨晚,连着一天一夜的倾谈而不知疲倦,这是因为两个人都有相同的改革思想和主张。西魏王朝甫建,宇文泰立即推行改革,大统元年(535)“太祖以戒役屡兴,民吏劳弊,乃命所司勘酌今古,参考变通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为二十四条新制,奏魏帝行之”。正是在这个时候,宇文泰遇到了苏,因此两个人一拍即合就是很自然的了。史称“太祖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民之道,故(苏)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从此,苏绰受到宇文泰的信任,大力协助宇文泰推行改革大业。于是苏绰“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人,及计账、户籍之法”,又“减官员,置二长,并置屯田以资军国”。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多所革新。

大统十年(544),“魏帝(西魏文帝)以太祖前后所上二十四条及十二条新制,方为中兴永式,乃命苏绰更损益之,总为五卷,颁于天下。于是搜简贤才,以为牧守令长,皆依新制而遣焉。数年之间,百姓便之”。这是在宇文泰所制定的“二十四条”和“十二条”的基础上,苏绰又作了修改补充,制定了一个全面的改革方案,颁行于西魏全境,作为全体官吏共同遵照执行的章程。与此同时,苏绰针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这个著名的“六条诏书”是苏绰关于政治、经济改革的纲领。其主要内容是:

其一,先治心。“凡治民之体,先当治心。”怎样“治心”呢?这就要求宰守之官不仅“不贪货财”,还要无“邪僻之虑”,能“率至公之理以临其民”。不仅要求百官这样做,还要求国君也要做出表率。这是要求统治集团端正治国临民的指导思想,矫正北魏后期以来吏治腐败的弊端。

其二,敦教化。他针对“世道凋丧,已数百年。大乱滋甚,且二十岁。民不见德,唯兵革是闻;上无教化,惟刑罚是用。而中兴始尔,大难未平,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凡百草创,率多权宜。致使礼让弗兴,风俗未改”的社会情况,主张“教之于孝梯,使民慈爱;教之于仁顺,使民和睦;教之于礼义,使民敬让。”他认为“先王之所以移风易俗,还淳反素,垂拱而治天下以至太平者,莫不由此。”这是在社会风气和风俗方面进行改革。

其三,尽地利。规定“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救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及布种既讼,嘉苗须理,麦秋在野,蚕停于室,若此之时,皆宜少长悉力,男女并功,若援溺、救火、寇盗之将至,然后可使农夫不废其业,蚕妇得就其功。”这是鼓励耕垦,搞好农副业生产的措施。

其四,耀贤良。他指出了过去选拔官吏存在的弊端,说“自昔以来,州郡大吏,但取门资,多不择贤良;末曹小吏,唯试刀笔,并不问志行。夫门资者,乃先世之爵禄,无妨子孙之愚普;刀笔者,乃身外之末材,不废性行之浇伪……”这是魏晋以来在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办法之下,选官以门第阀阅为标准,门阀世族垄断仕途的情况下必然出现的弊端。苏绰主张改革这种门阀政治,提出“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唯在得人。苟得其人,自可起斯养而为卿相,伊尹、傅说是也,而况州郡之职乎。苟非其人,则丹朱、商均虽帝王之Y,不能守百里之封,而况于公卿之胃乎。”怎样的人算是人材?苏绰认为真正的人材不仅要有“材艺”更重要的是“志行”,“将求材艺,必先择志行;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

怎样才能得到这样的“贤人”呢?苏卓认为“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起于居家,至于乡党,访其所以,观其所由,则人道明矣,贤与不肖别矣。率此以求,则庶无怎悔矣。”苏绰罢门资之制的主张,是对九品中正制的一次有力的否定,为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作了一定的准备工作。

其五,恤狱讼。

苏绰揭露当时刑罚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说:“今之从政者则不然。深文巧刻,宁致善人于法,不免有罪于刑。所以然者,皆非好杀人也,但云为吏宁酷,可免后患。此则情存自便,不念至公,奉法如此,皆奸人也。”针对当时官吏执法普遍存在宁酷勿宽的情况,主张明慎庶狱,刑罚得中。不过,对于“深奸巨狈,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其六,均赋役。苏绰针对当时赋税征收中,“舍豪强而征贫弱”,“纵奸巧而困愚拙”,以及“差发遥役,多不存意。致令贫弱者或重遥而远戌,富强者或轻使而近防”等等不公现象,主张改革赋税征收办法,做到“平均”。什么叫“平均”呢?“夫平均者,不舍豪强而征贫弱,不纵奸巧而困愚拙,此之谓均也。”当时西魏也实行均田制度,并有了相应的赋税征收制度。苏绰认为,“租税之时,虽有大式,至于甚酌贫富,差次先后,皆事起于正长,而系之于守令。”因此地方官吏必须“甚酌得所”才能真正做到“均平”。

苏绰的“六条诏书”,涉及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各种问题,是一个全面系统、互相关联的改革方案。上奏之后,“太祖甚重之,常置诸座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账者,不得居官。”“六条诏书”成了当时西魏统治集团治国临民的纲领。正是在苏绰的大力协助下,宇文泰进行一系列改革,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原本落后虚弱的西魏迅速强大。553年,西魏攻取巴蜀,554年攻破江陵,杀梁元帝萧绎。西魏的疆土已扩展到今四川、湖北一带,并为日后北周灭北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魏政权由弱转强的六条诏书指的是:1. 恢复士族的军权,加大对百姓的政治压力,主张“政以贵族为本,军以士族为主”。2. 实行土地兼并制度,限制农民和平民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加强国家对土地的控制。3.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压制地方势力,加强政府对地方的统治。4. 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中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同时限制民族文化和的传承和使用。5. 扩大贵族、士族和仕宦阶层的代表权力,削弱平民和农民的政治地位,加强对社会的统治。6. 确立皇权至上的政治体制,加强皇帝的权威和地位,达到政治统一和稳定的目的。
1. 统一思想,减少内部纷争,加强统治。2. 推行儒学思想,加强中央集权,打压地方势力。3. 防范外族侵袭,加强边防建设。4. 推行农业改革,加强对农民的控制。5. 推行文化改革,加强对教育和学术的管控。6. 修筑水利工程,提高灌溉和农业生产能力。

北齐和北周双雄对峙,为什么最后的胜利者是北周?

北周和北齐是在北魏分裂后重新形成于北方的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的对抗标志着南北朝时代进入末期,那么 ,本来实力远远强于北周的北齐是如何被灭的呢?

两国的实际奠基者的仇怨。

北魏末年,天下大乱,国家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这两个国家虽然名义上还是由元氏的皇帝统治,可是实际的权力早已经被两个权臣攫取,这两个权臣就是高欢和宇文泰。

高欢和宇文泰同出身于六镇军人集团,高欢在击败了尔朱氏之后成了东魏的丞相,而宇文泰则是选择带兵进入关中,以关中和高欢的关东形成对抗之势。

高欢与宇文泰五次大战,宇文泰赢了两次 也输了两次,很快宇文泰就发现,凭着自己手下的兵根本不足以和高欢拼消耗,穷则思变,宇文泰想出了一个办法来改变国家现有的情况。

不得不提的宇文泰改革

宇文泰要尽可能地团结关中的士族势力, 于是他在汉人谋士苏绰的建议下创立了府兵制,以八大柱国和十二位大将军为核心,建立了一个日后影响巨大的君正集团。

通过府兵制,宇文泰将关陇地区的人力发挥到了极致,而这时高欢引兵二十万攻打玉壁,守卫玉壁的是西魏名将韦孝宽,高欢打了六十多天,死伤七万余人,竟不能攻破玉壁,高欢只得退兵,最终郁郁而终。

宇文泰的改革使得关中的汉人与胡人融为一体,并且互相通婚,形成了一个胡汉混杂的君正集团,也正是因为这样,促进了关中地区的民族融合,不再有胡汉之辨,如此一来,西魏的国力显著的增强了。

侯景之乱,送上门来的蛋糕

高欢在临死之前嘱咐自己的继承人高澄,要他密不发丧,将镇守河南的侯景诏到国都邺城,解除兵权,高澄应允下来,给侯景写了一封信,没想到因为暗号不对,侯景立刻明白是高澄这个“鲜卑小儿”要收拾自己了,于是果断扯旗造反,并且派人向宇文泰求救。

在北周这边权力交替的时候,北齐的政局更为混乱,公元550年,高欢次子高洋登基建国,国号大齐,史称北齐,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高澄哪里去了?

高澄在平定侯景之乱后就被一个厨子刺杀身亡,弟弟太原公高洋很快掌控了局面,继而废魏帝而登基。

高洋当政十年,前五年算是颇有成就,后面几年却是疯疯癫癫,因为酗酒成性而暴毙,儿子高殷继位没有多久就被弟弟高演所杀,高演算得上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可是因为杀害自己的侄子心有愧疚而且在骑马的时候摔上了腿,导致在位不过一年多就去世了。

在高演死后,他的弟弟高湛效仿哥哥杀了侄子高百年登基,是为北齐武成帝,高湛没有高洋,高演的能力,却拥有他们身上所有的缺点,他在二十九岁时就退位做了太上皇,传位给了儿子高纬,三年之后,年仅三十二岁的高湛暴毙。

攻守逆转,“禽兽王朝”终被灭

北齐传到高纬这一代,基本上已经宣告了结局,当初在高洋时期,北周和北齐以黄河为界,每年北周为了防备北齐进攻都要派人在黄河上凿冰,现在情况完全反了过来,变成了北齐每年凿冰以防范北周。

北周早在宇文护执政时期就已经能够动员二十万大军伐北齐了,可见经过改革的北周国力在日益增强,而北齐却越来越弱,在后主高纬时代,随着北齐三杰的逝去北齐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北齐三杰是指段韶,高长恭和斛律光,段韶病死,斛律光被高纬派人杀死,兰陵王高长恭被高纬赐毒酒而死,而反观北周,在宇文邕的治理下却是蒸蒸日上,名将辈出,有尉迟迥,韦孝宽,宇文宪等将领。

北周建德五年,周武帝宇文邕派大军正式开始了最后的灭齐之战,历时三年,北齐后主高纬在逃往南陈路中被擒获,北齐宣告灭亡。

北齐之灭,主要是人的问题,北齐历代君主少有正常人,本来凭着一副好牌是能够打赢北周的,却没想到最后反而被比自己弱的北周所灭。

因为当时北齐的皇帝都非常昏庸,非常残暴,导致百姓民不聊生,最后国力衰弱,而北周出现过非常多的人才,所以最后胜利者是北周。
是因为北周的君主十分的贤明,而且手下有很多的文臣武将,士兵们的战斗力也很高,所以可以灭掉北齐。
昏君多,高纬自毁长城杀死大将,宠信女子宦官,贪生怕死,他却又残暴无度。

宇文泰和苏绰的对话

宇文泰问:“国何以立?”rnrn 苏绰答:“具官。”rnrn 宇文泰问:“如何具官?”rnrn 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 rn 这段是今人造的吗,有史可查吗?
宇文泰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当他模仿曹操,作北魏的丞相而“挟天子令诸侯”之时,遇到了可与诸葛亮和王猛齐名的苏绰。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 三日三夜。宇文泰问:“国何以立?”苏绰答:“具官。”宇文泰问:“如何具官?”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宇文泰不解的问:“为什么要用贪官?苏绰答:“你要想叫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给人家好处。而你又没有那么多钱给他们,那就给他权,叫他用手中的权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处了吗?”宇文泰问:“贪官用我给的权得到了好处,又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苏绰答:“因为他能得到好处是因为你给的权,所以,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须维护你的权。那么,你的统治不就牢固了吗。你要知道皇帝人人想坐,如果没有贪官维护你的政权,那么你还怎么巩固统治?”宇文泰恍然大悟,接着不解的问道:“既然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反呢?”苏绰答:“这就是权术的精髓所在。要用贪官,就必须反贪官。只有这样才能欺骗民众,才能巩固政权。”宇文泰闻听此语大惑,兴奋不已的说:“爱卿快说说其中的奥秘。”苏绰答:“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天下哪有不贪的官?官不怕贪,怕的是不听你的话。以反贪官为名,消除不听你话的贪官,保留听你话的贪官。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你的权力,又可以得到人民对你的拥戴。其二、官吏只要贪墨,他的把柄就在你的手中。他敢背叛你,你就以贪墨为借口灭了他。贪官怕你灭了他,就只有乖乖听你的话。所以,‘反贪官 ’是你用来驾御贪官的法宝。如果你不用贪官,你就失去了‘反贪官’这个法宝,那么你还怎么驾御官吏?如果人人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拥戴,他不听话,你没有借口除掉他;即使硬去除掉,也会引来民情骚动。所以必须用贪官,你才可以清理官僚队伍,使其成为清一色的拥护你的人。”他又对宇文泰说:“还有呢?”宇文泰瞪圆了眼问: “还有什么?”苏绰答:“如果你用贪官而招惹民怨怎么办?”宇文泰一惊,这却没有想到,便问:“ 有何妙计可除此患?”苏绰答:“祭起反贪大旗,加大宣传力度,证明你心系黎民。让民众误认为你是好的,而不好的是那些官吏,把责任都推到这些他们的身上,千万不要让民众认为你是任用贪官的元凶。你必须叫民众认为,你是好的。社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不是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的官吏不好好执行你!
令人震惊的密谈《南北史》中令人震惊的一段对话
宇文泰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当他模仿曹操,作北魏的丞相而“挟天子令诸侯”之时,遇到了可与诸葛亮和王猛齐名的苏绰。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了三日三夜。

宇文泰问:“国何以立?”苏绰答:“具官。”宇文泰问:“如何具官?”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 ”

宇文泰不解的问:“为什么要用贪官?”

苏绰答:“你要想叫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给人家好处。而你又没有那么多钱给他们,那就给他权,叫他用手中的权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处了吗?”

宇文泰问:“贪官用我给的权得到了好处,又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苏绰答:“因为他能得到好处是因为你给的权,所以,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须维护你的权。那么,你的统治不就牢固了吗。你要知道皇帝人人想坐,如果没有贪官维护你的政权,那么你还怎么巩固统治?”

宇文泰恍然大悟,接着不解的问道:“既然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反呢?”

苏绰答:“这就是权术的精髓所在。要用贪官,就必须反贪官。只有这样才能欺骗民众,才能巩固政权。”宇文泰闻听此语大惑,兴奋不已的说:“爱卿快说说其中的奥秘。”

苏绰答:“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天下哪有不贪的官?官不怕贪,怕的是不听你的话。以反贪官为名,消除不听你话的贪官,保留听你话的贪官。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你的权力,又可以得到人民对你的拥戴。其二、官吏只要贪墨,他的把柄就在你的手中。他敢背叛你,你就以贪墨为借口灭了他。贪官怕你灭了他,就只有乖乖听你的话。所以,'反贪官 ’是你用来驾御贪官的法宝。如果你不用贪官,你就失去了'反贪官’这个法宝,那么你还怎么驾御官吏?如果人人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拥戴,他不听话,你没有借口除掉他;即使硬去除掉,也会引来民情骚动。所以必须用贪官,你才可以清理官僚队伍,使其成为清一色的拥护你的人。”

他又对宇文泰说:“还有呢?” 宇文泰瞪圆了眼问: “还有什么?”

苏绰答:“如果你用贪官而招惹民怨怎么办?”宇文泰一惊,这却没有想到,便问:“ 有何妙计可除此患?

苏绰答:“祭起反贪大旗,加大宣传力度,证明你心系黎民。让民众误认为你是好的,而不好的是那些官吏,把责任都推到这些他们的身上,千万不要让民众认为你是任用贪官的元凶。你必须叫民众认为,你是好的。社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不是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的官吏不好好执行你的政策。”

宇文泰问:“那有些民怨太大的官吏怎么办?”

苏绰答:“宰了他,为民伸冤!把他搜刮的民财放进你的腰包。这样你可以不负搜刮民财之名,而得搜刮民财之惠。总之,用贪官来培植死党,除贪官来消除异己,杀贪官来收买人心,没贪财来充实国库,这就是玩权术的艺术。 ”
这确实是后人造的,毕竟北魏时期的文言哪有这么粗鄙不堪的~文言文可以说是一种文体体裁,而北魏的文风早先浮华,后革新模仿尚书大诰,所以两类文风都不可能写得这么让人淡腾。
其次,在周文(宇文泰)和苏绰时,具官的释义根本不可能会是贪官和反贪官,如果是,那只能说苏绰穿越了。
再次,苏绰提到“为君者,以臣忠为之大”,要知道,这时候宇文泰可不是君。另外后面宇文泰自言“寡人”,这更是思密达外加亚玛碟了,《北史》确实记载两人谈论一宿,不过下一段里提到“大统三年”,这时候宇文泰才三十岁,皇帝是元宝炬而非宇文泰。
这段所谓秘密史料里的“千古帝王之术”,更是暴露了它非出自苏绰时代,《北史》载“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史书的记载指三皇五帝之道,而“帝王之术”则是后人指秦始皇至今千年来的权术,是杂糅商鞅、申不害、韩非等人学说而成的统治之术,因为在历史上“术”“道”都有特指。
最后,你只要看下之后六条诏书的内容,就能发现和这篇所谓的秘史完全相抵牾。
最后的最后,告诉楼主,许多人所说的出自《北史卷六三·苏绰传》是假的,卷六三并非苏绰传,而是数个人的传,里面并没有这段对话。书里只说谈论一宿,这里却说三天三夜,所以楼主应该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了吧。
无史可查,系造谣耳。

这里有打脸帖。

网上盛传《苏绰论用官》纯属杜撰
文/裴伟

近来在网上多处流传,题目也作苏绰《具官论》《苏绰论用官》,以至于收到“百度文库”里面,凤凰网等转载。如对照史籍,这段对话的来历,很值得怀疑。

今年《杂文月刊(选刊版)》第7期,发表了署名“饕餮”的《秘术——贪官之用与弃》。

此文曾载自2009年第11期《杂文月刊》,题目是“用贪官——政治权术的艺术”,作者吴大江。编者注明原载于《茶余饭后》2009年第9期。吴大江在前面写有一段引子:宇文泰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当他模仿曹操,作北魏的丞相而“挟天子令诸侯”之时,遇到了可与诸葛亮和王猛齐名的苏绰。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三日三夜。其中到底说了些什么,史籍中并无记载。而在下有幸得到一部千古不外传的秘籍,是专门讲述治国之道的书。其中就有一段专门说到这次对话,现为读者节录如下。

上引故事近来在网上多处流传,题目也作苏绰《具官论》《苏绰论用官》,以至于收到“百度文库”里面,香港凤凰网等转载此文。有的网友还说“《南北史》有这段对话”。如对照史籍,这段对话的来历,很值得怀疑。

首先,中国没有史书《南北史》,笔者用多种手段检索《四库全书》,未识其出处,不敢断言其真伪。但,察“宇文泰击掌再三,连呼曰:妙!妙!妙!”之行文,类似当代语气。笔者以为,很可能是今人对当前官场贪赂之甚,以及惩贪不力的讽刺之作。

其次,这段对话与苏绰其人生平言行相去甚远。苏绰是北周重臣,被宇文泰(小名黑獭)视为“王佐之才”。举两件事可见一斑:

1.与宇文泰定“租、庸、调”制,其影响直到隋唐。竟至有人认为“唐太宗事事料理过,又承苏绰之后。所以治效为三代以下所仅见。”(李光地《榕村语录》)

2.为宇文泰颁布“六条诏书”,简直是北周皇帝的代言人。

黑獭曾遗苏绰书曰:吾平生所为,盖有妻子所不能知者,公尽知之。(《朱子语类》)足见君臣相知之深。

《周书 苏绰传》收载史料甚丰,举一两处:“太祖与公卿往昆眀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地。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太祖乃召绰。具以状对,太祖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太祖益喜,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治道。太祖卧而听之。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太祖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

苏绰认为:租税之时虽有大式,至于斟酌贫富、差次先后,皆事起于正长,而系之于守令。若斟酌得所,则政和而民悦;若检理无方,则吏奸而人怨。又:差发徭役,多不存意,致令贫弱者或重徭而远戍、富强者或轻使而近防。守令用怀如此,不存恤民之心,皆王政之罪人也。

再次,《北史》以降诸史籍,均以《周书》为圭臬,鲜有可资补充研究苏绰生平的史料。

苏绰对刑罚的见解,《通志》说:“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这似乎与吴大江所引材料立论不符。

“六条诏书”为苏绰制定的施政要点,如果开头这段文字真实,为什么不包容在这六条(一、治心身,二、敦教化,三、尽地利,四、擢贤良,五、恤狱讼,六、均赋役。)之中啊。

由此看,开头这段北周的君臣对话故事,纯属今之文人杜撰。至于其以臆想写世情,使文章得以广泛流传,倒是值得剖析的呀!
宇文泰,北周开国之君。先于北魏为丞相,慕曹操之术,挟天子以令诸侯。有苏绰者,深谙治国之术,孔明、王猛之流也。宇文泰以治国之道问于苏绰,二人闭门密谈,至三昼夜乃罢。苏子之论如何?后世竟无一言片语之载。

忽焉而盛世也,江湖竟有秘籍出,宇文泰、苏绰之论,凿凿在籍焉。小子品读再四,悚然而惊:曰:此诚千古不传之秘术也,乃照章节录,以飧有志者治国之大用——

宇文泰问曰:国何以立?

苏绰曰;用官。

问:何以用?

曰:用贪官,弃贪官。

问:贪官何以用?

曰:为君者,以臣工之忠为大。臣忠则君安,君安则国安。然无利则臣不忠,官多财寡,奈何?

曰:奈何?

曰:予其权,以权谋利,官必喜。

问:善。虽然,官得其利,寡人何所得?

曰:官之利,乃君权所授,权之所在,利之所在也,是以官必忠。天下汹汹,觊觎皇位者不知凡几,臣工佐命而治,江山万世可期。

叹曰:善!然则,贪官既用,又罢弃之,何故?

曰:贪官必用,又必弃之,此乃权术之密奥也。

宇文泰移席,谦恭就教曰:先生教我!

苏绰大笑,曰:天下无不贪之官,贪墨何所惧?所惧者不忠也。凡不忠者,异己者,以肃贪之名弃之,则内可安枕,外得民心,何乐而不为?此其一。其二,官有贪渎,君必知之,君既知,则官必恐,恐则愈忠,是以弃罢贪墨,乃驭官之术也。不用贪官,何以弃贪官?是以必用又必弃之也。倘或国中之官皆清廉,民必喜,然则君危矣。

问:何故?

曰:清官或以清廉为恃,犯上非忠,直言强项,君以何名弃罢之?弃罢清官,则民不喜,不喜则生怨,生怨则国危,是以清官不可用也。

宇文泰大喜,啧啧有声。

苏绰厉声曰:君尚有问乎?

宇文泰大惊,曰:尚……尚有乎?

苏绰复厉色问曰:所用者皆贪渎之官,民怨沸腾,何如?

宇文泰汗下,再移席,匍匐问计。

苏绰笑曰:下旨斥之可也。一而再,再而三,斥其贪墨,恨其无状,使朝野皆知君之恨,使草民皆知君之明,坏法度者贪官也,国之不国,非君之过,乃官吏之过也,如此则民怨可消也。

又问:果有大贪,且民怨愤极者,何如?

曰:杀之可也。抄其家,没其财,如是则民怨息,颂声起,收贿财,又何乐而不为?要而言之:用贪官以结其忠,弃贪官以肃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此乃千古帝王之术也。

宇文泰击掌再三,连呼曰:妙!妙!妙!

而不知东方之既白.
本文标题: 如果宇文泰从苏绰那里得到的治国策略真有网友说的那么牛逼,北周为什么那么快就亡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2750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果现在中国突然变成战国时期,每个省是一个独立国,那么最终哪一省能再次问鼎华夏,统一中华关于明朝的纪录片,有啥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