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雌生殖的具体原理

发布时间: 2023-07-24 14:00:4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6

什么是孤雌生殖?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也称单性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孤雌生殖现象是一种...

孤雌生殖的具体原理

什么是孤雌生殖?

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也称单性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孤雌生殖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一些较原始动物种类身上的生殖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生物不需要雄性个体,单独的雌性也可以通过复制自身的DNA进行繁殖。

扩展资料:

孤雌生殖也可以用人工方法促其进行。在低等动物中,用低渗或高渗溶液、高温或低温处理,电刺激或化学物质刺激,均能使海胆卵进行孤雌生殖。我国生物学家朱洗曾用带血球的针刺未受精的蛙卵或蟾蜍卵,引起孤雌生殖,而得到了没有外祖父的蟾蜍。

很多种生物都有孤雌生殖现象的记录,甚至在锤头鲨这种较为原始的软骨鱼类身上竟也曾出现过孤雌生殖的现象。

植物中黄瓜不经过传粉受精就能结果。而在英国的切斯特郡立动物园在2006年5月期间,一只单独饲养的雌性科莫多龙flora居然发生了孤雌生殖的奇特现象——也算是称得上是孤雌生殖现在在蜥蜴中的最高等的表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孤雌生殖

什么事孤雌生殖?其生物学意义如何?

所谓孤雌生殖是指雌性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成个体的过程,这个在植物中较为普遍,动物中如蚂蚁、蜜蜂也存在此种现象,孤雌生殖在植物育种中,可以通过染色体加倍迅速提供纯种
蜜蜂啊,雄性蜜蜂就是没有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孵化,这就是孤雌生殖= =意义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像蜜蜂这种只一个蜂后可以产卵的生物,产卵多且快,这样一比她受精范围就减小了。为了增加后代繁殖数量于是就产生孤雌生殖现象,反正同源染色体的话就算只有其中一个也能正常生活...?不过雄蜂寿命短很多= =总之就是有利于繁衍后代= =
那叫单性生殖,你百度搜搜就知道了。等于说是体细胞分裂,不是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在结合的。
就是不需要雄性就可以繁殖下一代嘛~比如某些寄生虫~

女性人类能够进行孤雌生殖吗?

不可以,人类有24条染色体,孤雌生殖的话只是卵细胞直接发育为个体只有12条染色体,是不可能的。

“孤雌生殖”这一概念最早在1894年由科学家Owen提出,指卵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或个体的能力,且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涉及精子。如果要具体细分,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一种是由物理化学方法激活卵子,发育过程中不涉及精子的纯粹孤雌生殖。

2、另一种是精子正常进入卵细胞并将其激活,但精子的细胞核并不参与胚胎的发育,胚胎的发育仅在雌核的控制下进行的孤雌生殖。

优劣

大自然中的生物中存在着巨大的“退化驱动力”,简单地说,只要环境允许,能简单就简单,能懒就懒。如果身处没有地面天敌的环境,鸟类就会放弃飞行的能力。同样,很多生境中的动物都会退回“不用交配就能生育”的状态,也就是“孤雌生殖”。

比如母蚜虫,如果食物充足,它会抓紧时间进行孤雌生殖,能繁殖几代就繁殖几代,到秋末冬初时才会产生雌、雄两性个体,两者交配产卵越冬。

但有性生殖依旧是进化的主流,有性生殖中基因组合的广泛变异能增加子代适应自然选择的能力。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随机组合的基因对物种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但至少会增加少数个体在难以预料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存活的机会,从而对物种有利。

有性生殖还能够促进有利突变在种群中的传播。如果一个物种有两个个体在不同的位点上发生了有利突变,在无性生殖的种群内,这两个突变体必将竞争,直到一个消灭为止,无法同时保留这两个有利的突变。

但在有性生殖的种群内,通过交配与重组,可以使这两个有利的突变同时进入同一个体的基因组中,并且同时在种群中传播。

什么是孤雌生殖?人类有可能孤雌生殖吗?

孤雌生殖就是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现象。这种现象在螨类和昆虫中都存在。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偶发性的孤雌生殖、经常性的孤雌生殖和周期性的孤雌生殖,如叶片害虫柑橘锈壁虱。
【孤雌生殖概念】  (parthenogenesis)也称单性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 【孤雌生殖类型】  (一)偶发性孤雌生殖 (sporadic parthenogenesis):偶发性孤雌生殖是指某些昆虫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但雌成虫偶尔产出的未受精卵也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常见的如家蚕、一些毒蛾和枯叶蛾等。
  (二)经常性孤雌生殖 (constant parthenogenesis):经常性孤雌生殖也称永久性孤雌生殖。这种生殖方式在某些昆虫中经常出现,而被视为正常的生殖现象。可分为两种情况 :
  1、在膜翅目的蜜蜂和小蜂总科的-些种类中,雌成虫产下的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两种,前者发育成雌虫,后者发育成雄虫。
  2、有的昆虫在自然情况下,雄虫极少,甚至尚未发现雄虫,几乎或完全行孤雌生殖,如一些竹节虫、粉虱、蚧、蓟马等。
  (三)周期性孤雌生殖 (cyclical parthenogenesis):周期性孤雌生殖也称循环性孤雌生殖。昆虫通常在进行1次或多次孤雌生殖后,再进行1次两性生殖。这种以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交替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现象,又称为异态交替(heterogeny)或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如棉蚜从春季到秋末,行孤雌生殖10一20余代,到秋末冬初则出现雌、雄两性个体,并交配产卵越冬。
  动物界常见的孤雌生殖方式大概有以下四种
  1.均等分裂型孤雌生殖:即卵原细胞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卵细胞独立发育为后代个体的现象(后代为单倍体)
  2.卵核与极体融合型孤雌生殖:即卵原细胞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卵细胞与任意极体随机结合,形成 极体-卵细胞 受精卵,并由此细胞发育成后代个体的现象(后代为2倍体)
  3.分裂核融合型孤雌生殖:卵原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正常分裂,但不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最形成了1个极体和一个“双套卵”(diploid),由于它携带有母体的全套遗传物质,自然可以独立地发育为后代个体(后代为2倍体)。在一些偶发实例中,有的卵细胞形成后,因某种原因自然加倍,可以独立发育为后代个体(后代也是2倍体),也算作这种情况。
  4.极体融合型孤雌生殖:即卵原细胞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但任意两个极体间发生了融合
  ,形成了 极体-极体 融合细胞,由于此细胞也携带有母体全套遗传物质,也可以独立发育为后代个体(后代是2倍体)
  以上4种情况在 蛾、蝶 中均有发现。
  另外,孤雌生殖 1.区别于无性生殖,是由生殖细胞而非体细胞完成的繁殖现象
  2.产生的个体多数为单倍体,或者是进行重组之后的2倍体,而非无性生殖产生的和母体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个体
  所以通常把孤雌生殖归类于 有性生殖 而非 无性生殖。
孤雌生殖是指卵细胞不经过受精直接发育成个体,而人不经受精是不能发育成个体的
卵原细胞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产生4个细胞,3个体积较小的称为极体,1个体积相对较大的是卵细胞

孤雌繁殖 原理,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

孤雌繁殖(单性繁殖)指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主要可以分为偶发性孤雌生殖、经常性孤雌生殖以及周期性孤雌生殖这3种类型。其中偶发性孤雌生殖指像家蚕这种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进行两性生殖,但雌成虫会产出末受精的卵,不过此卵依旧能够发育成新个体。

一、孤雌繁殖原理

1、原理

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就叫做孤雌繁殖,也被称为单性繁殖或者处女生殖。

2、生殖类型

(1)偶发性孤雌生殖

某些昆虫在正常情况下进行两性生殖,但雌成虫偶尔会产出末受精的卵,但未受精的卵依旧能够发育成新个体,比如家蚕。

(2)经常性孤雌生殖

①经常性孤雌生殖也是永久性孤雌生殖,此生殖方式在某些昆虫群中经常出现,属于正常的生殖现象,通常可分未受精卵能发育成雄虫以及未有雄虫的踪迹,生物却依然能繁殖这2种情况。

②在膜翅目的蜜蜂以及小蜂总科的部分种类中,雌成虫产下的卵分为受精卵和未受精卵2种,前者发育可成雌虫,后者发育成雄虫。

③部分昆虫的雄虫极少,甚至未发现雄虫的踪迹,但它们依旧能繁殖,比如粉虱、蚧、蓟马等生物。

(3)周期性孤雌生殖

部分昆虫一般在进行1次或多次的孤雌生殖后,会再进行1次两性生殖,这种以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交替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现象,被称为异态交替现象,也就是周期性孤雌生殖,俗称循环性孤雌生殖。

二、孤雌繁殖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

1、以蜜蜂的孤雌繁殖为例,其孤雌繁殖属于有性繁殖,是一种特殊的有性繁殖。

2、通常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进行了减数分裂。有性繁殖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并形成两性配子,而无性繁殖不用进行减数分裂就可形成配子。比如细菌可进行二分裂无性繁殖,变形虫可进行有丝分裂形式的无性繁殖。

本文标题: 孤雌生殖的具体原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2229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时机是否过早胰腺的健康状态与哪些因素有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