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近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发布时间: 2023-06-25 05:59:4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3

气候的中国气候1973年,竺可桢提出了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周期性波动变化的基本状况。他认为近2000a中,汉代是温暖时期,三国开始后...

简述近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气候的中国气候

1973年,竺可桢提出了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周期性波动变化的基本状况。他认为近2000a中,汉代是温暖时期,三国开始后不久,气候变冷,并一直推迟到唐代开始。唐末以后,气候再次变冷,至15世纪渐入小冰期,呈两峰三谷结构,直至20世纪初气候回暖,小冰期结束。汉代、唐代是年均温高于现代约2℃左右的温暖时期。该研究成果已为气候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广泛采用。但近些年来,由于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方法的改进,许多学者对竺可桢的工作作了补充。其中朱士光等认为2000~ 3000年以来,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西周冷干气候(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中期) ; ②春秋至西汉前期暖湿气候(公元前8世纪中期至公元前1世纪) ; ③西汉后期至北朝凉干气候(公元前1世纪中期至6世纪) ; ④隋和唐前、中期暖湿气候(7—8世纪) ; ⑤唐后期至北宋时期凉干气候(9—11世纪) ; ⑥金前期湿干气候(12世纪) ;⑦金后期和元代凉干气候(13和14世纪前半叶) ; ⑧明清时期冷干气候(14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后来许多地理学家对中国的气候变化作了进一步修改,但总得趋势大致如此。
历史时期的气候不仅在气温上有周期性波动,引起冷暖的变化,而且在湿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变化。总得说来,暖期与湿期、冷期与干期是相互对应的,但每个冷暖期内部又有干湿波动,不可一概而论。朱士光等研究认为,气温的变化要快于降水量的变化,而降水量的变化幅度又大于气温变化的幅度。在历史时期,气候冷暖波动与干湿波动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不完全同步。 2000年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的特点
1973年,竺可桢 提出了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周期性波动变化的基本状况。他认为汉代是温暖时期,三国开始后不久,气候变冷,并一直推迟到唐代开始。唐末以后,气候再次变冷,至15世纪渐入小冰期,呈两峰三谷结构,直至20 世纪初气候回暖, 小冰期结束。汉代、唐代是年均温高于现代约2℃左右的温暖时期。该研究成果已为气候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广泛采用。但近些年来, 由于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方法的改进,许多学者对竺可桢的工作作了补充。
朱士光等认为2000—3000年以来,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西周冷干气候(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中期) ;
春秋至西汉前期暖湿气候(公元前8世纪中期至公元前1世纪) ;
西汉后期至北朝凉干气候(公元前1世纪中期至6世纪) ;
隋和唐前、中期暖湿气候(7—8世纪) ;
唐后期至北宋时期凉干气候(9—11世纪) ;
金前期湿干气候(12世纪)
金后期和元代凉干气候(13和14世纪前半叶)
明清时期冷干气候(14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后来许多地理学家对中国的气候变化作了进一步修改, 但总得趋势大致如此。
历史时期的气候不仅在气温上有周期性波动,引起冷暖的变化,而且在湿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变化。总得说来, 暖期与湿期、冷期与干期是相互对应的,但每个冷暖期内部又有干湿波动,不可一概而论。朱士光等研究认为,气温的变化要快于降水量的变化,而降水量的变化幅度又大于气温变化的幅度。在历史时期,气候冷暖波动与干湿波动有明显的相关性, 但不完全同步。
气温和温度带  1.冬季(1月)气温的分布
从1月等温线图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了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此线以北(包括北方地区、西北内陆及青藏高原内陆)的气温除部分地区外均在0℃以下,其中黑龙江漠河的最低气温在-30℃以下;此线以南的气温则均在0℃以上,其中海南三亚的最低气温为20℃以上。因此,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北气温差别大是中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征。  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纬度位置的影响 冬季阳光直射在南半球,中国大部处于北温带,由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少,同时中国南北纬度相差达50℃,北方与南方太阳高度差别显著,故造成北方大部地区气温低,且南北气温差别大。  冬季风的影响 冬季,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常有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吹来,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因此更加剧了北方严寒并使南北气温的差别增大。  2.夏季(7月)气温的分布
从中国夏季7月等温线图上可以看出:除了地势高的青藏高原和天山以外,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方许多地方平均气温在28℃以上;新疆吐鲁番盆地7月平均气温高达32℃,是中国夏季的炎热中心。所以除青藏高原等地势高的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别不大,是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征。  其形成原因有:夏季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中国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普遍增多。加之北方因纬度较高,白昼又比较长,获得的光热相对增多,缩短了与南方的气温差距,因而全国普遍高温。
温度带的划分及耕作
温度带
≥10℃积温
生长期(天)
分布范围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热带
>8000℃
365
海南全省和滇、粤、台三省南部
水稻一年三熟
水稻、甘蔗、天然橡胶等
亚热带
4500℃—8000℃
218—365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即南方地区大部)
一年二至三熟
水稻、冬麦、棉花、油菜等
暖温带
3400°—4500℃
171—218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及南疆(塔里木盆地地区)
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冬麦、玉米、棉花、花生等
中温带
1600°—3400℃
100—171
东北三省、内蒙古大部及北疆
一年一熟
春麦、玉米、亚麻、大豆、甜菜等
寒温带
<1600℃
<100
黑龙江省北部一小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东北部一小部分地区
一年一熟
春麦、马铃薯等
青藏高原区
<2000℃  (大部分地区)
0—100
青藏高原
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青稞等
3.中国的温度带 中国采用积温来划分温度带,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所以通常把日平均气温连续≥10℃的天数叫生长期。把生长期内每天平均气温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叫积温。一个地区的积温,反映了该地区的热量状况。根据积温的分布,中国划分了5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不同的温度带内热量不同,生长期长短不一,耕作制度和作物种类也有明显差别。  降水和干湿地区   1.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从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看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其南部边缘的一些地区降水量不足20毫米;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平均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中国的“旱极”。中国东南以及南部部分地区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台湾东部山地可达3000毫米以上,其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6000毫米以上,最多的年份为8408毫米,是中国的“雨极”;  中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各地区差别很大,大致是沿海多于内陆,南部多于北部(青藏高原为例外),山区多于平原,山地中暖湿空气的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2.降水量的时间变化 中国降水量的时间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季节变化是一年内降水量的分配状况。中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征是:秦岭—淮河以南(南方)地区每年雨季约4——5月开始,约10月结束,雨季时间约6——7个月,雨水集中在5——10月;秦岭—淮河以北(北方)地区每年雨季约7——8开始,约9月结束,雨季时间约2——3个月,雨水集中在7月和8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多雨,冬春少雨。  年际变化是年与年之间的降水分配情况。中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一般是多雨区年际变化较平均气温小,少雨区年际变化较大;沿海地区年际变化较小,内陆地区年际变化较大。而以内陆盆地年际变化最大。  3.季风活动与季风区 中国降水在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上的特征,主要是由于季风活动影响形成的。发源于西太平洋热带海面的东南季风和赤道附近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把温暖湿润的空气吹送到中国大陆上,成为中国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  在夏季风正常活动的年份,每年4、5月暖湿的夏季风推进到南岭及其以南的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进入雨季,降水量同之前相比增多。  6月夏季风推进到长江中下游,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进入雨季(部分地区除外)。这时,江淮地区阴雨连绵,由于正是梅子黄熟时节,故称这种天气为梅雨天气。  7、8月夏季风推进到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华东、东北等地进入雨季,降水同7、8月之前相比明显增多。9月间,北方冷空气的势力增强,暖湿的夏季风在它的推动下向南后退,北方的雨季结束。10月,夏季风从中国大陆上退出,南方的雨季也随之结束。
干湿地区的划分
年降水量(mm)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土地利用
湿润区
>800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最南部(藏南谷地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三省东部
森林
以水田为主的农业
半湿润区
>400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青藏高原东南部(藏南谷地北部)
森林——草原
旱地为主的农业
半干旱区
<400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
草原
草原牧业、灌溉农业
干旱区
<200
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
高山牧业、绿洲灌溉农业
在中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连线以西以北的地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量很少,故唐诗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名句。习惯上我们把夏季风可以控制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夏季风势力难以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4.中国的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是反映气候特征的标志之一,一个地方的干湿程度由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决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该地区就湿润,降水量小于蒸发量,该地区就干燥。干湿状况与天然植被类型及农业等关系密切。中国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共划分为4个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气候的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期(非季风区除外)。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条件的优势 复杂多样的气候,使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使中国农作物与动植物资源都非常丰富。例如玉米的故乡在墨西哥,引种到中国后却广泛种植,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红薯最早引种在浙江一带,在全国普遍种植。中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也为中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因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这使许多对热量条件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在中国种植范围的纬度远比世界上其他同纬度国家的偏高,例如水稻可在北纬52°的黑龙江省呼玛县种植。夏季多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例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物产富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与之同纬度的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阿拉伯半岛等地却多呈干旱、半干旱的荒漠景观。  中国气候虽然有许多方面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也有不利的方面,中国灾害性天气频繁多发,对中国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也常常造成不利的影响,其中旱灾、洪灾、寒潮、台风等是对中国影响较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中国的旱涝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北方以旱灾居多,涝灾较少,南方则旱涝灾害均会不定期发生(旱例:云南)。  在夏秋季节,中国东南以及南部沿海等地则常常受到热带风暴——台风的侵袭。台风(热带风暴发展到特别强烈时称为台风)以6——9月最为频繁。  在中国的秋冬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冷空气特别强烈时,气温骤降,出现寒潮(即冬季风)。寒潮可造成低温、大风、沙暴、霜冻等灾害。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响应是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UNFCCC)的发展而逐渐成型的。1992年UNFCCC阐明了其行动框架,力求把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稳定在某一水平,从而防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UNFCCC已经收到来自185个国家的批准、接受、支持或添改文件,并成功地举行了6次有各缔约国参加的缔约方大会。尽管各缔约方还没有就气候变化问题综合治理所采取的措施达成共识,但全球气候变化会给人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气候变化会使人类付出巨额代价的观念已为世界所广泛接受,并成为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导致喜马拉雅山等高山的冰川消融,将会对淡水资源形成长期的隐患;海平面上升,中国上海、广州等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则可能会面临咸潮破坏,甚至可能会遭遇淹没之灾; ·冻土溶化,日益威胁当地居民生计和道路工程设施; ·热浪、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等越来越频繁,导致当地居民生命财产损失加剧; ·粮食减产,千百万人面临饥饿威胁;每年,全球因气候变化导致腹泻、疟疾、营养不良多发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5万,主要发生在非洲及其它发展中国家。2021年,这个数字预期会增加一倍; ·珊瑚礁、红树林、极地、高山生态系统、热带雨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受损害。无论气候变化的影响规模大小,贫困人群将受害最深。贫穷国家因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海平面上升、疾病传播及农作物减产所带来的问题,故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概况

咱们这边没有专门的史料记载气候变化,但是可以从文献中推测出来,过去500年大约可以划分为4个温暖期和四个高冷期,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夏商周时期,是第一个温暖期,然后东周冷了,两汉暖了,三国到南北朝冷了,唐代暖了,五代十国两宋冷了,明朝稍微暖和一点,清朝冷了,这样的推断也仅仅能从文献中得到,通过粮食产量得到平均温度,现在就是全球变暖期间,另外多说一句,通过气候温度可以看出来,暖的时候国家都很强大,冷的时候大多属于大分裂时期,挺有意思的

中国古代气候冷暖干湿大势?

  中国历史上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该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满志敏利用文献物候资料研究了历史时期气候冷暖变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均一性原理、限制因子原理、气候影响的同步性原理、人类影响的差异性原理和模式、生物响应气候冷暖变化的不对称原理等基本理论,有极高的学术价值。[22]历史时期,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经济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倪根金认为其变化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外,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破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23]王晖利用古代土壤学的新研究成果和先秦古文献与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对商末黄河中下游的气候环境进行考察,认为商后期干旱的气候和饥荒是周武王克商的直接导火线,导致商周之际的改朝换代。[24]秦冬梅以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气候异常期,具体表现为冷暖变化、干湿变化的异常及各种自然灾害数量的增多,这种异常的气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粮食歉收,从而间接地影响社会安定程度。[25]王开发通过对上海地区大量孢粉样品的研究。

  发现沪杭地区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具有多次的波动,表现出5个凉期和4个暖期。[26]

  中国是个水灾频仍的国度,水与生态环境问题必然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樊自立和方英楷撰文对塔里木河水资源问题进行探讨。樊文指出,在气候极端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使水资源消耗由以自然生态为主转向以人工绿洲生态为主,从而使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其变化规律是:沙漠化与绿洲化并存,互有消长,“人进沙退”和“沙进人退”皆有,但以沙进人退为主;上游灌区引水增加,人工绿洲由原先多分布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向山前平原推进,面积不断扩大,使这里生态环境改善;河流中下游由于水量减少,古代绿洲消亡,天然植被退化,沙漠化扩大,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处于沙漠和绿洲之间由林地、草地和自然水域构成的过渡带不断缩水,防护功能不断减弱,形成了沙漠危逼绿洲的严峻形势。[27]方文则总结了历史上塔里木河下游5次改道,引起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剧变、绿色走廊衰退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保护塔里木下游绿色走廊的18条措施。[2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炎黄子孙的灾难河。学者们对黄河及其引发的生态问题格外关注。王星光撰文对历史时期的“黄河清”现象进行研讨,他指出,黄河清是一种自然现象,却又不可能出现在正常条件下,只有当流域内大范围出现持续干旱少雨、冬季过于寒冷、地震等异常情况时,才会出现该现象。黄河清是干旱和黄河断流的前兆,同时,还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活交织在一起,成为奇异的文化与社会现象。[29]王尚义就黄河下游水患及中游河口至龙门间土地利用方式的环境后果提出了新观点:东汉水患频率高于西汉,灾情也更为严重;东汉时期河口镇至龙门间的农耕人口减少了九成以上,该区与整个黄河中游一样,迁入了大量游牧民族,原始的游牧对天然植被破坏极大,是造成东汉黄河下游水患频繁的主要原因。[30]还有论者著文探讨了黄土高原人为水土流失的历史根源与防治对策,有较强的现实意文。[31]张健民利用汉中、兴安2府所存碑石资料,考察了清代后期陕南地区堰渠水利发生的种种变化及其原因,并分析了清代后期该地区以水患为主的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32]

  王建革对清代大清河的治理进行研讨,太行山一带森林和植被的破坏加剧,引起水土流失加重,使得永定河、子牙河的泥沙量上升,是大清河决口泛滥的关键原因。清政府为了减轻水患,将治水重点放在永定河、子牙河堤坝系统的修筑,使清浊分流,其治水过程突出反映了专制王朝由紧到松的治水特点。[33]郭声波探讨了历史上四川(含重庆)农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水土流失情形及农地垦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认为水土流失与耕作方式有关,水土流失程度与农地垦殖面积、垦殖指数之间存在函数变量关系。[34]张芳撰文论述了清代南方山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并提出要“以史为鉴”,山区开发应走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道路。[35]许怀林还分析了近代以来江西的水旱灾害及其与生态环境相关的问题。[36]

中国历史气候变迁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影响中国北部天气变化的基本因素。

影响气温和降雨量最显著的决定性因素是“西风带”。

在北半球,西风带使风以带状形式从西向东移动。

由于山脉的阻碍、海陆间的温差等因素的影响,西风带运动线路并不与纬度平行。

西风带在冬季比在夏季达到更远的南部,凛冽的冬风使气温降低。

现在夏季时东亚西风带从蒙古和满洲中部穿过,最南可远达北京和呼和浩特一带;在冬季,西风带的南缘一般能伸展至南京和襄阳地区。

由于海洋暖风的影响,处于同一纬度的沿海地区比内陆更温和,日本和新英格兰也是如此。

尽管我们现在视其为“正常”,但本世纪前和本世纪相比西风带所抵达的南部地区并不总是一致的。

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有哪些变迁?

在大理(武木)亚冰期最近一次副冰期结束后约一万年的时期,称为冰后期,即第四纪全新世,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进入人类历史以来,气候仍然有波动,气温的升降起伏相当频繁,只是变化的幅度较小而已。实质上,这是地质时期气候冷暖交替变化的继续。冰后期的一万年中,共出现过4次温暖时期和4次寒冷时期,气候变动总的趋势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四个寒冷时期正好相反,寒冷时间一个比一个长,寒冷程度一个比一个强。

竺可桢教授根据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研究了我国冰后期后半期近5000年的气候变迁。他认为,此期在我国也可以相对地分出4个温暖时期和4个寒冷时期,其特点与世界冰后期气候变动的总趋势相似。

竺可桢(1890~1974)

第一个温暖时期(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仰韶文化时代和河南安阳殷墟时代),我国黄河流域发现有象。第一个寒冷时期(公元前1000~前850年,周代初期),汉水两次结冰,之后紧接着大旱。

第二个温暖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初年秦汉时代),象群栖息北限移到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在公元前659~前627年,淮河流域有象栖息。第二个寒冷时期(公元初~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有淮河封冻的记载(公元225年)。

第三个温暖时期(公元600~1000年,隋唐时代),只在长江以南如信安(浙江衢县)和广东、云南才有象。第三个寒冷时期(1000~1200年,南宋时代)出现了太湖封冻的情况(1111年)。1178年福州的荔枝曾全部冻死。

第四个温暖时期(1200~1300年,元朝初期),在第三个温暖时期,今河南省的博爱和陕西的西安、凤翔都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了南宋时因气候寒冷,竹子无法生长,竹监司被取消了(凤翔除外),到了元朝初期(1268~1292年),竹监司又重新设立,说明气候又转暖。第四个寒冷时期(1400~1900年,明末至清朝时代)。17世纪是我国最寒冷时期,特别是1650~1700年为最冷,在这50年中,太湖、汉水和淮河结冰4次,洞庭湖结冰3次。江西建于唐朝的柑桔园在1654年和1676年的强烈寒冬中被完全毁掉。在近500年的第四次寒冷期中,即欧洲所谓的“现代小冰期”,温度仍有明显起伏,其中有4次较冷期(即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1945起特别是1963年以后)和三次回暖期(1550~1600年,1720~1830年,1916~1945年)。

本文标题: 简述近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1761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在嫡长子早夭的情况下,如何称呼嫡次子李世民母亲太穆皇后到底是纥豆陵氏还是汉朝外戚窦氏之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