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帝为什么特别喜欢廷杖朝臣

发布时间: 2023-06-18 14:00:1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3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为什么要杖责群臣明、清时期,天安门至午门之间还是“廷杖”“献俘”的地方。“廷杖”是对朝中大臣实行的一种惩罚。那...

明朝的皇帝为什么特别喜欢廷杖朝臣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为什么要杖责群臣

明、清时期,天安门至午门之间还是“廷杖”“献俘”的地方。“廷杖”是对朝中大臣实行的一种惩罚。那时,皇帝明面上也倡导文武百官以至平民百姓上书“进谏”。但是,敢于直言批评皇帝的少,歌功颂德、拍马屁者甚多。因为封建独裁者大多喜欢听颂扬,“劝谏”批评皇帝是要冒风险的。虽然皇帝标榜纳谏,但大臣在进谏时稍有不慎,龙颜大怒,就要在午门前罚跪、打棍子,这叫作“廷杖”。有些大臣罚跪几天,再被杖责几十大棍,轻的皮开肉绽,重的就一命呜呼。
据《明史》记载,“正德十六年,为谏止南巡,廷杖舒芬、黄巩等百四十六人,死者十一人”。据《明史》说,明朝皇帝武宗当年要巡游江南,有大臣107人谏阻,触怒皇帝,这些人在午门前被罚跪5天,后又杖责30到50杖,有的人甚至被活活打死。

明朝的廷仗,意义何在?

廷仗是明朝时期专有的一种刑罚,这种刑罚是专门针对朝堂之上的大臣的,如果有大臣言语不当冒犯了皇帝的话,皇帝就有权对大臣处以廷仗刑罚,一般都会将大臣打得血肉模糊,而明朝时期被廷仗的大臣,大部分都是当廷死亡,足以可见廷仗的威力。而廷仗被朱元璋设立,其实就是为了维护皇权的尊严,能够让皇权更加统一,大臣们也不敢太肆无忌惮。

首先来说说廷仗到底是什么,当初朱元璋发明廷仗的时候,找太监找来了很厚实的木板,并且在朝堂之上,宣布廷仗将会作为大臣们的刑罚,若是有大臣胆敢在朝堂之上冒犯皇帝的话,那么就会被处以廷仗刑罚。

那么朱元璋为何要这么做呢?其实朱元璋这么做就是为了维护皇权的尊严,宋朝时期的文官是可以肆无忌惮地提建议的,所以很多宋朝皇帝对聒噪的文官是敢怒不敢言,文官只要不僭越,那么宋朝皇帝是不可以惩罚文官的,朱元璋自然不想受这种窝囊气,所以便发明了廷仗。

其次,朱元璋本身就是草根皇帝,所以他根本不在意所谓的“名声”,也顾不上什么大家礼仪,对于冒犯自己的大臣,纷纷处以廷仗惩罚,所以朱元璋上朝的时候,大臣们根本不太敢发言,哪怕是发言也要看朱元璋脸色,但凡是朱元璋面露不悦了,就要及时停止,免得受到廷仗惩罚。

然而,廷仗也因为皇权的集中而获得了“肆无忌惮”的权力,很多明朝皇帝看哪个大臣不顺眼,就会下令让太监或者锦衣卫对其行刑,所以明朝时期的大臣们根本不敢“直言劝谏”,偶尔有几个胆子肥的大臣,例如薛祥、朱文正等人,都曾经被当廷打死。

廷杖就是在朝廷上用木杖打人的意思,也是对朝中管理的一种惩罚。他的意义在于显示皇权的权威。责罚犯罪的官员,同时对朝廷其他的官员,也有一种警示教育的作用。
它的作用是用于对犯人施行刑罚,但是主要目的是震慑百官,这对挨打的人来说不仅有身体上的伤害,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伤害。
意义就是朱元璋要以此震慑群臣,要极力从精神上羞辱士大夫,通过这种方法显示出自己的权利,让所有人都臣服于他
廷仗对于那些违法朝廷规矩的人,以及被审讯的一些犯人来说,是一种刑罚。

为何廷杖制度令明朝官员爱恨交加?

紫禁城自1420年在明成祖的要求下建造完成后就成为明清两代的宫城,用来作为国家的政治权利中心。紫禁城的正门午门更是皇权的象征,是皇家的脸面,而且,午门不是一般人能走的,午门中的正门只有皇帝可以走,即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也只有在大婚当日的时候,凤辇才被允许自午门正门进入;而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时候,由皇帝钦点一甲前三名则可以由午门正门离开皇宫,这算是无上的光荣,此一进一出,就算是紫禁城在他们身份认证书上盖了章。

由此可见午门的贵重,很多重大的礼仪活动都会在午门主持,比如大型战争后的“献俘礼”。但是,作为现代人来说,午门之所以被人熟知则来源于影视剧的“午门斩首”,实际上这只是影视剧中的一句戏言,历史上并不存在“午门处斩”。午门是皇家宣誓威严的地方,绝不可能作为犯人的处罚地。但“午门处斩”也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明朝时期确实有一项惩罚是在午门进行的,这就是令明朝官员爱恨交加的“廷杖”。

廷杖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一种皇帝专用的私刑,被廷杖的臣子并没有触犯律法,但是却惹恼了皇帝,所以皇帝就下令执行廷杖。讲理讲不过,又不想被大臣牵制,只能用皇权压人,以达到折辱臣子的目的,这就是廷杖的一般作用。

当然廷杖并不是明朝的专用,早在隋唐之前就有廷杖出现,但是总起来说,廷杖出现的次数是比较少的,只能是偶尔有皇帝会用它,但是到了明朝时期,廷杖慢慢就发展成了一种制度,甚至很多人死在了廷杖之下。

廷杖一般都是针对敢于犯颜直谏的大臣,明朝时期的第一例廷杖发生在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期,其对象就是刑部侍郎茹太素,朱元璋认为明明可以用五百言就说清楚的事情,茹太素偏偏来了个万言,于是倒霉的茹太素被廷杖。先例一开,朱元璋之后,明朝的皇帝都有样学样,将廷杖发展成一种制度,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制度,也和明朝的政治状况有关系。明朝时期宰相制度被内阁制度代替,内阁从此水涨船高,成为掣肘皇帝的主要力量,逐渐的,明朝的文官集团变得非常成熟,让皇帝感觉到深深的无奈。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就着重讲了这种文官集团对万历皇帝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们只能用私刑来羞辱压制官员们,已达到彰显皇权的目的。当文官们抓住一件事死死不放,而皇帝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的时候,廷杖就往往会成为事件的终点。但廷杖在明朝也是有区别的,朱国桢在《涌湩小品·廷杖》中有这样的记载:

成化以前。凡廷杖者。不去衣。用厚绵底衣重毡叠帊。示辱而已。然犹卧牀数月。

也就是说在明宪宗朱见深之前,廷杖就是意思意思示辱而已,行刑的时候,被打的大臣穿着厚厚的棉衣裤,垫上毡子,然后接受廷杖,这个时候皇帝彰显皇权的目的太明显,所以官员受伤程度不是很大,但是也要卧床好几个月才能好。

后来的皇帝则加重了廷杖的处罚,甚至开始出现死人现象。《历代刑法志》中有记载:

凡杖者,以绳缚两腕,囚服,逮赴午门外。……司礼监宜驾帖讫,坐午门西墀下左,锦衣卫使做右,其下绯而趋走者数十人。须臾,缚囚定,左右厉声喝,喝阁棍,则一人持棍出,阁于囚股上,喝打,则行杖……

可见,廷杖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廷杖的执行过程非常的繁琐,并不是皇帝一生气,说拖出去打就直接拖出去打,而是要走一个流程。先是官员惹恼了皇帝,皇帝下令对此人执行廷杖,说明要打多少下等,然后等到行刑的时候,官员被绑着押到午门,司礼监的官员宣读皇帝的旨意,在午门西边的台阶上坐下,而锦衣卫使则坐在右边,他们底下还有数十名侍卫在那里等着所囚官员的到来,接下来执行廷杖。这其实和真正的犯人被处罚没有什么两样了,之所以选择午门这个地点自然就是为了彰显皇权,是皇帝在告诉反对他的臣子:你们别忘了自己的身份,朕才是老大。

执行廷杖的侍卫也是专门训练过的,他们会在行刑的过程中把握力度,该使劲打的使劲打,该轻打的轻打,多少杖得到什么结果都是定好了的。在开打之前,他们会从司礼监和锦衣卫使那里得到应有的暗示,察言观色是最简单的,还有就是看他们的两脚变化,两脚分开,那么这名犯人可以活着;两脚闭合,则这名犯人就可以往死里打。

其实,即便是有幸在廷杖完还活着,也是半个残废,臀部早已被打的血肉模糊,任是意志力多么坚定的人在接受廷杖的时候都会疼的哀嚎出声。这对于官员来说不仅是肉体的疼痛,更是精神上的羞辱。

但皇帝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谁让你让朕不痛快呢?

正德、嘉靖和万历年间,应该是廷杖最严重的时期。《明史·刑法》记载:

正德十四年,以谏止南巡,廷杖舒芬、黄巩等百四十六人,死者十一人。

下令廷杖舒芬、黄巩等人的正是建立“豹房”的朱厚照,当时朱厚照想要南巡,很多官员冒死直谏,劝谏朱厚照罢南巡,但是朱厚照不肯听从,让直谏劝阻的大臣全部接受廷杖。共计146人,其中11人直接死了。在这场直谏中,武选郎中黄巩是主要的上疏人,《明史》中对此的记载是这样的:

帝怒甚,下二人诏狱,复跪午门。众谓天子且出,巩曰:“天子出,吾当牵裾死之。”跪五日,期满,仍系狱。越二十余日,廷杖五十,斥为民。

黄巩先是被下了诏狱,接着在午门跪了五天,又在狱中待了二十多天,然后廷杖五十,贬为庶民。但到底还是保住了性命,那死了的十一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是明朝第一次大规模的廷杖。再一次就是发生在朱厚熜为帝的时候,即嘉靖三年,《明史·刑法》记载:

嘉靖三年,群臣争大礼,廷仗丰熙等百三十四人,死者十六人。

朱厚照没有子嗣,因此他去世后,他的堂弟朱厚熜被选为继承人,因此在朱厚熜刚继位的前三年,发生了著名的大礼仪事件,此事件围绕的中心就是皇考和生父尊号的问题,文官集团和朱厚熜互不相让,争持了三年多的时间,最后自然是朱厚熜赢了,他是通过什么手段赢的呢?廷杖。当时大臣们都跪在左顺门哭诉,朱厚熜一气之下赏了以丰熙为首的这些官员廷杖,有134人接受廷杖,其中死者达到了16人。

廷杖的效果是非常好的,皇帝能在律法之外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正是廷杖一次次起作用,皇帝开始频繁使用廷杖。万历朝也是廷杖的高发期:

万历五年,以争张居正夺情,杖吴中行等五人。其后卢洪春、孟养浩、王德完辈咸被杖,多者至一百。后帝益厌言者,疏多留中,廷杖寝不用。

朱翊钧继位的时候只有十岁,他对其老师张居正的信任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作为首辅的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使明朝气象焕然一新,张居正是铁面有私的,除了自己,即便皇帝朱翊钧和太后也不能在制度面前徇私。朝廷的运转在当时已经达到了可以没有皇帝但不能没有张居正的地步。万历五年,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按照规制,张居正应该回乡为父亲守制两年多。这对于正在进行的改革来说是致命的,毕竟两年多的时间可能会发生很多事情,尤其是改革这种能触动既得利益者的运动,必然会遭到反抗,于是张居正以“世有非常之人,然后办非常之事”为由夺情起复,而朱翊钧也离不开张居正,认为“朕学尚未成,志尚未定,先生既去,前功尽隳。”因此非常同意张居正的夺情。

不过,朝廷的其他官员却认为这是违背祖制的,是不可取的,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吴中行等人上疏直谏反对张居正的起复,无一例外的被处以廷杖。其中,元标写完奏疏去呈的时候遇到了吴中行等人在接受廷杖,元标骗过了中官,但还是被张居正发现,也是廷杖八十。这件事一直扩大到廷杖了百余人,才再没有人阻止这件事,最终张居正如愿夺情起复。

以上只是举了几个大型廷杖现场,实际上还有很多的廷杖案列,皇帝意志被阻的时候往往就会使用廷杖,在一次次廷杖被执行的时候,它开始让明朝的官员爱恨交加,官员们对于廷杖逐渐发展成三类态度:

其一就是忠君爱国,不怕廷杖敢于直谏;

其二就是害怕遭受屈辱般的廷杖,也怕丢了性命,于是学会了闭嘴;

其三就是有些官员想要以“冒死直谏”的忠勇事迹名垂青史,因此故意“拼死”直谏,换来廷杖,这类人往往真死的可能性非常小。

无论如何,后两类都算是廷杖的畸形病态发展,不该沉默的沉默,该沉默的不沉默,必然导致了言路受阻。而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官员对于廷杖的害怕,由此,后世才弄出了一个“午门斩首”,实际在某种程度上,廷杖比斩首更可怕,影响更深远,皇帝以为自己的意志得到了自由,实际上却阻碍了官员说真话。

参考文献:《明史》;

朱国桢《涌湩小品》;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沈家本《历代刑法志》;

马腾《浅议明朝廷杖》等。

紫禁城自1420年在明成祖的要求下建造完成后就成为明清两代的宫城,用来作为国家的政治权利中心。紫禁城的正门午门更是皇权的象征,是皇家的脸面,而且,午门不是一般人能走的,午门中的正门只有皇帝可以走,即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也只有在大婚当日的时候,凤辇才被允许自午门正门进入;而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时候,由皇帝钦点一甲前三名则可以由午门正门离开皇宫,这算是无上的光荣,此一进一出,就算是紫禁城在他们身份认证书上盖了章。
凡是被廷杖的官员就证明他是一个有骨气的文官,冒死直谏可以博得天下的美誉,但是也是一条非常羞辱的刑罚,堂堂七尺男儿被当场脱了裤子打屁股。
因为杖刑意在惩罚,并不会真的伤害到官员,但是官员当众受惩罚,颜面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会让他在别的同僚面前抬不起头
廷杖是在午门执行的,而午门是皇权的象征,午门的正门只有皇上能走,皇后也只有在成婚当日能从午门正门进入,所以在午门被皇帝责罚,从另一方面说也是一种荣誉。
本文标题: 明朝的皇帝为什么特别喜欢廷杖朝臣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1630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权力崇拜”在中国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国教”吗新生入校,“水土不服”怎么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