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李鸿章

发布时间: 2023-05-24 17:00: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9

李鸿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后人对他褒贬不一?关于李鸿章的评价有很多,有人说他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倡导洋务运动,兴办工...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李鸿章

李鸿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后人对他褒贬不一?

关于李鸿章的评价有很多,有人说他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倡导洋务运动,兴办工业,抵御外悔。但也有人说他是耽误国家发展的千古罪人,他的洋务运动没有显著的作用,没能抵挡洋人的侵犯,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真实的李鸿章是一个有正确国家荣辱观的爱国大臣,他的错就错在太忠心于清政府,没有反抗清政府的精神。

一、李鸿章生平

李鸿章出生于书香世家,在父亲的教导下,年幼的李鸿章便饱读诗书,然而他却没有那么幸运的一举上榜。于是,父亲将他带到曾国潘处,拜曾国潘为师,跟着曾国藩的几年学习,他学会了许多道理和知识并且成功的考上了进士。进入仕途的他一路顺风顺水,几年时间他的官职一直处于连升状态,前途大好。随着外敌的入侵,清政府一步步的沦为任人摆布的工具,李鸿章觉得如果此时再不作出一些改变那么清王朝就要灭亡了,于是他提出了西体中用,购买国外的枪支机械,兴办工厂,将有潜力的学生送往国外留学。他兴办的工厂不仅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还便利了百姓的生活。再好的武器也是从别的国家进口的没有自己生产的东西,很难抵挡洋人的侵犯,于是,在洋人炮弹的攻打下这场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而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约不平等条约,被世人辱骂。

二、清政府的代表

在甲午战败之后,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惧怕与洋人再次进行战争,于是派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代表出面与洋人进行谈判协商。在谈判时期,李鸿章据理力争,争取为国家减少损失,为此他还遭受到了日本的暗杀。签订合约的最终决定取决于清政府,李鸿章只是执行了上级的决定,他自己对于日本是憎恨的即使绕远路也不踏上日本的土地,他是一个具有国家大义,知道是非的人,但是他的忠诚却是他的一个累赘,不正确的忠诚是愚忠。

李鸿章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的愚昧促成了清政府错误的决定,耽误了国家的发展,他的功劳与过错只能在不同的角度来的分别评判,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李鸿章是一个很有能耐的人,他做官也很有一套,因为他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不平台条约,所以后人对他褒贬不一。
关于李鸿章的评价有很多,有人说他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倡导洋务运动,兴办工业,抵御外悔。但也有人说他是耽误国家发展的千古罪人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真实的李鸿章是一个有正确国家荣辱观的爱国大臣。
答:首先,他处于的那个社会环境造就了他这样的一个人。无论是签《马关条约》,还是《辛丑条约》都是形势所迫。但他对国家的情意也是很深的。

人们为何对李鸿章的评价如此两极化?

评价低的原因是因为他签订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一味的妥协。而不反抗,不争取利益。但实际上,签字的主要原因不是他,而是慈禧太后要求的。他也多次提议制止并表示愤慨,但都无力反驳。并且从他本人借助洋务运动积攒了大量财产和家底,也说明他很有经商头脑。
因为他做的事确实有两面性,作为清朝的一品大员,贡献肯定是有的,那么这个位置的官也不好当,当然有的时候做事也不被大众认可,所以就两极分化了。
因为观念看法不同。每个人都对同一件事物有不同的观念和看法,有正有反,所以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出现了两极化。
因为李鸿章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是他同时也是晚清著名的名臣,创办了洋务运动等一系列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运动。
因为每个人对待别人的评价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改变别人的评价,自然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为什么直到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李鸿章是坏人呢?

李鸿章何许人?他可是宦海沉浮数十年的官场老将,以深谙官场之道而著称。既然前面签订《马关条约》后背负了骂名又被朝廷一撸到底,为何这个时候又要出面去蹚这趟浑水呢?如果将视线回到1900年时,或许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1900年7月,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收到慈禧的上谕,朝廷调任他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让他担任议和全权大臣。这个时候,李鸿章已经是77岁高龄了,难不成慈禧就不能让别人来干这个差事吗?非要将上任不到半年的李鸿章召来擦屁股。

实际上,慈禧太后环顾天下,已经找不到能胜任之人,唯有在政坛上起伏近50年、外交经验丰富的李鸿章“也许”能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议和重任。当时的朝廷已经丧失了威信,之前的东南几大督抚明目张胆抗了慈禧的旨意,和列强暗中签订了《东南互保》条约。

如果这一次李鸿章照样也抗旨,慈禧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他也完全不必去背起这副重担。李鸿章可以推辞的理由很多,如年迈多病、南方不稳、不熟悉北方发生的事情,等等。随便一条,都可以堵住慈禧的嘴,让她另选他人。

即便是从李鸿章个人利益来看,他也应该推辞。李鸿章办了大半辈子的洋务运动,结果甲午战争的隆隆炮声葬送了他视为命根的北洋舰队,也宣告了他洋务运动的失败。朝廷每次战败后都是有李鸿章出来擦屁股,当然其中的很多后果也是他一手造成的,但更多的后果却和他无关。《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的名声跌入低谷,人虽未死,却被列入了“奸臣传”。

慈禧让他北上去和八国联军议和,这明摆着是要让他去背黑锅。要知道,当时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城,重兵屯集华北。李鸿章在这种情况下深入虎穴,想让列强议和,如果不作出巨大的让步,签订新的卖国条约,怎么能办得到?这件事要是放在张之洞身上,不用多想,他肯定是不会干的。

可是李鸿章还是去了,而且是拖着病体北上了。仔细分析起来,整个“庚子事变”其实和李鸿章并无关系,他早就被排挤出权力核心,作为旁观者却要为此负责,想必李鸿章当时的心情也是复杂的、委屈的。

那么,是什么促使李鸿章挺身而出去当这个“卖国贼”呢?答案便是他内心那颗十分脆弱的爱国之心,以及他对大清王朝的那份忠诚。可以说当时的大清朝,只有慈禧和他自己意识到,唯有他出马才能最大程度地维持国家利益,将损失降到最低。

不可否认,晚清时期,满洲贵族当中只有恭亲王奕䜣是个难得的人才,可惜这个时候他已去世。汉臣当中,中兴四大名臣中的曾国藩、左宗棠也已故去,仅剩的张之洞虽有大才,似乎也堪重任。可是他一向以爱惜羽毛著称,李鸿章对他的评价是“书生意气”。仅办洋务来说,张之洞是一把好手,但要说和列强争长短,恐怕还不是李鸿章的对手。

《辛丑条约》的签订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卖国条约,不平等条约。大清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而且在财政、军事、外交甚至是思想上被列强所控制。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结果已经是最好的了。毕竟,在李鸿章的极力周旋下,条约中并没有割地的内容,在赔偿军费上虽然多达4.5亿两白银,可这已经比之前降低了一倍。

因为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国贼贪官,他签订了马关条约,背负了很多的骂名。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说李鸿章好?

说一个最朴素的答案:这么多人说李鸿章好,李鸿章真的有制得夸赞的地方。同样也有很多人不喜欢李鸿章,同样李鸿章也有很多值得诟病的地方。

李鸿章做过什么值得别人称赞

李鸿章稳住了局势,遏制住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心思。

为什么这么说?

在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中有这样一段话: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一言以蔽之,则以李鸿章为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

其实在李鸿章之前,大清朝廷也推出来过一个话事人——耆英。耆英是正蓝旗的,姓爱新觉罗,他的祖上是一位贝勒,最高曾任两广总督、文渊阁大学士。1842年鸦片战争过后,耆英与伊布里负责与英方谈判,后来签订了《南京条约》。而耆英做的可不仅仅是签字,在英方的威胁下,耆英诬陷在台湾抗英的台湾道姚莹、总兵达洪阿“冒功欺罔”,致使姚、达二人被革职逮问,最后导致台湾抗英势力被击溃。1843年,耆英再任钦差大臣,与英国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1844年,他任两广总督兼办通商事务,与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了《黄埔条约》。最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耆英在谈判过程中与英方发生一点纠纷,他竟然因为害怕,丢下谈了一半的合约,跑回了京城,后被皇帝赐死。

耆英在与列强谈判中软弱不堪,列强提什么他就接受什么,列强要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毫不思虑国家的利益,为了个人的性命就可以丢下千万人的血汗。正是有这样的外交官,在鸦片战争之后清廷快速失去了大量的利益,其中实际上有很多可以商榷的余地,例如台湾抗英势力本可以用来与英方进行谈判,争取利益,但是软弱的耆英为了一己性命置家国利益于不顾,真可谓胆小如鼠、百无一是。


与之相对的自然就是李鸿章。

同样在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时,《马关条约》签订过程中,李鸿章身处日本,被人用枪击中一只眼睛,在这时李鸿章说:“不要包扎,让伊藤博文看看,说定能把赔款往下谈。”之后谈判时,李鸿章就此提出要下调1亿两白银,伊藤博文不答应,李鸿章当时说:“终身不踏足日本。”后来李鸿章从欧洲辗转日本回国时,伊藤博文闻讯来到码头迎接,李鸿章宁可在两船之间架木板走过去,也不愿意下船。

在李鸿章出面之后,日本、美国、法国、英国等明显对中国开始重视起来。在与耆英交接时,列强通常出面的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与李鸿章交接,日本是传奇首相伊藤博文,德国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皇族尚且不得列强如此待遇,难道不能看出李鸿章的才华吗?

李鸿章之前中国无人,李鸿章出现后,列强才看见这片土地上还有人,不都是懦弱的奴才!

李鸿章为什么身负争议

李鸿章看似朝廷大员,实则是戴着镣铐跳舞,处处受到掣肘。

李鸿章没有留下日记或者随笔,我们不得而知当时李鸿章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留下来的只言片语大多与事情相关,这些言语是说与人听的还是真心话,我们也不得而知。

但是李鸿章在19世纪被国际上称为“东方俾斯麦”,在周游欧洲时,李鸿章与俾斯麦有过一场交谈,李鸿章在俾斯麦面前痛哭流涕,而他们交谈的内容部分被公开了,从这场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出李鸿章的困局。

原文如下:(德国报道译文)

李鸿章说: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而满廷意见,与己不和,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

俾斯麦:首在得君,得君既专,何事不可为?

李鸿章:譬有人于此,其君无论何人之言皆听之,居枢要侍近习者,常假威福,挟持大局。若处此者当如之何?

俾斯麦: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有不能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孺子共事,则无如何矣。

李鸿章闻之泪如雨下,云:呜呼!

大意如下:

李鸿章:当一个朝廷大员,看见朝廷没落,希望能尽力做些事情。但是一旦提出什么建议,整个朝堂都是反对的声音,如果我要为国做些事情,应该怎样处理好与同僚的关系呢?

俾斯麦:首先要得到君主的信任,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什么事做不成呢?

李鸿章:如果无论是谁和君主说话,君主都相信,那些靠近君主的人经常狐假虎威,危害国家利益。处于这样的境地,又该怎么做呢?

俾斯麦:如果大臣尽心尽力、忧心忧国,还得不到君主的信任,只有一种可能——君主是孤儿寡母,那样就没有办法了。

李鸿章泪流不止。

李鸿章与俾斯麦的处境多有相似,俾斯麦也是一人之力撑起了德国政治外交,而俾斯麦直接提出李鸿章困局的核心是:君主是孤儿寡母,优柔寡断,偏听偏信。这样的话如果不是双方惺惺相惜是不会说出来的,而李鸿章的哭泣更是说明俾斯麦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所以李鸿章在做出许多正确判断的同时,他又不得不做出与内心违背的行为。

李鸿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想从三个方向来评价这个复杂的人:

李鸿章胆量、学识、见地放眼世界历史,都属于一流。李鸿章镇压农民起义多用血腥手段,看似忧心国家前途,只不过忧心紫禁城中那一家人的前途。在离开德国时,俾斯麦曾经暗示李鸿章实行君主立宪,真实把控军政大权,俾斯麦说:我欧人以能敌异种者为功,自残同种以保一姓,欧人所不贵也。(暗指李鸿章不应该把眼光放在皇帝一家身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鸿章的见识终究受限于时代。李鸿章生活奢靡,家产丰厚,这并不是李鸿章一人的作风,而是整个满清朝廷几百年的作风,虽怪不得他,但李鸿章仍然有失私德。

总的来说:李鸿章值得人怀念、值得人喜欢,但被人唾骂,他也得受着,因为私德有失是事实。

李鸿章为什么名声不好?

李鸿章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这很不好说,因为谈论的对象是一个复杂至极的历史人物,仅仅用“好人”“坏人”来判别,未免显得简单而又幼稚。

但是人们往往习惯复杂的看待一个问题,哪怕它是简单的。

李鸿章到底是好是坏呢?能发出这样的疑问,本身就已经说明了李鸿章的复杂。没有人会问慈禧是好人还是坏人,因为这已经成了定论。也很少有人去问孔子是好人还是坏人,因为他与爱国或卖国根本谈不上一点关系,孔子基本远离政治是非。

李鸿章太难做了,这个人太难做了。他一生的功过是非、荣誉窝囊都在外交上,都挤在了那张不大的谈判桌上了。而这就是他难做的原因。要知道,无论哪个时代哪个朝代,出现在谈判桌上的官是最难做的,尤其是在战火纷争的时代,往往外交官是最先引起国人不满的。

而李鸿章则更糟糕,他出现在一个积贫积弱,国家被列强分割的大乱时代。可以说李鸿章是一边被列强的坚船利炮逼上谈判桌,一边被晚清拽着鞭子拖上谈判桌的。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两个条约,连小学生都知道是卖国条约,哪位官员还能看不出呢?这下就明了了,谁在上面签字谁就是卖国贼,谁就是汉奸!

李鸿章签了,于是李鸿章成了卖国贼,所以李鸿章是“坏人”。可问题是,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清政府必须要面对列强,总得有人去面对列强的外交官,总得有人去谈判。

所以,总得有人去签字,总得有人背负这千古的骂名。

事实上整个清政府又有几人不该被骂?

当然李鸿章并不完美。他过于相信列强的技术,同时又过于轻视国人的能力,这就让李鸿章显得没有底气,在外交上他不得不处于弱势。他不得不考虑借助某一或某几个列强的能力,去对付眼前的列强,结果却前门拒狼后门引虎,进退两难。

本文标题: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李鸿章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1054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普通财经类学生 爱好历史想考历史专业研究生 不知道专业就业前景如何古代欧洲人喜欢丝绸,为什么不自己种桑养蚕,织丝绸,而是到中国来买,还有茶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