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主导者大部分自幼家境殷实,为什么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推翻清朝

发布时间: 2023-05-19 22:01:3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3

观《辛亥革命》有感,观《辛亥革命》有感(精选11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

辛亥革命的主导者大部分自幼家境殷实,为什么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推翻清朝

观《辛亥革命》有感

观《辛亥革命》有感(精选11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我整理的观《辛亥革命》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辛亥革命》有感1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部电影《辛亥革命》。电影讲的是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革命者们发动了辛亥革命,建立民国政府,也讲了清朝封建统治的衰亡。

  我对广州起义的印象最为深刻,虽然没成功,但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这场战斗牺牲了很多同盟会的重要骨干,他们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家境优越,有的马上要当父亲了。但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民族的尊严,冲上火线,不畏生死。牺牲的烈士有林时爽、方声洞、陈更新、喻培伦……

  在后来的起义中,革命者们发动了越来越声势浩大的战斗,给了清朝政府致命一击。最终清朝灭亡,袁世凯想当总统。孙中山为了不让兵将伤亡,主动辞去总统职务。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辛亥革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无数英雄烈士为了信仰,为了自由,为了民族的崛起,毫不畏惧地走上战场,让我感到敬佩与向往!

观《辛亥革命》有感2

  21世纪的新中国,正如法国皇帝拿破仑所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一旦醒来全世界都会感到震惊的。”如今,这头雄狮真的苏醒过来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效益日益提高,军事能力不断进步。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们中国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

  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繁荣富强的祖国,是无数前辈们改造的。他们是功德无量的“基石”,将“层层高楼”稳扎稳打地托上苍穹。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辛亥革命》,感慨万千。电影主要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带领同盟会会员黄兴、徐宗汉等人决心废除帝治,救治民族的坚定信念,坚决推翻腐败清政府和废除帝王朝的革命斗争。让我观看之后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第一次广州起义由于众寡悬殊,同盟会成员功败垂成,阵亡七十二名,惨不忍睹,血流成河,火光映天,尸横遍野。我不禁为这些革命烈士的牺牲泣不成声,更增添了对他们的尊敬。

  身残志不残,战败志不垮。同盟会成员败了一次又一次,直到阳夏保卫战,战士们浴血奋战,临危不惧,在危急时刻听从了元帅黄兴的指挥,从容不迫地将清兵逼退,保卫了大半江山。而此时,同盟会总理孙中山也未偷闲,在国外凭自己的机智过人,能言善辩,终于说服了外国银行向清政府借款之事,使革命又前进了一大步。当身处在大洋彼岸的总理听说历时四十余日的阳夏保卫战,革命军将士阵亡四千余人,为全国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故事,忍不住泪流满面,他握紧了双拳。我想,此时孙总理一定在暗下决心,要完成革命吧!

  阳夏保卫战中,涌现出许多感天动地的故事。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一个小战士要牺牲自己去向敌方投手榴弹。大元帅硬是不让他去,坚决要自己去。几个士兵一起上前,坚决不让元帅冒险。小战士冲上前一把夺回手榴弹,深情地望了望战友,义无反顾地与敌人同归于尽,为战斗的胜利杀开一条血路。多么伟大的壮举!一个人宁愿牺牲自己来保全集体的事迹,是会百世流芳,千古流传的,为我们的英雄战士骄傲!为他自豪!

  同盟会惊天动地、家喻户晓的英勇故事,迫使末代皇帝溥仪在大臣袁世凯的施压下宣布退位。辛亥革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临时大总统,受人爱戴的孙中山先生也于1911年辞去职务,毅然决然、心甘情愿地让与说服清帝退位的袁世凯做民国大总统。辛亥革命结束了!

  “革命不是伤人性命,也不仅是改变百姓生活,更是改变新中国的命运。”中山总理经常这样对战士们说。我认为,革命是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是为了改变命运;革命是许多烈士用生命的代价,换取存活之人生活的美好。辛亥革命虽然没能完全使新中国诞生,但是废除了封建制和许多陋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直到现在,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仍然受到广大人民的赞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辛亥革命,打响了新中国诞生的第一枪。想想前辈们用生命换来的今天的幸福,我们祖国未来的栋梁便没有理由不刻苦读书,发奋图强,卓越发展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不仅是孙先生个人的思想理念,更是全国青少年共同奋斗的坚定决心!

观《辛亥革命》有感3

  几天前,我上网观看了《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尽管很令我震撼,但我并没有真正看懂这部影片。

  经过几天对“辛亥革命”这段历史的了解和对影片内容的琢磨,我虽没有多么伟大,多么深刻的感受,但从中懂得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二十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通过革命推翻阻碍中国发展的封建王朝清政府,结束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辛亥革命整个过程。影片生动地刻画了孙中山、黄兴、徐宗汉、秋瑾、黎元洪、袁世凯等历史人物。

  也许是我因为对段历史还不够深刻地理解吧,尽管情节十分令我震撼,可我并没有多大的感悟,但影片中的一句话让我感慨万千——“他是个无私的人!”

  “他是个无私的人!”正是因为孙中山的无私,他才能引领革命的步伐,才能拥有革命派等人的信服和支持。正是他的无私,感染了同盟会的众人,最终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100年前是这样,如今的社会上不也是一样吗?被大家信服的人,不都是无私的人吗?又有哪个吝啬小气只为自己着想的人真正能成功呢?

  往小里说,班级中那些尽职尽责,被老师称赞,让同学信服的班干部们不都是无私的人吗?他们永远在为班级着想,牺牲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往大里说,历史上各朝各代有流名千秋的官吏,哪一个不是清官?他们大都一贫如洗,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和财富都奉献给了人民。他们都是无私的人。

  也许这部影片让我得出这种结论并不是编导者拍摄影片的本意,但我相信这种感受必会让我个人受益匪浅。

观《辛亥革命》有感4

  观看主旋律影片,很多人都是抱着“数星星”的态度去的。我不敢说自己没有这样的心态,但至少我在影片中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每个人对于革命的那种坚定的信念以及他们为了各自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畏精神。

  纵观革命历史,为了战争,为了正义,为了胜利,被逼死,被迫害死,为了守口如瓶被就地杀害的英雄人物有千千万,还有那数不清的无名烈士。一次辛亥革命就能如此震撼我,更别说那8年多的抗日战争了。

  有时候我经常在想,那时候的他们胸腔内到底活跃着怎样的一颗跳动的心,何以让他们如此激情澎湃,斗志昂扬,无惧无畏。那鞭子底下抽的,枪口对准的,刀子劈下去的可是活生生的肉体啊!他们面对这疼痛,这死亡为何能如此淡然?他们都风华正茂啊!

  是信任,信念,还是信仰?我相信这是对孙中山的信任,对黄兴的信任,更是对奋战在沙场上的无数名革命人的信任;是坚定的信念让他们选择守口如瓶,选择坚持革命,选择放弃生命来扞卫自己的信仰。

  无论是当初即将要做父亲的林觉民,还是义气凛然的秋瑾,还是那长眠于黄花岗的烈士们,包括那使节之女唐曼柔都选择坚持自己的信仰,尽管他们知道前方的路到处是枪眼,是炮弹,但是他们依然义无反顾。

  我相信他们曾经一定也挣扎过,畏惧过,但是最终他们选择了前进,选择了牺牲,选择无愧于心。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对于生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做这样的选择更是无法想象的。如果此时我们身陷战乱之中,是选择保命逃避﹑舍家弃国,还是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如果此刻枪口对准着我们,是将组织的机密合盘托出,还是紧闭双唇誓死不言?我不知道,也不敢说。

  当今社会是安定的﹑和谐的,但有时候也是让人心寒的。温州动车事件,政府让人心寒;广州小悦悦事件,路人让人心寒。是国家不够强大,政府太腐败,还是很多人内心的本质已经开始被腐蚀?个人的利益真的已经超过了内心的良知了吗?100年前的他们为了国为了家可以战死在杀场,而现在呢?是可以为了尽早通车而无视鲜活的生命,还是可以眼看着车轮一次次轧过一个小生命而无动于衷?

  《辛亥革命》中,一位华侨卖了祖屋,集资给孙中山用于革命,他说:“家都没有了,还要什么祖屋!”那么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果联最基本的尊重生命﹑保护生命都做不到,那还如何发展经济,创建和谐,将如何得到人民的信任?如果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那还如何保卫国家,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安稳的立足之地?

  或许我们已经做不到像100年前的他们那样大义凛然,无私奉献。但我们依然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那份信任,依然需要为了目标勇往直前的那份坚定的信念,依然需要一个民族的伟大信仰。现在的我们已不必为了革命而牺牲自己,也不必为了革命而受皮肉之苦,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找回最初的那份斗志,那份勇敢。

观《辛亥革命》有感5

  今年暑假,我在家里看完了《辛亥革命》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里面,有许多仁人志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电影里,广州起义的时候,包括林觉民在内的七十二个人被捕。在牢狱里,清政府对他们严刑拷打,想让他们归顺清政府。可是他们死活不答应。最后,清政府把他们七十二人全部沉潭。这些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的繁华昌盛,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不是我们人人都应该有的吗?我对革命先辈们的敬佩如黄河泛滥,而波涛不绝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向革命先辈们学习。现在大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爱的淋浴下养成了很多坏习惯,如:不会分享,有好东西的时候第一时间只想到自己,而不是想到其他人。乱花钱,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买,不知道父母赚钱辛苦。懒惰,父母叫他去干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做。如果那些革命先辈还在世的话,他们一定会为我们现在的行为叹息,感到非常愤怒。

  在生活中,我们要处处为别人着想,为祖国着想。现在要刻苦、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报效祖国,来保卫祖国。

  我们现在的美丽生活,全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眼前的生活,要热爱祖国。

观《辛亥革命》有感6

  今天我们住在大房子里,吃着可口的饭菜;今天我们坐在汽车里,听着美妙的音乐;今天我们过着舒适的生活,更不用提饥饿难当。然而在100多年前,没有那些革命烈士,我们能有这样的生活吗?我们的中国能有现在这样的强盛吗?一个国家的由弱变强,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孙中山那时候要推翻帝制,建立起以民为主的社会,这个过程就叫革命。孙中山曾说过:我想要一次不流血的革命;然而也有人说:革命就要流血。

  如今我们看待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壮烈牺牲的战士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是敬畏的瞻仰还是哈哈一笑?现在的人根本不能理解那时的苦,更别说吃冰、吃雪、吃草根,就连吃不饱也已成为笑谈。有些人觉得革命很简单,想回到那个时代,然而那个时代的人们向往的何尝不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呢?革命并不好玩,革命是用烈士 的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

观《辛亥革命》有感7

  今天是10月9日,这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因为就在100年前的今天,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我们伟大祖国复兴而抛头颅,洒热血。在这个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我观赏了《辛亥革命》这部影片,心中不禁对那些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充满了敬意。

  《辛亥革命》这部影片,记录了那一段早已被世人所淡忘的历史:同盟会发起了一场为清王朝覆灭打下了坚实基础的战役——广州起义。虽然,这次起义牺牲了无数的革命战士,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场战斗还是给清政府迎头痛击,也奏响了清政府灭亡的乐章。

  在影片的开始部分,我真正地体会到了革命者的坚定信念:为了革命,献出一切。我想,也正是因为每一位革命者心中都有这样一个信念,才使得我们有了现在这个安定美好的生活环境。

  我们现在安定的生活,全都是来自于革命先烈们的付出。先烈们付出了许多:时间、精力、金钱、家庭,甚至是他们那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生命。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呢?我想,革命先辈们用他们的宝贵生命换来的,是为了后人过上美好的生活。可是现在的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事呢?社会治安不安定;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市民们随地吐痰,说脏话;社会上也没有了那种互帮互助的情景……

  请问: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谁又知道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是什么呢?难道非要再来一次那种血与火的革命,才能重新唤醒埋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那股正气呢?我想这是谁也不愿意再看到的。

  我曾经读到过一遍文章,我把它收藏在我的空间里。这篇文章记录了让我感到非常心酸的一些事情:一个富二代开车差点撞到一位年迈的老人,还对老人大骂:“老东西,挡什么挡。”那位被骂的老人低声说了一句:“年轻人,当年我开苏制T—34坦克时也没有你这么冲。”听了这句话,不知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每当我想起这句话,心中总会涌起一丝愤怒。一位革命前辈被一个堕落的富二代骂了声“老东西”,你认为一个只知道贪图享乐的富二代,有资格骂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吗?答案当然是没有资格。

  还是出自同一篇文章,一幢政府大楼造价3000万人民币,而就在距政府大楼仅8公里的一个小山村,一间用泥浆垒起的小屋,仿佛风一吹就会倒塌,就是学生们的教室,看上去令人感到心里非常难过。我倒想请问一下,为什么政府舍得花高价来建造一座只能看但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大楼呢?为什么就不肯节约出一小部分钱,为祖国的花朵建一所可以遮风挡雨的坚固校舍呢?

  所有的中国人啊,我们要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定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请不要让幸福成为你们最终“丧命”的地方!

观《辛亥革命》有感8

  今天,我看了一部对中小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辛亥革命》。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孙中山带领众多起义者,经过重重困难,最后打败清王朝建立新政权的事情。

  这里面我佩服的革命英雄非常多,如黄兴、孙中山、林觉民等。都是让人竖大拇指的英雄好汉。

  黄兴,不畏不惧,英勇果断。在打烂一根手指时,毫不犹豫的切下了自己的手指。在敌人的猛烈炮击下,英勇的带着起义军冲锋陷阵,在广州起义失败后,顽强的伏击敌人,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一切为了革命。

  孙文,能说会道,能说多种语言。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遭受别人的歧视和侮辱,但从不放弃。在四大银行面前他是英雄,他用他的真理说服了所有的人。又用自己的信念和信仰成功的评上了大总理,让王后退下了王朝,开创了新政权。

  林觉民,我觉得虽不及前两位,但还是要说说,他才是真正的临危不惧,信仰、信念。高高至上,无人能比。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清索我命,我诛大清心”。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被震撼了,感动了,在死亡面前能说这样的话,不是英雄是什么!当然他牺牲了,但是他在我心里永远活着,我相信他在全国人民心里活着!

  革命是为了给天下的孩子造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革命是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革命是让社会进步的理念从此深入人心,革命,革命——辛亥革命。

观《辛亥革命》有感9

  “革命是什么?革命是替天下人谋求永远永久的幸福,是给天下所有孩子们一个崇尚宁静温和的世界”。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这是一部关于革命重要意义的电影,本片描述了孙中山,黄兴为首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拯救中国,于1911年发动武装起义的史实。中国终于由君主制度走向咯民主制度,是一部全景展现辛亥革命的电影。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的感触很深。那催人泪下的场面,那令人悲愤的场面,那动人心弦的场面,无数的中国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看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为了利益为了富贵为了诠释,清朝的官员无不自相残杀,针锋相对。又把台湾送给了---,把香港送给了----。看到这里,我无不-----。把国家的俩大宝贵区域送给了其他国家,这个国家还完整吗?他们忍心将自己的国家就这样遭人践踏吗?大家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废除腐朽的制度,推行崭新的制度,将中国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最终是又一步步走向灭亡。1912年元旦,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孙中山正式就职中国临时大总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三民主义,民族民生民权,中国初步由黑暗走向了光明。孙中山先生当天承诺,他将亲自把临时大总统位置交给让清朝彻底灭亡的人,对此许多人表示不解,孙中山先生是个无私的领导人,他给了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中国不是个人的,是全天下人民的,需要全天下人民共同去维护。

  一路坎坷,一路悲壮,一路奋战,终于送走了磨难,迎来了和平;终于送走了黑暗,迎来了光明。

  如今,我们的中华民族早已强大起来,瞧,那火箭的发射及“神舟”飞船的突破,不都是时代进步的见证吗?毫无疑问,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状况的提高,我们中华民族逐渐走向“和平”“幸福”“富强”。然而,对那些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革命前辈们,我们将更加怀念、敬佩,对那些用革命鲜血换来的大好河山、美好环境,我们将更加珍惜;对那些展现民族不同特色的文化遗产,我们将共同保护。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是历史发展最悠久的国家。如今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国家的儿女早已作足准备,要共同歼灭企图迫害我国领土的敌人。中国早已不再是那个受人欺凌,遭人辱骂的中国了,现在的中国绝对不会屈服于任何一个国家之下。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的富强国家需要大家共同去维护,中小学生便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好习惯。对于我们来说,爱国并不需要那么轰轰烈烈,只需要努力学习,态度端正,树立积极乐观的思想,尊师守纪。强身博学,做一名优秀的学生。这些便就足够了,中学生的爱国方式,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单纯。

  清晨的一缕阳光照射在中华民族的五星红旗,旗下站的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他们更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更象征着祖国未来的希望。今天,我们虽是棵棵小草,明天,我们将成为棵棵大树,是为祖国无私奉献,遮挡风雨的大树。我相信,我们的祖国明天将更美好,同学们,让我们从小事做起,携起手来,共同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吧!

  我仿佛已看到了远方的日出和飘扬的五星红旗......

  革命是给天下所有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

观《辛亥革命》有感10

  5月1号,我和室友一起去了武汉,特意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一上午的参观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对辛亥革命有了更深的了解。

  博物馆有四层,包括地下层,分为五个展厅,从清末新政讲到临时政府的建立再到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博物馆内容很全面,有些文物是我从来没见过,有些事件也是我第一次听说,很多在历史教科书上粗线条的知识可能两三页就能讲完,可是博物馆不一样,它可以用很大一个展厅,有图有文有实物地展示,很细致,令人印象深刻。

  在我看来,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必然的。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让中华民族活在列强掠夺下,摇摇欲坠。当我走到一号展厅,看见石柱上刻的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时,我内心是一阵刺痛。《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刻得那么醒目,在谴责清政府的无能的同时更多的是警示后人勿忘国耻,发愤图强、振兴中华。一百多年年过去了,这种震撼还能在我们后人心中产生,更何况是活在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呢?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戊戌变法没有根本挽救中国被瓜分的命运,但是他们的思想却引起了社会的舆论,甚至激起了另一种更为激进的思想的产生--革命派思想,要革命,要共和,要民主、要自由。这些革命派正是辛亥革命的主力,他们在文化舆论,革命抗争中双管齐下发动一系列让清政府惶恐的活动。兴中会的成立,同盟会提出比较系统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再到“三民主义”的提出,民主共和开始迎接了希望的曙光。

  在三四号展厅,我见证了封建帝制是怎样覆灭以及武昌起义是怎样爆发。在这两个展厅,我内心是复杂的。历史虽说是历史,已经过去,可是看到那些蜡像老照片,我似乎有点感同身受。从初中教科书就学过,这些历史是如何发展,可是等真正见到实物的时候就是另一种荣辱共存的感觉了。黄兴率领的“黄花岗起义”告诉我革命烈士用献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孙中山的呕心沥血让我明白武昌起义一定能够胜利。

  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势力,使中国反动势力在政治上乱了阵脚。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也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现在的生活更加珍惜,对以前为革命而奔波的伟人们更加敬仰,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让我学习历史,了解历史。

观《辛亥革命》有感11

  一百年前的满清,是一个目光短浅,用傲慢掩饰自私落弱的虚伪官员,对外奉承,对内进行种种残酷压迫,官吏肆意搜刮民财,帝国主义在我国土地上蛮横霸道,对中国的能源,经济,文化进行侵略,水生火热的同胞们无以聊生,国将不国,又何惧牺牲!

  广大人民为了挽救清朝这一现状,发动了多次起义;一些有主见,有良知的官员也组织了改革。可这些都由于国内腐败官员,国外各国列强的阻止以失败告终。但他们并未放弃,他们压抑自己最大的能力,保护国家,推翻清朝的统治。

  时势成就英雄,总有勇士牺牲。1907年7月15日凌晨,年仅32岁的秋瑾就义,写下绝命词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拜伦歌。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慷慨赴死。临行前,她说:“我的死是为了全大清的孩子。”她希望今后的孩子能不被封建思想束缚,拥有一片自由广阔的天地;她希望,今后的中国能真正的富强起来,不用受人歧视,受人侮辱。

  《辛亥革命》以此为始拉开序幕,1911年4月27日至1912年2月12日,孙中山辞任临时大总统,围绕武昌起义的历史画卷。孙中山先生发动的革命前后有十一次,公元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赐予不仅为中国证据开创新里程碑,也替中华民族翻开新页。

  对于当时的艰苦岁月,如今的我么似乎有些生在福中不知福了。高科技,新产品,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便有不少人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荒废学业。你可知道,如今的生活是我们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那鲜红的热血换来的;你可明白,现在我们唯有努力学习,提高水平,中国才可在世界立足,不然,100年前的悲剧依然会在我们身上重演。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15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辛亥革命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辛亥革命观后感1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经过精心策划,在武昌发动起义,次日,起义军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继而控制了武汉三镇,起义取得成功,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给水深会热的中国燃起了希望,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0世纪初昏庸腐朽的的清政府丧权辱国,把中华民族推向国将不国的危险境地。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一批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不管是林觉民的《与妻书》、还是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人”、或者是邹容的《革命军》、抑或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慷慨赴死,一位位革命志士都是为了实现理想,唤起民众觉醒,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这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值得我们敬仰。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在战争硝烟已经散尽的今天,我们不应忘记是革命先烈前赴后继顽强斗争,才换来了我们和平、安宁的生活。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更应铭记先辈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磨砺自己的心志,谨记孙中山先生的教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积极进取,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辛亥革命观后感2

  一直都宅在学校,没怎么去校外看看。刚好趁这次五一小假我们几个结伴而行,来观赏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真是难得的时间,难得的景点,难得的惬意!

  我们一路拥挤,一路奔波,终于来到了首义广场的南端。眼前的这组浮雕式用铜铸的,这些革命党人手握长枪。高举旗帜,眼神坚毅而充满希望!整个浮雕寓意:走向共和。值得注意的是革命党人手中的枪,这个就是鼎鼎大名的汉阳造。接着广场中心的是大型喷泉,不过我们来的时候,只看到里面圆滑的鹅卵石。

  我们没去纪念馆,直接来到了新馆,领取了免费的门票,就直奔入口了。刚一进去,大家都连声感叹真是太豪华了。一同学说,武汉建此用了90个亿,我们不禁都张大了嘴,可见其含金量,真是不枉此行(后来回去百度了一下,发现上面说只用了三个亿)。全厅有三层,分五个展厅,加一个多功能展厅。我们这个小组商量了一下,每个人都着重写其中一个展厅的感想,我刚好分到了第三展厅。其中每个展厅都讲述了一个主题,第一部分是讲晚清中国,第二革命原起,第三武昌首义,第四创建共和,第五辛亥百年。

  ……

  参观了第一和第二展厅,我们来到了第三展厅。

  第三展厅的主题就是武昌首义,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决定吧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当时的“花园山聚会”

  1903年5月,吴禄贞邀集曹亚伯、李书城、冯特民等主要成员畅谈革命方略,宣传革命思想、派遣知识青年进入新军。武昌花园山聚会虽没有正式名称和确定的组织形式,但实际上是湖北革命团体的源头,在湖北军界、学界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辛亥革命观后感3

  这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我看到了!看到了中华儿女们的自强不息,看到了英勇奋战的精神!辛亥革命牵动着多少中华人民的心呀!我激动地说了一句:"我是中国人!"

  电影一开始是一位妇女,她戴着枷锁一步一步顺着围观观众开辟的道路走着,她步伐刚劲有力,她说:"我此蕃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球瑾始。纵使世人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蕃赴死,正因为回答革命为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创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我此蕃赴死,是为革命。死并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我不由得感动,她是多么的伟大呀!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这看似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它有那么不平凡。就在这一天,武昌城城头一声枪响,它预示着革命第一次的成功,也宣告清王朝的灭亡!武昌首义前后,无数革命烈士洒下了热血,舍生忘死的精神令我敬佩!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当年的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孙中山先生说: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改变命运,为天下人谋取幸福,是许多年轻人用生命的代价换取让他活着的人更好的活着!"

  "革命"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强大的目标,这目标,将会是你人生的"革命"!

辛亥革命观后感4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来到了那以前只在书上见过,听老师说过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绵延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我们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亲身亲身感受了那革命的气息,去与历史真正的“零”距离接触。

  还未走进博物馆,就可以看到由红色砖砌的鄂军都督府,它庄严宏伟的气势立刻吸引了每个人的目光,在解说员的陪同下,我们先后参观了传达员室,外交部,都督会客与会议室,黎元洪起居室等十余间古色古香的房屋,然后就去参观辛亥革命的壁画,在墙壁四周都陈列有关辛亥革命的画,同学们在仔细看着,想象着,解说员了也就一旁不停地叙说着,不仅如此,我们还见到了先烈们的部分遗物与手迹,还有战斗时的血衣,大炮,刀等战斗工具。最后,在孙中山的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则昌,逆之则亡”。结束了参观,每个人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而博物馆的一切却永驻每个人心中。

  历史,那是属于过去的东西,当然我们不能忘记,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但未来与现在相比之下却更加重要。未来,是属于当代大学生的,未来的历史的乐章由我们去谱写,如何才能写好呢?那就是我们现在应努力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做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

  未来是美好的,是更加辉煌灿烂的。为了自己、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起,从此时起把握机遇,创造辉煌,明天一定是我们的!

辛亥革命观后感5

  这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我看到了!看到了中华儿女们的自强不息,看到了英勇奋战的.精神!辛亥革命牵动着多少中华人民的心呀!我激动地说了一句:"我是中国人!"电影一开始是一位妇女,她戴着枷锁一步一步顺着围观观众开辟的道路走着,她步伐刚劲有力,她说:"我此蕃赴死,是为革命。

  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球瑾始。纵使世人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蕃赴死,正因为回答革命为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创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我此蕃赴死,是为革命。死并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我不由得感动,她是多么的伟大呀!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这看似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它有那么不平凡。就在这一天,武昌城城头一声枪响,它预示着革命第一次的成功,也宣告清王朝的灭亡!武昌首义前后,无数革命烈士洒下了热血,舍生忘死的精神令我敬佩!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当年的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孙中山先生说: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改变命运,为天下人谋取幸福,是许多年轻人用生命的代价换取让他活着的人更好的活着!""革命"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强大的目标,这目标,将会是你人生的"革命"!

辛亥革命观后感6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经过精心策划,在武昌发动起义,次日,起义军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继而控制了武汉三镇,起义取得成功,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立了中华民国,给水深会热的中国燃起了期望,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0世纪初昏庸腐朽的的清政府丧权辱国,把中华民族推向国将不国的危险境地。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一批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不管是林觉民的《与妻书》、还是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人”、或者是邹容的《革命军》、抑或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慷慨赴死,一位位革命志士都是为了实现梦想,唤起民众觉醒,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不惜牺牲自我的生命,他们这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值得我们敬仰。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在战争硝烟已经散尽的今日,我们不应忘记是革命先烈前赴后继顽强斗争,才换来了我们和平、安宁的生活。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更应铭记先辈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磨砺自我的心志,谨记孙中山先生的教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进取进取,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我的一份贡献。

辛亥革命观后感7

  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在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背景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通过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

  1895到1910年,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秋瑾、徐锡麟等一批革命党先驱先后牺牲,革命陷入低潮。1910年底,孙中山先生组织力量在广州发动起义。广州之战终因革命党人寡不敌众而告负,林觉民等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的革命骨干壮烈牺牲。徐宗瀚等人冒死收葬了72具烈士遗体,葬于广州城外的黄花岗。看到这一幕,我的心被革命者那为了民族前途,国家命运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情操所征服了。我们的民族有这样伟大、这样无私的人,又怎能没有灿烂的明天,光明的未来?接下来,清廷在四川又一次丧权辱国的行为,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湖北新军被紧急抽调前去镇压。与此同时,湖广总督瑞?开始对革命党人逐一捕杀,革命形势十分危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愤然打响了革命第一枪。经过一夜激战,武昌起义的革命军攻占了总督府,武昌起义成功。孙中山派黄兴和徐宗汉赶到武昌战场,大大振奋了革命军士气。

  风雨飘渺的清廷只好请袁世凯出山,率北洋军镇压革命。革命的危急关头,孙中山奔赴海外,力排众议,最终说服西方列国财团,不再借贷款支持清廷。接下来的阳夏保卫战打得异常惨烈,黄兴和黎元洪艰难支撑。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夹击下,黄兴毅然决定率部撤往长江下游,集聚力量,以图大业。长江战舰在行进中,传来了多省宣布独立的消息,黄兴等人备受鼓舞。

辛亥革命观后感8

  遍地尸骨。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革命者被捆绑着,脖子后面插着枪毙的牌子,跪在地下,影片交替的画面呈现在我的眼前。把我带回1911年——辛亥年。革命党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危险,凭着坚毅不屈的精神,同残害民众的敌人相搏斗,遭受的挫折不止一次,牺牲的惨状令人痛惜,这就是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领导下,黄兴指挥围攻两广总督的战役。英雄们为了正义的事业,为了划时代的民主共和国的理想,他们迈出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步。七年以后,埋在迷乱的烟雾和杂乱的草丛中的尸体才得以安息。

  七十二烈士的浩然正气,使全国长期受压抑的人心也因此大大的振奋起来。人们对清政府的侵略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汹涌的洪水冲击山沟一样,气势浩大,不可阻挡。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在武昌举行了大革命。熊秉坤放了第一枪,这次起义成功了。它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它永远载入历史,永垂不朽!

  在孙中山的积极领导下,全国各地革命军的斗争下,革命形势风起云涌,迫使清政府退位。民主共和国执政,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孙中山先生,你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你把劳苦大众的心装进你心里,你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你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你把你的生命归还世界。你在我心中,我要致敬你,辛亥革命的领袖——民主革命的国父。

辛亥革命观后感9

  在没有看《辛亥革命》电影之前,我对辛亥革命这段历史是陌生的。这个国庆节,学校发了《辛亥革命》的电影票,心想:去看吧,约几个同学一块儿看多有意思啊,便决定去看看这部电影。

  买了爆米花,走进电影院,找了最靠荧幕的位置,漫不经心的坐了下来,一点都没有期盼的感觉,纯属的只为了看看里面的大牌演员而已。然而当耳边响起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呐喊声,屏幕上是战士们冲进杀敌的场景,那场景让我看得十分痛心,同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弄的头破血流,你死我活呢?还不是帝王专制下,朝廷腐败,清政府的无能,唯帝国主义之命是从,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皇朝为了得到四国银行的资助,不惜出卖天朝的铁路,更激起人民的不满,我想我要是穿越到那时也会愤起反抗的。

  黄岗起义、武昌起义……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冲锋陷阵,奉献出了自我宝贵的生命。无数革命先驱们历经了多少次的血战,最后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换来了崭新的制度——共和体制。

  想着我们此刻幸福的生活,若不是那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那么这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的呢?会有我们新中国吗?

  辛亥革命,一段值得我们铭记的历史。国庆节的上空飘扬着红旗,那是革命的红旗,。我们缅怀辛亥革命伟大历程之时,要学习那些牺牲的战士们不畏艰难的英勇气概,学习孙中山、黄兴等革命者的革命风范和革命精神,脚踏实际地好好学习,让祖国更完美,更富强!

辛亥革命观后感10

  在浦东聋协的安排下,我们潍坊街道聋协的数十位聋友在浦东图书馆观看了无障碍电影《辛亥革命》,我们再次了解了这场具有伟大意义的大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所画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很好地描述了当年动荡的历史。辛亥革命发生在晚清政府日益腐朽,资产阶级萌芽与日益加深帝国主义侵略共存的时代,电影把革命产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及革命的意义做了生动细致的阐述。电影从1907年秋瑾就义为起点,以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广州黄花岗起义;孙中山在海外游说募捐;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首先爆发武昌起义;晚清政府内忧外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窃取革命果实等主线、战争、情感、事件一一俱全,让人有梦回过去的感觉,有不乏感人至深之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

  看完《辛亥革命》,我们倍受鼓舞,深知要不断磨砺自己的心志,懂得要配合潍坊聋协组织,精诚团结的真谛,要富有辛亥革命推陈出新的胆识,学会创新,努力前进,把潍坊聋协工作做得更精,更细,更好。回首过去,放眼未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铭记那些革命先驱。我坚信,辛亥革命的精神和历史使命将无止境的延续下去,并默默地指导我们一直前进。

辛亥革命观后感11

  作为中国人,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这个日子。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辛亥革命,这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一举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因此,我观看了电影《辛亥革命》,对辛亥革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电影主要讲述了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在武昌,革命党人名单泄露,形势十分危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愤然打响了革命第一枪。武昌起义成功,举国震惊,消息传到美国,孙中山和同盟会成员欢欣鼓舞。立即派黄兴和徐宗汉赶到武昌战场,大大振奋了革命军士气。经过多方努力,南北代表双方达成共识,支持建立共和政体。经过十八省代表的公开民主选举,孙中山被推选为首任大总统。孙中山表示,只要袁世凯敦促清帝退位,他即可让位,由逼退清让位的人,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辛亥革命在多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社会上,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人权贵;在思想上,它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结束了两千八百年的封建统治;开创了亚洲第一个共和体制;写下了人类社会民主主义的新篇章!更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理: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顺其者昌,逆其者亡。中国的未来,充满着革命的因素和希望。我做为一名小学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回报养育我们的祖国!

辛亥革命观后感12

  片场的灯已重新开启,电影《辛亥革命》已经播映结束了,但那滚滚的硝烟,那慷慨激昂的话语,却仍萦绕在我的心头。

  难忘剧中孙中山先生说的那一句“前线赴死易,唤醒生者难”,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怎样的无奈啊!流血牺牲又有何妨,又有何惧,但怕只怕这些也只是徒劳无功而已。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可牺牲却总要有价值,要达到一定的目的。但那时的中国早已腐败不堪,清廷因循守旧,粉饰虚张;人民愚昧盲从,苟且偷生。这样的国家,是一定要有人来改造了!

  战场上,血流成河,硝烟弥漫,无数人穿梭在枪林弹雨中,他们无怨,亦无悔,他们只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人民的清醒,换来国家的富强!就像宋庆龄所说的那样,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可论文之家网已经沉睡太久了,现在是该醒过来了,是该重头收拾旧山河了!那种不齿于列邦,被轻于异族,任人宰割的时代终于要结束了!于是,辛亥革命便拉开了序幕。

  战争的硝烟已然四处蔓延开来,无数的人倒在血泊中,他们倒下了,但在他们身后,又站起来了无数人,又有无数人前仆后继。他们有的家境殷实,有的新婚燕尔,有的即为人父,但面对肩上的责任,他们毅然抛家弃子,勇于挑起!

  但让他们如此舍小家,顾大家,除了责任,还有信仰!

  信仰让他们舍生忘死,信仰让他们不顾一切,信仰让他们无所畏惧,信仰让他们勇往直前!

  这,便是信仰!

辛亥革命观后感1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题记。

  一百年前的满清,是一个目光短浅,用傲慢掩饰自私落弱的虚伪官员,对外奉承,对内进行种种残酷压迫,官吏肆意搜刮民财,帝国主义在我国土地上蛮横霸道,对中国的能源,经济,文化进行侵略,水生火热的同胞们无以聊生,国将不国,又何惧牺牲!

  广大人民为了挽救清朝这一现状,发动了多次起义;一些有主见,有良知的官员也组织了改革。可这些都由于国内官员,国外各国列强的阻止以失败告终。但他们并未放弃,他们压抑自己最大的能力,保护国家,推翻清朝的统治。

  《辛亥革命》以此为始拉开序幕,1911年4月27日至1912年2月12日,孙中山辞任临时大总统,围绕武昌起义的历史画卷。孙中山先生发动的革命前后有十一次,公元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赐予不仅为中国证据开创新里程碑,也替中华民族翻开新页。

  对于当时的艰苦岁月,如今的我么似乎有些生在福中不知福了。高科技,新产品,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便有不少人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荒废学业。你可知道,如今的生活是我们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那鲜红的热血换来的;你可明白,现在我们唯有努力学习,提高水平,中国才可在世界立足,不然,100年前的悲剧依然会在我们身上重演。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辛亥革命观后感14

  这部片子比《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好看。好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在于《辛亥革命》不用忙着数明星了。比起《建国》和《建党》来,这根本就不叫群星灿烂,观众不再专注于谁演了这部片子,不用数明星了反而有利于专心咀嚼影片的情节和每一个镜头,于是感觉《辛亥革命》没有《建国》《建党》那样拥挤不堪满满当当。如果说《建党》《建国》像纪录片,而《辛亥革命》则更有故事性和人物性格冲突,更像故事片。

  其次,《辛亥革命》也面临着繁复的历史事件的表述问题,但《辛亥革命》比较恰当地对林觉民和黄兴感情世界做了特写,虽有刻意之处,但却很感人,更加衬托出了革命的残酷和革命党人的救国救民的牺牲精神。尤其是林觉民就义时的大义凛然和那封感人肺腑的《与妻书》:"我们有幸结为夫妻,可又如此不幸生不逢时。我不忍独善其身,能够为国捐躯,百死不辞。我再也见不到你了,如果你不能忘掉我,就到梦里来寻我吧。"历史细节得到很好的还原,栩栩如生,有催泪效果,这确实是个妙笔。革命和进程是《辛亥革命》的一条主线,但同时还有黄兴和徐宗汉的情感发展这条线贯穿,所以感觉上《辛亥革命》要好看些。

  这部电影同时帮我们普及了历史知识,此外可以看到影片中很多可能与他同龄的革命先烈在年轻的时候有怎样的思想,怎样的革命精神,如何勇往直前、百折不挠。那时候的年轻人在清王朝行将就末的时候,他们具有的那种高瞻远瞩的情怀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

辛亥革命观后感15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辛亥革命这部片子,为什么要去看呢?原因我自己也不是特别清楚,可能是因为对于一百年前的那场伟大革命的崇敬,或者是对于孙中山先生的崇敬,或许也是冲着成龙的面子,反正就是去看了,看完觉得还真的不错。

  或许这真的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但我个人认为,只要电影还原的是历史事实,是不是主旋律电影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历史的真相。我们的话题必须还要回到100年前的这场革命,之所以是革命,的确是因为革命党人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革了清政府的命。事实上,我相信很多人对于历史上的辛亥革命的了解只来源于当年上学时候所学的那一点,对于这场革命的细节、前因后果知之甚少,这个包括我在内!但是《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很好地描述了当年革命时的前因后果已经革命的精神,主要是孙中山先生的那种精神,而且影片将辛亥革命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都给了很详细的描述,像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孙中山回国、孙中山就任总统、袁世凯逼清王朝退位到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至少很好地解释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以及他为什么要辞去总统的职位,其实,在那个时代,孙中山先生也有很多的无奈。

  有很多人看到这种革命电影都会首先以意识形态去评判电影,但我必须要说的是,《辛亥革命》整体上来看基本上与意识形态无关,而且整部电影和我们现在的党和政府基本没有任何关系(除了最后出的字幕部分),只是还原历史的真相,基本上十分靠谱,没有吹嘘,没有功过是非,没有对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批判,有的只是孙中山先生在革命过程中的无奈,所以我们不应该用意识形态的眼光去看待这部电影,而且其中所展示的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也同样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

辛亥革命时期的褚辅成

先祖父褚辅成(慧僧)先生是浙江辛亥革命的元勋之一,以后又为反对袁世凯等北洋军阀,为夺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争取实现国共两党的合作,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不愧是一位爱国的政治活动家。   

  褚辅成生于1873年5月27日。22岁进秀水县县学(秀才)。当时嘉兴、秀水为两县,后合并为嘉兴县。中日甲午战争后,他深受康有为等“公车上书”鼓吹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目睹清政府腐败颟顸已无可救药,乃无意仕途,决心从事反清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1904年,褚辅成去日本,入东洋大学高等警政科,后转入法政大学。他与留日学生中的反清分子密切往来,十分投契,尤其同孙中山先生深相结纳。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在东京创立同盟会,褚辅成为宣誓入盟人之一。

参与发动浙江辛亥革命   

  浙江辛亥革命的早期成员,主要是浙东各地的会党与学界的有识之士。1904年前,各地会党及反清志士的活动并无统一之组织。如徐锡麟、竺绍康、王金发在绍兴、嵊县一带活动;陶成章在金华、处州一带活动;敖嘉熊在嘉兴联络’—些会党人士;龚味生(宝铨)在日本东京筹划暗杀活动,等等,互不相属。1904年冬,龚味生回国至上海,与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推举蔡元培(清翰林,时任中国教育会会长)为会长。1906年,蔡元培到北京谋求去欧洲游学,光复会活动主要由徐锡麟领导(后期的光复会于1910年在东京推举章太炎为会长,陶成章为副会长)。同盟会成立后,光复会首脑蔡元培、章太炎、陶成章、龚味生等均加入同盟会;兹后大部分光复会成员亦均入同盟会。   

  褚辅成于加入同盟会的当年(1905年)即奉命回国推动革命,担任同盟会浙江支:部长,往来各地,结交各方志士,积极筹备布置。秋瑾亦于1 905年在日本东京加入同盟会,1906年初回国,旧历二月到嘉兴,经褚辅成介绍,在南浔镇(属嘉兴县辖)浔溪女学堂任教习。不久,秋瑾去上海办报。   

  浙江革命活动的主要据点,除徐锡麟等1905年在绍兴创办的大通学堂外,尚有数处。一是敖嘉熊在嘉兴设立的温台处会馆,主要接待浙东各地的会党首领(敖于1908年被清廷暗杀)。一是杭州西湖白云庵,是光复会、同盟会革命党人经常密聚之地。再就是褚辅成、陶成章等在上海五马路口开设的天保(一说天堡)客栈,是革命党人住宿和联络的处所。褚辅成 1905年在嘉兴南湖之滨创办南湖学堂,一方面是为了启发民智,一方面也是为了便于掩护革命活动。不少革命志士曾在此地借视学为名进行筹划磋商,秋瑾曾来此活动并住宿。还有浙江陆军学堂也是通信联络机关之一。   

  秋瑾于1907年初接替徐锡麟主持大通学堂;姚勇忱为学堂总理,相与协助。光复会曾制订1907年皖浙同时武装起义的计划,以安庆为重点(由徐锡麟主持),绍兴(由秋瑾主持)以及金华、处州等地同时发动,分道取江、浙、皖三省要地。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如期在安庆刺死安徽巡抚恩铭,但联络新军的工作未妥,起义失败。绍兴方面则发生了事前泄密。徐、秋二烈士先后牺牲,浙江革命遭受挫折。次年,安徽新军中的革命党人熊成基(系陈独秀等发起的“岳王会”成员)继起发动新军起义,再次失败。   

  1908年2月,褚辅成至杭州参加秘密安葬秋瑾,乘机与前来送葬之浙江同志聚商革命策略,议定此后革命运动宜注全力于军队方面,相机策动新军反正。这是浙江反清革命的重要转折。   

  浙江辛亥革命另一位重要策划人物是陈其美(英士)。陈是浙江湖州人,常住上海。他于 1906年赴日,加入同盟会。1908年回国,往返上海与浙江等地联络党人。杭州西湖白云庵成为沪浙两地党人的主要会商机关。据老人回忆,去该处最多的,上海方面有陈其美、戴传贤、黄郛(三人均系浙江人);浙江方面有顾乃斌、褚辅成、童保暄。这一年(1908年)冬,光绪、慈禧接踵而亡。浙江革命党人以为时机已到,拟在上海召集浙江各府属代表商议起事。其中,褚辅成、蒋志新为嘉属代表;陈其美、姚勇忱、杨谱笙为湖属代表。会场即在天保客栈。因叛徒刘师培向两江总督端方告密,会议未能开成。金华代表张恭(龙华会首领)被租界包打听头子黄金荣捕去,褚辅成与周淡游改装易服逃脱。   

  1909年,清廷于各省设咨议局,褚辅成当选为浙江咨议局议员,后又当选为资政院议员。褚辅成利用这一机构开展反清活动,副议长陈时夏、沈钧儒均参加了辛亥革命活动。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10月12日,陈其美来杭州,谓武汉已有密电到沪,促各省响应。次日,陈其美约集顾乃斌、褚辅成、吕公望、朱瑞、黄元秀、吴思豫、俞炜、童保暄、傅孟等,在西湖白云庵密商。月底又在城隍山密议一次。为革命之顺利进行,褚辅成由朱瑞介绍,加入了光复会。l0月下旬,陈其美派黄郛、蒋介石来杭催促。浙江方面公推褚辅成去上海商请陈其美筹发军火、印信及经费,陈其美嘱其先回主持筹备事宜;所需各物后均由陈其美遣人分批送来,由褚辅成接收。浙江革命党人会商决定11月5日发难,政治方面由褚辅成以及陈时夏、沈钧儒等负责,仿上海做法成立“机关部”,褚任机关部长(上海由陈其美任机关部长);军事方面由童保暄、朱瑞、周承荧、顾乃斌等负责。   

  11月3日夜,上海已光复,浙江遂决定提前于4日夜行动。一路由顾乃斌、吴思豫与敢死队蒋介石等,率众进城直扑巡抚衙门;一路由朱瑞、俞炜与敢死队王金发等进攻军械局;两标军队在城站会合后,包围驻防旗营,5日晚攻下旗营。   

  1911年11月5日,杭州光复,成立浙江军政府,汤寿潜(在浙江保路运动中有声望,曾任浙江咨议局议长)被推为都督。都督以下,设立政事与军事两部:褚辅成任政事部部长,总揽民政、财政、交通、外交、教育、实业各部门;军事部由周承菼任浙江军总司令。沈钧儒时任警察局长(后任教育司长,1912年由褚辅成、顾乃斌介绍,加入同盟会)。马叙伦任都督府秘书。不久,成立浙江临时参议会,陶成章任议长。   

  革命政权创立,百废待兴。褚辅成在任期间,事务繁剧。省政权对清朝官吏“任其远逸,并不穷追暗缉”。巡抚增韫无大恶迹,予以“押解资送北返”(由陶成章带往卜海,准予自由)。惟旗营协领贵林,初顽抗不从,后假意投降,仍隐匿2000多枝枪及部分弹药。褚辅成与陶成章得知后,褚下令缚贵林,面责其违约,当即会审处决。   

  1912年1月,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成立民国临时政府,汤寿潜任交通总长,蒋伯器(尊簋)继任浙江都督,褚辅成改任民政长。1912年8月,都督换了朱瑞。不久,褚辅成即被免职。免职的背景,一是褚辅成急于办省议会,在中央政府尚无统一规定前,即自定省议会法及选举法;二是褚厉行禁止鸦片贸易,触犯英帝国利益,引起外交交涉。据史料:“先生制定禁烟办法,彻底实施,勒令全省土膏店,一律停闭;由沪运往赣、皖之烟土经过浙境,亦予扣留。于是英国驻杭总领事向军政府提出抗议,先生严词拒绝。最后一次,英方竟出恫吓之言,先生答称:英舰虽开入钱塘江,浙江禁烟决心,决不动摇。从此一般土商,不敢再借外力破坏禁烟,断绝死灰复燃之念。禁运禁售政策,获以完成,其后各省虽施行官膏办法,而浙省终未开禁。”北京政府外交部同浙省都督间往来电文,对褚辅成皆有责备之意。
  在清末,忘记是那一年,在杭州某小酒馆,第一次晤见褚慧老。他那时任谘议局议员,席上所谈,是谘议局的议案。不过我知道慧老是革命党。当时并没有谈什么。在我心目中,慧老是一个极有作为之人而已。

  到了辛亥秋季,杭州光复,我在沪军都督府,常有事到杭接洽。那时慧老任浙江军政府民政长,因此相熟。浙江当时革命有同盟会与光复会,共同努力。同盟会,大家都知道孙中山先生领导。光复会,是浙江陶焕卿(名成章)先生一手组织。浙江革命志士加入者极多。安庆发难的徐锡麟烈士,文学倡导革命的章太炎大师,据闻都曾加入光复会。光复前,两个会协力革命。光复后,政策上、人事上,不免渐见分歧。慧老两会都加入,与两会会友肝胆相照,感情均极好。他公正的精神,和平的态度,消弭了许多无形轧轹。这是功在革命,而人们所忽略的。

  我记起一件事:杭州光复,不多几日,军队中有一部分,不知为何事,忽然闹起来,直闯都督府。慧老同高子白先生(当时财政司长)出来劝谕。军队突然开枪,子弹横飞,壁瓦有声,员役惊惧蜷伏。慧老不动声色,上前说明是非利害,卒以平静无事。其镇定应变,固不可及。亦由其平日信谊服人,故能片语定变。

  我与慧老晤面最多之时,是民元第一届国会选举,民二在北平开会期间。当时我年少气盛,总说辛亥革命并未彻底,必须再来一次武力革命。慧老则主张由国会做工夫,进行法治。我们议论,不尽从同。然我对于慧老之赤心谋国,及涵盖一切的大度十分赞佩。那时慧老已辞去政务,专意办党。(时同盟会初改国民党)我们同当选众议院议员。众院开会第一炮,是选举议长。国民党是多数,论理属于国民党无疑。然而袁世凯阴谋操纵,定要有利于他的少数党中人来做议长。我记得众院选议长,用无记名投票与记名投票的争持,辩论了三天,不得解决。结果,少数党因后盾占了胜。慧老那时在议会中,联络疏解,坐了洋车,日夕奔走,真是心力交瘁。后来,终被袁世凯非法拘捕,送安庆监禁。袁死后,才得自由。总算没有被暗杀,没有被殴辱,袁世凯还做得漂亮。

  第一届国会解散了恢复,恢复了又解散。其间在广州开了四五年非常国会。反北洋军阀,反贿选,慧老是无役不与。一秉他公正的精神,和平的态度,赤心谋国的忠诚。同党尊之,友党爱之,敌党亦谅之。我在民四,辞去众议院议员,与慧老稍疏了。

  九一八之后,慧老在上海,发起东北义勇军后援会,我亦加入。募捐接济义勇军,倡导抗日。我们又常常见面。义勇军失败了。自然,我们的会亦没有什么结果。不过总是一个抗日的□因。

  慧老在辛亥革命以后,大部分精力用在国会,想从国会进行法治。到老,没有如其所愿。晚年颇有悔意,见于他的自寿诗中。中国前途无论如何,总要走上民主的路。民主是离不了议会。(不管名称叫什么)慧老那种公正的精神,和平的态度,赤心谋国的忠诚,是民主政治家所必须具备的。慧老足称为民主政治家的模范。我尤其佩服的,是慧老一生,从来不争权位。他在国会时,几次三番,有人请他,推举他做总长,他总推让别人,不肯担任。一面开民主作风,一面保有我国士君子恬退的美德。这是政治家应有的风度,尤其是我国过渡时期的政治家所必须的风度。慧老光风霁月的胸襟,峙岳寒松的节操,在当代名人中,我见亦罕。

  慧老后来在参政会,言论丰采仍旧与在国会时一样。他主张坚决抗日,一致对外。他是极度的爱国者,极度的爱国民党。胜利后,在上海,我们又时常晤面。他语不及私,殷忧切虑,无非为国,为党,为地方公益。假使政治清明,全国团结,努力建设。我想慧老心胸会宽畅些,精神会健胜些,年寿亦会延长些。然而慧老竟撒手万缘而去了。革命老友,又弱一个。皤皤元老,此后不能再见闻其言论丰采。追念前尘,使我徬徨得心里说不出是悲是愁是忧思是痛苦的境界。亦许慧老去世,不再见世上屠杀饥荒乱离奔走的惨况,还是幸福。慧老,长眠吧,舍弃此残酷悲惨的世界吧!民国卅七年四月八日
褚辅成和南湖学堂

清宣统三年旧历九月十三日夜,杭州省城光复前一日,这一年是辛亥年。

南湖学堂,嘉兴南门外,夜色正深,空气中似乎尚留桂花的香味。

九位嘉兴民国义士正在此筹划翌日省城光复本地的发难部署。

“钱大忠、计宗型、戚思周、唐稚轩、徐忍如、张仲箎、汪石礽(嘉兴府署司库)、董耀庭、陈家玉(董、陈皆水营统带)等九人,密集南湖学堂大礼堂后进之课堂,为翌日晌应之一切决议,策划部署。”(《南园系年杂记》 庄一拂 《褚辅成先生年谱》),第二日,他们派计宗型去杭会褚辅成。

此时褚辅成身在杭城。这位德高望重的绅士,当时正是以同盟会在浙江的支部长身份参与浙江光复工作。据参加辛亥革命嘉兴光复的马济生回忆,嘉兴的光复工作,由褚辅成、龚未生在省联系。当年,褚辅成在赴沪接洽发难事宜,返途路上在嘉兴逗留,他嘱咐诸位同志密切注意时局,随时准备策应沪、杭起义。

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来看,甲午战争之后,十几年来社会精英对新中国的渴望,革命能量日逐增加,他们愿意去干一些“掉脑袋”的事情。迟早有一天,一场大规模起义将在中国发生。到了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火光冲天,一场兵变,此为武昌起义。

形势犹如拉满的弓弦,一切箭在弦上。时间开始了。

而辛亥革命前一二年,清政府在嘉兴的统治已没落腐朽。那些作为舆论领袖的士绅士们,已经拒绝合作,转而加入了革命党阵营。

嘉兴光复那天,全城户户白旗。“清知府杨次典闻耗,先时微服轻舟,率少数护勇,避难于南湖野猫洞。一面邀由当地士绅汪石礽往商先生于南湖学堂,题以镇压部属,静候革命军入城接收,保其安全。”(《嘉兴历代人物志<钱大忠> 庄一拂 《褚辅成先生年谱》)

这南湖学堂,正是1905年从日本归来的褚辅成所建。据庄一拂回忆,“南湖滩之太平道院,门对南湖鹤渚(放鹤洲),修竹甚茂。清光绪三十一年褚辅成兴办学堂,启发民智,即以该道院改建南湖学堂,并拆移宝莲庵两椽以充实之”。

学校的经费是褚辅成四处筹措,不足之数都由他自己筹垫。

办教育,是褚辅成启发民智之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便于掩护革命活动。

开办南湖学堂后一年,褚辅成又在梅湾街协助王琬青女士创立开明女校,开禾城女学先河。他又执教于嘉兴中学,后来此地也成为嘉兴革命党人的基地。

浙江革命势力酝酿已久。辛亥光复前夕,革命党假言视学,屡屡密会于南湖学堂。

地方志记载中,1907年秋瑾两次至嘉兴会面褚辅成,即于水渚上谈事,晚入住南湖学堂。在秋瑾遇害后,褚辅成作为同盟会浙江分会实际主持人,南湖学堂更是成为褚辅成援引同志,酝酿反清起事的秘密联络点。

庄一拂在《褚辅成先生年谱》感叹:知吾嘉兴为浙江革命之根本发样地。舍具有历史性之南湖学堂外,其谁属哉?

王天松对记者如此感慨:“人们只知有绍兴的大通学堂,杭州的白云庵,而很少有人知道嘉兴的南湖学堂,更不清楚南湖学堂的历史地位。”

兴办教育的褚辅成在当时的嘉兴颇有影响力。在武昌起义一月前,秋,嘉兴大水,褚辅成与沈曾植等筹办赈务。这之外,他禁烟,抵制美货运动,后被推为嘉兴商会会长…… 这些,都为他在辛亥革命的号召力做了极好的注脚。
在清末,忘记是那一年,在杭州某小酒馆,第一次晤见褚慧老。他那时任谘议局议员,席上所谈,是谘议局的议案。不过我知道慧老是革命党。当时并没有谈什么。在我心目中,慧老是一个极有作为之人而已。

到了辛亥秋季,杭州光复,我在沪军都督府,常有事到杭接洽。那时慧老任浙江军政府民政长,因此相熟。浙江当时革命有同盟会与光复会,共同努力。同盟会,大家都知道孙中山先生领导。光复会,是浙江陶焕卿(名成章)先生一手组织。浙江革命志士加入者极多。安庆发难的徐锡麟烈士,文学倡导革命的章太炎大师,据闻都曾加入光复会。光复前,两个会协力革命。光复后,政策上、人事上,不免渐见分歧。慧老两会都加入,与两会会友肝胆相照,感情均极好。他公正的精神,和平的态度,消弭了许多无形轧轹。这是功在革命,而人们所忽略的。

我记起一件事:杭州光复,不多几日,军队中有一部分,不知为何事,忽然闹起来,直闯都督府。慧老同高子白先生(当时财政司长)出来劝谕。军队突然开枪,子弹横飞,壁瓦有声,员役惊惧蜷伏。慧老不动声色,上前说明是非利害,卒以平静无事。其镇定应变,固不可及。亦由其平日信谊服人,故能片语定变。

我与慧老晤面最多之时,是民元第一届国会选举,民二在北平开会期间。当时我年少气盛,总说辛亥革命并未彻底,必须再来一次武力革命。慧老则主张由国会做工夫,进行法治。我们议论,不尽从同。然我对于慧老之赤心谋国,及涵盖一切的大度十分赞佩。那时慧老已辞去政务,专意办党。(时同盟会初改国民党)我们同当选众议院议员。众院开会第一炮,是选举议长。国民党是多数,论理属于国民党无疑。然而袁世凯阴谋操纵,定要有利于他的少数党中人来做议长。我记得众院选议长,用无记名投票与记名投票的争持,辩论了三天,不得解决。结果,少数党因后盾占了胜。慧老那时在议会中,联络疏解,坐了洋车,日夕奔走,真是心力交瘁。后来,终被袁世凯非法拘捕,送安庆监禁。袁死后,才得自由。总算没有被暗杀,没有被殴辱,袁世凯还做得漂亮。

第一届国会解散了恢复,恢复了又解散。其间在广州开了四五年非常国会。反北洋军阀,反贿选,慧老是无役不与。一秉他公正的精神,和平的态度,赤心谋国的忠诚。同党尊之,友党爱之,敌党亦谅之。我在民四,辞去众议院议员,与慧老稍疏了。

九一八之后,慧老在上海,发起东北义勇军后援会,我亦加入。募捐接济义勇军,倡导抗日。我们又常常见面。义勇军失败了。自然,我们的会亦没有什么结果。不过总是一个抗日的□因。

慧老在辛亥革命以后,大部分精力用在国会,想从国会进行法治。到老,没有如其所愿。晚年颇有悔意,见于他的自寿诗中。中国前途无论如何,总要走上民主的路。民主是离不了议会。(不管名称叫什么)慧老那种公正的精神,和平的态度,赤心谋国的忠诚,是民主政治家所必须具备的。慧老足称为民主政治家的模范。我尤其佩服的,是慧老一生,从来不争权位。他在国会时,几次三番,有人请他,推举他做总长,他总推让别人,不肯担任。一面开民主作风,一面保有我国士君子恬退的美德。这是政治家应有的风度,尤其是我国过渡时期的政治家所必须的风度。慧老光风霁月的胸襟,峙岳寒松的节操,在当代名人中,我见亦罕。

慧老后来在参政会,言论丰采仍旧与在国会时一样。他主张坚决抗日,一致对外。他是极度的爱国者,极度的爱国民党。胜利后,在上海,我们又时常晤面。他语不及私,殷忧切虑,无非为国,为党,为地方公益。假使政治清明,全国团结,努力建设。我想慧老心胸会宽畅些,精神会健胜些,年寿亦会延长些。然而慧老竟撒手万缘而去了。革命老友,又弱一个。皤皤元老,此后不能再见闻其言论丰采。追念前尘,使我徬徨得心里说不出是悲是愁是忧思是痛苦的境界。亦许慧老去世,不再见世上屠杀饥荒乱离奔走的惨况,还是幸福。慧老,长眠吧,舍弃此残酷悲惨的世界吧!民国卅七年四月八日
本文标题: 辛亥革命的主导者大部分自幼家境殷实,为什么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推翻清朝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0970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到当前的“传统道德热”现象刘秀军事能力有没有被低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