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给崇祯皇帝入的殓

发布时间: 2023-04-06 01:01:1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2

崇祯死后是谁把他葬到陵墓的呢?导读:明朝的皇陵只有崇祯皇帝的思陵是个例外,因为作为明朝的末代皇帝没有人给他大费周章修建帝陵。在朱...

是谁给崇祯皇帝入的殓

崇祯死后是谁把他葬到陵墓的呢?

导读:明朝的皇陵只有崇祯皇帝的思陵是个例外,因为作为明朝的末代皇帝没有人给他大费周章修建帝陵。在朱由检在煤山上吊自杀后,先是李自成给他草草的收敛起来葬入田贵妃的墓中,所以说思陵是由贵妃陵寝升级到帝陵的。到清朝入关后为笼络汉族人心才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帝陵改葬和地上陵墓建筑,这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思陵样子。

历史背景: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末年,内忧外患国家已经日暮西山。国内的农民起义军如火如荼,关外的后金政权咄咄逼人。当李自成的起义军兵临城下的时候,绝望的朱由检上吊自杀,死时披发跣足留书写:朕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联尸,勿伤百姓一人。大明王朝轰然倒塌。

崇祯皇帝的安葬

当李自成攻破京城城,野心勃勃的攻入紫禁城打算俘虏崇祯皇帝然后搞个改朝换代的仪式好显得大顺顺理成章的继承大明。但是始终没有找到崇祯,于是李自成发布明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因为这个和朱棣和建文帝的靖难之役不同,必须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后来发现原来刚烈的崇祯皇帝早就自杀殉国了,真实的践行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根本不给李自成这样的反贼这样的机会。李自成在京城东华门外设置灵棚,把崇祯皇帝和皇后的装殓到棺木中停灵。还不错崇祯和皇后入殓的时候穿戴依然按照礼制,帝后分别用红、黑柳木棺材成殓。

但是由于崇祯属于自杀,所以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大明王朝轰然倒塌的一天。况且死的时候才三十多岁,所以根本没有给自己准备陵寝,有限的钱财都拿去平定叛乱了。弄的自己身后都没有地方可以安葬。

李自成也是为了笼络人心,他还打算让自己的大顺王朝能够绵延百年呢。所以也比较仁义的依照天子礼仪安葬了崇祯。但是他不可能从搜刮来的巨额白银在重新给崇祯打造陵寝,那得多少年啊。所以他挖开两年前去世的田贵妃的陵墓,把崇祯和皇后葬到了田贵妃墓中。这田贵妃墓的规格肯定不够天子墓的标准,也就凑合算了。因此崇祯的思陵是唯一由贵妃墓升级过来的。

那么我们来说具体安葬的寒酸状况,由于大顺政权没有拨付专项资金来修陵和安葬。所以进展缓慢,然后只能组织募捐。十个人走了两百多两银子这就是安葬崇祯皇帝和皇后的所有费用了。再次祭奠完成后下葬关闭墓室。由于田贵妃去世后仅仅两年明朝就灭亡了,所以地上建筑都没完工。等崇祯下葬后,大伙又凑了五两银子给垒了一圈围墙。安葬工作就算完成了,作为大明王朝的末代帝王确实非常寒酸的没有哀荣的带着对江山的眷顾去了。

清朝入关后再次修缮

顺治元年满清入关迁都京城,为了笼络人心和迅速稳定社会秩序。清朝决定重修思陵,一来是昭示大明已灭;二来是给老百姓看我们是善待前朝皇族。我们是从大顺政权手里得的天下,不是大明。

顺治时期主要是的修建主要是对思陵营建、张皇后改葬德陵。就这点事磨磨蹭蹭的弄了多半年到了顺治二年才完工。到乾隆时期重新修缮了一番,所以才是我们现在大致看到的样子。

崇祯死后是谁把他葬到陵墓的?

崇祯君王死后,是谁给他修的陵墓呢?

崇祯君王死后,是李自成给他修的陵墓。当时,明朝的国库已经空了,很难体面地埋葬崇祯。然而,李自成尽他自己最大的能力埋葬了崇祯。他首先找来了两块儿木板将崇祯安置起来,之后找了一个棺材,把崇祯的尸体放了进去。然后再将这口棺材涂成了红色,把一同上吊自杀的周皇后的棺材涂成了黑色。

将崇祯帝入殓之后,便又开始着手安排埋葬崇祯帝遗体的事情。就在这时,李自成碰到了 麻烦了,因为崇祯在生前没有为他自己建造陵墓。可是,李自成当时也没有钱为他修建一座陵墓。因此,他和周皇后的棺木就被随意塞进了当时先行去世的田贵妃的陵墓里。然而,当时连田贵妃的陵墓也没有完全修建起来。可是,李自成当时也没有时间来修缮这座陵墓,只能草草地将他们安置在这里。

其实,李自成也十分辛苦,因为当时埋葬崇祯的费用全都是他通过募捐得来的。如果李自成能够稳定国家,恢复经济,他肯定会进一步完善崇祯帝的陵墓的。然而,问题是他当时由于在北京的时间有限,所以也不可能去管崇祯的陵墓。之后,在满族入京后,多尔衮和顺治一起重修了崇祯墓,并将其改名为“思陵”。之所以起这么一个名字,应该就是因为当时的南明王朝已经同意称它为“思宗”,这是满族王朝所采用的专用名称。

顺治二年,埋葬崇祯帝的思陵建成。然而,当时满清朝廷缺钱,所以修建了两年才完成。顺治十六年,思陵又增建了一些建筑。后来,在乾隆执政期间,思陵又进行了两次翻修。在乾隆统治的五十年里,乾隆将整个明十三陵又进行了一次全面修复,也算是尽心尽责了。

崇祯君王死后,是清朝的多尔衮给他修的陵墓,因为他佩服崇祯君王的气节,觉得他这么死有点可惜。
崇祯皇帝死后,李自成打到了北京,进入了皇宫,并给崇祯皇帝草草掩埋,后来是顺治皇帝给他修建的陵墓。
先是李自成把他和周皇后一起装进已故的田贵妃的陵墓中的,后来满清入关后,多尔衮和顺治对崇祯墓进行了维修,并改名为“思陵”。
崇祯君王死后,其实是那些忠于他的一些大臣给他修建的陵墓,因为他觉得他身为一个皇帝死了也要有个有模样的陵墓

崇祯死后是谁把他葬到陵墓的?

崇祯死后是李自成把他葬到陵墓的。

作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李自成进城后,在景山上吊身亡,成为历史上最令人叹息的皇帝之一。

其实,崇祯皇帝的安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入殡。

崇祯皇帝在景山上吊身亡,李自成率军进城。据史料记载,李自成进城后,派人找到了崇祯皇帝的遗体。因为崇祯皇帝死得很仓促,第二天才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棺材。

最后,李自成把崇祯皇帝葬在红漆棺材里,把周太后葬在黑漆棺材里。二人入殡时,他们穿的衣服是由皇帝皇后的礼治来办的。可以说,李自成负责葬礼,对崇祯皇帝高度尊敬。

崇祯皇帝登基时,明朝已经处于动荡之中。当时明朝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财政极度紧张。有自然灾害和难民。另外,北方的后金也对其虎视眈眈。因此,崇祯皇帝无力为自己建造一座像样的陵墓。

而且,崇祯皇帝总觉得自己年轻强壮,还没到建陵的时候。另外,当时的崇祯皇帝不想葬在天寿山,那里埋葬了几个明朝皇帝,而是想葬在附近的马兰峪。这样一来,修建陵园,肯定要花更多的钱。因此,崇祯皇帝建陵的事就这样拖延了。

直到李自成闯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陵墓依然没有影子。

其实,李自成当时也很尴尬。毕竟,他曾答应安葬崇祯皇帝,但他花不起很多钱为崇祯皇帝建陵墓。最后,李自成不得不下令打开崇祯皇帝的田妃的陵墓,然后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葬在里面。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的明十三陵比其他明代帝陵都要小。原因是它不是皇陵,而是贵妃陵。

不仅是墓,还有银器。

当时,李自成把崇祯皇帝的安葬任务交给了昌平的地方官员赵一桂。但刚经过战火的昌平也拿不出钱。最后,赵一桂只好找当地士绅集资。最后,他筹集了大约230两银子来埋葬崇祯皇帝。

与明朝历代皇帝相比,崇祯皇帝没有自己的陵墓。下葬时,他只花了200多两银子,钱还是募捐来的!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大概没有比崇祯皇帝更卑微的皇帝了。

安葬结束后,崇祯皇帝的事情就结束了。然而,在历史上,随着李自成在山海关战争中的失败,清军进入了中原。

这是第三阶段,重新修建。

原因是清军刚进关时,打着为明朝崇祯报仇、清匪的旗号。因此,清朝仍然尊崇崇祯皇帝。当时,顺治特地指派工部在崇祯陵园修建了三座四周围墙的香堂。也就是说,明思陵的地上建筑大多建于清代。后来,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十三陵不断修缮。可以说,崇祯皇帝死后的荣耀是清朝皇帝赐给他的。

当然,清朝皇帝不是仁者见仁。只是满族人要想实行异族统治,就必须赢得大量汉族人的心。为崇祯皇帝建一座陵墓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至此,崇祯皇帝的安葬过程就此结束。

崇祯死后是谁把他葬到陵墓的?

明思宗崇祯死后被葬在哪里?是谁把他葬入皇陵的?

据《流寇志》、《国榷》记载: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二十二日,太监在煤山发现了崇祯皇帝的遗体。太监们奉命用门板抬下尸体,与周后的尸体一起停放在东华门外茶巷的芦席棚内;之后不久,太监奉命买了两口柳木棺材,以土块当枕头,安放帝后尸体。旁边有两个和尚念经,四五个太监守卫。



文武大臣中前往哭临先帝的不过二三十人,不少昔日信誓旦旦效忠皇上的大臣,此时摇身一变,扬鞭策马而过,对帝后的灵柩根本不屑一顾。在这一点上他们反不如李自成。李自成虽然造反,却能冷静地遵循传统礼仪、人情世故,下令改殡大行帝后,为先帝的梓宫刷上红漆,为周后的梓宫刷上黑漆,并为思宗换上翼善冠、衮玉及渗金靴,为周后换袍带。一切殡殓事宜都按照帝后的规格进行。

安葬

顺天府府尹奉李自成集团之命赶赴昌平州,筹划安葬帝后梓宫事宜,拨夫造圹。帝后梓宫于四月初三日发引,初四草草掩埋于田贵妃坟内。据说发引那天,只有太子、二王前往东华门送行,百官无一执绋者。李自成集团让昌平州出钱安葬崇祯,但昌平州没有经费。



当时的顺天府昌平州署吏目事、省祭官赵一桂联络了10位当地士绅聚资将崇祯皇帝安葬。这10个人到底是谁,几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后来,在昌平小营村发现一块“明守备王政行墓碑”,记载了墓主人王政行为十人之一。其余9人为:刘汝朴、王汝朴、白绅、徐魁、李某某、邓科、赵永健、刘应元、杨道。刘汝朴、王政行二人在《光绪昌平州志》中有传,余者不详。



《肃松录》、《日下旧闻考》中提到了赵一桂写了一篇《为开圹捐葬崇祯先帝及周皇后共归田妃陵寝事》,为后世留下了关于崇祯帝安葬经过的宝贵记录。明史专家樊树志先生所著《崇祯传》中也引用了此文。特为读者朋友们转录如下:

……卑职于崇祯十七年正月署州捕,遭际都城陷没,故主缢崩。至三月二十五日,顺天府伪官李纸票:“为开圹事,仰昌平州官吏即动官银雇夫,速开田妃圹,安葬崇祯先帝及周皇后梓宫。四月初三日发引,初四日下葬,毋违时刻,未便。”

彼时州库如洗,监葬官礼部主事许作梅因葬主限迫,亦再三踌躇。卑职与好义之士孙繁祉、白绅、刘汝朴、王政行等十人,共捐钱三百四十千,雇夫启闭。其圹中隧道长十三丈五尺,阔一丈,深三丈五尺。督修四昼夜,至初四日寅时,始见圹宫石门。用拐钉钥匙推开头层石门入内,享殿三间,陈设祭器,中有石香案,两边列五色绸缎,侍从宫人生前所用器物衣服俱在大红箱内盛贮。中悬万年灯三盏。殿之东间石寝床一座,铺设栽绒毡,上迭被褥龙枕等物。又开二层石门入内,通长大殿九间,石床长如前式,高一尺五寸,阔一丈。田妃棺椁即居其上。

初四日申时,候故主灵到,即停于祭棚内,陈猪羊金银纸扎祭品,同众举哀祭奠下葬。卑职亲领夫役入圹宫内,即将田妃移于石床之右,次将周后安于石床之左,后请崇祯先帝之棺居于正中。田妃葬于无事之时,棺椁俱备,监葬官与卑职见故主有棺无梆,遂将田妃之椁移而用之。三棺之前各设香案祭品毕,卑职亲手将万年灯点起,遂将二座石门关闭。当时掩土未平,尚未立冢。

至初六日,率捐葬乡耆等祭奠,号泣逾时方止。卑职差人传附近西山口地方拨夫百名,各备掀掘筐担,舁土筑完。卑职同生员孙繁祉亦捐资五两,买砖修筑周围冢墙,高五尺有奇……

清初著名学者朱彝尊为赵一桂这篇文章写了一则按语,不仅证实了它的真实可信,还补充了一些细节:



“思陵葬日,仁和(杭州)龚光禄佳育流寓昌平。地宫例书某帝之陵,合以石块,奉安梓宫之前。时仓卒不及砻石,以砖代之,钤之以铁,乃光禄(龚佳育)所书也。光禄尝为予言:圹始开,入石门,得甚湿,其中衣被等物多黝黑,被止一面是锦绣,余皆以布。长明灯油仅二三寸,缸底皆水。其金银器皆以铅铜充之,当时中官破冒,良可憾也!”

明思宗崇祯死后被葬在明十三陵,李自成把他葬入黄陵的。崇祯的田贵妃葬于明十三陵,李自成就把崇祯和周皇后的遗体运送到昌平,打开田贵妃的陵墓,合葬崇祯帝。
葬在了明十三陵,是清朝的皇帝,为了拉拢人心按照皇帝的礼节厚葬了崇祯,证明自己是从李自成的手里夺的天下。

崇祯死后是谁把他葬到陵墓的?

我们都知道,崇祯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虽然是明朝的亡国之君,但是他本身还是一位比较勤俭有能力的皇帝。因此,崇祯亡国让很多人感到惋惜。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紫禁城,崇祯皇帝逃到景山上吊殉国,年仅34岁。当时明朝的官员都已经不敢来上朝了,崇祯皇帝殉国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位太监陪同。那么问题来了,崇祯皇帝死后是谁把他埋葬的?

在李自成攻破紫禁城之前,崇祯皇帝为了防止他的老婆女儿落入农民军的手里受辱,忍痛挥刀杀死了自己的皇后和妃子。当李自成攻入皇宫后,只找到周皇后的遗体,而没有看到崇祯皇帝的踪迹。李自成势必要找到崇祯皇帝的下落,所以他就以重金悬赏找寻崇祯皇帝的下落。经过一天的寻找,终于有人在景山上看到了已经上吊身亡的崇祯皇帝的遗体。

当时崇祯皇帝是以长发覆面的,身上还有一封血书。血书上对李志成说,不要伤害大明的子民。看了血书后,李自成不仅没有将崇祯皇帝分尸,而且还为他和周皇后搭建了临时的灵棚。并且允许明朝的官员和百姓前来吊唁。

不过一连几日都没有明朝的官员和百姓敢去吊唁崇祯皇帝,因为他们都担心去吊唁崇祯皇帝会受到报复。几天过后,襄城伯李国桢鼓起勇气前往吊唁崇祯皇帝。李自成当时想巩固自己的势力,所以他就想招降明朝的官员。当李自成知道李国桢前来吊唁崇祯皇帝后,就想先招想李国桢。李国桢表示愿意归降李自成,但是他提出了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中有一个就是要求李自成以天子的葬礼规格厚葬崇祯皇帝。李自成答应了李国桢厚葬崇祯皇帝的要求。从这点来说是李自成下令将崇祯皇帝埋葬的。不过后来真正埋葬崇祯皇帝的并不是李自成和他的农民军,而是明朝官员。

古代的皇帝在位时就会为自己选择陵地,崇祯皇帝也不例外。他在位期间也曾经让人给他找过壤建陵墓。结果负责这件事的人对崇祯皇帝说陵墓动工的吉时是在崇祯17年以后。而崇祯皇帝是在崇祯17年(1644年)去世的。因此,崇祯皇帝驾崩的时候,他的陵墓都还没有开工呢。李自成想如果现在为崇祯皇帝建造陵墓,那么至少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完工。所以李自成索性让人打开了崇祯皇帝宠妃田贵妃的坟墓。然后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葬入田贵妃的陵墓。田贵妃的坟墓也因此升格为帝陵,也就是后来的明思陵。

在埋葬崇祯皇帝这件事情上,李自成只是发号施令。他把这件事交给昌平州的官员负责。而当时昌平州的财政条件不好,拿不出多少银两来置办崇祯皇帝的后事。后来还是昌平州的官员赵一桂去募捐了两百多两的银子来操办崇祯帝的后事。

这个分三次,李自成和清朝廷都有份。

李自成找到崇祯帝的尸体以后,先是用门板停在东华门内侧,给搭了灵棚。第二天重新改殡,以红漆棺殡帝,黝漆棺殡周后。崇祯帝头戴翼善冠,身着衮玉渗金袍,周后亦依制加袍带。也就是说,为崇祯帝入殡的是李自成。

停灵期间,只有襄城伯李国桢“泥首去帻,踉跄奔赴,跪梓宫前大哭”。农民军将他抓住见李自成。他“以头触阶,血流被面”。李自成劝李国桢投降。李国桢说:让我投降必须答应三件事:一是明代帝王陵寝不能发掘破坏;二是用天子礼葬崇祯皇帝;三是不能加害太子及二王。李自成一一答应。

李自成决定打开田贵妃墓,把崇祯帝和周皇后葬入。但是昌平州“钞库如洗”,而葬期又十分紧迫,时任署昌平州吏目的赵一桂组织募捐,有十人捐钱共350千文(约合银233.6两)。就用这笔钱,在崇祯十七年四月初六日,把崇祯帝后梓宫葬入陵内。赵一桂、孙繁祉又捐银五两,买砖在冢周修筑了五尺高的围墙。

所以说,崇祯帝入葬是昌平地方官赵一桂和地方乡绅出钱,按照李自成的指令做的。

等到满清入关,也就是入葬一个月以后,清廷就下令营造崇祯帝陵寝,并且命名为思陵,但工程迟迟不能开工。原明朝司礼监曹化淳一再上书催促,工程终于于当年11月开工,第二年,也就是顺治二年9月完工。耗银大约三四千两,其中1500两是顺治皇帝所赐,其余为内外官员捐献。平西王吴三桂还曾捐出1000两。

也就是说,现有思陵的地面建筑是清廷建的,陵墓的封土和宝城也是这个工程的一部分。这不叫“重葬”,只能算“重封”。

到乾隆朝,清廷还对思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缮和改建。

崇祯死后是由李自成将他下葬的,李自成虽然是崇祯的敌人,但李自成对崇祯也算仁至义尽;不过安葬费用是由明朝大臣们募捐的。
是李自成将他下葬的,他一开始也没想,是官员李国祯请求,他才答应下葬的,跟周皇后葬在了一起。
是大明的灭亡者李自成。其实这个事情非常正常,体现了李自成的大度。但是李自成并没有自掏腰包为崇祯帝购置棺材,安葬的费用是由原明朝的大臣募捐得来的。
本文标题: 是谁给崇祯皇帝入的殓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942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西汉时地方上有势力的氏族(豪族)是怎么起家、发展、壮大的银行卡消磁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预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