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时候皇帝的内库收入来源有哪些,各朝代中有没有变化

发布时间: 2023-04-02 21:01: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2

皇宫有国库供国家支配,那皇帝花的钱都来自哪里?皇帝花的钱都是从百姓身上来的啊。古代的人需要按人头交税的。只是各个朝代的交税的方法...

请问古时候皇帝的内库收入来源有哪些,各朝代中有没有变化

皇宫有国库供国家支配,那皇帝花的钱都来自哪里?

皇帝花的钱都是从百姓身上来的啊。古代的人需要按人头交税的。只是各个朝代的交税的方法不一样。但是皇帝每年从百姓身上要收很多的赋税才能满足王朝和皇室的各项开支。就好比现在中国,有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等,收了税收才能用于国家的建设和公务员的工资发放。

 

古代也是这样的。古代的皇帝要管理的事务和现代国家差不多,也是要税收才能做好事务,当然除了这些政事的开支,皇帝还有皇室、后宫的开支。可能今天赏了哪个妃子金银珠宝了,明天给哪个王爷起了个宅子了,或者自己给自己建了个宫殿了。皇帝一般喜欢怎么花钱,只要不超出预算或者国库比较有钱的时候,是没有人会阻止的。

 

古代的皇帝真好啊,既是九五之尊,又是全国最有钱的人。不过,皇帝有的时候也会没钱的,比如遇到天灾人祸,国库亏空了,皇帝自己也要被没钱愁死。而且全国上上下下的官员的工资,还有一些贪官不知道藏在什么地方,私吞公款,皇帝自己也查不到。后宫也是花销特别大,养着那么多妃子、闺女、太监、侍卫,我想皇帝每月开销数额肯定很大。

 

皇帝虽然有国库,但是国库里的钱并不是都属于他的。国库要用到的地方很多,国库也不是每次都充足。所以即使是皇帝,有的时候花钱也没能花得那么爽快。

主要来自于百姓的税收,以前朝代对于百姓的苛刻还是很严重的。
他想花的钱不都是随便拿吗?毕竟整个江山都是他的,这个问题压根就不用考虑,而且人家衣食住行都是无忧的。
其实皇帝花的钱主要也是来自于民众的税收,还有一部分是来源于皇家自己的产业收入,但是不多。
皇帝是不缺钱的。百姓交税可以让皇帝的钱越来越多

古代国库的钱除了税收之外,还有哪些经济来源呢?

不管在任何朝代,税收永远是国库钱财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古代除了税收之外,各种的付税还是多种多样的,农民商人工人都是需要缴纳税收的。这样多渠道的税收来源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所以在古代如果国库出现亏空的话,那么朝廷就会使用各种苛捐杂税。特别是在战乱时期,国库钱用的快。除了战争影响农民的生存之外,苛捐杂税其实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不过除了各种税收之外,国库里面的钱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进贡。特别是强调的国家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附属小国或者一些贵族,他们定期都需要向朝廷进贡,这些钱都会被收入到国库里边或者皇帝的小金库里面。而且别看税收和进贡看起来很是高大上,但其实他们只占国库收入很少的一部分,国库的主要来源还是靠着朝廷的专卖权。我们知道自从汉武帝之后,朝廷把盐铁这样的特殊产品都收归到了官家手里。在市场上是禁止民间交易盐铁酒这样的东西的。所以在古代贩卖誓言会得到很重的处罚,因为只能官方售卖,所以他们的价格一般很高,特别是盐,在古代虽然属于民生商品,但是价格却经常发生很大的波动。当然价格经常处于高位才是波动的主要原因。

除了这些商品专卖之外,在古代国家拥有最多的就是土地,他们会将这些土地进行转卖或者出租。在元明清三朝都设有“楼店府”这个部门,他就是用来搞土地专卖的。在得到朝廷的授权之后,他对全国所有的城市和农村地区进行划分,并且把他们按等级出租收取大量的租金。但是大家别看一个国家收入的来源方式这么多,但是也抵挡不住开销,在历史上除了宋朝的国库总是有盈余之外,大部分的朝廷每年都会出现财政赤字。如果皇帝是贤明的君主会省吃俭用还好点,如果碰到一个昏君,每天都是铺张浪费饮酒作乐,那么财政亏空会更大,所以在古代一旦出现昏君百姓的生活,之所以那么困难,就是因为苛捐杂税导致的。

古代国库的钱除了税收之外,国库的主要来源大项收入还是来自于朝廷的专卖,还有就是专卖品差不多性质就是土地专卖或出租了。
古代国库的钱除了税收之外,还有两种经济来源。第一种可以通过附属国小国家的贡品来获取经济。第二种土地专卖或出租,获取经济。元、明、清三朝都设有“楼店府”这种部门,其实就是搞土地专卖的专门机构。
古代国库的钱有税收,还有进贡。税收和进贡都在国库中占很小一部分,国库的主要来源大项收入还是来自朝廷的专卖。盐 .铁 茶 酒之类的特殊产品。
除了税收的另一大来源就是进贡,来自于周围一些小国,或者一些达官贵人每年的进贡。还有就是盐,古代盐运是归官方的。

请问中国古往今来经历了多少个朝代,各是哪些皇帝当政多少钱?

请问谁可以告诉我,中国历史上一共经历了多少个朝代,分别是哪年到哪年?r还有各个朝代的各朝皇帝的姓名,及当政时间?r谢谢大家了。。。r我最近突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一点兴趣。对这个问题很好奇。
中国历代皇帝表上古时代
1、炎帝 神农氏 2、黄帝 轩辕氏
3、少昊 金天氏 4、颛顼 高阳氏
5、帝喾 高辛氏 6、帝挚 高辛氏
7、唐尧 放勋 8、虞舜 重华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发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l0、厉王胡 37年 -共和时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战国:
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2、惠帝盈 7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8、宣帝询 本始,25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12、平帝珩 元始, 5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3 中国历代皇帝表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 渊 6年 2、刘 和 l年 3、刘 聪 8年 4、刘l 杰 l年 5、刘 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l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4 中国历代皇帝表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5 中国历代皇帝表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 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一、马 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l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l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继冲 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 一、刘 隐 12年。 二、刘 32年。

6 中国历代皇帝表
三、刘 玢 1年。 四、刘 晟 l6年。 五、刘 鋹 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 鏐 41年。 二、钱元瓘 lO年。 三、钱 佐 6年。 四、钱 倧 l年。 五、钱 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 崇 4年。 二、刘 钧 l4年。 三、刘继恩 l年。 四、刘继元 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顺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Z}(n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就从秦统一各国开始,夏商周的太乱也没几个出名的:
秦:公元前221--201,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1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包括西汉和东汉。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1、汉高祖 刘邦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汉武帝 刘彻 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1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1O、成帝骜 建始,26年。
l1、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1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1、王莽,始建国,1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18年。
3、章帝炟 建初 1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19年。
8、冲帝炳 永加 1年。
9、质帝钻 本初 1年。
1O、桓帝志 建和 21年。
11、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1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1、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操: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建魏国。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1--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1、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1年。
吴:公元222--280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1、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17年。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02 共10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1、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1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1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11、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太乱,也不太出名,就不一一列举了
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夏。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0--479年。共60年,八个皇帝。
1、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2、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3、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4、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5、废帝刘予业 永元 1年。
6、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7、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8、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其他略~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149年,11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
1、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1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0、节闵帝恭 1年
11、安定王朝 1年
东魏:534--550,共1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1、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0--577,共28年,五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10年
2、孝昭帝演 1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1,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1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18年
4、宣帝赟 1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
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1、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1--600、仁寿601--604)
2、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3、恭帝杨侑 义宁 1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07 李姓 建都:长安
1、高祖 渊 武德 9年。
2、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3、高宗 治 永徽 34年。
4、中宗 显 嗣圣 1年。
5、武则天 垂拱 21年。
6、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7、睿宗 旦 景云 3年。
8、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9、肃宗 亭 至德 7年。
10、代宗 豫 宝应 17年。
11、德宗 适 建中 26年。
12、顺宗 诵 永贞 1年。
13、宪宗 纯 元和 l5年。
14、穆宗 恒 长庆 4年。
15、敬宗 湛 宝历 2年。
16、文宗 昂 太和 14年。
17、武宗 炎 会昌 6年。
18、宣宗 忱 大中 13年。
19、懿宗 漼 咸通 14年。
20、僖宗 儇 乾符 15年。
21、昭宗 晔 龙纪 16年。
22、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0年。
五代十国:也很乱~~~~~
五代:
后梁:90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1、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2、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1、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2、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3、愍帝从厚 应顺 1年。
4、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1、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2、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0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1、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2、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10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1、太祖 威 广顺 3年。
2、世宗 荣 显德 6年。
3、恭德宗训 1年。
十国:
前蜀:907--925 建都:成都
1、王 建 12年。
2、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1、杨行密 15年。
2、杨 渥 3年。
3、杨隆演 10年。
4、杨 溥 17年。
楚: 896--951 建都:长沙
一、马 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1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1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0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1、李 升 7年。
2、李 璟 19年。
3、李 煜 16年。
荆南:907--96建都:荆州
1、高季兴 22年。
2、高从海 20年。
3、高保融 12年。
4、高保勗 1年。
5、高继冲 1年。
南汉:905--971 建都:广州
1、刘 隐 12年。
2、刘  32年。
3、刘 玢 1年。
4、刘 晟 16年。
5、刘 鋹 1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1、钱 鏐 41年。
2、钱元瓘 10年。
3、钱 佐 6年。
4、钱 倧 1年。
5、钱 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1、刘 崇 4年。
2、刘 钧 14年。
3、刘继恩 1年。
4、刘继元 11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1、孟知祥 1年。
2、盈 昶 30年。

宋朝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1、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2、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3、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4、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5、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6、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7、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8、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9、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1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1、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2、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3、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4、宁宗扩,庆元,在位30年。
5、理宗盷,宝庆,在位40年。
6、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7、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8、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9、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
1279--1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1、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2、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3、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4、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5、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6、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7、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8、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9、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10、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1年。
11、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1206--1368),通称元朝。
明朝
1368--1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1、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1年。
2、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3、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4、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5、宣宗瞻基,宣德,在位10年。
6、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7、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8、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9、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10、武宗厚照,正德,在位16年。
11、世宗厚熜,嘉清,在位16年。
12、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13、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14、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1年。
15、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16、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
1644--1911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1、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18年。
2、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3、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4、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0年。
5、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6、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7、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1年。
8、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13年。
9、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10、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整理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整理完了,差不多就这些了,应该能代表中国历史全貌了~~~
字典后面有,自己看去吧
你可以买一本中华汉语词典。后面有历史纪元表。能解答你的问题
四百多位帝王,你自己买一本许海山编的那个中国历史看去吧。

乾隆的私房钱有多少?从哪里赚?怎么花?

皇帝也算是一个职位,朝廷官员有工资,那么皇帝也应该有自己的小金库,那时的名字叫做内务府,皇帝平时的开支都在那里进进出出。从乾隆的花费来看,他的小金库肯定有不少。

但是钱再多也扛不住乾隆一直这样折腾,那么很多外快都来自当时乾隆最喜欢的臣子,和珅了。和珅可是有名大贪官,但是从皇帝对他的庇护来看,他肯定得了不少好处。当然除了和珅他还有很多包衣。从小来看皇帝就是个大财主,而包衣就像雇佣的农民的一样要交租子的。还有除外出租土地,通过经商比如盐,丝绸等等也可以挣很多钱。

至于花钱,有句话叫做花钱如流水,他随便一顿就是普通老百姓一个月的伙食了,大家也都知道乾隆喜欢下江南,在他一生中就去了七次江南,每次去江南的时候排场都挺大的,各地都要造行宫,找美女,品尝美食,这都要花费很多。

乾隆皇帝一生微服出巡的次数与历史所有的皇帝相比是非常的多。我们一提乾隆皇帝就会想起他微服出访体察民情的情景。

那要说起乾隆皇帝的私房钱还是很多的,大清王朝的富裕可是说是让外国人都非常羡慕的,想得到一点,乾隆得私房钱那更是多到无与伦比的地步。那么就好奇乾隆皇帝的钱到底是哪里来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提传说中的贪污大臣和珅了。

和珅一生如此贪污却依然被乾隆喜欢,有一部分原因是和珅的拢钱能力非常的强大。当然,他挣到了这笔钱,自然而然不会忘记他的上司乾隆皇帝,大多数的钱也会给乾隆,而他拿小份,分一部分。所以乾隆的钱有一部分是和珅给他的。古代的农民是非常多的,并且它们的大多数都会上交,以使皇帝国库充足。

那么他究竟是如何给他花掉的尼?乾隆一生可谓是吃穿用度都非常的好,常年的微服出访的花销也是非常需要钱的。我们知道乾隆后宫是最为热闹的,很是风流,这些女人也是要花钱的。

如果皇上的私房钱就是非国库里的钱的话。那乾隆的私房钱大概是数之不尽的。

因为有一个藏钱的地方叫作和珅他家。

乾隆是何许人也?作为一国之君,也作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王,你要说乾隆智商不行明显是不可能的,一个能跟大学士纪晓岚侃侃而谈的皇帝,自然也是熟读兵法史书,擅于帝王之术。

而和珅呢?其实不过就是乾隆养的一个存钱罐罢了,就咱们常见的那种存钱小猪,想用钱了就把它倒过来,钱也就自动掉出来了。

很多人认为乾隆年代和珅作为一代贪官,国库一定亏空,而作为当朝皇帝,乾隆自然也应该是穷的叮当响。可事实呢?乾隆年间其实国库还真就没怎么亏空过,乾隆的钱也像糖豆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究其根本,就在于和珅一直都在被乾隆耍着玩。

当然,我这么说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了,事实上乾隆和和珅大概是相辅相成的,每一个朝代都会有贪官,你宰了一个还会冒出另一个,就好像黑白道也一定是互相寄生的,不可能有绝对的黑,也不可能有绝对的白是一个道理,所以,乾隆留着和珅,一是起到一个掌控的作用,既然我不可能根除贪官,那我莫不如就培养一个最贪的,把他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他也舒服,我也舒服,等到他没有利用价值的那一天,我再把他宰掉。

对于和珅来说,他也明白皇上是什么意思,但他没得选,想要过好日子,还想有钱,就只能配合乾隆。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是不可能的,你要敢视而不见,乾隆就能让你“真看不见明天的太阳”。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乾隆的私房钱就是和珅的家产,这笔钱会随着和珅贪的钱增长而增长的,归根结底,乾隆是采用了一种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办法来把钱再拿回来,一方面和珅剥削着各个层次的官员和百姓的钱,一方面乾隆又以贤德的姿态立于公众面前,背地里从和珅处再把钱拿回来,真正做到了玩弄人心的境地。

乾隆一生其实花钱无数,又是微服私访又是铺张浪费,据不完全记载和不知情人士的透露,乾隆一天大概要花相当于现在的50万元左右,这可都要归功于和珅的贪啊!

至于乾隆的钱花在哪里,那就很简单了,建立后花园,在外建寝宫,微服私访吃穿用度,各种花使劲花花样花,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羊毛出在羊身上,反正花完了和珅也能贪回来,乾隆自然不在意花多少钱。

中国古代皇帝的钱(内库)是和国家的钱(国库)分开的,老百姓的田赋统统交到国库,只有开矿、盐税、铸铁、关税这些税收是属于皇帝个人的。这些零零碎碎的税收也是数目惊人的,乾隆个人的钱可是要比国库的钱还要多。和珅那么有钱,也只是乾隆皇帝的小跟班,乾隆吃肉,和珅喝汤。

乾隆的私房钱到底有多少?

清代皇帝的小金库叫内务府,内务府的负责人被称为内务府总管,帮皇帝理财,仅仅对皇帝个人负责。乾隆皇帝那个精明劲儿,偏偏让自己的户部尚书和珅兼任内务府总管,帮自己理财,你说帮皇帝理财,谁敢亏了皇帝?

乾隆晚年,户部尚书和珅兼任内务府总管。此为影视作品中的和珅。

乾隆在位六十年,他私人的三座银库:广储司银库、圆明园银库、养心殿造办处银库,总收入在8000万两以上,大约相当于当时清朝两年的田赋税收,是整个十八世纪欧洲各国皇室难以匹敌的。

乾隆的私房钱从哪儿来?

1、地租、房租

首先,乾隆自己就是地主啊!而且,他本人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地主。满清入关后,皇室圈占直隶31州县的土地,以及关外热河、盛京等地的大量土地,统统交给内务府打理,这些土地叫做内务府官庄。康熙年间,内务府官庄约五十余万亩,到乾隆晚年增至一百多万亩。

内务府在关外也有大片粮庄。

乾隆时期有位大臣叫纳兰承安的,在伊犁的锡伯族部落任领队大臣,也就相当于现在一个市级民族自治区的领导。承安的爷爷是纳兰性德的亲弟弟,叫揆叙,太爷爷明珠是康熙朝的内阁大学士。承安生长在这么一个世卿世禄的家庭,田产达到40.6万亩。

纳兰承安的爷爷纳兰揆叙,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掌翰林院事。

乾隆皇帝就有点儿羡慕嫉妒恨,找了个理由,说他太贪玩儿,把正事都耽误了,把他抄家了,田产入内务府。内务府官庄通过土地和房屋租赁收取租金,乾隆从这些土地得到的地租收入每年在10万至15万两之间。

2、皇家“提款机”:关税盈余

乾隆任用了大量包衣奴才,在全国地税局(税关)当领导(税关监督),让他们拼命帮自己捞钱。

从顺治、康熙时期以来,担任税关监督的都是皇帝的包衣奴才,收上来的税按定额交给国库之后,其它的钱都要交给内务府,也就是进皇帝自己的腰包了!乾隆更是从制度上规定,谁收的税不够定额要受到处分,盈余少于乾隆他爹在位时期的要加重处罚。这样一来,乾隆的这些奴才们,谁敢不拼命给皇帝创造GDP啊?!

乾隆时期,崇文门税关的官员多是内务府包衣奴才。

不仅如此,乾隆在各地税务机构的奴才们一碰上乾隆搞活动,就得孝敬乾隆银子,叫做“报效”。一次“报效”就达数百万两银子。

有的包衣为了孝敬皇帝,还把养廉银捐出来给乾隆爷花。乾隆修那么多宫殿,花钱的地方多,没钱怎么办?那就向他在各地的奴才要。有的奴才为了讨乾隆爷欢心,甚至把自己单位的办公费用都交了内务府。等单位发不起工资了,就搞创收,增加一些收税的名目。发完工资之后,剩下的银子仍然交给内务府,给乾隆主子攒银子去了!

乾隆南巡,内务府在外任事的包衣奴才们多有“报效”。

这些奴才们犯了事,乾隆就让他们交“议罪银”。对于那些贪污和“盈余”不足的奴才们,乾隆四十年(1775)以后,统统让他们交“议罪银”或者直接扣他们工资,这些钱当然也都进了乾隆自己的口袋。乾隆皇帝就这样带领着全国官员在一起贪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卖特供

乾隆这些包衣奴才们把持的地方税务部门,还专门卖皇家特供。

清朝入关后,皇室垄断了东北人参开采权,卖人参的钱统统归皇帝。乾隆时期,内务府大搞饥饿营销,各地的包衣奴才们为了讨好皇帝,竞相提高参价,导致全国的人参价格不断上涨。乾隆六十年,五等参每斤售价接近一千两!官定人参价格不便宜,市面上参价更是居高不下,成为官场贿赂上司的高贵礼品。这样一来,乾隆每年就可以获得至少千万两银子的收入。

《红楼梦》中的薛家就是内务府的包衣奴才,每年在内务府账上领几百万两银子采办物件。

除了人参之外,乾隆还会把用不完的贡品拿出来交给包衣奴才们卖。卖的东西包括冬天糊窗用的高丽纸、琉球的扇子、新疆进贡的葡萄干、欧洲的羽缎和哔叽衣裳。崇文门那儿就有一个税务机构是皇帝的包衣奴才在管,乾隆常常把这些用不完的贡品交给他们卖。老百姓都没见过这么多好物件,争相购买,于是乾隆又多了一笔“外快”!

乾隆赚的那么多钱都花哪儿了?

首先是吃喝玩乐,比如乾隆四次东巡、六次南巡、至避暑山庄行围四十九次等出巡活动,很多钱都是从自己腰包里出的。

其次是烧钱搞“统战”。乾隆用自己的荷包修建藏传寺庙,这些寺庙分布在多伦诺尔、沈阳、承德、北京、归化、五台山、甘肃、青海等地,形成了一道“宗教长城”,抵御了伊斯兰教向东扩张。乾隆还通过户部、内务府、税关给喇嘛们提供口粮,给蒙古贵族朝拜寺庙提供路费,并允许他们在路上进行免税贸易。

雍和宫的喇嘛们就是内务府出钱供养的。

清朝三百多年里,满蒙两个民族关系好的就像穿一条裤子的兄弟,乾隆的“统战”功不可没。所以说,乾隆很会挣钱,也很会花钱。

本文标题: 请问古时候皇帝的内库收入来源有哪些,各朝代中有没有变化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848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军事能力李自成和曾国藩谁更强一些推荐初一历史资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