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从美学的角度考虑,中国历史上四面国徽,哪一个最好看

发布时间: 2023-03-31 23:01:1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0

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国徽最漂亮?RT肯定美国啊,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国徽是美国发明的啊~~!欧洲的也不错,亚洲的国徽很多都很狭隘,很多...

单纯从美学的角度考虑,中国历史上四面国徽,哪一个最好看

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国徽最漂亮?

RT
肯定美国啊,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国徽是美国发明的啊~~!欧洲的也不错,亚洲的国徽很多都很狭隘,很多只体现了几十年的历史感,并没有体现整个国家的历史~!
红星闪闪放光芒~中国国旗看似普通,五颗星的红旗,但只要是中国人的,看到它都会有超强的洞察力和穿透力(这种力量是自己不知但实际存在着),于是看见了隐形的“我是中国人”五个字,便顿生爱国激情,一股难以抑制的暖流直流心底
此乃红色激情燃烧的感情
毫无疑问是中国。
中国啊
中国

中国的国旗象征意义

有限次追号,急!!!!!!!!!!!!
  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议案中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后来取消了这种说法)。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不知道哪来的这种说法。)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

  9月25日晚,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座谈会,听取关于国旗、国歌等问题的意见。参加者有马叙伦、郭沫若、沈雁冰、黄炎培、田汉、徐悲鸿、贺绿汀、李立三、马寅初等16人。毛泽东首先介绍了张治中等人的意见,并说“我知道反对黄河这一道杠的,在大会里恐怕只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以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的赞成票通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样不够圆满,我们一定要选一幅让全场一致通过的才好。大家想想吧。” “过去,我们脑子老想在国旗上画上中国特点,因此画上一条以代表黄河。其实,许多国家的国旗也不一定有什么该国家的特点。苏联的斧头(应为锤子――引者注)镰刀也不一定代表苏联特征,哪一国也有同样的斧头镰刀。英美德国旗也没有什么该国特点。”他拿起画有五星红旗的国旗方案,用手指着说:“大家都说这个图案好,中国的革命胜利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工农为基础,团结了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斗争取得的,这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今后还要共同努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看这个图案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实际。”与会的绝大多数人表示赞同,但也有人提出,“这四颗星代表四个阶级,但如将来进入社会主义,国旗不是又要改吗?”短暂讨论后,毛泽东提议:“把说明改一改好不好?不说四小星代表四个阶级,五星红旗的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毛泽东讲完,与会者完全赞同,一致通过。确定国旗方案的这一过程,本身就展示了共产党人与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团结合作。

  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表示亿万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关于国旗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毛泽东主席的讲话博得了热烈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该法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旗的诞生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并于当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发表征稿启事。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初选委员会将收到的3012幅图案选了38幅印发全体代表讨论。经全体代表分组讨论后,9月25日晚毛泽东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关于国旗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全体代表通过决议,选定了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决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新华网资料)
国徽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中央政府命令,分别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执行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工作。

经多次咨询研究,最后确定了国徽的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其意是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国徽图案交由清华大学小组的教授高庄最后完成设计加工与塑造国徽模型。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祖国的海关,在人民的法庭上,每当我们看到庄严美丽的国徽,心里便会荡起一种崇高的爱国之情。

国徽呈圆形,圆形的中间上方是璀璨夺目的五颗金星,下方是雄伟端庄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的正一方部是一个金色的齿轮,齿轮两边的稻穗对称地向上环抱,至居中的顶部相合,齿轮的中心又系着两幅红绶,呈弧形伸向两边,而后向下垂挂,使圆形的国徽有了坚定、稳定之感。国徽的基本色彩是红、黄两色,热烈、美丽、崇高、庄严。

天安门图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民族特色的雄伟端庄的天安门城楼的正面图景,横贯国徽的中下方,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威武不屈的英姿。

齿轮、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的农民阶级。金色的齿轮,仿佛带动整个国家飞转向前,硕大的稻麦穗,也同样象征着人民的幸福,祖国的繁荣。

国徽上的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正上方的一颗大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党是灯塔,是太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四颗小星在一面呈半圆形环抱,象征亿万人民,心心向着共产党,坚强团结,众志成城。
国徽呈圆形,圆形的中间上方是璀璨夺目的五颗金星,下方是雄伟端庄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的正一方部是一个金色的齿轮,齿轮两边的稻穗对称地向上环抱,至居中的顶部相合,齿轮的中心又系着两幅红绶,呈弧形伸向两边,而后向下垂挂,使圆形的国徽有了坚定、稳定之感。国徽的基本色彩是红、黄两色,热烈、美丽、崇高、庄严。 中国国徽形状与比例:
圆形

中国国徽图案的组成:
国徽中心为红地上的金色天安 门城楼,城楼正上方的4颗金色小五角星呈半弧形状,环拱一颗大 五角星。国徽四周由金色麦稻穗组成正圆形环,麦稻秆的交叉处为 圆形齿轮;齿轮中心交结着红色绶带,分向左右结住麦秆下垂,并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分。

中国国徽图案的含义:
红色和金色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和庄严。

国徽图案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

中国国徽的历史由来: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中国国徽图案的绘制方法:
一、两把麦稻组成正圆形的环。齿轮安在下方麦稻杆的交叉点上。齿轮的中心交结着红绶。红绶向左右绾住麦稻而下垂,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

二、从图案正中垂直画一直线,其左右两部分,完全对称。

三、图案各部分之地位、尺寸,可根据方格墨线图之比例,放大或缩小。

四、如制作浮雕,其各部位之高低,可根据断面图之比例放大或缩小。

五、国徽之涂色为金红二色:麦稻、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之底子及垂绶为红色;红为正红(同于国旗),金为大赤金(淡色而有光泽之金)。
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

中国共产党党徽的含义是什么?

我在做建党90周年的小报,想写一下党徽的含义,可不知道是什么,所以麻烦大家了。谢谢啦!

中国共产党党徽的含义是:

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图案为金黄色。

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黄色象征光明。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党徽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党的象征和标志。与党旗演变相伴生的,党徽图案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和规范过程。

1922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河北开滦五矿工人举行大罢工,参加罢工者近5万人。罢工时举出的工友俱乐部旗,图案由煤矿工人所用的劳动工具“轮镐”和“铁锤”的实物形态组成,直接体现出煤矿工人的革命运动。

成立于1922年11月的粤汉铁路总工会,其“粤汉铁路总工会会员证”,为景泰蓝八瓣梅花形,用铜胎压制而成,珐琅中央嵌有一颗红色五角星,五星中有镰锤图案,明显受共产国际旗徽的影响。

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珍藏了一枚起义参加者钟步全戴过的帽徽。这枚银质帽徽呈五角形,主体就是“镰刀斧头”图案。

1927年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联席会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通告(第14号)——南方局、省委联席会议通过的最近工作纲领》,明确指出:“一律废除青天白日旗,改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与国际旗同。”

“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这既是党的领导机关第一次对党的旗帜作出的正式决定,也是对党徽构成要素的第一次明确表述。

在战争年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党徽图案一直处在变动的、不规范的状态中。中共中央及各级组织有过多次明确党徽图案为“镰刀斧头”的规定和决议。

但同时又受苏联国旗的影响,党徽图案既出现过“镰刀斧头”,也出现过“镰刀锤头”。从地域上看,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许多会议等正式场合多使用“镰刀锤头”,闽西、湘鄂西、鄂豫皖、川陕、陕北等革命根据地则多为“镰刀斧头”。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举行,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使用的印信标志,更多地体现为“镰刀锤头”图案。

1943年4月28日,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中国共产党党旗样式并作出决定:“中共党旗式样,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

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七大会场上第一次悬挂了党旗。在七大会场上及在此前后各抗日根据地所出现的党旗党徽图案,基本上都统一于“锤头镰刀”,已经鲜见“斧头镰刀”图案。

1950年,中央组织部拟定党旗制作方案,规定“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镰刀斧头。旗杆套为白色。”

195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党旗问题的批复》指出:“党旗上只有锤头镰刀,并无五星(苏联国旗上有五星),此点请注意。”这两个文件的发布,“镰刀锤头”的说法从此才固定下来。

“镰刀锤头”的图案,或可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方面,铁锤是大工业的象征物,锤头更多地代表着当时的先进生产力,“镰刀锤头”组合才更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政党;另一方面,从美学角度考虑,“镰刀锤头”的图案更美观大方。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场主席台后部幕布中央第一次悬挂中国共产党党徽,党徽两边分别斜插五面红旗。这样的会场布置成为此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标配。但这次大会悬挂的党徽是方柄镰刀与方柄锤头的组合。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会场悬挂的党徽造型有了新的变化:镰刀柄由方形改为圆形,锤头也由方形改为缺角形状,整体更加美观。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会场悬挂的党徽与现行的党徽基本一致,但同年发行的纪念邮票仍是方柄镰刀的党徽图案。

1996年9月21日,经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规定》对党旗党徽的性质、式样、规格、制作和使用等都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并附有标准图案和制法说明。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5年后,党旗党徽有了统一而明确的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党徽

中国共产党党徽的构图和象征意义具体如下:

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图案为金黄色。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黄色象征光明。

锤头是工人的劳动工具,象征着工人阶级;镰刀是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农民阶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的图案均有其象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

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黄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党旗由各级党组织模仿联共(布)党旗的式样自己制作。具体规格式样不尽相同。194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对中国共产党的党旗样式作出决定:“中共党旗样式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这样,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制式党旗随即在延安诞生。

  当时制作的标准党旗为横120厘米,竖80厘米,左上角的中间(全旗四分之一处)为黄色镰刀、锤子,其直径为30厘米。旗裤为白色,宽6.5厘米。旗裤不包括在整个旗的尺度之内。红旗象征革命,镰刀、锤子为工农的劳动工具,象征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黄色象征光明。

  根据实际需要,党旗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目前,党旗通常分1一5号5种规格,其尺寸分别为:1号:横388厘米,竖192厘米;2号:横240厘米,竖160厘米;3号:横192厘米,竖128厘米;4号:横144厘米,竖96厘米;5号:横96厘米,竖64厘米。

  1996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规定》指出,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中国共产党党旗旗面为红色,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底色为红色,上有由黄色的锤子、镰刀交叉组成的图案。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国旗】
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长和高的比例为3:2。国旗的整个图案,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红色象征革命;旗面左上方缀着的五颗黄色五角星,象征中华民族属黄色人种,以表民族的特征;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所包括的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颗小五角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这也体现了中国政权的特征。由上海人曾联松先生设计(原设计图案中,大星内有交叉的深蓝色镰刀铁锤标志),国歌评审小组的著名文学家田汉委员修改并推荐为国旗,首届全国政协全体通过。
【中国国徽】
形状与比例:圆形
图案的组成:国徽中心为红地上的金色天安门城楼,城楼正上方的4颗金色小五角星呈半弧形状,环拱一颗大五角星。国徽四周由金色麦稻穗组成正圆形环,麦稻秆的交叉处为圆形齿轮;齿轮中心交结着红色绶带,分向左右结住麦秆下垂,并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分。
图案的含义:红色和金色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和庄严。
国徽图案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
党徽 党旗图案构成及象征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党旗由各级党组织模仿联共(布)党旗的式样自己制作。具体规格式样不尽相同。194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对中国共产党的党旗样式作出决定:“中共党旗样式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这样,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制式党旗随即在延安诞生。
当时制作的标准党旗为横120厘米,竖80厘米,左上角的中间(全旗四分之一处)为黄色镰刀、锤子,其直径为30厘米。旗裤为白色,宽6.5厘米。旗裤不包括在整个旗的尺度之内。红旗象征革命,镰刀、锤子为工农的劳动工具,象征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黄色象征光明。
根据实际需要,党旗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目前,党旗通常分1一5号5种规格,其尺寸分别为:1号:横388厘米,竖192厘米;2号:横240厘米,竖160厘米;3号:横192厘米,竖128厘米;4号:横144厘米,竖96厘米;5号:横96厘米,竖64厘米。
1996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规定》指出,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中国共产党党旗旗面为红色,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底色为红色,上有由黄色的锤子、镰刀交叉组成的图案。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代表一个政党的徽号。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锤头是工人的劳动工具,象征着工人阶级;镰刀是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农民阶级。用于悬挂的党徽的具体尺寸,由使用党徽的党组织提出并报县级以上党的委员会批准。

中国共产党党徽的来历:

194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对中国共产党的党徽样式作出决定:“中共党旗样式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锤头、镰刀,无五角星,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徽,分发各主要机关。”这样,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制式党徽随即在延安诞生。

党徽意义:

1996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规定》指出,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中国共产党党旗旗面为红色,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底色为红色,上有由黄色的锤头、镰刀交叉组成的图案。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头、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建筑艺术具有哪四个基本特征

为三个特征:建筑的双重性、建筑艺术的表现性、建筑艺术的社会性。

建筑为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产物,其它艺术形式,美的追求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运用了空间、形、线、色彩、质感、光影等表现手段,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建筑形象,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其艺术表现力与人类文化有着深刻的对应关系。不同文化圈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建筑观念,不同的建筑艺术手法、趣味;不同地域、民族、阶级,不同时代,建筑艺术作品都有不同的面貌,反映出深刻的文化内涵。

扩展资料:

建筑艺术的相关要求:

1、外部空间既完整统一又相互联系,从而构成完整体系: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相互交织穿插,和谐共处于一体。

2、一系列不同的建筑、空间、顺序的出现,使人的情绪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获得整体的享受。建筑群体的艺术感染力,比起某一个单独的建筑单体来得更加强烈、更加深刻。

3、任何建筑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都处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之中。建筑艺术是环境艺术的主体,是环境艺术的主要载体的体现者。建筑环境是一个融时间、空间、自然、人文、建筑和相关门类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 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审美特征

(一)建筑艺术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实用性、群众性、耐久性。所谓实用性,即是说,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看”。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举行纪念仪式时人流活动的具体要求。其它各类艺术,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即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试想,一座通风不良、噪声震耳、光线幽暗的车间,打扮得再花哨,也不会引起工人的美感;一座华贵高大的楼房,如果风一吹就要倾倒,那么色彩无论怎么鲜艳,多姿多彩,住在这座楼房里的人也不会觉得它美。相反,如果实用功能处理得好,住起来很舒适,即使外形简单一般,也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即使是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比如展览馆、歌剧院、大会堂、高级酒店、园林,如果用起来让人别扭,也会被认为“华而不实”。建筑的实用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而艺术性中也常常包含着实用性。建筑的物质功能性还表现在它的群众性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可以不听音乐,不看戏剧,不欣赏画展,不读小说,但却不可能不住住宅,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另一表现是在于它的耐久性。建筑是巨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和战争破坏,它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忘或丢失,事实上成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纪念碑。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决定了建筑物具有纪念性。比如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广场、巴黎的铁塔、中国的万里长城、非洲的原始村落,还有数不清的古城市、古村镇,当初并不是为了纪念而专门建筑的,但是到了后来,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古迹,成为人们欣赏的历史文化了。

(二)建筑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是个空间环境,它要占据一定长、宽、高的位置。那么,人们在一定的视点上,不可能一下子看到全体,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面。比如,看一座坡屋顶的房子,在室外人们只看到三个面。如在室内,人们最多也只能看到它的五个面。人们要想看到全部的面,就要移动自己,才能陆续地把所有的面看完。即是说,人们在任何一点上欣赏建筑,感觉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在各个位置,从远而近,从外而内,从上到下,从前而后,围绕建筑走遍,才能获得完整的感觉。如果是一个建筑群体,那就更复杂,更需人们不断地变换观赏位置。人们就是在这种位置的不断变换中,也就是空间的不断延续中获得了审美感受。

(三)建筑艺术是正面抽象性与象征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艺术在空间里塑造的永远是正面的抽象的形象。说它是正面的,是因为建筑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只能为一般的,而不可能出现什么悲剧式的,颓废式的、讽刺式的、伤感式的、漫画式的形象。就建筑形象本身而言,也分不出什么进步的或落后的,革命的或反动的。天安门过去是封建王朝的正门,今天却是国徽上的图案,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万里长城本来是民族交往的障碍,是刀光剑影的战争产物,现在却成了全体中华民族的骄傲,是闻名世界的游览圣地。 同时,它塑造的这个正面形象又是抽象的。是由几何形的线、面、体组成的一种物质实体,是通过空间组合、色彩、质感、体形、尺度、比例等建筑艺术语言造成的一种意境、气氛,或庄严,或活泼,或华美,或朴实,或凝重,或轻快,引起人们的共鸣与联想。人们很难具体描述一个建筑形象的具体情节内容。所表现的时代的、民族的精神也是不明确、不具体的,是空泛的、朦胧的。它不可能也不必要像绘画、雕塑那样细腻地描摹,再现现实;更不能像小说、戏剧、电影那样表达复杂的思想内容,反映广阔的生活图景。正因如此,建筑艺术常用象征、隐喻、模拟等艺术手法塑造形象。比如,古希腊曾有人认为人体各部分都体现着理想的美,故而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精华——多立安柱式建筑就以粗壮狂放的线条,形象地模拟了男子挺拔雄健的体形特征;而安奥尼柱式建筑则以柔和精细的线条,形象地模拟了女子娴雅柔美的体形特征。近代纽约航空港的TWA公司,则用典型的象征主义手法,建成了一座外形像展翅欲飞的大鸟的候机大楼。巴黎明星广场上的凯旋门,建造的初衷,则是象征了拿破仑一世军威、强权、傲世的特点。北京的天坛公园的双环亭、南京天王府的双亭,则象征了亲密无间的挚友关系。由此可见,建筑艺术的正面抽象性和象征表现性构成了它的又一审美特征。

(四)建筑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始终与一定的自然环境不可分离。

艺术特征
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3个最基本的特征:
①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②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没有大起大落、怪异诡谲、不可理解的形象。
③总体性、综合性很强。古代优秀的建筑作品,几乎都是动员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抽掉了其中一项,也就损害了整体效果。
这些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
重视环境整体经营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周礼》中关于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虽然未必全都成为事实,但至少说明当时已有了系统规划的大区域规划构思。《管子·乘马》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说明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环境关系。中国的堪舆学说起源很早,除去迷信的外衣,绝大多数是讲求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秦咸阳北包北坂,中贯渭水,南抵南山,最盛时东西达到二三百里,是一个超级尺度的城市环境。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北魏)、建康(今江苏南京)、北京(明清)等著名都城,其经营范围也都远远超过城墙以内;即使一般的府、州、县城,也将郊区包容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统一布局。重要的风景名胜,如五岳五镇、佛道名山、邑郊园林等,也都把环境经营放在首位;帝王陵区,更是着重风水地理,这些地方的建筑大多是靠环境来显示其艺术的魅力。

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
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样,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一座殿宇,在序列中作为陪衬时,形体不会太大,形象也可能比较平淡,但若作为主体,则可能很高大。例如明清北京宫殿中单体建筑的式样并不多,但通过不同的空间序列转换,各个单体建筑才显示了自身在整体中的独立性格。
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适应性很强。这个体系以四柱二梁二枋构成一个称为间的基本框架,间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屋顶构架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不改变构架体系而将屋面作出曲线,并在屋角作出翘角飞檐,还可以作出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单体建筑的艺术造型,主要依靠间的灵活搭配和式样众多的曲线屋顶表现出来。此外,木结构的构件便于雕刻彩绘,以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美,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结构美。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构架式样
规格化与多样化统一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为便于构件的制作、安装和估工算料,必然走向构件规格化,也促使设计模数化。早在春秋时的《考工记》中,就有了规格化、模数化的萌芽,至迟唐代已经比较成熟。

到宋元□三年(1100)编成的《营造法式》,模数化完全定型,清雍正十二年(1734)颁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简化。建筑的规格化,促使建筑风格趋于统一,也保证了各座建筑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规格化并不过于限制序列构成,所以单体建筑的规格化与群体序列的多样化可以并行不悖,作为一种空间艺术,显然这是进步的成熟现象。中国古代建筑单体似乎稍欠变化,但群体组合却又变化多端,原因就是规格化与多样化的高度统一。

为什么说实践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史上最重要的学派

  实践美学之所以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和李泽厚的影响力是分不开的,李泽厚在实践美学的实际运用和国际影响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也推高了实践美学在中国的地位,有关李泽厚的实践美学的意义以及基本特征解释如下:
  整个80年代,中国美学的主流就是实践论美学。社会和学术界对美学问题的关注在80年代形成了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三次“美学热”。

  在这场美学热中,李泽厚是领军人物。在70年代末期,大多数人还在十七年和文革话语中随波逐流的时候,他已在其《批判哲学的批判》中运用实践观点,提出了主体性问题和文化心理结构问题,因而,这部纯粹的学术著作由于切合了时代的需要,因缘际会,不但在学术界,而且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此时,李泽厚的视野也不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而是努力从西方哲学和美学传统及现代西方哲学和美学理论中吸取理论资源。在纪念康德诞生200周年的纪念文章里,他明确地提出要改造康德哲学,把马克思哲学和康德哲学结合起来。同时他吸收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容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等学说,较早地在国内力倡主体性学说,创立了积淀说。这些概念和学说在当时不仅作为学术概念而被社会接受和认同,更重要的是,它们承担了为新时期的思想启蒙和解放提供理论依据的社会作用,因而,对这些概念的分析,不仅要从它们本身的学术内涵去进行,还应把它们放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时代背景下,考察它们在当时所提当的人文启蒙作用,从而从历史和理论层面更为客观准确地理解中国现代美学在中国现代社会里的作用。

  1、主体性

  早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以后此书简称《批判》)一书中,李泽厚已经提出了主体性的概念,后来在《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等文章中,这一概念又得到了全面地阐释。主体性在李泽厚看来就是人性,“相对于整个对象世界,人类给自己建立了一套既感性拥有具体现实物质基础(自然)又超生物族类、具有普遍必然性质(社会)的主体力量结构(能量和信息)。” 这套“区别于自然界而又可以作用于它们的超生物族类”的主体性是人类通过漫长的历史实践建立起来的。实践是人的实践,正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会有人的理性的内化(认识结构)、理性的凝聚(伦理结构)和理性的积淀(审美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有了相对于客体自然的主体,正如李泽厚所言,“社会实践面对着自然,区别于自然,利于自然本身的规律(如因果关系)以作用于自然,使自然臣服于自己。同时它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也有不同于自然的独特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样就构成了与客体自然相对立的主体。”

  通过对康德哲学的分析和批判,李泽厚去除了康德哲学中先验神秘的部分,把在康德哲学是被看成是先验的认识、道德和审美能力改造成为从人类生产实践中获得,从而,把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都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坚实基础之上。在《批判》中,主体性概念主要是从人类作为超生物族类的存在来论述的,即是从类的角度来论述的。它被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即为外在的即工艺—社会的结构面和内在的文化—心理的结构面。在《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中,李泽厚补充进了个体主体的维度,使其理论更加全面了。这样,李泽厚的“主体性”概念就包含了两个双重结构:“主体性概念包括有两个双重内容和含义。第一个‘双重’是:它具有外在的即工艺—社会的结构面和内在的即文化—心理的结构面。第二个‘双重’是:它具有人类群体(又可区分为不同社会、时代、民族、阶级、阶层、集团等等)的性质和个体身心的性质。这四者相互交错渗透,不可分割。”此时,在这四个方面中,李泽厚从哲学上强调群体的工艺社会结构面是基础性、根本性的,对个体的身心和人类文化心理结构面起决定的作用:“人类群体的工艺——社会结构面是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在群体的双重结构中才能具体把握和了解个体身心的位置、性质、价值和意义。” 但是,应该说,这个补充非常重要,为以后新感性的建立打下了哲学基础。自80年代后期开始,李泽厚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个体的生存,个体活着的诸种问题:以“人活着”作为出发点,到人“怎么活”、“活得怎样”、“为什么活”,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他的主体性思想的逻辑深化与推进。

  但是,这个框架一经建立,问题就跟着来了,工艺—社会的结构和文化—心理的结构、人类群体和个体身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又是怎样形成的?在这个问题上,李泽厚提出了“积淀”说。

  2、积淀性

  李泽厚认为这四者互相交错渗透、不可分割,其中最为基础的是人类群体的工艺——社会结构方面,这也是根本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面。只有理解了这个方面才能具体把握个体的心理、地位、价值和作用。因为人要生存下去,首先需要满足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在极为漫长的物质生产劳动中,人类不断地使用、创造、更新、调节工具,这个使用和制造工具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群体性的积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在的实践经验、意志和对实践中对象的形式结构的感知内化、凝聚和积淀到内在心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了人类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虽然人类群体的工艺—社会结构方面是动力、是基础,但李泽厚强调的不是这个主体性的客观方面,而是主体性的主观方面,即文化—心理结构方面。这个方面也有着集体和个体两个方面和层次。其中,个体的心理结构既受制于人类整体的文化—心理结构,又受制于集体的社会意识:“如果没有集体的社会意识的活动形态,即如果没有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没有群体性的语言和符号活动,也就不可能有区别于动物的人的心理。“人类整体的文化—心理结构通过遗传和教育又保存凝聚在有血有肉的人类个体之上,这个过程也就是积淀。

  在阐述这四者之间的关系中,在强调工艺—社会结构对文化—心理结构和人类群体对个体身心的决定作用同时,李泽厚又认为群体和个体处于一种辩证关系之中,“个体的这种主动和独创可以是对群体的既成事实和心理积淀的挑战、变革和突破,而当这种挑战、变革和突破逐渐为群体所接受或普遍化时,它便恰好构成群体心理的事实和革新。”[22]由此可见,它们四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研究其中任何一方面,都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的因素。理性的、历史的、社会的东西正是通过积淀而转化为感性的、直观的、个体的东西。由之,李泽厚认为积淀就是“指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才产生了人性—即人类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亦即从哲学上讲的‘心理本体’,即人类(历史总体)的积淀为个体的,理性的积淀为感性的,社会的积淀为自然的,原来是动物性的感官人化了,自然的心理结构和素质化为人类性的东西。”

  积淀在李泽厚看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积淀指所有由理性化为感性、由社会化为个体,由历史化为心理的建构行程。它可以包括理性的内化(治理结构)、凝聚(意志结构)等等,狭义的积淀是指审美的心理情感的构造。”[24]在阐述艺术的问题时,李泽厚把狭义的积淀分为:原始积淀、艺术积淀和生活积淀。分析狭义积淀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使我们从微观上把握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积淀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原始积淀。原始积淀被李泽厚认为是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的最基本的积淀。在生产劳动中,原始人把本是自然界所拥有的规律、秩序(如节奏、次序、韵律)抽离出来,并逐渐熟悉、掌握、运用,由此达到客观的规律性和主观性的合目的性的统一。通过劳动,“人赋予物质世界以形式,尽管这形式(秩序、规律),本是外界拥有的,但却通过人主动地把握、‘抽离’作用于物质对象,才具有了本体意义。”[25]这原始积淀的过程也被李泽厚称之为心理“感知的人化”过程,它和艺术作品的形式层相对应。第二、艺术积淀。艺术的积淀过程就是“艺术由再现到表现,又表现到装饰;从具体意义的艺术形象中的意味,到有意味的形式;从有意味的形式到一般的装饰美”[26]的过程。与原始积淀是人们心理“感知的人化”相对应,艺术积淀是“情欲的人化”,对应于艺术的形象层。第三、生活积淀。这个层面的积淀是最具有广泛性的,它超越了原始积淀和艺术的积淀。它既不是单纯感官的人化,也不仅仅是情欲的人化,它指的是整个心理状态的可品味性。生活积淀就是“把社会氛围转化入作品,使作品获得特定的人生意味和审美情调。把生活积淀在艺术中。”[27]正是由于有第三种积淀,改变了前两种积淀习惯化、凝固化的倾向,引入新的社会氛围革新、突破着原有的积淀。这一层的积淀对应于艺术的意味层。狭义的积淀的三种形式和广义积淀的三个层次一样,也是处在互相影响、彼此渗透的辩证的结构之中。

  “积淀”说所讲的其实就是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另一角度来说也是“自然的人化”,特别是“内在自然的人化”的结果,这也是李泽厚哲学和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3、自然的人化

  在八十年代,“自然的人化”被说进一步充实,在原先主要强调外在自然的人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内在自然的人化”这一重要概念。

  外在自然的人化包括狭义自然的人化和广义自然的人化。(即《美学三题议》中所说对自然的直接改造和间接改造。)“狭义的自然人化”是人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广义的自然人化”是指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改变:“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指的是整个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自然的人化’不能仅仅从狭义上去理解,仅仅看作是经过劳动改造了对象。狭义的自然的人化即经过人改造过的自然对象,如人所培植的花草等等,也确乎是美,便社会越发展,人们便越要也越能欣赏暴风骤雨、沙漠、荒凉的风景等等没有改造的自然,越要也越能欣赏像昆明石林这样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奇特美景这些东西对人有害或为敌的内容已消失,而愈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人在欣赏这些表面上似乎与人抗争的感性自然形式中,得到一种高昂的美感愉快。”[28]狭义“自然的人化”是广义“自然的人化”的基础,狭义“自然的人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有广义“自然的人化”。
中国当代四大美学流派

第一种,主观论。
主观论美学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他们主张,客观事物美不美全在于主体的主观感受。凡是能被人感觉到的美,就存在,凡是不能被人感觉到的就不存在。所以,这一派是以主观感觉来判断美的。就其优点来说,强调了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就其缺点来说,由于过于强调个人的感觉,使得审美失去了统一的标准,走向了相对主义。

第二种,客观论。
以蔡仪为代表的一派认为,美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首先,美在于客观事物本身,与人的主观愿望和情感无关。其二,客观事物的美在于其典型性。所谓典型性,指能在个别性中反映出种类的普遍性。而美感就是人对客观美的反应。其三,美是永恒的,它既不被历史所改变,也不被人的主观情感所动摇。人的美感只能反映美,而不能改变美。这一派鲜明地坚持了唯物论的反映论观点,但也遇到不少理论困境。将美看作与人无关,这显然是不对的,美本来就是与人相关的一种价值。再者,典型的东西也并不一定就是美的,如典型的癞蛤蟆、跳蚤、毒蛇等就不怎么美。

第三种,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
首先在美学观点上,他认为,美既不单纯在主观,也不单纯在客观,而在于主观与客观的结合:“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为了论证这一理论,他还引用了苏轼的《琴》诗作为证明:“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两种学说的偏执,而且朱光潜后来对主客观统一论作出了进一步的修改,使其带有了不少实践论色彩。

第四种,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派”。
李泽厚对美的认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美的诞生,他认为,人类的劳动实践才是美得以产生的根源。正是在劳动实践中,人类的本质力量得以对象化,而对象也得以人化,从而产生了美的产品。第二,在美的发展问题上,李泽厚提出了“积淀说”。美的形成和发展看成是历史积淀的过程,认为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人化的历史积淀过程。李的贡献在于将“实践”范畴引入了有关美的本质的思考中。李泽厚认为,作为个体的人之所以能够从审美的角度欣赏自然,是因为作为类的人的“实践”改变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本来是与人对立的自然变成了某种程度上是为人的自然,所谓“人化的自然”。探求美的本质,主要不能依据个体心理意识层面的所谓反映,而应依据群体人类物质实践层面的创造。缺陷在于:首先,过于强调了集体的、理性的、历史的内容,忽略了对个体性、感性因素的强调,这就导致了他的文化心理结构成为一块令人窒息的壁垒。他也因此遭到了后来许多人的攻击,他本人在80年代以后也开始着手改造自己的美学体系,提出“情本体”。其次,无法解释那些未经人类实践改造的对象何以美的问题。
本文标题: 单纯从美学的角度考虑,中国历史上四面国徽,哪一个最好看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792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果当初明朝不援助朝鲜而优先平定国内战乱,东北亚未来的局势将会是怎样的如何评价用户彼得·克鲁泡特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