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太后临朝称制(比如吕雉、冯太后、武则天、萧太后、慈禧等)却不称帝,只有武则天称帝呢

发布时间: 2023-02-12 23:59:5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3

什么是临朝称制什么是临朝称制临朝称制的“临朝”是怎样的?“称”怎么讲?“制”指的是什么?是不是只有太后才能临朝称制?临朝称制与登...

为什么有的太后临朝称制(比如吕雉、冯太后、武则天、萧太后、慈禧等)却不称帝,只有武则天称帝呢

什么是临朝称制

什么是临朝称制临朝称制的“临朝”是怎样的?“称”怎么讲?“制”指的是什么?是不是只有太后才能临朝称制?临朝称制与登基做皇帝有什么具体的区别?
封建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往往需要皇后或皇太后临朝听政,处理国家大事,这被称作女主临朝称制。历史上最早“临朝称制”的女主可能要算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芈八子,她为日后有野心把持朝政的后妃们开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秦国·芈八子
  芈八子(?-前265)楚公族出身,是秦孝公的儿媳妇、秦惠文王的后妃、秦昭王的母亲、秦始皇的玄祖母。
  惠文王死后,由惠文王后所生的秦武王即位。武王在位三年薨逝无后,由武王之弟、也就是芈八子所生的公子则即位,即秦昭襄王,芈八子因此成为王太后,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一年的临朝称制,即史书上说的“宣太后自治”,是中国后世历朝历代后妃掌权执政的鼻祖。
  宣太后对于秦国主要有两大贡献:其一,使得秦国政局较为稳定,国力大大增强,为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二,宣太后以利国利家利己利民为原则找情人,她的放荡促成她和义渠王数十年的苟且关系,直至最终杀情夫夺地盘。宣太后充分利用了她身为女性的一切优势,并把它们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达到了千军万马也达不到的目的,为秦国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到现在都还有学者坚信,秦始皇的兵马俑其实不是给秦始皇陪葬的,而是给这位秦宣太后的。

  西汉·吕后
  汉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皇太后和太皇太后。
  汉惠帝在位七年,自元年起即因“人彘”事件不再听政(惠帝认为母亲如此惨无人道,已经违背常理,惊骇非常,而不愿处理政事);孝惠帝驾崩,吕后连立两任少年天子,自元年起即垂帘听政“号令一出太后”。吕后成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正式临朝称制的女性。在汉惠帝、两少帝时期实际掌握政治权柄的人是吕后,共主政十五年。《史记》、《汉书》等正史以“本纪”体例记载吕后生平。
  吕后积极扶植吕氏一族力量,封诸吕为王,诛戮功臣,打击刘姓皇族及势力;吕太后过世后,周勃、陈平、刘章等人以计谋骗来兵权,消灭了诸吕。大臣认为吕太后所立的两位少帝和另外两个惠帝庶子均不是惠帝亲生,于是先废后杀少帝刘弘,迎立当时封为代王的刘恒继承帝位,是为汉文帝。

  北魏·冯太后
  冯氏(442~490)是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北魏的宫廷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实施残酷的母死子贵制度,即后宫女性只要生下皇子就得被赐死。文成帝的妃子李贵人生下了皇子拓跋弘(献文帝),李贵人被赐死,皇子拓跋弘由冯皇后代为抚养。
  年仅26岁的文成帝死后,年仅12岁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冯后被尊为皇太后。466年冯太后发动政变除掉了矫诏擅权的丞相太原王乙弗浑,并宣布由自己临朝称制,掌控朝政大权,以杜绝因皇帝年幼再发生朝廷遭奸臣凭凌的事情。
  献文帝非太后所生,欲除掉冯太后;公元476年冯太后毒死献文帝,再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
  冯太后在文成帝死后两度摄政,将北魏的汉化推向巅峰。其孙北魏孝文帝秉承冯太后的政策,更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汉化改革。
  
  北宋·真宗章献刘皇后
  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娥原本出身低贱,宋太宗反对赵恒和她在一起;直到真宗登基时才得以回到宫中,此时刘娥年纪已大,无法生育,真宗想出“借腹生子”的方法,宠幸刘娥侍女李氏,生下一子,是为仁宗赵祯。赵祯一出生就被抱到刘氏那里,也因此皇子虽然是李氏所生,却只认刘皇后为母。真宗对外宣布刘氏生子,册立刘氏为皇后(德妃)。
  真宗患病,皇后刘氏代理处置日常政事;54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11岁的太子赵桢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后来,皇太后消灭了企图独揽大权的丁谓一伙,开始和仁宗赵桢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听政。刘太后掌权日久,不愿把权柄交给仁宗,,却并未想过自立。
  1033年,举朝要行祭太庙大典,刘太后自觉天命已不久,穿着天子礼服行祭典初献之礼,并接受了群臣给自己上的尊号: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自此,彻底还政于儿子仁宗。不久后病逝。
  从明朝流传下来“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说宋真宗的德妃刘氏和宸妃李氏同时有孕,李宸妃先产下皇子,刘德妃妒忌,勾结李宸妃身边内官,把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去皇子,真宗以为李宸妃产下怪胎,把李宸妃打入冷宫,将刘德妃生下的皇子立为储君,并册立刘德妃为皇后。刘皇后逼李宸妃自尽,却有好心的宫人代李妃而死,而李妃流落民间,直到包拯横空出世,才得以揭开这桩宫闱迷案,使李妃与儿子相认。刘氏因为做了坏事不久便死去,包拯也因为替宋仁宗找回了亲生母亲而官升龙图阁大学士。
  
  西辽·感天皇后
  感天皇后(生卒年不详),本名萧塔不烟,是西辽德宗耶律大石的皇后,萧姓,名塔不烟。耶律大石在康国十年(1143年)驾崩,享年57岁。
  他的儿子西辽仁宗耶律夷列年纪较轻,没有治国的经验。遵照西辽德宗遗诏,萧后依辽制权国(摄政),称制改元“咸清”,号“感天皇太后”。在位七年,曾斩杀金朝派出的使节粘割韩奴。咸清七年(1150年),感天皇后交权于其子耶律夷列,耶律夷列亲政,改元绍兴。
  
  蒙古帝国·乃马真后
  脱烈哥那是元太宗窝阔台的第六皇后,元定宗贵由的母亲。窝阔台汗在位时曾指定阔出(1236年战死)的儿子失烈门为汗位继承人,乃马真后想让自己的长子贵由成为继承人。
  1241年窝阔台汗去世,失烈门年幼,贵由远征尚未归来。脱烈哥那便狡诈地擅自夺取了国家政权,史称“乃马真摄政”。脱烈哥那统治时间达5年之久。1246年8月24日,贵由被推举为大汗,乃马真后还政。
  
  蒙古帝国·海迷失后
  斡兀立·海迷失是元定宗贵由的第三皇后。1248年4月,贵由去世,在拔都等诸王支持下海迷失后抱窝阔台的孙子失列门(阔出之子)临朝称制,称制三年。
  1251年7月1日宗王们举行忽里勒台大会,拥戴拖雷的儿子蒙哥登基即位,海迷失后被拘禁起来。元宪宗蒙哥即位后,海迷失后暗中策动窝阔台系的宗王,并且施巫术暗害蒙哥,1252年夏天,事情败漏,海迷失后被蒙哥下令投入河中溺死。
  
  春秋时期秦国宣太后和赵国赵威后、东汉窦皇太后和何皇太后、东晋安思皇后和和熹皇后、北魏冯皇太后和胡皇太后、唐朝韦皇太后、辽朝萧太后、西辽的感天后和承天太后、北宋章献刘皇后和宣仁太后、南宋谢道清、蒙古帝国的乃马真后和海迷失后、清朝的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及隆裕太后等,她们临朝称制时皇位空缺,成为实际上的一国之主,虽然未称帝,但一般把她们作为君主甚至准皇帝,最典型的标志就是以她们的名字和年号来纪年。
古时后宫是不能上厅堂的,所以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制”、布告公文称“诰”;后妃掌权之后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级别,于是就叫“称制”。临朝称制由中国西汉时的吕后所开创。
古时后宫是不能上厅堂的,所以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制”、布告公文称“诰”;后妃掌权之后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级别,于是就叫“称制”。

史上的传奇太后,已经毒杀君王掌握大权,为何却始终没有称帝?

已经毒杀君王掌握大权,为何却始终没有称帝?

其实是因为她根本志不在此。她只是想掌握权力然后过上自己的逍遥日子,并不想要坐上皇帝这么累的位置。

封建时期女性都是比较低下的,但历史中总有像武则天那样可以独当一面的厉害女性。历史上也有一位能够与武则天所媲美的女子,她一共辅佐了三个皇帝,她就是冯太后。冯太后的出生时比较好的,但是她出生之时世道十分的乱,她的父亲只能带着家人四处逃窜最后定居长安。

最后北魏统一了整个北方,而冯家被全被剿灭,但是冯太后年龄尚小,所以没有被处死,最终进入了皇宫。她也因为自己的天资聪颖,而被君主给相中,并且最后在只有十五岁的时候就成为了皇后。她经常在君主处理政务的时候陪伴着他到深夜,甚至常常会提出自己的意见,皇帝也不认为她是妇人之见,时常还会听任于她。


但是文成皇帝很早就死去,留下了很小的儿子。因为担心后宫参与政务,只能杀了他的生母,并把他交给冯太后抚养。但是当时君主年龄太小,只能由冯太后独当一面,可以说她凭自己的能力挽回了国家的江山。


冯太后等皇帝长大了之后,就开始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养起了自己的男宠,这让君主十分的生气。君主不止一次与她争吵,还杀了她的男宠,冯太后气急直接毒杀了君主。但到了这个时候她也仍然没有自己做君主。

我认为她想要的并不是皇位,而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无人阻拦的逍遥生活。所以她才会一直不坐上皇位,而甘愿隐退。

在历史当中的封建社会里,女子的地位一直都是十分低下的,似乎出生以来就比男人要低上一等。但事情总会有所例外,比如在历史之中就曾经出现过几个非常厉害的女人,其中成为了皇帝的则是武则天。而武则天也是历史之中独一无二的人,在位期间不但是政绩突出,而且还比很多的男性皇帝更加优秀。不过历史当中也还有着另一个非常传奇的女子,她就是北魏时期的冯太后,15岁时变成皇后,一生一共辅佐了三代帝王。

史上的冯太后的家庭背景十分的高贵,而他的祖上曾经是北燕的君王。只可惜那时候生不逢时,已经处于乱世之中了。他的父亲冯朗带着妻子逃离长安躲避战乱,慢慢的便也使得生活安稳了起来,之后便生下了冯太后。曾经有一个道长路过冯朗家时,看过了冯太后的面相以后,认为她将来会影响到北魏,是一个贵不可言的人物。

其实当时的北魏刚刚统一了整个北方,而冯家作为前朝时期的皇室余孽,自然是要被北魏皇帝给清剿。因此冯家的势力被一网打尽,只有冯太后因为自己年幼儿逃过了一劫。阴差阳错之下冯太后也进入了皇宫之中,变成了宫女。因为长得十分漂亮,被当时的文成皇帝给相中,并且封为了贵人。而当时冯太后才12岁而已,皇帝也只有13岁。小小年纪冯太后却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一面,在皇帝处理政务时,冯太后也常常伴随着左右。慢慢的耳濡目染之下,冯太后对于国家政事也有了自己的见解,偶尔还会被皇帝给采纳。

也因此文成皇帝对冯太后越发宠爱,并且在冯太后十五岁时,封她做了皇后。不过文成皇帝在自己二十六岁时就去世了,只留下了年仅十岁的拓跋宏。因为担心后宫摄政,拓跋宏的生母被杀,只能有冯太后抚养。当时朝廷政局很乱,各地诸侯欺负皇帝年幼。要不是冯太后的雷霆手段,诛杀了叛臣,恐怕江山都要丢了。

不过后来因为冯太后年轻不甘寂寞,于是就养起来男宠。这种行为使得皇帝非常厌恶,所以皇帝和冯太后之间就有了间隙。接下来皇帝更是杀死了冯太后的男宠,冯太后一气之下直接逼着皇帝退位,之后更是毐杀皇帝。这一次朝廷没了皇帝,冯太后一人把持朝政。不过这时候她却并没有称帝,反而是选择了选文帝登基。而她则是隐退幕后,直到去世。

   

这位传奇的太后就是吕后。刘邦死后吕后手握重权却没有称帝,原因有二:
一:刘邦和开国功臣立下的“白马盟誓”。杀一批白马,让开国功臣们喝下马血并立下誓言:非刘姓不封王,非有功不得候。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大意就是:你不姓刘就不能称王,你没有立下军功就不能封侯爵。如若你不遵守这个誓言,天下的人一起讨伐你!
二:功臣派和皇族派势力强大。吕后掌权后如陈平,周伯,冠英等一大批开国功臣还在。如果吕后贸然称后,势必会遭到功臣派和皇族派的联合打压。吕后肯定是吃不消的。
最后,吕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先立一个刘姓小皇帝,实行母后称制。类似于“垂帘听政”,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那个年代。不姓刘不可称帝的。既使。你长上了大全。如果称帝的话。你也活不长的,还不如掌大权在手比十么都强。
因为刘邦与大臣们有过白马盟誓“非刘姓不得称王”否则是要遭到天下人的讨伐。

中国历史上临朝听政的太后有不少,文明太后你知道多少

原文

中国历史上临朝听政的太后有不少,光是东汉末年就有四位之多。但是除了后来当上皇帝的武则天以外,就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而言,没有人能超过北魏的文明太后,这个“文明”,就是咱们现在说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两个字。可是这两个字不是咱们给她加上去的,是古代帝王将相,著名文人死后要根据他生前的贡献和品德要加一个谥号。这是这位太后死了以后,给加的谥号,谥就是“文明”,所以历史上一直称她为文明太后。

文明太后,姓冯,442年生,她本是北燕的郡主(爷爷冯少通是北燕的皇帝),不过因为奶奶失宠被废,所以他父亲冯朗逃跑到北魏,她也由皇室之女变成了普通官宦之女,后来,冯朗因罪被杀,冯姑娘又成了罪犯之女,因此被没入北魏皇宫。 几年以后,冯氏成了当时的太子后来的文成帝拓跋濬的妃子,453年,文成帝登位,冯氏为贵人,456年,冯氏成为冯皇后,九年后,文成帝病逝,拓跋弘登基,冯皇后成为冯太后,471年,拓跋弘退位,拓跋宏登基,冯太后成为冯太皇太后,490年,冯太皇太后逝世,享年四十九岁,谥“文明太皇太后”。

她14岁的时候被选为贵人,她的丈夫年龄13岁,当时刚刚继位。她18岁的时候被选为皇后,中国历史上一般地说,要选一个妃子作为皇后,它是一步完成的,就是由皇帝下诏书,那么一般这种情况就是皇帝成年了。那么如果皇帝未成年的时候,由太后降太后令,那么选定哪一位妃嫔为皇后,这个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很特别,先要从皇帝的几位夫人当中选定一位皇后候选人,那么她有了这个资格,必须要经过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叫做“手铸金人”,如果成功,那么那么她就被正式册封为皇后,如果手铸金人失败,那么她的皇后候选资格就自动取消,然后要另外再选一位夫人来候选皇后,重新手铸金人,所以“不成则不得立”。

也就是在这一年,文成帝的长子拓跋弘被立为太子,生母被赐死。于是冯皇后又担起了抚养拓跋弘的责任,她将拓跋弘视如己出,母慈子孝。本来一切都很美满,可惜文成帝英年早逝,25岁时便驾崩了。由于感情深厚,文成帝的死让冯皇后痛不欲生,当焚烧文成帝的衣物时,她甚至扑到了火堆上想一死了之,幸好被周围的人及时拉回来。文成帝死后的第二天,十二岁的拓跋弘即位,即献文帝。献文帝即位后,权臣乙浑欺负这对孤儿寡母,谋划篡位。这时冯太后坚毅果敢的一面便展现出来了,她密令心腹率兵镇压叛乱,收捕乙浑。很快,乙浑便被捕杀了。然后冯太后宣布自己临朝称制。凭借天才般的政治能力,冯太后很快稳定住了北魏政局。

冯太后执政时,北魏每年都有新的改革,把北魏改革全归功于孝文帝拓跋宏是不完全的,冯太后颁布过《太后十八令》,在她执政时,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两项改革,最从无关权贵痛痒的开始。她建学堂,让人有书读,完善了太学制度,所有郡县都设立学堂,能担任老师的人绝不是随便选择的,要博学、有社会阅历、有一定的年纪。她允许逃荒,让百姓逃离灾荒,不再把灾民强制留在灾害地。她禁止同姓通婚,提高优生率。她赦免犯罪较轻的罪犯,亲自到监狱去查明案情,释放他们,让他们在农忙的时候能够出狱种地。她建立了北魏养老制度,让没有能力工作的老弱病残起码有饭吃。她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教育了孝文帝这一代明君忠臣,冯太后深深地明白,改革和汉化是需要新的思想和文化。让朝中老臣已经定型的价值观去改变是很难的,但让拓跋宏这些小孩子去学习,去塑造他们的改革观,才能从根本上进行北魏改革。

公元490年,操劳半生的冯太后终于病倒,病势汹汹,回天乏力。“我没什么对不起拓跋家的了,这一生我已经尽力了,希望你别让我失望,别让你的祖先失望。”牵着孝文帝的手,执政十七年冯太后去世,谥号“文明太皇太后”。

历史上有哪些临朝称制的女性?

《芈月传》的故事背景是秦国,芈是秦昭襄王母亲的姓,号“芈八子”,称“宣太后”。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来嫁到秦国成为了惠文王的妾室。惠文王去世后,秦武王继承王位,但不久就因为意外去世,后继无人的情况下,他的弟弟们开始争夺皇位。此时,宣太后在她弟弟的帮助下,顺利帮助自己的儿子——公子稷夺得皇位,史称“秦昭襄王”。
但是,秦昭襄王当时尚且年幼,没有能力处理朝堂政务,于是,身为母亲,后宫权力最大的女人,宣太后开始把持国家政务,一直持续了四十多年。期间,“诱杀义渠王”一事,一直被古往今来的历史学者议论。秦国和义渠国自惠文王时期就纷争不断,秦国多次派兵攻打义渠国,却一直没有将其灭国。到了两汉时期,说起临朝称制就不得不提西汉的吕后。吕后在刘邦争夺天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参与政事。刘邦称帝后,又残忍地杀害韩信,可谓是心思缜密,手段毒辣。刘邦去世后,吕后很快就掌控了朝堂政事,当然,她执政的时间没有宣太后那么久。吕后过后,又有不少汉家太后临朝称制,其中,有一位叫做窦漪房,大家一定很熟悉。,武则天在还没有称帝的时候,参与政事只能通过“垂帘”的方式。并且,在宋代也有垂帘听政的历史,宋真宗临死之前,因为儿子尚且年幼,继承皇位后也无法决断国家政事,所以,指定皇后,也就是章献明肃刘皇后代为管理国家政务,刘皇后便成为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刘皇后管理政事长达11年,最后,心甘情愿地把政权交给儿子,没有起任何纷争。

辽代也有一位垂帘听政的皇后——萧太后,萧太后叫做萧绰,她的父亲是朝廷宰相萧思温,因父亲有功,辽景宗将萧绰封为皇后。辽景宗因为体弱多病,没有过多的精力管理朝政,萧绰就常常协助他处理政务。辽景宗临死之前,还立下遗诏——要求军国大事都听从皇后的命令。自此之后,萧绰就理所应当地管理朝政长达20年。
外国不清楚。
我国至少有下面这些人:
芈八子,吕雉,王政君,王嬿,章德窦太后(名不详,下同),邓绥,阎姬,梁妠,窦妙,灵思何太后,庾文君,褚蒜子,文明冯太后,灵胡太后,武则天,韦香儿,刘娥,慈圣光献曹皇后,高滔滔,钦圣宪肃向皇后,昭慈圣献孟皇后,吴瑜,杨桂枝,谢道清,述律平,萧绰,萧塔不烟,脱烈哥那,海迷失,慈安钮钴禄太后,慈禧叶赫那拉太后,隆裕叶赫那拉太后

中国古代太后执政

中国古代专权的四大女人(吕太后,冯太后,武则天,慈喜太后)专政之比较有那些方面。参考数目有哪些??哪位哥哥姐姐知道的请帮帮我,在这里谢谢大家啦。
  中国古代社会是男权社会,女人是很少有掌权机会的,不过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临朝称制、掌握大权的女性。其中最著名的有四位:西汉吕后,北魏冯太后,唐代武则天,清代慈禧太后。另外还有一些临朝称制或摄政听政的女性,如汉代窦太后、邓太后和梁太后,北魏胡太后,辽国述律太后和萧太后,宋代刘太后和高太后,元代乃马真后和海迷失后,明代张太后,清代隆裕太后等。

  长久以来,中国历朝都延续着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重大权利集中在男性手中。然而,历史总是喜欢开一些小玩笑,在不经意间就会给撑起半边天的女同胞们一些意外的惊喜。通过本期知识,我们会对她们了解得更多一些。

  中国第一个称制的太后——吕后

  吕后(前241~前180),名雉,字娥姁,秦代单父县(今山东省单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妻。是一位性格刚毅、有抱负、有韬略、有作为的政治家。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即位的惠帝刘盈年幼仁弱,吕太后掌握大权。惠帝死后,吕太后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吕后死后,吕氏家族就被陈平、周勃一网打尽。

  中国第一位女改革家——冯太后

  冯太后(442~490),北魏文成帝皇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生于长安。太和元年(477)至十四年间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谥文明。和平六年(465)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太后执政,定策诛杀丞相乙浑。献文帝非太后所生,听政后诛除太后内宠。皇兴五年(471)献文帝禅位于五岁的太子拓跋宏,自己仍过问大政。承明元年(476)冯太后毒死献文帝,再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她聪明果决,猜忌而长于权术,以重管、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名武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唐中宗时为皇太后(683年—690年),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705年),705年退位。

  武氏祖籍并州文水县,生于利州。14岁入后宫为才人(正八品),唐太宗赐名媚,人称“武媚娘”。高宗时上尊号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改尊为“则天顺圣皇后”。

  中国掌权时间最长的太后——慈禧

  慈禧太后(1835~1908),满族,满洲镶蓝旗人,乳名兰儿,咸丰帝的妃子,清穆宗生母,清德宗养母。同治帝尊为圣母皇太后,尊号为慈禧太后。清文宗治丧期间因与慈安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东西暖阁,故也被称为西太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慈禧太后是晚清同治、光绪两朝(1861年至1908年)的最高决策者,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

  中国历史上其他临朝称制的太后

  中国其他掌权的女性:

  窦太后-汉章帝后

  邓太后-汉和帝后

  阎太后-汉安帝后

  梁太后-汉顺帝后

  窦太后-汉桓帝后

  何太后-汉灵帝后

  胡太后-北魏孝明帝母

  刘太后-宋真宗后

  高太后-宋英宗后

  谢太后-宋理宗后

  述律太后-辽太祖后

  萧太后-辽景宗后

  乃马真后-蒙古窝阔台汗妃

  海迷失后-蒙古贵由汗妃

  卜答失里后-元文宗后

  张太后-明仁宗后

  隆裕太后-清光绪帝后
本文标题: 为什么有的太后临朝称制(比如吕雉、冯太后、武则天、萧太后、慈禧等)却不称帝,只有武则天称帝呢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8422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文章《一包种子的收获》谁知道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价值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