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国中学数理化课本,没有祖冲之和张衡,连巴基斯坦中学课本也没有

发布时间: 2022-12-12 08:00: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6

有关张衡和祖冲之的资料请把他们的简介,还有他们做的诗词,以及做那诗的背景...谢谢啦...rnrn还有赞美,表颂他们事业的诗词....

为什么外国中学数理化课本,没有祖冲之和张衡,连巴基斯坦中学课本也没有

有关张衡和祖冲之的资料

请把他们的简介,还有他们做的诗词,以及做那诗的背景...谢谢啦...rnrn还有赞美,表颂他们事业的诗词.谢谢啦...
  [编辑本段]【一、天文学家】
  张衡(78-139),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后世称张衡为木圣(科圣)。
  [编辑本段]史书传记
  张衡传(出自范晔《后汉书》)
  原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欲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好地方额推了我特洛伊特例特二阳台乐而雅而铁路有了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思玄赋》略)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著《周官训诂》,崔瑗以为不能有异于诸儒也。又欲继孔子《易》说《彖》、《象》残缺者,竟不能就。所著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闲》、《七辩》、《巡诰》、《悬图》凡三十二篇。张衡,字平子,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诞生于南阳郡西鄂县石桥镇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今河南省南阳市城北五十里石桥镇)。祖父张堪是地方官吏,曾任蜀郡太守和渔阳太守。张衡幼年时候,家境已经衰落,有时还要靠亲友的接济。正是这种贫困的生活使他能够接触到社会下层的劳动群众和一些生产、生活实际,从而给他后来的科学创造事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张衡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祖父张堪自小志高力行,被人称为圣童,曾把家传余财数百万让给他的侄子。光武帝登基后张堪受荐拜官。曾被任为蜀郡太守随大司马吴汉讨伐割据蜀郡的公孙述,立有大功。其后又领兵抗击匈奴有功,拜为渔阳(今北京附近)太守。曾以数千骑兵击破匈奴来犯的一万骑兵。此后在他的任期内匈奴再也没有敢来侵扰。他又教人民耕种,开稻田八千顷,人民由此致富。所以,有民谣歌颂他说:“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张堪为官清廉。伐蜀时他是首先攻入成都的,但他对公孙述留下的堆积如山的珍宝毫无所取。蜀郡号称天府,但张堪在奉调离蜀郡太守任时乘的是一辆破车,携带的只有一卷布被囊。
  张衡像他的祖父一样,自小刻苦向学,很有文采。16岁以后曾离开家乡到外地游学。他先到了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三辅(今陕西西安一带)。这一地区壮丽的山河和宏伟的秦汉古都遗址给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以后又到了东汉首都洛阳。在那儿,他进过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结识了一位青年学者崔瑗,与他结为挚友。崔瑗是当时的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的学生,也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学问。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张衡应南阳太守鲍德之请,作了他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8年后鲍德调任京师,张衡即辞官居家。在南阳期间他致力于探讨天文、阴阳、历算等学问,并反复研究西汉扬雄著的《太玄经》。他在这些方面的名声引起了汉安帝的注意。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张衡被征召进京,拜为郎中。
  元初元年(公元114年)迁尚书郎。次年,迁太史令。以后曾调任他职,但5年后复为太史令。总计前后任此职达14年之久,张衡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在这一阶段里完成的。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年)升为侍中。但不久受到宦官排挤中伤,于永和元年(公元136年)调到京外,任河间王刘政的相。刘政是个骄横奢侈、不守中央法典的人,地方许多豪强与他共为不法。张衡到任后严整法纪,打击豪强,使得上下肃然。3年后,他向顺帝上表请求退休,但朝廷却征拜他为尚书。此事颇有蹊跷,因尚书的官职远低于侍中或相,他是否应征,史载不彰。就在这一年(永和四年,即公元139年)他即告逝世。
  [编辑本段]学术成就
  张衡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学家。他的成就涉及到天文学、地震学、机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有两项最重要的工作——著《灵宪》,作浑天仪。此外,在历法方面也有所研究。
  《灵宪》是张衡有关天文学的一篇代表作,全面体现了张衡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和发展。原文被《后汉书·天文志》刘昭注所征引而传世。

  祖冲之(ZǔChōngzhī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生于未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先世迁入江南,祖父掌管土木建筑,父亲学识渊博。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县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了。《隋书·律历志》留下一小段关于圆周率(π)的记载,祖冲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朒数)和3.1415927(盈数)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这一纪录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祖冲之还给出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祖冲之还和儿子祖暅一起圆满地利用「牟合方盖」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球体积公式。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在机械学方面,他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祖冲之通过艰苦的努力,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他提出约率22/7和密率355/113,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将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汇集成一部著作,名为《缀术》,唐朝国学曾经将此书定为数学课本。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闫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机械专家。重新造出早已失传的指南车、千里船等巧妙机械多种。此外,他对音乐也有研究。著作有《释论语》、《释孝经》、《易义》、《老子义》、《庄子义》及小说《述异记》等,均早已遗失。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从公元42O年东晋灭亡到589年隋朝统一全国的一百七十年中间,我国历史上形成了南北对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称作南北朝。南朝从公元42O年东晋大将刘裕夺取帝位,建立宋政权开始,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同南朝对峙的是北朝,北朝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朝代。祖冲之是南朝人,出生在宋,死的时候已是南齐时期了。
  当时由于南朝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和手工业都有显著的进步,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科学的前进。因此,在这一段时期内,南朝出现了一些很有成就的科学家,祖冲之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祖冲之的原籍是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在西晋末年,祖家由于故乡遭到战争的破坏,迁到江南居住。祖冲之的祖父祖昌,曾在宋朝政府里担任过大匠卿,负责主持建筑工程,是掌握了一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祖家历代对于天文历法都很有研究。因此祖冲之从小就有接触科学技术的机会。
  祖冲之对于自然科学和文学、哲学都有广泛的兴趣,特别是对天文、数学和机械制造,更有强烈的爱好和深入的钻研。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有了博学多才的名声,并且被政府派到当时的一个学术研究机关——华林学省,去做研究工作。后来他又担任过地方官职。公元461年,他任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刺史府里的从事。464年,宋朝政府调他到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东北)作县令。
  祖冲之在这一段期间,虽然生活很不安定,但是仍然继续坚持学术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研究学术的态度非常严谨。他十分重视古人研究的成果,但又决不迷信古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决不“虚推(盲目崇拜)古人”,而要“搜炼古今(从大量的古今著作中吸取精华)”。一方面,他对于古代科学家刘歆〔xin欣〕、张衡、阚〔kan看〕泽、刘徽、刘洪等人的著述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充分吸取其中一切有用的东西。另一方面,他又敢于大胆怀疑前人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结论,并通过实际观察和研究,加以修正补充,从而取得许多极有价值的科学成果。在天文历法方面,他所编制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在数学方面,他推算出准确到六位小数的圆周率,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成绩。
  宋朝末年,祖冲之回到建康(今南京),担任谒者仆射的官职。从这时起,一直到齐朝初年,他花了较大的精力来研究机械制造,重造指南车,发明千里船、水碓磨等等,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当祖冲之晚年的时候,齐朝统治集团发生了内乱,政治腐败黑暗,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北朝的魏乘机发大兵向南进攻。
  从公元494年到5O0年间,江南一带又陷入战火。对于这种内忧外患重重逼迫的政治局面,祖冲之非常关心。大约在公元494年到498年之间,他担任长水校尉的官职。当时他写了一篇《安边论》,建议政府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增强国力,安定民生,巩固国防。齐明帝看到了这篇文章,打算派祖冲之巡行四方,兴办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业。但是由于连年战争,他的建议始终没有能够实现。过不多久,这位卓越的大科学家活到七十二岁,就在公元50O年的时候去世了。
  改革历法 引入岁差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由于畜牧业和农业生产的需要,经过长时期的观察,发现了日月运行的基本规律。他们把第一次月圆或月缺到第二次月圆或月缺的一段时间规定为一个月,每个月是二十九天多一点,十二个月称为一年。这种计年方法叫做阴历。他们又观察到:从第一个冬至到下一个冬至(实际上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共需要三百六十五天又四分之一天,于是也把这一段时间称作一年。按照这种办法推算的历法通常叫做阳历。但是,阴历一年和阳历一年的天数,并不恰好相等。按照阴历计算,一年共计三百五十四天;按照阳历计算,一年应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阴历一年比阳历一年要少十一天多。为了使这两种历法的天数一致起来,就必须想办法调整阴历一年的天数。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就是采用“闰月”的办法。在若干年内安排一个闰年,在每个闰年中加入一个闰月。每逢闰年,一年就有十三个月。由于采用了这种闰年的办法,阴历年和阳历年就比较符合了。
  在古代,我国历法家一向把十九年定为计算闰年的单位,称为“一章”,在每一章里有七个闰年。也就是说,在十九个年头中,要有七个年头是十三个月。这种闰法一直采用了一千多年,不过它还不够周密、精确。公元412年,北凉赵厞创作《元始历》,才打破了岁章的限制,规定在六百年中间插入二百二十一个闰月。可惜赵厞的改革没有引起当时人的注意,例如著名历算家何承天在公元443年制作《元嘉历》时,还是采用十九年七闰的古法。
  祖冲之吸取了赵厞的先进理论,加上他自己的观察,认为十九年七闰的闰数过多,每二百年就要差一天,而赵厞六百年二百二十一闯的闰数却又嫌稍稀,也不十分精密。因此,他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内一百四十四闰的新闰法。这个闰法在当时算是最精密的了。
  除了改革闰法以外,祖冲之在历法研究上的另一重大成就,是破天荒第一次应用了“岁差。”
  根据物理学原理,刚体在旋转运动时,假如丝毫不受外力的影响,旋转的方向和速度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受了外力影响,它的旋转速度就要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地球就是一个表面凹凸不平、形状不规则的刚体,在运行时常受其他星球吸引力的影响,因而旋转的速度总要发生一些周期性的变化,不可能是绝对均匀一致的。因此,每年太阳运行一周(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不可能完全回到上一年的冬至点上,总要相差一个微小距离。按现在天文学家的精确计算,大约每年相差50.2秒,每七十一年八个月向后移一度。这种现象叫作岁差。
  随着天文学的逐渐发展,我国古代科学家们渐渐发现了岁差的现象。西汉的邓平、东汉的刘歆、贾逵等人都曾观测出冬至点后移的现象,不过他们都还没有明确地指出岁差的存在。到东晋初年,天文学家虞喜才开始肯定岁差现象的存在,并且首先主张在历法中引入岁差。他给岁差提出了第一个数据,算出冬至日每五十年退后一度。后来到南朝宋的初年,何承天认为岁差每一百年差一度,但是他在他所制定的《元嘉历》中并没有应用岁差。
  祖冲之继承了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不但证实了岁差现象的存在,算出岁差是每四十五年十一个月后退一度,而且在他制作的《大明历》中应用了岁差。因为他所根据的天文史料都还是不够准确的,所以他提出的数据自然也不可能十分准确。尽管如此,祖冲之把岁差应用到历法中,在天文历法史上却是一个创举,为我国历法的改进揭开了新的一页。到了隋朝以后,岁差已为很多历法家所重视了,像隋朝的《大业历》、《皇极历》中都应用了岁差。
  祖冲之在历法研究方面的第三个巨大贡献,就是能够求出历法中通常称为“交点月”的日数。
  所谓交点月,就是月亮连续两次经过“黄道”和“白道”的交叉点,前后相隔的时间。黄道是指我们在地球上的人看到的太阳运行的轨道,白道是我们在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亮运行的轨道。交点月的日数是可以推算得出来的。祖冲之测得的交点月的日数是27.21223日,比过去天文学家测得的要精密得多,同近代天文学家所测得的交点月的日数27.21222日已极为近似。在当时天文学的水平下,祖冲之能得到这样精密的数字,成绩实在惊人。
  由于日蚀和月蚀都是在黄道和白道交点的附近发生,所以推算出交点月的日数以后,就更能准确地推算出日蚀或月蚀发生的时间。祖冲之在他制订的《大明历》中,应用交点月推算出来的日、月蚀时间比过去准确,和实际出现日、月蚀的时间都很接近。
  祖冲之根据上述的研究成果,终于成功制成了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大明历》。这是祖冲之科学研究的天才结晶,也是他在天文历法上最卓越的贡献。
  此外,祖冲之对木、水、火、金、土等五大行星在天空运行的轨道和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也进行了观测和推算。我国古代科学家算出木星(古代称为岁星)每十二年运转一周。西汉刘歆作《三统历》时,发现木星运转一周不足十二年。祖冲之更进一步,算出木星运转一周的时间为11.858年。现代科学家推算木星运行的周期约为 11. 862年。祖冲之算得的结果,同这个数字仅仅相差0.04年。此外,祖冲之算出水星运转一周的时间为115.88日,这同近代天文学家测定的数字在两位小数以内完全一致。他算出金星运转一周的时间为583.93日,同现代科学家测定的数字仅差0.01日。
  公元462年(宋大明六年),祖冲之把精心编成的《大明历》送给政府,请求公布实行。宋孝武帝命令懂得历法的官员对这部历法的优劣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祖冲之遭到了以戴法兴为代表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戴法兴是宋孝武帝的亲信大臣,很有权势。由于他带头反对新历,朝廷大小官员也随声附和,大家不赞成改变历法。
  祖冲之为了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理直气壮地同戴法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这一场关于新历法优劣的辩论,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科学和反科学、进步和保守两种势力的尖锐斗争。戴法兴首先上书皇帝,从古书中抬出古圣先贤的招牌来压制祖冲之。他说,冬至时的太阳总在一定的位置上,这是古圣先贤测定的,是万世不能改变的。他说,祖冲之以为冬至点每年有稍微移动,是诬蔑了天,违背了圣人的经典。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他又把当时通行的十九年七闰的历法,也说是古圣先贤所制定,永远不能更改。他甚至骂祖冲之是浅陋的凡夫俗子,没有资格谈改革历法。
  祖冲之对权贵势力的攻击丝毫没有惧色。他写了一篇有名的驳议。他根据古代的文献记载和当时观测太阳的记录,证明冬至点是有变动的。他指出:事实十分明白,怎么可以信古而疑今。他又详细地举出多年来亲自观测冬至前后各天正午日影长短的变化,精确地推算出冬至的日期和时刻,从此说明十九年七闰是很不精密的。他责问说:“旧的历法不精确,难道还应当永远用下去,永远不许改革?谁要说《大明历》不好,应当拿出确凿的证据来。如果有证据,我愿受过。”
  当时戴法兴指不出新历到底有哪些缺点,于是就争论到日行快慢、日影长短、月行快慢等等问题上去。祖冲之一项一项地据理力争,都驳倒了他。
  在祖冲之理直气壮的驳斥下,戴法兴没话可以答辩了,竟蛮不讲理地说:“新历法再好也不能用。”祖冲之并没有被戴法兴这种蛮横态度吓倒,却坚决地表示:“决不应该盲目迷信古人。既然发现了旧历法的缺点,又确定了新历法有许多优点,就应当改用新的。”
  在这场大辩论中,许多大臣被祖冲之精辟透彻的理论说服了,但是他们因为畏惧戴法兴的权势,不敢替祖冲之说话。最后有一个叫巢尚之的大臣出来对祖冲之表示支持。他说《大明历》是祖冲之多年研究的成果,根据《大明历》来推算元嘉十三年(436)、十四年(437)、二十八年(451)、大明三年(459)的四次月蚀都很准确,用旧历法推算的结果误差就很大,《大明历》既然由事实证明比较好,就应当采用。
  这样一来,戴法兴只有哑口无言。祖冲之取得了最后胜利。宋孝武帝决定在大明九年(465)改行新历。谁知大明八年孝武帝死了,接着统治集团内发生变乱,改历这件事就被搁置起来。一直到梁朝天监九年(51O),新历才被正式采用,可是那时祖冲之已去世十年了。
  圆周定律 著书缀术
  祖冲之不但精通天文、历法,他在数学方面的贡献,特别对“圆周率”研究的杰出成就,更是超越前代,在世界数学史上放射着异彩。
  我们都知道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同一圆的直径的比,这个比值是一个常数,现在通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它不能用分数、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完全准确地表示出来。由于现代数学的进步,已计算出了小数点后两千多位数字的圆周率。
  圆周率的应用很广泛。尤其是在天文、历法方面,凡牵涉到圆的一切问题,都要使用圆周率来推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求得的最早的圆周率值是“ 3”,这当然很不精密,但一直被沿用到西汉。后来,随着天文、数学等科学的发展,研究圆周率的人越来越多了。西汉末年的刘歆首先抛弃“3”这个不精确的圆周率值,他曾经采用过的圆周率是3.547。东汉的张衡也算出圆周率为π=3.1622。这些数值比起π=3当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远远不够精密。到了三国末年,数学家刘徽创造了用割圆术来求圆周率的方法,圆周率的研究才获得了重大的进展。
  用割圆术来求圆周率的方法,大致是这样:先作一个圆,再在圆内作一内接正六边形。假设这圆的直径是2,那么半径就等于1。内接正六边形的一边一定等于半径,所以也等于1;它的周长就等于6。如果把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6当作圆的周长,用直径2去除,得到周长与直径的比π=6/2=3,这就是古代π=3的数值。但是这个数值是不正确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远远小于圆周的周长。
  如果我们把内接正六边形的边数加倍,改为内接正十二边形,再用适当方法求出它的周长,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周长比内按正六边形的周长更接近圆的周长,这个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也更接近圆面积。从这里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圆内所做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它各边相加的总长度(周长)和圆周周长之间的差额就越小。从理论上来讲,如果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到无限多时,那时正多边形的周界就会同圆周密切重合在一起,从此计算出来的内接无限正多边形的面积,也就和圆面积相等了。不过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把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到无限多,而使这无限正多边形的周界同圆周重合。只能有限度地增加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使它的周界和圆周接近重合。所以用增加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边数的办法求圆周率,得数永远稍小于π的真实数值。刘徽就是根据这个道理,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逐次加倍地增加边数,一直计算到内接正九十六边形为止,求得了圆周率是3.141024。把这个数化为分数,就是157/50。刘徽所求得的圆周率,后来被称为“徽率”。他这种计算方法,实际上已具备了近代数学中的极限概念。这是我国古代关于圆周率的研究的一个光辉成就。
  祖冲之在推求圆周率方面又获得了超越前人的重大成就。根据《隋书·律历志》的记载,祖冲之把一丈化为一亿忽,以此为直径求圆周率。他计算的结果共得到两个数:一个是盈数(即过剩的近似值),为3.1415927;一个是朒数(即不足的近似值),为3.1415926。圆周率真值正好在盈朒两数之间。《隋书》只有这样简单的记载,没有具体说明他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不过从当时的数学水平来看,除刘徽的割圆术外,还没有更好的方法。祖冲之很可能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因为采用刘徽的方法,把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多到24576边时,便恰好可以得出祖冲之所求得的结果。
祖冲之(ZǔChōngzhī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生于未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先世迁入江南,祖父掌管土木建筑,父亲学识渊博。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县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了。《隋书·律历志》留下一小段关于圆周率(π)的记载,祖冲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朒数)和3.1415927(盈数)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这一纪录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祖冲之还给出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祖冲之还和儿子祖暅一起圆满地利用「牟合方盖」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球体积公式。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在机械学方面,他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祖冲之通过艰苦的努力,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他提出约率22/7和密率355/113,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将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汇集成一部著作,名为《缀术》,唐朝国学曾经将此书定为数学课本。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闫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机械专家。重新造出早已失传的指南车、千里船等巧妙机械多种。此外,他对音乐也有研究。著作有《释论语》、《释孝经》、《易义》、《老子义》、《庄子义》及小说《述异记》等,均早已遗失。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从公元42O年东晋灭亡到589年隋朝统一全国的一百七十年中间,我国历史上形成了南北对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称作南北朝。南朝从公元42O年东晋大将刘裕夺取帝位,建立宋政权开始,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同南朝对峙的是北朝,北朝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朝代。祖冲之是南朝人,出生在宋,死的时候已是南齐时期了。
当时由于南朝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和手工业都有显著的进步,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科学的前进。因此,在这一段时期内,南朝出现了一些很有成就的科学家,祖冲之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祖冲之的原籍是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在西晋末年,祖家由于故乡遭到战争的破坏,迁到江南居住。祖冲之的祖父祖昌,曾在宋朝政府里担任过大匠卿,负责主持建筑工程,是掌握了一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祖家历代对于天文历法都很有研究。因此祖冲之从小就有接触科学技术的机会。
祖冲之对于自然科学和文学、哲学都有广泛的兴趣,特别是对天文、数学和机械制造,更有强烈的爱好和深入的钻研。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有了博学多才的名声,并且被政府派到当时的一个学术研究机关——华林学省,去做研究工作。后来他又担任过地方官职。公元461年,他任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刺史府里的从事。464年,宋朝政府调他到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东北)作县令。
祖冲之在这一段期间,虽然生活很不安定,但是仍然继续坚持学术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研究学术的态度非常严谨。他十分重视古人研究的成果,但又决不迷信古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决不“虚推(盲目崇拜)古人”,而要“搜炼古今(从大量的古今著作中吸取精华)”。一方面,他对于古代科学家刘歆〔xin欣〕、张衡、阚〔kan看〕泽、刘徽、刘洪等人的著述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充分吸取其中一切有用的东西。另一方面,他又敢于大胆怀疑前人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结论,并通过实际观察和研究,加以修正补充,从而取得许多极有价值的科学成果。在天文历法方面,他所编制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在数学方面,他推算出准确到六位小数的圆周率,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成绩。
宋朝末年,祖冲之回到建康(今南京),担任谒者仆射的官职。从这时起,一直到齐朝初年,他花了较大的精力来研究机械制造,重造指南车,发明千里船、水碓磨等等,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当祖冲之晚年的时候,齐朝统治集团发生了内乱,政治腐败黑暗,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北朝的魏乘机发大兵向南进攻。
从公元494年到5O0年间,江南一带又陷入战火。对于这种内忧外患重重逼迫的政治局面,祖冲之非常关心。大约在公元494年到498年之间,他担任长水校尉的官职。当时他写了一篇《安边论》,建议政府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增强国力,安定民生,巩固国防。齐明帝看到了这篇文章,打算派祖冲之巡行四方,兴办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业。但是由于连年战争,他的建议始终没有能够实现。过不多久,这位卓越的大科学家活到七十二岁,就在公元50O年的时候去世了。
改革历法 引入岁差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由于畜牧业和农业生产的需要,经过长时期的观察,发现了日月运行的基本规律。他们把第一次月圆或月缺到第二次月圆或月缺的一段时间规定为一个月,每个月是二十九天多一点,十二个月称为一年。这种计年方法叫做阴历。他们又观察到:从第一个冬至到下一个冬至(实际上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共需要三百六十五天又四分之一天,于是也把这一段时间称作一年。按照这种办法推算的历法通常叫做阳历。但是,阴历一年和阳历一年的天数,并不恰好相等。按照阴历计算,一年共计三百五十四天;按照阳历计算,一年应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阴历一年比阳历一年要少十一天多。为了使这两种历法的天数一致起来,就必须想办法调整阴历一年的天数。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就是采用“闰月”的办法。在若干年内安排一个闰年,在每个闰年中加入一个闰月。每逢闰年,一年就有十三个月。由于采用了这种闰年的办法,阴历年和阳历年就比较符合了。
在古代,我国历法家一向把十九年定为计算闰年的单位,称为“一章”,在每一章里有七个闰年。也就是说,在十九个年头中,要有七个年头是十三个月。这种闰法一直采用了一千多年,不过它还不够周密、精确。公元412年,北凉赵厞创作《元始历》,才打破了岁章的限制,规定在六百年中间插入二百二十一个闰月。可惜赵厞的改革没有引起当时人的注意,例如著名历算家何承天在公元443年制作《元嘉历》时,还是采用十九年七闰的古法。
祖冲之吸取了赵厞的先进理论,加上他自己的观察,认为十九年七闰的闰数过多,每二百年就要差一天,而赵厞六百年二百二十一闯的闰数却又嫌稍稀,也不十分精密。因此,他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内一百四十四闰的新闰法。这个闰法在当时算是最精密的了。
除了改革闰法以外,祖冲之在历法研究上的另一重大成就,是破天荒第一次应用了“岁差。”
根据物理学原理,刚体在旋转运动时,假如丝毫不受外力的影响,旋转的方向和速度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受了外力影响,它的旋转速度就要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地球就是一个表面凹凸不平、形状不规则的刚体,在运行时常受其他星球吸引力的影响,因而旋转的速度总要发生一些周期性的变化,不可能是绝对均匀一致的。因此,每年太阳运行一周(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不可能完全回到上一年的冬至点上,总要相差一个微小距离。按现在天文学家的精确计算,大约每年相差50.2秒,每七十一年八个月向后移一度。这种现象叫作岁差。
随着天文学的逐渐发展,我国古代科学家们渐渐发现了岁差的现象。西汉的邓平、东汉的刘歆、贾逵等人都曾观测出冬至点后移的现象,不过他们都还没有明确地指出岁差的存在。到东晋初年,天文学家虞喜才开始肯定岁差现象的存在,并且首先主张在历法中引入岁差。他给岁差提出了第一个数据,算出冬至日每五十年退后一度。后来到南朝宋的初年,何承天认为岁差每一百年差一度,但是他在他所制定的《元嘉历》中并没有应用岁差。
祖冲之继承了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不但证实了岁差现象的存在,算出岁差是每四十五年十一个月后退一度,而且在他制作的《大明历》中应用了岁差。因为他所根据的天文史料都还是不够准确的,所以他提出的数据自然也不可能十分准确。尽管如此,祖冲之把岁差应用到历法中,在天文历法史上却是一个创举,为我国历法的改进揭开了新的一页。到了隋朝以后,岁差已为很多历法家所重视了,像隋朝的《大业历》、《皇极历》中都应用了岁差。
祖冲之在历法研究方面的第三个巨大贡献,就是能够求出历法中通常称为“交点月”的日数。
所谓交点月,就是月亮连续两次经过“黄道”和“白道”的交叉点,前后相隔的时间。黄道是指我们在地球上的人看到的太阳运行的轨道,白道是我们在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亮运行的轨道。交点月的日数是可以推算得出来的。祖冲之测得的交点月的日数是27.21223日,比过去天文学家测得的要精密得多,同近代天文学家所测得的交点月的日数27.21222日已极为近似。在当时天文学的水平下,祖冲之能得到这样精密的数字,成绩实在惊人。
由于日蚀和月蚀都是在黄道和白道交点的附近发生,所以推算出交点月的日数以后,就更能准确地推算出日蚀或月蚀发生的时间。祖冲之在他制订的《大明历》中,应用交点月推算出来的日、月蚀时间比过去准确,和实际出现日、月蚀的时间都很接近。
祖冲之根据上述的研究成果,终于成功制成了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大明历》。这是祖冲之科学研究的天才结晶,也是他在天文历法上最卓越的贡献。
此外,祖冲之对木、水、火、金、土等五大行星在天空运行的轨道和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也进行了观测和推算。我国古代科学家算出木星(古代称为岁星)每十二年运转一周。西汉刘歆作《三统历》时,发现木星运转一周不足十二年。祖冲之更进一步,算出木星运转一周的时间为11.858年。现代科学家推算木星运行的周期约为 11. 862年。祖冲之算得的结果,同这个数字仅仅相差0.04年。此外,祖冲之算出水星运转一周的时间为115.88日,这同近代天文学家测定的数字在两位小数以内完全一致。他算出金星运转一周的时间为583.93日,同现代科学家测定的数字仅差0.01日。
祖冲之为了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理直气壮地同戴法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这一场关于新历法优劣的辩论,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科学和反科学、进步和保守两种势力的尖锐斗争。戴法兴首先上书皇帝,从古书中抬出古圣先贤的招牌来压制祖冲之。他说,冬至时的太阳总在一定的位置上,这是古圣先贤测定的,是万世不能改变的。他说,祖冲之以为冬至点每年有稍微移动,是诬蔑了天,违背了圣人的经典。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他又把当时通行的十九年七闰的历法,也说是古圣先贤所制定,永远不能更改。他甚至骂祖冲之是浅陋的凡夫俗子,没有资格谈改革历法。
祖冲之对权贵势力的攻击丝毫没有惧色。他写了一篇有名的驳议。他根据古代的文献记载和当时观测太阳的记录,证明冬至点是有变动的。他指出:事实十分明白,怎么可以信古而疑今。他又详细地举出多年来亲自观测冬至前后各天正午日影长短的变化,精确地推算出冬至的日期和时刻,从此说明十九年七闰是很不精密的。他责问说:“旧的历法不精确,难道还应当永远用下去,永远不许改革?谁要说《大明历》不好,应当拿出确凿的证据来。如果有证据,我愿受过。”
在祖冲之理直气壮的驳斥下,戴法兴没话可以答辩了,竟蛮不讲理地说:“新历法再好也不能用。”祖冲之并没有被戴法兴这种蛮横态度吓倒,却坚决地表示:“决不应该盲目迷信古人。既然发现了旧历法的缺点,又确定了新历法有许多优点,就应当改用新的。”
在这场大辩论中,许多大臣被祖冲之精辟透彻的理论说服了,但是他们因为畏惧戴法兴的权势,不敢替祖冲之说话。最后有一个叫巢尚之的大臣出来对祖冲之表示支持。他说《大明历》是祖冲之多年研究的成果,根据《大明历》来推算元嘉十三年(436)、十四年(437)、二十八年(451)、大明三年(459)的四次月蚀都很准确,用旧历法推算的结果误差就很大,《大明历》既然由事实证明比较好,就应当采用。
这样一来,戴法兴只有哑口无言。祖冲之取得了最后胜利。宋孝武帝决定在大明九年(465)改行新历。谁知大明八年孝武帝死了,接着统治集团内发生变乱,改历这件事就被搁置起来。一直到梁朝天监九年(51O),新历才被正式采用,可是那时祖冲之已去世十年了。
圆周定律 著书缀术
祖冲之不但精通天文、历法,他在数学方面的贡献,特别对“圆周率”研究的杰出成就,更是超越前代,在世界数学史上放射着异彩。
我们都知道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同一圆的直径的比,这个比值是一个常数,现在通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它不能用分数、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完全准确地表示出来。由于现代数学的进步,已计算出了小数点后两千多位数字的圆周率。
圆周率的应用很广泛。尤其是在天文、历法方面,凡牵涉到圆的一切问题,都要使用圆周率来推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求得的最早的圆周率值是“ 3”,这当然很不精密,但一直被沿用到西汉。后来,随着天文、数学等科学的发展,研究圆周率的人越来越多了。西汉末年的刘歆首先抛弃“3”这个不精确的圆周率值,他曾经采用过的圆周率是3.547。东汉的张衡也算出圆周率为π=3.1622。这些数值比起π=3当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远远不够精密。到了三国末年,数学家刘徽创造了用割圆术来求圆周率的方法,圆周率的研究才获得了重大的进展。
用割圆术来求圆周率的方法,大致是这样:先作一个圆,再在圆内作一内接正六边形。假设这圆的直径是2,那么半径就等于1。内接正六边形的一边一定等于半径,所以也等于1;它的周长就等于6。如果把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6当作圆的周长,用直径2去除,得到周长与直径的比π=6/2=3,这就是古代π=3的数值。但是这个数值是不正确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远远小于圆周的周长。
如果我们把内接正六边形的边数加倍,改为内接正十二边形,再用适当方法求出它的周长,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周长比内按正六边形的周长更接近圆的周长,这个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也更接近圆面积。从这里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圆内所做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它各边相加的总长度(周长)和圆周周长之间的差额就越小。从理论上来讲,如果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到无限多时,那时正多边形的周界就会同圆周密切重合在一起,从此计算出来的内接无限正多边形的面积,也就和圆面积相等了。不过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把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到无限多,而使这无限正多边形的周界同圆周重合。只能有限度地增加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使它的周界和圆周接近重合。所以用增加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边数的办法求圆周率,得数永远稍小于π的真实数值。刘徽就是根据这个道理,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逐次加倍地增加边数,一直计算到内接正九十六边形为止,求得了圆周率是3.141024。把这个数化为分数,就是157/50。刘徽所求得的圆周率,后来被称为“徽率”。他这种计算方法,实际上已具备了近代数学中的极限概念。这是我国古代关于圆周率的研究的一个光辉成就。
祖冲之在推求圆周率方面又获得了超越前人的重大成就。根据《隋书·律历志》的记载,祖冲之把一丈化为一亿忽,以此为直径求圆周率。他计算的结果共得到两个数:一个是盈数(即过剩的近似值),为3.1415927;一个是朒数(即不足的近似值),为3.1415926。圆周率真值正好在盈朒两数之间。《隋书》只有这样简单的记载,没有具体说明他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不过从当时的数学水平来看,除刘徽的割圆术外,还没有更好的方法。祖冲之很可能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因为采用刘徽的方法,把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多到24576边时,便恰好可以得出祖冲之所求得的结果。
盈朒 两数可以列成不等式,如:3.1415926(*)<π(真实的圆周率)<3.1415927(盈),这表明圆周率应在盈朒 两数之间。按照当时计算都用分数的习惯,祖冲之还采用了两个分数值的圆周率。一个是355/113(约等于3.1415927),这一个数比较精密,所以祖冲之称它为“密率”。另一个是了(约等于3.14),这一个数比较粗疏,所以祖冲之称它为“约率”。在欧洲,直到1573年才由德国数学家渥脱求出了355/113这个数值。因此,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曾建议把355/113这个圆周率数值称为“祖率”,来纪念这位中国的大数学家。
由于祖冲之所著的数学专著《缀术》已经失传,《隋书》又没有具体地记载他求圆周率的方法,因此,我国研究祖国数学遗产的专家们,对于他求圆周率的方法还有不同的见解。
有人认为祖冲之圆周率中的“朒数”。是用作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求得的;而“盈数”则是用作圆的外切正多边形的方法求得的。祖冲之如果继续用刘徽的办法,从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算起,逐次加倍边数,一直算到内接正24576边形时,它的各边长度总和只能逐次接近并较小于圆周的周长,这正多边形的面积也只能逐次接近并较小于圆面积,从此求出的圆周率为3.14159261,也只能小于圆周率的真实数值,这就是朒 数。从祖冲之的数学水平来看,突破刘徽的方法,从外切正六边形算起,逐次试求圆周率,也是可能的。如果祖冲之把外切正六边形的边数成倍增加,到正24576边形时,他所求得的圆周率应该是3.14159270208。这个数是用外切方法求得的。由于外切正多边形各边边长的总和永远大于圆周的长度,这正多边形的面积也永远大于圆面积,所以这个数总比真实的圆周率大。用四舍五入法舍去小数点七位以后的数字,就得出盈数。
祖冲之究竟是否同时用过内接和外切这两个方法求出圆周率的朒数和盈数,是没有确切史料可以证实的。但是采用这个办法所求出的朒、盈两个数值,和祖冲之原来所求出的结果大体是一致的。所以有些数学史家认为祖冲之曾用过作圆的外切正多边形的方法求得圆周率,是很近情理的推想。
但是根据另一些数学史家的研究,盈、朒两数也可以由计算圆内接正12288边形和正24576边形的边长而得出来。不过这种计算比较难懂,这里不说了。
尽管说法有出入,但是祖冲之曾经求得“密率”,并且明确地用上、下两限来说明圆周率这个数值的范围,是可以肯定的。在一千五百年前,他有这样的成就和认识,真值得我们钦佩。
在推算圆周率时,祖冲之付出了不知多少辛勤的劳动。如果从正六边形算起,算到24576边时,就要把同一运算程序反复进行十二次,而且每一运算程序又包括加减乘除和开方等十多个步骤。我们现在用纸笔算盘来进行这样的计算,也是极其吃力的。当时祖冲之进行这样繁难的计算,只能用筹码(小竹棍)来逐步推演。如果头脑不是十分冷静精细,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是绝对不会成功的。祖冲之顽强刻苦的研究精神,是很值得推崇的。
祖冲之死后,他的儿子祖暅(xuan玄)继续父亲的研究,进一步发现了计算圆球体积的方法。
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曾列有计算圆球体积的公式,但很不精确。刘徽虽然曾经指出过它的错误,但究竟应当怎样计算,他也没有求得解决。经祖暅刻苦钻研,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计算方法。他所推算出的计算圆球体积的公式是:圆球体积=π/c D(D代表球体直径)。这个公式一直到今天还被人们采用着。
祖冲之还曾写过《缀术》五卷,是一部内容极为精采的数学书,很受人们重视。唐朝的官办学校的算学科中规定:学员要学《缀术》四年;政府举行数学考试时,多从《缀术》中出题。后来这部书曾经传到朝鲜和日本。可惜到了北宋中期,这部有价值的著作竟失传了。
机械巧手 音哲旁通
指南车是一种用来指示方向的车子。车中装有机械,车上装有木人。车子开行之前,先把木人的手指向南方,不论车子怎样转弯,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不变。这种车子结构已经失传,但是根据文献记载,可以知道它是利用齿轮互相带动的结构制成的。相传远古时代黄帝对蚩尤作战,曾经使用过指南车来辨别方向,但这不过是一种传说。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三国时代的发明家马钧曾经制造过这种指南车,可惜后来失传了。公元417年东晋大将刘裕(也就是后来宋朝的开国皇帝)进军至长安时,曾获得后秦统治者姚兴的一辆旧指南车,车子里面的机械已经散失,车子行走时,只能由人来转动木人的手,使它指向南方。后来齐高帝萧道成就令祖冲之仿制。祖冲之所制指南车的内部机件全是铜的。制成后,萧道成就派大臣王僧虔、刘休两人去试验,结果证明它的构造精巧,运转灵活,无论怎样转弯,木人的手常常指向南方。
当祖冲之制成指南车的时候,北朝有一个名叫索驭驎的来到南朝,自称也会制造指南车。于是萧道成也让他制成一辆,在皇宫里的乐游苑和祖冲之所制造的指南车比赛。结果祖冲之所制的指南车运转自如,索驭驎所制的却很不灵活。索驭驎只得认输,并把自己制的指南车毁掉了。祖冲之制造的指南车,我们虽然已无法看到原物,但是由这件事可以想象,它的构造一定是很精巧的。
祖冲之也制造了很有用的劳动工具。他看到劳动人民舂米、磨粉很费力,就创造了一种粮食加工工具,叫作水碓磨。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明了利用水力着米的水礁和磨粉的水磨。西晋初年,杜预曾经加以改进,发明了“连机碓”和“水转连磨”。一个连机碓能带动好几个石杵一起一落地舂米;一个水转连磨能带动八个磨同时磨粉。祖冲之又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改进,把水碓和水磨结合起来,生产效率就更加提高了。这种加工工具,现在我国南方有些农村还在使用着。
哦,他们共同点,是没得到重用!

读《数理化通俗演义》有感

《数理化通俗演义》 告诉大家,科学家们几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甘于奉献、不畏牺牲的精神。

欲成大事者,要

耐得住寂寞,

受得住清贫,

忍得住嘲笑,

经得住考验,

挡得住诱惑。

在青少年时代就要勤思好学

    读了《数理化通俗演义》这本书,我觉得科学是经过无数的人的实践得到的,科学家们不断地坚持自己的想法,甚至有的科学观点当时不被人们理解,科学家就为之牺牲了,他们追求科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对我影响最深的是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杠杆,我将翘起地球”。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鼓励孩子们探索科学,发现科学,把伟大的一些科学家的故事给他们讲解,让他们从小就有一颗好奇的心。

梁衡先生的《数理化通俗演义》,对这种以章回小说形式讲述科学史的方式感到很新奇,并且越读越有兴趣,如果中学生能读一读这本书相信对数理化的学习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引起我更深思索的是书后《附录——科学发现简表》中列举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953年的科学发现,共74件历史事件,只有区区3名有关中国人的,不过,我相信现在的祖国是强大的,科学方面更是取得了世界瞩目的突破。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在探索科学与自然,以及在与迷信作斗争中所表现出的刻苦、勤奋、顽强、创新的伟大科学精神!科学就是探索未知,充满着不确定性,要有收获和所得是非常不容易的,到处充满失败挫折。在求知的过程中,不但要能吃苦,还要有锲而不舍不怕失败的毅力和精神。让我们也多一份恒心,多一份毅力,多一份智慧,相信我们会在科学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梁衡先生的《数理化通俗演义》,对这种以章回小说形式讲述科学史的方式感到很新奇,并且越读越有兴趣,如果中学生能读一读这本书相信对数理化的学习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引起我更深思索的是书后《附录——科学发现简表》中列举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953年的科学发现,共74件历史事件,只有区区3名有关中国人的,不过,我相信现在的祖国是强大的,科学方面更是取得了世界瞩目的突破。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在探索科学与自然,以及在与迷信作斗争中所表现出的刻苦、勤奋、顽强、创新的伟大科学精神!科学就是探索未知,充满着不确定性,要有收获和所得是非常不容易的,到处充满失败挫折。在求知的过程中,不但要能吃苦,还要有锲而不舍不怕失败的毅力和精神。让我们也多一份恒心,多一份毅力,多一份智慧,相信我们会在科学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数理化通俗演义》读后感

骄阳似火,我正在完成一个任务,读《数理化通俗演义》后写点儿自己的想法。非常惭愧的说,我还没有读完,尽管书的内容并不枯燥,但总有许许多多的琐使我分心。这与书中的主人公们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成功需要创新。关于数理化的文字,总是让人觉得晦涩难懂、枯燥乏味。这部小说最成功之就在于创新,用章回体来表现世界几千年的科学发展历史,让每一个公式、每一条定理都活了过来,它们就像一卷卷影片,展开的是栩栩如生的画面。而故事中的科学家们也因为创新,所以成功。就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杠杆,我将会撬起地球”。牛顿因为苹果发现地心引力。科学就是在创新中不断进步。如果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创新意识,就不会缺少爱迪生口中那稀缺的灵感,我们的科学之火一定会成燎原之势。

而最打动人的是科学家对破解难题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为昭示科学真理勇于献身的无畏与勇气。科学发展史上也并不缺少英雄。阿基米德虽然不是一名战士,但是他却用自己的智慧打败了敌军。他在城危之际利用杠杆原理制出投石器;用镜子会反光的道理吓跑敌军。他却死于野蛮士兵手中闪光的大刀下。中世纪欧洲宗教的烈火让哥白尼、伽利略活活烧死在高高的火堆上,罗马帝国对上帝的痴迷使众多杰出的科学家数学家陨落。爱迪生为了制作灯泡,经过了大约五万次试验。祖冲之父子为算圆周率花了多少心血……我们如果有这样的坚持与执着,凡事皆成。

如开头所说,我总是在听命行事,但读书的触动会慢慢渗透于我的生活中,不求其他,惟愿做好本次的点火人吧!

读《数理化通俗演义》有感

      刚刚收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这么厚真是担心自己读不下来。一开始带着“这是一项任务,不得不读”的心理翻开这本书,从“洞庭湖边屈原问天,金字塔下泰氏说地”开始,到阿基米德发现比重与浮力时的“赤身裸体长街狂奔”、利用杠杆“推动地球不费吹灰力”、利用凹透镜的聚光作用带领“老弱妇孺齐上阵,一面镜子退千军”,再到张衡的“八龙举首报地动”……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已经读了很多回,慢慢的感觉就像看电视剧似的,总想知道下一回又会出现哪个人物,又有怎样的科学发现成就。这也许就是作者在“新版序”中提到的科学家人物的故事,绘声绘色的语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牢牢地吸引着我们。这些科学家有很多都是我们熟悉的,包括他们的成就,祖冲之的“圆周率”,富兰克林的“电学”,诺贝尔的“安全炸药”……我们所熟识的不过是科学家的名字和他的伟大成就,而背后的付出的艰辛从未知晓。

    如作者所说,每一个公式,每一条定理后面都隐藏着一段血与火,汗与泪的历史,有慷慨的悲歌,有胜利的喜悦。

    书中向我们展示了我们了解与不了解的科学知识,丰富了我们的科学视野,不仅如此,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们为了科学,为了寻求真理积极探索,敢于挑战,锲而不舍,勇于献身,面对科学问题求实,严谨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就我们而言,做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尤其是科学学科的教育,我们应把书中的科学家的故事分享给我们的学生,将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展示在学生面前,为学生们树立很好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孩子们喜欢上科学,爱上科学,研究科学。我们的科学课虽然刚刚起步,但只要引导我们的学生在大胆实践中不断地发现,就能在积极的反思中不断的成长;只要我们在认识上尽可能地站得高一点,在操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将要求放得低一点,在实践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得实一点细一点,我们坚信,科学教育将会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2021-08-01

墨竹1021

2021-08-01 17:31·字数 1059·阅读 0·日记本

首先感谢欧阳老师让我遇到了《数理化通俗演义》这本书。最近读了梁衡先生的《数理化通俗演义》,这本书以章回小说形式讲述科学的发展史,读后让我们对科学的发展史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本书沿四条线展开,一是讲科学的发展史,跌岩起伏的故事情节大大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讲解知识,将深奥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三是讲解科学家在发现、发明过程中用的方法。四是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不屈不挠,不屈服于权威的精神,甚至面临被杀身的危险。那就是敢于质疑、敢于尝试、敢于探索、甘于吃苦的精神。

毫无疑问,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都有一个相当聪明的头脑,而阿基米德还有点怪。阿基米德找到了数学的新概念——阶。话说阿基米德被他的妻子推到水里洗澡的时候,他发现他身子往水里一泡,那水就沿着池沿往外溢。突然他赤身裸体去见国王。原来他发现了测量金王冠真假的秘密。原来他由澡盆溢水联想到王冠也可以泡在水里,溢出水的体积就是王冠的体积,而这体积与同等重的金块的体积应该是相同的,否则王冠肯定有假。这样他验证了王冠是假的。后来,阿基米德又通过实验,发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同体积的液重。后来阿基米德又利用杠杆原理,同时用了滑轮,打败了罗马军队。罗马人损兵折将,又白白丢了许多武器和战船,可是还没有见阿基米德一面。后来罗马军队不服,有一次跟他的国家叙拉古开战,这一次,他用了凹面镜的聚光作用,烧坏了罗马的所有的舰队。

可见科学的力量有多大。这其实给我们现代人上了很好的一课。生产力的推动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样要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稳定,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

第谷临终时托付第谷编星表,并且嘱托必须按照他的体系,可是他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仍然毫无进展。这是他遭到了妻子的反对。这是他发现他的枷锁是圆周轨道,火星轨道与圆周运动只有八分只差,也就是相当于钟盘上秒针0.02秒瞬间走过的一点角度。他对行星轨道的怀疑遭到了老师和朋友们的反对。利用数学知识,他终于发现火星的轨道是椭圆,而不是圆。这就是开普勒第二定律。

从开普勒的研究过程我们知道,第一,科学的发展需要敢于质疑的精神。如果开普勒不敢质疑托勒密,哥白尼,如果开普勒按照第谷的方法去研究,他不会有任何成就。第二,研究科学必须要严谨,如果开普勒忽略了那极为细小的“八分只差”,那他也不会有任何发现。第三,学科之间其实是相通的。如果开普勒没有精通的数学知识,他还是没有这个发现。第四,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然而科学家往往受尽旁人的嘲讽反对,甚至有生命的危险。

就是这么伟大的科学家,他身无分文,最后在孤独和饥饿中死去。

读《数理化通俗演义》有感

读了梁衡先生的《数理化通俗演义》这本书,启示深刻,它彻底地痛击了我的心灵。感到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有着高尚的灵魂,有着共同的品质,那就是敢于质疑、敢于尝试、敢于探索、甘于吃苦的精神。是他们发现的科学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的生产力。也正是如此,我们的世界才大步向前,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美好。

“宇宙是什么?”“无理数的发现”一个又一个奥妙的问题,在这本书中揭开了谜底,在书中,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一个又一个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可敬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就是世界科学的里程碑。

伽利略25岁的时候,当时的人们都信奉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但他却提出了质疑,并用一个铁球实验就轻而易举地推翻了他的理论;还有开普勒,他用自己精密的计算否认了托勒玫和哥白尼两大权威的理论。

居里夫人是爱探索的例子,她研究一个独一无二、无人涉足的项目——铀的放射性,因此而意外发现了镭。但没有人知道她研究时究竟吃了多少苦?她租了一间房子,为了省煤,家里冬天都不生火。睡觉时把所有衣服都盖上但却还是很冷,她便把家里唯一的一把椅子压在身上,在重压造成的虚假的温暖中才能入睡。

牛顿是一个遗腹子,出生三个月后母亲去世,寄养在舅父家里;开普勒一生都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贫困交加死于异国他乡;爱迪生小时候也是十分贫穷,姊妹多,仅念了个三年级。

科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科学就像一座高山,等待我们一步步攀登;科学就像一艘飞船,引领我们探索着未知的世界。

读《数理化通俗演义》有感

这是一本以章回小说的形式演绎世界历史进程的书,介绍了几千年来中外科学家、发明家探索真理的艰辛历程。

这本书我读的很快,也深有感触,大概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类。但就在我要动笔去写的时候,却突然想到,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 我们应当如何去教我们的孩子呢?于是带着问题,我又认真读了许多章节。下面就谈一下我的一些粗浅感受。

首先,在科学教学中,应当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我们总是在教学当中,习惯性地告诉孩子们各种结果。却从来不想一想,事实是这样吗,这真的对吗。因为在我们看来,这些都是正确的,是无数科学家们早已证明了的。因为这样,我们的孩子只会死记公式,牢记定理。可我们从来没想过,正是因为有了对“地心说”的怀疑,才有了“日心说”的问世;有了对亚里士多德的怀疑,才有了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有了对“燃素说”的怀疑,才有了质量守恒的发现……可以说,没有怀疑精神,就没有科学发现。所以我觉得,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小学科学教学的第一要务。

其次,要培养孩子勤于实验,勤于动手操作的习惯。许多伟大的发明与发现,哪一项不是科学家们多次实验、多次动手的结果。我们的孩子,动手能力尤其差,农村孩子也到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地步。这样的孩子,就是在思维上有所突破,但也不会有大的成就。所以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非常重要,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去动手做一些模型,尝试着使用一下各种工具,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当然,那些有趣的实验,更是非做不可。

第三,要帮助学生养成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在科学上,要不是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怎么会有电磁感应的发现,怎么会有海王星的发现?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当给孩子充分的观察时间,让孩子去观察、发现。当然,应当告诉孩子们:看到没有变化和看到变化同样重要。

这是我在阅读本书后关于科学教学的一些思考,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读后感想

《数理化通俗演义》这本书的书名并不新颖但很直白,内容可有趣多了。写的都是科学家们的真实故事。最喜欢了解名人的真实故事了,特别是他们成功的过程和方法,总想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奋斗的灵感,希望能启发自己在人生路上找到捷径。怀着这种心境,阅读完了这本书。

科学家们的牺牲精神时而令我震撼时而令我感动。他们的刻苦精神令我敬佩不已。同时也惊叹于他们的创造精神。他们的这种献身事业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身边的人都说我很敬业很勤奋,然而跟这些科学家们比起来,我还差太远。曾经我还会担心过度用脑会伤脑细胞,熬夜会减寿,可科学家们的经历让我明白,这并无多大影响。是的,不管做什么事情,对待事情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从书中我还发现,这些科学家们都是有学识基础的,有理论前提的。任何一个人在创作之前都学习并研究过前人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可见,只有先向别人学习,汲取经验,才能不走弯路,甚至达到创造。

然而本书吸引我的除了科学家的故事以外,还有曾经那么深奥难懂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知识。读书时,学习这些知识让我很吃力,导致现在还有很多知识不懂。真是惭愧!科学家能自己发现原理、规律,而我只是去学习已经证明了的原理、规律都学不来。那时怎么就不觉得这些知识这么有趣呢?看了本书,回忆起这些知识,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喜悦。特别想重新学习这些知识,并自己动手实验验证一下。

个人觉得这本书很适合读初中高中的学生阅读。而我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更重要的是带领孩子们动手实验,迷上科学;并培养孩子们善于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杨凤读《数理化通俗演义》有感      拿到这本书,看了封面、三篇序言和目录,我非常欣喜,欣喜我可以看小说一样看这本我误以为枯燥无味的数理化方面的书籍。由于自身的原因,我还没有看完,但我已经得到了这本书的帮助。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科学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科学家们的成长史正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虽然充满了辛酸,但正是有了科学家们对之前人们认知的怀疑,从而不断探索,即使遇到重重阻碍,甚至冒着被迫害的危险,也坚定执着地去寻找真相,才有了科学的不断发展,才有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才有了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读了这本书,我真正理解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正意义上地认识到了探索过程的重要,有了真正探索的过程才让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今天早上,吃完早餐,我莫名其妙拍下了空碗空碟的照片。我跟自己说,好奇吃了什么的人,有的现在一旁或者远处一个劲猜想,一个劲猜想,可能吃了什么,还以为自己的猜想肯定没错;有的人靠近空碗空碟,研究研究,看看形状,闻闻气味,捏捏手感,甚至尝尝口感……我问自己:哪个更接近真相?“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毫无疑问,后者才是靠近真相,甚至真理的那一个。想到这,我明白了,科学需要怀疑的精神,需要不断探索才能了解它的真相。其实人也是一样,人生活中的事和物也是一样,需要我们走进他,不断地去了解才能真正地认识他,否则一切都是自己的主观臆断,那样对人和事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但不能过于感性,要懂得去理性看待,理性思考,甚至理性探索,才能得到正确的判断。虽然知道“一切尽在情理之中”,可是之前的我过于感性,过于自我,让自己显得是那样的无知,看了《数理化通俗演义》这本书,让我慢慢学会了冷静地思考,学会了去真正地了解,对身边的人和事有了更多或者说更全新的认识。“没文化,真可怕”,我要不断地去学习,去探索,不仅仅为了充实自己,应该是把更多的真相带给自己,带给需要的人!

    今天读完了《数理化通俗演义》,首先谢谢担当者的推荐,才能有幸读到该书。本书是国内唯一以章回小说形式演绎世界科学历程的书。一改往日的长篇小说,环环相扣。 70回都叙述的是科学家真实的故事!以前虽然知道化学家拉瓦锡,阿伏伽德罗,居里夫人等等。可对于他们背后的故事一无所知,通过阅读此书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科学家不懈努力的精神。

此书从公元4世纪,我国南方楚国一个个子瘦长,清癯的脸庞,要佩长剑,头戴高高的帽子,身着齐脚的长袍。边走边吟诵: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屈原问天开始,引出了众思考,世界是什么组成的?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是“数”。阿基米德和埃拉托色尼算出地球周长,阿基米德为了判断王冠是否参假,洗澡得出比重,利用杠杆原理打退敌人,利用留学所观察到的能利用凹面镜轻易战胜敌军。此书中第三位提到了我国东汉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张衡自幼刻苦读书,一生共有著作25种53篇,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天文、历算、地理、艺术。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词中说到:“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利用杠杆原理制出了地动仪。祖冲之的圆周率,维萨留斯为盗尸割头只为人体结构,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和望远镜的发明等等。

此书影响深刻得是赫歇尔和妹妹卡罗琳一边演出挣钱维持生计,一边晚上观星,一生磨镜400多块,将天空分成638个天区,共数了117600颗星,初冬得半夜,兄妹俩还在房顶观星,哥哥观星片刻拿笔蘸墨水,妹妹将墨水放入怀里用体温使它还原为水。顽强的兄妹俩通过细心观察,终于在1781年3月13日发现了“乔治星”,后改名为“天王星”。卡罗琳在84岁时,被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接收入会。 门捷列夫,能利用平时爱好,玩牌,推出元素周期律。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列文虎克做为政府看门人,磨凸透镜,观察蝌蚪,发现了红血球。之后想观察雨水,在院子中的水缸观察到了细菌,并找到如何灭菌得方法。一生得到419块镜头,制成247台显微镜,写了375篇论文等等。

70回里所讲述的每位科学家,他们之所以能成功。首先是要有牺牲精神,阿基米德为了科学被罗马人所杀,布鲁诺被罗马人用火烧死,居里夫人为了发现放射性镭,献出了生命。其次是要用创造精神,创造是科学的生命,同时也是科学家的生命。再者是刻苦精神,达尔文考察生物,五年环球,栉风沐雨;费莱明研究青霉素,17年不间断,奔波于大西洋两岸;瑞利、拉姆塞等追踪氮元素27年,从天上到地下等等。科学家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后人留下来宝贵的学习资料。 正如,作者所写,科学史上每一次光荣的发现背后都有一串浸满血、泪、汗的脚印。正如地面上每一棵迎着阳光的绿树,地下都有同样大、同样密的根系在艰难地穿过苦涩的土石,吸收养料和水分。

 未来的路还要靠我们去创造,在前面的也许是坎坷,也许是挫折,但人类不会倒下,只要人还有一颗探索与好奇的心,人就不会放弃追求那个最终的真相,还是柯南说得好: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我现在快上高三了,是名理科生。我的英语很好 语文一般,数理化生基本没有基础,我现在该怎么办???

求各位牛人现身解说,我目标重本!绝对要上重本,希望各位牛人能真心的给些实用建议。我现在上课听不懂了,我不在乎魔鬼式训练什么的 我一定要上重本。
你首先应该明白,你将面临的是高考,所以你就必须适应他的游戏规则。高考题是必做的,你最好做<<十年高考>>,其它许多旁门左道的习题,看似很新,有创意,但不适应高考,可以不做或选做。其余认真听讲,做笔记,作业等基础必须做好,这是你鱼跃龙门一展雄姿的资本,必备的,有了资本,就要升华了。在备考后期,把笔记、资料、习题、错题等都那出来,总结,连接成链成网。
最后忠告:天道酬勤,不要太在意自己平时成绩,只管低头努力学习,蘑菇是在阴暗的环境中长成的,黑马也是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中成长的。
高三如何最大限度提高成绩
高三一年是冲刺的一年,要学习新内容、复习旧知识,要兼顾各科提高自己的能力,一年的时间显得十分的短暂而忙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提高自己的成绩?把最大部分的经历放在哪里能得到最高效的回报?大多数同学都会有自己的“强势科目”和“弱势科目”,相对来说,掌握偏弱的科目会有更大的提高空间,将同样的时间和经历花费在强、弱科目上,“弱势科目”提高的幅度和效果通常都会更大。
备考不能过分“聚焦”
竞争中经常是光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了。从求知出发看高考,就会少点浮躁,少点急功近利。一些同学,从高一起就把矛头对准高考,非高考科目不下工夫,非课本参考书不感兴趣,好像这样就能“聚焦”,就能赢得高考。这样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
从语篇中学外语。学英语,有的人专攻单词、语法和习题。这种高效率的办法并不一定适合你,相信,也不易达到好效果。喜欢看“杂书”,这兴趣也可迁移到了学外语上,兴趣恰恰是学习外语的最大动力。另外,对于课本:从语篇中学习一切知识点,这样既掌握了知识点,又能培养整体理解能力,还利于在写作中用上地道的句式和结构。
语文的复习,应分块归纳。按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分块,采用不同方法。基础知识,按老师的要求从参考书上挑出的十几页知识点复习,强调在快速多次重复阅读中加深记忆痕。对阅读,依*自己较强的阅读功底,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熟悉技巧、适应题型上。
轻重分明,全力补弱
在高三复习中执行的方针是:轻重分明,全力补弱。即:要对自己一向学得较好又学得轻松的课给予充分信任,少花时间,节省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弱势科目上。例如语文、数学、外语基础较好,所以复习重点放在课堂上,自己不另外加班,只对其中自己较突出的弱点予以额外训练;对历史、政治则是课上努力,自己适当超前一点进度。这样,强科中的弱点和弱科,就是复习重点。
数学重点应放在研究综合题上,但不必过滥;由于平常学习总是按章节进行,综合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就会不足,所以应重点弥补;外语,坚持语境中掌握知识的观点,熟读已陌生的课文,再做一定量习题,注意总结过去的错误;历史,应该“书必常看,题要精做”,不能扎到历史科学的汪洋中,而应安守课本。看课本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抠得过细,也不要见木不见林。所以千万要在记忆知识点的基础上,抓联系:课本段篇章之间的联系,人物之间、事件之间、人物与事件之间的联系,弄清这些联系之间的联系。
学习阶段虽长,却易被忽视。因为真正的直面高考,当属高三。高三常常被人们认为是可能创造奇迹的一年。我要说的是,高三的奋斗确实能使你的知识产生质的变化,但任何妄想以前瞎混、仅*高三苦拼的思想都是不现实的。如果你以前瞎混过,那就要付出比别人多若干倍的努力 ! 跨入高三,也就意味着复习的开始。复习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站在全局高度上的一种综合。复习很讲究方法,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复习经验。
第一,复习要根据老师的进度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最好稍稍超前一点。这样上复习课时重点、难点、弱点了然于胸,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了。要注意不光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温习,还要对相近、相反、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和辨析。
第二,要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适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我在复习时,常使用“目录回忆法”,即根据目录来回忆章节的内容,遇到印象模糊或没有印象的,立刻翻到该页仔细阅读。对我来说,这个方法十分有效,既全面又省时,同学们不妨一试。
第三,复习阶段要进行查漏补缺工作。大家可以拿出以前的练习本、试卷,把不懂处、易错处、常错处、常考处一一归纳总结,使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胸中有数,便于利用有限的时间弥补弱点。记得当时语文中的名言名句很令我头疼,内容多,分值低,要花大力气才能拿到。于是我把一些常见的名言警句都抄在一个小本子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看。到后来就能倒背如流了,填空自然就不在话下了。我发现这个方法不错,就继续把一些自己常错的内容抄到了本子上,果然出错率就直线下降了。
第四,要注意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场上水平能否正常发挥。高三期间有许多模拟考试,一是为了检查同学们的复习情况,二是为了模拟高考情景,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同学们平时就要有意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有的同学题目难考不好,题目容易还是考不好,这就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表现。面对难题,苦思真想,不得其解,心慌烦躁,知难而退;面对易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这是同学们最易犯的毛病。其实,若能想到我难人难,我易人易,沉着应战,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五,要勤动手,避免纸上谈兵的情况出现。复习的东西都是以前学过的,一般脑子里都是有印象的。我常常碰到有的同学在复习时,看到这个知识点,觉得真简单;看到那个知识点,认为已经掌握了。于是飞快地 跳过去。殊不知许多东西,看似简单,真正运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很多细节问题都是你料想不及的,只有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慢慢体会。而且,熟能生巧,为了达到“快、准、巧”的目标,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十分必要的。
考前一个月,进入备战阶段。这时运用题海战术显然是不明智的,应该回归课本,把课本内容重新咀嚼一遍。因为高考题主要是围绕课本作文章,偏题、怪题不多。一味地花力气“啃硬骨头”是得不偿失的。这一期间还应放低高考调子,缓解紧张气氛。另外,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要忽视生理的调节。很多同学都习惯于夜间学习,甚至通宵奋战,所以晚上精神比较好,效率也比较高。但高考是在白天进行的,因此要有意识地调节生物钟,使兴奋点处于上、下午。这样,高考时才能处于最佳状态。这段时间,由于高考的临近,许多同学会因为复习内容多,时间短.产生急躁情绪。若有这种情况出现,一定要稳住情绪,增强自信,以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
考前的几天容易紧张,所以不宜多看书,应以调整心情为主,同时为考试做准备。如前往看考场,熟悉环境和交通路线,准备考试的各种证件、学习用具和防暑用品,以免考试时临时慌乱,影响情绪。
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根据以上的经验,作为参考,结合你自身的条件来给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学习时间表,这样才会使自己充分的发挥自身潜能,在考试中获得成功!现在回想起那段难忘的高考时光,辛劳与苦涩已渐渐散去,萦绕在心头的是向着目标前进的执着和坚韧。衷心希望你都能脚踏实地,渐入佳境,稳稳地驾驭好自己的生命之舟!
你转文科吧~~ 理科是从高一开始就要一直听的 (而且初中基本知识要会点) 除非你是天才,或特别有比常人的毅力
现在很多学生到高2,高三就转文科的 文科这东西 只要你肯下苦工都能补回来
但理科吗 都是一点点做题 把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上来的 除非你想在高三重读一年
那你可以从初中课本开始看 并且找个理科类老师 恶补~~
其实高考也没什么可怕的,不过是将以前考一个学期变成了四个学期的。
对于化学,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你可以从课本入手,掌握每一道书上有的实验题,一些化学基本常识与原理。
每日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指标。 例如:掌握一个实验题,记住五个化学方程式,弄透一个知识点。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有了基础才能升华。 在你觉得将一个单元掌握了的时候,可以自己给自己来个小测验。对于错了的地方,要及时去问老师,将思路理顺。

对于语文学习的提高,这件事情是急不得的。
你可以每日休息时看一篇古文和一片现代散文、或者其他感兴趣的文章。
语文学习没有捷径,积累积累,才能从量变到质变。
日常措辞要注意那些自己觉得模棱两可的字词,弄清它的读音与用法。
像一些成语就经常会有人用错,比如,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但现在它的意思却完全被误解。
还有一些多音词,要注意它的用法。
总结:1.每日阅读一篇古文,会翻译其中重要的句子,和一些古今异义词。
2.阅读一篇美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从点滴做起,注重学习细节。

嗯、最后祝你这位为梦想而奋斗的人成功吧!

学习靠的就是一股子干劲! 干劲都有了,这些小东西怕什么!

加油啊! i believe you! you can do it!
语文的话,不会拉开很大差距。关于前面的基础题,我以前对自己要求是,一分不失,因为这种客观题是最好得分的,这就是自己平时积累咯,拼音,字形,不懂就要查,查了要写下,考前要看看。还有文言文的话,这个就是要掌握虚词的用法,其实多看一些生僻的文言文,自己对它点的感觉也会强一些。主观题的话,靠自己吧,平常在做题过程中,多积累方法。作文的话,多看些课外的素材和一些能扩展视野的书,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回有新意。多积累素材,不要用来用去老是李白、陶渊明那几个人,古今中外,要能旁征博引,用你的广泛的阅读面。政府阅卷老师。其实你说你其他科都还不错,拿上重本应该不是问题。加油哈!瓷王能帮得到你!
数理化生没有基础,那你学习这几门功课的目标就要和别人有所区别,别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比较深奥的题目上,不值得,这几门不拖后腿就够你努力的了,学习过程中,沉下心来,不要浮躁。鉴于你英语很好了,那就对自己要求高点,至少目前外语学好了,就算去读专科也是有用的。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和华佗发明的麻沸散为何没有列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我国古代的发明中,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和华佗发明的麻沸散这两项要比欧洲人早1000多年,可为何这两项发明没有列入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
1、张衡的地动仪一说,没有史料支持说是“预测”;
2、讲的再清楚点:
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记录地震的仪器)?也许很多中国人都会回答:张衡。的确,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科书和科技史著作一直在宣传,东汉的张衡在公元132年制造的“候风地动仪”能够准确记录地震,比西方第一台地震仪(由意大利人路吉·帕米里在1856年制造)早了1700多年。有的甚至说,候风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云云。
  然而,认真推究的话,这些说法都是很成问题的。今天,史书中有关候风地动仪的记载,仅见于《后汉书·张衡列传》。这一段记载只有区区196字,其中描述地动仪内部结构的内容更只有“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这十二个意义隐晦、众说纷纭的字。以后,北齐的信都芳,和隋朝的临孝恭,也都制造过地动仪,还留下了相关著作,可惜的是他们的著作在唐以后全部亡佚了。显然,仅仅根据《后汉书》中的简陋记载,要复原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是根本不可能的;今天的一切复制品,与其说是对张衡原件的复制,不如说是在史书记载的那些“约束条件”之下所作的新创造。
  尽管如此,《后汉书》的这段记载,还是可以向我们揭示一些有用的信息。
  首先,候风地动仪绝不是地震预测仪,因为它只有在地震发生之后才起作用,只不过比从震区来的驿路使者能更早地通知京城的人士罢了。这就好比我们看到闪电,就知道接下来很可能会听到雷声,但实际上,在闪电发生时,雷声也已经同时发生,只不过还没有传到我们耳朵里罢了。
  其次,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机理,候风地动仪是不太可能做到“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地震发生时,从震源会发出两种波:一种叫P波,是纵波,它引起的物体振动方向和波的前进方向一致;一种叫S波,是横波,它引起的物体振动方向和波的前进方向垂直。P波的速度比S波快,因此最先到达地面,形成地面接收到的地震波中的初波(P就是英文primary“最初的”的缩写)。从理论上来说,根据初波的振动方向就可以知道震源的方向。
  但是,初波总是非常微弱的,因为它只能是从震源直直地(或者因为在地球内部发生折射而略弯曲)向着地震波接收处地面传播的P波,而这部分P波携带的能量只占地震波全部能量的一小部分。这就好比很多恒星的总发光量都非常大,如果全照射到地球上,足以把地球烤化,但因为只有直直地射向地球的光才能被我们看到,而这部分光只占恒星全部光的一小部分,所以它们看上去才显得黯淡,还不如一个灯泡亮。
  这样一来,如果候风地动仪能敏感到对“第一哨”初波就做出响应,那么足以有许多别的和地震无关的振动——比如在它附近跺脚——能引起它的反应,从而让人误把许多不是地震的振动也当成是地震。但如果要让候风地动仪保持一定的“迟钝”性,它又有可能无法“感觉”到地震的初波,直到之后的各种波陆续传来时才被“惊醒”,可是这些迟来的波的振动方向已经完全不能代表震源的方向了。
  更何况,要记录一次地震,有三个要素是必不可缺的:发震时刻,震中位置和震级(地震强度)。候风地动仪只能记录震中方向,理论上说,几台地动仪“联网”,也可以测出震中位置;但它却无法记录发震时刻,更无法记录震级。因此,从现代地震学的角度来看,候风地动仪并不能记录地震,不是地震仪,当然也就更不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了。
3、你现在在所有渠道看到的地动仪不是复制品——而是考古学家王振铎花了5年的时间,结合英国科学家的地震理论,于1951年自己造出来的;
4、原来国家地震局也是拿地动仪作为自己的标志,但在前年悄悄地拿掉了。因为他们也意识到了这点——地动仪现在的这个样子是后人自己想象出来的,并不是张衡原作的那个模样;地动仪不可能预测地震……要不,那珠子稍有震动,就会往下掉……
5、基于以上,各国的教科书也只是介绍了地动仪存在和功能的可能性,而不是如我国描述的那样——直接把他写成是第一个……
6、即使地动仪是存在并且能预测地震的。也进不了四大发明(四大发明也是我国独有的说法,和四大文明古国一样,是我国自欺欺人的说法,有兴趣的话,再细说)。伟大的发明的关键是民用、普及……地动仪是做不到的;就如同核电能算伟大发明,他的祖先核弹不能……
7、说个花边新闻——07年,韩国申请了地动仪和活字印刷进世界文化遗产……韩国的纸币上也印着地动仪……
8、归根结底,我们国家有很多事,做的实在是太容易让人抓住把柄——因为不讲证据……有好多可以作证据的,都在wenge的时候灰飞烟灭了……
所谓四大发明是李约瑟第一次总结并提出的,主要是指它们对对世界和人类历史与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地动仪并不是能在地震发生前预测地震,它只是在当时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在地震发生后,探测出发生地震的大致方向而已。地震预测至今依然是不能做到的。
麻沸散只见于历史记载,已经失传。是否真的存在过?效果如何?都只能存疑。因为科学是讲证据额。
所谓的四大发明李约瑟总结,并提出,主要是指世界和人类的历史和发展的巨大影响。
地震仪没有预测到地震前的地震,它是在运输和通讯不发达,地震发生后,检测到的地震发生的大方向。地震预测仍然无法做到的。
麻沸散的历史记录中,看到已丢失。真的存在吗?效果如何?只是在怀疑。因为科学证据量。
地动仪有啥用啊 又不是预测地震 只能尽早知道什麼方向有地震而已 麻沸散失传了
本文标题: 为什么外国中学数理化课本,没有祖冲之和张衡,连巴基斯坦中学课本也没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6362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德国作为二战战败国能在科索沃战争中堂而皇之的入侵战胜国南斯拉夫为何唐玄宗重用李林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