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内侍宦官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没能发扬光大下来

发布时间: 2022-11-30 23:01:1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8

为什么宋朝没有宦官专权?宋朝和清朝几乎没有宦官专政的政治倾向,唐朝是明朝是宦官政权最严重的的两个朝代。宋朝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

为什么内侍宦官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没能发扬光大下来

为什么宋朝没有宦官专权?

宋朝和清朝几乎没有宦官专政的政治倾向,唐朝是明朝是宦官政权最严重的的两个朝代。宋朝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宋朝统治阶级和文臣集团相处非常融洽,文臣集团完全听从于宋朝统治阶级的命令,他们之间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所以宋朝不需要宦官集团来维持朝中的局面,宋朝的宦官集团没有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

清朝吸取了前面封建王朝宦官专政的教训。清朝对宦官进行了严格的制度管理。把所有的宦官分成不同的品阶,每一个品阶的宦官对他们手中的权力进行严格的制约,只要稍稍犯一点错误,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且清朝明确规定宦官和后宫都不得插手内政,历朝历代似乎都有这一个规定,但是并没有严格的遵守,清朝的封建统治阶级严格地执行了这个制度,所以清朝的宦官集团也没有机会接触朝政。

唐朝是宦官专政非常严重的一个朝代。大唐王朝好几代君王都死在了宦官手里,大唐王朝第一个专权的宦官就是李辅国,李辅国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唐代宗完全成为了唐李辅国统治国家的工具,堂堂大唐帝国的帝王竟然沦落至此,大唐王朝早已经不是李世民贞观之治时期的大唐王朝。李辅国对唐代宗的行动进行了严格的制约,唐代宗想要处理朝政,见到自己的臣子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全国的军政大权已经集中到李辅国的手中。

明朝时期宦官专政是因为文臣集团势力不断壮大。明朝的封建统治阶级无法掌控文城集团的力量,他们必须制造出另一个集团来和文臣集团进行对抗。明宣宗,下了一个命令允许全国的宦官识文断字,并且授予他们一定的权力,宦官集团从此登上了明朝的政治舞台一发不可收拾。

主要是制度方面吧
宋代初始专门设置了内侍省作为宦官的总机构,另设入内内侍省以统辖亲信宦官。在内侍省和入内内侍省都专门设置了各级官职,也就是说与唐代不同,宦官的官职体系是独立的,是宋朝不准宦官参预政事,故专设官阶,使不与士人混淆。而且授官最高不过“留后”,平日只“供洒扫”。
不过你说宋代完全没有宦官掌权也不对,只不过没有到专权的地步,从神宗朝起,又重用宦官,宋徽宗时,宦官竟握兵权,水浒中提到的童贯童太尉就是宦官。本来按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也很可能是会出现唐末的情况的,但是靖康之变后,国家动乱,政局不稳,朝廷大洗牌。权臣的势力大幅度上升(前有秦桧、后有韩诧胄、史弥远)。

宋朝为什么没有出现宦官干政的乱象?

中国的历朝历代,只要是统一的大王朝,都免不了出现宦官干政的现象。从秦朝赵高开始到两汉内侍,再到唐、明、清后期等,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宦官干政甚至掌握朝政大权的乱象发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皇帝的纵容,因为信不过手下的大臣,总觉得在身边服侍的太监看起来更忠诚;另一方面则是宦官做事没有底线,不像读书人死要面子,一哭二闹三上吊什么手段都会使。

不过在宋朝,宦官太监过的又是另外一种日子了,不管是皇帝还是文臣都很清醒对于宦官干政都很清醒,太监们在宋朝就犹如过街老鼠,都得夹着尾巴做人。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在位的时候,一次一个姓魏的教坊使(宦官职务之一)因为年纪大了,想申请离开京城去当一个地方官,以此来颐养天年。宦官要求去当地方官,这个要求现在听起来好像有点过分,可是在唐朝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魏某其实也是按照唐朝延续的政策向赵匡胤请求的。

赵匡胤什么反应呢?他当场就驳了回去道:“你一个管唱戏的怎么可以作为刺史去治理地方呢?(唐朝这样灭国的做法)我们怎么能效仿?”结果魏某最终还是只能在体系内部寻求安排,最终去当了一个管理乐队的小官。

还有一次,是在宋真宗时期,有个叫刘承的宦官,侍奉了皇帝一辈子,是个认真做事的老实人。刘承因为年老多病,马上就要死了,他在弥留之际,向真宗提了一个小要求。他说自己侍奉了皇上一辈子,那在临死前能不能给他一个节度使的官职安慰一下?

宋真宗

宋真宗听后想了想:刘承提的要求其实也不过分,因为他当时的级别已经是留后(预备节度使)了,死前要求提个半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说人家要的只是一个称号,又不是真的要去地方掌握军政大权。

宋真宗如此一想就应承了下来,连忙下旨要趁着老头子没死把这事给办了。可是圣旨传达到了宰相王旦这边后,就怎么也走不下了。因为王旦放话,他就算死也不遵从这道旨意。

宋真宗很无奈,碰上了这么个二愣子宰相,于是就把王旦召过来问为什么?王旦回答说:“今天若是给了节度使,那以后有其他宦官死前要求封他为枢密使(国防部长)怎么办?到那个时候陛下拿什么来回绝他们呢?”就这样,刘承是至死也没有等来节度使这个官,而且宋朝自刘承以后,宦官的级别就再也没有超过留后(预备节度使)的。

历史真有趣!

太监本指朝廷高官,为何会变成宦官的代名词?

看到这个题目您一定想笑,这宦官和太监指的是男人?不管是小说还是影视作品中咱们称呼那些阉人不都是太监么(相比而言宦官还算是比较文雅的称呼了),怎么骂宦官最过瘾?就是星爷在《九品芝麻官》里的那一句:死太监!可见这宦官和太监明显指的就是指的这些阉人嘛!


别的不说,就是去搜一下《现代汉语词典》里对宦官的解释如下: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也叫太监。连字典都这样描述不是更印证了这种说法,宦官和太监怎么可能是形容正常人?


咱们再稍微歪个楼,既然宦官和太监等同,那历史上有没有“女太监”这么一说呢?我也翻阅过不少资料,有的文章是这样定义女太监:皇宫中除了男太监外是有女太监的,想成为男太监要进行物理阉割,去除生殖器官,而女太监,同样要通过特殊处理,而且这种行为特别残忍,据说是给女子麻醉后用木棍敲击她们的腹部,重复多次保证女子的子宫脱落,这样就可以去除其生殖能力成为女官。


这种说法有很大问题,首先历史上著名的女官并不少(比如班昭、上官婉儿等)但我翻遍了史书也没找到当女官之前还要经历还有如此步骤。不过这种锤女子小腹的行为历史上确实有,但对象并不是宫女,而且犯了罪的女犯,官府把这种刑罚称之为“幽闭”,王夫之曾在《识少录》中提到的:“男子去势,女子幽闭。”就是指这个。但这和女官没什么关系,更不用说是伺候皇帝的“女太监”了。可见女太监就是女子同样进行阉割这种说法纯粹是以讹传讹。


那么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宦官和太监是形容正常人的?宦官和太监是一个意思么?女子可以当太监么?

首先回答您第一个问题:宦官和太监都是形容正常人的,其次宦官不是太监,女子不但可以当太监,成年男子,老头,小孩儿,老妇人等等所有人都可以当太监。

任何人都能当太监,这是什么意思?咱们一个一个来解释。


首先解释阉人这个词,早在西周时期咱们老祖宗就已经熟练的掌握了阉割技巧......《周礼·天官冢宰》中就记载:“奄,精气闭藏者,今谓之宦人。”后因奄人多承担看守宫门之类的职役,故“奄”加“门”而为“阉”。所以《说文解字》云:“阉,门竖也,宫中奄昏闭门者。”也就是说被这些家伙和正常男人不同,所以一般在王室负责苦力活和看大门,所以称呼上由奄人变成了阉人,春秋战国时期阉人也被称为寺人(《古文观止》里就有一个著名的阉人:寺人披,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

而宦官呢?根据唐代的典志体史书《通典·职官九·内侍省》解释“宦官”也是天上的星宿(和梁山好汉们一样):“天文有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所以您不要小看了宦官这个词,他们也是天上的星星下凡!由于这些小星星常常伴随着在帝星旁边,所以用宦这个字来形容皇帝身边亲近的人,君主身边之人被统一称为宦。

您听出点啥问题来没?在君主身边的阉人当然被称为宦官,但这宦官可不一定是阉人,咱们这些正常的普通男人照样可以当宦官!(只要你经常伴随在皇帝身边即可)所以在《史记》里还记载了赵高这货身为宦官还有女婿,可见他也未必是阉人。


到了东汉建立以后对宦官制度进行了改革,《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所以自东汉以后宦官就成为阉人的专用名词,从此以后宦官全部由阉人充当。所以您如果穿越到东汉之前听到有人当了宦官千万别大惊小怪,那时候的宦官和现在的公务员类似,能陪伴在君主身边那这前途也不可限量啊。


太监呢?首先太监中的“监”字意思是考察、监督。在黄帝时期设立了“大监”一职,责任是负责“监于万国”——“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隋炀帝之后政府机构统一被称为监,您就比如说咱们都很熟悉的国子监啦、长秋监啦等等。太监这个词出现在唐末,最早的意思是负责工程的监工(这和它的字面意思很是类似),不过这就和咱们现在普遍认为的概念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续文献通考·职官考六》中记载,辽代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皆设有“太监”,负责监督和检查。可见最早的太监没有任何贬义,不但是正经的朝廷官员,甚至职能和御史还很类似。

这一时期不但辽国设有太监一职,包括北宋和金或多或少都有借鉴,等到元朝建立后把辽的太监制度发扬光大,在所有的职能部门都设置了太监,并且还详细规定了太监的人数,比如说章佩监有太监四员,典用监、典牧监、秘书监、度支监、中尚监各有太监二员。


所以一直到元代,太监一词代表的都是朝廷部门的官员(除了极少部门的太监由宦官充当——“至元十五年置尚用监,二十年罢,二十四年改置中尚监,……至大元年升为院,四年复为监,参用宦者三人。”),他们与其他部门的官吏一样都是健全的正常人。

更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能当太监都得是世家大族名臣之后,你要是家里没点背景人家还让你当呢!“元秘书监…至元九年置,其监、丞皆用大臣奏荐选世家名臣子弟为之。”

比如说《元史·许国枕传》记载“每外国使至,必命(许国枕)与之语,辞理明辨,莫不倾服。改尚医太监。”许扆乃是元朝的名臣,他当时在朝廷担任礼部尚书,随后又成为了“尚医太监”,堂堂的礼部尚书三品官当然不可能是个被阉割之人!可见这时候的太监算得上是朝廷的高官,宦官这种不入流的小角色根本就没法比!


除了正常男人可以当太监,历史上也有女性充当太监的记载,比如说北魏正光元年十月的《刘阿素墓志》就写到了“大魏正光元年,岁在庚子,魏宫内大监刘阿素墓志铭。监讳字阿素,齐州太原人也。”这个叫刘阿素的女子曾经在北魏宫廷中当过大监。这也印证了我在上文提到的那句话,甭管是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只要皇帝愿意,都可以当太监。

那么太监究竟是怎么变成咱们现在经常说的这个意思呢?


这就要从明清时期开始讲了。明朝设置了庞大的由十二监、四司、八局组成的二十四衙门。这二十四衙门中都设有掌印太监这个职务,而这个职务普遍由宦官来担任,所以您看,这时候的太监逐渐的就和宦官靠拢了。太监一定是宦官,但宦官可不都是太监(因为太监已经从官员变成了负责监督管理的宦官头子,属于高级宦官),一般的宦官可是没资格称之为太监。想当太监,看看人家郑和,《明史·郑和传》中记载:“初事燕王于落邸,从起兵有功,累报太监”先去立军功再说吧!


而太监真正和宦官等同一体则出现在清朝时期,清顺治十一年,成立十三衙门掌宫中事,只要是在十三衙门里做事的,甭管你官大官小,年轻年老,统一都被称为太监,自此以后宦官就和太监混为一谈了。

可见太监、宦官这些词都是在特定的时期有着特定的意思,您可千万别不看时代背景就直接下了个死定义,那古代那些当太监的老兄不就冤死了!

为什么以前会有太监?

以前在皇宫工作的人,为什么要割了性器官,才能在皇帝身边工作,服务皇上,这些人称太监,太监的由来是怎么样?听说清朝以前的太监都只割睾丸,是如此的吗?他们称宝贝是什么?用盒子来保存,讲述一些以前的太监故事.不诚者离开.
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如果允许男侍出入,难免会发生秽乱宫帷的事。所以绝不允许有其他成年男性在宫内当差。 男子生殖器官被阉割后失去性功能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是历代王朝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属的奴仆。
阉割净身是把男性生殖器全割掉,清朝以前的太监也不是只割睾丸的,他们称的“
宝贝”就是割下的生殖器,很多太监用盒子保存,待去世的时候与自己一同入土。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251707.html?si=1
  解释1:太监(tài jiàn)也称宦官,通常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
  宦官称“太监”,是隋唐以后的事,地位较高的内监就被称为“太监”。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 到了明代,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把所有宦官都尊称“太监”,太监也就称为宦官代名词了。
  据记载,我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出自《后汉书 宦者列传序》 )。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如果允许男侍出入,难免会发生秽乱宫帷的事。所以绝不允许有其他成年男性在宫内当差。 据考证,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太监名叫吴腾宇,今江西上饶人。
  监,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名称很多,诸如中宦、宦官、宦者、内侍、内宦、阉人、中涓、内竖、中贵人等。
  在中国历史上,在封建社会消亡之前,没有宦官的时代不多。太监,作为帝王与后妃的奴仆,支撑着皇家宫殿那广厦高台的金碧辉煌,成就了皇宫内统治者舒适优裕的生活条件。
  常人想成为太监必先去势,即割掉生殖器。这称为“净身”,使他们成为“六根不全”的人。太监面不生明须,喉头无突,声变变细,说话女声女气,举止动作似女非男,成了“中性”人。
  其实,太监并不是中国的特产。在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土耳其、朝鲜,乃至整个亚洲都有太监。只是,中国的太监制度是最根深蒂固的。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太监不仅涉足王公贵族、高官显爵的生活中,而且还涉足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在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国,历朝的衰亡大都与太监作乱有关,汉、唐、明三朝的覆灭与太监的专横暴虐有直接关系。
  解释2:太监:当今网络用语,代指网络书籍很长时间不更新。胡适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仅成上半部,全书久未完成。黄侃便在中央大学课堂上说:“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谓著作监矣。”学生们不解,问其原因?黄侃道:“监者,太监也。太监者,下面没有了也。”学生们大笑不已。这才是对于太监书、太监作者的真正由来。
  [编辑本段]概况简述
  唐代设内侍省,其长官为监及少监。《辽史·百官志》载,辽代南面官诸“监”职名中,有“太监”之称,但在具体称呼上,仅称监,如太府监。元代的太府和各监,多有“太监”一官(如仪文监、典牧监、典室监、太府监等均设太监)。明代诸监不设此官,但在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太监等,在宫廷内专门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明中叶以后,太监的权力扩大,拥有出使、监军、镇守、侦察臣民等大权。清代相沿,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设总管太监等为首领,隶属于内务府。
  我国历代宦官的人数以明朝为最,号称10万。清朝改革了明代臃肿的太监机构,并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即宫规宫法,将明崇祯末年的9万多太监,削减为9000人。清朝太监的等级极其严格,清朝宫廷内设有管理太监的机构称“敬事房”,又谓“宫殿监办事处”。规定在督领侍下面,有大总管、副总管、带班首领、御前太监、殿上太监、一般太监和下层打扫处小太监之分。发展至清代末期,太监等级更加复杂。在宫殿监中,就有总管、首领、掌案、回事和小太监之分;在各处所中又有首领、大师父、师父、带班、陈人、徒弟之别等等。如此层层节制,一级管一级.一级压一级,统治得非常严密。
  封建帝王是世袭的,皇帝唯恐他人篡夺自己的皇位。一般情况下,皇帝猜忌朝廷的文武外官,总防着他们有外心:但却认为朝夕侍候在自己身边百依百顺、出身低下而又没有后代的内官员可靠。而宦官则往往利用在宫廷中的这种特殊地位,攫取极大的权力,甚至操纵帝上。这些人数量不多,但奴性十足,狡黠阴险、残忍狠毒。一旦成为皇帝的心腹,更是谗谄佞邪,毫无顾忌。他们结成死党,挟持皇帝,假传圣旨,卖官鬻爵,贪赃枉法,陷害忠良,甚至可以废立以至杀死皇帝。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宦官专权曾演出了一幕幕祸国殃民的惨剧,其中以东汉、唐、明三代为最。秦朝的赵高,东汉的侯览、张让,唐代的高力士、仇士良、田令孜,明朝的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以及清代末年的李莲英,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宦官。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先秦时期 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秦国宦官嫪毐受太后宠幸,权势显赫,封为长信侯。宦官一般由身份卑贱的人充当。其来源或由处以宫刑的罪人充任,或从民间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选。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宦官由少府管辖。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鉴于秦亡教训,间用文士充中常侍,以抑制宦官势力。元帝以后,宦官势力复萌。东汉时,侍从皇帝的中常侍专由宦官充任。他们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左右皇帝视听。其时,外戚势大,皇帝常利用宦官牵制外戚,往往造成宦官集团专政局面。
  唐宋时期 唐代,宦官由内侍省、掖廷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管理。掌管宫内的簿册、门卫、病丧、仓库供应等事项。各局长官称令或丞。唐太宗时,对宦官限制较严格,规定内侍省宦官最高官阶为三品,数额亦有限制。太宗死后,制度渐弛。中宗时,宦官总数增至3000名,被授七品以上者多达千人,玄宗时,宦官多而滥,仅四、五品者就在千人以上。授予三品左(右)监门将军衔者大有人在。安史之乱后,宦官势力膨胀,有的甚至封王爵,位列三公。部分宦官还染指军权。肃宗时,设观军容使,专以宦官中的掌权者充任,作为监视出征将帅的最高军职。从德宗朝开始,宦官掌握了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兵的兵权。军中的护军中尉、中护军等要职均由宦官担任。因军政大权被宦官集团把持,不仅文武百官出于其下,甚至连皇帝的废立也由他们决定。在宪宗到昭宗期间登基的9个皇帝中有7个是由宦官所拥立,两个被他们所杀。宦官专政成为中、晚唐社会的一大痼疾。宋代也设内侍省,由宦官主管。但宋代宦官干政的现象不如外戚专权严重。
  明清时期 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管理较严,规定宦官不得识字,压低其官阶,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职衔,并悬铁牌于宫门上,明示不许干政的警戒。从永乐朝始,宦官渐受重用。皇帝亲信的太监经常被派出巡出洋,担任监军。永乐十八年(1420)设东厂,由宦官执掌,从事特务活动,诸事直接报告皇帝。宣宗时,改太监不得识字的祖制,在宫内设内书堂。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成化十三年(1477)在东厂外另设西厂,以宦官任提督,加强特务统治。此外,宦官任职机构膨胀,宫廷中设有司礼、内官、御用、司设、御马等12监。惜薪、钟鼓、宝钞、混堂等4司及兵仗、银作等8局,总称为二十四衙门,各设专职掌印太监。宦官人数激增,至明末多达数万之众。英宗时,掌权宦官王振网罗部分官僚为党羽,形成阉党,开明代宦官专政先声。此后,宦官之祸迭起。成化年间的汪直、武宗时期的刘瑾、熹宗时期的魏忠贤等,都是权倾朝野、势力显赫的权宦。他们专横跋扈,排斥异己,巧取豪夺,屡兴大狱,加剧了明朝政治上的腐败,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鉴于明朝宦官为害之烈,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清初规定:宦官归内务府管辖,具体由敬事房管理。敬事房亦称宫殿监办处,设总管、副总管等职。康熙时总管宦官为五品,雍正时改成四品。裁明代“二十四衙门”为“十三衙门”,人数大幅度缩减。顺治时设置宦官千余人,乾隆年间增至3000人,直至清末未过此数。宦官升迁降调由内务府移文吏部决定。宦官犯法,内务府可先拿后奏。尤禁其干政。顺治帝仿朱元璋旧制,铸铁碑立于交泰殿,明文规定凡有不法行为,均凌迟处死。这些措施得到较好贯彻。虽在清末有慈禧太后宠宦安德海、李连英等屡犯例禁,朝臣为之侧目,终未出现汉、唐、明宦官的专权现象。
  清代末年,安徽省的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巢湖,现在北京郊区的昌平、平谷,还有山东省的乐陵,都是出太监的地方。太监都是劳苦人出身,被生活所迫,指望把孩子送进宫里,有条活路,将来也得些好处。当时有的只有10岁左右就阉割净了身,李连英就是8岁净身,9岁进宫的。民国初年。一个13岁的小太监马德清就被送进了博仪的逊清皇室小朝廷当差。
  说到净身,清光绪年间,北京有专门干这种营生的,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毕五”和地安门内方砖胡同的“小刀刘”,就是专干这一行当的。有的说这两家的家主都是清朝的七品官,还有的说小刀刘是六品顶戴。他们每年分4次,即每个季度给总管内务府送净好身的孩子,这是他们的职业。净身的“手续”则全由他们两家包办了。在清初,对净身还有个规定,不能私自行事,按刑律规定,违者问斩。到了晚清就不那么严格了,也有个别人是父亲亲自给儿子净身的,上面提到的马德清就是在他9岁那年,被他父亲亲自切除了生殖器。解放后,据马德清老先生回忆,净身是他一辈子最伤心的事,是一场难忘的酷刑。
  太监入宫后,其中有少数人靠着奉承和钻营的手段,慢慢爬上有权有势的地位,慈禧太后宠信的李连英和小德张,便是其中突出的两个。一代权监李连英,曾与袁世凯互相勾结,藉以大发横财,仅一次就接受袁的贿赂20万两白银。据说李连英临死时,不仅有大量的地产,还有无数的玉器珠宝,4个继子分得了大量银钱财物,就连2个继女,也每人各得白银17万两。当时李连英得罪了不少人,慈禧死后,他于宣统元年(1909年)正月底即向隆裕太后告老出宫,悄悄地离开了紫禁城,然而他终于在宣统三年正月归天了,有说是得痢疾死的,有说是被人害死的,“文化大革命”中,他葬在海甸区思济庄的坟墓被人挖开,竞只有人头,无身子,弄得人首异地,被人害死的可能性更大,结局归宿也够惨的!出时的小德张效法李连英,一面讨好慈禧,同时又和光绪皇后后来的隆裕太后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终于爬上了大总管的地位。他的财产也无法计数,在河北省静海县以及京畿南苑都有他的地产,天津英租界里他曾置楼房12座,北京永康胡同有他宏伟的大宅第,此外还有当铺、绸缎店等多处。
  但是,紫禁城内不少下层小太监,终日辛苦劳动,到暮年离开皇宫,也没见过皇帝一面;太监受污辱被损害乃至折磨而死的事,亦时有发生。例如晚清宫廷中被慈禧派往光绪身边的太监寇连材,因他深明大义,斗胆违例向慈禧上奏折凡10条,劝慈僖归政,并言不宜去忠直人而专用阿谀者。最后被慈禧以内监有言事者斩,按清朝成例,送交刑部命处斩勿论。据说寇连材问斩时镇定自若,死而无憾。
  紫禁城内责打太监的事,屡屡发生,他们只要稍有“不规”或偶有“犯错”,慈禧即下令动辄责打和处罚。刑罚之残酷,无以复加,实在骇人听闻,有的还要株连他人。光绪末年,慈禧曾用“气毙”之刑,竞把珍纪宫中30来个太监活活处死,造成迫害太监的一大惨案。所谓“气毙”,是用七层白棉纸沾水后,将受刑人的口鼻耳封闭,再用杖刑责打而死。
  另外,那些下层小太监一旦失掉服役能力之后,都要被逐出紫禁城。不少太监晚年以寺庙栖身。据调查,在北京城郊,共有明清时期的太监寺庙约20多座。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尤其是在逊清小朝廷被逐出紫禁城后,太监这一不合理的制度,终于随之彻底废除了。
  [编辑本段]相关评论
  紫禁城。游人如织,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一张张天真的容颜,一声声惊异的叹息。中外游客争睹琼楼玉宇、雕栏玉砌。呼风唤雨的几条巨龙似乎要从九龙壁上飞下来,现代叶公们不停地拍照。
  这是一个晴朗的夏日,北中国惯有的灿烂的阳光,熙熙攘攘中,我却一口口地倒吸凉气,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冷――无论在巍峨雄伟的三大殿外,还是在曲径通幽的御花园里,我不停地打着寒战。
  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房间,没有一间亮丽堂皇,光线被冷漠地隔在房间外,只有残余的几束从小小的雕花的窗眼偷渡进去。在这几束光中,有无数的灰尘在飞舞,如昔日的霓裳舞曲。
  没有参观者会注意这个小小的、破落的房间。我却注意到了。它位于西华门附近,官方的名字叫“净身房”,民间的名字叫“场子”。
  谁也不知道,皇朝文明的“精髓”就藏在这间房子里。
  关于太监的起源,中国早在殷商就有“寺人”,据专家考证,甲骨文中已有相关的记载,历史自然比西方要悠久。
  唐甄在《潜书》中这样描绘太监:“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为什么这样说呢?唐甄解释道:他们长得臃肿,弯曲,好似长了瘿结,鼻子里呼呼作响,如同牛和猪一样,因此不像人的身体;他们长着男人的颊骨却不是男人,没有胡须却不是女人,虽然面如美玉却没有一点生气,因此不像人的面容;他们的声音好像儿童一样稚细却不清脆,好像女人一样尖细却不柔媚,你说它嘶哑但又能成声,你说它如猩叫但又能成人语,因此不像人的声音;他们可以很爱人,也能下毒手害人,当他们怜悯你时流涕而语,而当他们憎恶你时,则斩杀如草,因此不像人的感情。
  生理的变态必然导致心理的变态,鲁迅在《坟?寡妇主义》中说:“中国历代的宦官,那冷酷险狠,都超出常人许多倍。”在那被贾元春称为“见不得天日”的地方,太监们肆意发泄着他们变态的性欲、权力欲、贪欲。仅以贪污而论,据明人赵士锦在《甲申记事》中载,明末李自成进京前,偌大一个明帝国的国库存银竟不到四千两!而魏忠贤被抄时,居然抄出白银千万两,珍宝无算,以致崇祯多次痛心疾首地怒斥太监们:“将我祖宗积蓄贮库传国异宝金银等,明比盗窃一空。”
  崇祯的“痛心疾首”既让人同情,又不让人同情。让人同情,是因为他贵为天子,却拿太监没办法;不让人同情,是因为他自己就是太监头子,他是棵大树,太监是在树上筑巢的鸟,倘若同情皇帝,谁来同情太监呢?
  然而,君主们依然坚持太监制。既然自诩为“天子”,就得龟缩在宫廷里,跟一般百姓保持距离――让百姓知道皇上也是吃喝拉撒睡的凡人,那还了得!迷宫一样的宫廷内便需要“绝对安全”的奴仆,怕戴绿帽子的皇帝便与不能人事的太监“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共同成为庞大的帝国大厦中的两块最重要的基石。
  在有的皇帝那里,太监理论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公元十世纪,正逢五代十国乱哄哄,南方有一个小朝廷史称南汉。那是唐末封州刺史刘岩割据一方,自称皇帝,建都广州,称兴王府。他有一套神奇的治国理论,认为一般人都有妻儿老小,既有妻儿老小,便有私心,便不能无私奉献自己于皇上,而太监“无鸟一身轻”,故只有太监最无私,没有后顾之忧,必死命效力。传位到他的孙子南汉王刘伥,更下了一纸文件,曰:凡是朝廷任用的人,不管他是进士还是状元出身,一律要阉割,达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化境之态,方能当官。刘氏父子的思维方式与船山先生截然相反,于是中国历史上蔚为壮观的太监王朝产生了。王船山反复渲染太监的可怜可悲,这却是他的书生之见。羡慕太监的人比羡慕他这位大学问家的多着呢。
  然而,太监得势的时代,民间往往相应掀起“自宫潮”,许多小康之家的儿子也忍痛自宫,以图仕进,这确实是一条终南捷径:读书须受十年寒窗苦,自宫却是一时痛终身富贵。据《?山堂别集?中官考十》记载:“南海户净身男九百七十余人复乞收入。”一个小村子,居然有如此之多的童男自宫。整个国家呢?天启三年,征募宦官缺额3000人,结果应征者多达2万人。政府竟想不到会有如此多人,一时无措,不得不增加1500人,剩下的人,安置在京郊南苑的收容所。即使如此,收容所也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许多人不得不沦为乞丐和偷盗者。下有自宫之风,上有体制的膨胀,有明一朝,太监机构的编制不断扩大,太监们组成了“大朝廷中的小朝廷”。
  人们赞美太和殿的精美绝伦,其实,太和殿与净身房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一座纸扎的房子而已。在皇城中,净身房的地位远远比太和殿重要。对于万历这样的皇帝来说,在位数十年,在太和殿举行的朝会不过数次而已,有没有太和殿并不重要,没有净身房就了不得了――皇帝没有太监的服侍,就连一天的吃喝拉撒睡都没办法维持。所以,净身房才是紫禁城的精髓所在。紫禁城是建立在净身房之上的,正如帝王制是建立在太监制基础上的。
  阉割是一种古典之极。公元前一百多年的司马迁只不过帮李陵说了几句话,就被皇帝将卵蛋刨了去了,英明神武的“皇上”的价值观可能跟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所估计的相同。狄德罗在评价法国波旁王朝时说:“在宫廷,‘狂欢的工具’从来与政治媲美。”那么犯了政治错误的司马迁一生岂非只好以失去“狂欢的工具”,悲苦耻辱而告终?不然,他完成了《史记》。
  中国不愧为文明古国,汉朝人将处宫刑的地方称为“蚕室。”一个诗意十足的名字,一个丑陋的蚕变作美丽的蝴蝶的地方。阉割是文化的死敌,也是文化的一部分,阉割侵蚀着文化、吞咽着文化、改造着文化,当阉割内化为文化的本质的时候,文化便消除了被阉割的焦虑,而在特别的快感之中陶醉。正如黄永玉先生所说:“一部文化史几乎就是无数身体的局部或全部被刨去的行为史,是由阉割与被阉割两种不同性质的快感写成的。”
  从被阉到自宫只有一步之遥,从身体的残疾到心灵的残疾也只有一步之遥。当“去势”成为奴隶们的义务时,那么口口声声说“连受之于父母的毛发也不应该损伤”的圣人们只好装作没看见。装在瓶子里的太监们的“命根子”是保证皇帝的妻妾们的贞操的“证件”;而大大小小的圣人们对“命根子”的沉默,则是保证皇帝们的权力畅通无阻的“证件”。
  太监的数量,最鼎盛时期也不过10万,在天朝大国只算沧海一粟。然而,太监的灵魂却像乌云一样笼罩在天朝大国的每一寸土地上。帝国需要充当“守护床铺的人”的太监,更需要一大批守护一整套纲常理论的太监。前者是显现的太监,后者是隐形的太监,亦即“知识太监”。如果说“刀子匠”们的阉割手术只能一个个地做,那么“知识太监”们则能按自己的模式批量生产成千上万的太监。那些状元们,学士们,道士们,和尚们,都是清一色的“知识太监”。
  “太监化”是中国的知识者最大的特点。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确实是力量,知识如枪炮,关键枪炮口对准谁。中国温文尔雅的士人们枪炮口对准他们脚下如汪洋的人群。用文化为帝制大厦添砖加瓦,这神圣的工作他们干得津津有味。多劳者必多得,他们获得了如桃花般灿烂的封诰,例如张居正为“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谥文史,赠上柱国”,简直令人目不暇接。
  “知识太监”建构了东方专制主义大厦的牢固根基。高蹈如李白,却汲汲于功业,自以为“我辈岂是蓬蒿人”,在玄宗眼里,他却是个连高力士也比不上的玩物。学术大师王国维,当过几天“南书房行走”,便被帝王师的身份压死在昆明湖底。当不当太监,与道德的优劣、人格的高低无关,一种体制的向心力、一种文化的惯性、并不是哪一个人所能抗拒的。艾森斯塔德在《知识分子――开创性、改革性及其冲击》中指出:“中国知识分子缺乏自己的组织,因而他们的组织架构几乎等同国家官僚体系。在行政上,愈是接近权力核心,则用以反抗皇帝的自主的权力基础与资源就愈少。当教育愈趋专精时,教育的具体活动往往是朝政治――行政制度设计而行。”看来,从教育到行政的设置不过是“净身房”的延伸、变形与扩大。孜孜不倦地注释古书、考证典故,研究音韵、填写骈文,这一切不过是被阉割了的“知识太监”们的拙劣的射精行为。读书是为了做官,做官是为了发财;做不了官便隐逸,隐逸是为了成名――无论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士人都以现存体制为价值参照系,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反体制”的力量。
  “知识太监”所创造的知识便只能是“太监知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无不是围绕皇权作向心运动,仅仅是有的轨道离中心近、有的略远些罢了,没有质的区别。无论学术内容怎么变,士人的终极理想仍未超越升官发财、为帝王师的模式。“史”的目的是“资治”,“文”的目的是“助兴”,两千年的人文传统是畸形的、单一的、片面的。所谓学富五车、德行高尚者,“礼乐兵农不务,即当世之刑名钱谷,亦懵然惘识,而搦管呻吟,自矜有学”。这种毫无用处的“学”,不是“太监知识”又是什么?
  许多人都读过《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一个个被阉割的读书人的形象栩栩如生,令人不知是哀其不争好,还是怜其不幸好。龚自珍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五》中愤怒地谴责统治者对士人的无形杀戮:“戮之非刀、非锯、非水火;文亦戮之,名亦戮之,声音笑貌亦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那时整个中国,就是一个病梅馆,就是一个畸人馆。
  然而,龚自珍深味了外在暴力的阉割的可怕,而忽视了更为可怕的内在化的自我阉割。无数读书人羡慕的状元郎,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呢?我在《状元图考》中看到明朝状元丁士美所撰的谢恩表。由华美的文辞可想见其才情,由古雅的典故可想见其渊博。而当时的皇帝是谁呢?是以荒淫昏庸著称的明世宗,即嘉靖帝。状元郎却不管三七二十一,马屁拍得震天响,简直就像一只哈巴狗向它主人撒娇。如果说阉割阳具是太监入官的通行证,那么阉割精神则是士人入仕的通行证。《明史》中记载,丁士美为廪生时,年龄尚小。依据当时规定,凡为廪生者,官府皆每月供给廪米六斗。一些年龄较大的廪生欺丁年少,把他的廪米全部分掉。他依然和颜悦色,没有一丝不乐意。《明史》据此称赞丁士美为人“缜密端重,以道义自持”。我弄不清楚他持的是什么样的“道义”――一个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利的人,必不会保护他人的权利;一个以忍辱来获取令名的人,必不知人格尊严的可贵;一个对黑暗安之若素甚至与之共谋的人,必不会期望光明的到来。
  “太监知识”是没有生命力的,“太监人格”是没有感召力的。当“太监知识”被顶礼膜拜,“太监人格”内化为民族集体无意识时,就更可怕了――穿皮袍的人、穿丝绸的人、穿麻布的人以及没有东西可以穿的人,他们的生存状态千差万别,却有一点是相同的:全是半人半鬼、半阴半阳、半截子在地上半截子已经入土的太监。自我阉割与被阉割是一枚金币的两面,中国人只有这两种选择之一,不管你是帝王将相,还是文豪大师。
  没有纯粹的知识,便没有纯粹的知识者的人格。中国哲学玄之又玄,归结到一点都是自阉与自慰之术而已,无论是读《老子》还是《论语》,都让我觉得阴风惨惨、透体生凉。
  记得父亲讲过一个小故事,文革开始的时候,父亲还是一名大学生。午膳时,十几个同学围着一张大桌子进餐。值日生端来一盘白菜汤,同学们都注意到汤里例外地漂着一片肥猪肉。尽管人人都直咽唾沫,但在瓢汤的当儿,大家都格外小心,提防着不要瓢上那片肉。一个同学一不留神,把猪肉片盛到自己的碗里了。就在他把肉片倒进碗里的一刹那,他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他两眼瞪着那块小肉片,脸色顿时苍白无人色。当天下午,团支部书记找他谈话,他痛心疾首地检讨了自己贪吃猪肉的资产阶级思想。这个同学本来是班上的积极分子,党组织发展的对象,因为错瓢了一片肉,往后每次积极分子的活动都没了他的份。他自己则沉溺于贪吃猪肉的深刻内疚中,郁郁寡欢,一蹶不振,性情大变。一个一片猪肉便可以改变一个人性格的环境,是过分控制的环境,按照弗洛姆在《当代人的困境》中的说法,这样的环境“削弱臣服者的独立性、人格的完整性,批判性的思想和创造生产性。这并不是说它不会供给人们种种娱乐与刺激,而是以限制人格发展的那些娱乐与刺激为限,它尽量少提供有助于人格发展的东西”。文革中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疯狂的虐待行为?根本原因在于,精神的极度贫乏产生致命的无能感,而无能感却是虐待狂症发生的一个主要来源。丧失了性欲的太监便发展其攻击性的性欲,而丧失了精神愉悦的大众往往把恐怖的惩罚作为快乐。
  整个民族的内倾性、自虐性的病态人格,主体性与独立精神的空缺,与千百年来以性压抑为根基的伦理机制紧紧相连。杰出的生理学家赖希认为,性压抑产生僵化的性格,导致病态的荣誉、义务和自制的观念,磨灭了人因经济压迫而产生的造反欲望。赖希研究的对象是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但他的理论同样适应于东方专制主义。就整个人类来说:“经历了几千年的机械发展过程,机械的生活观已经一代接一代地在人的生物系统中越来越根深蒂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的职能实际上已按一种机械的方式改变。人在扼杀自己的生殖职能的过程中已在血浆上僵化了。”赖希的观点可以用一句粗俗的话来概括:生殖器就是自由的源泉,这一真理,中国的皇帝们再昏庸也明白,再不懂得治国也会抓住这一法宝。最后,层层积淀下来的中国文化便成为了一种强大的障碍,即“个人和社会中的自然的、有生命的力量的自发作用的障碍”。人人都太监化之后,也就没有人觉察到障碍的存融端。

为什么金朝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现象?

中国历史曾多次出现宦官专权乱政的情况,其中以东汉、唐朝、明朝尤甚。如东汉的“十常侍”、唐朝的李辅国、程元振,明朝的刘瑾、魏忠贤都权倾朝野,祸国殃民。但那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虽然也有宦官制度,却没有或很少出现宦官专权乱政的情况。少数民族政权常常被中原王朝先进的文明和各种制度深深吸引,其中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就借鉴了宋朝、辽国建立了自己的宦官制度,而且有金一朝没有出现过宦官专权的局面,金朝是通过哪些手段遏制住宦官,不让其势力膨胀无法控制的呢?说到宦官就不能不提到后宫,后宫制度与宦官的存在密不可分。


一 、金朝的发展强大及汉化改革使得后宫和宦官制度应运而生

1115年,女真部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建国之初诸事从简,吃住用行都非常简陋。皇帝后宫的女人都没有位号,也没有什么君臣之礼,皇帝和臣子都在一起吃饭,没有城郭可以居住,就搭个小寨子作为行军办公休息之所,于是就有了‘皇帝寨’、‘国相寨’、‘太子庄’等称呼,听上去就很简陋。这个时候的金朝还忙于与辽国交战,顾不上建立什么规范的内侍制度,也没有那么多的女人需要宦官来伺候,再就是女真人也没有使用宦官来服务后宫的民族风俗。


不过人都是在不断学习中成长的,辽和北宋的宦官制度也逐渐被金朝学得。金太祖和金太宗带领女真从1113年到1125年,终于灭亡了立国200多年的辽国,俘虏了很多在辽国内廷中的宦官。金太宗天会五年(1127),金朝攻破北宋都城后,北宋宫室内的宦官很多也成了阶下囚,辽和宋朝内廷中被俘获的宦官构成了金朝最初的宦官队伍。

女真人攻破北宋都城东京后,北宋的宦官就开始为金统治者服务了,一些宦官被要求协助清点宋朝遗物,还有的宦官主动投敌,如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九》载:“太上之朝宦官被恩宠至深厚一旦祸变之来往往为身谋如邓圭梁许王孝竭李植之徒又助敌为虐......”。


灭辽宋后,女真贵族借鉴宋辽两朝创制了自己的宫殿制度、礼仪制度、后宫制度等。特别是金太宗驾崩后,完颜亶继位,称金熙宗。

金熙宗加强中央集权,开始以中原王朝为模本开始创建和完善金朝的后宫制度。金熙宗这么做。主要是受到两个人的影响,一个是完颜宗干,一个是韩昉。

完颜宗干倾慕汉族文化,特别欣赏儒学,他是金太祖庶长子,海陵王完颜亮的生父。完颜宗干为金熙宗时期太傅,是金朝的实权人物,推动了金朝的的汉化改革。


熙宗少年时,完颜宗干就诚聘著名的汉人文士韩昉给熙宗传授正统的儒学教育,而韩昉也竭尽所能将儒家治国思想和中原文化悉数相授,年少的完颜亶从中学习到了不少的中原文化。《金虏节要》称金熙宗 “自童稚时金人已寇中原,得燕人韩昉及中国儒士教之。其亶之学也,虽不能明经博古,而稍解赋诗翰 ( 墨) ,雅歌儒服,烹茶焚香,弈棋战象,徒失女真之本态”。从中可以看出,完颜亶通过学习中原文化,将身上的女真本色都丢掉了,以至于在女真人眼中,金熙宗就如同一个汉族少年。

经过韩昉这一番刻骨铭心的教导后,金熙宗生活习惯基本汉化了,又有完颜宗干这样的汉文化积极推动者,于是熙宗模仿唐宋制度,开始改革女真旧制。前面说过金建国之初“诸妃皆无位号”,到了熙宗时期“始有贵妃、贤妃、德妃之号”。金熙宗执政后期,酗酒嗜杀,被完颜宗干第二子完颜亮等人刺杀,完颜亮自立为帝,改元天德,是为金海陵王。


海陵王将后妃名号制度进一步充实,有“元妃、妹妃、惠妃、贵妃、贤妃、震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十二位,昭仪至充媛九位、婕妤、美人、才人三位,殿直最下,其他就更多了,海陵王大兴土木建立宫室安置这些嫔妃。女人一多问题就来了,在宫里服务的男子不免要和皇帝的这些女人接触,万一日久生情怎么办?海陵王定下了严厉的宫禁,史载:“诫宫中给使男子,于妃嫔位举首者,剜其目。出入不得独行,便旋须四人偕往,所司执刀监护,不由路者斩之。日入后,下阶砌行者死,告者赏钱百万。

男女仓猝互相触,先声言者,赏三品官,后言者死。齐言者皆释之。”海陵王对宫中的男侍定了非常严厉的规矩,他们眼睛不能东瞅西望,要好好走路,一不小心就会被挖眼砍头,宫中的这些男子活着真是异常辛苦啊。


金章宗时,更是对教习宫女读书的男性宫教“以青纱隔障蔽内外,宫教居障外,诸宫女居障内,不得面见。”如果确实有宫女想求教男宫教,也只能是“皆自障内映纱指字请问,宫教自障外口说教之。”总之就是男女授受不亲,皇帝的女人别说是碰了,见一面都不行。

可长期以往这样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金朝想到了宋朝和辽国的后宫和宦官制度,后宫里宦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这些生理残疾的宦官来服侍后宫的的妃嫔们,就能有效地隔绝女性与正常男性的接触,皇帝还不用担心自己的女人红杏出墙。


二、金朝为什么用汉人,不用女真本民族的人做宦官?

既然要建立宦官制度,是不是先要考虑女真本民族的人呢?答案是不行。为什么呢?

首先女真人的风俗习惯中没有这种摧残人的制度,如果将正常男性阉割成为宦官,不仅没有了生育能力,连身体骨骼、肌肉、体质等各项机能都难以与正常的男性相比,这对于处于北方寒冷地区,还要进行放牧狩猎和随军出征等活动的女真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也不会容忍这项制度的存在。


女真民族崇尚勇猛刚烈、悍不畏死,强壮有力的男子在女真人中受到尊重,在这样的情况下男子都不会也不愿意进宫做宦官,排斥阴柔的宦官也是必然。

女真人虽然吸取了中原王朝的宦官制度,但现有史书中没有女真本民族出身者为宦者的记载,主要仍然以阉割汉人为宦官,宦官队伍初期主要是金灭辽、灭宋战争中被俘的宦者,或是出身于渤海族等非女真族的其他民族。金朝史料中所记载的宦官姓氏有梁、王、李、潘等均为汉姓,不见其它民族成分的人被阉割为宦者。


三 、金朝的宦官机构以及宦官的地位和职能作用

1、金朝的宦官机构和宦官的职责

后宫中有了这么多的宦官需要管理,管理宦官的机构有哪些呢?这要从女真的政治制度改革说起,金熙宗时期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完成了金代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度,强化了中央集权;海陵王再接再厉,废掉中书省和门下省,确立了以尚书省为唯一的一省。在金朝不断改革官制的过程中,宦官机构也随之建立,徽院下辖的内侍局和宫闱局便是宦官较为集中的两个机构。

其中内侍局:令二员,从八品。(兴定五年,升作从六品。)丞二员,从九品。(兴定五年,升从七品。)掌正位合门之禁,率殿位都监、同监及御直各给其事。局长二员,从九品,兴定五年升正八品。御直、内直共六十四人。皇太后、皇妃和东宫诸殿,设有“掌各位承应及门禁管钥”的都监、同监。诸殿都殿、同监以及职役的御直、内直人员,一并归内侍局管辖。

由于内侍局的职位偏低,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又创设寄禄官名,主要用以“升用内侍局御直、内直有年劳者”,就是奖励其中的年纪大的,为年老的宦官提供保障。其中包括中常侍(正五品)、给事中(从五品)、内殿通直(正六品,先名内殿给使)、黄门郎(从六品)、内谒者(正七品)、内侍殿头(从七品)、内侍高品(正八品,不限员。)、内侍高班(从八品)。宫闱局,旧名宫闱司,也是管理宦官的重要机构。大定二年改为局,旧设令,丞,改为使、副。提点,正五品。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掌宫中合门之禁,率随位都监、同监及内直各给其事。直长,正八品。内直一百七十人。(后一百七十九人。)


内侍局和寄禄官在金朝创制宦官制度之初都是隶属于宫闱局,随着宫省制度和宦官制度的发展和细化,明昌元年(1190)内侍局和寄禄官从宫闱局中脱离出来。

宦官任职的机构除了内侍局和宫闱局还有御药院、内藏库、近侍局等。御药院,明昌五年(1194)设立,掌进御汤药,提点,从五品。直长,正八品,皇帝以亲信宦官充任,毕竟是给皇帝进御汤药的机构马虎不可,被歹人所控分分钟要皇帝老儿的小命。

内藏库,(大定二年,分为四库。)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掌内府珍宝财物,率随库都监等供奉其事。直长一员。(承安三年增)这是个掌管钱财的机构,但并非是专属宦官担任,海陵王天德三(1151),“始以王光道为内藏库使,卫愈、梁安仁皆以宦官领内藏”。

近侍局在金代也是天子近臣才能掌管,这个机构出现在海陵王时期。近侍局“掌侍从,承赦令,转进奏贴”,长官为提点,次为使、副使。提点为正五品,泰和八年(1208)创设。使为从五品,副使为从六品。下辖直长,为正八品。直长分为入寝殿小底与不入寝殿小底。大定十二年(1172,将入寝殿小底改称奉御,不入寝殿小底改称奉职。


近侍局乃军机要地,元·刘祁《归潜志》卷七曰:“金朝近习之权甚重。置近侍局于宫中,职虽五品,其要密与宰相等,如旧日中书。”

近侍局提点,这个五品官某些方面的重要性可以与宰相相提并论,既然如此重要,金朝统治者对近侍局长官的任用也非常谨慎,金世宗曾谕宰执曰:“近侍局官须选忠直练达之人用之。朕虽不听谗言,使佞人在侧,将恐渐渍听从之矣!”近侍局长官的任用一般不会选择宦官,《金史卷六十九》曰:““金法置近侍局,尝与政事,而宦者少与焉”。”也说明了这个重要的机构一般不会重用宦官。而是如刘祁《归潜志》卷七所述:“多以贵戚世家恩幸者居其职”,正是这样也使得宦官干预政事的机会大为减少了。

但也有宦官在近侍局居高位的特例,宦官梁珫就曾在近侍局任近侍局使。因为海陵王特立独行,信任宦官。《金史·卷六十九》记载了海陵王对待宦官的态度:“梁珫,天德三年,始以王光道为内藏库使,卫愈、梁安仁皆以宦官领内藏。海陵谓光道等曰:‘人言宦者不可用,联以为不然。后唐庄宗委张承业以军,竞立大功,此中岂无人乎。卿等宜悉此意。帑藏之物皆出民力,费十致一,当纠察奸弊,犯者必罚无赦。’宦者始与政事,而珫委任尤甚,累官近侍局使。及营建南京宫室,海陵数数使珫往视工役。是时,一殿之费己不可胜计,珫或言其未善,即尽撒去。虽丛相张浩亦曲意事之,与之均礼。”


从上可以看出海陵王认可宦官的能力,所以重用梁珫等宦官,连丞相张浩也畏惧三分。但像梁珫这样得到金朝皇帝重用的宦官只是少数,其他人可没有海陵王这样的“伯乐”。

2、金朝宦官都干些什么活?

金朝后宫内廷宦官既可以有官号、秩品、爵位、俸禄,也可以有职事、冠服、宦籍。宦官的职责虽然多数都局限在宫内伺候嫔妃娘娘们,但也有例外,也可以兼管外部事务,比如梁珫就被派往外面做事。史载“宦者始与政事,而珫委任尤甚,累官近侍局使。及营建南京宫室,海陵数数使珫往视工役。”

也有少数宦官参与到国家管理中,《金史·列传·卷六十九》记载“旧制,宦者惟掌掖廷宫闱之事。天德三年,始以王光道为内藏库使,卫愈、梁安仁皆以宦官领内藏。”内藏库使是掌官内府珍宝财物的机构,卫愈、梁安仁作为宦官在这里做管理人员,足见皇帝对他们还是较为信任的。


相比较高等的宦官,金朝下层普通宦者主要分属于各宫,皇太后、皇妃和东宫诸殿,侍奉后宫嫔妃和他们主子的的衣食起居,辅佐皇后或贵妃维护宫中的规章制度,干一些日常的杂役,终身在皇帝家做家政,还得当牛做马。

宦官作为内侍之人,其升迁不需要金廷对他们进行考核,让宦官担任什么职务、干什么活,全凭皇帝或权贵一张嘴。即使是那些得到金统治阶层赏识的宦官,在皇亲贵戚眼里也不过群奴才而已,地位不及一般的官员,只有极少数宦官能时来运转,跻身到统治阶层,大部分人一辈子为奴,老死后宫。

四、 有金一朝为什么没有宦官操纵朝政,掌控实权的现象

1、首先是金朝统治者对中原王朝宦官专权的历史印象深刻,有很强的戒备心,强力压制宦官势力。

强盛尚武的汉朝、唐朝、明朝都有宦官专权乱政,刚毅勇猛的女真族建立的金朝为何就没有宦官专权的事呢?是金朝的宦官忠厚老实么?显然不是。根本原因是金朝的统治者比较清醒,不肯放权给宦官,金朝的宦官最多只是参政、干政,远做不到权倾朝野、为所欲为。


金朝对中原王朝宦官专权的历史极为忌惮,特别是对汉唐的教训记忆犹新。《金史》记载“古之宦者皆出于刑人,刑余不可列于士庶,故掌宫寺之事,谓之”妇寺”焉。东汉以来,宦者养子以继世。唐世,继者皆为阉人,其初进也,性多巧慧便僻、善固恩宠,及其得志,党比纠结不可制。东汉以宦者亡,唐又甚焉。世儒论宦者之害,如毒药猛虎之不可拯也。金法置近侍局,尝与政事,而宦者少与焉。”

史料说明,金朝对宦官专权有深刻的认识,将其视为毒药猛虎。如近侍局这样的重要机构,就很少有宦官担当要职,也减少了宦官专权干预朝政的机会。


与金朝同期的北宋宦官干政也让女真人记忆犹新。特别是女真人与宋建立“海上之盟”的时候,与北宋宦官势力就有密切的接触,对宦官势力有所了解。入天辅二年(1118),金太祖“遣李善庆通使于宋,善庆至宋国门,宋相蔡京、童贯见之,谕以夹攻取燕之意。”;后来天辅四年(1120),“遣使乌赫埒等至宋宋诏司业权邦彦内侍童师礼馆之”。对于金朝来说,童贯这样的宦官势力居然仅次于丞相,让他们难以理解,也很排斥这股阴柔之风,不给宦官大的权利空间。

金世宗完颜雍就吸取海陵王重用宦官梁珫的教训,抑制宦官势力,亲下诏谕严戒宦官势力侵入近侍局。此后的金朝统治者都坚决贯彻了这一政策,使得宦官根本没有形成独立的、强大的势力集团,完全依附皇权或其他强权势力生存。


2、金朝也有宦官干政,造成了哪些危害?

当然即使是金朝统治者对宦官专权做了防范,宦官也还是对皇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金朝皇帝与中原王朝的帝王相比也不能免俗,金朝海陵王就十分宠幸宦官,海陵王对宦官梁珫“委任尤甚,累官近侍局”,他利用宦官梁珫监视丞相张浩及平衡朝臣的势力。在营建南京宫室时,海陵王数次派遣宦官梁珫出使南京视察,名为监督工程进度,实则监视丞相张浩。史载梁珫:“琉性便佞,善迎合人意。海陵特见宠信,言无不从”。这里说的是梁珫很会拍马屁迎合圣意,得到海陵王的宠信。


梁珫迎合海陵王好大喜功,贪恋美色的性格,“盛谈江南富庶,子女玉帛之多”,还说“宋有刘贵妃者姿质艳美,蜀之华蕊、吴之西施所不及也。”极度刺激了海陵王的贪欲 ,令海陵王不顾国内契丹反叛,执意伐宋建立不朽功业,结果伐宋失败,金兵哗变杀死海陵王,梁珫也死于乱军之中,与海陵王一起身败名裂。

梁珫好歹还在皇帝身边兴风作浪过,而这位叫李新喜的宦官干政可真是死得冤枉。金章宗病重后,当时章宗宠幸的元妃李师儿家族势力很大,联合宦官李新喜、平章政事完颜匡拥完颜永济为帝,本以为有拥立之功可以飞黄腾达,不料完颜永济即位后,忌惮元妃的势力,为保皇位反而将元妃李师儿和宦官李新喜处死。


卫绍王完颜永济继位后面临蒙古大军的威胁,这时西京留守、行枢密院、兼安抚使胡沙虎不思阻击蒙古军,反而率军撤退返回中都,完颜永济不仅不予以惩罚,反而仍重用为将。胡沙虎不知感恩反而发起叛乱,率领叛军占据了皇宫,将卫绍王完颜永济劫持出宫,“使宦者李思中害上于邸”,最终胡沙虎派宦官李思中用毒酒将完颜永济毒杀。宦官本是维护皇权的,但当皇权衰败,随之转向新的掌权者。

胡沙虎夺权后自称监国都元帅,遣黄门宦官入内宫收玺,遭到掌宝玺尚宫左夫人郑氏的训斥。郑曰:“玺,天子所用,胡沙虎人臣,取将何为?”黄门曰:“今天时大变,主上犹且不保,况玺乎?御侍当思自脱计。”郑厉声骂曰:“若辈宫中近侍,恩遇尤隆,君难不以死报之,反为逆竖夺玺耶!我死可必,玺必不与。”遂瞑目不语。

这郑氏以死抗争,斥退黄门宦官,最终让胡沙虎没有得到这枚宝玺,真乃奇女子。相比之下,不忠不义的宦官听命叛臣弑杀皇帝,气节还不如一个女子。


综上所述,金朝虽然也有宦官参政、干政的情况,但总体对皇权的威胁比较小。金朝宦官制度随着金朝的发展强大及汉化改革后应运而生,借鉴和吸取了宋朝、辽国的宦官制度一步步建立和完善起来。金朝宦官的生存依附于皇权,或是见风使舵听命于权臣,有金一朝宦官没有机会和能力形成独立的政治势力。绝大多数宦官的影响力仅限于后宫,从事后宫杂役的工作,参与国家政事的机会不多,在金朝的历史中都处于皇权的抑制之下,受到皇权的控制。有金一朝,没有发生宦官权倾朝野、祸乱朝纲的现象,这有何尝不是金朝之幸呢?

金朝统治者对中原王朝宦官专权的历史印象深刻,有很强的戒备心,强力压制宦官势力
金朝统治者对中原王朝宦官专权的历史印象深刻,有着很强的戒备心,并强力压制宦官势力
因为金朝宦官的主要职责主要局限与宫内伺候嫔妃娘娘,极少有监管外部事物的,所以宦官几乎无法掌握实权就不会出现专权。
因为金朝时期匈奴人对于汉人是以轻视和警惕为主,不会将宦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面。
本文标题: 为什么内侍宦官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没能发扬光大下来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5757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古代的县是相当于现在的乡还是相当于现在的县假设奥斯曼帝国没有切断路上交通道路那么西方的大航海时代会来临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