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俨的谥号是楚恭哀帝

发布时间: 2022-11-24 18:01:4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8

史上最年轻的权臣:9岁处理朝政12岁兵变14岁被杀,他是谁?为何被杀呢?史上最年轻的权臣便是北齐高湛的儿子高俨,他的一生虽然短暂...

为什么高俨的谥号是楚恭哀帝

史上最年轻的权臣:9岁处理朝政12岁兵变14岁被杀,他是谁?

为何被杀呢?

史上最年轻的权臣便是北齐高湛的儿子高俨,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可谓是传奇,9岁他便帮助父亲高湛处理朝政,并且12岁就发动兵变维护北齐统治,14岁因为他太过优秀便给哥哥高纬杀害。

北齐高氏皇族是一个比较血腥的皇族,从高欢开始,这个皇族的男子几乎没有什么亲情可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欢也是一位非常有才能之人,虽然高氏皇族遗传血腥与残暴的基因,但是也遗传了不凡的见识与胆识的基因,虽然北齐几代帝王一代比一代会作死,但是北齐也在乱世之中存在了几十年才亡国,可见北齐高氏皇族也是有治国才能的。

高俨便是这么一个北齐有才能的皇室宗亲,高俨9岁的时候,便表现出来过人的智慧,他便走上朝堂帮助父亲高湛处理国政,而且还处理得有条有理,当然他处事风格也是雷厉风行,比较专横独断,这也证明了他确实是高氏子孙,所以别看他只有9岁,他在朝堂之上,那些大臣们都胆战心惊,没有人敢反驳他的政见。

后来高湛去世,高俨不是长子所以他无缘帝位,而且当时高纬继位的时候,北齐朝堂之上非常动乱,12岁的高俨通过兵变拥护哥哥高纬登上帝位,并且震慑群臣,当时也让他的哥哥高纬非常震惊。就是因为高俨太过优秀在朝堂之上还有威严,虽然只有十几岁,但是也让高纬非常惧怕,尤其是高俨日渐长大,高纬知道北齐皇家可没有什么亲情可言,他怕长大后的高俨会夺了自己的帝位,于是便杀害了只有14岁的高俨。

北齐高湛的儿子高俨,高湛是什么人呢?高湛是北齐武成帝,是一个很凶恶的皇帝,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简直是人神共愤。在高湛的一生中,杀人无数,无论是他的侄儿,还是兄长都不能够在他的屠刀下存活。更为可恨的是,在杀了侄儿兄长之后,还霸占兄长的妻子,堪称是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高俨(558~571年),字仁威,渤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齐宗室大臣,武成帝高湛第三子,后主高纬同母弟,母为武成胡皇后。

勇武过人,颇有胆气。初封东平王,后任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将军、御史中丞,迁司徒、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代父摄政,权倾朝野。后主即位后,改封琅琊王,联合侍中冯子琮发动政变,诛杀权臣和士开,躲藏在胡太后将高俨藏在自己宫中。

武平二年(571年),进入大明宫,为御前侍卫刘桃枝所杀,时年十四岁,追封为楚恭哀帝。留有四个遗腹子,全部幽禁而死,以平阳王高淹之孙高世俊为后嗣。

简介

琅琊王高俨是北齐末代君主高纬的同母胞弟。这位北齐后主高纬的荒唐残暴这里就不多说了,令人发指的暴行罄竹难书。不过,他在真正掌权之前,足足五年屈服于老爹高湛的淫威之下装疯卖傻,太上皇暴死后,差点被弟弟高俨一举篡权夺位。高俨小小年纪便成为北齐的权臣,代父行政。高俨的喉咙经常患病(估计就是上呼吸道感染什么的),为了根治疾病,他要太医用钢针直刺入喉,据说整个治疗过程中他的眼睛连眨都不眨一下。联想到关公刮骨疗毒,看官们也许觉得没什么。但是要知道,高俨在此时顶多十岁出头。想想你我在小学打预防针时的表现,说高俨非比凡人想来也没什么不可。这位琅琊王在老爹没死哥哥没权的时候,就开始侵权干政,处理政务时的老成决断,让一干王公大臣莫不畏惧。此时的他,也不过十一二岁而已(要知道他谋反被杀时十四岁,留下了四个遗腹子,都让老哥杀了)。

琅琊王高俨却是个敢做敢为的人。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胡氏,可算是个少有的荡妇。高湛继承帝位后,胡氏以长广王妃册立为皇后。高湛强奸嫂嫂昭信皇后李祖娥,常常宿在昭信宫,胡皇后不耐宫闱寂寞,同高湛的亲信随从、给事和士开勾搭上了。和士开唇红齿白,翩翩有风度,又弹得一手好琵琶。高湛知道后,非但不责怪他,还有意成全他们。和士开善于一种的游戏握槊,高湛便命和士开教她。胡皇后与和士开眉来眼去,乘机调情。两双手摸来捏去,高湛只顾饮酒作乐,视而不见。

和士开为巩固地位,讨好太子高纬,劝高湛作太上皇,说这样可以进一步纵情享乐。高湛便让位于太子,从此深居宫中,一味淫乐。三年以后,因酒色过度而死。

高湛死后,胡太后与和士开的关系正式公开化,许多大臣不满,上奏和士开,而高纬年少昏庸,怕得罪太后,也不敢怎样。而和士开则排除异己,日益权重,封淮阳王。一班趋颜附势的大臣纷纷向他献媚,一时间,胡太后的姘头成了北齐王朝的大红人。高俨知道胡太后的妹夫冯子琮与和士开不合,便与其谋划,在深夜,埋伏士兵与神兽门外,次日和士开上朝时将其抓获,并派心腹杀死了他。胡太后知道后又悲又气,然而高俨拥兵三千,屯于千秋门外,连皇帝也不敢把他怎么样。但这件事以后,高纬认识到高俨的能力,十分不安,便秘密地谋划将其杀害了。

这个人就是北齐高湛的儿子高俨
高俨在口碑和才华方面明显超出了太多,
甚至是一些见多识广的长者也远远不及他
所以高俨年少成名,
在9岁的时候就开始协助自己的父亲处理朝政,
而且手段之老道,杀伐之果敢导致很多大臣都不敢反抗,
没有一个人不害怕他。高纬登基为帝。
此时,高俨利用手中的权力和权臣之间进行了一番你死我亡的较量,
而这一次高俨同样是大获全胜,维护了皇家的体面和政权的稳定。
但是通过这件事情,作为皇帝的高纬对弟弟高俨的才华十分嫉妒和忌惮,
于是,发挥了遗传了其父亲残暴基因的高纬就把屠刀举向了自己的同胞弟弟。
这位权臣就是北齐高湛的儿子高俨,他之所以会被杀还是因为他才能太强,惹得他哥哥高纬十分嫉妒,后来就被他哥哥设计杀害了。

历代宰相都是谁?

  中国历代宰相
  春秋战国
  齐国
  管仲 隰朋 鲍叔牙 竖刁 开方 陈完 国书 阚止 崔杼 庆封 晏婴 田乞 田常 邹忌 孟尝君 苏秦 淖齿 韩珉 田单 后胜
  鲁国
  季文子 季武子 季桓子 季康子 季孙夙 臧孙辰
  晋国
  先轸 荀林父 赵盾 赵武 赵鞅 赵襄子 士会 范宣子 范吉射 郤缺 郤克 栾书 韩厥 韩起 魏舒
  卫国
  孔达
  宋国
  华督 华元 华亥 华阅 华合比 华费遂 向戌
  郑国
  祭足 子孔 子展 子驷 子皮 子产 游吉 驷歂
  吴国
  伍子胥(官职为相国) 伯嚭
  越国
  范蠡 文种
  楚国
  子文 子玉 子上 子孔 子越 孙叔敖 子重 子囊 子庚 子木 蔿子冯 公子圉 囊瓦 吴起 景鲤 子兰 昭鱼 昭献 春申君 李园
  赵国
  成午 李兑 肥义 平原君 蔺相如 廉颇 田单 虞卿 皮相国 公仲连
  韩国
  韩傀 公仲朋 申不害 韩侈 韩伯婴 昭献 韩辰
  魏国
  李悝 任章 范座 孔斌 田蠕 翟强 惠施 公孙衍 张仪
  燕国
  子之 公孙操
  秦国

  百里奚 蹇叔 屈盖 商鞅 张仪 甘茂 甘罗 樗里疾 魏冉 芈戎 孟尝君 楼缓 寿烛 范雎 蔡泽 吕不韦 昌平君
  秦朝
  王绾 李斯 冯去疾 赵高
  西汉
  高帝朝
  1人 萧何:汉初三杰之一
  惠帝朝
  3人 曹参 陈平 王陵
  高后朝
  1人 审食其
  文帝朝
  5人 周勃 陈平 灌婴 张苍 申屠嘉
  景帝朝
  4人 陶青 周亚夫 卫绾 刘舍
  武帝朝
  13人 卫绾 窦婴 许昌 田鼢 薛泽 公孙弘 李蔡 庄青翟 赵周 石庆 公孙贺 刘屈牦 田千秋
  昭帝朝
  霍光(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
  4人 田千秋 王&211; 杨敞 蔡义
  宣帝朝
  霍禹、霍山(霍光死后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总理朝政,前66年被杀 )
  5人 韦贤 魏相 丙吉 黄霸 于定国
  元帝朝
  史高、萧望之(以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
  2人 韦玄成 匡衡
  成帝朝
  王凤、王音、王商、王根、王莽: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王商 张禹 薛宣 翟方进 孔光
  哀帝朝
  师丹、傅喜、丁明、傅赏、韦赏、董贤:以大司马、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朱博 平当 王嘉 孔光 马宫
  平帝朝
  王莽:总理朝政 平晏
  新朝王莽
  王寻 张邯
  更始刘玄
  刘演 刘赐 李松
  东汉
  光武朝
  邓禹 吴汉 王梁 宋弘 伏湛 侯霸 李通 马成 韩歆 窦融 戴涉 蔡茂 朱浮 刘隆 杜林 张纯 玉况 赵熹 冯勒 冯鲂 李&211;
  明帝朝
  赵熹 冯鲂 李&211; 虞延 郭丹 范迁 伏恭 牟融 周泽 邢穆 王敏 鲍昱
  章帝朝
  赵熹 牟融 鲍昱 第五伦 桓虞 邓彪 郑弘 宋由 袁安 任瑰
  和帝朝
  窦宪 宋由 袁安 任瑰 丁鸿 尹睦 刘方 张酺 张奋 吕盖 韩棱 巢堪 张禹 徐防 鲁恭 陈宠
  殇帝朝
  邓骘 张禹 徐防 陈宠 梁鲔 尹勤
  安帝朝
  邓骘 张禹 徐防 鲁恭 梁鲔 尹勤 周章 张敏 夏勤 李修 刘恺 司马苞 马英 袁敞 李郃 陈褒 杨震 刘授 刘憙 冯石 阎显
  顺帝朝
  梁商 梁冀 刘授 刘憙 冯石 李郃 陶敦 朱宠 朱伥 刘光 许敬 张皓 庞参 施延 王龚 刘崎 孔夫 黄尚 王卓 郭虔 刘寿 桓焉 赵戒 赵峻 胡广 李固
  冲帝朝
  梁冀 赵戒 赵峻 胡广 李固
  质帝朝
  梁冀 赵戒 胡广 李固
  桓帝朝
  梁冀 赵戒 胡广 李固 袁汤 杜乔 张歆 吴雄 黄琼 房植 尹颂 韩演 孙朗 祝恬 盛允 虞放 种皓 刘矩 刘宠 杨秉 许栩 周景 陈蕃 刘茂 宣酆
  灵帝朝
  窦武 胡广 陈蕃 刘矩 刘宠 许栩 周景 宣酆 王畅 闻人袭 刘嚣 许训 郭禧 桥玄 李咸 来艳 宗俱 袁隗 杨赐 段颎 唐珍 陈耽 刘逸 刘宽 陈球 孟戫 张颢 袁滂 袁逢 刘郃 张济 许戫 邓盛 张温 崔烈 张延 许相 丁宫 曹嵩 樊陵 马日磾 刘弘 刘虞 何进
  献帝朝
  董卓 刘虞 杨彪 黄琬 荀爽 赵谦 种拂 马日磾 淳于嘉 王允 皇甫嵩 周忠 朱俊 赵温 张喜
  曹操 曹丕
  三国
  蜀汉
  昭烈帝朝
  诸葛亮
  后主朝
  诸葛亮 蒋琬 费祎 董允 吕乂 姜维 陈袛 董厥 樊建 诸葛瞻
  孙吴
  大帝朝
  孙邵 顾雍 陆逊 步骘 阚泽 朱据
  废帝朝
  诸葛恪 孙峻 孙綝
  景帝朝
  孙綝 濮阳兴
  末帝朝
  濮阳兴 陆凯 万彧 张悌
  曹魏
  文帝朝
  夏侯敦 贾诩 王朗 华歆 钟繇 曹仁 曹休 曹真
  明帝朝
  王朗 华歆 钟繇 曹休 陈群 董昭 卫臻 陈矫 韩暨 崔林 曹宇 曹爽 司马懿
  齐王朝
  孙资 刘放 卫臻 曹爽 司马懿 满宠 蒋济 赵俨 高柔 王凌 孙礼 司马孚 司马师 郑冲
  高贵乡公朝
  司马孚 司马师 司马昭 高柔 郑冲 卢毓 诸葛诞 王昶
  元帝朝
  司马昭 王昶 王观 王祥 钟会 邓艾 何曾 荀顗 司马望 司马炎
  西晋
  武帝朝
  贾充 王沈 裴秀 荀勖 武陔 羊祜 李熹 司马伷 司马圭 司马亮 司马晃 司马泰 王业 李胤 卢钦 山涛 刘毅 王浑 胡奋 朱整 卫瓘 魏舒 杨骏 杨珧
  惠帝朝
  杨骏 杨珧 华廙 王浑 荀恺 何劭 卫瓘 张华 裴頠 王戎 王衍 崔随 乐广 羊玄之 荀藩 司马亮 司马晃 司马泰 司马彤 司马繇 司马越 司马伦 司马颖 王湛 高光
  怀帝朝
  司马越 王衍 高光 荀藩 和郁 郑球 傅袛 山简 刘暾 曹馥
  愍帝朝
  索綝 司马保 司马睿
  东晋
  元帝朝
  王导 王敦 刁协 司马羕 周顗 荀菘 王邃 纪瞻 荀组
  明帝朝
  王导 陆晔 司马羕 荀菘 纪瞻 郗鉴 卞壶 邓牧 陆玩 诸葛恢 戴邈
  成帝朝
  王导 苏峻 祖约 庾亮 庾冰 何充 孔愉 王舒 王彬 褚翜 陆晔 司马羕 荀菘 纪瞻 郗鉴 卞壶 邓牧 陆玩 诸葛恢
  康帝朝
  庾冰 何充 诸葛恢 蔡谟 顾和
  穆帝朝
  何充 诸葛恢 蔡谟 顾和 顾众 谢尚 周闵 江斑 司马昱 王彪之
  哀帝朝
  桓温 司马昱 王彪之 王述
  废帝朝
  桓温 司马昱 王彪之 王述
  简文帝朝
  桓温 王彪之
  孝武帝朝
  桓温 王彪之 谢安 谢石 谢玄 谢琰 王劭 王蕴 王珣 陆纳 司马恬 司马道子
  安帝朝
  司马道子 司马元显 桓玄 王国宝 王珣 王雅 王谧 何澄 孔安国 孔靖 孟昶 桓谦 桓胤 谢琨 谢裕 刘柳 刘耽 袁湛 刘道怜 王弘 司马德文 刘穆之 徐羡之 刘裕
  恭帝朝
  徐羡之 刘裕
  南朝

  刘宋
  武帝朝
  徐羡之 傅亮
  少帝朝
  徐羡之 傅亮 谢晦
  文帝朝
  徐羡之 傅亮 王弘 王敬弘 郑鲜之 江夷 殷景仁 王球 刘宏 何尚之 褚湛之 徐湛之 王僧达 刘恢 刘义康 刘义庆 刘义宣 刘义恭
  孝武帝朝
  刘义恭 何尚之 褚湛之 刘延孙 刘秀之 王僧达 萧思活 刘遵考 刘宏 戴法兴 柳元景 刘恢
  前废帝朝
  刘义恭 刘祎 刘昶 柳元景 颜师伯
  明帝朝
  谢庄 刘祎 刘休仁 刘休范 王景文 蔡兴宗 袁粲 褚渊
  后废帝朝
  王景文 蔡兴宗 袁粲 褚渊 刘秉 王僧虔 萧缅 萧道成
  顺帝朝
  袁粲 褚渊 刘秉 王僧虔 王延之 柳世隆 何戢 萧道成
  南齐
  高帝朝
  褚渊 萧嶷 王俭 王延之 萧嵩
  武帝朝
  王俭 王延之 萧嵩 李安民 王奂 柳世隆 萧嶷 萧晔 萧子良
  郁林王朝
  萧子良 王晏 谢胐 徐孝嗣 萧鸾 萧锵 萧铄
  海陵王朝
  萧鸾 萧锵 王晏 徐孝嗣 萧子懋 萧子明 萧钧 萧铉 沈文季 何胤
  明帝朝
  王晏 徐孝嗣 萧铉 沈文季 萧昭粲
  东昏侯朝
  沈文季 徐孝嗣 江祏 王亮 王莹 任昉 萧昭粲 萧坦之 萧惠休 萧遥光 萧懿
  和帝朝
  王亮 王莹 任昉 萧颖胄 萧衍
  南梁
  武帝朝
  沈约 范云 谢胐 王亮 王莹 王志 萧秀 萧憺 柳惔 王份 袁昂 夏侯详 王茂 王暕 张稷 张充 柳仲礼 张缵 徐勉 何敬容 谢举 王骞 王克 朱异 萧宏 萧樽 萧伟 萧伦 萧渊藻 侯景
  简文帝朝
  王克 柳仲礼 萧会理 萧恪 侯景
  元帝朝
  张绾 王褒 王僧辩 萧恪
  敬帝朝
  王冲 王通 王劢 王僧辩 陈霸先
  南陈
  武帝朝
  王通 沈众
  文帝朝
  王通 王劢 谢哲 到仲举 王固 沈君理 陈顼
  废帝朝
  陈顼 王通 谢哲 到仲举 袁枢 沈钦
  宣帝朝
  袁简懿 沈钦 徐陵 谢嘏 袁宪 张种 王劢 王玚 沈君理 周弘正 陆缮 陈伯固 陈伯恭 王克 孔奂
  后主朝
  陈伯恭 陈伯智 陈叔卿 袁宪 徐陵 谢伷 蔡征 姚察 江总
  十六国
  前秦
  王猛
  北朝
  北魏
  道武帝朝
  长孙嵩 拓跋仪 拓跋遵 崔逞 崔宏 拓跋嗣
  明元帝朝
  长孙嵩 拓跋屈 崔宏 崔浩 奚斤 拓跋焘 车路头 王洛儿 卢鲁元
  太武帝朝
  长孙嵩 崔浩 刘洁 罗洁 鲁元 安原 古弼 屈垣 屈道赐 兰延 韩茂 长孙渴侯
  文成帝朝
  长孙渴侯 刘泥 元乐寿 尉眷 和其奴 韩茂 闾毗 常英 目辰 古弼 兰延 闾昆 于洛拔
  献文帝朝
  乙浑 和其奴 目辰 叔孙邻 拓跋丕 白曜
  孝文帝朝
  目辰 拓跋丕 陈建 穆亮 陆睿 李冲 陆俊 赵黑 张佑 元忠 王袭 元羽 元赞 元澄 尉元 楼毅 穆太 元详 元嘉
  宣武帝朝
  王肃 元澄 元详 元嘉 源怀 穆亮 高肇 郭祚 元雍 元怿 元英 元珍
  孝明帝朝
  元雍 郭祚 元晖 于忠 李平 李崇 元澄 元晖 元钦 元纂 元修义 元彧 元乂 元延明 元徽 元略 元顺 元罗 萧宝寅 长孙稚 游肇 皇甫度 崔亮 陆丽
  孝庄帝朝
  尔朱荣 元彧 元谌 元延明 元徽 元略 元顺 元罗 元诲 元顼 穆绍 于晖 樊子鹄 魏兰根 源子恭 郑先护
  长广王朝
  尔朱兆 尔朱世隆 元亶 元罗 长孙稚 元宝炬
  节闵帝朝
  尔朱兆 尔朱世隆 元罗 长孙稚 魏兰根 元谌 孙腾 元宝炬
  安定王朝
  高欢 孙腾 侯景 高盛 魏兰根
  孝武帝朝
  高欢 孙腾 元罗 高隆之 长孙稚 辛雄 任祥 元宝炬 樊子鹄 魏兰根 贾显度 宇文泰
  东魏
  高欢 高澄 高洋 高隆之 高岳 司马子如 封祖裔 封隆之 慕容绍宗 元坦 元弼 元旭 元斌 元嶷 元悰 元暹 元韶 孙腾 侯景 薛琡 元晖业
  北齐
  文宣帝朝
  杨愔 高隆之 元韶 段韶 薛琡 崔暹 高归彦 贺拔仁 高淹 高演 高涣 高湛
  废帝朝
  杨愔 高睿 高归彦 高德正 燕子献 崔昂 刘洪徽 高浟 高演 高湛 高湜 高孝琬
  孝昭帝朝
  高浟 高湛 高湜 高归彦 高睿 刘洪徽
  武成帝朝
  高浟 高湝 高润 高归彦 高睿 段韶 高孝琬 高长恭 刘洪徽 尉粲 魏收 斛律光 赵彦深 高普
  后主朝
  高睿 段韶 高孝珩 高长恭 斛律光 赵彦深 高普 高俨 尉瑾 元文遥 徐之才 高仁坚 许季良 高绍义 胡长仁 贺拔仁 魏收 冯子琮 皮景和 高贞 许敦 段孝言 娄定远 和士开 唐邕 祖珽 高阿那肱 穆提婆 高元海 高劢 高宝德 阳休之
  安德王朝
  高阿那肱 穆提婆 高元海 唐邕 段孝言 阳休之 韩晋明 鲜于世荣
  幼主朝
  高阿那肱 高元海 阳休之 鲜于世荣
  西魏
  文帝朝
  宇文泰 斛斯椿 万俟洛 元昺 元孚 元季海 梁御 赵善 周惠达 元纪 长孙俭 申徽 于谨 元赞 元子孝 尉迟迥 独孤信
  废帝朝
  宇文泰 申徽 杨宽 尉迟迥 元子孝 李远
  恭帝朝
  宇文泰 独孤信 元子孝 李远 柳庆 贺兰祥 豆卢宁 侯莫陈崇 韦孝宽
  北周
  孝闵帝朝
  宇文护 赵贵 独孤信 李弼
  明帝朝
  宇文护 侯莫陈崇 于谨
  武帝朝
  宇文护 侯莫陈崇 于谨 宇文贵 宇文宪 宇文直 宇文亮
  宣帝朝
  宇文俭 宇文盛 宇文亮 长孙览
  静帝朝
  于翼 宇文盛 宇文贞 王谊 刘昉 郑译 杨坚
  隋朝
  文帝朝
  宰相十六人 高颎 赵煚 虞庆则 李德林 柳机 苏威 赵芬 杨爽 杨素 杨雄 杨达 杨广 杨秀 杨昭 杨暕 柳述
  炀帝朝
  宰相十二人 苏威 杨素 杨达 萧琮 杨文思 杨约 宇文述 元寿 裴矩 裴蕴 萧瑀 虞世基
  恭帝朝
  李渊
  皇泰帝朝
  王世充 段达 元文都 卢楚 王世恽 皇甫无逸 郭文懿 赵长文 李密
  秦王朝
  宇文化及 宇文智及 裴矩 宇文士及 封德彝
  唐朝
  高祖朝
  宰相十六人 李世民 裴寂 刘文静 萧瑀 窦威 窦抗 陈叔达 杨恭仁 封德彝 裴矩 高士廉 李元吉 宇文士及 长孙无忌 杜如晦 房玄龄
  太宗朝
  宰相二十九人 裴寂 萧瑀 陈叔达 李靖 封德彝 宇文士及 长孙无忌 杜如晦 房玄龄 高士廉 温彦博 岑文本 魏征 侯君集 杨师道 戴胄 刘洎 李世绩 张亮 马周 褚遂良 崔仁师 杨宏礼 王圭 杜淹 杨恭仁 许敬宗 高季辅 张行成
  高宗朝
  宰相四十七人 长孙无忌 褚遂良 于志宁 张行成 高季辅 李世绩 柳?#93; 宇文节 韩瑗 来济 崔敦礼 李义府 许敬宗 杜正伦 辛茂将 任雅相 卢承庆 许圉师 上官仪 刘祥道 窦德元 乐彦玮 孙处约 姜恪 陆敦信 戴至德 刘仁轨 杨武 李安期 张文瓘 赵仁本 阎立本 李敬元 郝处俊 来恒 薛元超 李义琰 高智周 张大安 裴炎 王德真 崔知温 郭待举 岑长倩 郭正一 魏元同 刘齐贤
  武周朝
  则天朝
  宰相七十八人 刘仁轨 薛元超 郭正一 姚元崇 裴炎 袁恕己 敬晖 岑长倩 郭待举 魏元同 刘齐贤 韦宏敏 桓彦范 王德真 刘袆之 武承嗣 骞味道 崔察 李景谌 韦方质 沉君谅 裴居道 韦思谦 苏良嗣 韦待价 张光辅 王本立 范履冰 邢文伟 武攸宁 傅游艺 史务滋 宗秦客 格辅元 乐思诲 任知古 欧阳通 裴行本 狄仁杰 杨执柔 李游道 袁智宏 崔神基 崔元综 李昭德 姚崇 李元素 王璇 娄师德 韦巨源 陆元方 豆卢钦望 苏味道 王孝杰 武什方 杨再思 杜景佺 周允元 孙元亨 李道广 王方庆 王及善 宗楚客 武三思 吉顼 李峤 张锡 韦安石 李怀远 顾琮 李迥秀 朱敬则 唐休璟 韦嗣立 崔元暐 张柬之 房融 韦承庆
  中宗朝
  宰相三十八人 刘景先 岑长倩 郭待举 韦宏敏 崔元暐 杨再思 张柬之 房融 韦承庆 袁恕己 桓彦范 敬晖 武三思 祝钦明 魏元忠 李怀远 豆卢钦望 韦巨源 李峤 于惟谦 苏瑰 宗楚客 萧至忠 纪处讷 张仁亶 韦嗣立 崔湜 赵彦昭 韦温 郑愔 张锡 裴谈 岑羲 张嘉福
  睿宗朝
  宰相二十五人 李隆基 李峤 萧至忠 张仁亶 韦嗣立 赵彦昭 韦安石 苏瑰 唐休璟 裴谈 张锡 岑羲 崔湜 刘幽求 钟绍京 李日知 薛稷 姚元之 崔日用 宋璟 郭元振 张说 窦怀贞 魏知古 陆象先
  玄宗朝
  宰相三十四人 刘幽求 韦安石 魏知古 崔湜 陆象先 窦怀贞 岑羲 萧至忠 郭元振 张说 姚元之 卢怀慎 源乾曜 宋璟 苏颋 张嘉贞 王晙 李元纮 杜暹 萧嵩 宇文融 裴光庭 韩休 裴耀卿 张九龄 李林甫 牛仙客 李适之 陈希烈 杨国忠 韦见素 崔圆 房管 崔涣
  肃宗朝
  宰相十六人 韦见素 崔圆 房管 裴冕 崔涣 李麟 苗晋卿 张镐 王玙 吕諲 李岘 第五琦 李揆 萧华 裴遵庆 元载
  代宗朝
  宰相十二人 李适 苗晋卿 裴遵庆 元载 李辅国 刘晏 李岘 王缙 杜鸿渐 裴冕 杨绾 常衮
  德宗朝
  宰相三十五人 崔佑甫 常衮 李勉 杨炎 卢杞 马燧 关播 萧复 乔琳 刘从一 姜公辅 卢翰 李晟 张延赏 韩滉 崔造 柳浑 李泌 董晋 赵憬 陆贽 贾耽 卢迈 崔损 赵宗儒 郑余庆 杜佑 齐抗 高郢 郑珣瑜 张镒 刘滋 齐映 浑瑊 窦参
  顺宗朝
  宰相七人 贾耽 杜佑 郑珣瑜 高郢 韦执谊 杜黄裳 袁滋
  宪宗朝
  宰相共二十九人 贾耽 韦执谊 杜佑 杜黄裳 袁滋 郑余庆 于頔 郑絪 武元衡 李吉甫 韩宏 裴洎 李藩 权德舆 李绛 张宏靖 韦贯之 裴度 李逢吉 王涯 崔群 李墉 李夷简 皇甫镈 程异 令狐楚 萧俯 段文昌 崔植
  穆宗朝
  宰相十四人 韩宏 裴度 李夷简 皇甫镈 令狐楚 张宏靖 萧俯 段文昌 崔植 杜元颖 王播 元稹 李逢吉 牛僧孺
  敬宗朝
  宰相七人 杜元颖 王播 李逢吉 牛僧孺 李程 裴度 窦易直
  文宗朝
  宰相二十四人 杜元颖 王播 李逢吉 牛僧孺 窦易直 裴度 韦处厚 杨嗣复 李珏? 路随 李宗闵 段文昌 宋申锡 李德裕 李固言 郑覃 王涯 李训 贾餗 舒元舆 李石 陈夷行 崔珙 崔郸 李绅
  武宗朝
  宰相十五人 李固言 李石 杨嗣复 李珏? 崔郸 牛僧孺 崔珙 李德裕 陈夷行 李绅 李让夷 崔铉 杜悰 李回 郑肃
  宣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 李让夷 李绅 郑肃 李回 白敏中 韦琮 崔元式 李德裕 卢商 马植 周墀 崔龟从 任铭 魏扶 令狐绹 裴休 魏谟 崔慎由 郑朗 萧邺 刘瑑 夏侯孜 蒋伸
  懿宗朝
  宰相二十一人 令狐绹 白敏中 萧邺 夏侯孜 蒋伸 杜审权 杜悰 毕諴 杨收 曹确 高璩 萧置 徐商 路岩 于琮 韦保衡 王铎 刘邺 赵隐 萧仿 崔彦昭
  僖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 萧仿 崔彦昭 郑畋 卢携 王铎 李蔚 郑从谠 崔沆 豆卢瑑 王徽 裴澈 萧遘 韦昭度 郑昌图 杜让能 孔纬 张浚 韦保衡 赵隐 刘邺 裴坦 刘瞻 刘崇望
  昭宗朝
  宰相二十五人 朱温 韦昭度 孔纬 杜让能 张浚 杨行密 刘崇望 崔昭纬 徐彦若 郑延昌 王抟 崔胤 李溪 陆扆 孙偓 郑綮 朱朴 崔远 裴贽 裴枢 王溥 独孤损 柳璨 陆希声 苏检 卢光启 韦贻范
  哀帝朝
  宰相六人 裴枢 独孤损 崔远 柳璨 张文蔚 杨涉
  五代
  后梁
  太祖朝
  张文蔚 杨涉 薛贻矩 王景仁 韩建 于竞 张策 赵光逢 杜晓 敬翔
  郢王朝
  赵光逢 杜晓 敬翔
  末帝朝
  赵光逢 杜晓 敬翔 姚洎 于竞 郑珏 萧顷 李琪
  后唐
  庄宗朝
  豆卢革 卢程 赵光胤 韦说
  明宗朝
  豆卢革 韦说 郑珏 任圜 冯道 崔协 王建立 赵凤 李愚 刘昫
  闵宗朝
  陈兴云 刘昫 李愚
  末帝朝
  刘昫 李愚 卢文纪 姚顗 张延朗 韩昭胤 马胤孙 冯道
  后晋
  高祖朝
  冯道 赵莹 桑维翰 李嵩 和凝
  出帝朝
  冯道 赵莹 桑维翰 李嵩 和凝 刘昫 冯玉 景延广
  后汉
  高祖朝
  苏维吉 苏禹圭 窦贞固 李涛
  隐帝朝
  苏维吉 苏禹圭 窦贞固 李涛 杨邠 冯道
  后周
  太祖朝
  冯道 苏禹圭 窦贞固 王峻 李榖 范质
  世宗朝
  范质 李榖 景范 王溥 魏仁浦
  恭帝朝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北汉
  世祖朝
  郑珙 赵华
  睿宗朝
  赵华 卫融 赵弘 郭无为 张昭敏
  少主朝
  郭无为 张昭敏
  英武帝朝
  郭无为 刘继文 刘继颙 李恽
  前蜀
  高祖朝
  王宗佶 韦庄 张格 王锴 周庠 庾传素
  后主朝
  张格 王锴 周庠 庾传素 许寂
  后蜀
  高祖朝
  孟仁赞 赵季良
  后主朝
  赵季良 毋昭裔 张业 李昊 徐光溥 范仁恕 欧阳迥
  吴
  高祖朝
  徐温 严可求 徐知诰
  睿帝朝
  徐温 严可求 王令谋 宋齐丘 徐知训 徐知诰 徐知询 周本 徐景通 徐景迁 徐景遂 徐景达
  南唐
  烈祖朝
  宋齐丘 张延翰 张居咏 李建勋 徐玠 李景遂
  元宗朝
  宋齐丘 张居咏 徐玠 周宗 李建勋 李景遂 李景运 冯延巳 杜昌业 常梦锡 孙晟 钟谟 严续 游梦言 殷崇义 李弘冀 李从嘉
  后主朝
  严续 游梦言 殷崇义
  南汉
  高祖朝
  赵光裔 杨洞潜 李殷衡 倪曙 刘浚 赵损 王定保 王翻
  殇帝朝
  赵光裔 杨洞潜 刘浚 刘弘昌
  中宗朝
  刘浚 王翻 刘弘昌 刘弘杲 陈渥 黄琼芝 卢膺
  后主朝
  陈延寿 李托 钟允章 龚澄枢
  闽
  惠宗朝
  王延禀 王继鹏 李敏
  康宗朝
  王延曦 叶翘 王倓
  景宗朝
  李敏 李真 王亚澄 杨沂丰 余廷英 李仁遇 李光准
  福王朝
  王继昌 潘承佑
  楚
  马賨 马存 高郁 吕师周 廖偃 姚彦章 许德勋
  吴越
  武肃王朝
  钱元瓘 杜建徽
  文穆王朝
  杜建徽 曹仲达 沈嵩 皮光业 陆仁章 仰仁诠 许明 钱弘佐
  忠献王朝
  曹仲达 皮光业 仰仁诠 林鼎 郭师从 元德昭 吴程 钱弘倧
  忠逊王朝
  元德昭 吴程 钱弘俶
  忠懿王朝
  元德昭 钱弘亿 吴程 裴坚 吴延福 鲍修让 沈虎子 崔仁冀 钱惟浚
  北宋
  太祖朝
  宰相六人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赵普 薛居正 沈义伦
  太宗朝
  宰相九人 赵普 薛居正 沈义伦 卢多逊 宋琪 李昉 吕蒙正 张齐贤 吕端
  真宗朝
  宰相十二人 吕蒙正 张齐贤 吕端 李沆 向敏中 毕士安 寇准 王旦 王钦若 丁谓 李迪 冯拯
  仁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 王钦若 丁谓 冯拯 王曾 李迪 张知白 张士逊 吕夷简 王随 陈尧佐 章得象 晏殊 杜衍 贾昌朝 陈执中 文彦博 宋庠 庞籍 梁适 刘沆 富弼 韩琦 曾公亮
  英宗朝
  宰相二人 韩琦 曾公亮
  神宗朝
  宰相九人 富弼 韩琦 曾公亮 陈旭 王安石 韩绛 吴充 王圭 蔡确
  哲宗朝
  宰相十二人 司马光 文彦博 王圭 蔡确 韩缜 吕公著 吕大防 范纯仁 刘挚 苏颂 章敦 苏辙
  徽宗朝
  宰相十二人 章敦 韩忠彦 曾布 蔡京 赵挺之 何执中 张商英 刘正夫 余深 王黼 李邦彦 白时中
  钦宗朝
  宰相八人 李邦彦 白时中 张邦昌 吴敏 徐处仁 唐恪 许将、欧阳珣。
  南宋

  高宗朝
  宰相十五人 李纲 黄潜善 汪伯彦 朱胜非 吕颐浩 杜充 范宗尹 赵鼎 张浚 秦桧 万俟卨 沈该 汤思退 陈康伯 朱倬
  孝宗朝
  宰相十八人 张浚 汤思退 陈康伯 朱倬 史浩 洪适 叶颙 魏杞 蒋芾 陈俊卿 虞允文 梁克家 曾怀 叶衡 赵雄 王淮 周必大 留正
  光宗朝
  宰相四人 周必大 留正 葛邲 黄祖舜
  宁宗朝
  宰相九人 留正 赵汝愚 余端礼 京镗 谢深甫 陈自强 韩侂胄 钱象祖 史弥远
  理宗朝
  宰相十六人 史弥远 郑清之 乔行简 崔与之 李宗勉 史嵩之 范钟 杜范 游侣 赵葵 谢方叔 吴潜 董槐 程元凤 丁大全 贾似道
  度宗朝
  宰相五人 贾似道 程元凤 叶梦鼎 江万里 马廷鸾
  恭帝朝
  宰相七人 贾似道 王爚 章鉴 陈宜中 留梦炎 吴坚 文天祥
  端宗朝
  宰相四人 陈宜中 李庭芝 文天祥 黄镛
  幼帝朝
  宰相二人 文天祥 陆秀夫:负幼帝跳海的丞相
  元朝
  安童,崔斌,伯颜,桑哥,脱脱,哈麻,成遵,史天泽,阿合马,萧拜住,耶律楚材,铁木迭儿,燕铁木儿,铁木儿塔识
  明朝
  太祖朝
  徐达 李善长 汪广洋 胡惟庸
  此后便无丞相之称。
不清楚楼主说的历代 宰相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说我们中国自从又朝代建立以来的所有宰相???

兄弟给你详细的写几个比较著名的宰相 希望对你有帮助

01.开创先例 相杰第一——中国第一宰相 管仲

02.才高齐天 谋深如海——秦朝名相 李斯(?—前208年)
03.功冠群臣 声施后世——西汉开国名相 萧何(?~前193)

04.奇谋善变 不下三杰——汉初名相 陈平(?~公元前178年)

05.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蜀汉名相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

06.道破天下事 一策定乾坤——初唐名相 房玄龄 (579—648)

唐朝初年名相。名乔,字玄龄,以字行。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父彦谦,隋司隶刺史。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先后担任秦王府记室、陕东道大行合考功郎中。他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每平定一,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与谋臣猛将密相交结,使他们各尽死力。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秦王弟兄间争夺皇位,太子建成在高祖前谮毁他和如晦,遂同被斥出秦王府。

唐武德九年(626)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李世民),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封梁国公。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十七年,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图形于凌烟阁。晋王李治为太子时,他任太子太傅。太宗征高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二十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社”。

07.瓦岗军师 千古诤臣——大唐名相 魏征 (580 - 643 )

魏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83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 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时 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08.断案神探 深谋远虑——盛唐名相 狄仁杰(630年-700年)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狄村人。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唐朝武则天时期著名宰相。他执法刚正廉明, 执法不阿,以身护法,甚至敢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唐嗣。他很有知人之明,也常以举贤为意,凡举之臣,皆为唐朝中兴之臣。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刺史。当时宁州为各民族杂居之地,狄仁杰注意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深得人心。

垂拱四年(688年),张光迅奏狄仁杰出言不逊被贬为复州(今湖北沔阳西南)刺史,入为洛州司马。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平章事,开始了他短暂的第一次宰相生涯。

长寿元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结酷吏诬告狄仁杰等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被释后贬为彭泽令(今江西彭泽)。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临漳)。为了稳定局势,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与冀州相邻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刺史。

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杰被武则天招回朝中,官拜鸾台(门下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恢复了宰相职务,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

圣历元年(698年),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劝说武则天顺应民心,还政于庐陵王李显。武则天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亲自迎接庐陵王李显回宫,立为皇嗣,唐朝得以维系。

圣历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骚扰河北。武则天命太子为河北道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征讨突厥,很快恢复了河北的安定。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赠文昌右丞,谥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又封之为梁国公。

狄仁杰的一生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一生刚直不阿,政绩颇丰,尤其在武则天执政时,以不畏权势著称,直言力谏,成为一代名相。狄仁杰死后,武则天追赠其为文昌右相。中宗即位,赠为司空。睿宗时,追封为梁国公,故后世也称狄仁杰为“狄梁公”。

09.欲得天下好 莫如召寇老——北宋抗辽名相 寇准(961-1023)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临渭区下吉镇)人。北宋真宗朝三任宰相,封为莱国公,谥号忠愍,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政治家。

寇准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中进士。他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为太宗重用,擢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铨,参决政事。太宗尝以魏征相比。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契丹军大举南侵攻宋。十一月主力进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直逼宋都开封,宋室朝野惊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提出南迁金陵。陈尧叟提出西南迁西南迁西川成都之议,时任宰相职的寇准,力主抵抗,排除众议,促请真宗亲征。宋真宗最后采纳了他建议,亲抵沩州北城督战。宋烟望皇帝御驾亲征,士气大振,奋勇战斗,射杀了辽烟统军使萧达览,获得全胜,保全了北宋王朝的奠严,谱写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的光辉篇章。可惜宋真宗畏敌,在军事胜利的情况下,执意求和,派曹利用与辽邦订立了每年输辽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双方以白沟河为界的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断送了胜利果实,然而寇准的历史功绩却载于中华民族史册。
1006年王钦若谮言寇准澶渊之役是以帝为“孤注一掷”,昏庸的真宗罢免了寇准虽两次复相,但仍被丁谓所谮,先贬为道州(今湖南道县)司马,后贬为雷州今广东海康)司户参军。

1023年,寇准死于雷州,有《寇忠愍公诗集》传世。

寇准为官清正廉洁,在广大中原人民群众中享誉崇高,甚至于连辽邦也深为敬佩。寇准在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官位升到执掌国家大权的宰相,却没有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当时处士魏野赠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即见他不贪不欲,怜惜民财的品质。这道诗传到契丹,契丹人景仰万分。寇准晚年被贬广东雷州。一次北使到宋都汴京,看着一个个执政大臣,问引路人:谁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当时的朝庭官宦们都羞愧得面面相觑,无人回答。寇准廉洁清正的官德,在华夏官吏上树立了一个楷模,一千多年来受到人们的赞美。

10.熙宁变法 争议不休——北宋名相 王安石 (1021~1086)

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庆历二年(1042)进士第四名及第。任地方官多年。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因此,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由于司马光等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在哲学思想方面,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一些思想,是传统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洪范传》、《老子注》是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后者已经散佚。他的文章以论说见长,列于唐宋八大家。在诗歌方面,早年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有集本传世,一是《临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两本都掺有他人的著作。王安石曾封于舒、荆,死后又谥为文,故也称为王荆公或王文公。

11.辅佐天骄 北国卧龙——元代名相 耶律楚材(1190~1244)

元代著名政治家,三朝重臣。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辽皇族子孙。世居金中都(今北京),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宣宗时,任左右司员外郎。1215年降蒙古,随成吉思汗西征,占卜星象及行医。拖雷监国和窝阔台即位后,日益受重用。1218年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从军参政,官至中书令(宰相)。1231年,任掌汉文字的必赤长(汉人称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利于中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耶律楚材身材高大,满面胡须,当时有“长髯人”之称。他勇略过人,正直廉洁,在朝廷内外威信很高。元朝的一些重要典章制度,大都出自耶律楚材之手。成吉思汗非常赏识耶律楚材的才华,他曾说过:“此人天赐我家,而后国君庶政当悉委之。”
曾助定君臣礼仪,奏立燕京等10路征收课税使,推行赋税制,阻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建议把奴隶、农奴和驱口收为国家编户,反对大规模屠城和蒙古贵族横征暴敛。还奏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编印儒学书籍,保护请用儒术举士。窝阔台汗死,乃马真皇后称制,渐被排挤。死后追封为广宁王,谥文正。耶律楚材死时,不但很多士大夫涕泣相吊,连蒙古族的一般老百姓都痛哭失声。根据耶律楚材的遗愿,他被安葬于燕京故里的瓮山(今日颐和园万寿山的前身)脚下。著有《湛然居士集》、《西游录》及《庚午元历》等。

12.帝王之师 救时宰相——明朝名相 张居正(1525-1582)

明朝名相,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生于江陵草市,死后遗体隆重葬在江陵城东门外,世人称他为“张江陵”。他在为官期间,大胆地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改革,使国家安定,经济发展,一时出现清明富强的景象。

张居正5岁入学,七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 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经会试、殿试取中进士,并选为庶吉士,25岁升为翰林院 编修,43岁进入内阁,当了大学士,48岁当了宰相。那时,封建统治阶级昏庸腐化,军政败坏,财政破产,农民起义,此伏彼起,阶级矛 盾尖锐,危机严重。他为了巩固明王朝的统治,一方面,以“得盗即斩”的手段加强镇压 ,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使民“足食足衣”革新政治的措施。

(一)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当时行政机构雍肿,人浮于事。张居正把能合并的都合并了。 如天下钱谷在户部原分属13个司掌管,他把它作了必要的归并,实行了统收统支;对不尽 职或只拿钱又无事可干的官吏,尽行淘汰。据说,仅万历九年,即裁中央冗官419人;地 方冗官902人。在精简机 构时,还进一步划清了政府各部门的权限职责,严格官吏考核制度,加强了人事管理。这样一来,既减轻了朝廷支出,又鞭策着官吏们更好地工作,提高了行政效率。
(二)严肃法纪、信赏必罚。张居正认为“赏罚功罪,须至公至平,人心乃服,人心服,而后可责其用命。”因此,在他执政期间,凡是违法犯纪的人,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地方 豪强,一概绳之以法。徐阶曾任过首辅,也是推荐他入阁的人,但当徐阶的亲属对清丈全 国大地主隐瞒的庄田进 行破坏时,他也决不宽恕。黔国公沐朝弼累次犯法,因是功臣世家,别人感到难办,但他 仍然将沐朝弼逮捕治罪。他一面大刀阔斧地整肃吏治,一面带头不搞行贿受礼。比如被他 推荐用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后来被封为宁远伯。李为了报答他的推荐之恩,曾派人给他送 去钱财。他严肃地对来 人说:“而主以百战得功勋,我受其金,是得罪高皇帝也。”坚决不受。因此,他主持颁 布的一切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三)蠲免积负,减轻人民负担。他对神宗说:“今尚有一事为民害者,带征税粮也。夫百 姓财力有限,一岁之入,仅足供一岁,不幸岁歉,目前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更完累岁积 逋乎?有司避责,往往将今年所征,抵完旧逋,即今岁所欠,又为将来带征矣。”要求神 宗责令户部“核万历七 年以前积负,悉行蠲免”。神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免去了农民在万历七年以前积欠国家的 钱粮田赋。
(四)重视人才,知人善任。他曾上书神宗说:“今后用人,但问功能,不可拘资格。 他曾引用李成梁镇辽东,戚继光镇蓟门,使得“荒外詟服,边境坐拓。”他又用潘季驯黄 河,使得“堤工早完、转漕无患”。所以史书称他“善知人”。 在他执政的10年期间,“边境义安”、“太仓粟可支十年”、“太仆寺积金四百余” ,“一时政绩炳然”。 正当张居大力整顿吏治,实行政治革新的时候,御史刘台在神面前告了他一状,说他“专 擅威福、罔上行私,横黩无厌”。张居正知道了,对神宗说;“臣之所处者,危地也;言 者以为擅作威福,而臣之所行,正威福也。将巽顺以悦下耶?则负国;竭公以事上耶?则无以逃专擅之讥。”对 那些攻击他的人以迎头痛击。 万历五年,他的父亲去世。按照封建礼教,他应该回家“守制”。但他考虑到国事纷 繁、主上年幼,仍然“吉服视事”,没有回家守制。这又引起了一些人的攻击,说他“忘 亲贪位”。吏部尚书张翰甚至捶胸长叹道:“三纲沦矣!”但在他的坚决抵制和皇帝的支 持下, 这些攻击他的人,都一个个受到了撤职的处分。
1582年,张居正去世了,过去因攻击他而受到处分的人,一个个官复原职。中官张诚在神 宗面前说他与冯保“交结恣横”。并说他家“宝藏逾天府”。御史羊可立指责他构陷辽王 。辽妃又上书为辽王辩冤,并说辽府金宝以万计,全部入居正家。神宗被这些谗言迷惑了 ,遂公布他的罪状,下 令削去了他的官秩,剥夺了他的谥号,查抄了他的家产,几乎劈棺戮尸,他的长子张敬修 被捕人狱,其他亲属都被送到“烟瘴地面充军”。 抄家的结果,才知他的家产不及严嵩的二十分之一。到1621年熹宗朱由校即位,恢复 了张居正的官秩,重新予以葬祭。直到崇祯三年(1630年)礼部侍郎罗喻义等为他鸣冤,他 的冤案才逐步得到了纠正。他的子孙也官复原职。 张居正不仅热心于革新政治,还留下了一些内容丰富的政治论文和感情真挚的诗篇。 有《张文忠公全集》传世。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步入仕途 锐意改革 整饬边防 改善蒙汉 创行考成 加强内阁
整顿吏治 伸张法纪 清丈田亩 一条鞭法 劳瘁国事 人亡政息

13.文胆武略 官场楷模——清代名相 曾国藩(1811~1872)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清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从倭仁等习程朱理学,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后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升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曾两次上疏,为清廷出“教诲、甄别、保举、超擢”之策,为朝延赏识。道光三十年,署工部左侍郎。咸丰元年(19851),署刑部右侍郎,咸丰二年,署史部左侍郎。是年四月,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忽报母丧,告假回家守孝。

其时,太平军从广西进军湖南,围长沙,克武昌,轻取沿江州县,江南大震,咸丰二年十二月,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以抗拒太平军。曾以罗泽南的乡勇为基础,“别树一帜,改弦更张”。创办以“忠义之气为主”的湘勇,将办团与办练分开,着重练勇,网罗罗泽南、彭玉麟等一批程朱理学信徒,以及同乡、同学、亲友为骨干将领, 知识分子为营官,招募身强力壮的农民为士兵,组成一支地主阶级武装。利用封建宗法关系作为维系湘勇的链条,士兵由营官招募。每营士兵只服人营官一人,整个湘勇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形成严格的封建隶属关系,较绿营兵战斗力强。他驻衡州,造战船,劝捐助饷,大事训练。

咸丰四年(1854),湘勇练成水陆两军17000多人,成为镇压太平军、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重要支柱。
曾国藩治学严谨,崇尚儒学,其学术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主体,把中国封建文化归纳为“义理、词章、经济、考据”四门学问,有独特见解,对当时和以后均有一定影响。他提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的“八字家训”,反映了曾“修身、齐家”的封建道学思想。所为古文,卓然成家。文秉桐城派之衣钵,为一时所宗。其家书、日记,人颇称道。其著述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计128卷;今辑有《曾国藩全集》。
有一本书是记载历代宰相的,叫《历代宰相传》网上有,建议查一查。

高俨的人物简介

他初封东平王,后任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领御史中丞,又迁任司徒、尚书令、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后主即位后改封琅琊王。
高纬心忌弟弟的勇武,多次欲加害,他们的母亲胡太后将高俨藏在自己宫中,一藏数月,凡饮食都要她自己亲自尝过才准高俨食用。武平二年(571年)九月下旬,高纬终于在夜半将高俨秘密捉到大明宫,高俨被刘桃枝所杀,时年十四岁。胡太后得知大哭十多次。次年三月葬高俨在邺西,追封谥号为楚恭哀皇帝,以慰藉太后。
高俨有四个遗腹子,但出生数月后都被幽禁而死,同时以平阳王高淹之孙高世俊为嗣子。其妃为李祖钦女李氏,进封楚帝皇后,住宣则宫。北齐灭亡后,李氏嫁给别人。

认祖归宗-----------------高姓

【姓氏源流】
高(Gāo)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广韵》等资料所载,姜太公八世孙奚因拥立齐桓公有功,被赐予祖父公子高的名为姓。相传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所以以姜为姓。炎帝16世孙姜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姜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称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7世孙文公吕赤,赤有爱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六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蛋排挤,出齐奔燕。高止十世子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
2、出自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齐惠公之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取其字为姓氏。为山东高氏。齐惠公为齐桓公之子。
3、由“高”字开头复姓简化而来。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简化而为“高”姓。
4、出自他姓。据《北齐书》所载,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鲜卑族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随汉姓元,因有功于北齐,高洋赐他们“高”姓;鲜卑慕容氏、高丽羽真氏,后改高氏;魏时,鲜卑族有楼氏,后改高氏;女真族石烈氏、纳羊氏,满族高佳氏、佟佳氏和北宋时入居开封的犹太人等改姓高姓;又北齐时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
【得姓始祖】
高奚。春秋时期,姜太公六世孙文公吕赤的儿子受封于高邑(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南),称为公子高。公子高之孙奚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朋友。当时,公孙无知发动内乱,杀了齐襄公。奚联合诸大臣一齐平定内乱,诛杀了公孙无知,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奚因为平乱迎君有功,被封为上卿,并赐他以祖父公子高的名为姓,称为高氏。高姓就这样诞生了。高奚作为高姓的始祖,受到世代子孙的尊敬和爱戴。
【迁徙分布】
高姓虽然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但春秋以后却以齐鲁之地高氏居多。据史料所载,战国到秦汉时期,高姓已可能迁入河北、辽宁境内。秦汉三国时期,随着政局的几度分合,人口迁徙频繁,高姓人氏渐活动于海河流域,黄河上、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上、下游地区。两晋南北朝时,战乱频繁,高姓人氏大举南迁,“广陵”郡望便是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隋唐时,有书记载,河南有陈氏父子率军开辟漳郡,其中有高氏参加,另河南高姓族人高钢入迁闽地(今福建省)。此时,德州蓨(今河北省景县)仍是继东汉以来高姓主要的聚居地。五代时期,有陕州硖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人在江陵府(今湖北省荆州市)建南平国。有太原(今山西省太原)人高彦俦到四川后蜀政权为官。在此期间,江南江北都有高姓人活动。两宋时期,高姓人为避战乱由中原向江南迁徙。如开封高琼后裔定居于海宁、临安、温州、山阴,合肥人高彻定居于晋陵。元明清时期,高姓人多集聚于东南地区,尤以江苏、浙江地区最为集中。今日高姓主要分布在江苏、福建、广东、江西、云南等地。中国历史上,高姓称帝王者14人,曾建立北齐、燕、荆南等政权。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二一。
【历史名人】
高 柴:今山东省人,春秋时齐国人。孔子品学兼优的七十二弟子之一。
高 洋:今河北景县人,执掌东魏政权多年的高欢之子,代东魏建北齐。北齐共历六帝,执政二十八年。
高 适:唐朝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其“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为内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高 琼:宋代亳州蒙城人,通晓军政,勇猛仗义,其后人许多成为军事将领,高琼一族被一度赞为“高家将”。
高 兴:元蔡州(今河南省汝南)人。出身农家,元武宗时官至河南行省左丞相。
高 启:元末明初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学识渊博,擅长诗赋,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士”,其著作被后人汇编为《高太史全集》。
高 武:明嘉靖年间人,所传针炙之术在我国医学上占重要地位。
高 翔:今江苏扬州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擅长山水,画梅风格疏秀,亦能画像。
高 鹗:清代文学家,汉军镶黄旗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写者。
高渐离: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仙芝:唐代高丽族人,精于骑射,官至鸿胪卿、假御史中丞、右御林大将军等职。
高怀德:今河北正定西南人,宋初将领。以忠厚倜傥、威武勇敢著称。
高皇后:今安徽蒙城人,宋英宗之皇后。哲宗时她起用司马光,废止王安石变法措施,共执政九年。
高汝砺:金右丞相,封寿国公。现山西省应县人。曾对纸钞的推行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对金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人正直。
高克恭:元代画家,字彦敬,号房山,其先回鹘(维吾尔族),籍贯大同(今属山西省),居于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官至刑部尚书。 善书画,《云横秀岭》、《墨竹石坡》为其代表作。与赵孟頫齐名,时人有“南有赵魏北有高”之称。
高则诚:今浙江省永嘉人。元代著名戏曲家,所著南戏剧本《琵琶记》流传甚广。
高文秀:今山东省人,元代戏曲作家。有“小汉卿”的美称。
高攀龙:江苏省无锡人,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当朝大儒,曾与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时称“高顾”。
高一功:明末米脂(今属陕西)人,农民军将领,随李自成起兵反明。
高斗魁:清代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以医术精湛名噪一时,著有《医学心法》、《四明医案》、《吹毛篇》等医学著作。
高凤翰:清代胶州(今属山东)人,著名书画家。著有《湖海集》、《南阜集》、《归云集》等作品。
高剑父:广东省番禺人,岭南画派的创立者,早年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黄花岗起义。
高士其:福建省福州人,现代科学文艺作家。曾任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顾问、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郡望堂号】
1、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省沧州)。此支高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守渤海太守高洪。
渔阳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后置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以渔水之阳得名。
广陵国:汉时置,治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此支高氏,为吴丹阳太守高瑞之后。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此支高氏,为鲜卑族高氏之后开基。
辽东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所建郡,治所在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
2、堂号
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做费城宰(今之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词海》:愚,纯朴也。由是,高姓后代以“厚余”作为高姓的堂号。
渤海堂:唐朝时高固、高崇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北齐高欢被封为渤海王。
此外,高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渔阳堂”、“辽东堂”、“广陵堂”、“河南堂”、“有继堂”、“供侯堂”、“双玉堂”、“后余堂”、“报本堂”、“守愚堂”等。
【高姓宗祠通用对联】
〖高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三年泣血;
八战铭功。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卫国人高柴,字子羔,孔子的弟子,性情仁爱,对父母孝敬,为双亲执丧礼,泣血(哀痛至极,哭泣无声,如血出)三年。下联说唐代幽州人高崇文,字崇文,贞元年间随韩全义镇守长武城,治军有名。吐蕃兵侵犯宁州,他率军前去,大获全胜,封渤海郡王。剑南西川节度使刘阀反乱,他由宰相杜黄裳推荐,以左神策行营节度使率兵讨伐,在鹿头山八战八胜,活捉刘癖,晋封为南平郡王。后官邻宁节度使、京西诸军都统。
技工翦马;
兆应射雕。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北朝时东魏渤海蓨人高欢,字贺六浑,先后参加破六韩拔陵、杜洛周、葛荣等起义军,后随葛荣投奔尔朱荣。一次,尔朱荣让他去剪一匹恶马(把马腿交叉绑起来),他不用羁绊就完成了,那马竟也不踢不咬,他说:“对付恶人也应该这样!”得到尔朱荣的信任,官晋州刺史。尔朱荣死后,他依靠鲜卑武力,联络山东士族,掌东魏兵权,称大丞相。后逼孝武帝西奔长安,另立孝静帝,执掌朝政达十六年。死后,他儿子高洋代东魏建北齐,追尊他为神武帝。下联典指唐末幽州人高骈,字千里,高崇文的孙子。初任朱叔明的司马,一天,有两只大雕从天上飞过,他说:“我如果能富贵,就应该射中。”果然一箭射落二雕,当时号称“落雕御史”。僖宗时,历任天平、剑南、镇海、淮南节度使,诸道行营都统等职,镇压黄巾起义军。他慑于起义军声威,又因朝中互相倾轧,坐守扬州,企图保存实力,割据一方。封渤海郡王。后因相信仙术,重用方士吕用之,将士离心,被部将所杀。
供侯世德;
渤海家声。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梅州市高氏宗祠“供侯堂”堂联。
户部世泽;
渤海家声。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金·高德基,大定中,官户部尚书。下联典出高姓望族渤海郡。
女中尧舜;
学本程朱。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英宗高皇后,临政九年,朝政清明,人称为“女中尧舜”。下联典指明·高攀龙,志于程朱之学,后与顾宪成修复东林书院讲学其中。
豹变隐雾;
鸿渐表仪。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高凤,少耽学,昼夜读书不息,遂成名儒,元和间教授西唐山中,不应征辟,隐身渔钓。下联典指东汉·高彪,群举孝廉第一,校书东观,数奏赋颂奇文,因事讽谏,灵帝诏东观画彪像,以劝学者。
-----------------------------------------------------------------
〖高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渤海家声远;
洪溪世泽长。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旌德县高甲村高氏宗祠联。上联典出高氏郡望;下联嵌“洪溪”为祠西水名。
渤海家声远,
龙门世泽长。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长乐市龙门村高氏宗祠联。龙门高氏宗祠是一座经清代重修过的明代古建筑,祠堂前有宽阔的石埕。祠堂依山而进,共有三进院落,逐层升高,气势宏敞。大门两侧镌有这副对联。主祠厅上悬挂有高鲁敬献的匾额:“本固枝荣”。祠堂上还有许多科举功名的牌匾。据族谱及方志等文献,可知在宋代的淳化、绍兴、淳熙等年代,高氏子孙数人高中进士,明、清则更辉煌。祠堂背扆的山就叫翁山,传说居此山的老人多享高寿,因而此山被命名为“翁山”。翁山之巅原有东社大王庙,年代久远已毁圯,现已改建为龙源寺。登上山巅,四面风景尽收眼底。东面可见绿树茂盛的三台案山,东北及北面可眺望长乐市现代化的高楼广厦,西北依稀可辨通往闽江的下洞江,这就是明初郑和下西洋时的太平港遗迹,当年的太平港,水面宽广,郑和的船队:帆樯如云,舸连舰接,声势浩大,气象万千。震惊世界的七下西洋,就是从这儿起锚的。东南可见过洋山。南面及西南,近可俯看龙门村鳞次栉比的民居房舍,远可了望绿野田畴及银光闪烁的河渠池沼。龙门村口有古渡头,登船,经过上洞江,入闽江,可直航福州台江。
渤海家声远;
禹州世泽长。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武平县高氏宗祠联。
隐钓变之雾;
表鸿渐之仪。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隐士高凤,字文通,叶人。少耽学,家以农为业,昼夜读书不息,遂成名儒。元和间教授西堂山中,不征辟,隐身渔钓。下联典指东汉内黄令高彪,字义方,无锡人。诸生,游太学,有雅而纳于言,郡举孝廉第一。除郎中,校书东观,迁内黄令,有德政。诏东观画彪像,以对学者。
才女称学士;
夫妇捐忠躯。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唐高越妻,美而慧,有文才,称“女学士”。下联典指唐高睿与妻秦氏,同陷虏中,虏以官爵饵之,睿顾其妻曰:“报国酬恩,正在今日。”遂同为虏害。
子孝双亲乐;
家和万事成。
——明·高则诚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元末明初戏曲作家高则诚《琵琶记》中联语句。
人间丞相府;
天上蕊珠宫。
——明·高则诚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元末明初戏曲作家高则诚《琵琶记》中联语句。
一门五举子;
三步两道台。
——赵鹤清撰云南省姚安县光禄镇土官衙门高氏故里(1)
此联已经不是一般的荣耀了,如此的口气,如此的气势,在滇中地区的名门望族中,只有高氏才配享有。蒙元大军的进入,元王朝的建立,使高氏家族蒙受了一场劫难。动荡之后,受到重创的高氏家族,由于最高统治者对西南边疆采取了特殊的优抚政策,逐渐恢复了生气。高泰祥高泰祥肩负使命,抗拒元军,为元军所诛,但蒙元统治者仍未视其为死敌,待忽必烈统一大业完成后,其子高琼仍受封于领地姚安,为世袭土官。这一职务,是元王朝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所特设的。根据各地土酋不同的实力,他们所受的职务分别为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这些土官,就这样长期沿袭下来。明王朝实行“改土设流”的政策后,他们同朝廷所委派的官员一起,共同治理地方。(下“七言联·(2)”同)
-----------------------------------------------------------------
〖高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燕歌行中咏边塞;
兰墅集外续红楼。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高适(702-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省景县)人。初仕封丘(今河南省封丘)县尉,不久投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任掌书记。后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及兵士生活状况之“边塞诗”为著,《燕歌行》即其代表作。有《高常侍集》。下联典指清代文学家高鹗(约1738-约1815),字兰墅,兰史,别吨红缕外史,汉军镶旗人。乾隆进士,曾任侍读学士,刑科给事中。一般认为,曹雪芹作八十回本《石头记》,由他续成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让宝、黛爱情故事终以悲剧结局,使曹书成为首尾完整的文学巨著。另有《兰墅诗钞》。
莫道名高与爵贵;
须知子孝和妻贤。
——明·高则诚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元末明初戏曲作家高则诚《琵琶记》中联语句。
人爵不如天爵贵;
功名争似孝名高。
——明·高则诚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元末明初戏曲作家高则诚《琵琶记》中联语句。
人居东晋风流后;
家在西湖山水间。
——清·高螺舟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书法家高螺舟书赠联。高螺舟,字人鉴,仁和人。道光进士。
达夫诗派吟边塞;
剑父画风创岭南。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高适事典。下联典指近代画家高仑,字剑父,开创“岭南画派”。
池上诗系春草梦;
水心人坐藕花风。
——明·高允恭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画家高允恭,撰贵阳中山公园池心亭联。高允恭,字彦敬,号房山,畏兀儿族。居大都房山(今北京市房山)。官至刑部尚书、大名路总管。著有《云横秀岭》、《墨竹石英钟坡》等。
软红不到藤萝外;
嫩绿新添几案前。
——清·高其佩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画家高其佩(1660-1734)自题联。高其佩,字韦之,号见园,铁岭人。以指画称一时。官至刑部右侍郎。
九爽七公八宰相;
三王一帝五封侯。
横额:高让公故里
——赵鹤清撰云南省姚安县光禄镇土官衙门高氏故里(2)
-----------------------------------------------------------------
〖高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前辈典型,秀才风味;
华嵩品格,江海文章。
——清·文治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乾隆进士文治(梦楼)赠老儒高心余联。
雅号吟哦,传诗窖令昔;
博通典故,致梁国多咨。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高仁义誉的事典。下联典指唐代相王府文学高仲舒的事典。高仲舒,通训诂学,擢明经。开元初,宁景、苏颋当国,多向他咨访。终太子右庶子。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
十手所指,吾身安可自欺。
——高二适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当代诗人、书法家高二适(1903-1977)撰书联。高二适,江苏东台人。毕生治学,厥功甚伟。对书法有深入研究,能融章今草狂于一炉,章士钊有诗赞云:“客来倘临池兴,惟望书家噪一高。”极表推崇。
从安海、溯渤海,海阔渊源远;
由凤山、迁平山,山秀人文多。
——佚名撰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安溪县大坪乡高氏宗祠联。全联典出本支高姓族人的迁徙历史。
一、汉族高姓的来源 就人口而言,高姓现居中国姓氏第十五位。高姓的分布重心历来在中国东部,西部的陕北也较集中。除朝鲜、白、满、高山等少数民族也有少量高姓成员外,高姓绝大部分属于汉族。 见诸史籍的第一个高姓人士是“作宫室”的黄帝臣高元。后世高姓出自古老的姜姓,姜姓的起源则可上溯到中华民族的另一位始祖炎帝。周初,武王封灭商大军的统帅姜尚 (字子牙)为齐侯,号称太公。齐太公姜尚的6世孙(依《史记》则为8世孙)、齐文公姜赤有个儿子被封在高邑(在今山东禹城县), 世袭“高子”爵位,名字就叫“高”,称作“公子高”。姜高的孙子名叫姜傒,字敬仲(一说是谥号),相传号“白兔”,被周天子任命为齐国上卿,执掌军政大权,因和名臣管仲合作,使齐桓公称霸中原,建立大功,桓公赐“以王父(即祖父)名为氏”,因而叫做高傒。高傒就是后世绝大部分高姓子孙的共祖。高傒去世后,子孙世袭上卿的职务。高氏和同为上卿的国氏成为齐国最显赫的两大贵族。高傒墓至今仍在山东临淄敬仲镇白兔丘南村。田氏代齐,高氏衰落,族人多外迁鲁燕等国。直到东汉、西晋,高姓才逐渐复苏,并形成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五支望族。 二、高姓五望 1、高姓主流——渤海高氏的发端 东汉后期渤海郡太守高洪为春秋时期高姓始祖、齐国上卿高傒的25世孙。高洪担任渤海郡太守后,定居于郡内的蓚县(今河北景县)。高洪后裔十分兴旺,成为景县历史上最有名望的姓氏宗族。这就是天下高姓的主流“渤海高”。今县城南偏西15公里处,仍保存有绵延十余里的南北朝时期的高氏墓群。 高洪之后,直到南北朝以前,家族事迹在史籍中记载不详。只知道高洪的后代直至北朝时期累世为官。 2、渤海高的南方分支——晋陵高氏的兴起 早在东汉时期,吴郡无锡高彪、高岱父子皆为江东一代名儒。三国至两晋,是后世晋陵高氏产生、形成时期。晋陵高氏出自东吴丹阳(治今江苏南京)太守、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高瑞,因而又叫作广陵高氏。浙江《萧山高氏家谱·原系图》把高瑞列为高洪之后,据此,晋陵高氏也是渤海高氏的分支。高瑞的4 世孙高悝迁居秣陵(今江苏南京南),成为晋陵(治今江苏常州)高氏始祖。高悝后来官至丹杨尹、光禄大夫,封建昌伯。高悝之子高崧,于哀帝时官至侍中(宰相),其侄高耆官至散骑常侍。隋朝时,高瑞13世孙高子长任秘书学士。高子长之子高智周于唐高宗时官居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然而南宋以后的晋陵高氏始祖是出自庐陵( 治今安徽合肥)的晋陵令高彻(号琼台)。 3、渤海高的北方分支——渔阳高氏的形成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贵族高氏成员、高傒7世孙高止(字子容) 及高无丕先后在和政敌斗争失利时逃往北燕。西晋末“永嘉之乱”,中原世家大姓纷纷南迁,而渤海高氏主要是大规模向幽州(治今北京)一带移民。西晋光熙年间(公元306年),高瞻补任尚书郎,“永嘉之乱”发生后,回到家乡�县和叔父高隐一起率领乡亲数千家北徙幽州,和当地高姓先住民如涿郡高氏等汇合,形成渔阳(治今北京西南)高氏。雍奴( 属渔阳郡,今天津武清西北)人高原为西晋上谷太守、关中侯,其5世孙高闾文才超卓,于北魏明君孝文帝时担任中书监(宰相),和名相高允并称“二高”。 4、渤海高的又一北方分支——辽东高氏的来源 高瞻率族人迁居幽州后,因王浚政策多变,难以相处,又随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迁往辽东(治今辽宁辽阳)。高隐曾任晋玄菟( 治今辽宁抚顺)太守,其7世孙中有一个就是北齐王朝高氏政权的奠基人高欢。随高瞻、高隐徙居辽东的高氏族人成为高姓五望之一——辽东高氏的源头。辽东新昌人高策曾在北燕主冯跋属下任散骑常侍、新昌侯,其子高育为北燕建德公,后率500余户向北魏太武帝投诚,官居太守。高育子高玄任武邑太守,定居�县。高玄子高道悦于孝文帝时历任谏议大夫、御史中尉、太子中庶子。隋相高颍先祖出自渤海�县,至边塞为官,子孙留居辽东,至高颍曾祖高高,于太和年间投奔北魏,世代为官。 5、河南高氏的渊源 宋代韵书《广韵》中列举的高姓五望族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前四望均源于渤海,且至两晋之交均已发祥。唯有河南高氏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河南”指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南北朝以后“河南高氏”的内涵主要是北魏孝文帝时改为高氏的鲜卑族是娄氏。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 迁都至洛阳,逐渐采取汉化政策,于公元496 年把内迁的鲜卑各部姓氏一律改为汉姓,史称“河南虏姓”。内迁鲜卑人均以洛阳为籍贯。“河南高氏”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古今姓氏书辩证》把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归于河南高氏。 6、其他高姓分支 除《广韵》等古籍列举的上述高姓五望外,历史上还有其他源于渤海高的高氏分支。例如: 高句丽高氏 出自渤海高的高顾、高抚兄弟也是在“永嘉之乱”中逃往高句丽,北魏献文帝时, 高抚之孙高潜归来居于辽东。高顾4世孙高飏、高乘信也于孝文帝时回归北魏。高飏的女儿和一个孙女成为皇后,高飏之子高肇、孙高猛则成为驸马。高肇还位居尚书令(宰相)的高位。今朝鲜高氏的一支出自此家族。 北海高氏 渤海蓚人高轨随鲜卑南燕主慕容德迁至青州( 治今山东临淄北),此后定居于北海(治今山东昌乐东南)剧县,成为北海高氏开基祖。高轨4世孙高聪颇有文才,又兼习武艺,受到族祖父、北魏名相高允的赏识提携,历任侍郎、幽州刺史、安化将军等职。 京兆高氏 唐德宗时任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高郢,先世由渤海蓚县迁卫州(治今河南汲县),又迁至京兆( 今陕西西安)。高郢曾祖高卿任遂城(治今河北徐水西遂城)令,祖父高质为沧州(古渤海郡治)长史,父高伯祥任右拾遗,始定居京兆。高郢子高定官至京兆参军。 三、渤海高的兴衰 渤海高于东汉末形成后,至西晋渐趋兴盛,并形成上述多个支系。南北朝时期,渤海高已成为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士族的代表,进入鼎盛阶段。相继任大丞相的高欢、高澄父子控制了东魏军政大权,至高澄弟高洋,更以相国、齐王的身分接受东魏孝静帝(高欢婿)的禅位,成为北齐王朝的开国君主。 隋代国祚短暂,高姓人物只有几位北周遗臣。其中最为显赫的是在统一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名相高颍,还有高欢堂弟高岳之子高劢和吏部侍郎高孝基。唐代高姓一度复兴。首先是高劢之子高俭(字士廉)作为太宗皇后长孙氏的舅父,成为开国功臣,于太宗时为相。后世各地高氏多为高士廉之后。唐代除高士廉外,还有4位高姓宰相。高季辅,高士廉族弟;高璩,高士廉8世孙;高郢,京兆人,出自渤海迁卫州一支;高智周,晋陵义兴( 今江苏宜兴)人,祖上出自渤海高支系广陵高氏。唐代渤海高文武齐飞,涌现6员名将,其中4人封王。高开道,自称燕王,一度受唐封为北平郡王。高崇文,先后封渤海郡王、南平郡王。高霞寓,受封感义郡王。高骈,高崇文之孙,受封渤海郡王。 经过唐代“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两次大动乱,继而演变为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渤海高成员四处离散,而且谱牒散佚,以至五代时期以后,史籍中的高姓人物不再称作“渤海蓚人”,而是以各自父祖甚至本人出生地为籍贯,这也标志着渤海高已经解体。现存河景县(即古蓚县)高氏墓群下限为唐代,就是上述历史事实的反映。北宋亡后,高氏家族大批南渡,今南方各地高氏族谱仍普遍记载祖先出自渤海。 四、渤海高的后嗣 五代时期十国之一的荆南政权创建人高季兴自称为北齐勇将高昂之后,因而也是出自渤海高。荆南高氏和北齐相似,也是以尚武为家风。荆南是渤海高氏创建的第二个王朝。 北宋以后,作为渤海高后裔,世系最清晰,地位最显赫的,应属宋武烈王、名将高琼一系。流传至今的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六修浙江《海宁岩门高氏家谱》中保存着下署“皇宋龙飞至道元年归义节度使兼侍御亲军都指挥使六世孙琼”的《渤海高氏宗支图序》,序文说:“(唐)太宗时,高氏遍山东,在渤海者尤盛……德宗朝有讳岳者,申公七世孙也,谪判蓟门,卒于官舍。其子讳登者占籍于蓟……今奉为一世祖……大父讳霸。”《海宁谱·大传一》中又说: “公讳登,许国文献公七世孙、侍御公讳岳长子也。”可见“申公”就是唐太宗时任宰相、谥号“文献”的高士廉。据《海宁谱》,高琼为高登6 世孙,高士廉13世孙,高洪30世孙,高柴45世孙,高傒54世孙,姜尚62世孙(依《史记》则为64世孙)。高琼子嗣甚多。据宋神宗熙宁九年 (公元1076年)宰相王圭受命撰写的《二王碑》记载,当时武烈王高琼后裔已有儿子14人(均已去世)、女儿12人、孙遵度等63人、曾孙士先等145人、玄孙公庠等71人、来孙世祚等13人。高琼重孙女为宋英宗皇后、神宗生母,曾辅政三朝,史称“女中尧舜”。自高琼起,五世七人追封为王:高琼为武烈王,子继勋为康王,孙遵甫为楚王,重孙士林为普安郡王、士宏为武安郡王,玄孙公绘为咸宁郡王、公纪为新兴郡王。公纪之子高世则于北宋末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麾下行营副使,后“扈跸南渡”,金兵渡江南侵时,一直护从高宗赵构转战于浙东沿海,任元帅府参议,后担任万寿观使、开府仪同三司、温州节度使、太保。高世则长子高百之后裔世居温州,次子高千之后裔居山阴西(在今浙江萧山)。据《越州萧山高氏家谱》,北宋靖康年间,高世则及同辈兄弟二百余人南渡至江浙一带,家族另有数百人陷落中原。高世则家族散布在江南临安、钱塘、温州、山阴、上虞、平湖、海宁、仁和、余姚、余杭、台州、处州、宁波、无锡、苏州等地,成为今浙江高姓的主体。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高宗下诏在杭州武林门内建高氏“五王祠”,内祀高世则五代先祖高琼、高继勋、高遵甫、高士林、高公纪。绍兴初(公元1131年),在山阴县西梅花山白达湾建分祠,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起,又附祀少保忠节公高世则。钱塘高仪于明代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宰相)。据广东陆丰《高氏族谱·流源》,高琼之子高继伦之孙高耀祖和高继和之重孙高重光于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因逃“青苗倩”自山阴避居福建,分别居福清、漳浦。漳浦开基祖高耀祖之孙高登(号东溪)为进士、迪功郎、古县令,其第四子高拂聘岳飞之女银瓶小姐为妻。高登长子高扶后裔有迁居粤东潮阳和惠来等地的。闽南、粤东高氏子孙又大批移居港台和海外泰、马、新等国。 此外,据民间族谱,浙、湘、鄂、川、赣、皖、闽、滇、苏、豫等省都有明确记载为渤海高氏名人后裔的家族。 据1926年修《府西高氏族谱》,浙江衢县府西高氏一世祖高俨为北齐神武帝高欢6世孙,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任福建永平县令,5世祖高德文居于邵武城南。至12世高询,于元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8年)任衢州推官,后居于府西,其弟高谋居于洪都(治今江西南昌) 丰城。 据渤海堂1936年修《资阳高氏六修族谱》,湖南益阳十一里外城山口高氏系五代南平王高季兴裔孙,于元代经湖南宁乡横塘冲转迁而来,后又分迁宁乡、沅江、华容、湘乡、桃花江、湘阴、常德、吉水及湖北、四川等地。《宋史》记载,高季兴4世孙高怿饱读经史,曾在终南山豹林谷隐居,屡屡拒绝为官,要其弟高忻去就任。高怿后在京兆府学讲学。 据《合肥高氏族谱》,本支出自南宋参知政事(副相)高若纳,而高若纳7世祖高重(字文明)又是唐相高士廉5世孙(《新唐书》作6世孙) 。高若纳4世孙高良为避元兵之乱隐居江西九江府城西山中, 此山就叫“高良山”,元末,有4 兄弟为避陈友谅之乱由九江德化迁居江苏勾容县勾曲山中,不久又迁居庐州(治今合肥)城内,后散居4乡,现发展到一万余人。 安徽绩溪、宿松高氏均称源于唐威武王高崇文。据1934年修《绩溪霞间高垂裕堂支谱》,高崇文5世孙高戬于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任新安绩溪县令,因战乱不能返回原籍,故留居绩溪。据宿松《高氏宗谱全编》,剑南西川节度使高崇文之子高承简有后裔世居成都崇庆,传至高祖一,于元代担任淮南行省都事,其子高瑞甫定居安庆府治西门外,明初,高仕贤、高仕贵兄弟迁至宿松,分别居于城南和城东。另一说是高承简之后有继尧、继周自蜀迁居江西铙州,其后有4 兄弟分居九江德化湖口彭泽、福建建宁、广信(治今江西上铙)上清、宿松和黄梅(今属湖北)。谱中还说:成都高氏始于高崇文,皖(安庆) 之高氏始于高瑞甫,宿松高氏始于高祖一。 云南白族高氏源于宋代大理国世袭清平官(相国)的白蛮高氏。据云南鹤阳土司村《高氏家谱》(万斯年1942年手抄本),白族高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景冈村,先世也是上溯至唐代高崇文,及其孙、唐安南都护高骈,重孙高芳。自高芳之子高望奏始,皆如同今彝白等族实行父子联名制,例如高奏晟、高晟君、高君补……暗示着从这一代开始融入白族之中。直至清末,白族高氏世袭鹤庆土司之职。可见高崇文后裔广泛分布于川赣皖闽滇等地。清平官高升泰于宋元�九年 ( 公元1094年)受大理国王段正明禅位,称“大中国表正帝”。 这是渤海高氏族人所建第三个王朝。高升泰去世后,其子高泰明遵父亲遗嘱还位给段氏,但仍世袭清平官,称“高国主”。不过,大理高升泰之先是否果出自唐将高崇文,仍有异议。 《十国春秋》记载,自认为唐代曾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高骈裔孙的高讽,前蜀时即居于西川,后蜀时位居高官,随后主孟昶降宋后任太府卿。 据河南淮阳、项城等地1990年续修《高氏族谱》、江苏扬州清光绪三十三年《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江苏宜兴丁山《丁南高氏族谱》,广东澄海《华窖高氏族谱》,4地高氏均出于北宋开国元勋、太祖赵匡胤妹夫、渤海郡王高怀德之后。江苏二支均于北宋亡后辗转南迁而来。澄海一支先祖随南宋末帝转战闽粤,失败后子孙留居下来。有材料表明,和高崇文一样崛起于幽燕地区的高怀德家族也是系出渤海,且可上联高士廉, 为12世孙。 至于广大北方地区,由于历代战乱,动荡不已,尤其金元时期,世家望族多携谱南迁,滞留中原的或在抗战中殉节,或隐姓埋名,辗转避难,谱牒自然难以保全,故今北方高姓谱牒中世系一般只能上溯到元明之交,和渤海高氏的具体渊源关系已难查明,但和南方高姓一样,世世代代保留着出自渤海高的传说。 综括上文所述,形成于东汉的渤海高成为后世高姓的主流,晋唐间高姓名人和分支几尽出于渤海。渤海高于南北朝时期成为山东士族的代表,唐以后解体,散向全国,金元时期又大规模南渡。近代以来,明确记载出自渤海高氏名人之后的高姓家族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几乎所有省分和河南。实际上,今天几乎所有高姓家族,即使族谱中世系记载不全,也是众口一辞自认系出渤海高。因此可以说: “天下高姓出渤海”。宿松《高氏宗谱全编》还说高崇文为唐相高士廉5 世孙。《合肥高氏族谱》则把先祖高若纳列为高士廉12世孙。如以上二谱之说确有实据,则可看到,出自渤海的北齐皇族旁支高士廉一系高姓,除北宋武烈王高琼一支于靖康年间南渡后成为浙江等地高姓主体外,也形成后世整个南方高姓的主干。 诚然,谱牒和口碑未必尽属信史,但在史料残缺不全的情况下,谱牒和口碑就成为研究宗族史的极为珍贵的材料,事实上也常常能补正史之不足,赖以揭示许多历史迷案,因而在尚无确凿反证材料时,不可轻率舍弃。至于许多姓氏的不同分支族谱把世系追溯到同一位历史名人的现象,学术界早已有审慎的分析,认为其中真伪均有,不能一概而论。就本文所引谱牒材料来说,除浙江萧山、海宁两地《高氏家谱》所载北宋武烈王高琼后裔世系颇为详备,可信度相当高之外,其他各谱因记载支离破碎,对其真实性都暂时难下断语。但是,即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可靠,今天看来已无碍大局。因为,千百年前的祖先究为何人,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谱牒和传说铸就了人们群体出自共同祖先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促使全球华人都坚信同为炎黄子孙,从而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一种强大精神纽带。 注释: 1 见《世本》。 2 见(唐)林宝:《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 3 见《新唐书·宰相世系》。 4 见《景县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50、969页。 5 见《新唐书·宰相世系》、浙江《越州萧山东瓜沥高氏家谱·原系图》。 6 见《后汉书·文苑传》、《万姓统谱》。 7 见《晋书·华轶传》、《晋书·高崧传》、《新唐书·宰相世系》。 8 见《新唐书·高智周传》。 9 见常州守愚堂《晋陵高氏支谱》。 10见《春秋左传集解》。 11 见《晋书·高瞻传》。 12见《北史·高闾传》。 13见《晋书·高瞻传》、《晋书·王沈传》。 14见《魏书·高道悦传》。 15见《隋书·高颍传》。 16参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 17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一。 18见《魏书》《高崇传》、《高肇传》。 19见《魏书·高聪传》。 20见《新唐书·高郢传》。 21见《魏书》有关各传。 22见《北齐书》有关各传。 23见《北齐书》《幼主纪》、《武成十二王》。 24见《新唐书·高士廉传》。 25见《萧山谱》。 26见新旧《唐书》有关各传。 27见《旧五代史·高季兴传》 28见浙江《海宁岩门六修高氏家谱》,清光绪三年修。 29见《萧山谱》。 30见《明史·高仪传》。 31详见拙文:《粤东高氏的源流与文化传统》,载《岭峤春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32见《元史》卷61。 33另文详论。 34见《明史》《高拱传》、《高谷传》。 本文原载《河北学刊》1998年第4期。 内容参见高路加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高氏属地]
渤海郡,今河北沧县。

[高氏来历]
史书形容高姓“姓源多歧而其族繁多”,其中子孙最多、繁衍最广的则是源出于姜姓以封地为氏的那一支。齐太公的六世孙齐文公有一儿子受封于高地(今河南禹县),人称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傒是齐桓公的好朋友,因拥立齐桓公为君立了大功,而被赐以祖父名为姓,称为高氏。

[高氏名望]
高姓家族人才济济,历代都有名人涌现。如战国时有击筑高手高渐离,为了刺杀秦王政不惜牺牲自己;东汉著名学者高诱,曾为《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作过注;东魏时丞相高欢,其子高洋代魏自立,建立了北齐;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才思纵横,备受后人推崇;宋代有名将武胜军节度使高怀德,也有残害忠良的太尉高俅;元代有博学能文又善画山水的画家高克恭,还有戏曲家高则诚;明代有因反对魏忠贤而遭迫害的大儒高攀龙,有曾参加过《元史》的编纂的“北郭十友”之一的高启,有在我国传统医学上声名卓著的针灸发明人高武;清代则有著名画家高其佩,还有续写《红楼梦》的文学家高鹗。 高姓人口众多,在我国当代百家大姓中排名第十五位。
lou上的说的那么细了啊

“高”姓氏起源于什么时候

一、汉族高姓的来源 就人口而言,高姓现居中国姓氏第十五位。高姓的分布重心历来在中国东部,西部的陕北也较集中。除朝鲜、白、满、高山等少数民族也有少量高姓成员外,高姓绝大部分属于汉族。 见诸史籍的第一个高姓人士是“作宫室”的黄帝臣高元。后世高姓出自古老的姜姓,姜姓的起源则可上溯到中华民族的另一位始祖炎帝。周初,武王封灭商大军的统帅姜尚 (字子牙)为齐侯,号称太公。齐太公姜尚的6世孙(依《史记》则为8世孙)、齐文公姜赤有个儿子被封在高邑(在今山东禹城县), 世袭“高子”爵位,名字就叫“高”,称作“公子高”。姜高的孙子名叫姜傒,字敬仲(一说是谥号),相传号“白兔”,被周天子任命为齐国上卿,执掌军政大权,因和名臣管仲合作,使齐桓公称霸中原,建立大功,桓公赐“以王父(即祖父)名为氏”,因而叫做高傒。高傒就是后世绝大部分高姓子孙的共祖。高傒去世后,子孙世袭上卿的职务。高氏和同为上卿的国氏成为齐国最显赫的两大贵族。高傒墓至今仍在山东临淄敬仲镇白兔丘南村。田氏代齐,高氏衰落,族人多外迁鲁燕等国。直到东汉、西晋,高姓才逐渐复苏,并形成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五支望族。 二、高姓五望 1、高姓主流——渤海高氏的发端 东汉后期渤海郡太守高洪为春秋时期高姓始祖、齐国上卿高傒的25世孙。高洪担任渤海郡太守后,定居于郡内的蓚县(今河北景县)。高洪后裔十分兴旺,成为景县历史上最有名望的姓氏宗族。这就是天下高姓的主流“渤海高”。今县城南偏西15公里处,仍保存有绵延十余里的南北朝时期的高氏墓群。 高洪之后,直到南北朝以前,家族事迹在史籍中记载不详。只知道高洪的后代直至北朝时期累世为官。 2、渤海高的南方分支——晋陵高氏的兴起 早在东汉时期,吴郡无锡高彪、高岱父子皆为江东一代名儒。三国至两晋,是后世晋陵高氏产生、形成时期。晋陵高氏出自东吴丹阳(治今江苏南京)太守、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高瑞,因而又叫作广陵高氏。浙江《萧山高氏家谱·原系图》把高瑞列为高洪之后,据此,晋陵高氏也是渤海高氏的分支。高瑞的4 世孙高悝迁居秣陵(今江苏南京南),成为晋陵(治今江苏常州)高氏始祖。高悝后来官至丹杨尹、光禄大夫,封建昌伯。高悝之子高崧,于哀帝时官至侍中(宰相),其侄高耆官至散骑常侍。隋朝时,高瑞13世孙高子长任秘书学士。高子长之子高智周于唐高宗时官居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然而南宋以后的晋陵高氏始祖是出自庐陵( 治今安徽合肥)的晋陵令高彻(号琼台)。 3、渤海高的北方分支——渔阳高氏的形成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贵族高氏成员、高傒7世孙高止(字子容) 及高无丕先后在和政敌斗争失利时逃往北燕。西晋末“永嘉之乱”,中原世家大姓纷纷南迁,而渤海高氏主要是大规模向幽州(治今北京)一带移民。西晋光熙年间(公元306年),高瞻补任尚书郎,“永嘉之乱”发生后,回到家乡�县和叔父高隐一起率领乡亲数千家北徙幽州,和当地高姓先住民如涿郡高氏等汇合,形成渔阳(治今北京西南)高氏。雍奴( 属渔阳郡,今天津武清西北)人高原为西晋上谷太守、关中侯,其5世孙高闾文才超卓,于北魏明君孝文帝时担任中书监(宰相),和名相高允并称“二高”。 4、渤海高的又一北方分支——辽东高氏的来源 高瞻率族人迁居幽州后,因王浚政策多变,难以相处,又随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迁往辽东(治今辽宁辽阳)。高隐曾任晋玄菟( 治今辽宁抚顺)太守,其7世孙中有一个就是北齐王朝高氏政权的奠基人高欢。随高瞻、高隐徙居辽东的高氏族人成为高姓五望之一——辽东高氏的源头。辽东新昌人高策曾在北燕主冯跋属下任散骑常侍、新昌侯,其子高育为北燕建德公,后率500余户向北魏太武帝投诚,官居太守。高育子高玄任武邑太守,定居�县。高玄子高道悦于孝文帝时历任谏议大夫、御史中尉、太子中庶子。隋相高颍先祖出自渤海�县,至边塞为官,子孙留居辽东,至高颍曾祖高高,于太和年间投奔北魏,世代为官。 5、河南高氏的渊源 宋代韵书《广韵》中列举的高姓五望族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前四望均源于渤海,且至两晋之交均已发祥。唯有河南高氏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河南”指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南北朝以后“河南高氏”的内涵主要是北魏孝文帝时改为高氏的鲜卑族是娄氏。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 迁都至洛阳,逐渐采取汉化政策,于公元496 年把内迁的鲜卑各部姓氏一律改为汉姓,史称“河南虏姓”。内迁鲜卑人均以洛阳为籍贯。“河南高氏”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古今姓氏书辩证》把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归于河南高氏。 6、其他高姓分支 除《广韵》等古籍列举的上述高姓五望外,历史上还有其他源于渤海高的高氏分支。例如: 高句丽高氏 出自渤海高的高顾、高抚兄弟也是在“永嘉之乱”中逃往高句丽,北魏献文帝时, 高抚之孙高潜归来居于辽东。高顾4世孙高飏、高乘信也于孝文帝时回归北魏。高飏的女儿和一个孙女成为皇后,高飏之子高肇、孙高猛则成为驸马。高肇还位居尚书令(宰相)的高位。今朝鲜高氏的一支出自此家族。 北海高氏 渤海蓚人高轨随鲜卑南燕主慕容德迁至青州( 治今山东临淄北),此后定居于北海(治今山东昌乐东南)剧县,成为北海高氏开基祖。高轨4世孙高聪颇有文才,又兼习武艺,受到族祖父、北魏名相高允的赏识提携,历任侍郎、幽州刺史、安化将军等职。 京兆高氏 唐德宗时任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高郢,先世由渤海蓚县迁卫州(治今河南汲县),又迁至京兆( 今陕西西安)。高郢曾祖高卿任遂城(治今河北徐水西遂城)令,祖父高质为沧州(古渤海郡治)长史,父高伯祥任右拾遗,始定居京兆。高郢子高定官至京兆参军。 三、渤海高的兴衰 渤海高于东汉末形成后,至西晋渐趋兴盛,并形成上述多个支系。南北朝时期,渤海高已成为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士族的代表,进入鼎盛阶段。相继任大丞相的高欢、高澄父子控制了东魏军政大权,至高澄弟高洋,更以相国、齐王的身分接受东魏孝静帝(高欢婿)的禅位,成为北齐王朝的开国君主。 隋代国祚短暂,高姓人物只有几位北周遗臣。其中最为显赫的是在统一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名相高颍,还有高欢堂弟高岳之子高劢和吏部侍郎高孝基。唐代高姓一度复兴。首先是高劢之子高俭(字士廉)作为太宗皇后长孙氏的舅父,成为开国功臣,于太宗时为相。后世各地高氏多为高士廉之后。唐代除高士廉外,还有4位高姓宰相。高季辅,高士廉族弟;高璩,高士廉8世孙;高郢,京兆人,出自渤海迁卫州一支;高智周,晋陵义兴( 今江苏宜兴)人,祖上出自渤海高支系广陵高氏。唐代渤海高文武齐飞,涌现6员名将,其中4人封王。高开道,自称燕王,一度受唐封为北平郡王。高崇文,先后封渤海郡王、南平郡王。高霞寓,受封感义郡王。高骈,高崇文之孙,受封渤海郡王。 经过唐代“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两次大动乱,继而演变为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渤海高成员四处离散,而且谱牒散佚,以至五代时期以后,史籍中的高姓人物不再称作“渤海蓚人”,而是以各自父祖甚至本人出生地为籍贯,这也标志着渤海高已经解体。现存河景县(即古蓚县)高氏墓群下限为唐代,就是上述历史事实的反映。北宋亡后,高氏家族大批南渡,今南方各地高氏族谱仍普遍记载祖先出自渤海。 四、渤海高的后嗣 五代时期十国之一的荆南政权创建人高季兴自称为北齐勇将高昂之后,因而也是出自渤海高。荆南高氏和北齐相似,也是以尚武为家风。荆南是渤海高氏创建的第二个王朝。 北宋以后,作为渤海高后裔,世系最清晰,地位最显赫的,应属宋武烈王、名将高琼一系。流传至今的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六修浙江《海宁岩门高氏家谱》中保存着下署“皇宋龙飞至道元年归义节度使兼侍御亲军都指挥使六世孙琼”的《渤海高氏宗支图序》,序文说:“(唐)太宗时,高氏遍山东,在渤海者尤盛……德宗朝有讳岳者,申公七世孙也,谪判蓟门,卒于官舍。其子讳登者占籍于蓟……今奉为一世祖……大父讳霸。”《海宁谱·大传一》中又说: “公讳登,许国文献公七世孙、侍御公讳岳长子也。”可见“申公”就是唐太宗时任宰相、谥号“文献”的高士廉。据《海宁谱》,高琼为高登6 世孙,高士廉13世孙,高洪30世孙,高柴45世孙,高傒54世孙,姜尚62世孙(依《史记》则为64世孙)。高琼子嗣甚多。据宋神宗熙宁九年 (公元1076年)宰相王圭受命撰写的《二王碑》记载,当时武烈王高琼后裔已有儿子14人(均已去世)、女儿12人、孙遵度等63人、曾孙士先等145人、玄孙公庠等71人、来孙世祚等13人。高琼重孙女为宋英宗皇后、神宗生母,曾辅政三朝,史称“女中尧舜”。自高琼起,五世七人追封为王:高琼为武烈王,子继勋为康王,孙遵甫为楚王,重孙士林为普安郡王、士宏为武安郡王,玄孙公绘为咸宁郡王、公纪为新兴郡王。公纪之子高世则于北宋末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麾下行营副使,后“扈跸南渡”,金兵渡江南侵时,一直护从高宗赵构转战于浙东沿海,任元帅府参议,后担任万寿观使、开府仪同三司、温州节度使、太保。高世则长子高百之后裔世居温州,次子高千之后裔居山阴西(在今浙江萧山)。据《越州萧山高氏家谱》,北宋靖康年间,高世则及同辈兄弟二百余人南渡至江浙一带,家族另有数百人陷落中原。高世则家族散布在江南临安、钱塘、温州、山阴、上虞、平湖、海宁、仁和、余姚、余杭、台州、处州、宁波、无锡、苏州等地,成为今浙江高姓的主体。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高宗下诏在杭州武林门内建高氏“五王祠”,内祀高世则五代先祖高琼、高继勋、高遵甫、高士林、高公纪。绍兴初(公元1131年),在山阴县西梅花山白达湾建分祠,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起,又附祀少保忠节公高世则。钱塘高仪于明代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宰相)。据广东陆丰《高氏族谱·流源》,高琼之子高继伦之孙高耀祖和高继和之重孙高重光于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因逃“青苗倩”自山阴避居福建,分别居福清、漳浦。漳浦开基祖高耀祖之孙高登(号东溪)为进士、迪功郎、古县令,其第四子高拂聘岳飞之女银瓶小姐为妻。高登长子高扶后裔有迁居粤东潮阳和惠来等地的。闽南、粤东高氏子孙又大批移居港台和海外泰、马、新等国。 此外,据民间族谱,浙、湘、鄂、川、赣、皖、闽、滇、苏、豫等省都有明确记载为渤海高氏名人后裔的家族。 据1926年修《府西高氏族谱》,浙江衢县府西高氏一世祖高俨为北齐神武帝高欢6世孙,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任福建永平县令,5世祖高德文居于邵武城南。至12世高询,于元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8年)任衢州推官,后居于府西,其弟高谋居于洪都(治今江西南昌) 丰城。 据渤海堂1936年修《资阳高氏六修族谱》,湖南益阳十一里外城山口高氏系五代南平王高季兴裔孙,于元代经湖南宁乡横塘冲转迁而来,后又分迁宁乡、沅江、华容、湘乡、桃花江、湘阴、常德、吉水及湖北、四川等地。《宋史》记载,高季兴4世孙高怿饱读经史,曾在终南山豹林谷隐居,屡屡拒绝为官,要其弟高忻去就任。高怿后在京兆府学讲学。 据《合肥高氏族谱》,本支出自南宋参知政事(副相)高若纳,而高若纳7世祖高重(字文明)又是唐相高士廉5世孙(《新唐书》作6世孙) 。高若纳4世孙高良为避元兵之乱隐居江西九江府城西山中, 此山就叫“高良山”,元末,有4 兄弟为避陈友谅之乱由九江德化迁居江苏勾容县勾曲山中,不久又迁居庐州(治今合肥)城内,后散居4乡,现发展到一万余人。 安徽绩溪、宿松高氏均称源于唐威武王高崇文。据1934年修《绩溪霞间高垂裕堂支谱》,高崇文5世孙高戬于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任新安绩溪县令,因战乱不能返回原籍,故留居绩溪。据宿松《高氏宗谱全编》,剑南西川节度使高崇文之子高承简有后裔世居成都崇庆,传至高祖一,于元代担任淮南行省都事,其子高瑞甫定居安庆府治西门外,明初,高仕贤、高仕贵兄弟迁至宿松,分别居于城南和城东。另一说是高承简之后有继尧、继周自蜀迁居江西铙州,其后有4 兄弟分居九江德化湖口彭泽、福建建宁、广信(治今江西上铙)上清、宿松和黄梅(今属湖北)。谱中还说:成都高氏始于高崇文,皖(安庆) 之高氏始于高瑞甫,宿松高氏始于高祖一。 云南白族高氏源于宋代大理国世袭清平官(相国)的白蛮高氏。据云南鹤阳土司村《高氏家谱》(万斯年1942年手抄本),白族高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景冈村,先世也是上溯至唐代高崇文,及其孙、唐安南都护高骈,重孙高芳。自高芳之子高望奏始,皆如同今彝白等族实行父子联名制,例如高奏晟、高晟君、高君补……暗示着从这一代开始融入白族之中。直至清末,白族高氏世袭鹤庆土司之职。可见高崇文后裔广泛分布于川赣皖闽滇等地。清平官高升泰于宋元�九年 ( 公元1094年)受大理国王段正明禅位,称“大中国表正帝”。 这是渤海高氏族人所建第三个王朝。高升泰去世后,其子高泰明遵父亲遗嘱还位给段氏,但仍世袭清平官,称“高国主”。不过,大理高升泰之先是否果出自唐将高崇文,仍有异议。 《十国春秋》记载,自认为唐代曾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高骈裔孙的高讽,前蜀时即居于西川,后蜀时位居高官,随后主孟昶降宋后任太府卿。 据河南淮阳、项城等地1990年续修《高氏族谱》、江苏扬州清光绪三十三年《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江苏宜兴丁山《丁南高氏族谱》,广东澄海《华窖高氏族谱》,4地高氏均出于北宋开国元勋、太祖赵匡胤妹夫、渤海郡王高怀德之后。江苏二支均于北宋亡后辗转南迁而来。澄海一支先祖随南宋末帝转战闽粤,失败后子孙留居下来。有材料表明,和高崇文一样崛起于幽燕地区的高怀德家族也是系出渤海,且可上联高士廉, 为12世孙。 至于广大北方地区,由于历代战乱,动荡不已,尤其金元时期,世家望族多携谱南迁,滞留中原的或在抗战中殉节,或隐姓埋名,辗转避难,谱牒自然难以保全,故今北方高姓谱牒中世系一般只能上溯到元明之交,和渤海高氏的具体渊源关系已难查明,但和南方高姓一样,世世代代保留着出自渤海高的传说。 综括上文所述,形成于东汉的渤海高成为后世高姓的主流,晋唐间高姓名人和分支几尽出于渤海。渤海高于南北朝时期成为山东士族的代表,唐以后解体,散向全国,金元时期又大规模南渡。近代以来,明确记载出自渤海高氏名人之后的高姓家族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几乎所有省分和河南。实际上,今天几乎所有高姓家族,即使族谱中世系记载不全,也是众口一辞自认系出渤海高。因此可以说: “天下高姓出渤海”。宿松《高氏宗谱全编》还说高崇文为唐相高士廉5 世孙。《合肥高氏族谱》则把先祖高若纳列为高士廉12世孙。如以上二谱之说确有实据,则可看到,出自渤海的北齐皇族旁支高士廉一系高姓,除北宋武烈王高琼一支于靖康年间南渡后成为浙江等地高姓主体外,也形成后世整个南方高姓的主干。 诚然,谱牒和口碑未必尽属信史,但在史料残缺不全的情况下,谱牒和口碑就成为研究宗族史的极为珍贵的材料,事实上也常常能补正史之不足,赖以揭示许多历史迷案,因而在尚无确凿反证材料时,不可轻率舍弃。至于许多姓氏的不同分支族谱把世系追溯到同一位历史名人的现象,学术界早已有审慎的分析,认为其中真伪均有,不能一概而论。就本文所引谱牒材料来说,除浙江萧山、海宁两地《高氏家谱》所载北宋武烈王高琼后裔世系颇为详备,可信度相当高之外,其他各谱因记载支离破碎,对其真实性都暂时难下断语。但是,即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可靠,今天看来已无碍大局。因为,千百年前的祖先究为何人,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谱牒和传说铸就了人们群体出自共同祖先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促使全球华人都坚信同为炎黄子孙,从而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一种强大精神纽带。 注释: 1 见《世本》。 2 见(唐)林宝:《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 3 见《新唐书·宰相世系》。 4 见《景县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50、969页。 5 见《新唐书·宰相世系》、浙江《越州萧山东瓜沥高氏家谱·原系图》。 6 见《后汉书·文苑传》、《万姓统谱》。 7 见《晋书·华轶传》、《晋书·高崧传》、《新唐书·宰相世系》。 8 见《新唐书·高智周传》。 9 见常州守愚堂《晋陵高氏支谱》。 10见《春秋左传集解》。 11 见《晋书·高瞻传》。 12见《北史·高闾传》。 13见《晋书·高瞻传》、《晋书·王沈传》。 14见《魏书·高道悦传》。 15见《隋书·高颍传》。 16参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 17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一。 18见《魏书》《高崇传》、《高肇传》。 19见《魏书·高聪传》。 20见《新唐书·高郢传》。 21见《魏书》有关各传。 22见《北齐书》有关各传。 23见《北齐书》《幼主纪》、《武成十二王》。 24见《新唐书·高士廉传》。 25见《萧山谱》。 26见新旧《唐书》有关各传。 27见《旧五代史·高季兴传》 28见浙江《海宁岩门六修高氏家谱》,清光绪三年修。 29见《萧山谱》。 30见《明史·高仪传》。 31详见拙文:《粤东高氏的源流与文化传统》,载《岭峤春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32见《元史》卷61。 33另文详论。 34见《明史》《高拱传》、《高谷传》。 本文原载《河北学刊》1998年第4期。 内容参见高路加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百家姓溯源:高

高:高姓为炎黄二帝族系的分支,最早的高姓名人高元,是黄帝时期建造宫室的建筑家,其后人皆以高为姓。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姜姓。相传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所以以姜为姓。传至西周时,有叫子牙的,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传至6世孙文公吕赤,有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他的后裔,世袭齐国上卿。高生庄子高虎。虎生倾子。倾子生宣子高固。固生高厚,厚生高子丽。子丽生高止。高有个后裔叫高量,曾任宋国的司城。后离开宋国去楚国。高还有个后裔叫高柴,是孔子弟子。高这一支高氏,在先秦时期,是高姓中社会参与面最广的一支。在政治、学术等领域都有较大影响。

2、以王父字为氏。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世为高氏。

3、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如魏时,鲜卑族有楼氏,后改高氏。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高丽羽真氏,后有改高氏的。南北朝时,先后有元氏和徐氏改姓为高氏。北齐文宣帝姓高名祥,当时有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随汉姓元,因有功于北齐,高洋赐他们"高"姓;又北齐时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

4、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后有改单姓"高"为氏。譬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

二、迁徙分布

高氏的发源地虽说在今河南省境内,但自春秋以后的高姓却大都出自齐鲁之地。战国或秦时,高氏已自山东迁入今河北、辽宁省境。东汉时,有渤海王太守高洪定居渤海蓨(今河北省景县)。南北朝时,有渤海郡人高欢,曾在北魏执魏政达16年之久,死后,其儿子高洋便代东魏称帝,为北齐。京兆高氏又有与北齐同祖,初居文安(今属河北),后迁徙到京兆。吴丹阳太守高瑞,初居广陵,其后迁至秣陵(今属江苏)。高氏大批南迁始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唐初,有高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高钢(河南高氏)因避"黄巢之乱"南迁入闽,为高姓入闽后的始祖。在汉末时,又有一支高氏由陇西(今属甘肃)南迁至滇中(今属云南),后成为白蛮大姓。宋绍圣元年间,高升太夺取大理段氏政权,自立为王,称大中国。传子高太明,于圣绍三年,又将王位还给段氏,仍封为中国公,世为大理宰相,控制大理国政权,被称为高国主。其后裔历经元、明、清数代均为云南土司。中国历史上,高姓称帝王者14人,曾建立北齐、燕、荆南等政权。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做费城宰(今之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词海》:愚,纯朴也。

"渤海堂":唐朝时高固、高崇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北齐高欢被封为渤海王。

高姓堂号还有"渔阳堂"、"辽东堂"、"广陵堂"、"河南堂"、"有继堂"、"供侯堂"等。

2、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置郡。此支高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守渤海太守高洪。

渔阳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后置郡。以渔水之阳得名。

广陵国:汉时置。此支高氏,为吴丹阳太守高瑞之后。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此支高氏,为鲜卑族高氏之后开基。

辽东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所建郡。

四、历史名人

高渐离: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鹗:清朝文学家,汉军镶黄旗人,以续《红楼梦》后40回流世界传名。

高翔:清代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擅长山水,画梅风格疏秀,兼能画像。

高攀龙:曾与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时称"高顾",为东林党首领之一。

高武:在我国传统医学上,久享声誉,针灸之术即他所传。

高则诚:著名戏曲家,所著《琵琶记》,对后世戏曲的发展影响深远。

高适:唐朝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其"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为内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高克恭:元朝画家。善画山水、墨竹,有非凡技艺,《云横秀岭》、《墨竹石坡》为其代表作。与赵孟頫齐名,时人有"南有赵魏北有高"之称。

影响秦汉三国社会的两大家族

秦汉三国时期渤海莜县高洪家族,和陈留县(今河南省杞县南)高固家族,对当时社会起到了持久的影响。

高后裔高洪,东汉时任渤海太守,定居渤海莜县。高洪四世孙高褒,曾任太子太傅。高褒孙高承,曾任国子祭酒、东莞太守。高承子高延,曾任汉中太守。高承子高纳,任曹魏政权尚书郎、东莞太守。高纳子高达,任曹魏吏部郎中、江夏太守。三国时江夏郡治在今湖北省武汉市的汉阳。高洪这支高姓的活动范围,在此时已经南达长江岸边。

陈留郡县高固,生当王莽时期,由于拒绝做王莽的官,被王莽的淮阳太守杀害。高固之子高慎,历任县令、太守多年,持身清廉。病老退休时,草屋蓬门,家无余财。高慎长子高式,是著名孝子。高慎次子高昌,三子高赐,都曾任刺史、太守。高赐之子高躬,曾任蜀郡太守。高躬之子高干是袁绍外甥,曾任袁绍并州刺史。袁绍败死,高干降曹操,任曹操并州刺史。后来叛曹,败死。高式之子高靖,曾任蜀郡都尉。高靖之子高柔,在曹操手下任司法官吏。从曹丕称帝第四年起,任廷尉(国家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23年,敢于坚持依法治狱,多次公开反对皇帝以一时喜怒破坏法律常规。后来历任太常、司空、司徒。在司马懿和曹爽争夺朝政大权斗争中,高柔是司马懿盟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南下江南的高姓望族

1127年,北宋被金朝所灭,宋高宗赵构南下杭州建立小朝廷,随赵构南下的高姓子孙中有两支后来成为了江南望族。

一支来自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一支来自开封(今河南开封)。合肥高彻号琼台,其后人尊称为琼台公。他是高士廉第十二世孙。宋高宗时任晋陵(明朝并入武进县,今属江苏常州市)地方官,擞讪居晋陵。他是晋陵高姓之祖。从开封南下的高琼后裔,兄弟三人:高世荣是海陵、钱塘高姓之祖;高世定是临安高姓之祖;高世则是温州、山阴高姓之祖。江南这两支高姓,都是渤海高姓的分支。
1、出自姜姓。相传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所以以姜为姓。传至西周时,有叫子牙的,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传至6世孙文公吕赤,有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奚就以祖父的字为氏,高奚的后代就以高为姓。2、以王父字为氏。周朝齐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被封在高邑做首领,就在现今河南禹县那一带,其后裔世为高氏。3、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如魏时,鲜卑族有楼氏,后改高氏。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高丽羽真氏,后有改高氏的。南北朝时,先后有元氏和徐氏改姓为高氏。北齐文宣帝姓高名祥,当时有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随汉姓元,因有功于北齐,高洋赐他们"高"姓;又北齐时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4、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后有改单姓"高"为氏。譬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
本文标题: 为什么高俨的谥号是楚恭哀帝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5445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历史上除了明朝的马皇后被称为贤后,还有谁可与其齐名呢这是正版的windows10系统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