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武将有什么官职名称 哪个官职最大

发布时间: 2022-11-12 13:00: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7

古代武将官职排名以唐朝为例:1、无品级:兵马大元帅、兵马副元帅2、从一品:骠骑大将军3、二品:辅国大将军、镇军大将军4、三品:冠...

中国古代的武将有什么官职名称 哪个官职最大

古代武将官职排名

以唐朝为例:1、无品级:兵马大元帅 、兵马副元帅
2、从一品:骠骑大将军
3、二品:辅国大将军、镇军大将军
4、三品: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怀化将军、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归德将军
5、四品:忠武将军、壮武将军、怀化中朗将、宣威将军、明威将军、归德中朗将

三国演义中武将的官职排名

三国演义中武将的官职按等级都有哪些??

大将军:

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时而在三公之上,时而在三公之下。秩万石。东汉末年,其位在三公之上,时汉朝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另以袁绍为太尉,袁绍以太尉位在大将军下,故“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

骠骑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品秩同大将军,时而在三公之上,时而在三公之下。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两级:大将军、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位在骠骑将军之下,位比上卿。

卫将军:位在车骑将军之下,位比上卿。

前后左右四将军:

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金印紫绶,位次列于上卿。职务或典京师兵卫,或屯兵边境。汉末以后,将军名号繁多,名称素朴之前、后、左、右之类,遂渐废弃。

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列于九卿,高于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

中郎将:

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如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

汉末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众多被封为杂号将军,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在汉代设八校尉分掌南北军。汉末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众多被封为杂号将军,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八校尉:

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东汉时,省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到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

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列于上卿,在卫将军之下。汉末三国时期有加大将军号,如征西大将军,位次列于三公

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列于上卿,在四征将军之下。汉末三国时期有加大将军号,如镇西大将军,位次列于三公

四安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东汉时有此名号,位次列于上卿,在四镇将军之下。

四平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列于上卿,在四安将军之下。

大都督:

源于汉末,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全称“都督中外诸军事”。加此官者,赐与代表天子威权的符节与黄钺以节统领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汉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都督:

东汉末年始置。因各杂号将军之间并无隶属关系,故设都督一职,督管几路军队,为军事统帅。后以“都督某州军事”,掌管驻扎在该州的所有军队,并兼管该州民政,权力非常大。

上大将军:

始置于三国曹魏,魏文帝以曹真为上大将军,是诸大将军中最高称号。孙权亦曾封陆逊为上大将军。后吕岱亦任此职。

杂号将军:

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数量增加。故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以下皆为杂号将军:

军师将军(军师):

杂号将军之一。刘备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主内外军政事。另曹操设立军师祭酒,以荀攸为军师,凡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皆使决之。吴也曾以朱然为右军师。

领军将军(领军、中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操曾置领军一职,由史涣担任,与护军一起并掌禁军,后更名为中领军。曹丕更名为领军将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

护军将军(护军、中护军):

杂号将军之一。与领军同时置,由韩浩担任护军,掌禁卫军。曹丕更名为护军将军。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

奋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东汉末年,关东群雄讨伐董卓时,袁绍以曹操代理奋武将军;沮授也曾在袁绍军中任奋武将军之职;吕布在杀董卓后,亦曾担任此职。

奋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任此职。

伏波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汉武帝始置,原统领水军,取其舟涉江湖,波浪伏息之意,武帝时卫尉路博德为首任伏波将军,汉末夏侯惇曾任此职。

度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汉武帝始置,范明友率军渡辽水东击乌桓,武帝后取其渡辽水之意,于是拜其为度辽将军,汉末高柔曾任此职。

游击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汉代所置,以负责统领游击机动部队,以相机出战迎敌,汉末乐进曾任此职。

骁骑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汉代统领骑兵之将领,骁骑意为骁勇精悍之骑兵。汉武帝时以李广为骁骑将军,率骑兵出击匈奴,三国曹魏之秦朗曾任此职。

都护将军(都护):

杂号将军之一。乃统率诸将之官。曹洪曾任此职。

越骑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彰曾任此职。

厉锋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洪曾任此职。

折冲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荡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辽曾任此职。

灭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虎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于禁曾任此职。

虎牙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勋曾任此职。

平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骘曾任此职。

平狄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郃曾任此职。

捕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典曾任此职。

破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坚曾任此职。

破羌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绣曾任此职。

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平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周泰曾任此职。

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飞曾任此职。

讨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黄忠曾任此职。

讨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王平曾任此职。

讨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策曾任此职。

扬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扬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任此职。

振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费观曾任此职。

振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礼曾任此职。

建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郭淮曾任此职。

建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

建德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操曾任此职。

建信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申仪曾任此职。

建忠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孟达曾任此职。

建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阎晏曾任此职。

安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于禁曾任此职。

安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麋竺曾任此职。

辅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辅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辅吴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昭曾任此职。

武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武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公孙度曾任此职。

宣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睿曾任此职。

昭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绥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蒋斌曾任此职。

中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中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庞会曾任此职。

冠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翊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领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休曾任此职。

副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

绥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杨仪曾任此职。

镇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镇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魏延曾任此职。

抚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协曾任此职。

抚边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抚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嶷曾任此职。

昭德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简雍曾任此职。

昭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伊籍曾任此职。

秉忠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乾曾任此职。

怀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申耽曾任此职。

兴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绥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瑜曾任此职。

绥南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全琮曾任此职。

忠节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杨洪曾任此职。

奉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姜维曾任此职。

扶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立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庞德曾任此职。

威烈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横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徐晃曾任此职。

横江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鲁肃曾任此职。

监军(中监军):

监督、巡查军队之职,有时也以军师或军司兼其职。

别部司马:

军中司马,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其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偏将军:

低级将军名号,位比杂号将军略低,高于裨将军。汉末战乱,出现了大量隶属于将军府的偏将,即为偏将军、裨将军,另外也有牙门将军。当时许多武将都曾被授予偏将军之职。如曹真、于禁、张郃、关羽、马超、赵云、周瑜、鲁肃、吕蒙、黄盖、全琮、韩当等名将皆担任过偏将军。

牙门将军(牙门将):

初为刘备所置,为偏将,位比杂号将军略低。赵云曾任牙门将军,赤壁战后后迁为偏将军,故牙门将军低于偏将军。魏延曾任牙门将军。曹丕于黄初年间也置牙门将,冠服与杂号将军同。后世以牙将为低级军官。

裨将军:

最低一级将军名号,为军中副将。

门下督、帐下督:

汉、魏时期将帅手下直属部队的低级将领。汉全称为“门下督盗贼”,简称“门下督”、“督盗”、“督盗贼”。魏、晋或称“门下督”,或称“帐下督”。主兵卫,任巡察导从等事。

春秋之晋国以卿大夫为军将,遂有将军之号。自战国以至秦汉,将军皆主征伐,临事而设,事毕而罢。后汉以来,将军成为军队常设统帅,地位日重。

起初,将军依次有大将军以及骠骑、车骑、卫、前、后、左、右等名号,权位相当于公卿,可开府治事、参与朝政,故将军之位不轻授于人,唯重臣可以任之,有时则因征伐事由或者作用设立其余诸将军,如度辽将军。

汉末以至魏晋,征伐频繁,战事日增,故设立名目繁多的将军称号,即为杂号将军,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将军名号。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十大武将排行榜:吕布第一,关羽第二!

在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三国演义》武将的排行榜,但是,就笔者阅读《三国演义》的经验而言,这些武将排行榜并不客观。所谓武将,不仅应该武力值高,还应考虑领兵能力,用兵韬略、地位及资历等综合因素。对此,重排《三国演义》武将排行榜如下:

《三国演义》第一武将:吕布。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曾经在虎牢关大战刘关张三兄弟,曾经帮助王允除掉了贼臣董卓,曾经是一方诸侯,统率徐州,更曾经打败过袁术和曹操。吕布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力,在三国都是首屈一指。因此,把他排在第一名,毋庸置疑!

《三国演义》第二武将:关羽。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闻名天下的勇将,凭借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他曾经温酒斩华雄,更曾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在帮助刘备开基立业的过程中,关羽更独自镇守荆州,攻打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

就身份地位而言,关羽更是刘备手下的首席大将,因此,综合排名,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二武将,实至名归!

《三国演义》第三武将:典韦。

在《三国演义》中,典韦是曹操手下的第一员大将,以勇猛而论,典韦善使一对铁戟,不输于吕布。就功绩而言,宛城之战,是典韦拼死守住营门,才使曹操安全逃走,否则,曹操就被张绣杀死了,也就没有以后的魏国了。所以,典韦是《三国演义》第三武将,名副其实!

《三国演义》第四武将:张飞。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是刘备手下仅次于关羽的大将,他善使一柄丈八蛇矛,勇猛不弱于吕布。更是刘备的结义弟兄,在刘备建立蜀国之后,张飞奉命镇守阆中,是独当一面的大将。

就功绩而言,在刘备与曹操、吕布等多次战争中,张飞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张飞是《三国演义》第四武将,最为合适。

《三国演义》第五武将:赵云。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的武力不输于吕布,他曾经在长坂坡,大战曹操百万人马,救出了幼主阿斗。更曾经护送刘备到东吴,迎娶了东吴郡主孙尚香。在刘备建立蜀国之后,与东吴猇亭之战惨败,也是赵云就回刘备,到白帝城。

刘备死后,诸葛亮北伐,赵云也曾多次追随。所以,赵云排在十大武将中的第五名,当之无愧!

《三国演义》第六武将:许褚。

在《三国演义》中,许褚是曹操手下,仅次于典韦的大将。他被曹操封为虎侯,统率曹操的近卫军,保护曹操。在武力上,许褚的勇猛不输于关羽、张飞,更曾经在潼关大战马超,在渭水救过曹操。所以,综合排名,许褚是十大武将中的第六人,当之无愧!

《三国演义》第七武将:马超。

在《三国演义》中,马超被刘备赞为“锦马超”,勇猛不输于吕布。在潼关,马超曾经和曹操大战,差点儿杀死曹操。马超更曾经大战许褚,未分胜负。

就功绩而言,马超还帮助刘备,夺取了西川。就身份地位而言,马超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曾经是一方诸侯。因此,综合排名,马超是十大武将中的第七人,最为合适。

《三国演义》第八武将:张辽。

在《三国演义》中,张辽一开始是吕布手下的大将,他的勇猛不输于关公。在后来归降曹操之后,在与袁绍大战中,张辽帮助曹操火烧乌巢,夺取冀青幽并四周,更帮助曹操斩杀乌桓可汗蹋顿,是曹魏称霸北方的第一功臣。

赤壁之战中,曹操兵败,而是张辽舍命保护曹操退回北方,之后奉命镇守合肥,曾经在逍遥津大败孙权十万大军,所以,综合排名,张辽是十大武将中的第八人。

《三国演义》第九武将:甘宁。

在《三国演义》中,甘宁应该算是东吴第一名将。早年他投靠孙权,曾经帮助孙权消灭了驻扎在江夏的黄祖。在赤壁之战中,甘宁曾经帮助黄盖、阚泽用诈降计,骗过了曹操,为赤壁火攻破敌立下了大功。

在孙权与曹操争夺合肥之战中,甘宁更是百骑劫曹营,使得曹操不敢小觑东吴。因此,在十大武将中综合排名,甘宁是第九名。

《三国演义》第十武将:徐晃。

在《三国演义》中,徐晃是曹操手下的大将,善用一柄宣花斧。在官渡之战中,徐晃曾经帮助曹操火烧乌巢,在曹操平定北方各个诸侯的过程中,徐晃也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差点儿吓得曹操迁都,徐晃奉命救援樊城,更是大败关羽。

因此,就综合排名,徐晃是三国第十大武将,最为合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汉官制

排名如下(部分):

1、大将军: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

2、骠骑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

3、车骑将军:位在骠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4、卫将军:位在车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5、中郎将: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6、校尉: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在汉代设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7、八校尉: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东汉时,省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到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

8、四军将军: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汉末群雄迭起,四军将军才以重号将军(即高级军官)的名号屡屡出现。

9、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卫将军之下。

10、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征将军之下。

11、四安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东汉时有此名号,位次三公,在四镇将军之下。

12、四平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安将军之下。

13、大都督: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14、都督:东汉末年始置。因各杂号将军之间并无隶属关系,故设都督一职,督管几路军队,为军事统帅。后以“都督某州军事”,掌管驻扎在该州的所有军队,并兼管该州民政,权力非常大。

15、上大将军:孙权封陆逊为上大将军。后吕岱亦任此职。

16、杂号将军: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扩展资料:

1、魏国著名武将:

八虎骑:夏侯惇 夏侯渊 曹仁 曹纯 曹休 曹真 夏侯尚 曹洪

五子良将:张辽 乐进 于禁 张郃 徐晃

其他武将:李典 典韦 许褚 高览 臧霸 吕虔 庞德 文聘 郝昭 王双 郭淮

另有文臣谋士:荀彧 荀攸 贾诩 程昱 郭嘉 董昭 刘晔 蒋济 司马懿 钟繇 华歆 王朗 孔融 崔琰 毛玠 满宠

2、蜀国著名武将:

五虎上将:关羽 张飞 马超 黄忠 赵云

其他武将:魏延 姜维 马岱 刘封 孟达 严颜 王平 关平 关兴 张苞 张翼 张嶷 吴班 廖化 夏侯霸 诸葛瞻 陈氏

另有文臣谋士 诸葛亮 庞统 法正 许靖 麋竺 孙乾 伊籍 秦宓 蒋琬 费袆 李严 董允 谯周

3、吴国著名武将:

五都督:周瑜 鲁肃 吕蒙 陆逊 诸葛恪

武将:程普 黄盖 韩当 太史慈 甘宁 凌统 蒋钦 周泰 陈武 董袭 徐盛 潘璋 丁奉 陆抗

另有文官谋士:张昭 张纮 顾雍 诸葛瑾 陆绩 虞翻 步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官制

1、大将军: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

2、骠骑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

3、车骑将军:位在骠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4、卫将军:位在车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5、中郎将: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

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

6、校尉: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

在汉代设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7、八校尉: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

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东汉时,省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

到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

8、四军将军: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汉末群雄迭起,四军将军才以重号将军(即高级军官)的名号屡屡出现。

9、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卫将军之下。

10、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征将军之下。

11、四安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东汉时有此名号,位次三公,在四镇将军之下。

12、四平将军:重号将军名称,即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安将军之下。

13、大都督: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14、都督:东汉末年始置。因各杂号将军之间并无隶属关系,故设都督一职,督管几路军队,为军事统帅。后以“都督某州军事”,掌管驻扎在该州的所有军队,并兼管该州民政,权力非常大。

15、上大将军:孙权封陆逊为上大将军。后吕岱亦任此职。

16、杂号将军: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扩展资料:

古代官职知识:

1、开府(开府仪同三司): 汉代仅太傅、大将军、三公可以开幕府。三国时期由于开府的官员逐渐增多,故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名号,即可以按照三公的官制,开府招揽自己的幕府属官。

2、假节钺(假节):节(就是苏武牧羊时手里拿的那个东西)、钺(类似于斧子一样的东西)都是皇帝的信物。

“假黄钺”代表了皇帝出征,比如“帝征孙权,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使持节”则可以在地方上自行诛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

“持节”可以自行诛杀无官职之人,若在军事中,则可以诛杀官员。“假节”可以杀犯军令之人。

3、使君:州长官之尊称,比如曹操称呼豫州牧刘备为“使君”。

4、府君:郡守的尊称。

5、品秩:以俸禄作为官员品级的标准。

依次为上公、公、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谷)、千石、比千石、六百石、比六百石、四百石、比四百石、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比二百石、一百石等。

6、录尚书事:录为总领之意,录尚书事就是总管全国一切事务,无所不管,往往是公卿权重者任之,比如诸葛亮。

7、方正(贤良方正): 汉代的选举科目之一,被举方正即意味着可以做官了。有时候方正和贤良并在一起,称为贤良方正。

8、茂才:汉代选拔官员的科目之一,原为“秀才”,意为才之秀者也。后避刘秀讳,更为“茂才”。

9、孝廉:汉代选官科目之一,各郡国举孝子、廉吏各一人,为“举孝廉”。

10、高第:汉代选举科目之一。

11、行:官缺未补,暂由其他官员摄行。可以是低级官职摄行高一级官职,可以是同级官职相互摄行,也可以是高级官职摄行低级官职。

12、假:假为代理之意。

13、除:拜官授职。

14、迁:升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官制

1.四大将军(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2.四军将军(前、左、右、后将军)
3.四征将军(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将军)
4.四镇将军(镇东、镇南、镇西、镇北将军)
5.四安将军(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将军)
6.四平将军(平东、平南、平西、平北将军)
7.杂号将军(殄寇、荡寇、破虏、伏波、奋威、奋武、虎威、虎牙、鹰扬将军等)
8.军司马(以及别部司马、假司马)
9.牙门将军
10.裨将军
11.偏将军
12.都尉
13.校尉

禁卫军军制
1.中领军(后改领军将军)
2.中护军(后改护军将军)
3.都督(中军督、门下督、帐下督)

司法安全军、特种军(不常设)
中郎将:
司法安全:八大中郎将(前、后、左、右、东、南、西、北)
宫廷护卫:虎贲中郎将
参谋机要:军事中郎将
国防守备:中垒中郎将
农业生产:典农中郎将
1.四大将军(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2.四军将军(前、左、右、后将军)
3.四征将军(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将军)
4.四镇将军(镇东、镇南、镇西、镇北将军)
5.四安将军(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将军)
6.四平将军(平东、平南、平西、平北将军)
7.杂号将军(殄寇、荡寇、破虏、伏波、奋威、奋武、虎威、虎牙、鹰扬将军等)
8.军司马(以及别部司马、假司马)
9.牙门将军
10.裨将军
11.偏将军
12.都尉
13.校尉

禁卫军军制
1.中领军(后改领军将军)
2.中护军(后改护军将军)
3.都督(中军督、门下督、帐下督)

司法安全军、特种军(不常设)
中郎将:
司法安全:八大中郎将(前、后、左、右、东、南、西、北)
宫廷护卫:虎贲中郎将
参谋机要:军事中郎将
国防守备:中垒中郎将
农业生产:典农中郎将

三国时最顶级的武将官职有哪些?大将军大司马太尉哪个大?

三国时期,是我国大汉王朝灭亡后的时期。之所以被称为三国是由于在汉朝灭亡后,几个有能力的人开始领兵分裂国家,如原汉朝的重要官员曹操、刘姓后代子孙刘备、富有财力与权势的孙权和众多领兵失败而被围剿或收服的军队与将领们。从此可以看出三国时是长期分裂割据的,局势混乱各国互争高下,制度也有所不同。如果要问三国时期大将军大司马太尉哪个大,就要从各个国家入手来逐步分析局面与状况。

首先三国时期的局面就是混乱的,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会互相争夺优秀的武将,从而帮助国家的进步与强大。各国的君主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更加强大,如有神助,从而能够一统天下,成为全天下的尊主。一名优秀能打的武将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帮助君主在战场上取得先机,因而在三国时期武将地位是极高的。而若是想将大将军大司马太尉这几个武将官职分个高下还是有些困难的,这三个官职是三国时期最高的了,能够说是各国的权臣。刘备就曾让蜀国的武将蒋琬担任大司马,曹操也曾选拔司马懿作为大司马,这几位都是极为优秀的武将。

但要是非要将他们分个高下的话,大司马高于大将军高于太尉,是最高的武官官职。在秦朝时期太尉曾是三公之一,专掌军事方面,因此权势强大一时倾天。

在汉朝时期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便分了军权,使太尉只能掌管兵马却不能动兵。司马便是在汉朝时期出现的官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也习惯性的将大司马看作是地位最高的武将,受人尊敬与敬仰,备受瞩目。从而可以知道大司马高于大将军高于太尉。

有大都督,大将军等等,最大的应该是大将军吧,太尉是文官吧。
最顶级的武将官职有大将军、大司马、太尉。大司马最大。
最顶级的武将官职有大将军、大司马、太尉。大司马最大。

古代武将的级别都有什么?

【千总】明清两代正六品武官。
【大理寺卿】全国三大司法长官之一,正三品。掌管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
【大学士、内阁大学士】“学士”是唐代掌管文学著作的官,如果由宰相兼管“学士”,则宰相就称为“大学士”。宋代,“学士”中资望特别高的人,称为“大学士”。明代,设大学士若干人,替皇帝批答奏章,商承政务,官阶五品。如果兼任尚书、侍郎,则可以加官到一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俗称“阁老”。清代的大学士是内阁的主官,官阶为正一品,一般称为“中堂”。
【工部尚书】掌管全国水土工程的大臣,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
【工部侍部】工部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正二品。
【广威将军】元、明两代正四品武官。
四画
【中奉大夫】宋代正四品文官,元、明两代为从二品。
【中散大夫】元、明两代正四品文官。
【中宪大夫】元、明、清三代正四品文官。
【中议大夫】元、明两代四品文官。
【中顺大夫】元、明两代四品文官。
【中书令】唐代中书省的“中书令”、尚书省的“尚书令”与门下省的“寺中”,同称三省长官,共同掌管中央的机要。中书省决策机构,中书令实际上就是宰相,宋代由中书省与枢密院分管政务、军事。元代废除三省,中书令是惟一的最高国务长官司。明、清两代废除中书令的官名。
【中书省左右丞相】元代和明初,设中书省左右丞(或称国相)
,是丞相的副职。明洪武十二年以后不再有“丞相”、“平章”和“参政”等官名。
【太守】汉代掌管郡务的最高长官。三国以及隋炀帝、玄唐玄宗时期和五代,改州刺史为郡太守。此后太守已不是正式官名,习惯上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时期专用以称“知府”,从四品官。
【太尉】秦汉汉时期,太尉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后来历代也多沿用这个官衔,但逐渐变成加官的官衔,没有实权。到了宋徽宗时期,把戚太尉定为武官的最高一级官阶,其本身并不代表任何职务,一般用作武官的尊称,而不同其职务的大小。元代以后废除这个名称。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简称“三师”、“三少”,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隋唐以后,太子的师傅均以别的官衔任命,“三师”、“三少”公为加官赠官的官衔,没有职事。宋代“三师”是宰相、亲王的加官官衔。“三师”是正一品,“三少”是从一品。明、清两代,“三师”为从一品,“三少”是正二品。
【太宰】古代“太宰”为百官之长。宋徽宗时期,改尚书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一般通称吏部尚书为太宰。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
【太常寺卿】掌管宗庙祭祀之事的长官,正三品。
【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副长官,正四品。
【太常博士】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员,正七品。
【太中大夫】掌管议论的文官,唐、宋两代为从四品,元、明、清三代为从品。
【太仆寺卿】太仆寺长官,主管传达王命、侍从皇帝出入。车马等职事,正三品。
【公、侯、伯、子、男】这是皇帝授封的爵号。“公”是“王”以下最高爵号。唐、宋两代有国公、郡公、开国县、公等级别,所食之邑从4000户至3000户不等。明代仅封侯、伯。
【户部尚书】户部的最高长官,主管全国的财政监督、民政事务。明代为正二品官,清代为从一品官。
户部侍郎】户部的副长官,明代为从二品,清代为正二品。
【文林郎】从九品文官,元、明、清三代为正七品。
【仆射】“仆射”是主任或领班的意思。唐、宋两代“仆射”实际上就是宰相。
五画
【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明代清初布政使的下属官员。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务,参政、参议分守各道,并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民等事,一般是正四品。
【龙虎将军】主簿是主管文书的意思。中央卿寺中的主簿是正规的事务官,唐代列为从七品,其他官署的主簿为八、九品,县主簿为九品。清代把主簿看做是杂职,并将它裁减。
【礼部尚书】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的大臣,清代为从一品。
【礼部侍郎】礼部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为正二品。
【节度使】唐、宋两代总管军民两政的地方长官,官阶二至五品不等。元代之后废除这个名称。
【布政使】明、清两代一省最高民政机构为布政司。布政使为布政司的主官,从二品,仅次于巡抚一级。为防止专权,明代与清初设左右布政使二人,清康熙年间以后不再分左右。
【正奉大夫】元、明两代从二品文官。
【正议大夫】唐代正四品文官,元、明两代为正三品。
六画
【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
【刑部侍郎】刑部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为正二品。
【光禄大夫】汉代掌管宫廷宿卫及侍从的长官。魏、晋以后有其名而无其职。唐、宋以后成为官阶的称号,从二品官。元、明为从一品,清为正一品,成为文臣最高的官阶。
【同知】府的副职称为同知,如一府的主管称为知府,而府的佐官称为同知。明、清时期,各府同知为正五品。
【同平章事】“同平章事”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简称。“平章”是商量处理国事的意思。位高时,“同平章事‘相当宰相的官衔;位低时,官衔也在五品以上。宋中叶以后废除同平章事的名称,元代时用时不用,官位较低。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选,是吏部的最高长官。唐、宋是正三品,明代是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通常称为天官、冢宰、太宰。
【吏部侍郎】吏部的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正二品
【守备】明、清两代正五品武官。
【安抚使】朝廷派往边疆重要地区统辖军民的官员。元代各路安抚使是各路的行政长官。明、清两代公在少数民族地区设有此官。官阶一般是正三品,如原来官衔在二品以上,派出时则称安抚大使。

【州牧】
唐、宋京畿的地方长官称州牧,正六品官。清代知州已隆为与县略相等的地方长官,但文字上仍尊称知州为州牧,与知县并称牧令,正七品。
【巡按】明代派遣监察御史分赴各省区巡视,考核吏治,称为巡按,一般仅有六品官。官阶虽不高,但可以与省区行政偏分庭抗礼,知府以下要服从他的指使,事毕回京。
【巡检】巡检的官名始于宋代,昌边疆要地州县武职指挥官。元、明、清三代,巡检仅为九品官。
【巡抚】明代凡是文职官员奉命出朝,统称“巡抚”,这官职是临时性的。清代巡抚与总督同为封疆大臣,巡抚品级稍次于总督,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巡抚的职责随时随事随人而施。清代巡抚为从二品。
观察使】唐代朝廷派遣分赴各道访察州县吏功过及民间疾苦的官员,官阶由原官职而定,

【把总】清代正七品武官。

【兵部尚书】统管全国军事行政的找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
【兵部侍郎】兵部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正二品。
【怀运将军】元代称大将军,明代从三品武官。
【员外郎】“员外”是定额以外添派的人,唐代为六品,明、清为从五品。
三国武将官职大全
武将官职:大将军:
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
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
有长史、司马。骠骑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
将军。车骑将军:
位在骠骑将军之下,比三公。卫将军:
位在车骑将军之下,比三公。中郎将:
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
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
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
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在汉代设八校尉分掌*军
队。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八校尉:
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军队。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
、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东汉时,省中垒校尉、胡骑校
尉、虎贲校尉。到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四军将军:
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汉末群雄迭起,四军
将军才以重号将军(即高级军官)的名号屡屡出现。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
在卫将军之下。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
在四征将军之下。四安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东汉时有此名号,位次三公,
在四镇将军之下。四平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
在四安将军之下。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
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都督:
东汉末年始置。因各杂号将军之间并无隶属关系,故设都督一职,督管几路军队,为军事
统帅。后以“都督某州军事”,掌管驻扎在该州的所有军队,并兼管该州民政,权力非常
大。上大将军:
孙权封陆逊为上大将军。后吕岱亦任此职。杂号将军:
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
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军师将军(军师):
杂号将军之一。魏以荀攸为军师,凡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皆使决之。吴也曾以朱然为右军
师,蜀国也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领军将军(领军、中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操任丞相时,置领军一职,由史涣担任,与护军一起并掌禁兵,后更名
为中领军。曹丕更名为领军将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
号。护军将军(护军、中护军):
杂号将军之一。与领军同时置,由韩浩担任护军,掌禁兵。曹丕更名为护军将军。蜀、吴
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监军(中监军):
监督、巡查军队之职,有时也以军师或军司兼其职。奋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担任此官职者,相当于各路军队中的总监军。东汉末年,
各路诸侯打董卓时,以曹操担任奋武将军;沮授也曾在袁绍军中任奋武将军之职。都护将军(都护):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乃统率诸将之官。骁骑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秦朗曾任此职。越骑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曹彰曾行此职。伏波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夏侯敦曾任此职。厉锋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洪曾任此职。中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武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荡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辽曾任此职。讨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王平曾任此职。灭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游击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折冲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虎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于禁曾任此职。平狄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合曾任此职。横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徐晃曾任此职。捕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典曾任此职。破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坚曾任此职。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飞曾任此职。讨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黄忠曾任此职。平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周泰曾任此职。扬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振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定曾任此职。奋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行此职。建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郭淮曾任此职。宣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睿曾任此职。讨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策曾任此职。立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庞德曾任此职。中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庞会曾任此职。振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礼曾任此职。扬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任此职。建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绥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蒋斌曾任此职。昭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冠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翊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镇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副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绥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杨仪曾任此职。抚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协曾任此职。建信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申仪曾任此职。安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麋竺曾任此职。秉忠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乾曾任此职。昭德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简雍曾任此职。昭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伊籍曾任此职。怀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申耽曾任此职。兴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辅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镇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魏延曾任此职。绥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瑜曾任此职。忠节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杨洪曾任此职。安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恢曾任此职。抚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嶷曾任此职。奉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姜维曾任此职。安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邓方曾任此职。威烈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扶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安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抚边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辅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绥南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全琮曾任此职。横江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鲁肃曾任此职。别部司马:
军中司马,因领一营故称为别部司马。其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牙门将军(牙门将):
赵云、魏延曾任牙门将军,位比杂号将军略低。曹丕于黄初年间也置牙门将,冠服与杂号
将军同。后世以牙将为低级军官。偏将军:
低级将军名号,高于裨将军。裨将军:
最低一级将军名号。门下督、帐下督:
蜀国将帅手下直属部队的低级将领。
本文标题: 中国古代的武将有什么官职名称 哪个官职最大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4845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果希特勒有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德国会怎么样如何评价项羽的政治才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