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美国在美加战争中获胜,并且还完全吞并了加拿大,那么会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 2022-10-27 19:01:0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加拿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一战对加拿大的影响,加拿大是什么时间出的兵,有什么损失?要详细啊~,高分求助的!,影响:第一次世界...

如果当年美国在美加战争中获胜,并且还完全吞并了加拿大,那么会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加拿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一战对加拿大的影响,加拿大是什么时间出的兵,有什么损失?

要详细啊~,高分求助的!
  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经济得益于特殊的国际环境而获得迅速发展。战时欧洲国家粮食需求增多,使加拿大小麦出口量大幅度增加。但统观整个经济形势,尽管传统农业在经济中仍居于主导地位,但已没有多少发展余地。太平河谷被看作是加拿大农业的北部边疆,这就意味着加拿大的农业拓殖已走到了尽头。相比之下,制造业与原料加工则具有更多的活力和更大的潜力。投入工业的资本从1911年的1.27亿元增加到1916年的20亿元,进而在1921年突破30亿元;同期制造业生产净值则从5.64亿元增加到13.66亿元。(19)纸浆与新闻纸的生产成为主要工业部门。同时,为满足战争的需要,兴建的许多新的工业部门、新型制造业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原来依赖于欧洲进口的商品由于欧洲战火而被迫转为自产,客观上刺激了本国制造业的发展。纺织、化工以及钢铁加工成为新的财源。工业的发展和工厂数量的增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到1921年,加拿大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与农业人口相等的数量。在两大工业省份安大略和魁北克,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加拿大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国。国家由战争时期过渡到和平时期,许多方面急待调整。退伍军人需要安置,军工生产要转向民用,联邦政府的职能也不得不有所收敛。战后加拿大所面临的最直接问题是如何安置50万退伍军人。由于过渡时期经济形势不稳,1920年还出现过短期的经济衰退,增加了就业困难。为避免失业率上升,联邦政府出资帮助战时从事军工生产的企业转向民用。自治领各省也联合起来为退伍军人提供就业服务,为间歇性失业提供救济金,为职业训练与大学教育发放贷款。以土地奖赏勇士的做法在自由土地行将消失的最后阶段又被运用,任何铁路两边15英里以内的土地都为退伍军人保留着,此外他们还可以得到部分宅基地作为馈赠。政府建立了一个士兵安置委员会,该委员会受权购买农田和为牲畜、设备、建筑发放贷款。这一计划取得了有限的成功。1921年该委员会提出的报告说有4.3万名复员军人得到了安置。自治领政府在战争期间获得了广泛的权利。但随着战争的结束与和平时期的来临,联邦政府失去了在许多领域的控制权。为控制通货膨胀,联邦政府通过一项《合并与公平价格法》,由商业委员会负责执行,但却被枢密院以越权为由宣布为违宪。战时成立的小麦委员会也在1919年被解散。战争沉重打击了加拿大铁路事业。来自国外投资的终止,劳动力的极度缺乏,都加剧了因估算失误和经营偏差造成的困难。到1916年加拿大北方铁路和大干线太平洋铁路都濒临破产,大干线铁路也陷于困境。

  1916年加拿大政府成立了一个3人委员会,对所有私营铁路进行调查。该委员会提交的报告描述了一幅暗淡的景象。在所有私营铁路中,只有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确有偿付能力。其他铁路已经到了得不到援助就无法经营的地步。该委员会由于意见分歧提出两种不同的建议。其中一位委员认为应合并加拿大北方铁路与温尼伯以西的大干线太平洋铁路、由政府为其提供援助;而把温尼伯与北部湾之间的铁路租借给私人建设经营。另两位成员则举出以前政府资助私人铁路的失败纪录以反对这种做法,提出由政府接管除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外所有私营铁路的建议。博登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投鼠忌器,让私营铁路破产会影响加拿大在国外的信用,因为这些私营铁路的许多股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而加拿大北方铁路破产则会严重损害卷入其中的商业银行,而后者对于加拿大经济稳定关系重大。最后,政府决定接受委员会多数派建议,将加拿大北方铁路的股票值交付仲裁,以各方均感满意的价值将该铁路移交政府。至于大干线太平洋铁路,则以破产的形式于1919年移交给管理人。大干线铁路在1919年秋也被接管。政府同意继续为所担保的股票支付4%的利息,将所有债券交付仲裁。由于铁路股票多为外国人尤其是英国人所持有,铁路问题的处理不可避免地遇到外来的巨大压力。铁路所有权虽然变动了,但问题并未彻底解决。1923年又出现新的统一局面。大干线铁路,大干线太平洋铁路和加拿大北方铁路同国有横贯大陆铁路和殖民地间铁路合并,组成加拿大国有铁路。这是一个政府所有的,由众多公共企业参与的横贯大陆铁路系统,总长度约2.2万英里。铁路是加拿大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但因修筑和经营铁路所产生的众多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加拿大各级政府。铁路的影响波及到加拿大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甚至对外关系等各个领域,并且一直持续到未来。

  举例: 兵役法案与一战加拿大联合政府

  靠爱国热忱支持的志愿兵役制度,随着战争旷日持久地进行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1916年6月,登记入伍的人数仅为4月份的一半,而到12月又降为6月份的一半。1916年准备增加的25万名兵员,前6个月完成12万人,而后6个月只完成4万人。与此同时,加拿大军团的力量却在不断削弱。1916年4月在圣埃卢瓦之战中损失2759人,6月在圣科托利森林战役中损失8490人。(12)

  1917年初的形势对协约国来说仍很严峻。俄国的溃败,法军中的兵变,德国潜水艇对英国的封锁,使站在协约国一边的人们为之沮丧。 4月6日美国对德、奥宣战给处于困境的协约国军队带来希望,但其武装力量的动员尚需假以时日。战争正未有穷期。在视察了加拿大军营后,博登深感增兵问题必须迅速解决。虽然他曾阻止了休提出的扩充加拿大军团的建议,但却认为,加拿大的荣誉要求保持军团的力量。

  1917年春,博登从伦敦返回加拿大。5月18日,博登宣布男子将被有选择地征召参加在国外的服役。对于人口稀少、联邦历史较短、社会问题比较复杂的加拿大来说,征兵制无疑会触发一些隐存的症结,从而使之成为各种矛盾汇聚的焦点。实行征兵制的最大阻力还是来自法裔加拿大人。法裔加拿大人对征兵制的反对态度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其一,法裔加拿大人长期形成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的生活习惯。既往的历史说明,除非其生存环境和生活准则受到严重威胁,乐天安命的法裔加拿大人很少为那些关于国家命运和世界前途的堂皇词句所动。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加拿大人同仇敌忾的激情中,法裔加拿大人对参战的支持也是有所保留的,那就是以志愿兵役为原则。此外,法裔加拿大人一般结婚较早,并多从事农业生产,不象一些在工厂工作的英裔单身男子那样没有后顾之忧。其二,战争期间出现的一些种族问题打击了法裔加拿大人的参战热情。马尼托巴和安大略两省对法语教学的限制激怒了全国的法裔加拿大人。曾一度是参战鼓吹者的亨利·布拉萨早就对这场是非难辨的欧洲纷争失去兴趣,针对马、安两省的语言歧视问题,他愤怒地指出,法裔加拿大人的真正敌人不是德国人,而是“加拿大英语化主义者,安大略的阴谋家或爱尔兰牧师”。(13)其三,战争初期,加拿大军事当局没有建立几支象样的法语营队,也忽略了法裔加拿大军官的升迁,此外还错误地任命了一个讲英语的新教牧师在蒙特利尔地区作招募新兵的指导工作。凡此种种,大大损害了法裔加拿大人的民族感情,给他们本来就不怎么强烈的战争热情又泼一瓢冷水。其四,法裔加拿大人和英裔加拿大人对于这场战争性质的理解以及加拿大在其中的作用存在着根本分歧。事实上,尽管加拿大以积极的姿态参加了这场战争,但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加拿大人民都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只是一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战争。许多英裔加拿大人盲目地服膺于英国当局的宣传,认为这是一次“争取人类和平与幸福的道义斗争”,加拿大应该站在母国“正义”的立场上充当主力军。博登政府则把它看作一次为加拿大争取国际地位的好机会。而法裔加拿大人既没有强烈的国家观念,也没有与母国的密切联系,它们对魁北克的忠诚远甚于对加拿大自治领。他们关心的是保卫自己的文化传统,使之不受外界的破坏与干扰,对所谓世界和平集体安全无动于衷。因此,他们也不理解加拿大要在世界事务中充当主角的努力。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孤立主义者向其提供了足够的反战思想。

  布拉萨指出,绝大部分法裔加拿大人都认为在参战方面已超出了合理的限度,但只要仍实行自愿兵役制,他们会继续保持沉默。如果博登打破了他自己及其魁北克同事所许下的诺言,那么法裔加拿大人的反应会是由吃惊,到愤怒,到最终决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来反对征兵制,他警告说:“两百万法裔加拿大人会群起反对征兵制。任何属于强迫服役的事,不管它看起来多么公正,都将激怒法裔加拿大人,甚至全体加拿大人,因为他们首先是加拿大人,而非其他。”(14)诚如布拉萨所说,实行征兵制的消息一传出,法裔加拿大反应尤为强烈。1917年5月,魁北克省大小集会不断。5月21日,数千人聚集在魁北克市政厅,抗议博登政府的背信弃义。博登政府遇到了上台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在野的自由党领袖洛里埃,深知征兵制问题关系重大,没有马上附和博登的倡议,表示要与其自由党同事们商量以后再作决定。作为老牌政治家,洛里埃首先从国内政治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他既不想触怒反对征兵制的自由党人,又不想脱离支持征兵制的自由党人。因此,他总是避免正面表态,试图把这个棘手的问题留给博登自己去解决。

  博登也意识到,要解决一些关系重大的战争问题,尤其是兵员问题,仅靠保守党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建立一个由保守党、自由党及其他有影响的政治力量共同参加的联合政府,才能推动国家机器在非常时期有效地运转。

  1917年5月25日,博登邀请洛里埃参加由两党共同组成的联合政府,除总理外,两党在内阁中人数相同。洛里埃对征兵制等问题仍然心存顾虑,担心自己充当博登政治上的挡箭牌,拒绝参加联合政府,而提出举行一次大选来重新组织政府。6月11日,博登提出兵役法案,并先交洛里埃审阅。尽管博登努力强调其实施的必要性,并指出这一举措绝非迎合英国的要求,义务兵役的原则早已体现于加拿大宪法之中,但洛里埃仍然坚持该法案须交人民公决后方能实施。

  关于兵役法案的辩论持续了3个星期。安大略、东部沿海与西部诸省的自由党人对该法案的支持率不断上升,许多自由党领导人开始摆脱洛里埃的控制,站到博登政府一边。司法部副部长阿瑟·米恩措词激烈地告诉洛里埃,他之所以相信加拿大没有处于被侵略的危险之中,可以稳坐钓鱼台,是因为他知道协约国可以守住在法国的防线。洛里埃同时还被指责应对魁北克的反英偏见和分离主义负责。(15)大多数英裔加拿大人支持兵役法案。他们认为,义务兵役制之所以必要,是因为魁北克在志愿兵役制下不能完成其义务。

  在另一边,也有一个法裔加拿大人的坚强集团支持洛里埃的立场,但由于其影响仅限于魁北克省,所以作用不大。1917年7月6日,洛里埃要求公决的动议在众议院被多数否决,而兵役法案却得到有效支持。阿瑟·米恩在博登健康状况不佳时在保守党内发挥了领导作用。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争吵,体现有条件征兵制的兵役法案终于在1917年7月24日在议会通过。

  10月6日,议会解散,按照洛里埃的提议举行大选。在米恩建议下,博登政府在9月6日实施了战时选举法。给与在海外服役士兵的成年女性家属以选举权;剥夺全部德、奥裔公民的选举权,这样就严重削弱了不满于征兵制的反对力量。选举的结果,博登以153席对82席的优势击败了洛里埃。士兵为博登政府增加了14个席位和20万张选票。10月12日开始了以博登为总理的联合政府执政时期。

  联合政府上台以后,迅速实施了一系列计划。1918年初制订了战争期间和战争结束一年内进口、出售和分配酒类的规则。5月24日开始赋予加拿大妇女以选举权。1917年12月,博登终于达到了他早在1904年就开始争取的目标,将已破产的加拿大北方铁路收归国有。

  1918年春,协约国在战场上蒙受了一系列灾难,损失惨重。为弥补战争减员,加拿大政府决定撤消兵役法案的一切例外。此外,联邦政府还开始征收财产税、商业利润税和战争所得税。联邦政府授权警察部队以煽动叛乱等罪名压制激进工会和社会主义政党,并将“敌对”语言出版物列为非法。工人罢工也遭禁止。如同在其他国家一样,战争也摧残了加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和人身权利。

  损失:加拿大军人在一战中共有67000人阵亡,173000人受伤,总伤亡人数高达24万,对于当时人口只有900万的加拿大来说,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全部贡献给了一战,所遭受的损失可想而知。
  什么时候出兵?不清楚,不过估计是应该跟英国的远征军一道去欧陆的吧,抱歉

美加战争的意义

这在加拿大历史上,也是唯一一次外敌入侵的战争,关乎加拿大生死存亡。这场战争促使加拿大的英语和法语两大殖民地居民联合起来对抗共同的敌人美国,美国希望通过武力吞并加拿大的希望彻底破灭。战争的最重要结果是使英属北美殖民地于1867年联合为加拿大联邦。英国政府在1982年,通过的加拿大法案把修改宪法的权力从英国政府手中移交给加拿大。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兼历史学家阿伦·泰勒的称,对美国而言,1812年战争鲜为人知,因为那既不是一场值得夸耀的胜利,也不是一场发人深思的失败,而是一场虎头蛇尾的平局,对于习惯将战争塑造为爱国主义符号的美国人而言,这场战争几可忽略不计 。

加拿大并不强大呀,历史上美国为什么不大肆吞并加拿大的领土?

怎么会没有?1812年战争就是美国侵略加拿大的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英美之间的主权之争并未停止。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省,人口稀少,防御松懈。美国欲向北扩张,并且期待加拿大居民将美国军队视为解放者。
1812年,美国卸任总统托玛斯·杰斐逊说:“今年将加拿大地区兼并,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进,向哈利法克斯进攻,最终将英国势力彻底逐出美洲大陆。”美国必须控制整个北美洲大陆的信念后来被称为美国的昭昭天命。但是英国也有战略优势。在圣劳伦斯河边界地区,北岸的加拿大一侧人口密度和基础设施比南岸的美国高出两倍。
美国声称大英帝国在以下三个方面侵犯其主权:
1.英国不遵守美国独立战争后双方1783年达成的巴黎条约:拒绝移交西部地区军事要塞,并且武装印地安人,威胁美国的西部边陲
2.皇家海军拦截美国商船追捕逃兵,强征美国海员入伍——这些人虽然出生于英国,但已归化为美国公民
3.英法之间的拿破仑战争导致的贸易禁运,使上百艘美国商船被皇家海军扣押,美国的中立国地位未被尊重
1811年,美国众议院的鹰派议员鼓动战争。1812年6月18日,詹姆斯·麦迪逊总统向国会发表演讲后,国会投票宣战。有趣的是,英国为了避免对美战争而解除贸易禁运的消息在开战以后才姗姗来迟。
麦克亨利要塞战斗,弗朗西斯·斯科特·基为此写下的星条旗歌成为美国国歌虽然战前双方之间已经有长期的外交纷争,一旦战事爆发,均未充分备战。英国被拿破仑战争拖住,不得不将大部分精锐海陆武装力量部署在欧洲。英国在北美的最高军事长官得到的指示是,克制进犯行动,以避免从欧洲和英国其他殖民地调兵增援。1812年,英国在加拿大的正规军只有5,004人,辅以加拿大民兵。战争期间,英国对拿破仑的战争结束后才将大批战舰调往美国海域。
美国方面也未做好战争准备。1812年,陆军正规部队只有不到12,000兵员。开战后,虽然美国国会批准扩军至35,000人,但是士兵多为志愿兵而且民众不热衷行伍,极度缺乏受过正规训练的军官,部队战斗力不足。
根特条约使边界恢复到战前状态,双方均未做领土让步。此后整个十九世纪中,英美两国基本上能够和平共处,1818年条约略微调整了东部边界。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皇家海军就已经停止强征美国海员服役。

这场战争是第一次、目前为止也是唯一的一次,使美国首都曾经被外国军队占领。
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这场逼和大英帝国的战争为美国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望,使美国民众爱国热情高涨,因此亦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这场战争导致了反战的联邦党从美国政治舞台彻底消失。
战后在温斯菲尔德·斯科特将军的倡导下,美国军事学院(西点军校)开始大力为美国军队培养职业军官。
此次战争对美国的制造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战时英国对美国港口的封锁导致了纺织品短缺,却因此催生了美国纺织工业。
西南地区的战斗令美国与当地印地安部落冲突加剧,美国随后于1819年兼并了佛罗里达。
战争对加拿大的影响
这是一场关系到加拿大生死存亡的战争,促使加拿大的英语和法语两大殖民地居民联合起来对抗共同的敌人。抵抗入侵之敌加强了殖民地的内在凝聚,和对大英帝国的忠诚。战争的最重要结果是使英属北美殖民地于1867年联合为加拿大联邦。
在战争中,加拿大民兵表现杰出,而英军指挥官却很一般。这个出乎意料的事实被加拿大军事历史学家杰克·格拉纳斯坦称为民兵之谜,对未来加拿大军队的建军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重视民兵建设,而非依赖职业军人。美军得到的是恰恰相反的经验,松散的民兵组织难以对付纪律严明的英国陆军。战争后期美国陆军取得的大部分胜利要归功于学习了英国和欧洲军队有纪律的战斗队形。
战争期间,英军指挥官一直担心美国人封锁圣劳伦斯河。这条河流经美加边境,河面狭窄。一旦航运受阻,部署在加拿大西部的英军就无法获得正常补给,而那里又恰恰是陆战的主要战场,那么英国人很可能在开战后短短的几个月内被迫将加拿大西部领土拱手相让。战后,英国人惊奇地发现,美国人没动过这个念头。但是,英国人不指望对手会再次犯下如此简单低级的错误,于是着手开拓丽都运河。这个耗费巨大的工程将安大略湖畔的金斯顿与渥太华河连接起来,作为绕开圣劳伦斯河边境的备用水道,并且使渥太华这个腹地小城变成加拿大的第四大城市、加拿大首都。丽都运河于1832年竣工,但没有机会发挥预期的作用。
战争对英国的影响
与加拿大不同的是,今天的英国已经无人纪念这场战争。主要是同期的拿破仑战争更加重要且富有戏剧性,另外在结束战争的条约里,英国没有得失。
皇家海军注意到,美国海军赢得了大多数一对一战斗,比分差距之大令他们感受到了羞辱。美国海军俘虏了大量英国商船,使当时的海运保险居高不下。但是皇家海军凭借总体优势,成功地封锁了美国的海上贸易通道。皇家海军战后对造舰和火炮技术进行了改进。
英国陆军将这场战争视为小规模冲突,对自身的失败没有深入研讨。这些失败被惠灵顿公爵在滑铁卢战役战胜拿破仑的空前成就所掩盖。
主要是美国在扩张在北美大陆的地盘时,也是一步步才扩充到现在这么大的,这就已经耗费了它很大的财力,加拿大地广人稀,如果美国在扩充的过程中继续往北吞,就会影响它发动战争的资金;加拿大再往北就是北冰洋了,没有不同意识形态的敌人存在,不像日本、韩国、蒙古、印度,这些国家美国之所以一直青睐,就是因为他们的附近有俄罗斯、中国、巴基斯坦等伊斯兰国家的威胁,所以占领敌人的周边国家可以达到遏制的目的。同时加拿大一直亲美,美国如果非要吞并,就必须承担很多义务,所以从利益的角度看,不吞并反而比吞并更有利。
你知道我国为什么在以前的朝代上明明打下了很多的草原疆域却仍会丢掉吗,这是一个道理的。

开发一块土地,在古代需要开垦田地,造城池等等很多的事情,但收获却很少,所以没有百姓愿意移民到草原上生活,而且生活的环境也很差。

而像墨西哥以前投票决定整个国家纳入到美国之内,但美国拒绝了。

因为再包括进这么一个大地方的话,要把它建设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而且还要保证他的安全等很多的事情,很麻烦的。

还有政治上的影响…………我的天!
吞并不会的,美国不会吞并他,因为他很听话,而且思想文化都差不多,就像中国跟台湾一样,文化差不多,要不是美国一直拿它当枪使,我们也不会急着要统一,这大概就是人类的特点吧,喜欢排除和自己不同类的人。
不是美国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他吃加拿大!俄罗斯就会吃他!日本、韩国、德国等等、、、

亚洲的金砖四过也会为亚太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以前的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 现在美国阳痿了? 中国站起来了?话语权有了。
有谁敢乱傻尿!

欢迎采纳!

历史上美国和加拿大有战争吗

有过战争。

美国独立不久,美国从最初的13个州逐步走上对外领土扩张的道路。与美国相邻的加拿大有着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目前人口也只有3600万,在当时来看更是地广人稀。加拿大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原油储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二,对于这块土地美国人自然是日思夜想。但是当时加拿大是英国的殖民地,要想将加拿大并入美国版图,必须经过战争的方式获得,于是1812年麦迪逊总统向英国宣战。

美国刚建国不久,家底比较薄,当时的正规军也只有不足一万人,为了入侵加拿大,美国不得不扩军备战,但以当时美国的国力还难以同英国相比。英国当时主要的兵力深陷欧洲战场,在加拿大只部署了5000英军,其余是加拿大民兵,因此在战争初期美国一度攻入加拿大境内。但是后来随着英国增援部队的陆续到达,尤其是英国海军有100多艘军舰参战,在海上英国占有绝对优势。英国军队一度攻入华盛顿特区,将美国白宫付之一炬。

英美两国军队打了两年多,虽然美国在加拿大前线占有优势,但是英国在海上占有绝对优势,两国谁也不能战胜谁,最终只能停战谈判,1814年底两国签署了《根特条约》,但是战争却在条约签订后的几个月才真正结束,战后双方的边界恢复到战前状态。美国第一次吞并加拿大的计划宣告失败。

扩展资料:

虽然美国第一次吞并加拿大的计划失败,但是对于拥有广阔的土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加拿大,美国人一直没有放弃吞并其领土的计划。根据美国军方后来公布的绝密档案资料,美国军方于1927年开始制定新的吞并加拿大计划,被称为红色战争计划,该计划曾是美国最大的军事机密之一。红色战争计划于1930年由美国战争部长和美国海军部长批准通过。

红色战争计划是美国为了吞并加拿大,同英国发生一场战争而做的行动计划。该计划不但指出了加拿大的地理、军事资源和运输网络,而且还提出美国可以先发制人,在英国的援兵到来之前派兵占领加拿大边境地区的一些主要的港口和铁路,以阻止英国援兵登陆及截断加拿大的物资运输道路。为此,美国海军和陆军首先联合攻占重要港口城市哈利法克斯,然后占领尼亚加拉大瀑布附近的发电厂。

然后,红色战争计划提出了兵分三路全面入侵加拿大。一路是从佛蒙特州入侵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市;二路是从北达科他州入侵温尼伯和其军需站;三路是从美国中西部入侵安大略省,夺取极具战略意义的镍矿场。

由于在1812年战争中,美国海军由于实力较弱,导致美军在海上很被动。所以红色战争计划增加了掌控制海权的内容,美国海军需要占领五大湖地区,并封锁加拿大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港口,从而切断英国的海上补给线,并配合陆军作战。

但是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欧洲英国、法国同德国爆发了战争,导致美国停止了更新红色战争计划,进而支持英国对抗德国,但是红色战争计划还是被予以保留。二战后由于冷战的需要,美国主导建立了北约军事集团组织,美国和英国、加拿大都加入其中成为盟友,这使美国吞并加拿大的计划不再具有现实条件。美国于是在1974年将红色战争计划撤销机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加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色战争计划



,美国对加拿大这片“地广人稀”的地区动过至少两次武,然而都没有讨到便宜。第一次动武,是在1774年。可能网友会问:那时候不是北美十三州刚刚开始闹独立,哪来的“美国”?没错,大家都知道,美利坚合众国是1776年宣布成立的。

  可见这美利坚民族就是不一样,自己的国家还没正式宣布成立,正在为“独立”而战,就敢对外寻衅了。
  这事的起因是:英国宣布在加拿大实施《魁北克法案》。这个法案是当时英国为了安抚魁北克法裔人口的妥协让步,却因此激怒了正在闹独立的北美十三州。根据这个《魁北克法案》,当时的魁北克辖区应当包括密西西比河流域往西的地区和今天俄亥俄州。这不仅阻碍了北美十三州的“西进”,而且十三州的人进入这个区域,不但得受英国管制,还得受法国的民法管制。《魁北克法案》赋予天主教的特权,也是北美十三州的清教徒难以容忍的。
  既然英国的《魁北克法案》阻碍北美十三州向西开疆拓土的路线,咱北美十三州就来个釜底抽薪,干脆设法让魁北克也一起独立。在《魁北克法》通过的同一年,位于魁北克南方的北美十三州向北方的加拿大派遣了两支军队来搞定他们的“第十四个州”。当其中一支军队在理查德-蒙哥马利(Richard Montgomery)的领导下攻取了蒙特利尔时,加拿大的英国总督盖伊-卡尔顿爵士(Sir Guy Carleton)只身仓皇出逃。卡尔顿及时逃到魁北克城,组织起了针对另一支入侵的本尼迪克特-阿诺德(Benedict Arnold)军队的防守力量。阿诺德开始包围这个要塞城堡,并在那里很快就与蒙哥马利会合。然而,加拿大人还是很牛逼的:在冬季进行的战斗中,蒙哥马利战死,阿诺德将军受伤。春季到来之后,进攻方不得不撤退下来。在吃过这次大亏之后,在美国独立战争的后期,加拿大领土上基本没有发生其他战争。 美国独立后,英国一直企图卷土重来。1807年,英国利用对拿破仑作战的机会,颁布枢密院谕令,宣称凡与法国或其盟国通商的船只都可被搜查,大大影响了美国对欧洲大陆的贸易。同时,美国资产阶级则企图利用英法对峙的机会侵占英属加拿大。美英之间矛盾激化。1812年6月美国对英国宣战,所谓“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开始。战争中,英军一度直捣纽约和波托马克河畔,占领美国首都华盛顿,焚烧了白宫、国会大厦及国会图书馆。但由于美国人民的坚决抗战,英国终未能取得胜利。经谈判,双方于1814年12月24日在荷兰的根特(今属比利时)签订了《根特条约》,划分了美国和加拿大的边界线。这次战争粉碎了英国企图从经济上抑制美国的谋略,促进了美国东北部地区工业的发展,从而使美国的独立获得了巩固。
[1]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开始了拓疆运动。1803年,美国用1500万美元从法国手中购入了路易斯安那,使美国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英国政府对此甚为恐慌。为了防范领土面积不断扩大的美国,英国开始袭扰美国的海上贸易。 美国虽然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并如愿以偿地扩大了本国的疆域,但在贸易、政治和军事等方面仍受到英国的压制,特别是英国通过加拿大向反抗美国的印第安人部落提供武器,更让美国人深感不满,美英矛盾不断加剧。 与此同时,英国以加拿大为基地,支援印第安人与美国政府作战,特别是西北部的印第安人在酋长特库姆塞的领导下,一直坚定地阻止美国向西扩张。这使美国政府深信,只有征服了加拿大,才能确保领土扩张能够顺利地向西挺进。  1812年6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麦迪逊总统的对英宣战提议。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美国将发起战争的理由美其名为:维护航海自由,但其真实的目的是占领加拿大,继续扩大自己的版图。  华盛顿之后的美国总统亚当斯曾说过:“美国命里注定将扩张到北半球的整个西部。”很显然,在美国人的眼中,加拿大应该是属于美国的国土。1812年初,美国陆军部就拟定了夺取加拿大的战略计划。之所以把对英宣战的时间确定在1812年,是因为当时英国正在欧洲与法国的拿破仑打得不可开交,英国在北美洲的军队数量不足两万人,而在加拿大驻军仅有4500人,各方面形势都对美国有利。美国人认为,此时的加拿大绝对是一块“好啃的骨头”。 美国在战前就秘密制订了兵分三路攻取加拿大的作战方案:一是从东路进攻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二是沿尼亚加拉进攻,进入安大略湖两侧并北进;三是从底特律向加拿大进攻。但开战后,由于美国各州不愿参战,导致美军兵员严重不足。美军被迫改变三路进攻加拿大的计划,变为集中兵力先攻占圣劳伦斯河支流及五大湖区。 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省,人口稀少,防御松懈。美国欲向北扩张,并且期待加拿大居民将美国军队视为解放者。1812年,美国卸任总统托玛斯·杰斐逊说:“今年将加拿大地区兼并,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进,向哈利法克斯进攻,最终将英国势力彻底逐出美洲大陆。”美国必须控制整个北美洲大陆的信念后来被称为美国的昭昭天命。战争初期,美国通过紧急扩军,使正规军和民兵改编的志愿兵达到6.5万人,海军拥有10艘军舰,150艘快艇和318艘私掠船。而英国正在欧洲与法国打得难分难解,无暇顾及美洲。在加拿大,只有7000名英军和1万民兵,还拉拢了一些印第安人作为同盟者。  美国在天时地利人和上占了绝对优势。从理论上,美国打败英军夺取加拿大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战争发展却出人意料。1812年6月至1813年初,是美国战略进攻时期。在海上,美国战舰和私掠船在大西洋上全面出击,战果辉煌,仅几个月时间,便击沉英舰3艘,俘获英舰船500艘以上。但在陆地上,美军却连吃败仗。陆战主要在美加边境的西北部展开。美军发动了3路攻势,企图入侵加拿大。英将布罗克率军于7、8月击退了美军的西路进攻,并攻占了美国西部的几个重要堡垒。美军不堪一击,底特律的2500名守军不发一枪,便向700名英军缴械投降。接着,英军转到中路,于10月12日夜以1000军队击溃了3000美军的进攻,许多美军士兵还未交火,便四散逃跑,而纽约民兵则袖手旁观,按兵不动。11月东路美军的攻势也因民兵不配合半途而废。从1813年初至1814年初,英军转守为攻,大批英国海军赶到北美,控制了制海权。  英国海军封锁了美国东海岸,1813年捕获了美国船只200多艘。美国舰船避在港内,难有作为,仅有个别美舰突破了封锁在外海作战。这期间,双方主要在通往加拿大的门户——五大湖区展开激烈争夺1813年初,美军三路反攻底特律,英军击溃了其中两路,美军损失900人。美军控制了伊利湖后,打开了通往安大略湖的通道,切断了英军供应线,英军被迫撤出底特律。美将哈利逊指挥3500人乘胜追击,10月5日在泰晤士河畔的莫拉维安追上了英国同印第安人联军1600人。经激战,美军歼敌500多人,生俘英军600人。美军在战斗中残忍地杀害了著名的印第安人领袖特库姆塞,并将尸体身上的皮剥下来制成了剃刀皮带。接着,美军兵分两路,共1.3万人向加拿大首府蒙特利尔发起钳形攻势,但被2000名英印联军击溃。到年终,英军反攻,把美军赶出了加拿大。这期间,战争还扩大到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地区。1813年春天,英国陆海军对缅因州至弗吉尼亚州的沿海地区进行骚扰和攻击。美军在诺福克保卫战中获胜,击退了2000英军的进攻。但在佛罗里达州的米克斯堡之战中,美军被印第安人打败,死400多人,被俘500多人在东海岸,英将罗斯8月19日率军4000人在美国东海岸的切萨皮克湾登陆,直奔首都华盛顿。美军集中正规军 和民兵7000人迎击。但英军300人的先头部队一发起冲锋,美军便溃不成军。麦迪逊总统及政府成员仓皇逃往弗吉尼亚山区。英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华盛顿,为报复当年美军焚烧多伦多市国会大厦,英军也放火焚毁了白宫、国会大厦等政府建筑。美国从此放弃对加拿大的领土要求。此后,美国人将领土扩张的目光瞄向了墨西哥和印第安人的土地。
可以说有,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美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因为当时加拿大并不是个独立的国家,还归英国统治!1812年战争 :美国独立后,英美两国仍然对对方怀有敌意。终于,美国在1812年向英国宣战。在拿破仑战争中,英国皇家海军在公海上经常对美国船只施加骚扰,并强征美国船员加入它们,这些举动激怒了美国人。美国人并没有一支可与英国皇家海军抗衡的舰队,因此他们将注意力转向了加拿大,他们认为入侵加拿大是唯一能够报复英国的手段。美国西部前线的将军们也希望借此一战中止英国对印第安人的援助,这些印第安人在美国拓展西部时曾进行了激烈的抵抗。美国人最初的想法是通过对加拿大短暂的占领来迫使英国做出让步,占领土地并不是主要目标。但是随着战事的发展,美国却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土地的占领,它也成为了美军的主要目标之一。这种对土地的重视最终发展成为了天命论。美国人还希望法裔加拿大人会协助他们推翻英国统治。

1812年7月,美军越过了英美边界进入了加拿大。双方在上加拿大边界附近和五大湖中展开了拉锯战。英军在7月和10月两次攻占了底特律。7月12日,美国的威廉·荷尔将军率军经由三明治(今名温莎)进入了加拿大。这支部队很快便遭到了激烈的抵抗,荷尔不得不撤回美国境内。通过这次胜利,英方主将艾萨克·布洛克爵士看出了荷尔将军为人懦弱,于是他率军开赴到了底特律周围。尽管美军在人数上几乎比英军及其盟友多一倍,底特律还是被攻陷了。

英国正规军与布洛克领导的民兵部队在尼亚加拉半岛前线击退了来袭的美军主攻部队。布洛克将军战死。

1813年对美国人来说是辉煌的。他们夺回了底特律,并且在伊利湖西岸赢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海战的胜利决定了美军在伊利湖和休伦湖上的支配地位。英军的一位很重要的将军,即印第安人特库姆瑟酋长也在莫拉维安镇战死。约克(今名多伦多)也遭到了美军的劫掠,之后美军将这座城市烧掉了。尼亚加拉地区的乔治要塞也被美军攻占,直到年底才被夺回。但除了这一系列的胜利以外,美国人也吃了几场败仗。美军两次进攻蒙特利尔都未能成功。

上加拿大的易洛魁部落,蒙特利尔附近的卡纳瓦加部落和沙尼部落的西部分支都是战争中英军的得力助手。这些原住民在许多战役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对敌军的士气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1814年对美国人来说是黯淡的一年。英国人收复了全部失地,并且攻占了密歇根州的米奇里马克尼亚克。拿破仑的战败使英国得以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北美。英国随即向华盛顿、巴尔的摩和新奥尔良发起了进攻。9月,英军攻占了华盛顿,并放火烧掉了白宫。在这之前白宫是粉色的,在重建之后,美国人给它刷上了白油漆(所以叫做“白”宫)。在华盛顿失守之后,美国选择了与英国进行和谈,战争随即结束。1812年战争也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

1814年12月,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两国军队各自撤退到开战前的边界。艾萨克·布洛克将军成为了加拿大人的英雄,尽管他是个英国人。虽然现在的加拿大人认为这场战争是加拿大的胜利,但是当时与美军作战的几乎只有英国正规军,英国皇家海军和英国的原住民盟友。
不算美加战争,加拿大独立于1982年,以前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1812年6月18日美国对英宣战。 同年美军进攻加拿大(当时是英属殖民地),被英军(英国军队的50%兵员是加拿大的民兵)击溃,丢失了底特律等几座城市和要塞,美国陆军在和英军作战中不堪一击,美国海军却取得了一些胜利。1813年初,美军进攻底特律,再次被英军击溃,4月,美军在安大略湖舰队支援下攻占加拿大首府约克。9月10日,美大湖舰队在伊利湖击败英舰队,10月5日美军击败英国与印第安联军。10月进攻蒙特利尔,被英印联军击溃。年底英军反攻,占领乔治堡。1814年8月,英军调集重兵从加拿大发动进攻,25日攻占华盛顿,焚毁了国会大厦和白宫,后被阻于巴尔的摩。9月英军水陆并进进攻纽约,中途海军被歼灭,撤回加拿大。12月24日英美双方签定「根特和约」,英国确认美国独立。1815年1月,英军进攻新奥尔良,被美军击退。战争结束。 这场战争是第一次、目前为止也是唯一的一次,美国首都曾经被外国军队占领 据加拿大媒体报道,为了庆祝1812-1814年美加战争胜利200周年,加拿大已于10月11日启动了持续六年的庆祝活动。除了将2021年10月定为庆祝活动的主题月,加拿大政府还决定在未来五年内投入大量资金,持续宣传此次战争的主要战役、战斗英雄,并投资改善战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加拿大政府表示,之所以隆重纪念这场200的前的美加战争,是因为它使加拿大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并奠定了加拿大现代政治制度的基础。呵呵,其实是加拿大人在吹牛,奠定它政治制度的是英国,管美国屁事
1812年的战争,让加拿大人,无论是英裔、法裔、黑人,还是土著印第安人,都切身感受到了这不仅仅是为英王而战, 更是为自己而战, 为自己的土地、家园而战。加拿大人,一个新民族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面对美国的入侵,加拿大人广泛的团结起来,组成民兵,协助英军抵御美军的进攻,美国想吞并加拿大的梦想再次破灭。   19世纪中期,加拿大发生了人民起义,英国政府感觉的鞭长莫及,考虑改变统治方式。1864年,安大略、魁北克、纽芬兰, 爱德华王子岛, 新斯科舍, 新不伦瑞克在爱徳华王子岛的夏罗特敦举行会议,探讨建立联邦事宜,最后安大略、魁北克、新不伦瑞克和新斯科舍,组成联邦自治领,1867年7月1日英国议会通过《英属北美法》(这部宪法性文件,直到1982年英女王来加签署《加拿大宪法》,才被取代。),予以法律上的认可。一个民主宪政的加拿大联邦从此诞生。  现代西方历史书上, 加拿大的历史书把1812年的战争记录的淋漓尽致, 有声有色, 时刻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这次战争。而美国的历史书却对此事轻描淡写, 甚至避而不谈。由此可见, 历史是为政治服务的, 所有的历史书都不见得是真实的。真正的历史要由读者自己来判断, 能判断的怎么样, 到什么程度, 就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
本文标题: 如果当年美国在美加战争中获胜,并且还完全吞并了加拿大,那么会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4014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屡败屡战是李鸿章还是曾国藩说的《辐射》以瓶盖为货币,《地铁2033》以子弹为货币,哪个更现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