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

发布时间: 2022-09-03 19:59:4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6

戚家军是谁创立的?为什么戚家军的结局如此悲惨?提到戚继光的名字,只要稍微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会知道,他是明代后期的一位民族英雄,同...

如何评价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

戚家军是谁创立的?为什么戚家军的结局如此悲惨?

提到戚继光的名字,只要稍微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会知道,他是明代后期的一位民族英雄,同时也是中国军事史上非常杰出的一位军事家。他统率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戚家军”大多是在浙江西部地区招募的矿工、农民,吃苦耐劳、悍不畏死。在嘉靖晚期东南沿海地区的抗倭斗争中,“戚家军”百战百胜,把袭扰我国沿海多年的倭寇杀得闻风丧胆。到了隆庆(1567-1572年)年间,戚继光又奉命率领“戚家军”镇守北方的边防重镇蓟州镇,多次打败侵入长城的蒙古骑兵,大大改善了明朝在京畿附近的防御态势。

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支的“常胜军”

戚继光在“南倭北虏”两条战线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由此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有名的常胜将军。而“戚家军”也和戚继光一样,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个神话。甚至有人说,如果“戚家军”还在,努尔哈赤的八旗军肯定无法像后来那样横扫辽东。那么,“戚家军”后来的结局到底如何呢?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是怎样从历史上消失的呢?这就是本篇笔者要给大家讲述的故事了。

内阁首辅张居正

让咱们先从戚继光的结局说起吧。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曾经权倾一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1年后)被万历帝清算,戚继光因为攀附张居正也遭到御史弹劾,终被贬斥回家,连俸禄都被剥夺,以至于这位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最后在穷困潦倒、贫病交加之中死去。

他带到北方的“戚家军”失去了灵魂和靠山,在北方变成孤立无助的“客军”。当初戚继光镇守蓟州镇的时候,处处“首重南兵”,而对原先由北方人组成的蓟州镇明军则很不满意。例如,在火器方面,戚家军早已开始装备较为先进的鸟铳(一种轻型火绳枪),而北方明军则“为图简省”,装备的基本还都是落后的三眼铳。

戚继光到任之后就指出,鸟铳“北人不习、北匠造亦不如法”,所以“分发旧日毂中材官,以练北兵”。远道而来的“南蛮子”却成了待遇优厚的“教官”,土生土长的北方明军却被“戚少保”各种瞧不上,对“南蛮子”的痛恨是可想而知的。

《荡寇风云》中赵文卓扮演的戚继光

戚继光在的时候他们不敢有所造次,但是戚继光一完蛋,蓟州镇总兵又换成了北方人,多年积聚起来的针对戚家军的怨恨很快就发泄出来。戚家军处处受到排挤不说,还成为了欠饷的重灾区。他们多次聚众讨饷,由此又成为了上司眼中的“刺儿头”。朝中官员说他们“气愈骄,行愈横,最难束也”,又说“南兵屡躁乃蓟镇痼疾”。戚家军在蓟镇的处境真可谓是举步维艰。

到了万历二十年(1592年),戚家军却迎来了一个转机。这年春天,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出兵大举侵略朝鲜,朝鲜向明朝求援。明廷遂决定调集北方边军入朝作战,被征调的北方边军中中就包括战斗力强悍的戚家军。

在出国之前,出任辽东经略的浙江人宋应昌考虑到戚家军都是从遥远的南方去朝鲜作战,很不容易,既是出于同为浙江人的同情之心,也是出于鼓励戚家军奋勇作战的目的,决定在正常军饷之外,给每名南兵“月支粮银一两五钱,行粮盐菜银一两五钱,衣鞋银三钱,犒赏银三钱,共三两六钱”当时,北方边军士兵的标准军饷一年是18两银子,而南兵由于多了这一系列的补助,一年的军饷达到了43两银子,相当于标准军饷的近2.5倍。在如此优厚的待遇激励下,戚家军在朝鲜作战十分卖力,表现非常出色。在第二次平壤之战中,戚家军一路猛冲猛打,第一个冲上了平壤城头,立下了头功。朝鲜人在这次战役中亲眼看到“南兵不顾生死,一向直前”。

然而,这一次他们又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平壤之战前,提督蓟辽诸军的李如松曾许诺“先登平壤者赏银万两”,然而,战役结束后,李如松却因为戚家军是南方来的军队,而把他们的头功给抹杀了。李如松的这一做法,给整个在朝明军的士气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宋应昌就说:“平壤首级大功未赏,各军志意似不如前”。《朝鲜宣祖实录》也记载:“当初南兵先登有功,而李提督不为录功,是以南兵多怨对者……”这一事件导致的结果,就是“南北将领分为二心,彼此媒孽,是以功罪淆耳”。

明人所绘《李如松平壤之战图》,

这场战役中戚家军首先登上平壤城,

立下头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

攻入平壤的赏银没了下文,宋应昌被解职回国,当初承诺的优厚军饷也开始出了问题。继任的征东经略以财政困难为由,开始拖欠戚家军的军饷。当时,在朝鲜的明军普遍军纪很成问题,掠劫骚扰朝鲜百姓的现象极其普遍,明朝自己都承认“朝鲜苦我兵骚扰特甚”。在这样大环境中,戚家军真可谓是一股清流,所以朝鲜百姓为他们“一路皆立碑颂之”。他们强悍的战斗力、严明的军纪和优良的作风,可以说为援朝明军争了光、添了彩。

韩国电视剧《惩毖录》中明军掠劫朝鲜平民的镜头,

这在史料中是屡见不鲜的,

而戚家军却在朝鲜保持着十分严明的军纪,

获得了朝鲜人的爱戴

平壤之战后,又经碧蹄馆之战,明军同日军在朝鲜形成了对峙的局面。随后明日双方开始了谈判,在朝鲜的明军开始逐步撤回国内。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十月间,奉命回国的戚家军回到了自己的驻地石门寨。此时,天已入冬,由于朝廷欠饷了很久,这些远离家乡的军人一家老小的生活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终于,饥寒交迫的戚家军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他们集合起来向蓟州镇总兵讨薪,要求按当初承诺的双饷标准发放拖欠的军饷,并且兑现平壤之战中率先登城的赏银。而此时的蓟州总兵王保,早就看这些“南蛮子”不顺眼了,遂决定趁机以“倡乱”的借口对戚家军进行屠杀。

《明神宗实录》中对这次屠杀有详细的记载。《实录》中说,王保命令讨薪的戚家军徒手进入演武场,听候处置。“南兵已唯唯听命”,还以为朝廷要给他们一个说法。谁知道,“及甫入校场,而王保挥兵乱斩,死者无数。”紧接着,王保又命令手下将剩余的戚家军分成若干小队,一个个点名,凡是点到名的“随点随斩”,演武场上一时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这次屠杀遇害的人数,按《明史》的记载是“数百人”,而《两朝平攘录》则说“(一)千三百名保尽诱杀之”,《朝鲜宣祖实录》的记载则是“杀三千三百余口”。无论是数百人、一千三百人,还是三千三百余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在万历二十三年的冬天,在蓟州镇石门寨,明朝针对讨薪的戚家军将士进行了一次血腥的屠杀。这一事件,就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

戚家军讨薪反被朝廷屠杀的地方

今秦皇岛市海港区的石门寨镇

事件发生以后,明廷内部对如何处理此事件也发生了分歧。给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时认为,南兵们虽然鼓噪讨要饷银,但毕竟没有造反的举动。王保故意设下圈套对其进行屠杀,必须派遣官员前去进行调查责问。然而,御史马文卿则认为“南兵大逆有十”,时任兵部尚书的石星也赞同他的说法。最后,石星的态度起了决定性作用,兵部以“南兵叛乱、王保平叛”为这次事件定了基调并上奏明神宗,昏庸的明神宗照准了兵部的定性,王保得以“定变有功”而加官进爵,其儿子也获得了封荫。

明神宗朱飒钧

至于戚家军,除了在石门寨被王保屠杀的那一大批人,其余的也不容与明廷。当时的御史马经纶上奏朝廷说:“南兵……今则渐成逆乱,若复过为姑息,不行尽数驱逐,遗患必深”。昏庸的明神宗照准了马经纶的建议,于是戚家军“余党尽驱南还”,曾经的明朝最精锐的部队就这样在历史中烟消云散了。明廷如此对待功勋卓著的戚家军,可谓让人心寒至极。

所以《两朝平攘录》说,经此事变,“人心迄愤惋,故招募鲜有应者。”曾经是优质兵源地的浙西地区再也不可能为明王朝提供大量优质兵源了。到了二十多年以后,戚继光的侄子戚金率领着从浙江征调来的浙兵血战浑河,直到全军覆没,这次战役后来被网络上称为“戚家军的最后消亡”。然而,真正的戚家军早已经在万历二十三年的冬天被明朝自己消灭了。

在浑河战到最后的浙兵,不过是和戚家军都来自于浙江地区而已,实际上和戚家军并无什么渊源关系。然而,如果他们听说过自己的浙江前辈们曾经在石门寨经历的遭遇,那么还会不会如此为明朝拼命呢?很难说……

相传戚家军是由戚继光所创立的,后来因为戚家军内部的矛盾越来越大,再加上朝廷拖欠戚家军的军饷,所以导致戚家军在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戚继光创立的!在明末戚家军与清军最后一战中,歼灭清军万人,最终全军覆没,戚家军也退出历史舞台。
戚家军是戚继光创立的,因为朝廷拖欠军饷,并且朝中无人替戚家君说话,所以最后结局悲惨。

万历二十三年,明朝最强军队戚家军为什么被残酷剿杀?

明末戚继光为了消灭东南倭寇而创立了戚家军,在明朝卫所兵堕落之际,显示了募兵在良好训练和军纪下的强大战斗力。因为后台张居正死了,戚继光也被调离戚家军。万历二十三年,蓟镇总兵官王保将戚家军以兵变为名进行屠杀,其余人员尽皆遣散。

如果明朝末年能保留戚家军,北方则有关宁军、宣大军、戚家军,大明也不至于输的这么惨。戚继光给戚家军发的工资不高,一年十两白银,也就是一个农民的收入,大明的兵部尚书一年也才152两。但戚继光发的奖金高,按倭寇的首级算。以小队12人,奖金按小队分。杀一个倭寇赏银30两,杀12个倭寇360两,杀120个倭寇,3600两。一个小队一年杀12个倭寇,平均每人每年工资加奖金是40两白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戚家军的战斗力很强。至于后来戚家军为什么被残酷剿杀?

表面上是戚家军闹饷,但是有很复杂的深层次原因。我们知道明朝实行的是卫所制,卫所军人有自己的耕田,平时耕田,战时出兵,亦兵亦农。到了明中期之后,农的色彩逐渐大于兵,军队的战斗力锐减。在对倭寇的战争中江南的卫所军人畏敌如虎,朝廷不得已允许戚继光俞大猷募兵,高薪征召职业军人,这两只军队成为日后平定倭寇的主力。

之后戚继光被调任蓟镇(天津蓟县)担任总兵,戚家军随行。戚家军军纪森严,战力不俗,一下子把原有卫所制北军给比下去了,双方的矛盾就产生了。戚继光死后戚家军没有了靠山,在对后金的作战中朝廷财政拮据,军饷往往不能按时发放。而南北军军饷差异巨大,引起了北军士兵的更强烈不满,迁怒于戚家军,最后导致戚家军闹响发生哗变,朝廷镇压。1621年,最后一只戚家军余部在援救沈阳过程中被八旗兵歼灭,全部英勇就义。

是由于万历23年,一些当地的官员拖欠戚家军的军饷并刻意的针对他们,导致戚家军想要向朝廷讨个公道,被当地的军官骗到练武场上进行了残酷无情的绞杀。
他们打完了仗,然后回到了驻地,朝廷先前答应的钱粮和赏赐没有兑现,将士们讨说法,然后就被骗到演武场,被杀了。
戚家军是明朝实力非常强的军队,有知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但是却因为功高盖主受到了皇帝的鸡蛋,所以被斩杀。

明朝最强军队戚家军为什么被残酷剿杀?当时发生了什么?

戚家军自嘉靖三十八年建军,先后参加抗倭荡寇、大破蒙古精骑、援朝抗倭、决战后金,斩敌首级无数,纵横东亚,令敌人闻风丧胆,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支“常胜军”,被誉为十六、十七世纪东亚最强的军队。蓟州兵变屠杀戚家军将士是明廷自毁长城,这件事带来了一连串的负面连锁反应,不知不觉中毁灭了大明江山。

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之变,可以说是一场悲剧。这场事变,在史料上记载极少,只有《神宗实录》中有过寥寥几句记载,由于当时尚处于三大征的抗倭援朝时期,朝鲜的史料倒是记载颇多。“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

功高了,就要震主,戚家军的神勇不但让日军胆寒,也让朝廷发怵,觉得这支军队太彪悍,难以驾驭,如果一旦被敌人所用,走上“邪路”,则后患无穷。因此,朝廷上下都在渲染戚家军威胁论,都想打压戚家军。所以明朝皇帝觉得这支军队是悬在自己头上的利剑,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加上朝中很多大臣渲染戚家军威胁论,皇帝终于下决心除掉隐患。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十月间,奉命回国的戚家军回到了自己的驻地石门寨。此时,天已入冬,由于朝廷欠饷了很久,一家老小全靠自己的军饷,一定揭不开锅了。戚家军忍无可忍联合向蓟州镇总兵讨薪,要求按当初承诺的双饷标准发放拖欠的军饷,并且兑现平壤之战中率先登城的赏银。

蓟州总兵王保,早就对戚家军看着不顺眼,干掉他们是蓄谋已久,不过是需要一个借口。于是,王将军就给他们扣了一个造反之名,对他们挥起屠刀。最后王将军假装给大家要发军饷,清点部队人数,把戚家军集合到校场,团团包围。

接着,就开始点名,点到一个,官兵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明神宗实录》:"及甫入校场,而王保挥兵乱斩,死者无数。"

关于这次屠杀的人数,各方说法不一。

就在不久之前,还在朝鲜平倭战场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却被集体屠杀。被杀的南军人数,各类记载中人数不一,从数百人到3300多人不等。不过从之后的一些数字中可以推断出蛛丝马迹。

在前后两次出征朝鲜时,南兵都是给朝鲜军民最好印象的明朝军队。除了作战勇敢,还不扰民,军纪极佳。朝鲜人对吴惟忠所领的南兵,是众口一词的称赞,在入朝明军中口碑最佳,战功卓著,这是一支功勋部队,统兵的将领吴惟忠、骆尚志、王必迪三人被称为“南兵三营将”。蓟镇南兵即是吴惟忠部所统的征倭浙兵,出征后有所损失,仍然补满兵员,共计3700多人。

到了兵变发生过后的两年,第二次抗倭援朝开始,兵部仍然调派吴惟忠统领南兵入朝抗战,但这时南兵的数字有了巨大缺口,已不到2000名,减员将近一半,需要再招募1785人凑足人数。如果对照这个数字来推算,在兵变中被杀的南军人数应当在1700-2000人之间。

表面的原因,主要就是“要赏结聚”“挟增月饷”,就是说索要欠饷,聚众闹事。明朝中期的军饷,募兵制一般是每年十八两。但是东征援朝是出国作战,有所不同。当时经略军务的宋应昌将南军的军饷提高了一倍,达到了一年43两左右。宋应昌在职的时候,都是按此标准执行,问题是他在第二次抗倭援朝战争前被解职,截止被解职时,军饷并未全部按期发放,这成为了隐患。

南兵闹事的原因,并非全部是军饷,还有第一次入朝作战时该得的赏金,大家都是提着脑袋拼命去的,仗打赢了,事先答应的赏金却迟迟没有,这当然让人寒心。

宋英昌优待入朝士兵,这是好的,能提高士气,激发战斗力。但他离职时没有做好善后,宋英昌自己也在给内阁首辅王锡爵的书信中说:平壤首级大功未赏,各军志意似不如前,是人事不在我,幸相公留意焉。

欠饷本是军中常事,士兵不满乃至闹事也并不鲜见,为何立下汗马功劳的南兵会被屠戮?这牵涉到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军中的南北之争。

南兵都是戚继光从浙江招募的子弟兵,前后共有二万余人。在第一次抗倭援朝战争中,吴惟忠率领蓟镇3700多南兵参战,表现出色,有目共睹。

朝鲜人在《朝鲜宣祖实录》中如此评价南兵:“南兵不顾生死,一向直前,吴惟忠之功最高。”“游击吴惟忠领南兵进攻密德牡丹峰土窟,其军力战,死伤尤多。”

戚家军立下战功,非但没有得到奖赏,反而受到不公正待遇。军队的统帅李如松,是北军的灵魂人物,曾许诺"先登平壤者赏银万两",然而,战役结束后,李如松只字不提当初的许诺。他在战后的军功分配上,明显偏向北军,把原来南军的战功按到北军头上,比如平壤的“首叙”之功,是吴惟忠奋勇先登,结果到了最后,被归到了北军将领杨元头上。

不得不说,李如松这手做得不地道。南兵将领王必迪甚至直斥李如松“不智不信不仁”,下级当面斥责上级,可想而知南兵的愤怒。

南兵没有得到公正对待,事先许诺的奖赏也不到位,明军内部北兵与南兵之争愈演愈烈,碧蹄馆之战后,李如松战意消沉,没有进一步的军事动作,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戚继光为何特意要将南兵调到蓟镇,就是想以此作为垂范,整顿北兵的风气,籍此来练兵,戚家军的军纪有目共睹,即使在之后出国的远征中也同样如此。但这样做,必然会伤害部分人的利益,同时也造成南北兵之间的矛盾,戚继光在的时候,还不至于表现得很明显,等戚继光去世以后,裂缝就越来越大。

南北的争端,并不局限于军中,朝堂之上,也是如此。张居正、戚继光去世后,继任者多是北方人,多少会偏向老乡。等支持南兵的宋英昌被罢官后,南兵更加势单力孤,无人为他们说话,前面答应的饷银,更是不知找谁去要。蓟镇总兵王保,当然就是北方人。所以,蓟镇兵变的爆发,就是南北矛盾的爆发,在这次兵变中,缺少支持的南兵被心怀怨恨北方军官诱杀,随后扣上个谋反的罪名,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万历23年,明朝最强军队戚家军为何被残酷剿杀?其实明面上看似只是戚家军因为欠粮饷的事情发生了哗变,是明廷不得以而为之,其实背后却是明朝内部戚家军和北方军将领之间的不和造成的。

而对于这点,明朝的统治者并没有进行调节,反而任由两军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伴随着张居正和戚继光等支持戚家军权臣失势,戚家军最终只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这或许也是封建社会无法避免的局限性。

戚家军在“蓟州兵变”更多地反映出明朝的衰败,而此时的明朝国库已经逐渐空虚,拖欠粮饷逐渐成为了正常事,这也导致强大的明军开始走向衰败,战斗力逐渐下降,在几十年后被农民军灭国。只是可惜了这支劲旅,没有死在跟后金的战斗中,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下,呜呼哀哉……

公元1595年,戚家军3200人被当时的蓟镇总兵王保,诱骗到演武场之后,赤手空拳,全部杀害。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山河变色,天地不容。这帮下水要命,上岸要钱,顾头不顾腚的衣冠禽兽,不,禽兽不如。可怜我大明血性的悍勇将士,木有战死在沙场,切成了自己人的刀下冤魂。从此,正宗的戚家军,已经名存实亡。一个国家连当兵刀口舔血的钱都要贪,亡国不远了。 

戚家军不属于朝廷的中央军,因为张居正的缘故(戚家军是张居正组建的),在张居正死后这支部队在明朝高层眼里就是个异类后娘养的,高层有意借清军之手除掉这支部队排除异己,这是戚家军战败并覆没的主因。

戚家军战斗力强大并不是天生的,这个是由真金白银堆出来的。戚继光在辽东按着戚家军的编制组建一支3万人的部队,这支部队有火铳8000支,大炮100多门,总共花了6700万两白银,这是当时明朝4年的所有财政收入,这样的一支部队战斗力确实非常强,名副其实亚洲第一军。但是呢,也可以看出这支军队的弱点所在,那就是烧钱,除了组建这支军队花了大笔钱,养这么一支部队也得非常花钱,明军90%的军费都被戚家军给花掉了(这也让其他明军是眼红嫉妒恨,他们巴不得看戚家军出丑,不愿出手相救)。

明庭高层戚家军在戚继光死后切断了对戚家军的财政拨款,这使得戚家军的后勤被断,光有枪炮却没有弹药。俗话说得好,有枪没弹药不如烧火棍,这火器没了弹药真心不如刀枪剑戟好用,战败是迟早的事,这也是剩余的戚家军会在与清军交战中战败的主要因素。

历史上,明军为何经常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一只能被称为战无不胜的帝国军队,并不是单靠某只单一的,战斗力特别强悍的队伍就能撑起来的,而是需要无数支功能不同职能不同的队伍配合来达成的。是要无数支军队协同作战才能做到的。关于这一点,不光是古代的将领深有体会,哪怕就是现象的我们,就是玩游戏的宅男也是懂的。不信你试玩下朝代游戏一品官老爷或者麻雀飞青天,没有多兵种协同作战,说真的你想混得开那真心难。而如果一只帝国的军队之间再也不能很好的协同作战了,那么这只军队也就不会有"战无不胜"的名头了。



比如说明末的明军就是如此。在1619年以前,明朝的军队基本还是处于无敌的状态,此时的明军无论是对内作战,比如打宁夏之役,播州之役,还是对外用兵,比如打朝鲜战役,甚至在海上打荷兰人,葡萄牙人,那都是百战百胜的,甚至在辽东地区,努尔哈赤还得把自己当成二孙子。

可是到了1619年时,曾经无敌于天下的明军好像一夜之间就变得无能了,先是在萨尔浒一战中败北,然后又先后丢了沈阳辽阳,到了最后甚至军力都退回到了山海关上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明军战力如此急转直下的情况发生的呢?



小编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也做出了很多努力,甚至从经济,政治上入手也没找到称心如意的答案,一直到小编把问题延伸到了明朝军队上的时候,小编才算是找到了答案。而明朝军事力量突然一夜之间急转直下的答案就是:南北派系相互倾轧,都相互看不起。

而这一切的一切,其实早已有迹象可循了,明嘉靖年间明朝朝局混乱,南有倭寇北有蒙古,明朝为了能更好的区分守卫边疆,就以南方以戚家军为首对倭寇作战,北就以辽东铁骑为首打击蒙古收拾女真人。而当时的蒙古和女真被打怕了因此北境基本无事,所以军事配给上,明廷就有点重南轻北。



如此一来,北方明军就只能喝西北风,搞的李成梁都不得不动用私兵辽东铁骑来做事,也正是因为如此,明朝北军在军阀道路上越走越远,而南方军的爱国之心依旧不减,理念的不同导致了政见不同,明军也因此开始内部分裂,就此埋下了祸根。而在朝鲜作战时,南北军第一次合并一处合作作战,可由于争功问题,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就爆发了后来的"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这一次兵变,北军直接骗杀了3300多名戚家军。就此后明朝南军和北军矛盾开始公开化。



到了萨尔浒一战,四路大军中,北军有一路,是李如柏率领的,剩下三路都属南军。结果李如柏故意拖拖拉拉,等到三路大军都死绝了,他才磨磨蹭蹭的又回去了,有人说是因为他迷路了,对此我不同意,这压根就是派系思想作祟。而萨尔浒一战之后,更过分的还在后头,本来只要保证辽阳沈阳,努尔哈赤还是翻不起大浪的,在沈阳被攻时,有两路人民赶去支援,一路是由白杆军和戚家军组成的南军一万人,一路是以辽东军组成的北军三万人,南军先到,努尔哈赤拼了老命差点干不过南军,此时哪怕有几千外援突然背后给后金来一刀努尔哈赤估计就躺那里起不来了。

可是北军在距离南军被围之地20里外,打死了清军300侦查骚扰小队后就开始撤退。结果3万人马在撤退过程中还被皇太极几千人马干掉了他们几千人。是辽东军不能打吗?并不是,而是他们觉得被围的是南军,死了就死了,无关紧要。除了这一次外,还有卢象升战死沙场那次也是如此,卢象升被围,派人跟人跟距离自己五里之外的,有一万多人的北军关宁铁骑求救时,但他们竟然就这么坐视不理。真可谓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也正是因为派系偏见,当这帮人投降清军之后,南下打击抗清军民也是最为卖力的。因此说都这样了,明朝不亡真没天理了。

因为自己也害怕招惹麻烦,而且不愿意卷入战争当中,所以会表现出这种态度。
因为明军调动需要皇帝或者兵部的命令,而没有命令即使打了胜仗,那么擅自动的将领也会被处罚,所以会出现这种奇怪的想象。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1043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日本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这种说法吃杏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