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唐代才普遍,据说汉末才出现,图中摆三牲的明显是高脚桌,为何不是汉代那种矮案几

发布时间: 2022-08-23 12:01:0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1

新年习俗要中国的新年习俗,新年会做的事,三个字的,像包饺子,还有打雪仗rn吃火锅,放鞭炮,在帮我想10个rn,一个十分啊春...

桌子唐代才普遍,据说汉末才出现,图中摆三牲的明显是高脚桌,为何不是汉代那种矮案几

新年习俗

要中国的新年习俗 新年会做的事,三个字的,像包饺子,还有打雪仗rn吃火锅,放鞭炮,在帮我想10个rn 一个十分啊
春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重大节日,它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一个节日也是一年中最快乐的节日,在新年里我们
包饺子,
打雪仗,
吃火锅,
放鞭炮,
剪窗花
逛庙会
贴春联
串亲戚
扭秧歌
挂灯笼玩的开心,笑的开心,在上海就另有一番情景啦!不信你看看,上海春节新年习俗

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即农历十二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圆,所以买多一些也无妨。

年廿四谢灶:

相传年廿四是诸神返回天庭述职的一天,其中灶君更是掌管人间衣食的神明,所以人们都兴起谢灶的礼仪,谢灶的供品包括生果、烧肉及一些斋菜,而汤丸及麦芽糖更是必备的,据说这些甜品能封住灶君的嘴,免他上到天庭向玉帝乱告状。祭祀仪式方面,在灶头放齐供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及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炉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年廿八洗邋遢:

年廿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帮手大扫除,冒求将往年的霉气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包括洗头、冲凉及理发等,据闻这样做年便可以消灾去病。

择好时辰贴挥春:

每年都有一个流年贴挥春的好时辰,可以查阅通胜而知,而贴挥春亦有一些宜忌要注意,一般人都喜欢将一个福字倒转贴在门口,表示「福到临门」。而贴挥春不要贴四张,因四字谐音不吉,最好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

此外,亦要留意挥春的字眼,是否与家人的生肖相冲,例如「龙马精神」的「龙」与属狗者相冲,「马」亦与属鼠的人相冲,如家中有人属这些生肖,最好不要贴这张。

年三十晚要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日,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意义。当日下午要开始送年的仪式,要开好祭桌,摆好五牲及各种年粿以供奉诸神,之后便是拜祖先,以感谢祖先及各位神明一年来的照顾,而且祈求来年继续平安大吉。

到了晚上,一家人聚首一堂吃其团年饭,年夜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得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特别是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之后,便是长辈派发压岁钱的时候,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利是里会装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不过利是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许多人都不会睡觉,守岁到天光,根据传统习俗认为,守岁是为了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正,就开始烧炮竹,庆祝新一年来临。

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神位上放一些红枣、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著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毕后,就开始拜年的活动,晚辈向长辈或亲友间互相拜年,拱手互相恭贺,如有亲友到访拜年,就要笑面迎人,说些吉利的说话,年初一切忌发脾气或口黑面黑。

此外,年初一亦不可扫地或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烂碗碟或盆具,如真的不小心打烂了,就说些好意头的话,例如「碎碎(岁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

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年初二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时侯,为甚麼初一不可返,而要初二返,皆因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得穷,所以大家就要年初二才返了。此外,返娘家拜年亦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年初四接财神:

话说年廿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则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所谓「送神早,接神迟」,所以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金衣方面,「神马」、「甲马」及「天兵」等都不可少,以欢迎诸神重临人间。

年初五启市日:

年初五俗称「初五隔开」。这时可将供奉神位的供品收起。做生意的人可以拜神开铺,大派开工利事给员工,以求大家工作顺利,而一些过年的禁忌,如洗头、倒垃圾及扫地等都可以解封,过回平时一样的日子了。
中国春节习俗

祭 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返回

扫 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返回

春 联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返回

年 画

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不过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不但唤起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
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说:"快把鞋藏好,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此话即源于此。因此,年画《老鼠娶亲》特别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返回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说到除夕的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的《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筹莫展,听得邻家的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确实心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但是屠苏酒的名称是如何来的?又是用什么制作的?从来传说不一。
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尾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今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返回

守 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返回

爆 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对当时除夕爆竹作了如下记载:"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红楼梦》中也有描绘:"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这烟火俱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却极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的花炮。说话之间.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多'满天星'、'九龙入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星小炮仗。"从这也可以看到旧时新春燃放烟花的盛况。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 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期间,各街巷通衢里,大户人家悬灯结彩。街头巷尾,乡里材社,到处百艺杂陈,各献高技,热闹非凡乡间多延请戏班剧团演戏,还开展听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式品种的娱乐嬉戏,也有舞狮子,耍龙灯等种种文体活动。人们欢天喜地,共庆新春。

返回

拜 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
老上海过年习俗
春节在中国延续已有数千年。但长期以来,“春节”之称是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下令全国改行阳历,随之,新年也应换在阳历元旦了。然而农历新年毕竟已成全民皆庆的传统大节,坚固、深厚的风土习俗和民族文化,是难以改变的。农历新年之庆,仍是年年不息、年年强劲。由于新出现了一个阳历元旦,为示区别,自民国以后,农历新年就移用了节气中的“春节”之称。

旧时从农历12月23日起就进入“过年”了,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始告终,还形成了一套固定程式。下面让我们来看上海城旧时是如何“过年”的。

农历腊月廿四,即十二月廿四日,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是夜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酒、果,还必供荸荠、茨菰以及好鱼、好肉,有竹枝词这么说:“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献无他物,鱼买新鲜肉买肥。”

灶神上天是要向玉帝汇报一年中人间的好坏、人之过失,为避免他言之过分,故“送灶”时人们还供上用饴糖所做的糖元宝等,据说为让他吃了粘上牙齿,说话不清,以至可少说、不说人间坏话。“送灶”时各家要点上香烛,是夜,屋内香烟缭绕,各色供品耀眼,过新年的气氛一下子到来了。

腊月廿五,是诸神下界之日。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此举颇为认真,用现在的话来说,称得上是一次积极的、有规有模的群众性卫生运动了。经这一天的工作,每家每户龌龊大去,用品比前井然,里里外外展露出清新之貌,是像一个换年的样子了。

也就从此日起,家家户户开始忙着过年的各方面的紧张张罗。首先是要购买、备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每户还必磨粉,为包汤圆,有些家庭又抟粉自制年糕。前者是取“团团圆圆”之意,后者吃了可“高高兴兴”、“年年高”。其次是准备新衣、新帽、新鞋。人们一般也许一年中都穿旧物,但在新年中是一定要翻翻“行头”的;再次是开始买春联、买年画、买“门神”,以张贴于门上户首、楼上楼下。这一时期,为供应大众所需,市上售卖这些东西的品种很为丰富。各家也是各取所需,如买春联,店家多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一般住家则多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园”等。

这一时期也是店家在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一方面逢生意红火、销售最旺之季,另一方面,年尾正是各家清理一年来往帐目,向欠户索取积欠之期。于是各家派出专人办理此事,城中便出现了一支颇有规模的“讨帐”队伍:“帐条布袋手中携,行过街东到巷西。踏进重门忙叫应,先生该欠要归齐。”还帐有很爽快的,但更有许多出于各种原因而不能按期还帐者。讨帐者身负重任,穷追不舍,往往是日夜行动,夜间不顾五更之寒。

在不能按期还帐者中,实际有不少属完全无力还帐者。这些人除了欠店家之帐外,很可能还欠着私人之债。年底也是大多数欠债偿还之时,这样,这些人就面对着两个方面的讨钱重压。不过按惯例,讨帐、讨债只讨到除夕为止,新年里是不能讨的,否责自讨“晦气”,于已不吉利。因此对躲帐、躲债者来说,除夕是最后一关,如逃过此关,明年又当别论。于是他们一直与讨帐、讨债者周旋,千方百计度过这除夕之关:“百孔千疮债主来,毫无打算又难回。我今只好登台避,躲过今晓就甩开。”

不过除了上述那样的贫困者之外,从总体来说,新年来临,大家不免都异常的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在经过前述的种种准备以后,天天盼望的除夕终于来到眼前,新年的庆祝也就进入了高潮。

除夕之美在日落。是晚,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顿饭时间延续较长。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

此夜紧接新年,所以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也是边说边笑,边吃杂食。大家不会觉此夜夜深更长。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

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这是小孩们念叨已久的盼望,至此总算欢天喜地地到手入袋。接着开门放爆炸迎新,邻里相见互道新禧。

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客来多携礼品,待客必请喝“元宝茶”,是为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一枚。还用金漆盘装果品献客,口中则说“恭喜多如意”。又必请吃酒饭。其时长辈凡见幼辈皆要送压岁钱,这对经济拮据者来说,不免是不小的负担。不过此类拜年之风,至清末上海已见简化。交往多者出外拜年,往往不进门内,仅投一名刺,权作已来贺年,这样便可省却应酬和开销:“换得桃符样色新,衣袍短套到门前。何人最怕腰频折,投刺匆忙当贺年。”

新年中除相互走动各表贺年外,其余时间就是以各种各样的行游、娱乐活动来“欢度”了。有外出游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庙以及相连的西园(即豫园):“新年无事快逍遥,行过园中九曲桥。忽听儿童齐拍手,谁家鹞子半天摇。”不过自近代租界辟设后,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魅力无限,也成了新年的一个游乐好去处,特别是对住在洋场外面的人:“城中人爱洋场去,城外人争入庙园。同时一般看乐意,大家相喻在无言”;又有出外看戏、听书、喝茶的。开埠后上海洋场内外淫风很盛,还有一些人便借此期作艳游,于是忙坏了各处的烟花场:“新年气象镜新磨,掷得金钱疾似梭。楚馆秦楼千百所,果盘开处笑声多”;当然,更多的人常逗留家中,室内之乐自可寻得,如邀亲招友大筑“方城”,击鼓弹琴、自拉自唱等:“美食鲜衣乐岁更,倩人投刺藉通名。各家闭户停三日(指商家),不是牌声即鼓声。”

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各地都有“接财神”、接“五路财神(取东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头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上海早就是东南繁华的大商邑,商肆随处可见,初五庆祝之特别闹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者,谐音“利余”,特别受到欢迎。早在日前,街巷中来自农村的乡人,向各家兜卖新鲜鲤鱼,鲤鱼又被称为“元宝鱼”,故被称为“送元宝。”

初五子时,商家堂上正中挂起赵公元帅的新像,除三牲外,其余供品极为丰盛。香烛燃起,光耀满堂。接着在户内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阖城轰响,声震百里。且连续不断,其声、势之烈竟过于初一正日的天明:“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终于到了十五元宵。十五月满,正好合团团圆圆之意,是为大吉大利。此日每家必吃“元宵”,即汤圆,也是取团圆、吉利之义。但元宵之盛还在于“灯”,所以又名“灯节”。是日家家户户、各店各铺悬灯门前,寺庙、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更是大张灯彩。日落后万灯齐放,连片连城,红光耀天。灯彩造型五花八门,有各色花灯,各种植物灯、动物灯、人物灯、故事灯等,沪地最常见的有兔子灯、元宝灯、走马灯,最大、最精彩者为“龙灯”:龙身有首有尾,鳞片闪烁,共长9节,下承以长柄,由舞龙者操持。又由专人持大珠般的“滚灯”,与龙身周旋、追逐,甚至打斗,它们共舞行于沪城的大街小巷中。

届时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外观灯。城隍庙及西园又是一个活动的中心点。是处亭台楼阁遍饰灯彩,内外通明。园中大假山高岩处,还燃放花筒烟火,最为吸引人。来此的观众摩肩接踵,个个笑逐颜开。这灯节除看灯外,领略的还是一种特别的“人气”:所谓“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便是那种独特的意境。元宵夜之闹猛一直要延至夜深,待灯阑兴尽,众人始慢慢步回家。一种说法,这天正好还是灶神归来之日,那么回家正好将这位灶老爷接住。

在即将到来的黎明晨曦中,这一年的春节之庆到此落下帷幕。
老上海过年习俗

春节在中国延续已有数千年。但长期以来,“春节”之称是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下令全国改行阳历,随之,新年也应换在阳历元旦了。然而农历新年毕竟已成全民皆庆的传统大节,坚固、深厚的风土习俗和民族文化,是难以改变的。农历新年之庆,仍是年年不息、年年强劲。由于新出现了一个阳历元旦,为示区别,自民国以后,农历新年就移用了节气中的 “春节”之称。

旧时从农历12月23日起就进入“过年”了,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始告终,还形成了一套固定程式。下面让我们来看上海城旧时是如何“过年”的。

农历腊月廿四,即十二月廿四日,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是夜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酒、果,还必供荸荠、茨菰以及好鱼、好肉,有竹枝词这么说:“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献无他物,鱼买新鲜肉买肥。”

灶神上天是要向玉帝汇报一年中人间的好坏、人之过失,为避免他言之过分,故“送灶”时人们还供上用饴糖所做的糖元宝等,据说为让他吃了粘上牙齿,说话不清,以至可少说、不说人间坏话。“送灶”时各家要点上香烛,是夜,屋内香烟缭绕,各色供品耀眼,过新年的气氛一下子到来了。

腊月廿五,是诸神下界之日。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此举颇为认真,用现在的话来说,称得上是一次积极的、有规有模的群众性卫生运动了。经这一天的工作,每家每户龌龊大去,用品比前井然,里里外外展露出清新之貌,是像一个换年的样子了。

也就从此日起,家家户户开始忙着过年的各方面的紧张张罗。首先是要购买、备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每户还必磨粉,为包汤圆,有些家庭又抟粉自制年糕。前者是取“团团圆圆”之意,后者吃了可“高高兴兴”、“年年高”。其次是准备新衣、新帽、新鞋。人们一般也许一年中都穿旧物,但在新年中是一定要翻翻“行头”的;再次是开始买春联、买年画、买“门神”,以张贴于门上户首、楼上楼下。这一时期,为供应大众所需,市上售卖这些东西的品种很为丰富。各家也是各取所需,如买春联,店家多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一般住家则多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园”等。

这一时期也是店家在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一方面逢生意红火、销售最旺之季,另一方面,年尾正是各家清理一年来往帐目,向欠户索取积欠之期。于是各家派出专人办理此事,城中便出现了一支颇有规模的“讨帐”队伍:“帐条布袋手中携,行过街东到巷西。踏进重门忙叫应,先生该欠要归齐。”还帐有很爽快的,但更有许多出于各种原因而不能按期还帐者。讨帐者身负重任,穷追不舍,往往是日夜行动,夜间不顾五更之寒。

在不能按期还帐者中,实际有不少属完全无力还帐者。这些人除了欠店家之帐外,很可能还欠着私人之债。年底也是大多数欠债偿还之时,这样,这些人就面对着两个方面的讨钱重压。不过按惯例,讨帐、讨债只讨到除夕为止,新年里是不能讨的,否责自讨“晦气”,于已不吉利。因此对躲帐、躲债者来说,除夕是最后一关,如逃过此关,明年又当别论。于是他们一直与讨帐、讨债者周旋,千方百计度过这除夕之关:“百孔千疮债主来,毫无打算又难回。我今只好登台避,躲过今晓就甩开。”

不过除了上述那样的贫困者之外,从总体来说,新年来临,大家不免都异常的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在经过前述的种种准备以后,天天盼望的除夕终于来到眼前,新年的庆祝也就进入了高潮。

除夕之美在日落。是晚,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顿饭时间延续较长。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

此夜紧接新年,所以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也是边说边笑,边吃杂食。大家不会觉此夜夜深更长。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

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这是小孩们念叨已久的盼望,至此总算欢天喜地地到手入袋。接着开门放爆炸迎新,邻里相见互道新禧。

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客来多携礼品,待客必请喝“元宝茶”,是为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一枚。还用金漆盘装果品献客,口中则说“恭喜多如意”。又必请吃酒饭。其时长辈凡见幼辈皆要送压岁钱,这对经济拮据者来说,不免是不小的负担。不过此类拜年之风,至清末上海已见简化。交往多者出外拜年,往往不进门内,仅投一名刺,权作已来贺年,这样便可省却应酬和开销:“换得桃符样色新,衣袍短套到门前。何人最怕腰频折,投刺匆忙当贺年。”

新年中除相互走动各表贺年外,其余时间就是以各种各样的行游、娱乐活动来“欢度”了。有外出游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庙以及相连的西园(即豫园):“新年无事快逍遥,行过园中九曲桥。忽听儿童齐拍手,谁家鹞子半天摇。”不过自近代租界辟设后,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魅力无限,也成了新年的一个游乐好去处,特别是对住在洋场外面的人:“城中人爱洋场去,城外人争入庙园。同时一般看乐意,大家相喻在无言”;又有出外看戏、听书、喝茶的。开埠后上海洋场内外淫风很盛,还有一些人便借此期作艳游,于是忙坏了各处的烟花场:“新年气象镜新磨,掷得金钱疾似梭。楚馆秦楼千百所,果盘开处笑声多”;当然,更多的人常逗留家中,室内之乐自可寻得,如邀亲招友大筑“方城”,击鼓弹琴、自拉自唱等:“美食鲜衣乐岁更,倩人投刺藉通名。各家闭户停三日(指商家),不是牌声即鼓声。”

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各地都有“接财神”、接“五路财神(取东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头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上海早就是东南繁华的大商邑,商肆随处可见,初五庆祝之特别闹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者,谐音“利余”,特别受到欢迎。早在日前,街巷中来自农村的乡人,向各家兜卖新鲜鲤鱼,鲤鱼又被称为“元宝鱼”,故被称为“送元宝。”

初五子时,商家堂上正中挂起赵公元帅的新像,除三牲外,其余供品极为丰盛。香烛燃起,光耀满堂。接着在户内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阖城轰响,声震百里。且连续不断,其声、势之烈竟过于初一正日的天明:“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终于到了十五元宵。十五月满,正好合团团圆圆之意,是为大吉大利。此日每家必吃“元宵”,即汤圆,也是取团圆、吉利之义。但元宵之盛还在于“灯”,所以又名“灯节”。是日家家户户、各店各铺悬灯门前,寺庙、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更是大张灯彩。日落后万灯齐放,连片连城,红光耀天。灯彩造型五花八门,有各色花灯,各种植物灯、动物灯、人物灯、故事灯等,沪地最常见的有兔子灯、元宝灯、走马灯,最大、最精彩者为“龙灯”:龙身有首有尾,鳞片闪烁,共长9节,下承以长柄,由舞龙者操持。又由专人持大珠般的“滚灯”,与龙身周旋、追逐,甚至打斗,它们共舞行于沪城的大街小巷中。

届时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外观灯。城隍庙及西园又是一个活动的中心点。是处亭台楼阁遍饰灯彩,内外通明。园中大假山高岩处,还燃放花筒烟火,最为吸引人。来此的观众摩肩接踵,个个笑逐颜开。这灯节除看灯外,领略的还是一种特别的“人气”:所谓“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便是那种独特的意境。元宵夜之闹猛一直要延至夜深,待灯阑兴尽,众人始慢慢步回家。一种说法,这天正好还是灶神归来之日,那么回家正好将这位灶老爷接住。

在即将到来的黎明晨曦中,这一年的春节之庆到此落下帷幕。(文/郑祖安)

崇明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重大节日,它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一个节日,故特别被人们看重。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本县的独特地域,因此各地的春节习俗略有不同。现采集一些过去岁月春节前后的场景、镜头与读者诸君一起融身于浓浓的乡情中同醉。

廿四夜

从农历十二月廿三起,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为过好春节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农历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统称为"廿四夜"。相传这一天为灶君上天之日,民间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习俗。百姓在这一夜用"卷银包"(用青菜和慈菇、豆腐等烧熟后作馅,再用百叶包裹成)、"廿四糖"、赤豆饭作祭食,点上香烛,祭供灶君,并备纸钱,扎彩桥,磕头礼拜,然后鸣放鞭炮,在将灶君像与前帘(俗称"喜串")烧化前,户主对着君像自言自语地说些诸如"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吉利话祈祷。此俗现已除,但吃赤豆饭、卷银包的古风犹存。过了廿四夜后,家家户户越发忙碌了,里里外外大扫除,俗称掸檐尘,各家忙于洗涤被褥帐子,酿酒、炒花生和蚕豆,并采购吃的用的东西。海岛城乡百姓普遍都要磨粉蒸糕,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因"糕"和"高"是谐音,人们图的是年年高的好口彩。本县各地制糕的方法各不相同,上沙以蒸松糕为主,中部地区蒸的是粘糕,下沙主要蒸蒲鞋底糕;而穷苦人家则用高梁粉、白玉米作为蒸糕的主要原料。此外人们还要备些锡箔、纸钱、香烛、元宝、茶食果品之类的东西作祭品以此敬神。除夕前几天,人们还要贴上新春联,挂尊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的墙上,摆好祭品,待大年夜一到,点上香烛,让后辈瞻仰。除夕前人们还进行打囤子,即把石灰装在麻袋里,往地上打印,企盼来年粮谷满仓。这些活动现已不见。有的农户还将市内的垃圾及无用的杂务和杂草堆放到外场,点火焚烧,以求来年吉祥,平安无事。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是除夕,俗称大年夜。在这一天,把过年的一切陈设都布置定当,如写春联、贴门神等。晚上全家老少围在一起吃年夜饭,菜肴远比平时丰盛,主要的一道菜用菜心、豆腐等烧成后用百叶卷裹,被称之为卷钱捆,以示来年财源滚滚而来。这一夜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因为父母、长辈送上压岁钱。在旧社会,没钱的人在这一天是难熬的,按旧规,当年债务要当年清,年底讨不到债,到年初一就不能强讨了,直到二月初落灯后才能讨债,所以债主在大年夜差人四处讨债,还不起债的人只好四处躲避,有家不能归,到年初一才能回家。所以往日有"年关粮户好过,没钱难过"的俗语。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年处一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称"开门炮",其原意是驱邪,后来就含有开门大吉、高升发财的意思。过年了,大人小孩换上新衣帽,穿戴整洁,全家围桌而坐,共进丰盛的早餐,以素食为主,再加上汤圆(圆子)、糖年糕、以示全家团圆,年年高,并将去年廿四夜的一碗赤豆饭拌入早饭内,俗称"陈年饭",意为隔年有余的好口采。早饭后,孩子们向邻居、亲友长辈们一一尊称问好。正月初一这一天忌讳颇多,不能动刀具,不能泼水,不能去水桥淘米,不能扫地,不能开后门,不能搬动柴禾,不能出口污言,不能动手打人,不能睡得太晚等等。连煮饭烧菜的柴草要用芝麻杆,黄豆杆等放在炉堂里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火越旺,越吉利,预告今年万事兴旺,节节高.另外,年初三和年初五早晨家家都要烧早饭,饭前要点燃香烛,企求全家兴旺平安.

旧时,一到春节乞丐就多起来了.有一种乞丐,他们不是因为家中贫困而去行乞,而是为行孝道.据传,老年人活到九九八十一岁有一道鬼门关,只有吃了"百家饭"才可安然无恙度过这一关.于是家有老人的孝男孝女们在新春初一日走出家门去讨饭给自己的父母吃.还有一种乞丐俗称"叫化子",他们乞讨的方式令人好笑.有的乞丐用红纸裹着菜头挂在竹杆上,每到一家门前就说菜头到,生意好,恳求施舍,这叫"送菜头".有的用纸和竹丝做成牛状,到家家门前说尽好话,吉利话,以求施舍,这叫"送春牛";有的手持一根冬青或柏树的树枝,在树枝上挂些小铃后古钱,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家人会象摇钱树一样,财源滚滚而来,这叫"摇钱树";有的企丐身穿佛衫,头戴神像面具,化装成财神菩萨的模样到各家的宅院内狂奔乱跳,以示财神菩萨来了,这叫"跳财神".崇明人在旧社会里虽生活贫困,但遇到这些企丐还是乐善施好,给一些干粮和其他食品.解放后这些行企方式早已绝迹了.

年初二清晨,各商店及手艺人都焚香敬神,称"烧利节",中午十分,店主还设酒款待店员,一起祈求新年生意兴隆.年初五,相传为财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开门营业,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以示兜财.此外在乡间田头还有木人头戏(今称木偶戏).初一至初五期间各家走亲访友,互祝新春快乐,并互赠礼品.期间,各寺庙香火远比平时旺盛,特别年初一早晨,上寺庙烧香拜佛的人特别多,而且特别早,要赶烧头香,城外的寿安寺和中兴镇的广福寺是最热闹的地方.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上元节,俗称正月半,人们以正月事五至二十为元宵灯期.旧时,在元宵节前,家家户户用糯米粉做成各种形状的糕团,有的形似古代绢团,银子,还有的形似小鸡,小鸭,鲤鱼,棉铃,玉米,桃子,稻堆等.正月半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下午人们还将这些食品作为祭品,去坟上拜祖宗,祭田头,晚上,人们三五成群地或提形状各异的灯笼,后甩火球,后过三桥,尽心游玩.在正月半点灯笼的习惯十分盛行.灯笼的形状有兔子灯,鲤鱼灯,五角大楼型灯等,灯挂的地方也很有地方风味,如把众多红灯排成字形或者各种图形,灯内点上蜡烛,用竹杆高高挂起,这叫"拔红灯",在乡间没条泯沟东西之间插一根竹杆,然后挂上红灯笼,一到晚间,点上蜡烛,顿时似同白昼,登高望去,熬是好看,这叫挂铫灯,在桥口扎成彩楼,上面挂满各式奇异的灯笼,晚间这里又有一番风情.此外在元宵之夜还有跑马灯,调狮子,甩田财,请坑三娘娘,元节姑娘等名目繁多的活动.

俗话说:"吃了两头大,各人寻头路".正月十六后,欢庆的人们各自重归各行业.至此,春节的活动也就结束了.解放后,闹元宵,趋于简化,但吃馄饨,做绢团,圆子和小孩玩灯的习俗尚存,并赋予新的含义,特别在县城的大街上,元宵之夜挂彩灯,放烟火更是吸引了众多男女老少,有的倾家而出,上街观灯.奇特的烟火,绚丽多彩,把元宵的夜空照映得五光十色,它象征着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一千多年来,我们的先辈已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在他们长期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各种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凝聚了先辈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放映了他们的朴实、勤俭的优良品质。当然在传统习俗中的另一面也夹杂着一些落后、愚昧的内容。人们的传统习俗随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愚昧走向科学。本文所载的一些旧时习俗随着文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有的已被摒弃,有些习俗被注入新的内容,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我们要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风俗,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欢度传统佳节时,不能忘记树新风、破陋俗应是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桌子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桌子第一次出现在哪个朝代?战国时代有没有桌子?桌子起源,要详细!

桌子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桌子第一次出现在哪个朝代?战国时代有没有桌子?桌子起源,要详细!

  桌子是用以阅读、书写、饮食、摆设物品的家具或办公用具。

  桌子源于我国。最早的桌子是既矮又小的案和几。

  从汉字的角度倒是可以看出,甲骨文里就有几字,而且上古的时候人民习惯坐和跪,吃饭饮水很不方便,就需要桌子这样物件,所以依才取物,根据更远的习俗,推广使用了桌子,并制造了几这个字。

  汉以前,人们阅读、书写、饮食均在矮床上放置案或几。物器的摆设除放在案几上外,还因物而宜设专用木架。

  汉末,胡椅传入中原,随之出现了简单的桌子。

  唐代,桌子已基本定型。

  南宋,由于桌椅的普及,人们已由席地而坐改为凭桌坐椅。

  西方于公元前 7 世纪出现了由一根腿支撑的桌子。

桌子是用以阅读、书写、饮食、摆设物品的家具或办公用具。桌子源于我国。最早的桌子是既矮又小的案和几。汉以前,人们阅读、书写、饮食均在矮床上放置案或几。物器的摆设除放在案几上外,还因物而宜设专用木架。汉末,胡椅传入中原,随之出现了简单的桌子。唐代,桌子已基本定型。南宋,由于桌椅的普及,人们已由席地而坐改为凭桌坐椅。西方于公元前 7 世纪出现了由一根腿支撑的桌子。--摘自《桌子的由来》
tencent://message/?uin=2851383586&Site=人行通道闸&Menu=yes

六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作文

请你将一些民风民俗写成一篇作文,可以写节日习俗,还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艺品。 按照上面说的,写一篇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急,速度,今天就要用的,rn好的话还会加分哦
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四.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脆是以示吉利。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 "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五.台湾春节习俗拾趣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七.桂林春节习俗
?从"小年夜"到除夕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
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
八.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九.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十.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十一.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十二.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十三.傣族: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十四.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十五.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十六.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十七.侗族:芦笙会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十八.彝族:跳虎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狗献“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十九.撒尼族:食汤圆
除夕,撒尼语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饭,是很肃穆的。午后,家家门前插上绿树枝,枝上挂一顶草帽。这是无言的告示:请勿入内!不许谈话!就连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声言谈的。
撒尼语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汤圆”和“过新年”是同一个词,叫“阔期玛”。因为过新年必食汤圆。从正月初一起的半个月内,人们纵情欢乐。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民歌对唱、三弦胡独奏,古朴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们伴随音乐载歌载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为的是驱逐灾害,显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节初二日午后,农民要把牛牵出来,绕着寨心走几圈,在它的额上戴红布扎的花朵,表示对它一年贡献的敬意。还喂它米饭和肥猪肉,表示对自己亲密伙伴的慰劳。
撒尼人从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动。从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东西。
仲夏的盛典—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照我国传统民间习俗,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是一年的三大节日之一。

端午节又叫「端五节」、「重五节」、「端阳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古人称初一为端一,初五则为端五。五月初五有两个五重叠,所以又叫做重五。农历以天干纪年,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五月则为午月,古人又把初五称为午日,所以五月初五又叫端午。到了唐代,因唐玄宗生於八月初五,宋璟为了讨好皇帝,避「五」的字讳,便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

一.端午节的起源:
(1) 流行较久的观点—认为端午节的起源於纪念屈原(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懔的荆楚岁时记)
(2) 认为端午节起源於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
众所周知,端午节一项重要节日活动是为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但龙舟竞渡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经存在。《事物原始》引《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於越王勾践,今龙舟也」。即使在屈原本人的作品中,也可以反应出当时竞渡的风俗来。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论文中考证认为:古代的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是「龙子」的身份,藉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他们不仅有断发纹身的风俗,而且每年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便有类似今日竞渡的游戏,这便是竞渡习俗的由来。但是,龙舟竞渡不仅是越人的习俗,而且其他民族也有此俗这在一些出土的战国时古物中可以看出端倪;龙舟竞渡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清代大史学家赵翼便指出:「竞渡不独端午日也,今江浙间多用春日,疑非本义。」总体来看,龙舟竞渡应是以沅湘一带为中心的南方风俗。

(3) 认为端午节起源於「恶日」
南方越民族进行龙图腾祭祀之时,而北方中原地区却是把五月五日当作「恶月」、「恶日」。至晚在战国时代,人们已把勿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大戴礼》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风俗通》记载:「俗云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房,令人头秃」,不但此恶月万事不吉利,甚至连五月五日所生之子也视为不祥之兆。从战国到两汉,人们一直认为五月五日是深恶痛绝的恶日。「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王充《论衡.四讳》也记载当时风俗「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已举之,父母祸死」。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倒是五月五日所生,如战国时以养士闻名遐迩的孟尝君田文,就是五月五日所生。

(4) 认为端午节起源於夏至
从时令上看来,五月五日又是夏至刚过的盛夏之时。因此,端午节又融进了夏令饮食、服饰、禁忌等风俗。周处《风土记》云:「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与夏至同」,而古代就有「五日同夏至」之说。吃粽子是汉代端午的重要习俗。当时,吃粽子并无特别的纪念意义,只是当作一种时令食品而已。俗有「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之谚。意思是粽子一出现,岁序便转入夏季,这是一年生活转折的信号,不单单只是点缀节景。在五月仲夏,酷热季节吃这种米制凉食,用菰芦叶包裹,用灰汁煮熟,色香味都别具特色,吃后能清热降火,胃肠舒适,不失为时令佳品。在此时,人们全面换上夏装,以轻薄凉爽为宜。因此《中华古今注》记载:东汉每到端午,皇帝要赐给群臣百僚鸟犀腰带。作为皇帝的恩赐来说,固然是笼络臣下的一种手段,但从风俗角度讲,这也是端午换夏装、避酷热的风俗反映。从衣食风俗来看,认为端午与夏至风俗有密切关系也不无道理。

端午节风俗的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随著历史发展又注入新的内容。龙舟竞渡之俗起源於南方,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起於北方,注入夏季时令风尚,附会以纪念屈原逝世而最后形成。

由於屈原不仅是一位爱国的忠臣,也是一位爱国的诗人,民国三十年的端阳节,住在重庆地区的诗人,首先发起将端阳节定为「诗人节」,后经过全国诗人的响应而定案。

二. 端午的习俗:
1. 赛龙舟:
赛龙舟又叫龙舟竞渡、划龙船或俗称「扒龙船」,不仅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水上竞技活动,也是端午节民俗活动中最热闹有趣的节目。所谓龙舟就是首尾做成巨龙形状的船只,早在西周就出现了,但是当时是让国王乘坐的,并不是用来比赛。关於端午节龙舟竞渡,相传起源於楚国人民不断的在汨罗江上找寻屈原的尸体(或者说是为了驱赶水中的鱼类,以免它们吃了屈原的尸体),所以一面划船,一面敲锣打鼓,久而久之,自然演变而成的。

在台湾,端午节龙舟竞赛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从龙船的制作、点睛仪式、下水典礼的举行,都有一套严肃庄严的规定。而在划龙舟之前,又有「请水神」、「接龙船」、「祭江」的仪式;在比赛结束后、也有「送水神」、「收龙船」、「谢江的祭典」,可以说非常热闹、隆重。

龙舟竞赛的场所,大都在河流或海口,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高雄爱河、台南安平运河、台北的淡水河等地。比赛前先用浮旗分出左右两个水道,彼此相隔五十公尺以上,比赛的龙舟一次两艘,船头插著红色的三角旗,叫做「龙舌旗」,或长方形的红旗,叫做「龙目旗」,旗上写著「四时无妄」、「八节有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祥字句,船尾还有一只大型的三角旗,写著「水仙尊王」。参赛的人数视船只大小或主办单位的规定而定,一般是二十四人或三十二人,船首有两人,一人准备抢旗,一人则敲锣或打鼓,船尾一人把舵,其余的人分别坐在船只的两侧把桨划船。号令一响就努力往前划,比赛的胜负视哪一方先抢得浮标上的旗帜,就获得胜利。

随著古代中外文化的交流,赛龙舟的风俗,先后传入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国家,近年来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竞赛活动。
2. 吃粽子:
粽子古称角黍、筒粽,原是南方的一种用芦叶把米包起来煮食的风味小吃,汉代以后才与屈原联系起来,并逐渐固定在端午节吃。相传屈原因爱国忧民投江自尽,人们为了敬爱他,於每年五月五日将白米装在竹筒内,投入江中给鱼类吃,以防止鱼群去毁坏了忠臣的躯体,流传到今天,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粽子有甜的和咸的两种,甜的有 粽、豆沙粽等, 粽是用糯米混 粉蒸煮而成,豆沙粽则是糯米内包豆沙蒸煮而成。咸的有肉粽和菜粽两种,肉粽是糯米内包猪肉、蛋仁、香菇、虾米、蚵干等佐料、而菜粽只包花生米。这四种粽子都是以禾叶包裹,外形为四角锥形,制作时,先用咸草系住二、三十个缠在一起。这种咸草,称为粽索,上端必须把它编成辫发的交结状,这叫做「粽步」,这是从古代「苇菱」变化而来的,意思为拔除不祥。

时至今日,不只在端午节包粽子,七月鬼节及寺庙做醮时也有粽子,平日在大街小巷也有卖烧粽的,成了日

3. 祭祖:
端午节当天上午十一点多钟,人们就大肆张罗,准备拜拜。檐下或大门两边,插上艾草和菖 ,用以驱毒、驱邪。接著将祭桌抬至祖先神位前,围上绣著吉祥图案的桌围,神案上有香炉、烛台,桌上前列三个酒杯,后列祭品(包括水果、五味碗、五牲、粽子、芋粿挠白饭、米粉、雄黄酒..等。祭品排列好之后,通常由一家之主带领全家大小,焚香礼拜,呼请祖灵来鉴纳,而后把香插在香炉里。奠酒三次,经过三巡香,掷筊卜问先灵,是否吃饱,如得到笑杯(两面都是正面),就焚化银纸,用酒洒在金鼎里的余烬,而后撤去祭品把牲礼切开或蒸或炸,做成种种的佳肴,让大家饱餐一顿。

祭祀后,还要把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头上并洒在屋角,以除五毒(五毒指蜈蚣、壁虎、蛇、蝎,蜂),并用艾草或苦草等煮热水给小孩子洗澡;另外,也给小孩子佩带长命缕(在手脚系五色丝缕)、香包(以绸布内包香料、檀香而成);而俗信在端午节当天午时,到井边取水,密封瓶盖,摆在神案底下,称为「午时水」,这种水据说不会腐臭,日后小孩子发烧时,喝了也可以退热。

4. 悬钟馗画像:
民间多在端午节这天,将钟馗像悬挂在厅堂之上,据说可以驱五毒,避邪祟,也就是钟馗能驱逐群鬼,保护一家大小的平安。钟馗像为红须怒目,手里拿著鷖把宝剑,脚下踏有形状凶狠的妖怪,而其身掮身后,通常有蝎子,毒蛇等物。

子时钟声分两年—除夕
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古人因为它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因此,称为「穷年」,在台湾又把它称为「过年」(过了这一天,一年就过去了)。至於过年的这一天的夜晚,叫做「除夕」(意思是过了今晚,明天就是新年了);在本省则俗称「过年暝」、「三十暝」或「二九暝」。

俗话说:「新年头,旧年尾」。因此,人们特别的重视,因为它是一年最重大的日子。为什麼国人会如此重视除夕呢?一般是认为和古代的腊祭有相当的关联。古人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为什麼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呢?因为腊的本义,原本是一种祭祀的仪式。在农业社会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根农业生产发生关系,无论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是十分忙碌,只有冬季才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因此,往往在大丰收的年底举行盛大的祭典表示庆祝,藉此驱逐不祥和疫疠,永保平安,并将各种祭祀合并在一起进行。虽然各个朝代腊祭的日子并不固定,但是人们仍依例在岁末之时举行祭典,这大概就是「过年」祭祀活动的一个萌芽吧!

※ 过年时的行事—
一、办年货:
在农历腊月二十四日送神以后,因为年关已近,家家户户都十分忙碌。不论有钱没钱,都要采办一些过年时吃的东西或过年当天「铺陈」时要用的物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算是「年糕」了!所谓祭祀时通常摆在上层)、「包仔粿」、「红龟粿」等。「甜粿」是用糯米磨粉扮糖蒸熟,有时并添加红枣、红豆、糕仔粒、花生等甜料,主要在表示喜庆;「菜头粿」是用硬米磨粉并加以削签之萝卜丝混合蒸熟,表示好彩头;「发粿」则是用硬米磨粉,加酵母粉蒸熟,用以表示发展、发达的意思;「包仔粿」是以猪油、虾米、菜脯等作馅,「粿」为皮、再用竹叶包裹著,因为它的形状和包子相似,所以叫做「包仔粿」;「红龟粿」是以甜的红豆或「土豆仁麸」作馅,「粿」为皮、再放进雕刻成龟形的木制模型里压,使它表面印上龟甲纹。最后放进蒸笼蒸熟即可。有句俗语说:「甜粿过年,发粿发钱,包仔粿包金,菜头粿吃点心」说的就是它们各代表的意义。另外,一些应时的物品如:春联、糖果、乾果等,至於水仙花、橘子等吉祥物也不能缺少。

二、铺陈:
过年时所需的年货准备妥当之后,每户人家便开始布置厅堂,张贴春联。布置厅堂时,首先将「公妈」上的东西予以换新、擦拭乾净,并且供上长年饭及发粿(插上饭春花),表示年年有余、发财如意;用柑橘叠「柑塔」,供上各色甜料,摆扎红纸的面线三束,表示甜蜜长寿。

「贴春联」使年的气氛更能显现出来。「春联」据说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出来的,贴在大门上具有驱逐鬼怪、避邪消灾的作用。春联的内容通常可以看出人们的希望;常见的有如:「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更新年」或「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大门贴上门神,米缸贴「满」,窗户贴「春」,畜舍贴「六畜兴旺」等,显现出喜气洋洋的气氛。
三、辞年:
「过年」当天下午两三点开始供奉牲礼,祭拜神明与祖先,称为「辞年」。并在公妈的神位前堆叠柑塔,供年粿、春饭(春谐音剩有岁有余粮年年食不尽之意)、压岁钱(线香穿过制钱一百枚并在一端插红枣钱压在桌上取发财之意),另外用五味碗拜门口及地基主,用春饭拜灶及床母。

四、围炉:
「辞年」结束后就是「围炉」(吃年夜饭)了。围炉时桌下放一个火炉(现在多用火锅代替),内有炭火,炉的四周放置钱多枚,围炉象徵团圆,全家不分老幼尊卑围炉共享天伦之乐,在外工作的人不论多忙,都必须在这时候想办法回家团圆;围炉时必须弄得火光熊熊,表示一家兴旺的意思。

围炉吃年夜饭时,最好慢慢的吃,时间越长越好,取其长久的意思(平时不喝酒的妇女及小孩,这时也要勉强喝一口,也表示长久)。所准备的菜肴也都各有各的含义,如:「鱼」表示「年年有余」、「青菜」表示「清吉如意」、韭菜和长年菜表示「长久」、菜头表示「好彩头」、鱼丸虾丸肉丸表示「三元及第」等等。围炉过后,长辈都依照惯例赏给红包,称为「压岁钱」或「过年钱」。

五、守岁:
分过「压岁钱」后,全家围坐在炉边,闲话家常,一直不睡,到了十二点「开正」后,才去休息,称为「守岁」。守岁的含意有二:一是为祈求父母长寿,又因为古人睡也叫「困」,除夕整夜不睡,是取「不穷困」或「不困厄」的意思。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一. 清明节的由来:
农历三月初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清明」最初指的是节气。在我国传统的历法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用来反映气候变化和指导农业生产,而「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时间大约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换算成国历,约在四月四日或五日。在《淮南子》一书中记载:「清明」是在冬至过后的一百零六日,也是「春分」后的第十五日,这时候万物洁净,空气清新,风景明丽,花卉草木在这样的环境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正因为如此,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作为节日的「清明」与作为节气的「清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上来看,清明节是从「清明」这一个节气演变而来的,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只有「清明」和「冬至」两个节气演化为节日;从区别上看,节气只是时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有某种风俗习惯和纪念意义。但是,清明节是如何从节气演变为节目的呢?根据《荆楚岁时记》中说:离冬至一百零五天有大风暴雨,称这一天叫做「寒食」,要禁火三日,由於寒食节的日子与清明的日子相近,因此古人在寒食的活动,往往沿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什麼区别了,而到今天寒食节更已经被清明节所取代了。

二. 清明节的习俗:
1. 挂纸:
「挂纸」在台湾的习俗中称为「压墓纸」。挂纸时,先要将生长在祖先坟墓上的野草,用锄头或镰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头或砖块将墓纸压在坟上,表示这个坟是有后嗣的,否则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无主的孤坟,而受到破坏。墓纸分为白色、红色、黄色的古仔纸以及五色纸(红黄蓝白黑)两类,现在则多用五色纸,其用意是盖厝瓦或表示子孙已祭拜过。至於传统的客家人挂纸时比较慎重,先用锄头挖一块绿色的草皮,并把带来一叠滴有鸡血的黄纸,用草皮压在坟上,然后在坟地四周摆上十二张银纸,除了挂墓纸的目的外,还有血祭的象徵。

2. 培墓:
民间清明节扫墓可分成两种仪式,即「挂纸」及「培墓」。「培墓」也就是「扫墓」,又叫墓祭、祭扫或上坟,就是修墓与祭拜。一般俗信,祖先的坟墓和后代子孙的兴衰有很大的关连。因此,富有的人家年年「培墓」,而一般的人家除了吉凶葬的前三年要「培墓」外,其他则视情况而定。「培墓」的时间多利用清明节前夕,将坟上的杂草清除,并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体模糊不清,则必须用银朱重新加以描写,使其焕然一新。

祖坟整修完毕后,开始祭拜。祭拜时,在墓前供奉牲礼(三牲或五牲) 、刈金、寿金、烛等、或十二道菜蔬(如韭菜、鱿鱼、春干、甜菜、甜芋、肉脯、蒿菜,莲子、枣子、竹笋、猪肠、苜头)和粿类(红龟粿、鼠麴粿或草仔粿)及刈金、银纸、往生钱、烛等;若是新坟,则必须供奉五牲(如猪头、鸡、鸭蛋、面粿、红龟粿),祭品摆好后,点香向后土(坟墓的守护神)祭拜,妇人要在新坟前哭号,礼拜完毕,先烧刈金、寿金给后土,再烧银纸等给祖灵,纸钱烧完后,在纸灰上洒酒(称为奠酒),最后鸣炮礼成。

在收供品离开前,要将鸡蛋、鸭蛋在墓碑上打碎,将蛋壳丢在坟上,象徵「脱壳」或「蝉蜕」,表示新陈代谢。从前,还有将红龟粿、面粿分给当地的小孩子吃的习俗,称为「揖墓粿」(又称乞墓粿、印墓粿),象徵「祖德流芳」。台湾民间习俗若是家有长子如娶媳妇、添丁生子或置产等,一定要培墓,往昔在培墓时都要点「姓氏灯」,在祭拜之前於墓前燃烛祭祀后,不要熄火,将它小心的放在灯罩内,沿途不可使其熄灭,一到家里,立刻把灯放在祖先的灵桌前,相传这种小灯,具有「添丁发财」的含义,如果在回家途中一路不熄,则表示子孙繁茂的吉祥徵兆。

现在一般的扫墓方式已经较以前简化,大都以鲜花水果为祭品,,上香鞠躬,礼节简单隆重。

3. 踏青(起源於唐代):
踏青也叫行青、探春、寻春、郊游。清明节正当早春三月,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为了不辜负这良辰美景,於是大家带著野餐,车水马龙,拥向郊外,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清明节日,妇女穿新鞋(踏青鞋),出行到郊外,称为「踏青」,因为古时的妇女平日不可随便出游,趁此机会到郊外领略一下大自然的景色。

4. 荡秋千(秋千):
秋千以前叫做「秋千」,意思是揪著皮绳而迁移。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树,这就是秋千的雏形。秋千最初叫做千秋,是春秋时期北方的山戎所创,据说是齐桓公北征山戎时,把秋千带入中原。开始时只有一条绳子,用手抓住绳子荡来荡去,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到了汉武帝时,因千秋在汉语包含有人虽死去但永垂不朽的意思,为了避讳,所以把千秋改为秋千;到唐代,荡秋千已经十分普遍,并且成为寒食节及清明节的一项重要的活动,甚至被唐玄宗称为「半仙之戏」。正因为在清明时节到处有人在玩秋千,所以便有人将它称之为「秋千节」。

5. 斗鸡:
斗鸡也是清明时节的应景游戏,而且正如春节的赌博一般,是必须拿钱作为输赢的。斗鸡的起源於春秋战国时代,到唐朝时,十分盛行,不仅在民间设有斗鸡场,让群鸡相户攻斗,就连皇上也喜欢玩斗鸡。据说唐明皇十分喜爱斗鸡,曾经不惜重金,在宫廷中设置一个豪华的鸡坊,还派人专门养鸡,作为斗鸡之用,可见唐代宫廷中斗鸡风气之盛。至宋朝之后,斗鸡的风俗才逐渐式微,但是目前台湾仍尚有斗鸡的风尚。台湾民间饲养一种黑色而体大的斗鸡,俗称「军鸡」,这种鸡原产於印度及马来西亚,曾在台湾掀起一阵蓄养斗鸡及赌胜的风气,现今每逢清明、端午中南部地区乡间亦有斗鸡比赛的民间习俗。

6. 插柳:
民间在清明节有插戴柳枝的习俗。在祭墓踏青时,人们往往还折几枝柳枝带回家,插在门楣上或用柳枝编成柳帽戴在头上,俗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便黄狗」,似乎说明了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因为清明是中国的三大鬼节之一,为了防止鬼的侵扰迫害,再加上正值柳枝发芽的时节,於是人们纷纷戴柳条以辟邪了。

关於插柳的习俗由来,还有许多不同的传说,有的说是纪念介之推。介之推被烧死和埋怨在柳树旁,第二年寒食节,晋文公率领臣子来祭拜介之推的时候,只见那棵被烧毁的柳树竟然死而复活,晋文公情不自禁地折了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以后群臣纷纷仿效相沿成袭;有的说是唐高宗在渭水举行祭祀仪式时,曾把柳枝编成圆环送给群臣,说是可以辟邪,於是相沿成袭;更有人说是宋朝著名词人柳永生前留恋於秦楼楚馆为与不少歌妓结下不解之缘,深受歌妓爱戴,柳永死后,每年清明节都有不少歌妓来到坟前祭扫,祭拜完后在路边折柳插簪发,以为悼念,於是成为后世插柳之俗。

7. 赐火:
古人四季用不同的木材钻木取火,春天取榆,称柳之火,夏天取枣,称杏之火,秋天取柞,称楢之火,冬天取槐,称檀之火。也就是说,换季之时,新取的火叫做「新火」,前一季节的火就叫做「旧火」。因为寒食节全国禁火寒食,把所有的火种都熄灭了,所以到了清明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皇帝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赐火仪式,把新火赐给群臣,以示对大臣的宠爱,据说每年参加钻火的人很多,谁若能先钻得火,把火种献给皇帝,就可以得到皇帝的赏赐。

8. 拔河:
拔河发明於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叫做「牵钩」。主要使用的设备是一条粗麻绳,两头还分有许多小麻绳,在古代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视哪一方先把另一方拔过中线(代表河流)就算是胜利。拔河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最初是在军队中盛行,后来才流行於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此以后,清明拔河遂成习俗。

回到民间习俗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们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罗江里。并且人们也要吃粽子、咸鸭蛋,在家门前挂菖蒲和艾草,还要喝放了一些雄黄的酒,人们还要举行赛龙舟。这不,我们一家人带着外婆、舅舅、舅妈、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镇观看赛龙舟。

经过1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举办赛龙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镇。因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赛龙舟改在了下午(下午是晴天)。爸爸见我对赛龙舟很感兴趣,便滔滔不绝地为我介绍起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划手。有26个划手,1个舵手,2个鼓手,还有1个喊号子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下午,我们走出客栈,来到了河边。河边的吊脚楼悬在岩石上。为了遮挡强烈的太阳光,家家户户的阳台顶上都挂着蓝布。我们走过了石桥,继续向前走去……

“哇!看到龙舟啦!”表妹叫道。“真的是!”你看,龙舟的颜色各不相同:鲜艳的红、明亮的黄、黯淡黑和清爽的蓝。原来
桃花源上接五强溪,下连武陵,相传是古代秦人躲逃连年战乱和苛捐兵役的避难之所。他们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自劳自食,繁衍子孙,独成一方风水。至今这里古扑的民风民俗,仍展示着她作为洞天福地的往日的情愫。

桃花源有秦人洞,秦人洞里有一村庄名三合村。三合村有数十户人家,他们大都姓秦,因此该村也叫秦人村。这些姓秦的村民是否是进洞避乱的古代秦人的后裔?没有谁去做具体的考证,反正一个“秦”字贯古今,他们的衣食住行习俗确实与当今现代社会风尚有许多不同。

衣: 以前这里人们的衣料全为家织土布。各家备有纺车、织机,自产棉花,自纺自织,织成的土布再用植物染料染成或青或兰或灰或紫的颜色。衣裳多为自家制做,将染色的土布裁成片,再一针一线用手工连缀。也有上门做衣的裁缝,一个灰包,几根针,几络线,一双形似当今带把小铝锅的生铁熨斗就是他们的全部工具。衣服的式样是男为封襟衣。女为大件衣,一色的布扣襻,裤子全为大折裆裤,4尺大的裤腰,在肚前一抄一折,再系上布带。如今,村里年轻人的服式与洞外人的几乎没什么两样,但不少老年人仍穿着对襟衣,大件衣,折裆裤。不过老年人衣服的布料再也不是土纺土织的了,而是去市面上挑选。去村里走走,仍可寻见木制的纺车和织机。虽然这些都闲置不再用,但也展示着历史。即使在普遍使用缝纫机的今天,村里仍有提火熨斗拿灰包的土裁缝。

食:当然是主食大米,与洞外的村民几乎没什么两样。这里所指的“食”,是专指加工大米的工具。秦入村里的村民们以前加工大米的工具是碟子、石碓、风车。碟子圆形,有上下两扇。下扇固定在木架上,中间有一硬木轴,上扇绕木轴在下扇上转动。上下两扇磨擦的面有规则地嵌有许多硬木片以为齿,齿缝间用黄土夯紧将齿固定。碟子的作用是将壳肃去粗壳。用碟子加工时将稻壳堆在上扇盛壳的容斗内,以人力推动上扇转动,稻壳通过木齿磨擦,从上下礧面的缝隙间洒下去了粗壳的糙米。糙米再经过石碓加工便成为熟米。如今村民食用的大米大都是机器加工的,但村里仍有作坊可为村民用古法加工大米。确实有的村民原来作坊里用礧子、石堆加工大米,他们(特别是老年人)认为,这比机器加工大米味更香质更柔。

住:以前村民的住房全是清一色的竹篱茅屋。茅屋傍山而建,各自独立,确是“鸡犬两相闻”。屋内存设简陋,石板木块是凳,木板相拼为床,葫芦(俗称芦瓜)剖开成瓢,砖头砌垒即灶。如今茅屋为木屋所代替。木屋又全是小青瓦、白粉墙,仍具古代遗风。家家户户虽然有了电视机、电冰箱,那剖开的芦瓜瓢却一脉相沿。

行:秦人村虽紧临国道,但村里不通公路,在田园上纵横交织的是阡陌交通田园上的这些阡陌并非说优于水泥路、柏油路,但的确也有它的优点。它透着芳草的青味和泥土垢湿气,赤脚踩在上面使人感到温乎乎的舒坦,更使人感受大地脉膊的跳动。
参考一下吧】
《赛龙舟》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们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罗江里。并且人们也要吃粽子、咸鸭蛋,在家门前挂菖蒲和艾草,还要喝放了一些雄黄的酒,人们还要举行赛龙舟。这不,我们一家人带着外婆、舅舅、舅妈、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镇观看赛龙舟。

经过1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举办赛龙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镇。因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赛龙舟改在了下午(下午是晴天)。爸爸见我对赛龙舟很感兴趣,便滔滔不绝地为我介绍起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划手。有26个划手,1个舵手,2个鼓手,还有1个喊号子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下午,我们走出客栈,来到了河边。河边的吊脚楼悬在岩石上。为了遮挡强烈的太阳光,家家户户的阳台顶上都挂着蓝布。我们走过了石桥,继续向前走去……

“哇!看到龙舟啦!”表妹叫道。“真的是!”你看,龙舟的颜色各不相同:鲜艳的红、明亮的黄、黯淡黑和清爽的蓝。原来,龙舟的颜色是跟据四海龙王的颜色刷的漆来定的。

我们刚一来到河边,划手们就出场了。喝,一个个都非常强壮。并且不同的龙舟上的人都 穿着不同颜色的背心。“请参赛选手入座!”裁判员用扩音器叫道。划手们按照序号坐好位置。“1——2——3!出发!”

顿时,鼓声大作,观众的喊声和运动员的呼声汇成一遍,响彻云霄。参赛队员们用力把木桨向后划。紧接着,船慢慢地移动起来渐渐地,渐渐地,每条船都越来越快,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看不出来一丝波纹。渐渐地,渐渐地红色的龙舟慢慢地超过了其它龙舟。黑色的龙舟显然是体力不足了,落后于其它龙舟。啊,只剩下30米了,25米,20米,红色龙舟遥遥领先,蓝色龙舟又追赶上来,两条龙舟不相上下。10米,只剩5米了!呀,蓝色龙舟领先了。最后我不说大家也知道:蓝色龙舟赢了。蓝色龙舟的划手们下船后,都拥抱在一起,表示他们心中的喜悦。看完比赛,我念念不舍地离开了风景如画的中山古镇。

我觉得今年的端午节最好玩、最有趣。因为这一次的端午节让我领阅到了民俗风情。

谁能告诉我椅子的演变历史。。。

人体工学办公椅在现代社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座椅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主要功能从最初的休息功能,演变为书写功能,再到如今的电脑操作功能,前后经历了约5000年的漫长的发展历史,那么最初的座椅是什么样子呢?历史上又出现过什么有趣的座椅?座椅又是如何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样子呢?小编与您一起回顾座椅的发展演变史。

最早的椅子记载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

 

图1:公元前的古埃及座椅雕塑

这件文物碎片的年代大致上是公元前712年,那时座椅的基本形态已经与现代座椅基本一致,为四个椅腿、一个椅面和一个靠背。这种倾斜椅面的椅子在当时的埃及早已存在了千年之久,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懂得了用微妙的角度来帮助支撑身体。在古埃及座椅并不是仅仅被用来休息,而是从事一些体力工作,椅面带有前倾凹陷的功能设计是为了让锤锻工在弯腰使用锤子等器具时更加方便。

19世纪50年代,美观性在与舒适性的较量中仍占上风

 

图2:Thomas E.Warren设计的Centripetal Spring Armchair,1949年

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全球工业的大发展,但是英国的复古美学思想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业设计的方向和人们的思想,也同样深深影响着大洋彼岸的美国。在19世纪50年代,大多数座椅仍然在乎好看与否,用沉重的木材复杂的工艺制作一把把精美却不舒适的座椅。不过同时也有少部分美国的工程师开始尝试通过坐姿和身体活动的研究,来探索怎样的椅子是更健康和舒适的。

如图所示,由美国人Thomas E.Warren设计的Centripetal Spring Armchair在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上首次公开露面,这张由铸铁和天鹅绒构成的椅子能以任意方向旋转和倾斜,巧妙的设计让参观者感到惊艳。这张椅子除了可调节的腰部支撑外几乎具备现代办公椅的一切特点,成为座椅设计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设计。尽管如此,以英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对这张椅子的评价却是莫名其妙的负面评价。有人专门撰文指出,它实在是太舒服了,以至于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不道德的。因为在维多利亚时代,没有任何辅助的板正笔挺的坐姿,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意志力以及相关的品格。

这是工业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冲突,解决的方法只有依靠人们思想的改变,或许这一切只有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才能做到。

19世纪90年代,座椅设计大变革的繁荣时期

 

图3:Frank Lloyd Wright 的 Larkin Building Executive Chair,1904年,收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进入90年代,尽管舆论对反传统的新奇设计的椅子仍持怀疑态度,但十九世纪末依然成为了座椅设计大变革的繁荣时期。工程师和医生们凭借对人体的研究,设计出了许多让缝纫、外科手术、理发以及牙科等工作变得舒适的椅子。在这段时期里,座椅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可调节的靠背、座椅高度,座位倾斜张力,以及其他人机工程学方面的显著特点,这些方面的进步远大于过去一个世纪的总和。

Frank Lloyd Wright设计过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椅子,但是和其他设计椅子的建筑师一样,他对装饰的兴趣远大于让椅子适应人体。但有些时候,他也不得不承认适应人体的重要性。1904年,他为一栋大楼所设计的给行政人员使用的椅子,至今仍被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办公椅之一,它是一把带有转环机构的可调节高度的椅子,在当年的座椅中简直成为神器一般的存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二战推动人机工学办公椅的发展

 

图4:Aluminum Group Chair,Charles and Ray Eames,Herman Miller,1958

战争既是毁灭的代表,也是科技发展的契机。人机工程学在二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研究者们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则,改进了驾驶员座舱的设计,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不仅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并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随着战争的结束,一系列关于产品和人体关系的研究也随之展开。美国人和英国人不再欣赏那些宏大且繁复的欧式设计,转而青睐由光洁圆润的线材、塑料和木头组成的具有人机工程学考虑的新式家具。

George Nelson为Herman Miller设计的MAA Chair正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这款椅子靠背和椅面的倾斜角度是相互独立的,由此创造出了全新的肢体活动范围。

20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学渗入到人机工程学办公椅之中

 

图5:The Ergon Chair. William Stumpf. Herman Miller, USA 1976.

1974年,现代制造业的权威Herman Miller邀请一直在威斯康星大学Madison环境设计中心里做人体坐姿研究的Stumpf将自己的研究投入实用以开发新款的椅子,并于1976年发布了Ergon Chair。这张椅子没有用于移动的部件,但它对定型海绵的运用却是难得一见的。在某些关键性的姿势支撑上,Ergon Chair的设计设法使操作更简便。人机工程学专家们并不怎么认可这款椅子,但是却一致肯定了它将人机工程学带入大众视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图6:The Vertebra armchair, 1974-1976. Emilio Ambasz and Giancarlo Piretti.

Ergon Chair在工程学上是具有革命性突破的,但在美学上的建树却不足。相比之下,Vertebra Chair就更像一件艺术品了。这件由出生于阿根廷的设计师Emilio Ambasz于1976年设计的座椅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称为“第一把会自主调节的办公椅”,它被设计成可以主动适应用户姿态的同时还保证了舒适度和支撑力。这把椅子赢得了1977年的卓越设计ID大奖。可见美学正在与人机工程学紧密交融在一起。

1994年的Aeron Chair: 腰部支撑闪亮登场

 

图7:The Aeron Chair, Williams Stumpf and Donald Chadwick, Herman Miller, USA, 1994.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电脑逐渐成为办公室的主角,每年因电脑使用而招致的劳工伤害纠纷越来越多,这使得人们渐渐看清了人机工程学座椅的优势所在。人机工程座椅开始迎来井喷式的发展。

1994年由Herman Millers发布的Aeron Chair大概是唯一一把能被业外人士叫出名字的人机工程学椅子。这张椅子最奇特的地方在于对下背部(或者说是腰部)的支撑,它使用了一整块特制的曲面来作为座椅的靠背。腰枕的出现让人们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把腰部挺直得以实现,从而使腰椎的损害大大减小,而且这把椅子可以支撑你各种各样的姿势,不管是斜躺着打电话还是探前身去打字,这在当时是非常另人心动的设计。

21世纪初,人体工程学办公椅飞速发展

随着以计算机和因特网的大规模使用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开始,人机工程学座椅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进入2000年,人机工程学的鼻祖美国仍然走在了全球科技和制造的前列,但是日韩、欧洲、乃至台湾、大陆群雄并起,在吸取美国座椅的设计和生产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试制、快速迭代,各种样式和功能的人机工程学座椅相继面世。 

图8:达宝利人体工程学电脑椅

以达宝利人机工学电脑椅为例,现代人机工学电脑椅设计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是人来适应座椅,而是座椅自动调节来适应人体的需求。所以高档的人机工学电脑椅针对人体有相当多的调节功能,除了常见的可移动滑轮椅脚、座高调节、座垫旋转、腰枕之外;还加入了座垫深度调节、座垫倾角调节、扶手高度调节、扶手垫3D调节、椅背高度调节、头枕2D调节、背垫倾仰功能、背垫倾仰弹力调节;更是增加了便于使用者休息的可折叠式固定躺舒宝(腿垫),以及便于使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固定在扶手上的笔电支架。几乎人们可想到的一切有关办公椅的功能全部具备。

 

图9:萨利人机工程学马鞍椅

办公椅的形态也从延续千年的正座椅开始发生了各种方向的演化,比如达宝利销售的萨利两瓣式马鞍椅,仿造的就是人们在骑马时腰身挺直的状态,它与传统的座椅相比,不仅更加保护生殖系统,而且更容易使人们的腰身保持挺直,正在逐步被人们认可为更适合操作电脑的办公椅。

2021年后,除了坐之外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图10:左图:由Dr.Jerome Conleton设计的早期立式办公桌。右图:石头立式办公桌

随着平板、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进一步普及,人们发现自己坐的时间或许已经远远超过8个小时,再好的座椅也让人们感觉到疲惫不堪,于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场轰轰烈烈的“逃避久坐”的运动开始了,正如某些运动员放弃鞋子选择光脚跑步一样。有些设计师顺应这个趋势,开始设计一些同时适合坐和站的工作环境。

时至今日,坐站交替办公已经逐渐成为主流。顺应身体的生理需求,坐累了就站着,站累了就坐着,避免单一工作姿势给肌肉和骨骼带来的持续伤害,正在成为越来越受到“电脑病”困扰的白领们的共识。

 

图11:达宝利人机工程学升降电脑桌

创新无止境,办公椅的发展仍然会持续下去,变得越来越完善和舒适。但是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而言,光靠座椅是解决不了的,针对主流的电脑办公方式,还需要人机工程学升降桌、显示器支架、手肋托、脚踏等一系列办公家具的共同配合才能够实现。

椅子的历史变迁

说到椅子,最早出现在古埃及,距今4600年前,埃及法老王就垂足坐在了豪华的椅子上。1924年图坦阿蒙法老墓在埃及“王陵之谷”被完好无损的发现,在他的墓中出土了一张金灿灿的宝座,通体贴有金箔,脚部雕刻成狮足形,扶手上装饰着飞翼、神蛇和王冠。靠背上有一幅画,是由白银,方解石,琉璃等材料镶嵌出来的国王生前的生活场景,王后正在给垂足坐在宝座上的法老涂抹圣油,整张椅子结构严谨,技术高超。由于椅子的座面较高,所以使用的时候前面配有脚凳,而椅子座面和靠背则加有软垫,堪称是人类存世最古老的豪华木座椅。
椅子由“胡床”(凳子)发展而来,凳子分可折叠和不易弯曲的两种,后来人们为了更舒适,加上了扶手和靠背就产生了椅子。事实上贯穿古埃及苏美尔文明整个时期,埃及人都在使用椅子。大约在公元前15世纪,古希腊开始有了木制椅子。在此之前他们据说发明一种工具“刨”,使得制作木质家具变得容易。希腊贵族坐的椅子叫做“Thonos”(希腊语),从古希腊留存下来的陶器上的绘画我们得知,这种座椅有许多形式,可以是高背椅或者是无靠背椅,有扶手或者是没有扶手,采用小棕搁和玫瑰花饰或涡卷纹饰,看上去结构匀称,制作精良。
古希腊人发展的最有吸引力和最流行的椅子之一是“Klismos”,它是一种雅致的,结构十分漂亮匀称的椅子,这种椅子在肩膀的高度有着弯曲的靠背,还有马刀形的腿支撑着一个编织物组成的座部。 从陶器绘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古希腊流行的一种近似现代的“沙发椅”,由古埃及的床发展而来,可坐2-3人的沙发椅成为了古希腊贵族在餐厅里必备的家具。
公元初,罗马帝国崛起,吞并了古希腊,罗马贵族们却对希腊文化推崇备至,由此罗马帝国吸收了许多希腊文化。椅子也从希腊传到了罗马,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横跨欧亚大陆的君士坦丁堡成为罗马帝国都城,椅子由此传入波斯及东方的西域诸国,又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中国古称华夏,自周代以来逐步形成以种植生产为主的农耕民族形态。当时其生活的中心地区主要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气候干燥,所以,在西域的坐具传入以前,中国古人一直保持着席地而坐的习俗。当时最合乎礼仪的坐姿叫“跽坐”,即臀部垫着小腿肚子和脚跟而坐,故也称“跪坐”。汉语中的许多描写坐的词都和席相关,譬如“坐席”、“席位”“宴席”、“一席之地”等等,由此可见中国自古传承的坐姿文化。
大约在东汉后期,西域的坐具通过西域的商人传入中国。据《后汉书》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竟为之。”其中的“胡床”便是西域人的坐具,俗称“马扎”,其实就是可以折叠的小木凳。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游牧民族文化的融入,西域传过来的坐具“胡床”(即折叠椅)开始在中原地区流行,最终经汉民族吸收并改造改造,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高坐)坐具文化。而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深受汉民族席地而坐文化的影响,多个国家其席地而坐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想必深入人心,前两句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并不是指卧床,而是指“胡床”,就是马扎。中国古人为何要把西域传来的坐具称作“胡床”,其实还是和我们席地而坐有关,因为那时的卧室古人除了睡觉之用,还用于白天接待客人之用,所以这床既是卧具又是坐具,西域胡人传过来的坐具自然就称作“胡床”了。
  古人是席地而坐,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延生出榻等。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直到汉代,胡床进入中原地带,到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而坐开始流行。憩居形式到了唐代仍然是两种形式并行,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不少人所使用,但席地而坐仍然是很多人的日常习惯。
  真正开始垂足高坐从宋代,各种配合高坐的家具也应运而生。元、明、清各代,对家具的生产、设计要求精益求精,尤其是明清两代,成为传统家具的全盛时期。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在现存的位数众多的明清家具中,比较集中的体现出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沉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就使家具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并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
  宋代以前的生活方式起居习惯都与后来差别很大,所以我们今天几乎无法见到宋以前的家具实物。宋以后的千年当中,人们习惯于垂足高坐,并产生大量既美观又实用的家具,明清家具是家具的黄金时代,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明及清代前期家具制造业空前繁荣,大致上可归于两个原因,一是城市乡镇的商品经济普遍发达起来,社会时尚的追求也从另一个侧面刺激了家具的供需数量;另一个原因可能与海运的开放有关,硬质木材大量涌入,使工匠们有发挥的空间,竟相制造出在坚固程度和美观实用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的家具。
  人类脱离洞穴生活后,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部落纷争、城邦混战的徘徊时期。中国在商代进入青铜文明时期,从现有的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当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不凡的审美趣味。在先民的日常生活当中,祭祀活动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寄托于上天的佑护。礼器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其中也有一部分器物可视为早期的家具,起到置物、储存等作用。比如“俎”,就是一种专门用来屠宰牲畜的案子,并把宰杀完的祭品放在上面;再如“禁”,是商周时期放酒器的台子,造型浑厚,纹饰多为恐怖的饕餮纹。
  此外,商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髹漆技术,并被运用到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从出土的一些漆器残片上,可以看到丰富的纹饰,在红地黑花之外,还镶嵌象牙、松石等,其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走向崩溃,整个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大有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也相应地得到改善,与前代相比,家具的制造水平有很大提高。尤其在木材加工方面,出现了象鲁班这样的技术高超的工匠,不仅促进了家具的发展,而且在木构建筑上也发挥了他们的才能。由于冶金技术的进步,炼铁技术的改进给木材加工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革,出现了丰富的加工器械和工具,如铁制的锯、斧、钻、凿、铲、刨等等,为家具的制造带来了便利条件。相传锯子就是由鲁班发明的,工艺的改进也促进了家具的改进。
  当时主要的家具品种是几、案等。其中木制品大部分都以漆髹饰,一则为了美观,显示家具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二则是对木材起保护作用。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坐、跪于地上,所以几、案都比较低。
  床的出现,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木材埋于地下,受潮受压,容易***;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受到水、火的损害,所以我们很难见到那时的实物。在河南信阳出土的彩绘大床,是极其难得的物证,可以看出楚国的家具制造情况,亦可依此推断它的前身。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使用屏风的记载,它起到分割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其制作和髹饰都已相当精美。
  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规模庞大的阿房宫是秦始皇大兴土木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当时的辉煌都随着战火和天灾付之一炬,豪华的陈设和恢宏的殿堂都无处找寻了,我们只能借助于史料记载和文学作品来想象当时的境况。
  汉代仍然是席地而坐,室内生活以床、榻为中心,床的功能不仅供睡眠,用餐、交谈等活动也都在床上进行,大量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都体现了这样的场景。床与榻略有不同,床高于榻,比榻宽些。设置于床上的帐幔也有重要作用,夏日避蚊虫、冬日御风寒,同时起到美化的作用,也是显示身份、财富的标志。
  几在汉代是等级制度的象征,皇帝用玉几,公侯用木几或竹几,几置于床前,在生活、起居中起着重要作用。案的作用相当大,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用案作为饮食用桌,也用来放置竹简、伏案写作。
  随着对西域各国的频繁交流,打破了各国间相对隔绝的状态。胡床就在此时传入我国,这是一种形如马扎的坐具,以后被发展成可折叠马扎、交椅等,更为重要的是为后来人们的“垂足而坐”奠定了基础。
  从魏晋六朝至宋元时期,前后千年有余。中国社会此期间出现过激烈变动,魏晋南北朝连年战乱,李唐王朝太平盛事,宋代市井生活日益繁荣,元帝国疆域辽阔,史无前例。这些剧烈的变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对雄伟壮丽的东方帝国赞颂有加,东方文明的光芒与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生活以及中国人在生活中所使用的家具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席地而坐”是魏晋以前中国人固有的习惯,从东汉时期开始,随着东西各民族的交流,新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垂足而坐”的形式更方便、更舒适,为中国人所接受,这种坐姿的传入与佛教的传入有直接关系,尤其到魏晋南北朝以后,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俗生活形态开始了。
  尽管汉末至六朝这一段时间政治混乱、战争频仍,但其间的精神生活却很自由很开放,艺术创造充满热情。在战乱中疲于奔命的人们对佛教所描绘的来世充满幻想,而超脱凡俗的高士放浪形骸,隐居山野,陶渊明、竹林七贤,就出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佛教的日益盛兴,促进了大规模地建设庙宇、石窟,其中的陈设、用具也都受到外来影响,出现了墩、椅、凳等高型家具。
  遗憾的是我们无法见到当时家具的实物,参考资料只能借助于同时期的壁画、石刻、文字记载或其他工艺品的仿制品。从唐代的绘画中可以看到椅、凳、双人胡床、墩等家具,但这些家具仅限于上层社会或者僧侣所使用。这与承袭前代席地而坐的习惯有关,或许是当时的人们把床、榻都理解为高的地面。在装饰方面,浮雕配件或绘画图案,都与佛教有很大关系。
  隋朝只维持了37年,在家具方面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真正的繁荣时期是在唐代。唐代初期就出现了蓬勃进取的精神风貌,长时间的战乱和流离失所在江山统一后,人们的生活热情得以爆发。“贞观之治”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和文化上的空前繁荣。唐代的家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显现出它的浑厚、丰满、宽大、稳重之特点,体重和气势都比较博大,但在工艺技术和品种上都缺少变化。豪门贵族们所使用的家具比较丰富,尤其在装饰上更加华丽,唐画中多有写实体现。这一时期的家具出现复杂的雕花,并以大漆彩绘,画以花卉图案。
  从唐代敦煌壁画上除了可以看到鼓墩、莲花座、藤编墩等,还可以见到形制较为简单的板足案、曲足案、翘头案等。文人士大夫们多追求素雅洁净,所以这一时期的立屏、围屏多素面无饰。床榻类无多变化,因袭上代形制,以箱式床、架屏床、平台床、独立榻为主。
  晚唐至五代,士大夫和名门望族们以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为时尚,许多重大宴请社交活动都由绘画高手加以记录,这给我们研究、考察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极为可靠的形象资料。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画面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五代时期家具的使用状况,其中有直背靠背椅、条案、屏风、床、榻、墩等等。完整简洁的形式也向我们预示了明式家具前期形态,为中国历史家具的最完美阶段打下了基础。
  从10世纪中晚期开始,宋王朝展开了它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画卷。
  宋时高座家具已相当普遍,高案、高桌、高几也相应出现,垂足而坐已成为固定的姿势,中国历史上的起居生活变革由坐姿而定。城镇世俗生活的繁荣使高档宅院、园林大量兴建,打造家具以布置房间成为必然,这给家具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宋代以及稍后的辽、金历时300余年,家具发展经历了一个高潮时期,高档家具系统已建立并完善起来,家具品种愈加丰富,式样愈加美观。比如桌类就可分为方桌、条桌、琴桌、饭桌、酒桌以及折叠桌,按用途愈分愈细。宋代的椅子已经相当完善,后腿直接升上,搭脑出头收拢,整块的靠背板支撑人体向后依靠的力量。圈椅形制完善,有圆靠背,以适应人体曲线。胡床改进后形成交椅。几类发展出高几、矮几、固定几、直腿几、卷曲腿几等各种形式。宋代家具在总体风格上呈现出挺拔、秀丽的特点,装饰上承袭五代风格,趋于朴素、雅致,不作大面积的雕镂装饰,只取局部点缀以求其画龙点睛的效果。
  相对而言,元代立国时间也比较短,统治者采用的政策是汉制,所以,不仅在政治、经济体制上沿袭宋、辽、金各代,家具方面亦禀承宋制,工艺技术和造型设计上都没有大的改变。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抽屉桌,抽屉作为储物之匣方便开取,是一大发明,它更大程度地加大了家具的使用效果。而这一新事物的出现也许更多地归功于民族交流和文化交融。
  从魏晋六朝至宋辽金元这千余年间,中国王朝不断更替,其中发生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民族融合,社会取向一直沿着封建儒家的统治路线运行。当西方正在黑暗的中世纪苦苦摸索,力图走向新的启蒙之时,中国的封建王朝又在不断更替,元代也即将结素,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更世俗,更多样化的新时代。
  16世纪末至17世纪,西方世界的巴洛克艺术占据主导地位。东方的中国正经历着明朝市井文化繁荣时期,社会都很不稳定,政治***,农民起义。而离战乱较远的南方地区,却出现了苏作家具和广作家具的造型艺术高峰时期。直到明朝灭亡以后,这一高峰还一直延续下去,至清代雍正、乾隆朝才开始出现典型清式家具的特征。
  所谓明式家具,一般是指在继承宋元家具传统样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由明入清,以优质硬木为主要材料的日用居室家具。根据有关文字资料,它起始时被称之为“细木家具”,或者“小木家伙”。
  起初,这种“细木家具”在江南地区主要采用当地盛产的榉木,至明中期以后,更多地选用花梨、紫檀、等品种的木材。当时人们把这些花纹美丽的木材统称为 “文木”。特别是经过晚明时文人的直接参与和积极倡导,这类时髦的家具立即得以风行并迅速以鲜明的风格形象蔓延开来。细木家具具有经久耐用的实用性和隽永高远的审美趣味,它以一种出类拔萃的艺术风貌,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中一颗艺术明珠。这种家具产生于明代,时代特色鲜明,故称其为“明式”。
  明式家具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的地域范围在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这从传世家具实物以及文献记载中都可以看到,这一地区的明式家具持续着鲜明独特的风格。到清代前期,明式硬木家具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生产,但从产品不难看出只有苏州地区的风格特点和工艺技术最具底蕴。这种风格鲜明的江南家具,得到广泛喜爱,人们把苏式家具看成是明式家具的正宗,也称它为“苏式家具”,或称“苏做”。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可家具的发展并未因战乱而停滞。崇祯年间的家具不见什么创新,但从形制、工艺、装饰、用材等各方面都日趋成熟。大量进口硬木木料如紫檀、花梨、红木都得到上层社会和文人雅士的喜爱,其中色泽淡雅、花纹美丽的花梨木成为制作高档家具的首选材料。国产的木材如南方的与黄花梨接近的铁力木、榉木,北方的高丽木,核桃木等大量柴木也得到广泛使用,另外,还有用于装饰的黄杨木和瘿木以及专做箱柜的樟木等都被广泛使用.在装饰上有浮雕镂雕以及各种曲线线形,既丰富又有节制,使得这一时期的家具刚柔相济,洗练中显出精致;白铜合页、把手、紧固件或其它配件恰到好处地为家具增添了有效的装饰作用,在色彩上也相得益彰。
  在家具的种类上,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丰富,而家具又根据使用者在不同场合的需要进一布细分,不仅有桌、柜、箱类,也有床榻类、椅凳类、几案类、屏风类等等,其中最为集中地出现当在清朝初期。精品当数紫檀,也有少量花梨和红木。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做法上明显不同,可划分为紫檀作、花梨作、红木作以及柴木作等等,相互有所区别。清初的柴木家具是明代家具中的精品,许多柴木家具风格淳厚、造型敦厚,体现出来自民间的审美情趣。在柴木家具当中,以晋作为最优,河北、山东也不乏佳作,精品不绝。
  清初之时,尽管在家具上的创新不多,但在开国之初,统治者以既开明又保守的姿态面对一切,体现在家具上就出现了尺寸扩大,形式守旧的特征;但随着政治的稳定,社会的繁荣,统治者体现到家具上的追求,一是体积加大,二是装饰一味趋细趋腻。
  纵观整个家具史,明末至清初这一段时间,苏式家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流传至今的许多明式家具实物,多数是清代早期苏州一带所生产的。随着社会的演变,又出现许多新品种,它们都是在“明式”家具基础上的变体,总体风格依然是“高雅”和“典雅”。
  清代中叶以后,清式家具的风格逐渐明朗起来,苏式家具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与风行全国的京式家具相互影响,又各自保留着自身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在清代各种不同风格的家具中独树一帜。
  此时的西方世界早已进入***,频频发生政治革命、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而中国依然沉浸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里,闭关自守,自我满足。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被迫打开国门。接二连三的灾难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的价值观。
  从家具的工艺技术和造型艺术上讲,乾隆后期达到了顶峰时期,这个时期片面追求华丽的装饰和精细的雕琢。以多求胜,物极必反,过多的奢华达到极至之后,衰落已露出迹象,乾隆时期的家具已经告诉人们对未来的茫然,除了复杂细密的装饰,已无更多的标新立异,而是不知所措。嘉庆时期曾出现了长时间的停滞,从当时皇家造办处的文件档案中可以看出,随着工作量的减少,家具生产日益衰落。这一时期的民间家具多以仿宫廷风格为主,只是更简陋更粗糙,毫无创新可言。
  道光年间以后,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中国遭受着外国列强的任意宰割。家具业也随之结束了它曾光辉灿烂的岁月,连光绪皇帝大婚的家具也都交由民间木器作坊随意制造,其粗俗、简陋令人难以置信。民间家具以京作、苏作、广作为主。尽管京城集中了大批能工巧匠,但所制出的家具却呆板乏力;苏作家具一扫往日的高雅朴实,而变成僵硬、程式化,江南一些有名园林中所保存的硬木家具便是这一时期的产品;广作家具更多地受到外来家具的影响,狮爪脚、贝壳饰、卷草纹等在广作家具中多有出现,但仍免不了产生堆砌、罗嗦的感觉,而且做工粗糙。
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敦煌285窟壁画就有两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图象;257窟壁画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长凳的妇女;龙门莲花洞石雕中有坐圆凳妇女。这此图象生动地再现了南北朝时期椅、凳在仕宦贵族家庭中的使用情况。尽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了椅子、凳子的形状,但因其时没有椅、凳的称谓,人们还习惯称之为“胡床”,在寺庙内,常用于坐禅,故又称禅床。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使用,才从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因此,论及椅、凳的起源,必须从汉魏时的胡床谈起。

宋。高承《事物纪原》引《风俗通》称:“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后汉书。五行志一》:“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竟为之。”这两段记载可证,我国古代椅子的出现当在汉灵帝时期(168-189年)。

胡床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使用较广,有钱、有势人家不仅居室必备,就是出行时还要由侍从扛着胡床跟随左右以备临时休息之用。胡床在当时家具品类中是等级较高的品种,通常只有家中男主人或贵客才有资格享用。在方人雅士中还多有褒词及生动描述。如南朝梁庾肩吾《咏胡床诗》曰:

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

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

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出征。

何如淄馆下,淹流奉盛明。

胡床因其形态特点又有“交床”和“绳床”之称。隋朝称“交床”,是因为隋高祖意在忌“胡”字,器物涉“胡”字者,咸令改之。宋。陶 《清异录》云:“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绷带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相传明皇行幸频多,从臣扈驾,欲息无以寄身,遂创意如此,当时称‘逍遥坐’”。胡床开始并无靠背,形如今天所见的马扎儿。唐代始有靠背。这种逍遥坐很可能就是带靠背的胡床。胡床最早出现于汉代,比唐明皇早几百年,要说为唐明皇创意显然不妥。所以这里所说的创意,应指增加了靠背。胡床在唐宋时期盛行,宋代尤甚,不过宋时称胡床者渐少,而称其为交椅的逐渐增多了。

带靠背的胡床始自唐明皇,还可以从唐代《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的记载中得到印证,文中记有:“绳床十,内四椅子”。从这段记载可知在唐代贞元元年已有了椅子的名称。这里所说的“绳床十,内四椅子”是指在十件绳床中有四件是可以倚靠的椅子,显然是为了与另外六件无靠背绳床相区别。可见,椅子的名称虽已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可是常见家具,但它还未完全从床概念中分离出来。在唐代的典籍中,把椅子称为床的仍很普遍。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少年行。七绝》中写道:

马上谁家白面郎,临街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名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这里所说的床,虽反映不出是否为带靠背的椅子,但可以肯定决不会是睡眠用的卧具。

“椅”,也作“倚”。起源较早,但不是指供人坐的椅子。其原为一种树木的名称,又名“山桐子”、“水冬瓜”,木材可做家具。

唐代以前的“椅”字还有一种解释,作“车旁”讲,即车的围栏。其作用是人乘车时有所依靠。后来的椅子,其形式是在四足支撑的平台上安装围栏,其制当是受车旁围栏的启发,并沿用其名而称这种坐具为“椅子”了。从现存资料看,唐代已有相当讲究的椅子了。如郎余令《历代帝王像》中唐太宗所坐的椅子为四直腿,束腰,上侧安托角牙,棱角处起线,这种装饰在明清时期称为“混面双边线”。坐面上在后部立四柱,中间两柱稍高,上装弧形横梁,两端长出部分雕成龙头,扶手由后中柱通过边柱向前兜转搭在前立柱上。扶手与坐面中间空当嵌圈口花牙。扶手尽端亦雕成龙头,与后背搭脑融为一体。坐面附软垫、衬背。这在当时应是十分精制的椅子了。唐代卢楞枷《六尊者像》中描绘的椅子更具代表性,它用四支铃杵代替四足,两侧有横枨连接,扶手前柱和椅边柱圆雕莲花,扶手和搭脑上拱,两端上翘并装饰莲花,莲花下垂串珠流苏,整体造型庄重华贵。镶金坠玉的家具在当时寺院中体现了高僧的尊贵与神圣。

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多起来,出现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同时根据尊卑等级的不同,椅子的形制、质料和功能也有所区别。

五代至两宋时期的家具大体保留着唐代遗风,只是高型家具较前更加普及了。

高型家具的使用在民间形成时尚,居家必备高型桌椅,这从当时的绘画中可见一斑。如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市肆小店,无不陈放各式高型家具。宋代《会昌九老图》中描绘的圈椅也是前代没有品种。在近年发掘的宋代墓葬中还有以石、陶制作的家具模型或在墓室墙壁用砖砌成或雕成各式家具,其中表现墓主夫妇对坐在椅子上的场面最为普遍。如河南方城出土的石椅残件、河北井径县柿庄七号宋墓墓室砖雕桌椅、柿庄二号墓墓室壁画《对坐图》中的桌椅、洛阳涧西宋墓墓室的砖雕家具等。这说明椅子等高型坐具不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还被人微言轻殉葬用器。

宋代流行一种交椅,等级高于其它椅子,稍有身份的家庭都置备交椅,供主人和贵客使用
在中国,古时候是没有椅子的,人们通常席地而坐。在《诗经》中“椅”字的记载是这样的::“其桐其椅”,其中“椅”即“梓”,是一“种树木的名称。据文考,椅子这种叫法最早是源于唐代的,而椅子的具体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敦煌285窟壁画就有两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图像;257窟壁画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长凳的妇女;龙门莲花洞石雕中有坐圆凳妇女。这些图像生动地再现了南北朝时期椅在贵族家庭中的使用情况。尽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了椅子的形状,但人们还是习惯称之为“胡床”。
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使用。因此,论及椅的起源,从汉魏时的胡床谈起。高承《事物纪原》引《风俗通》称:“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后汉书。五行志一-》:“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竞为之。”这两段记载可以证明,我国古代椅子的出现当在汉灵帝时期。胡床最开始并没有靠背,唐代开始有靠背。胡床最早出现在汉代于唐宋时期盛行,宋代尤其盛行,不过宋代的时候称胡床的人慢慢减少少,而称其为交椅的逐渐增多了。而带靠背的胡床始自唐明皇,可以从唐代《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的记载中得到印证,文中记有:“绳床十,内四椅子”。从这段记载可知在唐代贞元元年已有了椅子的名称。这里所说的“绳床十,内四椅子”是指在十件绳床中有四件是可以倚靠的椅子,显然是为了与另外六件无靠背绳床相区别。由此可见,椅子的名字虽然出现,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家具,但它还没有完全从床的概念中分离出来。在唐代的典籍中,把椅子称为床的仍然很普遍。
唐代以前的“椅”字还有一一种解释,作“车旁”讲,即车的围栏。其作用是人乘车时有所依靠。后来的椅子,它的形式是在四足支撑的平台上安装围栏,制当是受车旁围栏的启发,并沿用其名而称这种坐具为“椅子”了。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多起来,,出现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同时根据尊卑等级的不同,椅子的形制、质料和功能也有所不同。随着发展直到明清,椅子的形式基本不再创新而是加剧在细节上的雕琢,同时西方的文化思想进入我国直到今日公共座椅的出现以及当代的座椅的设计大多学习西方的文化。

桌子和凳子是哪个朝代出现的

桌子的前身是几和案,也是古代最早使用的家具,它出现在汉代以前,到西汉已经普遍使用。

“几“在古代不是供人坐的,而是供人依倚用的。案分为书案和食案两种,这说明古代读书、写字、吃饭就要用案,这种案的尺寸比较小。

“桌子“这个名称出现得很晚,据尚秉和的《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说,我国正式出现“桌子“这个名称,是在宋朝。

凳子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还不太清楚,1959年河南安阳隋代张盛墓中,出土两件我国最早的瓷凳模型证明,长方形凳面的凳子至少在隋朝就有了,从凳腿与凳面宽度一致来推断,它可能是由几演变而来的。

扩展资料

现代人们家中的桌、椅、凳等家具的历史源远流长。

家具中最早出现的是床,甲骨文里就有“床“字。

在河南信阳楚墓中曾出土一张战国时期的床,战国时已从外域输入胡床。据说,胡床是用两根木棍相叉,床面以绳索编成。它可以收拢起,也可以张开来,携带很方便,很有点像现今人们所说的“行军床“。

椅子起初称“倚“,《唐语林》讲到颜真卿出使时最早提到“倚“。从形象资料看,最早要数敦煌莫高窟285窟中的西魏壁画《山林仙人》。

桌椅产生以后,开始只供贵人享用,而且等级也非常严格。如《宋史·后妃传》中记载着这样一段史实:刘贵妃与孟后朝见太后,孟后坐金漆椅,刘贵妃也坐这种椅子,左右见了都不服气。

真正椅子、桌子普及到民间,成为大多数人享用的生活用品,大约是在北宋中期和南宋时期。到了金、元以后,古人度地而坐的风俗就逐渐被废除了。

宋代在前代家具的基础上,家具新品种不断出现,除了床、桌、椅、凳、高几、屏风外,还有长案、柜、衣架、巾架、曲足盆、镜台等,家具制作上也有不少进步,如在家具上面雕刻花饰。

明代,出现了选料严格、造型美观、雕镶精巧的家具,使家具除了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外,还成了具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桌椅凳

“考古界认为,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4600年前)就出现了折叠板凳(胡床)和高脚桌子,古埃及新王国时期(3000年前)出现了椅子
中国最早是唐宋才传入椅子
  椅子的由来: 东汉末年,一种名叫“胡床” 的折叠板凳,类似于现在的马扎,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第一次改变了人们的坐姿。人们逐渐开始放弃跪坐这种难受的姿势。到了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习以为常的有靠背,有扶手椅可以让双腿自然垂下的椅子。
  桌子源于我国。最早的桌子是既矮又小的案和几。汉以前,人们阅读、书写、饮食均在矮床上放置案或几。物器的摆设除放在案几上外,还因物而宜设专用木架。汉末,胡椅传入中原,随之出现了简单的桌子。
椅子的由来: 东汉末年,一种名叫“胡床” 的折叠板凳,类似于现在的马扎,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第一次改变了人们的坐姿。人们逐渐开始放弃跪坐这种难受的姿势。到了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习以为常的有靠背,有扶手椅可以让双腿自然垂下的椅子。
桌子源于我国。最早的桌子是既矮又小的案和几。汉以前,人们阅读、书写、饮食均在矮床上放置案或几。物器的摆设除放在案几上外,还因物而宜设专用木架。汉末,胡椅传入中原,随之出现了简单的桌子。唐代,桌子已基本定型。南宋,由于桌椅的普及,人们已由席地而坐改为凭桌坐椅。
椅子的由来: 东汉末年,一种名叫“胡床” 的折叠板凳,类似于现在的马扎,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第一次改变了人们的坐姿。人们逐渐开始放弃跪坐这种难受的姿势。到了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习以为常的有靠背,有扶手椅可以让双腿自然垂下的椅子。
桌子源于我国。最早的桌子是既矮又小的案和几。汉以前,人们阅读、书写、饮食均在矮床上放置案或几。物器的摆设除放在案几上外,还因物而宜设专用木架。汉末,胡椅传入中原,随之出现了简单的桌子。唐代,桌子已基本定型。南宋,由于桌椅的普及,人们已由席地而坐改为凭桌坐椅。
本文标题: 桌子唐代才普遍,据说汉末才出现,图中摆三牲的明显是高脚桌,为何不是汉代那种矮案几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0596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玉米胚芽油对身体有哪些功效共济失调为什么会导致走路不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