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大友或者岛津在1570年统一九州能得天下吗

发布时间: 2022-07-28 20:01:2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0

日本战国详细过程谢谢rn...现是天下几乎二分,后和平了几年,朝仓关东已乱,后又三百,诸侯并立然后混乱了80余年有人说美浓变得天...

日本战国大友或者岛津在1570年统一九州能得天下吗

日本战国详细过程

谢谢rn...
现是天下几乎二分 后和平了几年 朝仓关东已乱 后又三百 诸侯并立然后混乱了80余年有人说美浓变得天下而此时美浓大名 是斋藤氏斋藤市原是卖油起家的 美浓国的南边 便是尾张国尾张有个人叫织田信长 后来几乎把日本统一了 但是地方仍有很多诸侯
详细过程这可就长了
战国时代一般以小田原城的夺取为始点(1495年) 以大坂夏之阵(1615年)为终点 前后120余年 你想知道的是丰臣秀吉一统天下的详细过程还是想知道日本战国所有比较著名的战役、合战?
  日本战国历史经过
  虽然室町幕府自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之后便纷扰不断:政治上,除了关东的古河公方与幕府之间的对抗外,层出不穷的政治谋杀以及各地诸侯的反抗或私战破坏了各地的政治生态。
  社会上,各地爆发的一揆暴动如同一颗颗不定时炸弹,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大小不一的伤害。可是室町幕府从未放弃稳定全国局势的决心,直到这一切努力因1441年的一场意外引发的全国混战而化为乌有…。
  战国时代的起始一般以1467年的应仁之乱为主,但结束时间则大致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1568年织田信长上洛(进入京都)成功。
  1573年织田信长攻陷二条御所,室町幕府灭亡。
  1590年丰臣秀吉消灭关东地方的后北条氏,降伏东北地方各大名,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统一。
  1603年德川家康创立江户幕府。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坂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
  故在此采用最后一种说法,以完整表述这段历史。
  应仁之乱,战国登场
  四职之一、身兼三国守护的赤松满佑因在京都自宅刺杀幕府将军足利义教(嘉吉之乱)而遭到亦为四职之一、身兼五国守护的山名宗全率领之部队讨伐并平定。战后幕府以山名氏平乱有功将赤松氏所属之三国守护授与山名氏。势力成长到八国守护的山名氏一跃成为西国的一大势力。
  此时三管领之一,身兼八国守护和和泉半国统治权的细川氏面对山名氏的崛起,决定采取联合山名对抗同为三管领的田山氏的政策。但随着田山氏的衰退,两家之间的冲突也浮现出来,尤其在三管领之中的斯波氏和田山氏两家陆续发生继承问题后,双方对立更加严重。
  一直到将军足利义政长子足利义尚诞生引发继承风波后,在应仁元年(1467年)1月17日,应仁之乱爆发,各守护分别选边支持,形成东军细川联军与西军山名联军的大混战。
  战事一开始,由于东军争取到天皇与幕府将军支持,且聚集了相对优势的兵力,因此开战头几个月可说是占尽优势。可是到了同年七月,中国地方四国守护大内政弘率领万余援助西军后,整个战况顿时改观。加上西军决定拥立将军足利义政之弟足利义视与京都当局相抗衡,让整个战局陷入胶著,日后更扩大为全日本的大混战。
  随着两军领袖相继去世和幕府将军继承纠纷解决后,两方决定和解,应仁之乱正式宣告结束。虽然应仁之乱后幕府威信受到重挫,但之后几任将军仍试图重振幕府威信,直到明应之变爆发的前刻。
  明应之变,关东大乱
  虽说应仁之乱后幕府的影响力大幅丧失,可是历任幕府将军仍试图改变整个局面。不但多次讨伐邻近的细川氏、六角氏等大名,还屡屡颁布争讨令令诸国大名对抗各地方对京都当局具影响力的国主。毕竟这已经不是将军强势的时代了:将军的诏令除了作为大名夺权的工具外,几乎无人愿意服从。
  到了1493年,将军足利义材亲自讨伐细川氏,反而遭到细川氏策动京都当局罢免其将军职位。此事史称明应之变。自此以后室町幕府的威信完全丧失,剩下的也只是大名控制上洛(进入京都)后操控政局的傀儡罢了。
  除了近畿动乱不安外,关东的局势也不甚安稳。当初足利尊氏开创幕府的时候,为了对抗南朝,不得不把幕府设在京都,而在武家的重心关东,尊氏分封自己的儿子于镰仓,是为镰仓公方。而以关东管领为辅佐。由于镰仓公方府与室町幕府的体制非常相似,有小幕府之称。镰仓公方的势力可以与幕府对抗,结果在室町时代中叶,第六代将军义教时,爆发永享之乱而被幕府平定。镰仓公方足利持氏自杀。后来持氏之子成氏被再次由幕府拥立为镰仓公方。
  后来镰仓公方足利成氏不满关东管领上杉宪忠,进而将其暗杀。此举引发关东管领和公方的长期对抗,导致幕府派遣骏河守护今川氏前去讨伐而迫使足利成氏移往下总古河,成为初代古河公方。(享德之乱)战后关东出现得到关东管领上杉氏支持堀越公方足利政知和得到北关东豪族支持的古河公方,彼此对抗了近三十年。日后因山内上杉氏重臣长尾景春叛乱,使扇谷上杉氏趁机扩张自己的力量,促使山内上杉氏选择和古河公方和解来对抗扇谷上杉氏。
  而扇谷上杉氏为了对抗山内上杉氏,和伊势长氏结盟,使两方又陷入拉锯战中。1491年,因堀越公方发生内乱而被伊势长氏消灭,伊势长氏(即北条早云)的后北条氏因而实力大增。不久后上杉定正猝死导致扇谷上杉氏转衰,后北条氏转而攻击扇谷上杉氏,并消灭相模三浦氏且占领小田原城,促成两上杉联合对抗后北条氏的新局面。后北条氏二代家督氏纲更入侵武藏国,取代旧有的足利、两上杉氏,成为关东地方最强的大名。
  以下克上,将军被弑
  除了伊势长氏崛起于关东地方,成为新时代大名的代表外,日本各地也开始出现以下克上,甚至成为一方之雄的新强权。在中国方面,出云守护代尼子氏篡夺守护京极氏实权,日后其大名尼子经久更取代京极氏,成为出云守护。在尼子经久生前,尼子氏扩张成与大内氏家督,因海外贸易而兴盛的大内义兴并驾齐驱,势力达十一国的中国双雄。
  在双雄争霸过程中,安艺国人毛利元就采取墙头草的态度,逐渐吸收尼子、大内的力量,日后乘大内氏内乱,在严岛会战中击倒大内氏权臣陶晴贤,成为中国新霸主。
  此外,美浓守护土岐氏亦遭到重臣长井规秀的驱逐而衰败,长井规秀日后继承斋藤氏,改名为斋藤秀龙,法号“道三”,也就是织田信长的岳父,斋藤道三。
  在东海,尾张守护斯波氏亦大权旁落,由守护代岩仓与清洲两织田氏取而代之,而清洲织田氏旗下重臣织田信定、信秀父子日后取得实权,在织田信长继承家业后,更完全取代斯波氏、岩仓织田氏与清洲织田氏,成为尾张一国之主。
  在日本战国时代,以下克上崛起的新兴势力,和旧有豪门间的对立从未停歇,但最惨烈的莫过于是将军足利义辉被弑一事。
  明应之变中被管领细川氏罢黜将军一职之足利义材,日后得到中国大名大内义兴的支持,在成功推翻将军足利义澄后,改名足利义稙并复职为将军。因足利义稙无子,故认养前将军义澄次子足利义维为养子。
  1518年,大内义兴返回所属领国,失去庇佑的足利义稙不敌管领细川氏,而辞去将军一职,由前将军义澄长子足利义晴接任。而义晴因与管领细川晴元长期失和,在1546年辞退将军一职,由长子足利义辉接任第13代将军。足利义辉立志重振幕府声威,不但多次积极调停诸大名之间的纷争,更邀请上杉谦信、织田信长等大名上洛谒见幕府将军。
  此时管领细川氏遭到权臣三好长庆夺权,把幕府当作傀儡而掌握实权,成为当时有力大名之一。三好长庆死后,其重臣松永久秀、三好三人众决定要罢黜将军足利义辉,1565年,三好三人众及松永久秀的叛军包围义辉所在之二条御所,虽然足利义辉因为得到名剑客上泉信纲与冢原卜传等人传授剑术,而有剑豪将军美名,但依旧寡不敌众而被弑,他们拥立足利义维之子义荣为第14代将军。足利义辉死后,室町幕府就此完全失去实权,也失去中兴的机会,直到幕府灭亡。
  霸王崛起,幕府灭亡
  织田信长为尾张国(今爱知县北部)的大名。他以尾张一国的战力,在桶狭间以三千军击败领有骏河、远江、三河三国,率领约两万五千大军的名将今川义元(桶狭间之战)而崛起。战后他选择和邻国三河的德川家康结盟,把扩张领土的目标放在大名斋藤龙兴统治之美浓国上。
  初期织田信长攻略美浓进度相当迟缓,直到织田信长靠著成功促成斋藤氏重臣美浓三人众的倒戈,局势才开始有了转变。1567年9月,信长攻陷美浓稻叶山城,将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城,并制作天下布武朱印,展开统一日本之路。隔年成功拥立第15代将军足利义昭,在盟友浅井长政的帮助下,完成上洛的目标。
  1570年将军足利义昭,不满织田信长无视幕府的态度,暗中与本愿寺显如、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毛利元就、浅井长政、三好三人众与朝仓义景等诸大名联盟,形成所谓的“信长包围网”,打算联合对抗并消灭信长。
  1571年,织田信长以比睿山延历寺包庇与其敌对之浅井、朝仓两大名,杀入山中将比睿山延暦寺焚毁,此举引来武田信玄等人之批评,是信长生前引来较大争议的事件之一。
  1572年,武田信玄发动军队攻打德川家康的根据地远江国、三河国,以图进京,并在三方原击败德川、织田联军(三方原会战)。隔年5月,武田信玄于信浓国驹场病故,死前决定继承人是其孙武田信胜,并由信胜之父武田胜赖担任阵代一职。
  1573年,织田信长与幕府将军足利义昭正式决裂,信长强攻幕府所在二条御所,并逮捕义昭,将其流放至河内国若江城,室町幕府宣告灭亡。日本战国时代前一百年的室町时代在此划下句点,日本进入安土桃山时代。
  安土桃山,二攻朝鲜
  幕府灭亡后,信长消灭浅井、朝仓两家,逼伊势国司北田具房将家督让给信长之子北畠具豊,并平定三好、松永等南近畿势力。不久后织田信长在近江兴建安土城,作为织田政权的象征。
  1575年,武田胜赖率军攻击三河长筱城,与织田、德川联军在三河设乐原展开交战(长筱之战),战败的武田氏折损诸多重臣,衰亡于1582年。
  武田氏衰退后,信长以近畿为核心,向四周快速扩张,却在1582年6月2日,遭遇本能寺之变,即重臣明智光秀的率军背叛,和嫡长子织田信忠先后战死。
  信长重臣羽柴秀吉在得知光秀叛变后立即返回近畿,联合其他重臣击败明智光秀(山崎天王山合战),并在决定织田氏继承人之清洲会议上支持信忠之子织田秀信继位。日后秀吉击败反对他的织田旧臣,至此以后织田信长所建立的根基,被羽柴秀吉完全接收。
  之后,秀吉在小牧长久手合战后和德川家康谈和,在石山本愿寺的旧址上建大坂城。日后于1585年任关白,1586年受赐姓丰臣氏并就任太政大臣,奠定丰臣政权。
  在历经纪州、四国和九州征伐使长宗我部家、岛津家降服后,并于1590年包围小田原城击败后北条氏,使东北大名降服,完成统一日本的壮举。隔年秀吉将关白一职让与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合,以世袭的方式宣示丰臣政权的稳定。
  1592年,太合秀吉为了平息国内土地不足分封的问题,决定出兵攻打明朝。因此秀吉向朝鲜国提出“假道入明”的请求,却遭到朝鲜国王拒绝,使秀吉决定先并吞朝鲜,再并吞明朝。
  1592年4月,秀吉派遣16万军人前往朝鲜,文禄之战因而揭开序幕。日军在战争初期处于优势,只花一个月便攻陷朝鲜首都京城(今首尔),驱逐朝鲜国王李昖。
  李昖为了击退日军,遣使向宗主国明朝求援,而明朝朝廷很快便派出大军前去救援,这段期间朝鲜各地出现义军抗战,其中以郭再佑、高敬命的抗战激发了朝鲜军队之士气。
  1593年1月,明、鲜联军以提督李如松为首击退日将小西行长,收复平壤,虽在碧蹄馆败于日本名将立花宗茂、小早川隆景,但后来因日军以宇喜多秀家为首转攻幸州山城遭遇朝鲜陆军名将权栗的反攻而大败,更因为李如松的偷袭而缺粮,迫使日军退至釜山。此外朝鲜水军名将李舜臣亦率领朝鲜水军击退日本水军,日军在海陆受挫的情况下被迫和明朝议和,在1595年,文禄之役在两方议和下结束。
  到了1597年,秀吉再次出兵攻打朝鲜,庆长之役展开。日军为了减低朝鲜水军的战力,使用反间计污陷李舜臣,使其被李昖解职。同年2月,明朝再次出兵支援朝鲜,首以明末名将麻贵,与日军加藤清正等人在蔚山交战。朝鲜水军在开战初期被日军击溃,迫使朝鲜再次起用李舜臣抵抗日军。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中击败日军主帅来岛通总,使局势开始扭转。
  在两军对峙之际,1598年7月,太合秀吉在京都伏见城病逝,日军在五大老的命令下开始撤退,同年11月,明朝鲜联军于露梁海战截击大败日军,但李舜臣却因日本名将岛津义弘、立花宗茂等人的攻击而战死,日军成功撤退回国,庆长之役结束。文禄・庆长之役后,丰臣氏消耗过多财力,成为日后德川家康取而代之的主因之一。
  关原合战,元和偃武
  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丰臣氏立其幼子丰臣秀赖继任家督,全日本顿时陷入混乱。自朝鲜半岛返国的丰臣氏诸将对以石田三成为首的五奉行大表不满,甚至试图起兵暗杀;另一方面,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却私结诸侯,任意分封领地,激起其余四位大老的不满。
  1599年,四位大老中最有力的前田利家病逝,丰臣家臣与德川家康关系迅速恶化。1600年,也就是秀吉死后两年,德川家康因上杉氏重臣直江兼续的诉状直江状,起兵征讨上杉景胜。
  丰臣家重臣石田三成便以此为德川家康违反私战禁令,召集各地大名聚集于大坂城发表“内府违反条文”,随即起兵讨伐德川氏;德川家康则将上杉战事交给次子,亲率大军与支持他的丰臣武将回师对抗。两军主力最后在近江一带进行会战(史称关原合战)。
  开战之初,以石田三成为实质领导的西军(名义上的统帅为毛利辉元)攻势凌厉,打得东军(统帅即德川家康)前线喘不过气;可是到了大约中午时分,家康以火枪队向其事前已收买的西军大将小早川秀秋作出威吓射击,迫使他与吉川广家等西军大将阵前倒戈,直逼西军主阵。
  于是战况急转直下,西军从轻微优势转为战线完全崩溃。在日落之前,这场大战便以东军大胜收场。几天后石田三成被捕,与小西行长以及安国寺惠琼三人以首要战犯的罪名遭到处决,德川家康实质上取代了丰臣氏的政权。
  1603年,德川家康获得天皇赐与征夷大将军一职,正式成立江户幕府;可随着丰臣秀赖年纪渐长,丰臣氏对德川家康的不满之声也越来越大。同样在德川方面,有鉴于丰臣氏财力渐丰,大有重振旗鼓之势,德川家康也顾不得两家密切的联姻关系,决心斩草除根。
  1614年,德川家康以丰臣家重建的“方广寺梵钟铭文”上出现“国家安康,君臣丰乐”这件事上大造文章,指责丰臣家有诅咒自己之嫌,胁迫秀赖交出淀殿(秀赖母亲)到江户城作为人质并退出大坂城。
  丰臣家断然拒绝,并积极召集浪人与流亡大名共约11万人,并储备粮食以备作长期抗争。德川方立刻发出动员令讨伐丰臣家,并轻易召集了二十多万大军对大坂城进行包围。可是由于丰臣方的积极抵抗,特别是名将真田幸村、后藤基次等人的指挥,再加上大坂坚城之利,德川方进展缓慢。
  于是德川家康利用大炮轰击大坂城天守阁,震撼居住其中的丰臣氏,之后假意求和,以大坂城填去外护城河作为和谈条件。可是在和谈进行中,德川家康突然出动数万人在一夜之间不但把外护城河填平,就连二城与三城及内护城河也一一悉数破坏。
  大坂冬之阵便是在大坂城城防要塞完全被解除之下结束。次年(1615年)五月,德川家康再度出动军队讨伐大坂城,这次史称大坂夏之阵的战役最后以大坂城被攻陷,秀赖母子自杀告终。德川家康消灭了丰臣氏势力,结束自应仁之乱以来混乱的战国局面。

  日本战国重要大事年表 年号 西元纪年 发生大事(日本古历)
  应仁元年 1467 ◎应仁之乱始(1.18) ◎大内氏参与西军(7.3)
  文明五年 1473 ◎山名宗全殁(3.18) ◎细川胜元殁(5.11)
  文明九年 1477 ◎应仁之乱终(11.11)
  文明十年 1478 ◎享德之乱终
  文明十三年 1481 ◎一休宗纯圆寂(11.21)
  文明十六年 1484 ◎界港的商业工会结成(11.21)
  文明十七年 1485 ◎山城国一揆爆发(12.11)
  长享二年 1488 ◎一向宗控制加贺国(6.9) ◎长享之乱始(2.5)
  延德元年 1489 ◎将军足利义尚殁(3.26)
  延德二年 1490 ◎足利义植继任征夷大将军(7.5)
  明应二年 1493 ◎明应之变(4.22) ◎山城国一揆被平定(9.11)
  永正五年 1508 ◎足利义尹重任幕府大将军(8.15)
  永正十六年 1519 ◎北条早云殁(8.15)
  大永元年 1521 ◎足利义晴继任征夷大将军(12.25)
  享禄元年 1528 ◎大内义兴殁(12.20)
  天文十二年 1543 ◎火枪传入日本(8.25)
  天文十五年 1546 ◎河越夜战(4.20) ◎扇谷上杉氏灭亡(4.20)
  天文十八年 1549 ◎摄津江口合战(6.24) ◎细川氏灭亡
  天文廿一年 1552 ◎第一次川中岛合战(8月)
  天文廿三年 1554 ◎武田、北条、今川三家同盟
  弘治元年 1555 ◎严岛合战 ◎第二次川中岛合战(7.19)
  弘治三年 1557 ◎大内氏灭亡(4.3) ◎第三次川中岛合战(8月)
  永禄三年 1560 ◎桶狭间之役(4.20) ◎今川义元战死(4.20)
  永禄四年 1561 ◎第四次川中岛合战 ◎长尾景虎接任关东管领
  永禄五年 1562 ◎织田、德川清州同盟(1.11)
  永禄七年 1564 ◎第五次川中岛合战
  永禄八年 1565 ◎将军足利义辉被松永三好联军围攻自杀
  永禄十一年 1568 ◎足利义荣继任征夷大将军(2.8) ◎织田信长上洛(9.7) ◎足利义昭继任征夷大将军(10.18)
  永禄十二年 1569 ◎今川氏灭亡(5.23)
  元龟元年 1570 ◎姊川合战
  元龟二年 1571 ◎毛利元就殁 ◎织田信长火烧比睿山延历寺(9.12)
  元龟三年 1572 ◎三方原合战
  天正元年 1573 ◎武田信玄殁(4.12) ◎室町幕府灭亡(7.18) ◎朝仓氏灭亡(8.20) ◎浅井氏灭亡(8.28)
  天正三年 1575 ◎长筱合战
  天正六年 1578 ◎耳川合战 ◎上杉谦信殁
  ◎尼子氏灭亡(11.21)
  天正十年 1582 ◎武田氏灭亡 ◎本能寺之变 ◎山崎合战 ◎明智光秀被杀
  天正十一年 1583 ◎贱岳合战 ◎柴田胜家自杀
  天正十二年 1584 ◎小牧长久手合战 ◎冲田畷战
  天正十三年 1585 ◎羽柴秀吉就任关白一职
  天正十六年 1588 ◎丰臣秀吉下达刀狩令
  天正十七年 1589 ◎折上原合战 ◎芦名氏灭亡(6.5)
  天正十八年 1590 ◎北条氏灭亡 ◎丰臣秀吉统一天下(8.9)
  文禄元年 1592 ◎文禄之役
  庆长元年 1596 ◎庆长之役 ◎伏见大地震(闰7.13)
  庆长三年 1598 ◎丰臣秀吉殁(8.18)
  庆长四年 1599 ◎前田利家殁(润3.3)
  庆长五年 1600 ◎关原合战(9.15) ◎石田三成被斩(10.1)
  庆长八年 1603 ◎江户幕府建立(2.12)
  庆长十年 1605 ◎德川秀忠接任征夷大将军(4.16)
  庆长十九年 1614 ◎大阪城冬之阵
  元和元年 1615 ◎大阪城夏之阵 ◎丰臣氏灭亡

日本战国后期岛津氏在九州是不是声名显赫?

是的。岛津义弘号称鬼石曼子,他的家臣优秀,铁炮队也是和织田齐名的。其中一个战术伏钓野讨死了不少名将。例如龙造寺隆信,就是败在了这个战术之下并且被杀。加上有不输于三河武士勇猛忠贞的萨摩武士。
在丰臣秀吉攻打九州岛之前,岛津氏已经先后打败了九州三雄的两个:大友氏和龙造寺氏。
如果丰臣秀吉没有攻打九州,岛津氏很有可能会统一九州。
也由此可见,战国后期岛津氏是声名显赫的。关原合战,岛津义弘华丽的断后撤退打伤了松平种吉。
是在整个九州都很强势啊,当时九州三雄就是大友,岛津,和龙造寺,而在丰臣秀吉发动九州讨伐战前,岛津家已经灭了大友家,重创龙造寺家,几乎统一了整个九州(除了西北的肥前国的龙造寺家还在残喘),所以在整个九州都很有名,也就招致的意图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的讨伐!
后期岛津是九州最强的势力
灭龙造(杀了隆信后龙造寺就名存实亡了
后龙造寺领地被秀吉封给锅岛)
重创大友(大友直到秀吉前来支援前都一直被压制)
后秀吉伐九州
岛津不敌
领地被剥夺到只剩3国
不过依旧是九州第一势力
后攻朝鲜
岛津也是日军的主力军
多次重创日军的李瞬臣也是被岛津的流弹很幸运的KO的

称霸北九州的大友氏,为何耳川一战后快速走向衰败呢?

大友宗麟,日本战国时期北九州的大名,被西方传教士赞誉为不输织田信长的日本第一英主。自二十一岁继任家督起,大友宗麟筚路蓝缕,苦心经营二十余年,终于如利刃狂风般将北九州六国尽收囊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北九州霸主。

然而江山易得不易守,大友氏的辉煌也如同彗星般一闪而过。1578年,占据绝对优势的大友宗麟在与南九州霸主岛津家的耳川决战中遭受惨败。此战过后,强盛一时的大友氏迅速分崩离析,最终走向了灭亡的边缘。

那么称霸北九州的大友氏为何会仅仅因为耳川战役的失利便走向了灭亡的边缘呢?本文就为大家讲述一下大友氏的兴衰过程与快速衰亡的原因。

横扫北九州-大友宗麟崛起

1551年,大友家中爆发内乱,家督大友义鉴被家臣斩杀。而大友宗麟在重臣立花道雪等人的扶持下坐上家督之位。此时留给大友宗麟的是丰后、筑后两国的庞大家业。即便大友氏家业庞大,但九州地区依旧局势复杂,为了扩大自家的统治,大友宗麟开始带领大友氏走向复兴之路。

为提升家中实力,大友宗麟开始与欧洲传教士接触,并在传教士的中介下,大友氏与葡萄牙人进行了广泛的贸易。以此为契机,大友氏不仅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更是采购铁炮、大筒等先进火器,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除此之外,大友氏也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医术与教育,使得大友氏的综合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以强盛的国力为基础,大友宗麟开始了自己的扩张之路。在大内氏衰败后,大友宗麟迅速夺取其在九州地区的领土,并在之后与毛利元就展开数年的争夺并不落下风,使得毛利元就始终未能深入九州,最后含恨而终。与此同时大友宗麟还将自身势力扩大至四国岛伊予国内。

至1571年为止,大友宗麟已经成功制压了北九州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北九州霸主。同时在与朝廷的交际中,大友宗麟还获得左卫门督、九州探题等职位。纵观当时整个日本,大友氏也算是屈指可数的强力大名。然而如此强盛的大友氏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在其到达鼎盛后不久,大友氏便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耳川之战-大友氏衰败的起点

早在1570年,大友宗麟其弟大友亲贞便在与龙造寺隆信的战斗中遭到惨败。可是此时的大友氏过于强盛,即便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也很快恢复过来。然而1578的耳川大败,却成为了大友氏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

1577年,南九州霸主岛津氏开始向北部日向地区扩张。伊东义佑在岛津氏的侵攻下逃往丰后请求大友氏庇护,之后日向北部原本臣属于大友氏的土持亲成也投靠岛津氏,可见岛津氏的势力已经威胁到了大友氏的统治。

此时,大友氏虽然是北九州地区的霸主,但其依然受到肥后龙造寺隆信与中国毛利辉元的威胁。为防止九州北部落入敌手,时任家督的大友义统与家臣决定拒绝支援伊东义佑。然而隐居的大友宗麟却被伊东义佑所说服。最终在大友宗麟的压力下,大友义统领军向日向地区进发。

战争前期,大友氏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不仅消灭了背叛的土持氏,原本伊东氏的家臣也纷纷加入大友军。战争进行到十一月,大友军已经兵分三路向岛津方面的高城进攻。迫于大友氏的压力,岛津义久、岛津义弘几兄弟亲自前往日向国内监督战事。

十一日,大友军四万五千军势与岛津军二万五千人于耳川对阵。次日,见岛津军数量较少,大友军率先渡河发动攻击,并且击败河岸的岛津军。在此之后,获得首胜的大友军全军压上,却不料正中了岛津军的“伏兵之计”。在大友军登上河岸后,岛津义弘等伏兵迅速向大友军发动突击,大友军一溃千里,败退途中大多溺死于耳川之中。

日本战国时代真正的结束时间

为什么有的说是1573年有的说是1615年,到底是哪一年
日本战国时代终结的话,除了你说的1573年(室町幕府最后一任将军足利义昭被流放,室町幕府灭亡)和1615年(大阪陷落,德川统一天下外)
还有1590年(小田原合战结束,丰臣秀吉真正统一日本)和1603年(德川家康获封征夷大将军建立幕府)
关于1573年一说:其理由主要是日本战国时代是从应仁之乱而起,而应仁之乱发生在室町幕府中期幕府继承人问题为导火索而起,由细川和山名两大宿敌纠纷为本源,标志着战国时代孕育而生。因此,整个室町幕府中期以后就是战国时代。而最后一任将军被放逐后,室町幕府灭亡,也标志着其结束。但月长石个人认为,1573年,天下依然处于诸侯争霸状态,此时的信长连近畿都没完全统一,何谈控制天下?
关于1590年:秀吉在1582年本能寺之变后,破光秀,立秀信,逼信孝,灭胜家,压信雄等,把织田的实权把在手里,进而发动三大战役:第一场,秀吉十万主力横扫近畿,南下四国,迫使四国之主长宗我部元亲臣服;第二场是九州战役,以岛津义久入侵丰后大友领地为契机,大友宗麟慌忙派人去臣服秀吉,秀吉以朝廷名义下令岛津家停止侵攻,但岛津义久统一九州预谋已久,无视秀吉命令,秀吉先后两次攻入九州,第一次以仙石久秀为总帅,结果因为久秀轻敌而败北;第二次秀吉亲自挂帅,以丰臣秀长和小早川秀秋为统帅,水路并进集结十八万大军攻入九州,岛津军节节败退,不久就被压回九州南部,岛津义久削发称臣,保留萨摩一国;第三次则是小田原之战,在九州投降后,北条是反对秀吉统一最大的障碍,秀吉发动小田原之战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解决不臣,另一个则是测试奥羽地区大名们的动向--结果,奥羽地区包括伊达家在内的大多数大名都纷纷率军前往支援秀吉,秀吉季节二十万大军进攻北条,这大大超出了北条的预计,结果小田原轻易陷落,而秀吉战后,对奥羽地区未参加小田原合战的大名全部改易,领地则加封给那些出兵立功的大名,从而彻底完成了统一。
1603年,标志是德川家康当上征夷大将军,开设了德川幕府。此时,天下实权已经掌握在家康手里,而秀赖只是右大臣,不是天下之主,因此,天下实际上已经是德川家手里。不过当时依然有很多支持秀赖的丰臣系老将,包括福岛正则,加藤清正,浅野长吉等,他们坐拥1/3天下,这让家康也不得不忌惮而又难以动手。所以月长石个人也不赞同这个阶段,感觉这个阶段是两雄对峙。
1615年,大阪陷落,丰臣灭亡。这是整个时代彻底的终结,大阪陷落后,德川幕府真正完成了天下一统,之后两百多年,一直是德川幕府稳固统治阶段,天下再无大规模战事。
如果说战国时代终结的年份,月长石个人倾向于1590年或者1615年,小田原之战后,天下实际上已经再无大名内战之事,而1615年个人感觉是秀吉死后,天下战火重燃的结果,但1615年后,确实再也没有大名之争的问题了
1573年。织田信长在形式上统一了日本,虽然因“本能寺之乱”身死,但后来的继承者-丰臣秀吉能够以举国之力征伐朝鲜,证明日本已经有了一个统一的政权。
1615年德川幕府的建立,不是战国时代的结束,而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历史学家更倾向于后者,大阪夏之阵的结束也标志了元和偃武。
1573年织田信长流放将军足利义昭,室町幕府灭亡,安土桃山时代开始。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坂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

比较倾向于后者
应该是后者,正好接近我们明朝的时间,他们进行的改革,结束战国时代

在日本的战国时期,

分国制起奈良时代,根据日本天武天皇所创的“近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共有六十六国。战国六十六国:
关东八分国房总三国——下总、上总、安房
上野、下野、常陆、武藏、相模
奥州六分国陆前、陆中、羽前、羽后、岩代、磐城
东海七分国伊豆、骏河、远江、三河、尾张、美浓、伊势(志摩)
甲信越三分国甲斐、信浓、越后
北陆六分国越前、越中、加贸、能登、若狭、飞驒 
近畿十分国近江、山城、大和、伊贺、河内、和泉、摄津、纪伊、丹波、丹后
中国山阴五分国石见、出云、伯耆、因幡、但马
山阳八分国周防、长门、安艺、备后、备中、备前、播磨、美作
九州肥前、肥后、丰前、丰后、筑前、筑后、萨摩、日向、大隅
四国伊予、土佐、赞岐、阿波
三岛种子岛、隐岐岛、对马岛
近畿以东为东国近畿以西为西国
(2)近畿。
近畿地区9国,田产总计300万石。分别是丹波国、丹后国、山城国、南近江国、北近江国、伊贺国、纪伊国、和泉国、慑津国。
(3)九州。
九州有9国,田产总计290万石。分别是:大偶国、萨摩国、日向国、丰后国、丰前国、筑前国、筑后国、肥前国、肥后国。
(4)四国。
四国地区有4个国,田产总计120万石。分别是:伊予国、土佐国、阿波_淡路国、赞歧国。
(5)东海280万石。
美浓国、尾张国、伊势国、三河国、远江国、骏河国。
(6)北陆180万石。
越前国、加贺国、能登国、越中国、越后国。
(7)中国280万石。
播磨、备前、备中、备后、安芸、周防、长门、丹波、丹后、但马、因幡、伯耆、出云、石见、隐岐。
(8)甲信120万石。
北信浓国、飞驒国、南信浓国、甲斐国。
(9)关东300万石。
上野国、武藏国、伊豆国、相模国、上总国、下总国、常陆国、下野国。
(10)东北地区250万石。
岩代国、陆前国、羽前国、陆奥国、羽后国。

日本战国时期分裂成的主要小国(日本称为:大名。类似于诸侯)有17个。

日本的战国时代,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义政时期的应仁之乱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纷乱及群雄割据的一段时期。

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户幕府,1615年灭丰臣氏,正式统一全国。

织田氏

崛起于室町时代,代代在尾张国担任三管领之一斯波氏的守护代。

下克上的风气令织田氏推翻斯波氏统治尾张,织田氏家督织田信长透过长年征战成为拥有当时全国最广,足以统一全日本,领地横跨20多国的大名,1582年于本能寺之变中,织田信长遭家臣明智光秀谋叛,在本能寺中切腹自尽,本能寺也化为熊熊烈火,其死后被重臣丰臣秀吉继承。


丰臣氏(羽柴氏)

丰臣氏家祖丰臣秀吉原是尾张国爱知县中村内一位农民之子,后来加入织田军成为足轻,被织田信长重用。

织田信长死后运用其出众之手腕及政治力量,击败信长之直系子孙及织田家中其他众臣,继承信长的地位。后来击败全国其他大名,统一日本。1598年秀吉死后,1615年其家族被降伏于其下之重臣德川家康推翻,日本统一。

德川氏(松平氏)

代表人物德川家康。占领三河国的家族,原臣服于今川氏。

今川义元被织田信长击败后独立,并与织田信长结盟。信长死后臣服于丰臣秀吉,成为五大老之一。1598年秀吉死后,由于关原之战胜利,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实力增强,与丰臣氏出现矛盾,1615年推翻丰臣氏,开创长达250年的江户幕府,结束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战国时代。

武田氏

平安时代豪族源氏后人,甲斐武田家家督武田信玄带领下势力大增,占领甲斐国、信浓国、骏河国、西上野国及部分美浓国、远江国、三河国、飞驒国地区。信玄死后势力大减,在织田军入侵下末代家督武田信胜及武田氏阵代武田胜赖自杀,武田势力灭亡。

今川氏

平安时代豪族源氏后人,在今川义元带领下占领骏河国、远江国、三河国,今川义元起兵上洛期间被织田信长阻止,战役中今川义元战死,留守本国的家臣无法维持统治,三河国的松平氏(德川氏)独立,武田军及北条军先后入侵,今川势力灭亡。

毛利氏

镰仓时代武将毛利季的后人,后来成为迁到安艺国居住,是当地的土豪。家督毛利元就带领毛利氏兴起,控制中国地区十余国。后来毛利元就之孙毛利辉元向丰臣秀吉投降,五大老之一。秀吉死后发生关原之战,并成为西军名义上的指挥,西军战败后被减封至长门国、周防国,成立长州藩至明治初期。

后北条氏

京都御家人伊势盛时(北条早云)因解决今川氏继承问题,封为大名。

最大领土时占领9国,雄霸关东平原。后来因没有遵守丰臣秀吉的停战命令被丰臣军入侵,北条氏政开城投降,后北条氏势力灭亡。

浅井氏

浅井氏是藤原北家闲院流正亲町三条家的庶流,京极氏的家臣。

后来京极氏发生御家骚动,浅井氏成功抢夺近江国北部三郡。因为织田信长攻打浅井氏的恩人朝仓氏,迫浅井氏加入信长包围网对抗织田信长。被织田军反攻,家督浅井长政自杀,浅井氏灭亡。

石山本愿寺

根据地在石山的佛教僧兵,一向宗教派,在全国发动一向一揆。

多次一向一揆后成立多个由一向宗教徒控制自治区,甚至推翻地方大名势力。被织田信长派兵围攻多年后显如决定投降并退出石山,但显如长子教如依旧死守石山,被信长放火烧山。

朝仓氏

朝仓氏为日本天皇之后人,室町时代是斯波氏家臣。

后来朝仓氏与斯波氏不和,不久后独立,根据地是越前国。加入信长包围网对抗织田信长,被信长击败。信长包围网因为武田信玄死亡而瓦解,织田军入侵朝仓、浅井的领土,朝仓、浅井联军战败。末代家督朝仓义景领兵退守贤松寺,朝仓军中部分将领倒戈,朝仓军战败。朝仓义景在家臣介错下死亡,朝仓氏被织田氏吞并。

上杉氏

上杉氏原为公家,室町时代被任命为关东管领的家族。

被北条军〔后北条氏〕入侵,被迫将家督交给长尾氏,就是上杉谦信。上杉谦信以越后作为根据地向关东发展,谦信死后发生御家骚动,由上杉景胜继承。织田信长死后向丰臣秀吉投降,并成为五大老之一。秀吉死后发生的关原之战中支持西军,战败后被减封,建立米泽藩至明治初期。

伊达氏

伊达氏为藤原氏山阴流之后,东北地区的豪族。

家督伊达政宗消灭东北地区多个大名,占领陆奥国。小田原征伐时臣服于丰臣秀吉,令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关原之战中支持东军,战后原本幕府打算加封至100万石,但被揭发与一揆军有关所以被改封,建立仙台藩至明治初期。

长宗我部氏

土佐国土豪,20代家督长宗我部元亲将土佐其他豪族消灭并统一土佐。

实行兵农合一政策成为强国,并北上攻打四国其他大名。1585年统一四国全岛,但不久后丰臣秀吉派兵登陆,长宗我部元亲被迫投降,并失去土佐以外的领土。元亲之子长宗我部盛亲在元亲死后继承家督,在关原之战中支持西军并战败,失去领土成为浪人。大坂之阵中加入丰臣军协助防守大坂城,最后战败。盛亲被德川军成员蜂须贺氏的家臣长坂七郎左卫门所捕获,最后被斩首,长宗我部氏直系绝后,但旁系没有灭绝,元亲的四弟岛亲益(长宗我部国亲指染家臣岛氏妻子所生的私生子)的子孙岛亲典于大坂之阵时加势丰臣家,败北后返回土佐国,其后岛氏便成为土佐藩的下士,在明治维新后认祖归宗复姓长宗我部。

斋藤氏

斋藤氏家祖斋藤道三平民出身,父亲是僧侣。

道三年轻时卖油为业,后成为美浓国豪族长井氏家臣,后入继长井氏。虽然在美浓重臣反对下,但美浓守护大名土岐赖艺依旧升道三为家臣。后消灭美浓国内其他家臣、豪族的势力,最后将土岐赖艺逐出美浓,统一美浓。与织田氏家督织田信秀不和,但与信秀死后与新任家督织田信长结盟。后来被儿子斋藤义龙发动叛乱,道三军与义龙军激战于长良川,道三被义龙军士兵杀死,死前写下让国状给信长。道三死后不久义龙也去世,斋藤龙兴继位。信长以道三写下的让国状向美浓进军,斋藤龙兴战败,美浓被信长占领。斋藤龙兴逃出美浓并加入三好三人众并成为家臣,继续反抗信长。最后在三好军与织田军之间的战争中阵亡,斋藤氏灭亡。

岛津氏

岛津氏自镰仓时代至战国时代也是任九州南部萨摩国、日向国和大隅国的守护大名,是少数由守护大名变成战国大名的家族。

在家督岛津义久带领下,以及义久之弟岛津义弘指挥的军队,成为九州最强大名,打破了由龙造寺氏、大友氏和岛津氏三家平分九州的局面。猛将岛津家久曾经带军重创龙造寺氏,杀其家督,攻占龙造寺氏不少领土。也领兵攻打大友氏,迫大友氏向丰臣秀吉投降。后丰臣秀吉联合大友氏、龙造寺氏及其他已经臣服秀吉的大名入侵九州攻打岛津氏,虽然义弘多次击退丰臣军,但因不敌丰臣本部令岛津义久被迫投降。投降后丰臣秀吉任命岛津义弘继承家督,后在关原之战中加入西军对抗东军,最终败北,在幕府任命下成立萨摩藩至明治初期。

尼子氏

尼子氏是宇多源氏后裔京极氏支流之一,是京极氏的守护代。

家督尼子经久乘京极政经离开出云时控制出云国,独自发展自己的势力,成为出云国地区的霸主。尼子义久时期被毛利氏入侵下被迫投降,族人尼子胜久不服,在旧部支持下重占出云新山城,复兴尼子家。后再败北逃到京都,4年后因幡国大名山名丰国的支援,欲从因幡攻打出云,最后以失败告终。尼子胜久后与织田信长结盟,成为丰臣秀吉的中国方面军一队分支。尼子军攻占宇喜多直家支城的上月城并成为该城守备,被毛利军与宇喜多军联合攻城,战败后自杀。

最上氏

最上氏是清河源氏足利氏的支流,三管领之一的斯波氏的分家,是与大崎氏齐名的东北名门,在第十一代家督义光的努力下,一度获得幕府五十七万石领土(山形藩)。但义光死后,于1623年发生最上骚动,被幕府改易至近江国,以蒲生郡5000石交代寄合的身份维持至明治维新。

1)分国制起奈良时代,根据日本天武天皇所创的“五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共有六十六国。战国六十六国:

近畿五国——山城、大和、河内、摄津、和泉

东海道——伊贺、伊势、志摩、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常陆

东山道——近江、美浓、飞驒、信浓、上野、下野、陆奥、出羽

日本战国分国图(2张)

北陆道——越后、越中、越前、能登、加贺、若狭、佐渡

山阴道——丹波、丹后、因幡、但马、出云、石见、伯耆、隐岐

山阳道——长门、周防、安艺、备后、备中、备前、美作、播磨

南海道——阿波、赞岐、伊予、土佐、淡路、纪伊

西海道——萨摩、大隅、日向、肥后、肥前、筑后、筑前、丰后、丰前、对马、壹岐

近畿以东为东国;近畿以西为西国

具体按石高来算:

(1)近畿300万石

丹波国、丹后国、山城国、近江国、河内国、伊贺国、纪伊国、和泉国、摄津国、大和国。

(2)九州240万石

萨摩国、大隅国、日向国、肥后国、肥前国、丰后国、丰前国、筑后国、筑前国。

(3)四国86万石

伊予国、土佐国、阿波国、赞岐国。

(4)东海180万石。

美浓国、尾张国、伊势国、三河国、远江国、骏河国。

(5)北陆180万石。

越后国、越中国、越前国、加贺国、能登国。

(6)中国240万石。

长门国、周防国、安艺国、出云国、石见国、备后国、备中国、备前国、因幡国、但马国、伯耆国、美作国、播磨国、隐岐国。

(7)甲信68万石。

飞驒国、信浓国、甲斐国。

(8)关东320万石。

上野国、下野国、常陆国、武藏国、伊豆国、相模国、上总国、下总国、安房国。

(9)东北地区200万石。

陆奥国、出羽国。

  分国制起奈良时代,根据日本天武天皇所创的“五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共有六十六国。战国六十六国:
  近畿五国——山城、大和、河内、摄津、和泉。
  东海道——伊贺、伊势、志摩、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常陆。
  东山道——近江、美浓、飞驒、信浓、上野、下野、陆奥、出羽。
  北陆道——越后、越中、越前、能登、加贺、若狭、佐渡。
  山阴道——丹波、丹后、因幡、但马、出云、石见、伯耆、隐岐。
  山阳道——长门、周防、安艺、备后、备中、备前、美作、播磨。
  南海道——阿波、赞岐、伊予、土佐、淡路、纪伊。
  西海道——萨摩、大隅、日向、肥后、肥前、筑后、筑前、丰后、丰前、对马、壹岐。
  近畿以东为东国;近畿以西为西国。
  具体按石高来算:
  (1)近畿300万石
  丹波国、丹后国、山城国、近江国、河内国、伊贺国、纪伊国、和泉国、摄津国、大和国。
  (2)九州240万石
  萨摩国、大隅国、日向国、肥后国、肥前国、丰后国、丰前国、筑后国、筑前国。
  (3)四国86万石
  伊予国、土佐国、阿波国、赞岐国。
  (4)东海180万石。
  美浓国、尾张国、伊势国、三河国、远江国、骏河国。
  (5)北陆180万石。
  越后国、越中国、越前国、加贺国、能登国。
  (6)中国240万石。
  长门国、周防国、安艺国、出云国、石见国、备后国、备中国、备前国、因幡国、但马国、伯耆国、美作国、播磨国、隐岐国。
  (7)甲信68万石。
  飞驒国、信浓国、甲斐国。
  (8)关东320万石。
  上野国、下野国、常陆国、武藏国、伊豆国、相模国、上总国、下总国、安房国。
  (9)东北地区200万石。
  陆奥国、出羽国。
岛国战国时没有分裂为国家,是幕府大名制。
也就和我们国家民国时期各地军阀是一样的,而且势力还比较多,不过比较出名的就那几个
如:织田信长,他本来是最有可能统一岛国的,悲剧的是本能寺之变,结果从织田家又分出很多个军阀势力,所以算得上错综复杂。比如明智光秀和猴子都是比较牛的势力。
如果想知道的话,建议看看岛国战国史。
本文标题: 日本战国大友或者岛津在1570年统一九州能得天下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9456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抹香鲸竖着睡觉大家有在看典籍里的中国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