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人缺乏民族凝聚力,为什么 如果不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体现在哪

发布时间: 2022-07-20 15:01:3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7

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大一统的向心力,有精忠报国的典范,有爱国主义的传统,而且这是主流,占主导地位。近代...

有人说中国人缺乏民族凝聚力,为什么 如果不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体现在哪

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大一统的向心力,有精忠报国的典范,有爱国主义的传统,而且这是主流,占主导地位。

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就是统一战线,就是团结和凝聚了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去争取独立、解放和富强。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我们就一定能提高民族总体素质和民族凝聚力,真正达到包括国内各兄弟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繁荣、大发展、大一统。 

扩展资料:

民族凝聚力,是指一种观念的形态(感情、愿望、理想、价值观)蕴藏在每一个民族成员之中。它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一样,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起着核心的作用。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人民热爱自己祖国的表现,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古往今来,世界各国都注重培养自己民族的凝聚力,有凝聚力则民族兴。

近代中国百年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苦难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抵御侵略的英雄史。我们正是依靠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最终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使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凝聚力

  中华文明独有的力量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蓬勃向上的中国及其杰出的领袖团队,是当代亿万中华儿女团结向前、感动世界、无敌于天下的基本原因和根源。
  其一,中华民族有着古老悠久的民族凝聚力的传承。

  纵观华夏五千年,中国一直有很好的民族文明和民族凝聚力传承支撑前进。环顾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就是华夏文明。两河文明、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等,都中途夭折没有传承下来。唯有华夏文明历经磨难、曲折前行、经久不衰。这其中倘若少了数千年不衰的民族凝聚力的贯穿,那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其他区域中断的古老文明,究其原因是民族凝聚力的缺失造成的。当面对异族铁蹄血腥屠戮和残酷统治之时,像古埃及(区域)、古希腊、古罗马(爱琴海区域)和两河区域等,都是一个民族战胜另一个民族、或取代另一个民族,有的民族灭失了,有的民族解体了,有的民族被同化了,有的民族变异了。

  而唯有中华民族,在不断分合、不断遭受外族侵略等情况下,不断优化民族特质,同化异族缺陷,强化民族包容性,锻造坚强博爱的民族情怀。虽然我们民族在前行的过程中,穿插族群争霸、异族屠戮的惨烈画面,但并没有发生一个民族彻底战胜或取代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炎黄部落的融合、秦皇嬴政的大统一,奠定了华夏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础,搭建起中华民族驾驭未来的脊梁。大元帝国、大清帝国的历史,分别是蒙古族、满族征服中原汉族等、但却被汉民族汉文明同化的历史。以汉文明为内核的华夏文明,是一种坚强不屈、博纳众长、极具向心力凝聚力的世界顶级文明。中华民族独有的文明和强大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团结向前的客观历史动因。
  其二,中华民族有着上升时期民族强盛的强烈愿景。

  有着悠久文明、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自从19世纪中叶遭受列强侵略奴役以来,由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变成了最衰弱的“东亚病夫”,历经近一个半世纪的被压迫被剥削后,穿过漫长的屈辱、痛苦、磨难的时空隧道,终于站立起来当家作主了,一种独立自强的民族自豪感久久荡漾心中。在帝国主义的围剿和围堵面前,我们独立自主地发展了引以为豪的两弹一星、建立了自己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国家民族发展的物质基础。又走过难得的令中华儿女振奋荣耀的最近30年的快速发展、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跃升过程,中华民族自豪感空前增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愿景愈加强烈。
  纵观世界历史,华夏民族总体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和状态,总体领军世界潮流、保持一流大国或顶极大国的积极态势,而华夏文明和中华凝聚力是成就这一切的发展和物质动因。
  其三,中国有着最强大的执政党最优秀的领袖集体。
  领袖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一个伟大民族来说,能有一个伟大的执政党和一个优秀的领袖团队,那是这个民族和人民的大幸。一个好的执政党,可以兴旺和强大一个民族。同样,一个优秀的领袖团队,也可以引领这个民族走向灿烂和辉煌。反之亦然。中国若是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毛泽东及他的领袖集体,中国就没有发展辉煌的今天。
  中华民族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但领袖人物却是人民中最优秀的一员,是民族、政党和各种社会力量协调统一的舵手,是合成民族凝聚力、推动伟大民族向前的主观动因。
中华文明独有的力量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蓬勃向上的中国及其杰出的领袖团队,是当代亿万中华儿女团结向前、感动世界、无敌于天下的基本原因和根源。
其一,中华民族有着古老悠久的民族凝聚力的传承。
纵观华夏五千年,中国一直有很好的民族文明和民族凝聚力传承支撑前进。环顾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就是华夏文明。两河文明、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等,都中途夭折没有传承下来。唯有华夏文明历经磨难、曲折前行、经久不衰。这其中倘若少了数千年不衰的民族凝聚力的贯穿,那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其他区域中断的古老文明,究其原因是民族凝聚力的缺失造成的。当面对异族铁蹄血腥屠戮和残酷统治之时,像古埃及(区域)、古希腊、古罗马(爱琴海区域)和两河区域等,都是一个民族战胜另一个民族、或取代另一个民族,有的民族灭失了,有的民族解体了,有的民族被同化了,有的民族变异了。
而唯有中华民族,在不断分合、不断遭受外族侵略等情况下,不断优化民族特质,同化异族缺陷,强化民族包容性,锻造坚强博爱的民族情怀。虽然我们民族在前行的过程中,穿插族群争霸、异族屠戮的惨烈画面,但并没有发生一个民族彻底战胜或取代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炎黄部落的融合、秦皇嬴政的大统一,奠定了华夏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础,搭建起中华民族驾驭未来的脊梁。大元帝国、大清帝国的历史,分别是蒙古族、满族征服中原汉族等、但却被汉民族汉文明同化的历史。以汉文明为内核的华夏文明,是一种坚强不屈、博纳众长、极具向心力凝聚力的世界顶级文明。中华民族独有的文明和强大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团结向前的客观历史动因。
其二,中华民族有着上升时期民族强盛的强烈愿景。
有着悠久文明、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自从19世纪中叶遭受列强侵略奴役以来,由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变成了最衰弱的“东亚病夫”,历经近一个半世纪的被压迫被剥削后,穿过漫长的屈辱、痛苦、磨难的时空隧道,终于站立起来当家作主了,一种独立自强的民族自豪感久久荡漾心中。在帝国主义的围剿和围堵面前,我们独立自主地发展了引以为豪的两弹一星、建立了自己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国家民族发展的物质基础。又走过难得的令中华儿女振奋荣耀的最近30年的快速发展、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跃升过程,中华民族自豪感空前增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愿景愈加强烈。
纵观世界历史,华夏民族总体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和状态,总体领军世界潮流、保持一流大国或顶极大国的积极态势,而华夏文明和中华凝聚力是成就这一切的发展和物质动因。
其三,中国有着最强大的执政党最优秀的领袖集体。
领袖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一个伟大民族来说,能有一个伟大的执政党和一个优秀的领袖团队,那是这个民族和人民的大幸。一个好的执政党,可以兴旺和强大一个民族。同样,一个优秀的领袖团队,也可以引领这个民族走向灿烂和辉煌。反之亦然。中国若是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毛泽东及他的领袖集体,中国就没有发展辉煌的今天。
中华民族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但领袖人物却是人民中最优秀的一员,是民族、政党和各种社会力量协调统一的舵手,是合成民族凝聚力、推动伟大民族向前的主观动因。
因为中国人自小受着中华古典文化的熏陶,心中有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所以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希望能帮到你呦!!(*^__^*) 嘻嘻……

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不强

体制的问题,也是历史的必然

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什么如何体现

A.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B. 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强大民族 C. 民...
答:答案D 本题侧重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A、B、C选项均是不符合要求的。正由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才使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才使中华民族不断强大,所以A、B为错误选项。C选项与题干没有因果关系,没有揭示命题的原因,不能入选

高中政治 中华民族为什么有民族凝聚力

rt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发展力,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软实力,它制约着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实力的发展。因而,研究如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为什么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有中华文明传承五六千年而不断?如何破译“中华文化的长寿密码”?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的?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主持人: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家园。”这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有哪些特殊的深意?

张岂之(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我认为这个提法提得深刻,为什么呢?首先从我们所处的时代来看,新时期对文化应有更加深入的认识。经济发展与政治文明建设达到一定的程度,人民迫切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营养。除了经济国力、军事国力、政治国力之外,还必须要有文化国力。文化国力所表现的是13亿现代公民的精神面貌,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凝聚力、一种深厚的文化素养。没有强大的文化国力,中华民族要在世界上发挥作用是很困难的。

中华文化的实质是什么?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将中华文化与民族的兴旺发达联系起来,强调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这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正在兴起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复兴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复兴,缺一不可。人民生活如果没有持续的提高,没有普遍的富裕,就无力支撑民族的发展。而单纯经济上的提升,没有政治和文化与之协调发展,也无力塑造一个伟大的民族。政治上的民主与法治,为民族复兴提供制度与规范的保证,而文化复兴又为民族提供精神支柱和凝聚力,可见弘扬中华文化具有何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持人:如何结合中国历史的特点来看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要性?

张岂之:要了解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不能离开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这两个重要的视角。中国历史尽管有战乱和纷争,但统一始终是大势所趋。在国家统一的背景下,产生了有典型意义的汉、唐文明。这告诉我们:中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文化也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由于这种历史传统,今天我国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要维护国家统一;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则体现了56个民族的共同愿望,反映出我国历史文化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

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核心是要有“精神”

主持人:关于中华民族精神问题,近几年,学术界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取得了很多共识,但对一些问题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您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张岂之: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应特别注意“精神”二字。如果离开精神文明这个主轴,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这里所说“精神”,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中华文化中渗透着的精神是什么;二是我们今天以怎样的精神来对待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主要指从我国优秀历史文化中吸取不竭的精神动力。而在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活动中,虽然不能缺少应有的物质内容,但更加重要的是,文化设施要有精神内涵,具有净化社会环境的积极作用,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得以继承和发扬。

文化认同使各族人民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归属,起到了巩固中华共同体的作用

主持人:鲁迅先生曾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如何看待“民魂”及民族文化在民族认同中的作用?

牟钟鉴(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加了。一是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要素;二是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受到空前关注;三是民族的振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中华文化是整个民族的精神依托和团结纽带,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人们能够不断从其中吸取营养、智慧和力量。一个民族如果只是现代经济发达而民族文化不显,甚至处处模仿他人,便算不上真正的强国,得不到世人由衷的尊重,所以建设现代文化大国就成了中国人应当奋斗的目标。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中华民族的格局是多元一体,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高层次的民族可以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参见相关链接)。中华民族是复合型民族,即民族之中有民族,由许多单元型民族组成,本身又成为一个大的民族共同体。民族有三要素:祖源认同、文化特色、自我意识。祖源认同是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始祖信仰,文化特色是识别民族的根本尺度,自我意识是自觉到民族是命运的共同体。

战国时期流行的五方帝信仰,以黄帝为中心,代表中华民族以中原华夏族为主体、四方少数民族环绕而居、多民族共生一体的地理空间格局。以黄帝为首的五帝信仰,共同点是:圣明、仁德、益民、和平、功业盛大。先民在塑造五帝形象的同时,其实就是在铸造中华民族的品格,其核心是民本、贵和、创新。这种文化基因后来经由孔子、老子加以弘扬,奠定了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精神方向,使得中华民族既能生生不息、与时俱进,又能厚德载物、包容宽厚,千回百折而不衰。

而黄帝信仰是将祖源认同与文化认同合为一体,既是血统的探源,同时也是文化的寻根。黄帝信仰整合了民族的统绪,使中华民族之中各个民族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归属,起到了巩固中华共同体的作用,发挥凝聚着众多民族、海峡两岸中国人和海外华人的文化功能。它的人文精神和神圣追求,不仅使我们的文化和心灵重新落实在自己民族的本根上,也能激励我们去开拓创造。

爱国主义凝聚着中华民族

主持人:我们知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民族精神与我们提倡的爱国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赵馥洁(西北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为什么中华民族具有这么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我们认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客观上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从社会意义上看,爱国主义以其生命力、吸引力、感召力整合、团结、凝聚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形成了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使单个人的意志交互作用而升华成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历史合力,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段建海(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实际上是一种互动互进的体用关系,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历史之源和价值之本,而民族精神则只能在推动爱国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寻找到自己的真正用武之地。中华民族只有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来占有对象,才能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发挥民族精神的功效作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在爱国主义的历史进程之中以其独有的吸引力、感召力聚合了中华民族各社会阶层的力量,促进了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形成,唤醒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为推进爱国主义向前发展创造了具有指向性的历史合力。不仅如此,民族精神也以文化的力量调节控制爱国主义的形成发展机制,感染、激励、引导中华民族形成实现维护发展祖国利益的合乎理性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思维观,自觉地调节调控爱国主体的历史实践活动,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发展进步,铸就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中华民族在创造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以族类共同体的生存发展为需要,使各种文化流派、文化思想在文化创造活动中,在长期的历史磨合和主体自觉的价值选择、整合的循环往复中形成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文化价值体系,较全面地规定了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和对民族的责任和义务,对个人和祖国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价值定位,从而使中华文化以其强烈的民主性、超越的理性力量和精神感召力,形成了凝聚社会力量的动力,成为最后整合家、国关系和利益的统帅,并合成了一种维护发展祖国利益的整体力量(历史合力),奠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跳跃于海外的中国心是一种“软实力”

主持人:一首歌曲唱得好:“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流在心中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作为生活或工作、学习在海外的中国学者,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不是有一种更为特别的感受?

尤广建(旅美学者):我们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真是所谓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每天最关心仍然是中国的事情。四川发生大地震我们异常沉痛,奥运会胜利召开我们非常高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出口我们很是揪心,中国首先突破经济困难走上复苏之路我们大为开心。我们的心是随着中国国情的起伏而起伏,我们的情感随着中国事业的好坏而震荡。

当然,海外侨胞数以千万计,情况很复杂,不可能都是一种心态。就以我本人居住的美国纽约来说,有老侨,有新侨;有人从事商业活动,也有留学生和做研究工作的学者;有的功成名就进入上流社会,有的还在为生存而奋斗;至于政治倾向那更是千差万别,单以左中右来划分,远不能概括实际的复杂情况。海外侨胞的情况尽管不同,但是都有一颗中国心,这是关心中国,与中国的命运共同跳动的心。

中国劳动人民来到美国,人地生疏,语言不通,许多人没有分文,甚至负有债务。他们来美国打拼,依靠的是什么,唯有乡亲。是老乡安排住处,帮助找到第一份工作。接下来就要依靠自己的刻苦勤劳,节俭度日,一点一滴的积攒金钱。然后就要请律师办理居留权。有了绿卡才能接来妻子和儿女,全家来到美国共同艰苦创业。中国劳动人民来美国创业,都有数不尽的艰辛和流不尽的血汗。他们在美国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和帮助,也凝聚着对家乡父老的深厚感情。因此,以同乡为基础的社团越来越多,以华人商业点为中心华人聚居的地方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大小不一的Chinatown (各地习惯不同,分别译为华埠、中国城、唐人街)。纽约大的Chinatown 就有曼哈顿华埠、皇后区法拉盛和布碌仑的八大道。

生活在华埠,看到的招牌是大字中文,通用的语言是中国话,遍地都是中国人开的商店,既经营人们共同需要的衣服用品,也有中国的特色食物和用具,这里有许多中餐馆和中国地方特色的小吃店,可以读到多种中文报纸,所在地区的图书馆还有中文图书和音像制品。这里的人们保留着中国人的习俗,最盛大的节日是中国年,有各种形式的游行庆祝活动,舞狮则是最为普遍的节目。所以生活在华埠就像生活在中国南方的集镇一样。在这样浓厚的中国氛围之下,人们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华埠是以同乡为基础,与中国家乡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亲情建立起来的,乡情不断,这里侨胞的中国心就永远存在。

海外侨胞的另一大人群,就是中国留学生和学者。他们在中国受到长期的教育,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都具有根深的中国情结。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分散在不同的大学、研究所和公司,还有个体自由职业。他们工作分散,居住分散,和美国的主流社会融合在一起,平常难以形成一股力量,似乎看不到他们的影响。但是国内一旦有大事出现时,中国留学生和部分学者很快就会聚集起来,发出他们的声音,起到人们意想不到的好作用。他们生活在主流社会,与主流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语言障碍,此时的影响要比华埠的人们大得多。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打击很大,至今失业率居高不下。与美国不同,中国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恢复较快,正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中国留学生看到这种形势,许多人都在深思回国工作和创业的问题,他们的中国心在剧烈激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越来越宽松,也有一批从事中美贸易的企业家,活跃于中美之间,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侨胞。因为中美关系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实际利益,因此他们必然是中美友好的促进派。他们有经济实力,所以他们对于中国的支持公开而有力,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后起之势。

海外侨胞都有一颗中国心,这是血缘的产物,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产物,凝聚着亲情、乡情、理念和切身利益。中国发展越好,开放越大,就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来到国外,侨胞的队伍日益壮大,跳跃的中国心就越来越多,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必然增大。这是真正的软实力,是和平的力量,而且对中国、对世界都是有益的,因为这是一支促进中外友好的力量,是中外交流的稳固桥梁。

中国应该有文化自信

田辰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旅美学者):目前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国际激烈的经济、政治、文化竞争环境,是中华文化自觉、自信并与西方文化进行交流的大好机遇。因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造成各个民族文化不能不接触的局面。不进行文化交流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没有自信的表现。我们现在要避免一些简单逻辑思维,对中华文化传统认识趋于适度,实现对文化传统合理、准确的估计,才有可能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所在,从而更加自信。文化交流首先需要的是有这样一个正常心态,而不是那种扭曲自我的心态。

有一个英国历史学家叫约翰·霍布森,他反对欧洲中心主义,如什么“西方是先进的,东方是落后的”等这套话语。他说,这个以欧洲为中心的话语结构,实际上是西方有意识地编造出来的。他到北外做演讲,讲他反驳“欧洲中心主义”,我当时问他,说你是不是看到了在中国欧洲中心主义这种话语很强。他说他看到了,说他到这里来觉得是个“shame”(没有脸面)。为什么是个“shame”?意思是说你们中国人需要我一个西方人来告诉你们:你们要有自信。其实你们对西方的文明有很大影响,没有你们,就没有现代西方文明。他的话对我们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很有启发。

中国文化当中从根本上值得我们坚持和自信的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由此发源的价值观念体系。我们没有理由抛弃它,它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维系所在、自信所在,是中华民族无形的凝聚力所在。我们不能扼杀自己的灵魂。从长远观点看,真正的力量在于文化本身,在于文化上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特质是追求和谐、追求平衡。它把命运背负在自己身上,它是个开放体系,最少保守、最能与时俱进。中华文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走出了国门。世界需要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必然在与世界的交流中更显现中华性和民族性,也因此更具有世界性。中华文化一定会通过交流,在全球的广阔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精华,为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环境有所贡献。

主持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地吐故纳新,适应民族凝聚力发展的要求。在当代,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发展的方向。我们相信,坚持这一方向并付诸实践,中华民族凝聚力一定能够不断增强。

相关链接主题词诠释

民族凝聚力

一般认为,民族凝聚力是指一种观念的形态(感情、愿望、理想、价值观)蕴藏在每一个民族成员之中。它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一样,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起着核心的作用。

相关链接主题延伸

费孝通论“多元一体”

1980年,费孝通教授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命题。所谓“多元”,是指中华民族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由56个兄弟民族所组成的复合民族共同体。所谓“一体”,是指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是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生息、繁衍,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不同角色,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目前,这一命题已为民族学界、考古界、文化学界广泛接受。

张岱年论民族精神

张岱年先生指出民族精神与民族命运的相关性、耦合性:“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代的变迁而有消有长、有进有退。当民族精神发扬充盛之时,民族文化就发展前进;当民族精神衰微不振之时,文化也就处在停滞状态之中。这也是一条文化发展的规律。”1994年底,他在《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一文中更为透辟地点出了民族精神对民族命运的决定性影响:“在历史上,民族精神得到发扬的时代就是治世或盛世;民族精神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发扬的时代就是乱世或衰世。现在我们奋发努力、齐心协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精神必然达到高度的昂扬。随着时代的前进,民族精神必然会更有新的发展。”
我刚学完政治生活,就当考前复习了~

1、是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在我国民主具有广泛性。
3、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是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政治义务。
4、党领导人民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5、政府发挥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的职能。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6、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各民族只有经济发展、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绝无高低贵贱之分。
7、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有民族凝聚力。

反正我觉得应该分清主体来答。我答的不一定规范,仅做参考。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发展力,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软实力,它制约着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实力的发展。因而,研究如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凝聚力的强弱直接从精神纽带作用的强弱上反映出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作用体现在两大功能上,一是维系各民族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纽带功能;二是维系民族内部各社会阶层和平共处、团结奋斗的纽带功能。这两大功能相辅相成,没有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就无法实现民族内部的和平共处、团结奋斗,反之亦然
我刚学完政治生活,就当考前复习了~

1、是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在我国民主具有广泛性。
3、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是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政治义务。
4、党领导人民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5、政府发挥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的职能。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6、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各民族只有经济发展、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绝无高低贵贱之分。
7、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有民族凝聚力。

反正我觉得应该分清主体来答。我答的不一定规范,仅做参考。

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急用
中国人平常在没有外界压力时的凝聚力是非常弱的,就好像一大堆吸铁石一样,都把同级面对对方,只能看到对方的缺点,看不到对方的优点。只能感觉到对方对自己的坏处,而看不到对方对自己的好处,从而搞的自己很心虚,更别提什么团结。再就是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外国称信仰,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可是当外界一旦有压力时,人们一下感觉到有能彻底对自己构成危险的敌人了,很害怕,这时人们才擦干净眼睛发现原来自己身边还有这么多与自己站在同一战线的战友,于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求生欲念,一下子抱成一团,形成了一个非常强大而坚韧的力量,共抵外敌,同仇共忾,一起将自己的敌人打倒。而打倒共同的敌人以后,因为人们之前那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信仰一下子消失了,茫然的人们由于找不到方向,又开始各活个的,于是又会发现自己身边的人那么讨厌,那么无聊,那么多事,对自己的个人利益有那么大的影响,于是已经形成一团的那么强大的力量由于没有一个共同的方向而分散,最后又形成了一盘散沙,相互攀比,勾心斗角,我要从你身上多骗一点,你要从我身上多拿一点,成功的人欺负和控制弱的人,弱的人憎恨和嫉妒成功的人,久而久之又完全把自己的背面让给了外国,把正面对准了自己人。于是外国又发现中国的力量开始弱了,于是又开始干扰中国,用民主,用自由,用武力,用利益,把中国挑拨开来又从新杀进来,中国人一下子又害怕,抱成一团,又反抗,又成功,又分散,又自相残杀。。。。。。。就这样循环着。。
答:因为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深受儒道思想影响。中国人对于这块土地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称之为“中国心”。一旦中国人看见国家遭受灾难,中国人便会同仇敌忾,凝聚起来,共度难关。
民族凝聚力,是指一种观念的形态(感情、愿望、理想、价值观)蕴藏在每一个民族成员之中。它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一样,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起着核心的作用。至少在公元前?世纪的大禹时代,华夏大地上就已经出现“诸侯来朝”、初步统一的局面。人们的“中央意识”和统一观念不断增强。即使在春秋战国时期,象征统一的周天子也始终存在,各诸侯国纷争的主要目标是一统天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建立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也都是以成为“中国之君”、统一全国为目标。这种统一观念甚至成为中国人对历史人物盖棺论定的一个基本标准。最突出的典型就是南宋的岳飞和秦桧。岳飞牢记丧权辱国、失地赔款的民族耻辱,立志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因此,八百多年来一直受到全国人民的极大尊敬和怀念,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杭州西湖边的岳坟每年瞻仰者络绎不绝。而秦桧等坚持投降分裂的汉奸卖国贼,则被人们铸成铁人,跪在岳坟前,任人咒骂和嘲讽。有一种说法,中国人“一人是龙,三人是虫”,说中国人有“一盘散沙”的劣根性。的确,在某些历史时期,在某些人身上,可能会有一些“内耗”的问题,有一些相互拆台的现象,甚至有一些卖国行径和分裂主义。但也不能言过其实,说中国人存在多么严重的劣根性。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大一统的向心力,有精忠报国的典范,有爱国主义的传统,而且这是主流,占主导地位。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就是统一战线,就是团结和凝聚了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去争取独立、解放和富强。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我们就一定能提高民族总体素质和民族凝聚力,真正达到包括国内各兄弟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繁荣、大发展、大一统。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人民热爱自己祖国的表现,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古往今来,世界各国都注重培养自己民族的凝聚力,有凝聚力则民族兴。近代中国百年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苦难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抵御侵略的英雄史。我们正是依靠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最终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使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凝聚力,是指一种观念的形态(感情、愿望、理想、价值观)蕴藏在每一个民族成员之中。它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一样,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起着核心的作用。至少在公元前?世纪的大禹时代,华夏大地上就已经出现“诸侯来朝”、初步统一的局面。人们的“中央意识”和统一观念不断增强。即使在春秋战国时期,象征统一的周天子也始终存在,各诸侯国纷争的主要目标是一统天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建立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也都是以成为“中国之君”、统一全国为目标。这种统一观念甚至成为中国人对历史人物盖棺论定的一个基本标准。最突出的典型就是南宋的岳飞和秦桧。岳飞牢记丧权辱国、失地赔款的民族耻辱,立志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因此,八百多年来一直受到全国人民的极大尊敬和怀念,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杭州西湖边的岳坟每年瞻仰者络绎不绝。而秦桧等坚持投降分裂的汉奸卖国贼,则被人们铸成铁人,跪在岳坟前,任人咒骂和嘲讽。有一种说法,中国人“一人是龙,三人是虫”,说中国人有“一盘散沙”的劣根性。的确,在某些历史时期,在某些人身上,可能会有一些“内耗”的问题,有一些相互拆台的现象,甚至有一些卖国行径和分裂主义。但也不能言过其实,说中国人存在多么严重的劣根性。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大一统的向心力,有精忠报国的典范,有爱国主义的传统,而且这是主流,占主导地位。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就是统一战线,就是团结和凝聚了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去争取独立、解放和富强。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我们就一定能提高民族总体素质和民族凝聚力,真正达到包括国内各兄弟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繁荣、大发展、大一统。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人民热爱自己祖国的表现,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古往今来,世界各国都注重培养自己民族的凝聚力,有凝聚力则民族兴。近代中国百年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苦难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抵御侵略的英雄史。我们正是依靠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最终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使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文标题: 有人说中国人缺乏民族凝聚力,为什么 如果不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体现在哪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9068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租房子选新城区好还是老城区好文化产业的商业化对文化发展的利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