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跟我一样讨厌苏东坡跟李敖的

发布时间: 2022-06-25 10:01:3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4

李清照为何讨厌苏东坡?李清照和苏东坡同为宋著名词人,但从两人的年龄和交集来看,两人并无直接的交集,但苏东坡和李清照父亲和婆家的纠...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讨厌苏东坡跟李敖的

李清照为何讨厌苏东坡?

李清照和苏东坡同为宋著名词人,但从两人的年龄和交集来看,两人并无直接的交集,但苏东坡和李清照父亲和婆家的纠葛,严格来说,因为苏东坡和王安石两派的争夺,间接给李清照的婚后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转变。

苏东坡47岁时,李清照才出生,两人并无直接交集,李清照对苏东坡的厌恶之情,都来源于王安石的变法派和苏东坡为首的废法派的党争。

李清照的父亲李恪非对当时的变革持中立意见,但他因早年和苏门学士中的晁补之和张耒关系很好,因此在王安石变法派胜利,对废法派进行清算时,把李恪非列入废法派的行列。

而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因为替亲家翁李恪非求情,受到对手蔡京的挤兑,李恪非也在审查时坚持保持中立的立场,而不肯俯就变法派而被撤职归乡。

据说,苏东坡对公公赵挺之也直言批判,称其无才,是个“聚敛小人,学行无取”。

按照规定,废法派不仅牵连当事人,家人也要随之归乡,不得再逗留京城,婚假子女也不能例外。因此李清照在和赵明诚结婚两年,还在蜜月期,就随父回乡,此后,再未回到繁华的京师,也再未有过如当初一般明媚的生活。

此后,公公赵挺之因为帮亲家李恪非得罪权臣蔡京,其死后,丈夫赵明诚被夺官回乡,夫妻俩在屏乡生活了13年,这13年,无疑是艰苦的。

在李清照的诗歌中,分为截然分明的前后两期,前期的明快、诗意,和后期的悲苦愁绪,一定意义上,和苏东坡有着脱不了的关系。

众所周知苏东坡和李清照都是宋朝时期的名人,苏东坡是个大才子,而李清照则是个大才女。苏东坡是在北宋宋哲宗与宋徽宗时期,而李清照则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

李清照出生时苏东坡已经47岁了。李清照出生地是山东济南,而当时苏东坡则被贬到了湖北黄州。两个人似乎并没有什么交集。

在李清照18岁嫁给赵明诚的那年,苏东坡去世。李清照在这18年里,并没有与苏东坡见过面,当时两人在诗文中也没有提到过对方。

李清照与苏东坡毫无瓜葛,为何李清照会讨厌苏东坡呢?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进行变法,当时的党争非常激烈。李清照父亲李格非为了保持中立,既不支持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也不支持以苏东坡和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但他在后来还是躺着中枪,被迫卷入到斗争的漩涡中。

李格非当时虽然是保持中立,但还是与苏门四学士中的晁补之、张耒关系比较要好,三人之间经常有来往。这就让人认为他是苏东坡的派系。

苏东坡去世后的第二年,宋朝著名的元祐党人案爆发,受到牵连的官员有一百二十人之多。当时凡是和苏门有关系的都被牵连。因此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也被躺枪。

李清照的公公是时任尚书右仆射的赵挺之,他虽然极力为亲家翁开脱,但宋徽宗一句“永不录用”,让父亲罢官返回原籍。当时就算是丞相儿媳妇的李清照也被迫跟随父亲回乡。

李清照此后夫妇分居两地,她再也没有踏入京城一步。就算是后来大赦天下,解除一切党人之禁,李清照丈夫与公公也因为父亲的缘故得罪了蔡京,被迫在青州乡里过着清苦的日子。

李清照下半生从她的词中充满了忧郁和哀愁,这一切或多或少都与苏东坡有关,因此李清照才会在后来所表现出来对苏东坡的讨厌。

因为李清照写词十分注重协律,崇尚典雅,非常反对以写诗的方法来作词,而苏东坡写词却十分随性,豪放,不太注重协律,所以李清照曾经批评苏东坡写的词像诗一样,缺乏真正的词那样的韵律。当然这并不是说李清照就一定讨厌苏东坡本人,只是两大才子在作词的要求上意见不统一罢了。

李清照是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她作词对音律的要求十分的高,反对以作诗的方式来作词。因为诗律很宽而词律相对较窄,要求更严格,如果拿作诗的音律来填词,很多地方就没法唱了。

而苏东坡就不一样了,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他作词就不喜欢受条条框框的束缚,随意性较大,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李清照虽然认为苏东坡乃是少有的天才级大才子,但是对于写词这件事她还是不肯将就,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对苏东坡提出了批判。

李清照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名道姓的说: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

什么意思呢?李清照说晏殊,欧阳修,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学问自然是大得很,随便写首词就跟在大海里舀一瓢水那么简单,但是他们所写的词却都像诗,缺乏真正的词那样的韵律,这是什么原因呢?

言下之意,李清照就是说苏东坡虽然学问高深,但是写词却不咋地,一点儿也不讲究规则,写出的词很多音律都不协调。其实李清照这么说苏东坡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诗只分平仄,而词还要分五音,五声,六律,发音的清,浊,轻,重等,如果音律不准,词在优美都没法唱。

正是因为李清照对写词音律的严格要求,所以他才会指名道姓的批判苏东坡。

相差47岁:李清照与苏东坡从未谋面,为何不喜欢苏东坡?

苏东坡与李清照,一个是千古大才子,一个是千古大才女。

两人虽然是宋朝时期的文人诗人,但并无过多的交集,甚至连一面之交都没有。

47那年,苏东坡被贬至黄州时,李清照刚刚在山东济南出生。苏东坡主要活跃于宋徽宗和宋哲宗时期,李清照出名时,在北宋和南宋之间。

论年龄,两人不存在竞争或矛盾的交集等情况,但历史上李清照却曾经公开批评苏东坡不懂诗词音律……

历史上的苏东坡是个豪放派的诗人,他写的诗词豪迈奔放,不拘一格,天马行空,是一位千古难得的文学奇才。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和老师晁补之,都是苏东坡的门生。小时候的李清照就被苏东坡的诗词,耳濡目染过。

论辈份,李清照即使喊苏东坡一句“师爷”也不吃亏。但后来崛起的李清照却欧阳修、苏轼、柳永做出了批评。

“至晏元献(晏殊)、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轼),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

简单的理解,苏轼等这样的大文豪学问自不用说,填词更是犹如在大海里面取水一样容易,但是,所填的词都像诗,缺乏真正的词那样的韵律。

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李清照不只是批评了苏东坡一人,而是批评了一串名人。

为何,李清照敢于挑战苏东坡等当时的名人泰斗?这里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李清照是一代词宗,文学奇才,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二是风格不同,李清照属婉约派,她的诗词主要以委婉动听,婉约精奇、大气纵横为主,可能不喜欢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三是李清照的父亲与公公,都曾与苏东坡在政治上有关过节,后来还因此,让李清照与家人分开,为此她或会耿耿于怀。

关于李对苏的批评,也有观点认为她是:“多有妄评诸公……”

李清照仅仅是从技术上(现在的说法)讨论诗词韵律的要求与区别,指出苏东坡欧阳修等人的词不是特严谨,并无贬低之意。相反,苏东坡在李清照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是她十分敬仰的文学前辈。也就是说,光论词,清照更工,韵律方面更合乎当时词的标准。而东坡更多用诗的方法押韵,个别词不很讲究音韵。

苏东坡和李清照都是宋朝伟大的词人,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苏东坡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她和他虽然同在宋朝,但是一个祖籍山东,一个生在四川。一个在南宋成名,一个在北宋亡故。

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彼此也没有什么亲戚关系,所以李清照会是苏东坡的什么人呢?顶多会是苏东坡的粉丝吧,因为我们看她的文集就知道,只要提到苏东坡,李清照都很推崇,不敢直呼其名,而是尊称“苏公”、“坡翁”甚至“坡仙”。由此可见,李清照确实是拿苏东坡当文坛前辈看待的。

但是如果多读史籍,如果认认真真地八卦一番,就会发现李清照不止是苏东坡的粉丝,她和他之间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我们知道,李清照的爸爸叫李格非。李格非早年在京城开封教书,有个最要好的朋友叫晁补之(参见晁补之《有竹堂记》)。这个晁补之是谁?就是苏东坡的学生(“苏门四学士”之一)。从这个角度看,李清照其实是苏东坡的学生(晁补之)的朋友(李格非)的女儿。如果论辈分,李清照应该喊苏东坡一声“爷爷”。

李对苏的批评,我认为只是就词论词,并非文人相轻。而且,苏东坡本就是豪放派,词作时有放浪形骸之处,不合词牌音律也可以理解。

李清照与苏东坡没交集,为什么讨厌苏东坡呢?

因为她的家族受到了苏轼等反法派的牵累,她个人的生活也被打乱,最后不得不与丈夫异地分隔、与原有幸福说再见。

1、讨厌不分交集,更何况李清照和苏轼还有间接交集。

谁说讨厌一个人需要交集的,就拿现在社会来说,根据一个人的言行、长相、作品甚至家人等原因,就可以不待见甚至抨击他,讨厌不需要成本,也没有门槛。不了解苏轼和李清照家族“渊源”的人可能以为,李清照是因为苏轼作品风格等原因而讨厌他,但真相其实是,因为讨厌他这个人所以在评议作品时会带上个人情绪,从而认为苏试词作“不协音律”。那么,李清照和苏轼有何交集呢?答案与李清照的家族密切相关。

2、李清照父亲李格非,曾被卷入与苏轼有关的“反法”风波。

李格非是一位清廉正直的人,即便是苏轼的门生,在苏轼司马光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时,依然选择了中立。他无心朝堂变法斗争,却因为位列“苏门后四学士”之中,而被卷入了政治漩涡,被归为“反法派”一类。在苏轼去世后元祐党人案爆发,李格非等人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惩罚,李清照因为是“党人子孙”所以不允许留在京师,这在李清照人生中是非常愁苦的一笔。

3、通俗点说,苏轼是李清照公公——赵挺之的“仇人”。

赵挺之在担任德州通判时,曾推行过王安石新法,当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在德州,并且是反对派中的一员,于是赵黄之间出现了矛盾,矛盾自然也传到了典型反对派苏轼耳中。苏轼随后便在赵挺之参加“召试馆职”考试(类似高阶公考)时批评他是小人,并且取消了他的参考资格,两人结下梁子的同时赵挺之也彻底成了变法支持派。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让家族成为整体,整体与变法争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体中的个体同苏轼又有数不清的恩怨……风云变幻,李清照幸福无忧的人生,最终一落千丈变得一地鸡毛,所以李清照对苏轼等“影响因子”心怀怨气。

因为李清照和苏东坡是两个词派,苏东坡性格豪放,李清照性格谨慎,所以不喜欢苏东坡。
因为苏东坡是个吃货,非常爱吃,而且很会吃,李清照觉得这有辱斯文,所以非常讨厌苏东坡。
李清照并不是真正的讨厌苏轼这个人,她只是批判了苏东坡的词。李清照要求作词应该有词律,因此指出了苏东坡的词的不足。

当代文人对苏轼的评价

当代的 现代的都行!

当代文人对苏轼的评价:

1、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是: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

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

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

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2、钱穆对苏轼的评价是:

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但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

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

扩展资料: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

俗语:“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当亦系他的作品。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苏轼生平年表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

1036 苏轼降生

1054 娶王弗

1057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 举家前往京都

1061 仁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 任职史馆

1065 妻丧

1066 父丧;服孝(1066.4-2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 娶王闰之

1069 返京;任职史馆

1071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 任密州太守

1076 任徐州太守

1079 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 谪居黄州

1084 往常州

1085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佑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1101 北返;往常州;逝世

1126 北宋亡

苏轼的三任妻子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之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亡妻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朝云墓如今已成为海南名胜之地。

苏东坡的绝命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写诗的时间是他死前两个月,看到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后的即兴之作。

苏轼轶闻

1,苏轼“欺”师

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大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考官梅圣对苏轼的文章惊为天人,但对上文拿捏不准。在苏轼拜见他时,梅问及尧和皋陶对话的出处。苏轼笑答:“想当然耳。”

实际上,上面典故出自《礼记》,发生在周公身上,苏轼考试时候记到尧上了,但居然蒙过了老师梅圣,可见功力非凡。

2,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3,苏轼退房

苏轼晚年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肖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这年七月,他客死于租住的房子之内。(见宋 费衮《梁溪漫志》)
逸闻趣事
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
前人论及苏轼的词,不论褒贬扬抑,无不视他为开宋词一代新风气的词坛巨擘。正如《四库全书总目•词曲类•东坡词提要》所言:“词至晚唐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故至今日,尚与花间一派,并行不能偏废。”
以上的引文把苏轼与韩愈相提并论,认为苏轼在词史中的地位与韩愈在诗史中的地位大致相当,且不论这样的看法是否允当,就韩愈生涩奇险的诗而言,在诗史中的确是不能不谓之别格的,这是有定论的。而苏轼的词在词史中又是怎样的一种别格呢?这显然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言明的,下文还要详述。以下先引宋人陈师道评论苏轼词的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1)陈师道的看法与以上引文所持观点是基本一致的,而他进一步指出苏词的基本特征是“以诗为词”。
陈师道所言的“以诗为词”具体指的是什么?他没有明言,不过他对苏词的评价倒是交代得清楚,大体的意思是认为苏词是词中的别格、另类,而非当行本色,这应该是明白无误的。而问题在于为什么“以诗为词”就会“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呢。原因只能是“诗词有别”。
苏轼乐于炼丹,有云“子瞻在黄州,术士多从之游1”,常混迹于佛道两家间。《东坡志林》中就有大量篇幅记录修养长生炼丹之术,比如《阳丹诀》,《阴丹诀》,《乐天烧丹》,《辟谷说》,《记养黄中》等等。在《辟谷说》一篇中,苏轼就较为详细的记述道家所谓“辟谷”修道的方法,所谓“辟谷”,是指道家所宣传的人能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尽可能少的依靠外物来维持自己生命以使得修行者达到神清气爽的目的。接着他又说“元符二年,儋耳米贵,吾方有绝粮之忧,欲与过子共行此法2”。

至此,观者恐怕很难不为苏轼面对困境这幽默的自嘲所打动。原来苏轼与儿子苏过准备学辟谷之法并非真想得道成仙,只不过是因为海南岛“米贵”以致于无钱买米,快要断粮的父子两人被逼得只能学“辟谷”之法。

孔子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苏轼不过是“信而远之”。

记得当代文人李敖对苏轼的评价是:“虽是达者,但他的思想水准只是超级文人式的,最高境界止于“赤壁赋”,并没有思想家式的细腻与深入。又掺入佛,道及民间迷信,行为上搞求雨,炼丹,境界有低段出现。”

李敖末了说苏轼是“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

近日看沈浩波博客有一篇评说李敖的文章,其标题云:“李敖:前半生斗士,后半生混子。”

有此同感。今观李敖之晚境,较之苏子,一个向下,一个向上,李先生实在是差苏子晚年之境远也。
所至之处,悉有善政。诗文书画 ,俱成大家。

过去的文人怎样评价苏轼

过去的文人怎样评价苏轼
  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
  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他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列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华、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浑然一个整体,是有一定道理的。更足称道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苏轼身上,既无头巾气,无山林隐逸气,亦无以富贵骄人气,无忠臣孝子气,无大作家架子气;既无大臣杜门思过之态,亦无谪宦战战兢兢之态。他与你我同在,同悲同喜,丝毫也不刻板,浑是率然纯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林语堂《苏东坡传》云: “人的一生就像一出戏,只有落幕后才能判断这出戏的好坏”
  作家李敖评论苏轼虽是达者,“但他的思想水平只是超级文人式的,最高境界止于《赤壁赋》,并没有思想家式的细腻与深入。又掺入佛、道及民间迷信,行为上搞求雨、炼丹,境界有低段出现。他的政治观点尤其旧派,比王安石差多了,真所谓‘汝唯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了。”
  国学大师钱穆说:“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但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

李清照真的讨厌苏东坡吗?两个人之间是有什么样的矛盾吗?

李清照并不是讨厌苏东坡,而是两个人在对于文学作品作词作曲的理解不同而造成了一些成见。但李清照并不像后人所认为的那样讨厌或者看不起苏轼的意思,她只是写了一篇文章稍微抨击了一下苏轼不懂音律。二人也并没有什么瓜葛,从来没有见过面,李清照出世的时候,苏东坡已经年过半百了。如果非要说两个有什么联系的话,那最多就是李清照的父亲曾经是苏东坡的徒弟。

一、才女李清照坎坷的一生

李清照在一个十分幸福的家里长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聪慧,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一首《点绛唇》流传千古,谁能想到这是李清照在玩秋千的时候随笔作出来的呢?在这首词里,她将深处闺阁的少女的天真和烂漫展现得淋漓尽致。可惜,她却没有因为自己的才华一直幸福下去,在后来,她的丈夫家里发生了变故,她也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改嫁后,因为举报自己家暴的丈夫而锒铛入狱,这时候,她的词曲风格出现了大的转变,清一色展现这凄凉凄苦分情感。特别是一首《武陵春春晚》,现已被编入了初中教材。

二、苏东坡的眼界与阔达

苏轼就更不用说了,没有人会不喜欢苏东坡。我们爱苏东坡的深情、随性,爱苏东坡的乐观、豁达,爱苏东坡享受生活的那一股劲。就算已过去近千年,我们依然人人羡慕苏东坡,人人想要成为苏东坡。他不仅在作词方面有才气,甚至还擅长做菜。“东坡肉”就是他发明的菜式,直到今天大家都对这道佳肴赞不绝口。苏东坡有着广阔的胸襟和阔达的眼界,他没有被仕途的坎坷而局限,他活出了自己的风范。

这么看来,“才子”苏东坡和“才女”李清照即使没有过交集,但他们的性格又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乐于去享受生活活在当下的人,他们没有被那个时代的思想和风气禁锢住,他们都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本文标题: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讨厌苏东坡跟李敖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7988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哪些你很崇敬的古人,历史课本却没怎么讲过如何从物理和化学的角度解读“盘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