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大陆的地理是怎么分布的呢

发布时间: 2022-05-30 03:01: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8

古地理及古地理图沉积相和相变的研究是再造古地理的基本手段。对某一地区从老到新的全部地层进行岩相分析,可以得出该地区沉积环境,即古...

古大陆的地理是怎么分布的呢

古地理及古地理图

沉积相和相变的研究是再造古地理的基本手段。对某一地区从老到新的全部地层进行岩相分析,可以得出该地区沉积环境,即古地理的变迁史;而对不同地区、同一时代地层岩相及岩相变化的研究,就能重建该时代的地理景观。

对某一地区特定地质时期的地层分布及其沉积环境相类型进行详细研究后,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海陆分布、地形和气候等特征。用简明的图例将这些研究成果表示在一定比例尺的地理底图上,就构成了一幅古地理图。随着沉积学研究地深入,逐步在古地理图中的沉积区内,用各种符号表示其沉积相类型,就称为岩相古地理图。它对于研究有关沉积矿产形成和分布规律及指导找矿都非常有意义。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程度的需要,可编制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岩相古地理图,大约可分三类:概略性岩相古地理,比例尺1/1000万;小比例尺岩相古地理图,比例尺通常是1/200万~1/1000万;大比例尺岩相古地理图,比例尺大于1/200万。

地史分析中最常用的是概略性岩相古地理图,主要表现广大地区内海陆分布、海域性质、沉积相类型等内容,从而分析当时的古地理、古气候和地壳构造运动等特征,对了解有关沉积、层控矿产形成的地史背景也有一定意义。

小结

沉积相分析和恢复地质时期的古地理是地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相是形成于特定古环境的一套有规律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组合。沉积相在空间上的横向变化称为相变,沉积相分析就是通过对地层中古代岩石和古生物的“物质表现”与环境的对应关系来分析和恢复古地理环境。沉积相主要有:陆相,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及其山间盆地相等;过渡相,包括三角洲和澙湖相;海相,包括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相。进行岩相分析编制古地理图。

重点提示

(1)沉积相的概念、相变和沉积相分析。

(2)沉积相的类型及其特征。

(3)编制古地理图。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沉积相?沉积相的类型有哪些?

2.沉积环境的识别标志有哪些?并加以说明。

3.如何进行沉积相分析?

4.论述大陆环境的沉积相类型及其沉积特征。

5.论述过渡环境的沉积相类型及其沉积特征。

6.论述海洋环境的沉积相类型及其沉积特征。

7.什么是岩相古地理图?有何意义?

地球古大陆是在什么时候分裂成现在的样子

地球古大陆分裂成现在的样子是由于大陆板块逐步漂移形成的,一般认为大陆板块漂移始于2亿多年前,迄今仍在漂移之中(环太平洋带等板块边缘的地震就是证据之一).

大陆漂移的设想早在19世纪初就出现了,最初的提出是为了解释大西洋两岸明显的对应性。直到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的《大陆和海洋的形成》问世,才作为一个科学假说受到广泛重视。在这本不朽的著作中,魏格纳根据拟合大陆的外形、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古地极迁移等大量证据,提出中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泛大陆(Pangea),这个超极大陆后来分裂,经过二亿多年的漂移形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
由于当时受对地球内部构造和动力学的知识局限,大陆漂移和动力学机制得不到物理学上的支持。魏格纳学说的不幸遭遇在于他倡导大陆漂移的同时却认为大洋底的稳定。直到他去世的20年后,抛弃洋底稳定不动的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人们对大陆漂移的兴趣又复萌了。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魏格纳以倡导大陆漂移学说闻名于世,他在《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部不朽的著作中努力恢复地球物理、地理学、气象学及地质学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因各学科的专门化发展被割断——用综合的方法来论证大陆漂移。魏格纳的研究表明科学是一项精美的人类活动,并不是机械地收集客观信息。在人们习惯用流行的理论解释事实时,只有少数杰出的人有勇气打破旧框架提出新理论。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魏格纳的学说成了超越时代的理念。
魏格纳去世3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由此可见到:一种正确的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抛弃或是被当作与宗教对立的观点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来接受。但无论如何,人们至今还纪念魏格纳的,不是他生前冷遇与死后热闹,而是他毕生寻求真理、正视事实、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的科学精神。
早期的世界地图已清楚地表明非洲和南美洲相对海岸线的“锯齿状拟合”。远在1801年,洪堡(A.Humboldt)及其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们已经提出,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和岩石都很相似。魏格纳首先提出,应该用深海中的大陆坡边缘进行大陆拟合。凯里(S.W.Carey )证明,两个大陆的外形在海面以下2000米等深线几乎完全可以拟合。布拉德(E.Bullard)等人借助计算机计算,发现无论用1000米或2000米等深线拟合的结果差别不大。复原拟合工作证明,各大陆可以通过复原形成一个超级大陆,即魏格纳所命名的“泛大陆”。泛大陆是由冈瓦纳大陆(南方各大陆加上印度)和劳亚大陆(北美和欧亚)组成的复合古大陆。
魏格纳首次提出大陆漂移观点时,许多证据来自他对古气候的研究。他注意到,各大陆上存在某一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类型出现在现代条件下不该出现的地区:如在极地区分布有古珊瑚礁和热带植物化石;而在赤道地区发现有古代的冰层。运用将今论古的原则,魏格纳把冰川活动的中心放在当时的旋转极附近,而珊瑚礁和蒸发岩分布的地带放在赤道附近,用这种方法确定了各大陆当时的古纬度。对古纬度和现代纬度的比较,魏格纳得出了大陆漂移的结论。
魏格纳认为,大陆漂移对现代由海洋分隔的各大陆上动物群和植物群的显著相似性提供了最好的解释。使魏格纳和以后的调查者们获得深刻印象的一些例子有:南美和非洲都能见到的具有类似蝾螈的骨骼构造的淡水爬行动物中龙(Mesosaurus),它不可能游过大洋;大西洋两岸的古生代海相无脊椎动物化石组合很相似;南极洲三叠系中有许多陆生爬行动物的化石在其它大陆上同样存在;二叠纪舌羊齿植物群(一个独特的植物组合)的种子蕨化石,见于南方的各个大陆和印度。古生物学的证据曾引起过人们众说纷纭的争论,迪茨(R.S.Dietz)在1967年就人们争论的证据发表了一篇评论,其中有霍尔登(J.C.Holden)所作的若干饶有趣味的图群。
如今,这些争论都已是历史的陈迹,从这里我们可以见到,以旧框架收集新事实只是徒劳,用旧理论去解释事实又往往导致荒谬。
【提出人】:魏格纳
【依 据】: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形状、地质、古生物等的相似性。
【内 容】:盘古大陆—→七大洲、四大洋
(2亿年前) (现今)
【驱动力】:地球自转离心力、天体引潮力。
话说。。。我们最近的课正在上这方面的。。。

说到古大陆应该是大陆漂移学说里面的,
这个学说楼上的答案很详细了,
该学说认为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结合成同统一的巨大陆块---联合古陆(恩。。还有盘古大陆和泛大陆的叫法。。),
然后在中生代以后(中生代应该是248~70个百万年),
联合古陆逐渐解体,分裂,
然后形成如今的大陆和海洋的格局。。。

不过我还要说句,现在很多研究人员认为地球以前不仅仅存在过一个联合大陆,在漫长演化历史上应该还有过多次大陆的分分合合,类似联合古陆存在的古大陆可能还有columbia大陆和rodinia大陆。。。

我就记得到这么些了。。。

 古构造与古地理

一、控制岩相古地理格局的古构造

早、中三叠世中、下扬子海域位于特提斯海东端北部的大陆边缘,向东与古太平洋相通,古生物群具有明显的特提斯特色,但也混有太平洋分子。该区地处低纬度古干旱气候区,是我国南方最后一次大规模海侵区,海相碳酸盐岩—蒸发岩广泛发育。中、晚三叠世之交的印支运动对本区影响很大,基本结束了本区海相沉积的历史,海相碳酸盐岩—蒸发岩沉积被以陆相为主的陆源碎屑岩沉积所代替。

本区早、中三叠世的古地理格局、岩相分布和蒸发岩的发育,明显地受先期和同期古构造以及海侵进程的控制,古构造的研究对恢复岩相古地理和探讨蒸发岩的分布规律极为重要。印支运动及燕山运动在本区活动强烈,三叠纪地层遭受多次破坏和剥蚀,大部地区支离破碎、残缺不全,或被更新的地层所覆盖,除鄂西地区外,露头多不连续。因此,从岩相分析入手,结合古构造研究,从地史演化的总趋势方面再造古地理轮廓和成盐环境更为必要。

对本地区早、中三叠世古地理格局具有决定意义的主要是一些先期和同期活动的深断裂、以及前地形特点。

1.先期和同期的重要深断裂

这些深断裂包括岩石圈断裂和壳断裂,也包括某些大断裂,它们通常在重力、磁异常、岩浆岩分布、构造形迹以及岩相分布方面具有明显的反映,一般都有长期活动的历史,常是大的构造单元的分界线。控制本地区早、中三叠世岩相古地理轮廓和成盐环境的主要深断裂有:郯城-庐江深断裂、襄樊-广济深断裂、城口-房县深断裂、江南深断裂、大庸-吉首深断裂、溆浦-四堡深断裂和江山-绍兴深断裂(图20)。这些断裂都是本区最大的构造岩相单元的分区界线。

①郯城-庐江深断裂:这是一条纵贯我国东部地区的巨型断裂带,对于其总体结构、断裂效应切割深度、平移幅度及活动历史等已有许多精辟的论文述及,尽管对某些问题还有不少争议,但作为华北地台与下扬子准地台的分界,都是公认的事实,至于对早、中三叠世岩相古地理的影响,尚缺少比较深入的了解。

②襄樊-广济深断裂及城口-房县深断裂:襄樊-广济深断裂东起广济,向北西经黄岗、孝感至襄樊与东西向的城口-房县深断裂相接。断裂带南北的地层发育、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地貌特征都有明显的差异,是扬子准地台与淮阳地块和秦巴褶皱系的分界线。该断裂带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活动。海相三叠系仅在断裂以南发育,三叠纪时中下扬子海是否继续向北扩展尚难以判断。

③江南深断裂及大庸-吉首断裂:江南深断裂东自茅山向西南经泾县至九江,再转向西延伸至崇阳、岳阳,至慈利与北东走向的大庸-吉首深断裂相接并延至贵州境内,这是一条控

图20 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叠纪古构造图

1—T1-3露头;2—T3露头;3—Pt-Mz长期活动的深断裂及编号;4—Pz1-Mz长期活动的深断裂及编号;5—剖面位置及编号;6—晚二叠世碳酸盐沉积区(长兴组P2ch)与硅质岩沉积区(大隆组P2d)。断裂名称:Ⅰ—郯城-庐江深断裂(Pt-Mz);Ⅱ—襄樊-广济深断裂(Pt-Mz);Ⅲ—城口-房县深断裂(Pt-Mz);Ⅳ—江南深断裂(Pt?-Pz);V—大庸-吉首深断裂(Pt-Pz);Ⅵ—溆浦-四堡深断裂(Pt-Mz)。①齐岳山断裂;②建始-郁江断裂;③咸丰-沿河断裂;④来凤-刘家场断裂;⑤马良坪-都镇湾断裂;⑥梁子湖断裂;⑦祁东-湘潭断裂;⑧吉市-德安断裂;⑨宜丰-景德镇断裂;10休宁-江阴断裂;11广德-嵩山断裂;12远安断裂;13南漳-荆门断裂;14钟祥-天门断裂。剖面位置:1—湖山;2—龙潭;3—小力山煤矿;4—嵩山;5—张渚;6—牛头山;7—煤山;8—马家山;9—白牡山;10—南陵湖;11—叶村;12—分水岭;13—孤峰;14—晏公堂;15—瑶头岭;16—山门洞;17—铜头尖;18—拉犁尖;19—扁担山;20—胡家屋;21—殷坑;22—吴田;23—韭菜山;24—东马鞍山;25—坐山;26—仙木差;27—黄沙岭;28—杨家;29—锡子窑;30—战山;31—双凤;32—石背;33—广黄;34—马叫;35—黄金山;36—沙田;37—大玉庙;38—观音山;39—通山;40—和平山;41—郭家沟;42—胡家湾;43—小茅坪;44—苏家桥;45—信陵镇;46—大峡口;47—兵书宝剑峡;48—溪丘湾;49—两河口;50—高桥;51—大埫;52—野猫水;53—高胜堂;54—大横路;55—纳水溪;56—瓦窑坡;57—三岔;58—尖山寺;59—沙道沟;60—七眼井;61—白坪;62—野猪坡;63—洪家关;64—井家垭;65—沿公渡;66—五柱桥;67—杨柳铺;68—水清垭;69—熊家庄;70—利福塔;71—毛坝;72—株木;73—施家山;74—大玻璃;75—中方;76—双江桥;77—牛马司;78—江木岭;79—吴家岭。

制震旦纪—早古生代扬子陆表海陆棚边缘的深断裂带,西侧和北侧是以浅水碳酸盐沉积为主的稳定型沉积组合,南侧和东侧是陆坡与边缘海的深水碳酸盐和陆源碎屑沉积组合。两侧古生物群也迥异。这条断裂带形成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活动强烈,在晚古生代及中生代也有表现。

④江山-绍兴深断裂:该断裂近东西向延伸,自绍兴向西大致沿浙干线经江山、铅山、宜春至萍乡并与湖南攸县断裂相交。该断裂形成于晋宁期,在早古生代强烈活动,是早古生代江南过渡型沉积与华南活动型沉积区的分界线。断裂带以南的华南区,加里东运动发生强烈的褶皱和断裂活动,地壳上升遭受剥蚀,成为晚古生代至三叠纪主要的陆源碎屑供给区,极大地影响着中下扬子区的岩相分布。

⑤溆浦-四堡深断裂:大致从安化向西南经溆浦到广西的四堡。沿断裂带有明显的重力梯度和磁异常反映,且具有深源异常特征。该断裂亦形成于元古宙,断层两侧震旦系和下古生界的厚度和岩相也有明显差异。西侧晚古生代曾多次升降,不同地区间或见晚古生代各纪地层不整合超覆关系,也偶有三叠系下统碳酸盐岩层零散出露。

除上述决定早、中三叠世古地理基本格局的重要深断裂外,尚有齐岳山断裂、建始-郁江断裂、咸丰-沿河断裂、来凤-刘家场断裂、马良坪-都镇湾断裂、梁子湖断裂、祁东-湘潭断裂、吉市-德安断裂、宜丰-景德镇断裂、休宁-江阴断裂、广德-嵩山断裂、远安断裂、南漳-荆门断裂、以及钟祥-天门断裂等。这些断裂一般为壳断裂或大断裂,它们多数形成于早古生代,尤其是加里东期末,对晚古生代及三叠纪地层岩相有一定控制作用。值得特别提及的是休宁-江阴断裂和广德-嵩山断裂,它们在晚三叠世末曾强烈活动,致使牛头山、张渚地带一度上升,高出海面遭受剥蚀,下三叠统殷坑组(或下青龙组)平行不整合盖在龙潭组之上,缺失长兴组沉积。该两条断裂也是三叠系的相变带。

2.前地形对岩相分布的影响

古构造总是通过控制古地貌影响沉积相的变化,前地形的特点对发生在其上的沉积相类型、分布规律有直接关系,晚二叠世末,中、下扬子海域呈现着两种不同的自然地理景观和发育着两类绝然不同的沉积相。长兴组所代表的是浅水碳酸盐台地沉积,有的地方还发育生物礁(利川、长兴),大隆组代表的是深水台间海盆硅质岩沉积。这种高低起伏的前海底地形对三叠纪的岩相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三叠纪中、下扬子海底地形的深浅变化以及相带的分布与晚二叠纪间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关系,尤其是在早三叠纪印度期表现得更为清楚。掌握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的基本格局,有助于预测和判断三叠纪岩相的延展范围及古地理演变的总趋势。

二、古地理基本格局及其演化

在对鄂西、鄂东、宁镇地区二十余条主干剖面和辅助剖面的测制和相分析所取得的第一性资料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了前人资料,精选出近80条有代表性的岩相剖面作为编制岩相古地理图的基础资料。同时结合古构造研究及地史分析,分别编制了印度期、奥仑尼克期早期、奥仑尼克期晚期、安尼西期早期四个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图,基本上恢复了早、中三叠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地理面貌、演化趋势及成盐的自然地理环境。

1.印度期的古地理(图21)

图21 长江中、下游地区早三叠世印度期岩相古地理图

1—碳酸盐台地相区;2-上斜坡相区;3—下斜坡-盆地边缘相区;4-盆地底部泥岩相区;5—陆源碎屑-碳酸盐混合型滨浅海相区;6—陆源碎屑滨浅海相区;7—陆棚边缘鲕粒滩;8—水下碳酸盐碎屑流沉积;9—陆源沉积物供给方向;10—剖面位置及编号(说明见图20)。

印度期地层包括宁镇地区的青龙组下部、安徽的殷坑组、鄂东南的大冶组(或大冶群的1~4岩性段)、鄂西的瑞坪组、赣中的大冶群下部和湘中的大冶组。

晚二叠世末曾发生过短暂的海平面下降,因而常导致印度期地层与长兴组之间呈现假整合接触关系,甚至长兴组亦遭受不同程度的侵蚀(广德、宜兴一带)。印度期开始了新的海侵,海侵范围与二叠纪相仿,古地理格局继承了晚二叠世的状况。大体上,在原大隆组分布区继续保持了深水盆地环境,在长兴组分布区则发育了浅水碳酸盐台地。二者之间为台地与盆地过渡的斜坡带。所不同的是从印度期开始,古气候转变为干旱气候,蒸发作用加强,海水开始咸化,海相无脊椎生物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呈现出与二叠纪绝然不同的化石组合,岩相组成也具有极大的差异。

根据相分析结果,可划分出六个相区:

①碳酸盐台地相区:该相区基本上是处于正常波基面以上的浅水区,相区内常见的相类型为以各种颗粒为主的碳酸盐滩、潮坪和泻湖。相区内岩相类型较复杂,鲕粒灰岩和鲕粒一核形石粒灰岩多构成广布于浅海中的各种浅滩或砂体;灰泥岩、含腹足和介形虫等生物屑的杂灰岩、蠕状灰岩等是泻湖、海湾等环境中的常见岩相;具藻纹层、鸟眼构造和干裂的白云质灰岩、微晶白云岩、膏晶白云岩则为干旱带潮坪相的组成岩相。在印度期,盐溶角砾岩尚不发育,这可能与古气候干旱程度和海水盐度还未达到普遍成盐条件有关。在这些岩相类型中,以各种粒灰岩组成的滩相最具特征和易于识别,尤其是厚度超过数米甚至达四五十米的巨厚的鲕粒灰岩,它们往往代表分布在碳酸盐台地边缘并面向开阔海域的障壁砂滩。在鄂西的利川(高升堂、纳水溪、尖山寺),姊归大峡口,南漳苏家桥,鄂东南的沙田、马叫、太子庙、西畈李、蒲圻和通山,桑植的利福塔,苏南无锡嵩山和宜兴张渚,皖南的休宁和赣东北的景德镇等地,均有此类鲕粒砂体出露,它们均位于区内两个台地的边缘。这两个台地是利川-姊归台地和江南台地。利川-姊归台地分布在利川地区,呈北东向展布,向北东至巴东姊归一带转而向东延伸,向南西进入四川境内。台地的发育受深断裂控制明显,西界有齐岳山断裂,东界有建始-郁江断裂,东西走向的北段南界与都镇湾-马良坪断裂有关,东端被南漳-荆门断裂截断。江南台地横贯本区中部,是研究区内最大的沉积单元。这个台地的部位大体与“江南古陆”一致,自湘西北桑植一带向东延伸进入湖北,经鄂东、赣北、皖南、浙西至无锡地区;向西南延伸进入贵州境内。台地西界及北界受大庸-吉首深断裂(西部)以及休宁-江阴和广德-嵩山深断裂(东部)控制;南界可能被溆浦-四堡深断裂(西部)和宜丰-景德镇断裂所限。台地全长达千余公里,宽百余公里。台地中部和南部由于受后期构造影响,地层大部被剥蚀,仅在辰溪、怀化、景德镇、休宁等地还残留有少数露头可作为其存在的踪迹。鲕粒砂体主要沿台地北部边缘分布,显示该边缘可能是面向开阔海的迎风边缘。台地南部与赣中陆源碎屑型滨浅海相区过渡,在湘中涟(源)邵(阳)地区由于三叠纪地层大部被剥蚀,从少数剖面分析,可能为开阔海台地与江南台地西段相接。

②上斜坡相区:该相区通常以一二十公里至近百公里的宽度沿台地边缘呈带状分布。主要岩相类型为中厚层灰泥岩和蠕状灰岩。其中常夹有强潮汐(退潮流)所形成的含小形腹足类生物屑、鲕粒和核形石的粒灰岩或填灰岩夹层(蒲圻)。某些地区还出现有多层由滑塌或风暴所引起的碎屑流砾屑灰岩夹层。这种砾屑灰岩所含的砾石多为板状灰泥岩,也有少量鲕粒灰岩碎块,基质为灰泥。在宜兴张渚、溧阳上黄、广德牛头山、泾县的孤峰、瑶头岭和晏公堂、蒲圻、黄石、桑植洪家关、恩施三岔、尖山寺等地,均有发育。有的地方可出现十数层,累积厚度达数十米(瑶头岭、黄石黄金山)。碎屑流砾屑灰岩的出现是台地斜坡的重要证据。在利川台地东缘、黄石、蒲圻等剖面中还发育有丘状交错层理的块状粉屑杂灰岩夹层,表明有些碎屑流可能是风暴成因。

③下斜坡-盆地边缘相区:该相区紧邻上斜坡相区发育,二者的界线不易区分,与盆地底部相区也呈过渡关系。主要岩相类型是薄层灰泥岩、条带状灰泥岩,以及瘤状灰岩,有时还夹有钙质泥岩。在泥灰岩、钙质页岩和瘤状灰岩中常含有丰富的双壳类和菊石化石。碎屑流砾屑灰岩沉积夹层也很常见,其出现部位与上斜坡相区一致,所不同的是层数更多,且伴随有碳酸盐浊积岩夹层。在该相区地层中未发现丘状交错层理。本相区主要分布在鄂西的恩施-建始台间海盆、下扬子海盆及江汉海盆中,是该三个海盆中的主要相区类型。

④盆地底部泥岩相区:主要岩相类型是钙质泥岩、页岩、夹有薄层泥灰岩及灰岩。其中常发育有多层细粒无组构浊积灰岩(黄石石料场、柯家湾等),岩相内常见有草莓状黄铁矿。泥岩和钙质页岩中普遍产丰富的双壳类和菊石类化石。该相区主要分布在巢县、铜陵和安庆地区,京山吴家岭,以及鹤峰的七眼井等地,代表三个海盆最深的底部沉积。

⑤陆源碎屑-碳酸盐混合型滨浅海相区:主要岩相类型为粉砂质页岩、粉砂岩、页岩及砂质灰岩,有的地方有鲕粒灰岩(上高杨家),含有丰富的海相双壳、菊石、腕足等化石,显示出从碳酸盐沉积环境向陆源碎屑沉积环境过渡的特点。该相区主要分布在赣中的萍乡、上高一带,其北界受宜丰-景德镇断裂控制。

⑥陆源碎屑滨浅海相区:主要分布在江山-绍兴深断裂以南,与萍乡-高安混合型滨浅海相区主要区别是陆源碎屑含量增多和变粗,碳酸盐岩减少,岩层向南越过江山-绍兴深断裂突然增厚。出露较好的地区有莲花的石背及铅山的局里,主要岩相为粉砂岩、页岩及钙质页岩,常夹有泥质灰岩或泥灰岩,产双壳和菊石类化石。在石背还见有长石石英砂岩。可见,该相区更接近陆源碎屑供给区。从碎屑组分的含量、成分、粒度的变化等分析,物源来自东南,可能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再次活动有关。

综上所述,印度期的古地理格局及相区的分布,明显受深断裂的控制,从南向北可归纳为三个大的沉积区,江山-绍兴深断裂以南为陆源碎屑为主的混水滨浅海沉积区;江南深断裂以北为深水盆地钙泥质沉积区;二者之间为碳酸盐台地。总之,印度期中、下扬子海的地形特点是南浅北深,沉积特点是南为混水陆湖碎屑沉积区,北为清水碳酸盐沉积区。需要特别提及的是中、下扬子海的北部,在邻近郯城-庐江深断裂和襄樊-广济深断裂的地带,不但没有发现近岸边缘相的沉积,而且还表现海盆在不断加深。因此,中、下扬子海盆的北部边缘尚难以确定。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涉及一些更为复杂的重大地质问题。后文还将对其讨论。

2.奥仑尼克期早期古地理(图22)

奥仑尼克期早期地层包括宁镇地区的青龙组中部、安徽的和龙山组、鄂东的大冶群第5和第6岩性段(原嘉陵江组下部)、鄂西的小河组或嘉陵江组下部、湘西北与湘中的嘉陵江组下部以及赣中萍乡—上高地区的大冶群中部。

该期地层与印度期地层连续沉积,奥仑尼克期早期的中、下扬子区的古地理面貌是印度期的继续和发展,其最大的变化是由于碳酸盐台地潮坪迅速向海推进,而使台地范围不断扩大,海盆不断缩小。鄂西地区恩施-建始台间海槽完全被潮坪沉积物填满致使深水海盆消失,利川-姊归台地与江南台地连成一片。在京山、钟祥地区普遍有潮坪白云岩、盐溶角砾岩

图22 长江中、下游地区早三叠世奥仑尼克早期岩相古地理图

1—鲕粒滩-膏晶白云岩潮坪-泻湖相区(碳酸盐台地区相);2—斜坡灰泥沉积相区;3—盆地泥灰质沉积相区;4—陆源碎屑-碳酸盐混合沉积滨浅海相区;5—陆源碎屑滨浅海沉积相区;6—鲕粒滩;7—水下碳酸盐碎屑流沉积区;8—石膏沉积区;9—陆源沉积物供给方向;10—剖面位置及编号(说明见图20)。

等萨布哈型滨岸沉积(京山吴家岭),表明这时江汉海盆可能也已演化为辽阔的台地型沉积。在湘中,江南台地向南推进至涟源地区。总之,由于潮坪的迅速扩大,海盆的消失,整个中扬子地区变成为一个统一的蒸发强烈的陆表海碳酸盐台地。在下扬子地区,台地相区的北界依然被江南深断裂和休宁-江阴深断裂所限,沿景德镇、休宁、无锡—线堆积有鲕粒滩和潮坪膏晶白云岩,但盐溶角砾岩没有中扬子地区发育。该地区台地侧向加积速度缓慢,下扬子海盆范围与印度期相仿,但由于相邻台地的推进及不断向上建筑,减少了陆源物质进入,而来自台地的碳酸盐沉积物供给充足,致使盆地沉积物中陆源泥质大量减少,盆地开始变浅。奥仑尼克期早期下扬子盆地相的主要岩相类型有蠕状灰岩、中薄层灰泥岩、条带状灰泥岩及泥灰岩。其中蠕状灰岩最发育,分布也最为普遍,表明盆地海水更为平静和比较停滞。较多的陆源泥主要沉积在临近郯城-庐江深断裂的巢县、安庆一带,其岩相组成主要为泥灰岩、钙质泥岩和页岩夹层。从江南台地边缘向盆地的过渡地带,仍分布有一条台地斜坡带,在常州(武进二井)、宜兴张渚、广德牛头山以及泾县地区均有碎屑流沉积,其中泾县和牛头山地区最发育,表明那里存在着较陡的斜坡,可能与休宁-江阴深断裂的活动有关。在萍乡-上高地区,仍然是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型滨浅海沉积区,并有正常海相化石产出,表明该区海水盐度正常,并临近陆源供给区,与印度期不同的是碳酸盐岩比例更小。向南在莲花石背和铅山局里,主要以泥质及粉砂质为主,正常海生物化石和菊石伴生,并见有长石石英砂岩,表明海水更浅,盐度正常,距陆源区更为接近。

奥仑尼克期早期,可以划分为五个相区,它们是鲕粒碳酸盐滩-膏晶白云岩潮坪(萨布哈)-泻湖相区,即碳酸盐台地相区;斜坡灰泥沉积相区;盆地泥灰质沉积相区;陆源碎屑-碳酸盐混合沉积滨浅海相区和陆源碎屑滨浅海相区。

总之,奥仑尼克期早期,由于潮坪迅速向海推进,西部台间海槽被填平而消失,利川-姊归台地与江南台地相连,形成地域更为广阔的陆表海碳酸盐岩-蒸发岩台地。气候的更加炎热干旱,开始呈现良好的成盐环境,石膏沉积非常普遍,盐溶角砾岩极为常见。在下扬子海域,古地理轮廓与印度期没有大的变化,只有盆地开始变浅,陆源泥含量更为减少,成盐条件尚不理想,盐溶角砾岩也不甚发育。赣中地区伴随更多的陆源碎屑沉积物的供给,必然有大量淡水流入,海水盐度趋于正常,不具备成盐条件。仅在局部地区(上高杨家)或许有膏晶白云岩沉积的潮坪环境出现。

3.奥仑尼克期晚期古地理(图23)

奥仑尼克期晚期地层包括宁镇地区青龙组上部、安徽的南陵湖组、鄂东的小河组上部、湘中嘉陵江组上部以及赣中萍乡-上高地区大冶群上部。

奥仑尼克期晚期的古地理格局和相区的分布与早期相比较没有重大的变化。中扬子区继续呈现陆表海碳酸盐岩-蒸发岩台地,台地上发育有膏晶白云岩沉积的潮坪、萨布哈、盐湖、超咸化浅水洼地,盐化泻湖或海湾以及以鲕粒为主的各种碳酸盐滩等,主要岩相类型为藻纹层白云岩、膏晶白云岩、灰泥岩和石膏岩,地表多溶蚀为厚度不等的盐溶角砾岩。地层的垂直层序比较复杂、随时随地而异,由灰岩-白云岩-盐溶角砾岩构成的旋回性,可能反映海水深浅及盐度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岩相迁移。故而各地旋回发育的规模和次数都不尽相同。膏岩层的塑性变形和在地表的溶蚀、去膏化和去白云石化作用常破坏了原剖面的层序结构,都增加了对比的难度。在下扬子地区,奥仑尼克期晚期与早期的古地理格局虽无大的变化,但台地与盆地的位置,相区的分布则明显呈现出向北西推移的特点。台地边缘从休宁

图23 长江中、下游地区早三叠世奥仑尼克晚期岩相古地理图

1—鲕粒滩-膏晶白云岩潮坪-泻湖相区(碳酸盐台地相区);2—斜坡灰泥相区;3—盆地瘤状灰岩相区;4—陆源碎屑滨浅海相区;5—鲕粒滩;6—水下碳酸盐碎屑流沉积区;7—石膏沉积区;8—陆源沉积物供给方向;9—剖面位置及编号(说明见图20)。

—长兴—嵩山一线推移到宁国—宣城—镇江一线。现已发现,在宁国山门洞南陵湖组中鲕粒灰岩厚达55.63m,牛头山24.78m,张渚46.5m。镇江小力山煤矿也有鲕粒灰岩产出。组成台地边缘障壁滩的鲕粒滩带,比奥仑尼克期早期的分布位置向北推进了约40km至百余公里。从台地边缘鲕粒滩带,再向西北即过渡为斜坡相区。背景沉积主要为由中厚层灰泥岩组成的厚度大而结构单调的岩层。在泾县、铜陵、安庆等地还夹有碎屑流砾屑灰岩,表明斜坡相区也随之向北西的海盆方向推进。盆地底部在临近郯庐断裂带的巢县、怀宁地区,瘤状灰岩是主要岩相类型,局部地区也夹有碎屑流砾屑灰岩。但相区位置也更向北西转移,基本上分布在长江以北。下扬子地区的成盐条件尚不理想,盐溶角砾岩也不如中扬子区发育。奥仑尼克期晚期的湘中地区,潮坪白云岩广泛发育,但成盐条件不好,赣中地区此时则全部被陆源碎屑滨浅海沉积物所占据。

综上所述,奥仑尼克期晚期,中、下扬子区可以区分出鲕粒滩-膏晶白云岩潮坪-泻湖相区,即碳酸盐台地相区、斜坡灰泥相区、盆地瘤状灰岩相区和陆源碎屑滨浅海相区。

奥仑尼克期晚期的古地理及相区的展布表明,该时期在中扬子区成盐条件最为有利,下扬子地区仍有深水海盆发育,但其范围由于江南台地的向海推进已更加缩小,海底仍向临近郯庐深断裂地带不断加深。

4.安尼西期早期古地理(图24)

安尼西期早期地层包括宁镇地区的周冲村组、安徽的东马鞍山组、鄂东的陆水河组、宜昌远安地区的鹿家沟组、鄂西南的巴东组第一岩性段,以及萍乡、上高地区的杨家群下部。

由于遭受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影响,中三叠世地层多被剥蚀而残留不全,尤其是下扬子和湘中、赣北地区,保存较好的完整剖面非常稀少,这就为恢复该期的岩相古地理造成极大困难。为此,只好更多地根据整个三叠纪古地理演化的总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推断。

安尼西期是三叠纪开始大范围发生海退的时期,也是从碳酸盐岩-蒸发岩沉积向陆源碎屑沉积转变的过渡阶段。古地理面貌与岩相特点和早三叠世相比较有很大变化。

安尼西期早期在本区可划分出以下五个相区类型:

膏晶白云岩潮坪-盐湖-盐化泻湖相区:主要分布在鄂西-鄂西南和下扬子两个地区。在鄂西峡区及利川-恩施地区地层发育较完整,主要岩相类型为藻纹层白云岩、膏晶白云岩、白云质灰泥岩、白云质泥岩和石膏岩(仅见于钻孔内)。在地表盐溶角砾岩极为发育,且分布普遍,各地层数不一,通常有2~6层不等。该相区地层在利川-恩施地区最厚,可达160~200m。向峡区变薄,大峡口一带仅厚48m。该相区成盐条件最好。在下扬子区,露头分布非常零散,大多出露不全,岩相类型较鄂西相区简单,主要由白云岩和盐溶角砾岩(地表)组成。经钻孔揭露,在地下多见有石膏层,有的石膏岩层系厚度可达数百米,如贵池、东湖、繁昌白马山、当涂钟山、无为汤沟、南京等地所见。石膏单层厚度也很大,个别地区可达280m。

浅海灰泥-泥质沉积相区:仅出现在鄂东地区,主要岩相为灰岩、泥灰岩及泥岩,该相区地层出露极差,仅个别地点见有较完整剖面(蒲圻陆水河),空间展布情况不详。

下部浅海碳酸盐沉积,上部陆源碎屑沉积相区:主要分布在湘西北和鄂西南漳地区,围绕膏晶白云岩潮坪-盐湖-盐化泻湖相区分布,为其与陆源碎屑滨浅海相区的过渡环境。

陆源碎屑滨浅海相区:仅有少数露头出露在荆门,涟源和上高等地。主要岩相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细砂岩,产海相双壳类化石,有的地区还含植物碎片。由于露头稀少,相区范围不详。

图24 长江中、下游地区中三叠世安尼西期早期岩相古地理图

1—膏晶白云岩潮坪-盐湖-咸化泻湖相区;2—浅海灰泥-泥质沉积相区;3—下部碳酸盐岩、上部碎屑岩浅海相区;4—陆源碎屑滨浅海相区;5—石膏沉积区;6—“绿豆岩”(火山玻屑凝灰岩)分布区;7—陆源沉积物供给方向;8—剖面位置及编号(说明见图20)。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从安尼西期早期开始,伴随海退,大量陆源碎屑沉积物开始注入。从相区的分布以及整个地区的构造背景分析,陆源物质供给方向有两个:一个来自东南华南褶皱带,另一个可能来自秦岭褶皱系,与这两个地区都可能在早印支期就开始活动有关。陆源碎屑的大量供应,必然伴随着大量淡水的注入,从而引起海水盐度降低。横贯全区的江南台地的解体、退缩和下扬子海盆被碳酸盐岩、蒸发岩填满而消失,是这个时期古地理演变的重要事件,其结果是形成利川-姊归和下扬子两个有利蒸发岩形成的地区。

本文标题: 古大陆的地理是怎么分布的呢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7361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论语》中,最让你有切身体会的是哪一句可以科普一下这是什么画吗 画的怎么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