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御前会议,高拱为户部侍郎,站位为什么在吏部兼工部尚书严世蕃之前

发布时间: 2022-05-16 10:00:5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1

大明王朝:严世蕃指责高拱是奸臣,严嵩为什么却向嘉靖坚决否认?这主要是因为严嵩害怕嘉靖会认为自己在培植党羽,所以他才这么说。因为严...

《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御前会议,高拱为户部侍郎,站位为什么在吏部兼工部尚书严世蕃之前

大明王朝:严世蕃指责高拱是奸臣,严嵩为什么却向嘉靖坚决否认?

这主要是因为严嵩害怕嘉靖会认为自己在培植党羽,所以他才这么说。
因为严世蕃的指责没有很有力的事实根据,只是当时气急败坏时说的话。严嵩不会随便说话,说话比严世蕃说话要靠谱。
因为两个人都一样,只不过是皇帝平衡朝堂的棋子罢了,没有什么忠奸之分。

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被很多人称为是国产第一历史剧,因为除了有演员陈宝国、倪大红等人精湛的演技之外,这部剧把嘉靖的帝王心术和严嵩等人权谋表现得淋漓尽致,剧情不可谓不精彩。

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的第一集中,最精彩的片段莫过于高拱和严嵩之子严世蕃的激烈争论,尤其是严世蕃以嘉靖为挡箭牌,指责高拱和张居正等人就是内阁中的奸臣!

然而,当嘉靖询问严嵩,内阁之中是否有奸臣的时候,严嵩却连忙向嘉靖帝表示否认。严嵩此举无疑会让让严世蕃下不了台,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御前会议之争

严世蕃和高拱等人的争吵,是在嘉靖召开的御前财政会议之上。之所以会召开此次御前会议,是因为钦天监的监正周云逸冒死向嘉靖进谏,他认为天旱久不下雨,是因为朝廷开支无度,不断加征赋税,最终使得天怒人怨。


结果嘉靖大怒,周云逸被太监冯保在宫门外廷杖致死。周云逸虽然被打死,但他指出的问题却依然存在,即大明国库年年入不敷出,亏空严重。

于是嘉靖令内阁召开御前会议,参加者为内阁首辅严嵩,其子工部侍郎严世蕃,户部尚书高拱其余内阁成员徐阶,张居正,以及掌印太监吕芳等人。

严世蕃和高拱之所以会爆发争吵,是因为工部当年的预算,没有得到户部的批准。高拱和张居正等人认为严世蕃的工部去年各项开支大量超过预算,户部和大明皆无法承担,言外之意大有指责严世蕃从中谋私利的意思。


面对高拱的指责,严世蕃除了开脱推诿之外,还将嘉靖帝死死地和自己绑在了一起,他认为工部在为嘉靖服务,即便有超支,也是因为嘉靖。

“我就知道,你们算来算去,就会算到皇上的头上”(严世蕃)

就在高拱细数工部去年各项开支和户部亏空的时候,严世蕃却突然发难,他认为周云逸之所以能知道朝廷各项亏空,皆是高拱和张居正等人暗中支持,是他唆使周云逸向嘉靖进谗言,因此他就是朝中的大奸臣!

“吕公公,奸臣已经自己跳出来了,高拱是一个,还有张居正”(严世蕃)


“奸臣”一词而出,朝堂之上的声音顿时安静下来,高拱一时语塞,剧情被推入高潮。此时嘉靖不得不从屏风之后走出,并询问严嵩道:

严世蕃的如意算盘

在说严嵩的回答之前,不妨分析下严世蕃的如意算盘。

严世蕃的父亲严嵩是内阁首辅,嘉靖帝最信任的人,以严家父子为首的严党在朝中一手遮天。如今以内阁之中的高拱、张居正和徐阶为首的一股新势力,正在处处寻找机会,力图扳倒严家父子。

原本工部的各项花费预算,已经在内阁议事时商讨过,高拱等人并非不知情,也并未表示反对。可是他们却在这次的御前会议上,抓住工部的问题不放,步步紧逼,很明显是在向严世蕃发难。


严世蕃仗着严家的权势,和嘉靖帝的信任,当然不甘示弱。他在反驳高拱的同时,总是不忘把嘉靖拿出来说事,这一招却是好用,高拱等人心知肚明却又无可奈何。

严嵩的考虑

所以当嘉靖问严嵩是否认为内阁中有奸臣的时候,严世蕃志在必得,在他看来,严嵩当然会坚定地支持自己。

但是令严世蕃失望的是,严嵩却坚决的否认了这一说法,面对嘉靖当着群臣的接连追问,严嵩都坚持认为内阁之中无奸臣,大家的争论皆为国事而争。

听到这个回答,严世蕃却还不愿意罢休,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朝堂之上有两个人在暗自叫苦。一人是嘉靖,一人是严嵩,嘉靖作为皇帝却被严世蕃和大明国库亏空处处绑在一起,心情当然不悦,而严嵩则为严世蕃在朝堂上的肆无忌惮而叫苦。

其实,严嵩之所以比严世蕃高明,就高明在他对嘉靖看得更透彻,看得更远。他没有附和严世蕃的奸臣论,主要出于两点考虑。

首先,从当下来看,严世蕃把国库亏空的帽子扣在嘉靖头上,实属是一步昏招,即便嘉靖嘴上没说,心里一定在骂严世蕃。嘉靖此时最关心的是如何解决大明国库亏空的困境,而非看到两派之间斗来斗去。此时把重心放在党争之上,犹如火上浇油,反而会适得其反。


因此严嵩不仅否定了严世蕃的奸臣论,而且还主动把预算超支的过错揽到了工部和自己身上来,承认是工部和自己这个内阁首辅的工作没有做好,从而给嘉靖帝一个台阶下。最后又提出浙江改稻为桑,通过向南洋出口丝绸,为大明收入开源。

其次,就长远来看,嘉靖帝的第三子裕王爷极有可能是下一任皇帝。而高拱是裕王爷的老师,二人师生情谊深厚,高拱经常出入裕王府,所以严嵩并不愿意轻易得罪高拱,更何况是在朝堂之上公然指责他是奸臣。

由此可见,严嵩比严世蕃更为清醒,他清醒地知道自己的权力来源于嘉靖帝,因此就要为嘉靖解决问题,而不是徒增烦恼。

《大明王朝1566》里有哪些细思恐极却又颇有受益的细节

1. 倒严后徐阶的公子徐璠继任工部侍郎,主管给嘉靖修宫观
这点看完后很多人都在感叹,倒严之后换汤不换药。严嵩在时是他的儿子管工部修宫殿,严嵩不在换了徐阶的儿子管工部修宫殿。而且前面多次殿争已表明了,这绝对是个油水巨大的差使,从云贵深山运一根梁木就要花五万白银,运不出来还要走海运,还要借此调用原本应属军方的战船,这当中得有多少贪腐机会。最终末时户部、兵部、吏部各自省了五十万两白银出来,凑了约四百万两给嘉靖修两宫两观,这其中由上至下能贪出多少银子啊。

2. 六必居题词后嘉靖让陈洪修理芳草,回头却说责罚太重
海瑞六必居题了词,齐大柱求朱七去跟吕芳求情,嘉靖随后问责吕芳徐阶,两人奏对还算能顺了嘉靖的气,但仍然责成陈洪“然后到镇抚司去,告诉那些奴才,提刑司镇抚司都归你管,有事只能向你禀报。再有谁越过你向别人告状的,你知道该怎么办”。这就是又在敲打吕芳了。
陈洪去了裕王府宣旨让冯保去朝天观,世子大哭,李妃打了陈洪一巴掌。陈洪回来,嘉靖大怒,说出了“真是‘十步以内必有芳草’呀。宫里二十四衙门长满了芳草,锦衣卫不用说身上绣的就是芳草,现在连朕的儿子孙子院子里都是芳草。我大明朝真是繁花似锦,绿草成茵哪!”。 之后再次向陈洪下旨:“一个小小的户部主事,刚到北京就在朕身上做起文章来,镇抚司十三太保倒有两个帮他说话,谁给的胆子?你干什么去了!立刻传旨,从提刑司镇抚司开始,锄草去!”
以上两度表明对吕芳越权、插手裕王府的强烈不满,所以陈洪也是借机便去镇抚司大肆立威,鞭打了朱七、齐大柱及其手下陈二,带着背上血肉模糊的三人来给嘉靖看,本是想讨嘉靖的好,显示他雷厉风行执行了差使,结果嘉靖是怎么说的呢?“你是该想想自己的过错了。朕叫你跟他们打个招呼,也没叫你把人打成这样。”,而且这句话之前是温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朕也有过啊!”,这句话之后是体谅“朱熹说过,万事都有个理。

《大明王朝1566》里这个太监是谁演的

王劲松老师。在《北平无战事》中饰演王蒲忱, 在《琅琊榜》中塑造侯爷言阙
这里面几个有名字的太监都是真实存在的,电视剧中的这几个太监基本上和历史比较符合,其他人物都和历史出入比较多,尤其是严嵩和他儿子,呵呵
大明嘉靖年间,连年灾荒,战事频仍。嘉靖三十九年的冬天一冬无雪,腊月二十九,钦天监监正周云逸因谏言“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而遭廷杖,被东厂提刑太监冯保打死在午门之外。
嘉靖四十年正月初一,二十年不上朝的嘉靖帝朱厚熜不得不违心地下罪己诏,在西苑玉熙宫斋戒祈雪。

  嘉靖四十年的年度财务会议于正月十五在西苑玉熙宫召开之前,终于天降瑞雪。面对宫中开支过度和严党等诸多官员上下贪墨造成的巨大国库亏空,一场由内阁次辅兼户部尚书徐阶、户部侍郎高拱、兵部侍郎张居正与内阁首辅严嵩及严嵩之子吏部工部侍郎严世蕃和代表嘉靖帝的司礼监五大秉笔太监的激烈斗争在御前财政会议上发生了。与此同时,嘉靖帝之子裕王朱载垕为嘉靖帝生下了第一个皇孙,这改变了嘉靖帝进一步追究周云逸后台的态度。在嘉靖帝的首肯下,一项由严党提出的增加丝绸生产,扩大进出口贸易以填补国库亏空,而旨在进一步兼并百姓田地的所谓“改稻田为桑田”的国策,决定在浙江推行……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二集

  嘉靖帝第一位皇孙的诞生,使朝局的平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敏锐到裕王迟早将入主大内,借机以嘉靖帝的名义将冯保派到裕王府做皇孙的大伴,为日后做好打算。

  身为朝廷正义一派的代表,裕王的师傅和侍读徐阶、高拱、张居正也感觉到倒严的时机到了,同时为了抵制严党借改稻为桑之名行土地兼并之实给浙江百姓带来灾难的所谓国策,和裕王商议,将裕王府詹事谭纶派往浙江,争取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胡宗宪稳定大局。

  他们的分析被不幸言中了,严党提出的国策一开始在浙江推行,就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淳安大堤上,浙江布政使郑泌昌和浙江按察使何茂才不顾百姓缺粮的事实,唆使杭州知府马宁远带兵与淳安知县常伯熙、建德知县张知良不惜断水、踏苗毁田,逼迫百姓改稻为桑。浙江总兵戚继光奉胡宗宪之命撤回军队,但终因事态发展严重,以桑农齐大柱为首的百姓还是围住了总督衙门。

  江南织造局内,织造局兼浙江市舶司总管太监杨金水和严党在浙江的党羽布政使郑泌昌、按察使何茂才果然认为一次既能讨好朝廷又能大发横财的机会到了。与外国客商签下了大批丝绸买卖协议,力推“改稻为桑”。身为浙直总督又是严嵩学生的胡宗宪,深知这一“国策”将在浙江引起内忧外患,上疏朝廷缓办严党力推的“改稻为桑”。奏疏落到严党手中,严世蕃和严党在朝中的重臣认为胡宗宪是受了谭纶的游说,意在投靠裕王,欲狠手打击,严嵩也陷入了困境,斗争日趋复杂。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三集

  嘉靖帝到裕王府看皇孙了,这唤起了他淡漠已久的亲情,并将十万匹丝绸赏赐给了李妃,还破天荒留在裕王府吃了斋饭。严嵩借机通过吕芳向嘉靖帝递送胡宗宪的奏折以试探嘉靖帝的态度。严世蕃急于功成,私自驳回了胡宗宪的奏折,密信郑泌昌、何茂才趁端午汛期掘开新安江九县堤坝的闸门,毁堤淹田,以贱价兼并灾民的田地。

  收到批复的胡宗宪明白当初谭纶不来,自己还可以向严嵩进言,也可以向嘉靖帝上奏疏说明事由,事缓则圆,大势尚有转圜的余地。但因为谭纶,胡宗宪便成了党争之人!谭纶在浙江已使胡宗宪处于两难境地,严党乱政,浙江必乱,于是胡宗宪劝说谭纶先前往戚继光大营,以稳定军心为要。

  代表宫里的江南织造局总管太监杨金水和郑泌昌、何茂才会同丝绸巨商沈一石准备贱买灾民土地。大汛一到,受他们指使,杭州知府马宁远带淳安知县常伯熙、建德知县张知良背着胡宗宪掘开了新安江九县堤坝的闸门,九个县面临被淹的危险。得知大堤决口,胡宗宪率戚继光、谭纶调兵亲临大堤,和以齐大柱为首的民众奋力抗洪,最后被迫在淳安县和建德县分洪。淳安建德遭受重灾,另外七县幸免于难。这给严党兼并九县土地的企图受挫。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四集

  胡宗宪追究灾情,杨金水郑泌昌和何茂才无法交待,推出马宁远、常伯熙、张知良、李玄顶罪。胡宗宪明白局势严峻牵连颇多,秘密提审了马宁远,为稳定大局先斩后奏,斩了马宁远、常伯熙、张知良、李玄。又上疏朝廷,请求缓办“改稻为桑”,并怀揣马宁远的供状,准备进京面圣。

  浙江事发,严世蕃和罗龙文、刑部右侍郎鄢懋卿不得不向严嵩报告了毁堤淹田之事,得知内情的严嵩暗自叫苦,决定马上进宫面见嘉靖帝。嘉靖帝下旨召见吕芳、严嵩、裕王三方的人员杨金水、胡宗宪、谭纶暗问详情。

  此时,杨金水奉诏入京,却不知将发生什么事情……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五集

  被严世蕃蒙蔽的严嵩等不见胡宗宪,内心对胡宗宪不免疏远了起来。而严世蕃也已经为胡宗宪写好了辞呈,逼胡宗宪请辞。

  嘉靖帝已经提前从杨金水口中,得知浙江“毁堤淹田”确为严世蕃指使,也明白胡宗宪是个能够识大体、顾大局、肯实心用事的人。浙江是朝廷的赋税重地,又有倭寇入侵,百姓还得安抚,东南只有胡宗宪能镇得住。但国库空虚,嘉靖帝明知严党层层盘剥,也还得靠严党去敛财,浙江的事又必须尽快执行。于是嘉靖帝接受了严嵩的建议,让胡宗宪辞去浙江巡抚的,只任浙直总督一职。令其既能够把握大局,又能专心剿倭,打通海上的商路,保证对外贸易正常进行。同时,嘉靖帝也肯定了裕王派往浙江的谭纶,并鼓励裕王继续派人,以免严党肆无忌惮激起民变。

  严党把持朝政二十多年,早已引起朝廷清流的不满。这次严党又干出毁堤淹田伤天害理的事,张居正在裕王府议事时更是义愤填膺,气急之下打算干脆让浙江乱了,一举推翻严党。李妃出面劝解,直陈大明朝不是严家的大明朝,更不是严党底下那些贪官豪强的大明朝,严党鱼肉百姓。裕王是皇储,却不能意气用事,还有世子都是将来的皇帝,是大明朝所有的百姓的君父,没有君父看着子民受难,却袖手旁观的!胡宗宪尚且知道爱护自己任地的百姓,裕王和忠臣们更不应该视若无睹。

  李妃虽为女流,但素来因能往大处想、见识过人为徐阶、高拱、张居正、谭纶所敬重。一番话,又让张居正和谭纶折服不已。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六集

  翰林院的编修高翰文科考时是严世蕃的门生,属朝野中比较有影响的理学清流,因浙江实施“改稻为桑”中出现灾情,便提出“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奏议,受到严世蕃和同党的激赏,任命他为杭州知府。

浙江巡抚又由郑泌昌接任,一时间浙江遍布严党。

  朝廷调不出粮食赈灾,徐阶、高拱也只能用一纸公文帮前往江苏的胡宗宪借粮,以示安抚。赴江苏借粮途中,胡宗宪特地在驿站迎候新任杭州知府高翰文,单刀直入诉说浙江受灾缺粮、豪强势必借机贱买百姓土地、大搞土地兼并的现实,高翰文提出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也会成为一纸空文的严峻形势,并嘱咐其遏制豪强、为民做主。胡宗宪自己则带病为浙江借粮、为高翰文做后盾。不了解浙江形势的高翰文这时才知道浙江情形的危急。

  裕王和徐阶高拱张居正心忧东南时局,密议派两个好官任淳安和建德知县与严党抗衡。谭纶于是推荐时任福建南平县任教谕的海瑞出任淳安知县,因恐一心尽孝的海瑞拒绝,张居正以谭纶名义亲自撰文请其“移孝作忠”。浙江百姓水深火热的苦难更牵扯着海瑞的心,海瑞说服了刚烈的海母谢氏,慷慨前往浙江赴任。

  同时,新任建德知县的王用汲也赶到了浙江。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七集

  在巡抚衙门的门房里,日夜兼程赶到杭州的高翰文遇到了海瑞和王用汲,其没有表明身份便迫不及待地征询起他们对自己提出“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策略的看法。王用汲因恐失言不知如何以对,海瑞却并不回避“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弊端。

  巡抚大堂之上,郑泌昌、何茂才正领着浙江的大小官员准备以高出应有规格的礼仪迎接高翰文,目的就是专等见面礼一完,便让其认可他们贱买灾民田地的议案。高翰文看完,果然不出胡宗宪所说,议案通篇说的是如何让丝绸大户赶快把田买了,赶快改种桑苗。至于买田的大户会不会趁灾压低田价,对那些卖田的百姓能不能过日子,却一字未提,于是高翰文毅然提出重新议定此案,海瑞和王用汲也当即激烈反对。严党的议案未能通过。

  郑泌昌、何茂才知道官场贿赂、拉拢对高翰文没用,便与沈一石密商用侍侯织造局总管太监杨金水的芸娘私见高翰文,诬用“美人计”迫使其就范。然后再打压海瑞和王用汲。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八集

  高翰文中计前往织造坊看丝绸。海瑞王用汲二人来到码头查看粮市,恰赶上齐大柱等淳安灾民因不满大户借机贱买农民田地买粮时被臬司衙门的官兵欺压。海瑞愤然制止、放了齐大柱,并向百姓许诺会处理好赈灾。郑泌昌、何茂才震怒,欲以通倭罪名陷害被海瑞放了的淳安灾民,再让海瑞将被冤百姓正法,何茂才于是到狱中与在押倭首井上十四郎谈判,诱使灾民向倭寇买粮。

  沈一石指使杨金水侍从太监借高翰文与芸娘切磋古曲之时,诬陷二人通奸,胁迫高翰文写下字据。

  海瑞、王用汲回知府衙门等不到高翰文,知道事有蹊跷。果然,高翰文回来后神情异常。翌日,郑泌昌、何茂才又拿出一字未改的“改稻为桑”的议案,胁迫高翰文签字。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九集

  高翰文被迫准备签字,海瑞王用汲挺身而出制止,严词质问郑泌昌、何茂才。郑泌昌、何茂才丧心病狂,在大堂之上与海瑞剑拔弩张。高翰文此时已心力交瘁,正欲为海瑞争辩却当场晕倒在大堂之上。郑泌昌命海瑞立刻带臬司衙门的兵去淳安,将受冤无辜的灾民正法,否则同样以通倭罪论处。

  胡宗宪在谭纶的陪伴下在江苏借粮也病倒了,应天巡抚赵贞吉请来当年劝谏嘉靖帝不要误食丹药的太医李时珍为胡宗宪诊治。李时珍医人先医心,胡宗宪为之一振。想到淳安建德受灾后,必定瘟疫流行,胡宗宪请求李时珍前去治病救人,李时珍欣然同意。

  浙江的局势发生了意料不到的变化,杨金水又有意躲在北京不回。沈一石感到了危机,向早已倾心的芸娘一番歇斯底里的发泄后,打着织造局的名义压着粮船向受灾的淳安、建德两县驶去。

  被浙江臬司衙门官兵裹挟的海瑞来到了淳安,逼迫海瑞在午时三刻处斩被冤的淳安百姓。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十集

  杨金水秘密返回浙江,得知郑泌昌、何茂才一边让沈一石打着宫里的名义去贱买农民田地,明白这是往嘉靖帝头上泼脏水,大惊之下用织造局的公函以八百里加急直接把消息送到宫里。

  何茂才臬司衙门的爪牙蒋千户催促海瑞抓紧行刑,按大明律法,海瑞因通倭案无立案卷、无口供等缘由拒绝行刑,为防严党杀人灭口海瑞又将人犯押到县大牢严加看管。同时,海瑞派出两路急报,去杭州向巡抚衙门、臬司衙门和苏州向胡宗宪呈报,要求总督衙门、巡抚衙门和臬司衙门共同来审。

  浙江之事传到苏州,胡宗宪预料内忧必致外患,一面部署抗倭军事,一面派谭纶率总督衙门亲兵赶赴淳安。

  郑泌昌、何茂才的阴谋没有得逞,便生杀意,索性又命蒋千户、徐千户星夜赶回淳安,将井上十四郎、无辜百姓斩草除根,然后立刻拘押海瑞。而海瑞早有准备,一面命田有禄继续向当地富户筹借粮食,一边严加看守人犯。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十一集

  郑泌昌估计沈一石的粮船已经运到淳安,假意温和催促高翰文,明则派兵护卫,实则押送高翰文前去买田。杨金水也深夜暗访高翰文,让其不必为芸娘之事受人要挟,并委托高翰文到淳安后,摘下织造局的旗子,为嘉靖帝洗清骂名。

  嘉靖帝服食丹药,体内积毒,冬燥夏寒,吕芳使用李时珍的方子为其排毒,借机呈上杨金水的八百里加急文书。嘉靖帝看后震怒,急召严嵩查问此事是否与严世蕃有关。这时,嘉靖帝才发现严嵩一党已经尾大不掉,于是命吕芳让手下人继续打探,并派出锦衣卫替自己在浙江察看。冯保精心伺候小世子,小世子已然离不开他了。加之,冯保在吕芳与裕王之间互通消息,让裕王和李妃都对其逐渐改变了态度。

  淳安大牢灯火通明,海瑞得知沈一石的粮船已到码头,却不能离开半步。严党杀人灭口的爪牙蒋千户、徐千户已到淳安县衙西厢县丞签押房,密谋让田有禄将海瑞引出大牢。蒋千户、徐千户等不出来海瑞,欲放火烧牢。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十二集

  千钧一发之际,高翰文带总督署亲兵赶到,及时挽救了危局,海瑞度过了第一次难关。

  玉熙宫大殿内,嘉靖帝怒斥严嵩和严世蕃父子。严世蕃力辩浙江之事都是郑泌昌、何茂才干的,自己没有指示他们打着织造局的名义去贱买农民田地。嘉靖帝姑且放了严世蕃一马,令其查办此事。此时风雨大作,严嵩父子感到了危机。此时锦衣卫的朱七等人奉嘉靖帝之命疾驰浙江。

  浙江打着宫里的牌子贱买灾民田地的事也报到了裕王府。裕王打算将嘉靖帝赏给李妃家的十万匹丝绸还回去。李妃觉得不妥。裕王急着要见徐阶、高拱和张居正。李妃又认为情况不明,劝其不见。惹怒裕王,痛斥李妃。徐阶、高拱和张居正来到裕王府与裕王商议,张居正也感觉此事匪夷所思、波谲云诡,建议裕王静观其变,裕王闻后不禁后悔错怪李妃。

  海瑞在淳安县码头与押着粮船来贱买灾民田地的沈一石交锋了。沈一石却将织造局灯笼下的贴子放了下来,露出“奉旨赈灾”几个字。

  原本想能以打着宫里的牌子贱买灾民田地诽谤朝廷企图激起民变的罪名将郑泌昌、何茂才治罪的悬案,突然之间竟变成了为嘉靖帝增光添彩的好事。已经十分复杂的政局变得更加复杂。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十三集

  严嵩严厉示下严世蕃,为防民变田价不能太低,并责成胡宗宪处理。严世蕃、罗龙文和鄢懋卿一脸的不情愿,还称自己没有与郑泌昌、何茂才同流。沈一石把买田的粮赈济了灾民,田眼见着买不成了,郑泌昌、何茂才大骂沈一石。但二人更担心关在淳安的井上十四郎把事情捅出去,都得诛灭九族。于是郑泌昌指使何茂才赶在胡宗宪之前,去淳安把井上十四郎押回来,自己则去找杨金水。

  杨金水正准备让从京城赶来的锦衣卫抓捕沈一石。听说沈一石把买田的粮赈济灾民后,杨金水因恐自己密报失误有欺君之罪,要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不想郑泌昌竟装死抵赖,无奈之下杨金水请出锦衣卫朱七。朱七一出,郑泌昌为逃脱罪名谎称自己并不知道沈一石打的什么主意。郑泌昌、杨金水二人又合谋,上疏朝廷把责任推卸在沈一石身上。

  朱七也向淳安百姓暗访到齐大柱通倭实属冤枉,并且老百姓十分感激嘉靖帝“送粮赈灾”和裕王给他们派来了为民作主的海瑞。但老百姓还是不肯借粮,原因是怕种丝已晚,到时收不了多少丝、还不了粮,官府还是要收土地。

  淳安大堂之上,何茂才带着自己的爪牙蒋、徐两个千户,欲以严刑威胁海瑞交出“通倭”人犯。胡宗宪的亲兵当即出面制止,海瑞并不畏强暴、据理力争。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十四集

  海瑞言可以将真正的倭寇井上十四郎交给何茂才带回省里,但被冤枉的齐大柱按律只应鞭笞二十,然后释放。何茂才只得认可,暗中命蒋、徐千户杀了井上十四郎灭口。

  海瑞当众鞭笞了齐大柱等人,让百姓明白其是在为大家受过,并解释种桑三年免税,比种粮的收成更大。得救的齐大柱等人深为感动,也帮海瑞一起说服百姓。同时在海瑞的劝说下,齐大柱等人投奔戚家军与倭寇作战,杀敌报国。

  谭纶将李时珍请到了淳安,并告知海瑞海母及其家人也即将接到淳安。让李时珍一面为淳安的灾民防治疫情,一面为海瑞夫妇开出孕育的药方,为海家留后。谭纶急于赶到前方抗倭军营,临行前与海瑞交待了时局:抵制“改稻为桑”打乱了严党的阵脚,沿海倭寇最近必定会有举动,东南即将有大战事。仗要打赢,就要花大钱。但国库是空的,嘉靖帝还要靠严嵩父子支撑局面,他们拿不出钱便会拿有钱的开刀。据胡宗宪分析,眼下有巨财能填补国库亏空的只有沈一石,朝廷拿他下手是迟早的事情。

  事情果如胡宗宪所料,嘉靖帝召见严嵩,并不谈国事,只谈父子,但暗示严嵩、吕芳管好自己的儿子。严嵩当即着严世蕃查抄沈一石的家,以筹募军粮送往胡宗宪大营。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十五集

  沈一石勾结郑泌昌、何茂才瞒着杨金水,拿芸娘去施美人计,还打着织造局的牌子假装买田却把粮都给赈了,两件事捅的都是天大的窟窿。杨金水正等着沈一石的交待,沈一石却依旧平和。原来沈一石也有隐情,自己买了田、产了丝织成绸一多半要去补国库的亏空,剩下的利润还要给郑泌昌、何茂才以及京里严党的贪官们分成,只能与二人勾结用十石稻谷买一亩田,才能不赚不赔。沈一石一开始打着织造局的牌子去买田,是故意不让杨金水知道,让其向朝廷奏本,如有意外,朝廷也会对杨金水更加深信不疑。杨金水了解了内情,对郑泌昌、何茂才也是恨之入骨。

  内阁拿办沈一石抄没其家产的急递到了浙江。着令即刻将所抄私财悉数调拨军用!郑泌昌、何茂才又将此事推给了高翰文。沈一石点火自焚。但四箱行贿账册却落到了郑泌昌、何茂才手里。不想,浙江首富沈一石早已被盘剥得所剩无几。沈一石共有作坊二十五、织机三千,每日可织丝绸五百四十八匹。但库存生丝仅能维持作坊织绸二十天,共计一万零九百六十匹,距朝廷卖与西洋所需之五十万匹相差四十八万九千四十匹,库存丝绸也仅剩一百匹!郑泌昌、何茂才见事情败露,请求杨金水上奏朝廷让自己戴罪立功,二人再想尽办法筹集军饷。

  在日本倭寇为患明朝东南沿海已经十年的时候,也是明朝内政日益腐败的时候,一场由浙直总督胡宗宪坐镇部署、名将戚继光的“戚家军”为主力的抗倭决战,在这一年在中国东南沿海开始了!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十六集

  高翰文查抄沈一石的账册和家财的下落,竟一无所获,便与同来的锦衣卫分头赶往巡抚衙门和织造局。郑泌昌、何茂才正火烧账册、毁灭证据,将高翰文挡在巡抚衙门外。但让郑泌昌和何茂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杨金水还有同样四口木箱,装着沈一石二十年来所有的账册,原封不动送往京城交给吕芳,上奏嘉靖帝。

  郑泌昌、何茂才等浙江的官员贪墨巨资,现在又拿不出军饷供应前方抗倭。为给朝廷一个交待,密谋移罪高翰文“办案不力,账目被销毁,大量赃款下落不明”,让其做替罪羊。

  倭寇在东南沿海烧杀淫掠,戚家军数千将士在已经断粮数日后仍然坚守苦待、伺机杀敌!东南局势危急,高翰文押着仅有的军需到前方见了胡宗宪。胡宗宪敏锐地断定不出一个月,朝廷就会在浙江掀起大案,劝高翰文立刻找朝廷派来的锦衣卫主动请罪,请他们把自己槛送京师!

  杨金水将沈一石的死讯告诉给了芸娘,言沈一石临死前让自己把芸娘托付给了高翰文,并把一个生满铜锈、上了锁的铜匣交给了芸娘,说是让她和高翰文保命的。

  每次戚家军击退倭寇后,总会留下一些无家可归的妇女,她们大都留下做了戚家军的军户。戚继光将带领百姓奋勇杀敌立了头功的齐大柱,引见给了胡宗宪。此时的胡宗宪将随身的宝剑赠给了齐大柱,流露出些许无奈的退意。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十七集

  高翰文将沈一石临死前述说的朝廷诸多不可告人的账目一一背给海瑞听,海瑞不禁感慨官场之贪墨皆始于内廷。海瑞再次嘱咐高翰文唯有沉默,才能出狱。次日,芸娘陪同被押解的高翰文一起进京。

  嘉靖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但整个大明朝的财政收支却一直掌握在其手里,除了修醮炼丹以外,最让他关注的便是计算整个国家的财政收支。嘉靖帝命太监将杨金水密送进京城的四箱账册一一查点,算出浙江官场这二十年贪墨沈一石的一百万匹丝绸怎么也有七八百万两白银!嘉靖帝立即召见了星夜兼程、秘密进京、已经筋疲力尽的胡宗宪,严厉质问新安江大堤决口之事和浙江官场贪墨之风。胡宗宪忠言进谏:国事艰难,如果兴起大狱,牵及内阁和六部九司,大明朝立时大乱,恳请嘉靖帝在适当的时候彻查。

  为试探严嵩,嘉靖帝又命胡宗宪将四箱账册连夜送进严府。严嵩不看账册,又一次暗中保护了自己。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十八集

  翌日,在玉熙宫精舍嘉靖帝召见了严嵩,将装有账册的木箱拿给严嵩看。铁证之下,严嵩也只有表示:凡沈一石账册所牵涉之人都应立刻拿办,所贪墨之财要严加追缴。

  嘉靖帝当即调整了内阁。并调派徐阶的学生赵贞吉担任浙江巡抚,立即拿办郑泌昌、何茂才,追缴沈一石被贪墨的财产。

  李时珍为海瑞夫妇诊脉,深得海母欢心,与海瑞一家结下了深厚的情意。

  桑苗刚发芽,气急败坏的郑泌昌何茂才立刻派人到各县催缴生丝。海瑞当即扣押了催缴生丝的公文。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十九集

  沈一石的家抄封了,作坊却不能停。郑泌昌、何茂才一面派出大量人手到各县催缴生丝,一面请来了胡宗宪的乡谊——徽州织商,准备把沈一石的二十五座作坊,三千架织机分别作价卖给他们。郑泌昌、何茂才妄想这件事一旦谈成,前方打仗急需的军饷和五十万匹卖给西洋的丝绸便都解决了,自己便可以将功抵过。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捉拿自己的新任巡抚赵贞吉和锦衣卫已在离杭州只有三十里的驿站了,几个时辰后自己便将锒铛入狱。赵贞吉奉上谕来追查沈一石的家财,得知沈一石的家产要卖给徽商,十分不解。杨金水解释为眼下胡宗宪的大营里紧缺军需,朝廷今年又要卖给西洋五十万匹丝绸,这两件才是最要紧的事,并明说此事已经向吕芳请示过了。郑泌昌、何茂才连哄带骗谈成了交易,兴冲冲地赶来给杨金水报喜,被抓个正着。二十年里沈一石可是上缴了四百万匹丝绸,杨金水当然也有贪墨,郑泌昌何茂才咬住杨金水,巴望着能救自己一命。

  同时,海瑞和王用汲也被任命为审查浙江贪墨案的陪审官。

  赵贞吉来到浙直总督衙门见到胡宗宪,怀疑自己被他当枪使了。胡宗宪直言浙江现在是个烂摊子,如果搞好了,赵贞吉就可能入阁拜相!嘉靖帝是在为下一届的内阁物色人选。一番话,说得赵贞吉两眼放光。胡宗宪得知自己的乡谊也被严党卷了进来,不知情的他不觉大怒。无奈之下,也只得再次拜托赵贞吉处理好浙江之事。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二十集

  赵贞吉回到巡抚衙门开始履行自己对胡宗宪的承诺,立刻在二堂提审郑泌昌、何茂才,以追缴赃款,急筹军饷。郑泌昌还是负隅顽抗,以为拒不交待就可以等杨金水救自己。赵贞吉也不细问,只等陪审海瑞、王用汲一到继续审问。

  海瑞一到杭州,便前往臬司衙门大牢提审郑泌昌、何茂才。王用汲知道事情非同小可,通报了赵贞吉。赵贞吉并不阻拦,只是又通告了杨金水。杨金水明白赵贞吉是使了一招“打鬼借钟馗”,便急忙赶往臬司衙门大牢。海瑞提审郑泌昌、何茂才,直逼新安江毁堤淹田和释放倭首井上十四郎两件重案。

  杨金水在隔壁暗室内大惊,知道继续审问下去迟早要牵扯到宫里,让锦衣卫赶紧制止海瑞。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二十一集

  海瑞审案牵扯到了织造局、宫中,杨金水迫不及待地要求赵贞吉上疏免去海瑞陪审官的职位。赵贞吉知道海瑞、王用汲都是皇上钦点的问案官,没有偏袒钦犯徇私舞弊的行为,参奏他们,裕王都不会答应。

被逼无奈的杨金水竟然一夜之间疯了。

  朝廷下旨抄没沈一石的家产充归国库,郑泌昌、何茂才却将他的家产卖给了徽商,赵贞吉奉有圣旨不但不争,还在约书上签字盖印,海瑞推测赵贞吉是揣摩圣意逢迎嘉靖帝!断定郑泌昌贪财,赵贞吉贪名而已!一连几天海瑞审了钦犯,赵贞吉都搁置不办。一日早上会商,赵贞吉穿着便服在签押房故示悠闲,有意让锦衣卫的人认准是海瑞在追查织造局,他并不赞同。海瑞料定不查织造局,赵贞吉就会逼着那些徽商产更多的丝绸,然后再以半价收买桑农的生丝,讨好宫里、讨好嘉靖帝。但是国库依然空虚,百姓仍受盘剥。不查织造局,郑泌昌、何茂才还有那些贪墨的官员便无从查起,甚至连毁堤淹田、暗通倭寇陷害良民的实事也会无处可查!如此惊天大案,已经明发上谕朝野皆知,如果让赵贞吉办如未办,大明朝更是无药可救!此刻,王用汲也毅然和海瑞站到了一起。

  事情果如海瑞所料,赵贞吉与锦衣卫串通,将郑泌昌、何茂才转移了看押地点。赵贞吉以筹办军需剿倭御敌最重要为自己辩解,竟反叱责海瑞不顾倭寇烧杀淫掠,岸上观船翻,以博直名,大忠似伪。

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第二十二集

  让赵贞吉想不到的是海父就是死于倭寇之手,杀父之痛,海瑞锥心难忘!赵贞吉只得以杨金水已疯、无人查证为由,案子停办,称自己已用八百里急递上奏朝廷,只等朝廷旨意下来。并命海瑞立刻把军需押运到胡宗宪大营,十天后按旨办案。

  

《大明王朝1566》中高拱为什么对徐阶赶尽杀绝?

徐阶、高拱在嘉靖、隆庆年间曾同朝为官,并且都有经天纬地之才。徐阶机敏过人,权谋老道,大奸臣严嵩的倒台就是徐阶的手笔。高拱性格耿直、有见识有魄力,开启了隆庆新政,令帝国发展走回正轨。

在《大明王朝1566》中俩人是站在同一阵营的,同属裕王的老师,虽然表面上互相客气,其实已经暗中争斗。

而在正史中,俩人关系更加恶劣,矛盾重重、互相拆台,甚至一度激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种情况在徐阶卸任内阁首辅之后,体现的更加强烈。

史料记载:

“拱再出,扼阶不遗余力。郡邑有司希拱指,争齮晷阶,尽夺其田,戍其二子。会拱复为居正所倾而罢,事乃解。”

隆庆三年,高拱复职,内阁大学士并兼管吏部,此时的徐阶已经回乡养老。理论上讲,徐阶不在其位,对高拱的威胁也会变小,但高拱却不这么认为。上任后,高拱马上就开始给徐阶找麻烦。

徐阶从高位退下,生活也是十分滋润,家财田产颇丰,可是徐阶的两个儿子并不让徐阶省心。他们仗着父亲的权势横行乡里、为非作歹,高拱抓住机会狠狠整治了徐阶一番。

徐阶大量田产被没收,两个儿子还被罚去戍边,这让威望甚高的徐阶颜面扫地,固然无性命之忧,也是晚节不保。高拱对徐阶的打击从未停息,直到张居正掌权后,这才罢了。那么为何高拱要纠缠不休、不遗余力地整治徐阶?

高拱性格孤傲、偏激,仗着太子宠信目空一切

高拱是嘉靖二十年进士,并成为庶吉士,学识渊博且能力出众,被赋予编修之职。最重要的是,之后他成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也相当于朱载垕的老师,裕王就是之后的隆庆皇帝。

太子身边的人可谓富贵不可言,当时朱载垕还不是太子,但高拱跟对了人,朱载壡去世后,朱载垕成为太子。新皇即位后,老师们出将入相那是大有人在,高拱侍奉了朱载垕九年,谆谆教导之下,朱载垕也对这个老师极为看重。

徐阶主持朝政后,也希望攀附太子,随即对高拱加以提拔,从国子监祭酒一步步升任礼部尚书。这其中都有徐阶的帮扶,最后高拱在嘉靖四十五年进入内阁,同样也是徐阶推荐的。从此可见,徐阶对高拱是有恩的,哪怕动机不明,但徐阶是实打实在提携高拱。

只不过徐阶总像是热脸贴上了冷屁股,高拱对徐阶的提拔并不在意,进入内阁后,高拱甚至还“负气颇忤阶”。高拱自负甚高,认为徐阶的提拔是多管闲事,他有太子后台,进入内阁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他对徐阶的示好不以为然,甚至经常顶撞徐阶。

高拱的性格有些自负和孤傲,他对自身的能力太过自信,对徐阶也有些许不屑。这大致就是矛盾的起始点,小摩擦慢慢变成大矛盾,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不是高拱要对徐阶赶尽杀绝,因为明朝中后期的朝局便是如此,谁上台都一样。
本文标题: 《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御前会议,高拱为户部侍郎,站位为什么在吏部兼工部尚书严世蕃之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7247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找一篇文!!很带感的一篇美国制宪会议相关资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