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藩镇属官对节度使的称谓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5-12 01:00:4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6

藩镇和节度使有什么区别藩镇割据,:,fān,zhèn,ɡē,jù,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

唐代,藩镇属官对节度使的称谓是什么

藩镇和节度使有什么区别

藩镇割据 :   fān zhèn ɡē jù   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   中国唐代中叶后,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与唐廷抗衡的政治局面。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为控制和防御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边兵,并创设节度使制,节度使以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之权。这些节度使统掌的军镇有藩卫(即保卫)唐廷之责,故又称藩镇。安史之乱后,为了抵御叛军,军镇制度扩展到内地。唐代后期,藩镇林立,这些藩镇亦称方镇。其中一部分不受朝命,不输贡赋;有的甚至倚仗自身实力对唐廷跋扈不驯,割据叛乱,或藩镇相互兼并,最后唐廷被强藩朱温所灭,演变为五代十国。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这是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712∼756)时期﹐由于均田制瓦解,建立于其基础上的府兵制亦随之瓦解,开始实行募兵制,募兵制的恶性发展形成了藩镇割据。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见天宝十节度使)。其中特别是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显着﹐经常以一个兼任两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凭藉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发动叛乱的。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后来又扩充到全国。这些本是军事官职﹐但节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由前期的采访使改名)之名﹐观察处置使也兼都防御使或都团练使之号﹐都成为地方上军政长官﹐是州以上一级权力机构。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藩镇﹐亦称方镇。方镇并非都是割据者﹐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镇绝大多数服从朝廷指挥﹐贡赋输纳中央﹐职官任免出于朝命。但是今河北地区则一直存在著名义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实际割据一方﹐不受朝命﹐不输贡赋的河北三镇﹔今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类似河北三镇的藩镇﹔还有一些倚仗自己实力对中央跋扈不驯﹑甚至举行叛乱的短期割据者。江南的节度使大多是服从听命中央的,而且其所辖地区是唐中后期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后代史家把这种局面统名之为“藩镇割据”。   唐代藩镇割据的形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唐代宗李豫初年到唐德宗李适末年(762∼805)﹐是割据形成发展时期。代宗广德元年(763)﹐安史之乱以史朝义自缢﹐其党羽纷纷投降唐朝而告结束。但朝廷无力彻底消灭这些势力﹐便以赏功为名﹐授以节度使称号﹐由其分统原安史所占之地。计有李怀仙为卢龙(又名幽州或范阳﹐今北京)节度使﹐统治今河北东北部﹔李宝臣为成德(又名镇冀或恒冀﹐今河北正定)节度使﹐统治今河北中部﹔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大名北)节度使﹐统治今河北南部﹑山东北部﹔薛嵩为相卫(今河南安阳)节度使﹐统治今河北西南部及山西﹑河南各一部﹐共四镇。其后相卫为田承嗣所并﹐则成为三镇﹐即河北三镇﹐这三镇名虽服从朝廷﹐实则独立。军中主帅﹐或父子相承﹐或由大将代立﹐朝廷无法过问。与此同时﹐淄青(又名平卢﹐今山东益者)镇大将李正己逐节度使侯希逸﹐唐亦授以节度使称号﹐统治今山东地区﹐世袭相承达三代四人。在今湖北﹐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襄阳)节度使梁崇义也实行割据﹐统治今湖北西北部达十九年。建中二年(781)﹐梁崇义被消灭﹐三年﹐淮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节度使李希烈又据镇反叛﹐自称建兴王﹐并联合已称王的淄青﹑魏博﹑成德﹑卢龙四镇节度使抗拒中央。唐德宗调集淮西邻道兵攻讨李希烈﹐诸道兵都观望不前。四年前﹐又调泾原(今甘肃泾川北)兵东援﹐十月﹐该军路过京师时﹐发生叛乱﹐拥立留居长安的前卢龙节度使朱泚为秦帝。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干县)。兴元元年(784)正月﹐李希烈称楚帝﹐改元武成。二月﹐入援朝廷的朔方(今宁夏灵武)节度使李怀光也叛乱﹐德宗又奔梁州(今陕西汉中)﹐唐朝政权处于最危险的境地。同年六月﹐平定了朱泚﹐贞元元年(785)八月平定李怀光﹐二年四月﹐李希烈为部将所杀﹐河北﹑山东四镇也表示重新服从中央﹐表面上又归统一。德宗经过这场恐慌之后﹐转为执行姑息政策﹐求得暂时安定。但也做了一些削藩的准备工作﹐一是加强禁军(神策军)﹐二是充实府库。不过﹐这两方面都造成了另一后果﹐即宦官进一步控制中央政权。   第二阶段从唐宪宗李纯永贞元年至元和末年(805∼820)﹐是讨伐叛镇的时期。永贞元年(805)八月﹐唐宪宗即位﹐在他祖﹑父十多年努力之后﹐中央军力和财力都有了一定基础﹐他开始执行削藩政策。元和元年(806)﹐剑南西川节度使刘辟求兼领三川﹐因朝廷不许﹐就发兵攻击东川节度使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宪宗即派高崇文统率神策军出征﹐很快平定。同年﹐还平定夏绥节度使杨惠琳的叛乱。次年﹐镇海(又名浙西﹐今江苏镇江)节度使李锜叛变﹐宪宗调邻道兵征讨﹐李锜被部将所杀。这几次平叛的胜利﹐使宪宗及主战派大臣增强了信心。四年﹐成德节度使王士真死﹐其子承宗自为留后﹐宪宗以宦官吐突承璀领兵讨伐﹐没有取得胜利﹐只得暂时妥协﹐承认承宗继位。七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子从谏年幼继位﹐军中推立大将田兴(后改名弘正)﹐田兴表示服从中央﹐遵守法令﹐申报户籍﹐请朝廷任命管内地方官﹐送从谏入京。长期割据的河北三镇中出现了一个突破口。淮西自李希烈被部将陈仙奇所杀后﹐吴少诚又杀陈仙奇﹐仍然割据自雄﹐继位的是另一个淮西大将吴少阳。九年﹐吴少阳死﹐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在对淮西镇的处置上﹐朝中大臣分为主战﹑主抚两派。宪宗主战﹐征集邻道军队围攻淮西。淄青﹑成德两镇暗中支持淮西
  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唐玄宗为防止边倕各异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
  节度使,中国古代军事将领,后来成为地方官。唐代驻守于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都督带使持节的称为节度使。一般情况下也时常称持节的各镇守军官,如观察使、招讨使和安抚使等为节度使。
节度使是各藩镇的长官,有一定的自主权利,到唐朝后期,皇权衰微,节度使权力加大,各地方的节度使就形成了藩镇势力,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古代节度使是现代什么职位的官

军区书记。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扩展资料:

节度使初置时,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所辖区内各州刺史均为其节制,并兼任驻在州之刺史。

为避免地方官对节度使军事行动的影响,从天宝中开始,唐政府将一道置“节度使与采访使”各“一人”的体制,改为由藩镇节度使“一人兼领之”的体制,“州刺使尽为”节度使“所属”。

这是唐玄宗根据北部边防军事需要对节度使权力的又一次扩大。天宝年间,安禄山除任范阳长史充任范阳节度使外,还兼任河北采访使、河北道采访处置使等。这样,藩镇节度使便拥有了其辖区内数州的行政权。不但如此,有的还兼数道的节度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节度使

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兼任军区司令,就是军政一手抓

节度使,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 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

节度使之设立,可上溯到睿宗景云年间。这时它所统领的军队主要还是府兵和兵算等征 点制军队,只是当边疆上逐渐增设久镇长征之兵时,它所统领的军队素质才为之一变。但就其权限来说,仍基本上未超过唐初的都督:“都督掌管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禀,总判府事。”只是节度使作为诸军统帅,所领兵力更为广大些罢了,人们往往把节度使兼支度营田使看成是“有其财赋”的证据,实则不然。支度使是管军资粮购的事务官,“凡天下边军有支度使,以计军资粮仗之用。每岁所费,皆申度支会计,以长行旨为准”。支度使由节度使兼任时,一般由副使、判官主其事。屯田或营田是为了解决边军粮食供应问题,“凡军州边防镇守,转运不绝则没屯田,以益军储”。这种办法自汉代已然,不足以说明节度使独立的财政权力,至多只是表明节度使仅仅有权调配本镇的军费开支而已,而军资的支付则必须以中央度支所定“长行旨”为准。

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问题就出在这个封地上了,既然封官,实权不实权一点屁事都木有,最起码不能让官住大街或者站大气层外吧,没封地,怎么落脚!
唐代节度使地位很高,是封疆大吏,正一品,与宰相同级。如果你去过西安大唐芙蓉园,那里面就有一张节度使与宰相的品级图表,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在唐代前期只是皇帝临时封的小官,无实权。但是在唐代中后期时相当于各个省的省委书记,只是这个省委书记还掌握着兵权。在宋代时,基于唐朝节度使的混战的历史教训,节度使只是一个名誉封号而以,无任何实权和封地。

唐朝的节度使是什么样的一个职位

唐节度使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东汉安帝永初二年 (108),梁懂受命主持西方军事,为诸军节度使。曹魏景元四年 (263),魏军伐蜀,由司马昭指授节度。唐代也很早就用此语以明确指挥权限,如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任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蒲城河北诸道总管及东讨诸府兵均受其节度,但尚未用作职衔。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持节都督出征时是一军统帅,屯驻时是军区首脑,对所统将领及州郡长吏都有节制以至生杀之权。南北朝时,刺史大都加持节都督,辖区既狭,权任亦轻,北周及隋改称总管。隋荆、益、并、扬四大总管辖数十州,事权很重,但只管军事。隋炀帝杨广废总管,唐初恢复,仍称都督,而自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并多省罢,惟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存,以统州、县、镇戍。

镇戍是经常性的防御据点,比较分散,兵力单弱,故每遇战事发生,必须由朝廷另行调发府兵、兵募,派遣大将统率出征或备御。这些大将称为行军总管;规模较大的战役,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早在唐初,已在军事要地留驻部分征行军队,并每年派遣士兵轮番戍守。唐高宗、武后时期,突厥、吐蕃、契丹强盛,屡次入掠内地,战事频繁。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这类屯戍军设置愈多,并逐渐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守捉,各自置使。军、镇、守捉使是差遣的,还保留征行的组织。与此同时,行军大总管也逐渐演变成统率诸军、镇、守捉的大军区军事长官,原来有"行军"含义的"道",如葱山道、交河道、昆山道,也演变为大军区的道,如朔方道、陇右道等。于是长驻专任的节度使应时出现。高宗以后,由中央派出的行军总管或经略大使,常受敕节度诸军,因而渐获诸军节度大使的名称,但还不是固定职衔。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从睿宗景云二年(711)四月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开始的。至玄宗开元、天宝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八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十镇,始成为固定军区,各有受其统属之州、军、镇、城、守捉。节度使为差遣职名,例以所驻州都督、大都督长史或都护为其本官。受命时赐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大旗),威仪极盛。节度使例兼管内调度军需之支度使及管理屯田之营田使。天宝后,又兼所在道监督州县之采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威权之重,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于是外重内轻,到天宝末酿成安史之乱。安史乱起,唐廷为了平叛,内地也相继设置节镇,增至二十余道,不置节度使处亦置防御使,防御使不赐旌节,多以采访使兼领。其后,采访使改名观察使,例兼都团练使或都防御使,兼理军民,成为地位略低于节度使的地方军政长官。

节度使的僚佐有副使、支使、行军司马、判官、推官等,将校有押衙、虞侯、兵马使等。由于观察使是采访使的改名,故唐代后期节度使例兼所在道的观察使。节度使的僚属,都由节度使辟举,然后上报朝廷批准。所统州县长吏虽由中央任命,而实际则听命于节镇。遇刺史位阙,节镇常遣上佐摄职,然后报请朝廷正授。地方财政收入分为上供、送使、留州三部分,送使部分常占最大份额,对朝廷保持独立状态之河北三镇,甚至全无上供。内地节度使辖区虽是藩卫朝廷的军镇,但实际上往往对朝廷保持不同程度的离心状态。

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其中武力最强、在唐亡后建号称帝者,先后有五代;其余割据一方,立国改元(也有未改元者)自传子孙者为十国。而五代十国境内之节度使亦多桀骜跋扈,节度使部下更多悍将骄卒,逐帅杀使之军变事件不断发生。
唐代节度使的首次出现,在唐睿宗景云年间,而其正式和有计划的设置,是在继睿宗之后的唐玄宗开元年间。开元中,设立了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岭南十个节度使。

节度使是唐朝武官的一种,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然而后来渐渐地节度使也开始过问民政。唐朝后期的节度使势力大大加强,已经到了独揽军政大权的地步。节度使手握军权,如果在任命节度使的问题上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话,节度使一旦起兵造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范阳(北京地区,即古幽州)节度使是节度使中兵力最大的
节度使是唐玄宗为了巩固边防而设置的一种类似军区的制度。在唐玄宗的父亲睿宗的时候就有设立的意向了。最初,设立的时候只不过是为了指挥效率,让他全权掌握所辖部队随时调动(不用兵符什么的了)。而且为了供给方便,让他们在辖区内就地直接获取钱粮供应。(等于把税收直接交给他们管理使用了,不需要经过中央政府)这样的自收自支使得节度使把手伸进了地方事务中,把本来属于中央政府任命的管理民事、财政的官员列为自己的属员。 安史之乱时期,中央对节度使的控制力更小了,各节度使也发展趁机自己的势力,导致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
设立节度使有利的保卫了国家边疆的安全,使唐朝免受了外族的侵扰,却使国内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最后直接导致唐朝灭亡的朱温废唐,正式节度使之一的朱温干的
节度使是唐玄宗为了巩固边防而设置的一种类似军区的制度。最初,设立的时候只不过是为了指挥效率,让他全权掌握所辖部队随时调动(不用兵符什么的了)。而且为了供给方便,让他们在辖区内就地直接获取钱粮供应。(等于把税收直接交给他们管理使用了,不需要经过中央政府)这样的自收自支使得节度使把手伸进了地方事务中,把本来属于中央政府任命的管理民事、财政的官员列为自己的属员。
这样有利的保卫了国家边疆的安全,却使国内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权力极大的官职官职,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39198.htm

“节度使”是什么官?

官名。唐代驻守各道的武将称都督,都督带使持节的称节度使。不带者不称。睿宗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唐玄宗开元年间,设立了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岭南十个节度使,范阳(北京地区,即古幽州)节度使是节度使中兵力最大的。此时的节度使多由少数民族担任,往往封郡王。朝廷任命节度使,要授予其双旌双节。节度使初置时,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所辖区内各州刺史均为其节制,并兼任驻在州之剌史。安史之乱后,国中遍置节度使,多为安史之乱的叛将和平叛战事中崛起的跋扈将军,各统一道或数州,军事民政,用人理财,皆得自主,父死子继,号为留后而不待朝命,朝廷无力讨伐,往往姑息了事,世称藩镇,迄于唐亡。五代时期,节度使的权势达到了极点,中央政权的拥立与废弃都取决于节度使,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建立者均为节度使。宋建立后,有惩于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割据一方、相互混战的教训,对各节度使采用了赎买的办法,“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时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节度使石守信对中央军队的控制。并派遣文臣知军州事,限制了节度使节制属郡的权力;又以转运使接管了节度使的财政权利;将地方上强壮的兵士编入禁军。凡此种种,节度使徒坐空城而已。之后,节度使一般作为宰相卸任之后的荣誉职务,称“××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所谓“使相”。也用于武臣的加官,南宋时,有加至三镇者,就是说名义上兼任了三个地方的节度使,如岳飞、韩世忠等。辽、金都仿唐制置节度使,往往有名无实,地位也远不如宋朝的使相崇高。元朝废而不置。
  节度使在各朝的官职也有所改变。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节度使的僚佐有副使、支使、行军司马、判官、推官等,将校有押衙、虞侯、兵马使等。由于观察使是采访使的改名,故唐代后期节度使例兼所在道的观察使。节度使的僚属,都由节度使辟举,然后上报朝廷批准。所统州县长吏虽由中央任命,而实际则听命于节镇。遇刺史位阙,节镇常遣上佐摄职,然后报请朝廷正授。地方财政收入分为上供、送使、留州三部分,送使部分常占最大份额,对朝廷保持独立状态之河北三镇,甚至全无上供。内地节度使辖区虽是藩卫朝廷的军镇,但实际上往往对朝廷保持不同程度的离心状态。

唐代节度使在现在是什么官

节度使

唐代始置。因受职时,由朝廷赐给旌节,可以节制辖区之军政,故有是称。唐初沿北周、隋旧制,于边境诸州设总管,后改称“都督”,以总揽数州军事。高宗永徽以后,都督有带“使持节”衔者,实际上已为“节度使”。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薛讷为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始有节度使的称号。玄宗天宝初,沿边有九节度使,一经略使。授职时赐给双旌双节,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所辖区内之各州刺史(郡守)均为其下属,本身并兼任驻在州之刺史。安史乱后,战将有功者多授此职。节度使遍设于内地,领州多至十余,少亦不下三、四,割据独立,世称藩镇。五代时更为冗滥,专横至极。北宋初,赵匡胤加强皇权,藩镇事务仍归本州。自此,节度使成为将军大臣和宗室勋戚的优宠职位,并不赴任。辽金沿置,元废。
相当于省长
本文标题: 唐代,藩镇属官对节度使的称谓是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7211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何评价俄罗斯国内的“皇俄”群体唐代,藩镇属官对节度使的称谓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