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国吴国,谁才是抗魏主力 谁抗击魏国的功劳战绩更大 魏国更重视忌惮谁

发布时间: 2022-04-06 05:00:5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7

三国演义中,蜀吴魏三国最后谁获胜了263年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篡位,出兵伐蜀,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国吴国,谁才是抗魏主力 谁抗击魏国的功劳战绩更大 魏国更重视忌惮谁

三国演义中,蜀吴魏三国最后谁获胜了

263年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篡位,出兵伐蜀,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为“晋”,史称西晋,曹魏亡。西晋最后于280年发起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扩展阅读:

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208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一段三个国家并立的时期。一般认为是从建安元年起算。三国是指曹魏、蜀汉及孙吴。东汉末年战争不断,使得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东汉末年,汉廷因黄巾之乱、北宫伯玉之乱、黑山军起义、王芬谋废灵帝、张举张纯叛乱、外戚宦官火拼等一系列事件而动荡不安。184年汉灵帝时期,以张角三兄弟为首爆发黄巾之乱。为镇压黄巾,一方面放权到州牧、太守,一方面纵容地主组织私人武装,对抗黄巾。董卓乱政并与关东诸势力对抗后迁都长安,使得朝廷威信丧失,地方长官演变为独立军阀割据混战。其中曹操拥护逃回洛阳的汉献帝,迁都许。他击败多股势力,最后在200年的官渡之战击败北方最大势力袁绍,大致掌控中国北方。曹操以优势兵力南征荆州,但在208年冬天的赤壁之战被孙权和刘备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汉献帝禅让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至此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隔年以益州为主的刘备也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称帝,国号续为“汉”,史称蜀汉。刘备与孙权在赤壁之战后积极拓展势力,为了荆州问题多次发生纠纷与战争,最后刘备在夷陵之战战败,孙权获得整个荆州南部。刘备病死后,辅佐其子刘禅的诸葛亮于同年再与孙权恢复同盟。据有扬州、荆州及交州等地的孙权迟至229年正式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此后三国局势主要为蜀吴同盟对抗曹魏,各国疆域变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渐渐的被司马氏掌控。263年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篡位,出兵伐蜀,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为“晋”,史称西晋,曹魏亡。西晋最后于280年发起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后世常常追思当时风云人物。陈寿所著、裴松之作注的《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成为研究三国历史的重点书籍。而罗贯中结合历史、民间故事,撰写的《三国演义》章回小说,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丰富的内涵深入人心。

三国都没有胜利,最后被晋朝统一了。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三个国家相争,最后是司马懿(或者司马昭、司马炎)建立的晋国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公元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

公元266年,晋朝建立,魏国灭亡。

公元280年,吴国被晋朝所灭。

至此,晋朝统一了中国。

晋武帝司马炎

谁都没获胜,三败俱伤。蜀国和魏国可谓是同病相怜,蜀国和魏国其实是同呼吸共命运的,蜀国被灭,魏国也难长存。吴国虽然偏安一隅,暂时躲开兵锋,但最终也难逃灭国厄运。其实可以这样看待,司马氏就像一位猎人,蜀国和吴国就像两只兔子,而魏国这个国家机器则像是猎人牵着的猎犬,先让猎犬咬死一只兔子,咬伤另一只兔子,然后把猎犬和第一只兔子先炖了吃了,然后再抓另一只半死不活的兔子,这真是“狡兔死,走狗烹”的形象比喻啊。
三国演义中在公元280年,司马炎建立的西晋吞并东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蜀汉是三国中最先被消灭的国家。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历史上不计其数的第二代就亡国的皇帝之一。

刘禅去世前,魏国皇帝曹髦被成济杀害,司马昭与众臣商议,立曹奂为帝,奉魏明帝曹睿之祀。曹奂虽名为皇帝,但实为司马氏的傀儡。265年,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嗣位晋王

孙权建立的东吴是三国中最后灭亡的。其末代皇帝孙皓,孙权的孙子,废太子孙和之子。公元264年孙皓即位,时年二十三岁。即位后,大赦天下,改元元兴。公元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所以最后是司马炎建立的西晋赢了。

三国演义中吴国,蜀国,魏国的领袖各是谁

蜀国的领袖:刘备
吴国的领袖:孙权
魏国的领袖:曹丕
注:是曹丕称的帝,不是曹操
曹操是魏国的领袖
刘备是蜀国的领袖。
孙权是吴国的领袖。
吴国的领袖:孙权
蜀国的领袖:刘备
魏国的领袖:曹操
吴国的领袖:孙权
蜀国的领袖:刘备
魏国的领袖:曹操

三国魏蜀吴时期,蜀国和吴国的关系怎样,打过仗么

蜀国和吴国的关系并不好,只不过因为魏国过于强大才不得不结盟,蜀国和吴国之间也发生过一些战争,比较出名就是夷陵之战。

赤壁之战结束,曹操留下曹仁镇守荆州,自己则返回了北方。这时候,孙权以周瑜为将,开始乘胜追击,准备吞并荆州。

而刘备方面,上表天子表刘琦为荆州刺史,也对荆州开始用兵。 但是,周瑜的动作显然没有诸葛亮快,在周瑜刚拿下南郡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拿下了武陵、零陵、长沙、桂阳四郡。

按理来说,这样是双方各凭实力得到的地盘,双方也没有太大的争议。《三国志》记载,为了进一步巩固关系,孙权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刘备。刘备也是有来有往,去见了孙权,并且这次去,孙权听从鲁肃的建议还把南郡也借给了刘备。这样一来,双方的关系还挺好,起码表面上看起来如此。

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双方的关系比较好。《三国志》记载,益州的刘璋实力不行,孙权想拿下益州,就询问刘备的意见。

刘备是何等人物,这种好事当然不能让给孙权,于是就声泪雨下,说自己和刘璋是汉室宗亲之类的,坚决反对孙权出兵。但是,后来刘备却自己发兵拿下了益州,孙权对此十分不满,于是两家表面的友好关系也没了。

刘备拿下益州后,就派人前来索要荆州。孙权当时就借了一个南郡给刘备,现在却要整个荆州,刘备当然不愿意,于是就不给。这一下孙权就发怒了,让吕蒙率兵一举拿下了桂阳、长沙、零陵三郡。

刘备十分慌张从益州赶了过来,命令关羽夺取这三郡。双方隔江对峙,大战一触即发。在这危急关头,曹操进攻汉中了,刘备担心曹操拿下汉中后进攻益州,于是就将这三郡给了孙权,两家重归于好。

但是,人的贪欲是无尽的。《三国志》记载,公元217年,孙权派人和曹操修好,双方立誓重结为姻亲。公元219年,关羽开始孤军北伐,孙权再次故技重施,令吕蒙一举拿下了荆州,连关羽都被杀掉了。曹操一看双方打了起来,赶紧给孙权加官进爵,孙权也遥相呼应,将之前俘虏的魏将都送回了魏国。

曹丕称帝后,孙权更是将名将于禁送回了魏国,自己甘愿当魏国的藩属国。曹丕则封孙权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

公元221年,刘备借报仇为名进攻孙权,孙权派出陆逊抵挡,将刘备击败。公元222年,曹丕突然进攻孙权,分三路进攻,但是被孙权派陆逊击败。过后,孙权赶紧派使者去见刘备,和刘备重新修好。

扩展资料: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后,东吴守住了荆州,而蜀汉受到重创,元气大伤。此战两国实力都受到影响,为双方日后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础。

战役中失利的蜀汉昭烈帝刘备向西败逃,但是到了益州东部的永安便不再西进。孙权方面虽然获胜,但是听到刘备驻扎在离边境如此之近的地方仍然感到畏惧,遣使议和。

因长期征战和兵败而心力交瘁的刘备同意停战,次年四月逝世,蜀汉军政大权全部托付于丞相诸葛亮,后者立即遣使与东吴恢复同盟,共同对抗曹魏。

夷陵之败让新建的蜀汉政权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还有多名将领阵亡。而隔年君主刘备的死亡更让这个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国家摇摇欲坠,国内叛乱四起。丞相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重建军队与弥平这些叛乱,并让国力提升到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

这场战役之后近四十年的时间内,三国互相之间的疆域基本保持不变,吴蜀重修于好的联盟再也没有发生动摇,三国局势出现稳定的对峙,夷陵之战也因此被认为是前后三国的分界点之一。

正因为有着那么大的影响,因而与曹袁之官渡、魏吴之赤壁并称为三国三大战役。

当然是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赤壁之战孙刘联盟,而后来的关羽败走麦城,吴国献上关羽头颅给曹操以示友好,又把罪责推给魏国,所以孙刘联盟是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即以本国利益为根本点
如果对比一下,关系还是不错的。仗是肯定,蜀国把东吴进军中原的跳板荆州占了,不打不可能。从赤壁开始,大的战争就是荆州,吕蒙杀关羽。陆逊火烧连营。局部的不清楚,应该不会少。楼主可以去统计下。
三国时期,魏蜀吴关系很差。其实不论什么时代国际关系都是只有一点,那就是以本国的国家利益为第一要义,蜀国一开始和吴国联盟打魏国,最后还不是让诸葛亮把周瑜气死了?他们之间没有友谊,之间的关系也不稳定,最重要的是国家利益还有统一天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开始蜀吴联合抗魏,后因刘备占着孙权的荆州不还,孙权杀了关羽,孙刘关系破裂,刘率率大军玫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病死白帝城。
本文标题: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国吴国,谁才是抗魏主力 谁抗击魏国的功劳战绩更大 魏国更重视忌惮谁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982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研究古人生平只要投入精力钱财就能有成果么牛津出版的书 但是是美国人写的 算美国文献么
    Top